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时分复用
第21讲 时分复用和复接

有16个帧,即有16个“TS16时隙”(8位码组)。 通信原理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其中: 抽样频率:fs=8000Hz 帧 时 间:Ts=125μs 每帧时隙数:n=32个。其中30个时隙(TS1~TS15、TS17~TS31) 用来传送30路电话;TS0用来传送帧同步码;TS16用来传送各话 路的标志信号码(如拨号脉冲、被叫摘机、主叫挂机等)。 每一时隙为:Tsi=125/32=3.9μs 每一时隙均按N=8位编码。故,数码率
插入1bit帧同步
1
2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4 8 1 193bit
24
Ts
fb f s ( N n 1) 8000 [8 24 1] 1.544Mb/s
通信原理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 高次群 上面讨论的PCM30/32与PCM24路时分多路系统,称为数 字基群,即一次群。 由若干个(四个)基群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复接设备可以汇总 成高次群。 高次群组群方案
Ts 1 / f s 125s
通信原理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 TDM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m1 (t ) m1 (t )
LPF LPF
m 2 (t )
LPF
1 2 n K1 量化 编码 信道 K2
1 2 n
LPF
m 2 (t )
mn (t )
LPF
PAM
(复合)
PCM
(∆M)
PAM
(复合)
群 路数 码速 路数 码速 基群 24路 1.544Mb/s 30路 2.048Mb/s ×4 ×4 二次群 96路 6.312Mb/s 120路 8.448Mb/s ×4 ×5 三次群 480路 32.064Mb/s 480路 34.368Mb/s ×4 ×3 四次群 1440路 97.728Mb/s 1920路 139.364Mb/s ×4 ×4 五次群 5760路 397.200Mb/s 7680路 564.992Mb/s
通信原理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一)

基带信号 m1(t)
m2(t)
信道
低通滤波器 1 低通滤波器 2
m1 ′(t ) m2′(t )
mn -1 (t ) mn(t)
发送端
接收端
低通滤波器 n-1 低通滤波器 n
mn -1 ′(t ) mn ′(t )
图 6-4 时分复用系统示意图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8
1路 2路 3路 4路
同步时分复用原理
4 32 1
D CB A d cb a
cC3 bB2 aA1
帧3
帧2
帧1
2
1
B
A
b
a
异步时分复用原理
2b B a A 1
帧6 帧5 帧4 帧3 帧2 帧1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2
TDM方式的优点(相对与FDM)
❖ 1、多路信号的汇合和分路都是数字电路,比 FDM的模拟滤波器分路简单、可靠。
❖ 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SDH)或准同步数字复接 技术汇合成更高速的数据(称为高次群),高次群 的复接结构称为高次群的复接帧。
❖ 对帧的研究是时分复用系统研究的重点,相当于 对频分复用系统中频道的研究。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八章 时分复用
17
E1帧结构源于语音通信:
❖ 抽样频率:
fs=8000Hz
❖ 空分复用方式(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 ) 无线通信中(包括卫星通信)的位置复用 有线通信中的同缆多芯复用。
❖ 码分复用方式(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 ) 编码发射、相关接收技术。
武汉理工通信原理课设-时分复用数字通信系统

