通信原理复用方法
通信原理中复用带来的效果

通信原理中复用带来的效果复用是指在有限的资源中,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资源分配给多个用户或任务,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性能的方法。
在通信原理中,复用主要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和波分复用(WDM)等。
频分复用(FDM)是利用频率来实现复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用户或任务分配到不同的频带上,使它们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通信。
频分复用的核心思想是将频谱分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用于传输不同用户或任务的数据。
频分复用可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提高频谱的利用率。
同时,频分复用还能够避免不同用户或任务之间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性能。
时分复用(TDM)是利用时间来实现复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不同用户或任务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分时地发送,使它们能够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共享通信通道。
时分复用的核心思想是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用于传输不同用户或任务的数据。
时分复用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同时,时分复用还能够避免不同用户或任务之间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性能。
码分复用(CDM)是利用编码技术来实现复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不同用户或任务的数据上加上不同的编码序列,使它们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通信。
码分复用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同的用户或任务的数据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同一个通信通道进行传输和解码。
码分复用能够充分利用编码序列的特性,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同时,码分复用还能够避免不同用户或任务之间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性能。
波分复用(WDM)是利用波长来实现复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不同用户或任务的数据调制到不同的光波上,使它们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光通信。
波分复用的核心思想是将波长分成若干个子波长,每个子波长用于传输不同用户或任务的数据。
波分复用能够充分利用光波的特性,提高通信的传输能力和容量。
同时,波分复用还能够避免不同用户或任务之间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性能。
总的来说,复用在通信原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性能的最大化。
通信原理-第8章-多路复用技术

后的线性叠加码片序列的和。将其与某一发送站 码片序列进行归一化内积运算,则可恢复出该站 发送的数据。 设接收站接收到的码片序列和为S,接收站要听 码片序列为C的站发出的数据,并设站A发送1,站 B发送0,站C发送1,则接收站计算C站发出的数 据为:
S C (A B C) C A C B C C C 0 0 1 1
DWDM 传输(常用在干线上传输)
8 2.5 Gb/s 1310 nm 0 1 2 3 4 5 6 7 1550 nm 1551 nm 1552 nm 1553 nm 复 1554 nm 用 1555 nm 器 1556 nm 1557 nm
1550 nm 1551 nm 1552 nm 分 1553 nm 用 1554 nm 器 1555 nm 1556 nm 1557 nm 0 1 2 3 4 5 6 7
推 论
由
1 m ST SiTi 0 m i 1
可推知:
1 m ST Si T i 0 m i 1 1 m 1 m SS Si Si 1 S S m Si S i 1 m i 1 i 1
CDMA 接收
CDMA接收时,接收站从空中收到多站发送信号
波分多路复用 (续)
波分多路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 是光的频分复用。不同的信源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波来传输 数据,各路光波经过一个棱镜(或衍射光栅)合成一个光 束在光纤干道上传输,在接收端利用相同的设备将各路光 波分开。这样复用后,可以使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几倍几十 倍的提高。
波分多路复用 (续)
密集波分复用 Density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
通信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1、通信的目的就是传输消息中所包含的息。
消息就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信息就是消息的有效内容。
、信号就是消息的传输载体。
2、根据携载消息的信号参量就是连续取值还就是离散取值,信号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3、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就是模拟信号还就是数字信号(信号特征分类),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与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4、数字通信已成为当前通信技术的主流。