武汉理工通信原理课设-时分复用数字通信系统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v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周颖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简易两路时分复用电路设计初始条件:具备通信课程的理论知识;具备模拟与数字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知识,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完成一个简易的两路时分复用通信电路的设计,实现两路不同模拟信号的分时传输功能。
2、在信号接收端能够完整还原出两路原始模拟信号。
3、选用相应的编码传输方式与同步方式,进行滤波器设计。
4、安装和调试整个电路,并测试出结果;5、进行系统仿真,调试并完成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书。
时间安排: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目录摘要 (1)1.概述 (2)1.1 PAM与抽样定理 (2)1.2 时分复用技术 (2)2.电路整体方案 (3)2.1系统方案原理 (3)2.2系统组成框图 (3)3.各电路模块原理 (4)3.1PAM调制电路 (4)3.2.1电路方案 (4)2.2.2电路原理图 (4)2.2.3乘法器 (5)2.2 时分复用电路 (5)2.2.1电路原理 (5)2.2.2加法器 (6)2.3 信号还原电路 (6)2.3.1电路方案 (6)2.3.2电路原理图 (7)2.3.3低通滤波器 (7)4. Multisim仿真 (8)4.1整体仿真图 (8)4.2仿真结果 (8)5. 实物测试 (10)6.总结 (11)7.附录 (12)附录1 元件清单 (12)附录2 芯片资料 (12)参考文献 (14)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摘要《通信原理》课程是信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讲述了通信系统组成原理以及信源和信道中的各种信息编码调制方式和原理等理论知识。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电子二班 044 陈增贤一、实验目的1.掌握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数字信号传输过程。
2.掌握位同步信号抖动、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在数字分接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用数字信源模块、数字终端模块、位同步模块及帧同步模块连成一个理想信道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使系统正常工作。
2.观察位同步信号抖动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观察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4.用示波器观察分接后的数据信号、用于数据分接的帧同步信号、位同步信号。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要使用数字终端模块。
1. 数字终端模块工作原理:原理框图如图4-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4-2所示(见附录)。
它输入单极性非归零信号、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把两路数据信号从时分复用信号中分离出来,输出两路串行数据信号和两个8位的并行数据信号。
两个并行信号驱动16个发光二极管,左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一路数据,右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二路数据,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熄灭状态表示“0”。
两个串行数据信号码速率为数字源输出信号码速率的1/3。
延迟1延迟2整形延迟3FS-INBS-INS-INFD FD-7FD-15FD-8FD-16BD显示串/并变换串/并变换F2÷3并/串变换并/串变换D2B1F1D1SD-DBD显示B2图4-1 数字终端原理方框图延迟1、延迟2、延迟3、整形及÷3等5个单元可使串/并变换器和并/串变换器的输入信号SD 、位同步信号及帧同步信号满足正确的相位关系,如图4-3所示。
移位寄存器40174把FD 延迟7、8、15、16个码元周期,得到FD-7、FD-15、FD-8(即F1)和FD-16(即F2)等4个帧同步信号。
在FD-7及BD 的作用下,U65(4094)将第一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一路8位并行信号,在FD-15和BD 作用下,U70(4094)将第二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二路8位并行信号。
时分复用原理

时分复用原理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常见的信号传输技术,它在通信领域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各种领域。
时分复用原理是指将多路信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交叉传输,从而实现多路信号的复用和传输。
本文将对时分复用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优缺点等内容。
时分复用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将多路信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交叉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每路信号被划分为若干个时间片,这些时间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交替传输。
在接收端,根据预先约定的时间序列,可以将这些时间片重新组合成原始的多路信号。
通过这种方式,多路信号可以共享同一条传输介质,从而实现了信道的复用,提高了传输效率。
时分复用原理在各种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话系统中,时分复用可以将多个电话信号通过同一条传输线路进行传输,从而节省了传输资源,降低了通信成本。
在数据传输领域,时分复用可以将多个数据流通过同一条传输介质进行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计算机网络中,时分复用可以将多个计算机的数据进行复用传输,实现了多路数据的同时传输。
时分复用原理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时传输,节省了传输资源。
其次,时分复用可以灵活地分配时间片,根据不同信号的传输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此外,时分复用还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当然,时分复用原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时分复用需要对信号进行严格的时间同步,一旦出现时间同步失效,就会导致信号的混叠和错误。
其次,时分复用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信号的解复用操作,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此外,时分复用的传输效率受到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介质的限制,不适用于高速、大容量的信号传输。
综上所述,时分复用原理是一种重要的信号传输技术,它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时分复用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时分复用原理