5、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消除噪声积累;差错可控;数字处理灵活,可以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刭一起传输;易集成,成本低;保密性好等优点。
缺点就是占用带宽大,同步要求高。
6、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
7、按数据码先排列的顾序可分为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8、信息量就是对消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
9、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
等概率发送时,信源的熵有最大值。
10、有效性与可靠性就是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指标。
两者相互矛盾而又相对统一,且可互换。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可用带宽衡量,可靠性可用输出信噪比衡量。
1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表示,可靠性用误码率、误信率表示。
12、信息速率就是每秒发送的比特数;码元速率就是每秒发送的码元个数。
13、码元速率在数值上小于等于信息速率。
码元速率决定了发送信号所需的传输带宽。
第二章14、确知信号按照其强度可以分为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功率信号按照其有无周期性划分,又可以分为周期性信号与非周期性信号。
15、能量信号的振幅与持续时间都就是有限的,其能量有限,(在无限长的时间上)平均功率为零。
功率信号的持续时间无限,故其能量为无穷大。
16、确知信号的性质可以从频域与时域两方面研究。
17、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4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通信原理 考点总结

通信原理绪论给舍友同学总结的考点知识点;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是信息,信息是消息的内涵;通信就是信息传输; 信号参量的传递→通信原理;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指某一取值范围内可以取无穷多个值,不一定时间上连续,则为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为数字信号;基带信号:原始信号,频带从零频附近开始,不适合在信道传输;→带通信号(频带信号):调制后,适合信道传输且有带通的特性;复用:频分(模拟)、时分(数字)、码分(WCDMA );时分复用: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频分复用:用频谱搬移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码分复用:用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的信号;信息量:;熵:平均信息量 等概率最大;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矛盾统一;1.有效性: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传输的“速度”问题; 衡量: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 码元传输速率RB :单位时间传送码元的数目,Baud ;RB=1/T;信息传输速率Rb: 信息率,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bps ;b/s ; 二进制:RB=Rb;频带利用率:;单位带宽(每赫)内传输速率;2.可靠性: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即传输“质量”问题; 衡量:误码率;误信率 误码率Pe :错误码/总传输码元;Pb 误信率:错误比特/总传输比特数;二进制:Pe=Pb;随机过程一维概率分布函数:F 1(x 1,t 1)=P [ξ(t 1)≤x 1] 数学期望:信号或噪声的直流成分;方差:信号或噪声交流功率;自相关函数:用来判断广义平稳,用来求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及平均功率。
;(广义/宽)平稳随机过程:数学期望与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α(t)=α;R(t,t+τ)=R(τ)各态历经性:()()ττR R a a ==,统计平均值等于它的任一次实现的平均值,随机过程中的任一次实现都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具有各态历经性的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过程,但平稳过程不一定具有各态历经性;P41 例题; 自相关函数:R(τ)=E[ξ(t)ξ(t+τ)], R(τ)=R(-τ),偶函数;R(0)=E[ξ^2(t)]=s ,R(0)为ξ(t)的均方值 (ξ(t)的平均功率,时域计算方法);上限; R(∞)=E^2[ξ(t)], R(∞)是ξ(t)的直流功率,R(0)- R(∞)=σ^2 ,方差,ξ(t)的交流功率;功率谱密度:频域角度描述ξ(t)的统计特性,ξ(t)的平均功率关于频率的分布;平稳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与其功率谱之间为傅立叶变换关系; P ξ (ω ) 《----》R(τ);ωωπτωτςd e)(P 21)(R j ⎰∞∞-=;ττωωτξd e)(R )(P j -∞∞-⎰=;功率谱密度的性质:P ξ(ω)>=0,非负性 P ξ(-ω)= P ξ(ω),偶函数单边功率谱密度: P ξ1(ω)=2 P ξ(ω)ω〉=0P44, 例题;高斯过程:随机过程的概率密度服从正态分布;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取值即为随机变量;一维概率密度和分布函数:)2)(exp(21)(22σασπ--=x x f ,α均值,σ平均差,a=0,σ=1为标准高斯分布; 性质:高斯过程若为宽平稳,必为窄平稳;若随机变量不相关,则变量相互独立;代数和及线性变化后仍为高斯过程;窄带随机过程:Δ f<<f c >>0;正弦波表示:,;同相与正交分量表示:;1) 结论1:ξ(t)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它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同样是平稳高斯过程,且均值为0、方差也相同。
通信原理题目加答案

1.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指标是有效性、可靠性。
2.通信的复用方式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3.按照传输媒质的不同,信道可分为有线信道、无线信道_。
4.无线信道按照传播方式区分,基本上有地波、天波和视线传播三种。
5.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分为加性干扰、乘性干扰两种。
6.单一频率正弦波信号经随参信道传输后到达接收端的信号,其包络服从瑞利分布。
7.典型的恒参信道有有线信道、光纤信道、无线视距中继及卫星中继信道。
8.典型的随参信道有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对流层散射信道。
9.对于点与点的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11.同步卫星通信是电磁波直线传播传播,因此其信道传播性能稳定可靠,传输距离远,容量大,广泛应用于传输多路电话、电报、图像数据和电视节目。
12.已知FM 波的表达式63()10cos(21010sin(10))s t t t ππ=⨯+(V),可求出载波频率为610Hz ,已调波的卡森带宽为11kHz 。
13.为了改善调频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在调频系统中广泛采用加重技术,包括预加重技术、去加重技术。
14.产生“门限效应”的主要原因是解调器的非线性。
15.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折线近似。
16.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最简单的一个特例是增量调制,为防止其出现过载现象必须满足不过载条件。
17.为了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而采取的编码称为信源编码,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而采取的编码称为信道编码。
18.二进制基带信号传输过程中,“0”、“1”代码等概率发送条件下,双极性基带系统的最佳判决门限电平为0,单极性最佳判决门限电平为A/2。
19.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io口复用原理

io口复用原理
I/O 口复用原理是指在电子设备中,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将一个I/O 端口用于多种不同的功能或通信协议。
I/O 口复用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复用:通过复用I/O 口,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或条件下,将其配置为不同的功能。
例如,一个I/O 口可以在某些时候作为输入端口,用于读取传感器数据,而在其他时候作为输出端口,用于控制外部设备。
2. 通信协议复用:I/O 口还可以复用为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端口。
例如,一个USB 接口可以通过复用支持多种USB 协议,如USB 2.0、USB
3.0 等。
3. 时间复用:通过时分复用(TDMA)或轮询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将I/O 口分配给不同的功能或通信协议。
这样可以实现多个功能或协议共享同一个I/O 口。
4. 引脚复用:在一些集成电路中,I/O 引脚可以通过内部寄存器或配置选项进行复用。
通过设置相应的寄存器或选项,可以将一个引脚配置为不同的功能,如输入、输出、UART、SPI 等。
I/O 口复用的优势包括减少硬件成本、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
通过复用I/O 口,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引脚资源,实现更多的功能和通信协议。
通信原理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一)

基带信号 m1(t)
m2(t)
信道
低通滤波器 1 低通滤波器 2
m1 ′(t ) m2′(t )
mn -1 (t ) mn(t)
发送端
接收端
低通滤波器 n-1 低通滤波器 n
mn -1 ′(t ) mn ′(t )
图 6-4 时分复用系统示意图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8
1路 2路 3路 4路
同步时分复用原理
4 32 1
D CB A d cb a
cC3 bB2 aA1
帧3
帧2
帧1
2
1
B
A
b
a
异步时分复用原理
2b B a A 1
帧6 帧5 帧4 帧3 帧2 帧1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2
TDM方式的优点(相对与FDM)
❖ 1、多路信号的汇合和分路都是数字电路,比 FDM的模拟滤波器分路简单、可靠。
❖ 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SDH)或准同步数字复接 技术汇合成更高速的数据(称为高次群),高次群 的复接结构称为高次群的复接帧。
❖ 对帧的研究是时分复用系统研究的重点,相当于 对频分复用系统中频道的研究。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7
E1帧结构源于语音通信:
❖ 抽样频率:
fs=8000Hz