时分复用原理时分复用原理(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通信技术,它将多个数字信号以时间为基准进行交替传输,从而实现多路传输的目的。
TDM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数字电信领域中,如电话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中。
时分复用原理的基本概念是将不同的数字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时交替传输,每个数字信号在传输的时间内占据一定的时隙。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协调不同的时间时隙,将多个信号合并在一个共同的传输介质中,而不会相互干扰或丢失信息。
(1)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技术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可以使通信线路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2)时隙分配均匀:时分复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多路通信中时隙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可以确保每个用户的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均能得到传输。
(3)信息传输可靠:时分复用技术使用周期性的时隙进行信息传输,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可以通过校验和纠错机制进行及时检测和修正,从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4)适用于数字通信:时分复用技术适用于数字通信,因为数字通信信号的特点是数字数据只能在固定的时刻被发送和接收。
(1)将要传输的多个信号进行采样,将其数字化,并转换为二进制形式的数据,并按照规定的时隙长度进行划分。
(2)将得到的各时隙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个数据帧,然后在数据帧之间插入控制信号和同步信号,以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解析数据。
(3)通过物理媒介(如电话线、光纤、无线电等)将数据帧传输到接收端。
(4)在接收端,通过接收到的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解析出每个时隙中的数字信号,并将它们还原成原始信号。
时分复用技术可以和其他多路复用技术相结合,如频分复用技术、码分复用技术等,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多路复用系统。
频分复用技术是指将多个数字信号分别调制到不同频段上进行传输;码分复用技术是指将不同的数字信号加上不同的序列编码,然后再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进行传输。
这些技术的组合在数字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是为了提高通信带宽、提高网络效率和传输可靠性。
现代通信原理

1.简述时分复用(TDM )和频分复用(FDM )原理。
解:所谓频分复用是指多路信号在频率位置上分开,但同时在一个信道内传输的技术。
因 此频分复用信号在频谱上不会重叠,但在时间上是重叠的。
在发送端各路信号首先通过低通滤波器,用来限制最高频率m f 。
为简单起见,假设各路信号的m f 都相等,对应有相同的频谱密度函数。
然后各路信号对各路副载波)进行调制,调制方式可以是调幅、调频或调相,但常用的是单边带调制方式,因为它最节省频带。
为保证各路信号频谱不重叠,相邻的副载波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频率间隔,同时为了防止相邻信号互相干扰引起串扰,相邻的副载波之间还应考虑一定的保护间隔g f 。
在接收端,利用中心频率不同的带通滤波器来区分各路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解调以恢复各路的调制信号。
时分复用(TDM )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不同时隙来传送各路信号,其理论基础是抽样定理。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模拟信号可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值来代替,这样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
利用这种空隙就可以传输其它信号的抽样值,因此在一个信道上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这种复用信号到了接收端只要在时间上恰当地进行分离,就能恢复各路信号。
2.已知二元离散信源只有‘0’、‘1’两种符号,若‘0’出现的概率为1/3,求出现‘1’所含的信息量。
解题思路:考查信息量的基本概念,用公式1log ()a I P =。
底数a 一般采用2,这时信息量单位为bit解:由题知,‘1’出现的概率为2/3,bit P I 58.0667.0log log 2121≈-=-= 3.已知英文字母中e 出现概率为0.105, z 出现的概率为0.001,求英文字母e 和z 的 解题思路:考查信息量的基本概念,用公式1log ()a I P=。
底数a 一般采用2,这时信息量单位为bit解:bit P I e e 25.3105.0log log 22≈-=-=, bit P I z z 97.9001.0log log 22≈-=-=4.某气象员用明码报告气象状态,有四种可能的消息:晴、云、雨、雾。
通信原理时分复用