❖ 空分复用方式(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 ) 无线通信中(包括卫星通信)的位置复用 有线通信中的同缆多芯复用。
❖ 码分复用方式(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 ) 编码发射、相关接收技术。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电子二班 044 陈增贤一、实验目的1.掌握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数字信号传输过程。
2.掌握位同步信号抖动、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在数字分接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用数字信源模块、数字终端模块、位同步模块及帧同步模块连成一个理想信道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使系统正常工作。
2.观察位同步信号抖动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观察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4.用示波器观察分接后的数据信号、用于数据分接的帧同步信号、位同步信号。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要使用数字终端模块。
1. 数字终端模块工作原理:原理框图如图4-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4-2所示(见附录)。
它输入单极性非归零信号、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把两路数据信号从时分复用信号中分离出来,输出两路串行数据信号和两个8位的并行数据信号。
两个并行信号驱动16个发光二极管,左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一路数据,右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二路数据,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熄灭状态表示“0”。
两个串行数据信号码速率为数字源输出信号码速率的1/3。
延迟1延迟2整形延迟3FS-INBS-INS-INFD FD-7FD-15FD-8FD-16BD显示串/并变换串/并变换F2÷3并/串变换并/串变换D2B1F1D1SD-DBD显示B2图4-1 数字终端原理方框图延迟1、延迟2、延迟3、整形及÷3等5个单元可使串/并变换器和并/串变换器的输入信号SD 、位同步信号及帧同步信号满足正确的相位关系,如图4-3所示。
移位寄存器40174把FD 延迟7、8、15、16个码元周期,得到FD-7、FD-15、FD-8(即F1)和FD-16(即F2)等4个帧同步信号。
在FD-7及BD 的作用下,U65(4094)将第一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一路8位并行信号,在FD-15和BD 作用下,U70(4094)将第二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二路8位并行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Tc 1 2 T 帧周期 时隙长度
n
1
2
16
9.3 时分复用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
话路时分复用技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 话路时分复用技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E体系 T体系 同步数字体系(SDH)
17
9.3 时分复用
21
9.3 时分复用
PCM一次群帧结构图示 一次群帧结构图示
16 帧,2.0 ms F0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32 路时隙,256 bit,125 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t
t
t
5
9.1 概述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DM)
复接 目的:解决来自若干条链路的多路信号的合并和 区分。 关键技术问题:多路TDM信号时钟的统一和定 时问题。 多址接入 目的:多个用户共享信道、动态分配网络资源。 方法: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 址、极化多址以及其他利用信号统计特性复用的 多址技术等。
6
9.2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的合路
信号 LPF CH1 调制器 f1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DM)
BPF
LPF CH2
调制器 f2
BPF
信道
LPF CHn 调制器 fn BPF
7
9.2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的频谱构成
CH1
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PDM)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PDH)
准同步数字系列 —— E体系 体系
层次 E1 E2 E3 E4 E5 比特率 (Mb/s) ) 2.048 8.448 34.368 139.264 565.148 路数 (路× 64 kb/s) ) 30 120 480 1920 7680
24
9.3 时分复用
码速调整 低次群合成高次群时,需要将低次群信号的时 钟调整一致,再作合并。 码速调整的代价 例如,一次群的速率是2.048Mb/s,4路一次 群的总速率应该是8.192Mb/s,但是实际上二次 群的速率是8.448 Mb/s,这额外的256kb/s中就包 括码速调整所需的开销。 码速调整的方法 正码速调整、负码速调整、正/负码速调整等
同步数字体系体系结构 信息是以 “同步传送模块STM” 传送的。 同步传送模块(STM)由信息有效负荷和段开销 SOH 组成块状帧结构,其重复周期为125s。 SDH的速率等级
等级 STM-1 STM-4 STM-16 STM-64 比特率(Mb/s) 155.52 622.08 2,488.32 9,953.28
29
C-11 C-12 C-2 容器 虚容器 VC-11 VC-12 VC-2
9.3 时分复用
virtual container
SDH的结构: 的结构: 的结构 支路单元(TU-n):也是一种信息结构,它为 低阶路径层和高阶路径层之间进行适配。 支路单元指针(TUprt):指向支路单元。 支路单元群(TUG):由若干个支路单元组成。 管理单元(AU-n):是一种信息结构,起信息 管理作用。 管理单元指针(GUprt):指向管理单元。 管理单元群(GUP):由若干个管理单元组成。 段开销(SOH):有关段的信息。
通信原理
第九章 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
9.1 概述
多路复用 目的:多路信号同时在同一信道中传输 3种多路复用基本方法: 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码分复用(CDM) CDM 3种多路复用新方法: 空分复用(SDW) 极化复用(PDW) 波分复用(WDM)
multiplexing
2
9.1 概述
multiple connection
84 60 96 108
108
10
9.2 频分复用
basic group
多级调制和单级调制的比较 实例: 12 路语音信号采用频分复用。每路信号 的频率范围均为 300 Hz — 3400 Hz。 单级调制 LPF 1种 12 个,载波12 种 12 个,调制器 12 1 12 种 12 个,BPF 12 种 12 个。共计 37 种 48 个。 BPF 两级调制 LPF 1 种12 个,一级载波 3 种 12 个,一级调 制器3 种 12 个,一级 BPF 3 种 12 个,二级载波 4 种 4 个,二级调制器 4 种 4 个,二级 BPF 4 种 4 个。共计 22 种 60 个。
19
32.064(日本) 44.736(北美) 97.728(日本) 274.176(北美) 397.200(日本) 560.160(北美)
9.3 时分复用
E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
一次群 2.048 Mbit/s 1 ×30 30 2 3 4 二次群 8.448 Mbit/s 1 ×4 三次群 34.368 Mbit/s 1 ×4
27
9.3 时分复用
overhead
SDH和PDH的关系 和 的关系 将若干路PDH接入STM-1内,即在155.52Mb/s处 接口。这时,PDH信号的速率都必须低于 155.52Mb/s,并将速率调整到155.52上。 例如,可以将63路E-1,或3路E-3,或1路E-4, 接入STM-1中。
频分复用原理
multiple access
1 O 2 O N O
f
f
f
3
9.1 概述
时分复用原理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1 O 2 O N O
t
t
t
4
9.1 概述
码分复用原理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1 O 2 O N O
13
9.3 时分复用时Biblioteka 复用实现框图CH1 CH1
time slot
LPF 多路 选择 多路 选择
LPF
CH2 LPF CHn LPF
CH2 LPF
信道
同步
LPF
CHn
14
9.3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原理图示
commutator
t
t
t
t
15
9.3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时隙分配和帧结构
1 2
frame
12
9.3 时分复用
master group
时分复用原理 将时间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小时段(时隙), 各路信号占用各自的时隙,合路成一个复用信号。 基本特点 TDM 在时域上各路信号是分割开的,但在频域 上各路信号是混叠在一起的。这一点正好与 FDM 相反。 TDM 容易用数字电路实现,因而也容易集成。 而 FDM 要使用调制解调器和滤波器,所以集成 比较困难。
18
9.3 时分复用
层次 T1 T2 T3 T4 T5 比特率 (Mb/s) ) 1.544 6.312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准同步数字系列 —— T体系 体系
路数 (路× 64 kb/s) ) 24 96 480 672 1440 4032 5760 8064
TU-12 ×4 TU-11
31
9.3 时分复用
SDH的帧结构 的帧结构
9×N 270×N 列(bytes) 261×N
1 3 4 5
段开销 (SOH) 管理单元指针
STM-N 有效负荷
9行
段开销 (SOH) 9
32
9.3 时分复用
SDH的体系结构 的体系结构 STM-1 是SDH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 STM-N 按同步复用、字节间插形成; STM-1 的帧容量为 270 × 9 = 2430 byte; STM-1 的帧容量为 2430 × 8 = 19440 bit; STM-1 的帧速率为 8000帧/s; STM-1 的比特速率为 155.520 Mbit/s; STM-N 的比特速率为 155.520 × N Mbit/s。
帧同步时隙 偶帧 奇帧
×0 0 1 1 0 1 1 × 1 A1 1 1 1 1 1
信令时隙
话路时隙
22
9.3 时分复用
随路信令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f CH2
CHn 合路 Bs B Bg
f
f f
8
9.2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的分路
BPF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解调器 f1
LPF
输出 CH1
信道
BPF
解调器 f2
LPF CH2
BPF 解调器 fn LPF CHn
9
9.2 频分复用
12 路群的多级调制
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路 复用 三路 复用 三路 复用 三路 复用 12 24 调制器 84k 调制器 96k 调制器 108k 调制器 120k BPF 60 BPF 72 BPF 84 BPF 96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