山东大学通信原理实验实验二十三:时分复用与解时分复用实验原理:时分复用目的是扩大通信链路的容量,在一条链路上传输多路信号。
其原理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机械旋转开关。
在发送端,此开关一次对输入信号抽样,开关旋转一周得到的多路信号抽样值合为1帧。
在接收端,若旋转开关同步的旋转,则对应得低通滤波器输入端就能得到相应路的PAM信号。
实验原理框图如下:上图所示,时分复用复用帧结构为:第0隙为巴克码,第1~3时隙是数据时隙,其中第1时隙为输入的数字信号源,第2时隙为输入的PCM数据,第3时隙为拨码开关。
解时分复用原理框图:;如图,先提取帧同步,然后将一帧数据缓存下来,然后按时隙将帧数据解开,最后每一个端口获取自己时隙的数据进行串并变换输出。
实验结果:实验项目一:1.帧同步码观测:开关s1全置02.利用数字滤波器的存储功能观测3个周期的第1时隙的信号,如图:从图中首先可以找到巴克码,然后巴克码后1时隙就是PN序列,因为PN序列的输出是随机的,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到3次不一样的PN序列。
思考:PN15序列的数据是如何分配到复用信号中的?PN15序列信号先进行串并变换,然后等待机械开关转向自己这一路,在第1时隙,开关接到PN序列的信道时,数据被传送,并与其它数据进行拼接形成一帧。
实验项目二:1.以帧同步为触发,观测PCM编码数据和复用输出的数据。
对比观测PCM编码数据和帧数据,可以看到PCM编码数据被分配到了每一帧数据的第二时隙,因为在每一帧的时间内,PCM都被延时了2个时隙。
思考:PCM数据是如何分配到复用信号中去的?与PN15序列信号一样,PCM信号先进行串并变换,然后等待机械开关转向自己这一路,在第2时隙,开关接到信道时,数据被传送,并与其它数据进行拼接形成一帧。
3.解复用PCM信号观测。
(1)复用前的PCM序列(2)解复用后的PCM序列前两个图复用前和解复用后的图一样,说明解复用中有把PCM编码数据从一帧复用数据的第2时隙给去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然,邻路间隔防护带fg越大,在邻路信号干扰相同的条件下,对边带 滤波器 SBF 的技术指标要求就允许放宽一些,但是频带要增宽,信道复 用率将下降,按CCITT标准,选防护间隔为900Hz,这样可使邻路干扰电 平低于-40dB以下 经过边带调制后的各路信号,在频率位臵上就被分开了,可以通过相加 器将它门合并成适合信道内传输的复用信号,其频谱结构如下所示:
实际上这是一个频分复用系统,f1i是为频分设臵的第一次调制的载
波频率,而f2则是第二次调制的载频。图中,对每一路来说,第一次采用 SSB调制方式,第二次也采用SSB,记为SSB/SSB.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常
见的多级调制方式还有SSB/FM,FM/FM等。
第一路 SSB 调制器 f11
带通
第i路 f1i
在时分多路复用中,如果各路消息在每帧中所占时隙的位 臵是预先指定的(且固定不变),则称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STDM).这种方式中,不传输消息的时隙出现空闲.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ATDM)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通过动态的分配时隙来进行数据传 输方式--称为统计时分多路复用(ATDM)(也叫异步时分 多路复用或智能时分多路复用) 实际的TDM系统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通常先把一定路数 的信息复合成一个标准的数据流--称为基群。 然后再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或准同步数字复接技术,汇 合成更高速的数据信号
8.2.2 数字复接技术
概述:
数字通信网中,把若干低速数字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数字信号 进行传输的技术叫做数字复接.
数字复接系统包括 数字复接器 和 数字分配器,框图如下:
外时钟
定时 码速 调整 同步 定时
复接
支路
合路
分接
恢复 支路
复接器
分接器
数字复接器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低速信号按照时分复用的方式 合并成一个高速数字信号的设备. 数字分接器是把一个合路信号分解成相应低速数字信号的设备.
B1 f m f g 是一路占用的带宽
合并后的复用信号原则上可以在信道中传输,但有时为了更好的利用信 道的传输特性,也可以再进行一次调制。 在系统接收端,先利用相应的带通滤波器BPF,取出各路信号的频谱, 然后通过各自的相干解调,便可恢复各路调制信号。
FDM的优点: 信道复用率高,容许复用的路数多,同时分路也很简便。 缺点: 设备较为复杂,另外,因滤波器特性不够理想和信道存在非 线性而产生路间干扰。 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概念: 在模拟调制系统中,除单独采用各种幅度、频率和相位调制 外,还会遇到复合调制和多级调制 所谓复合调制:就是对同一载波进行两种或更多种的调制, 例如,对一个调频波再进行一次振幅调制,就得到调频调幅 波,这里的调制信号(例如基带信号)可以不止一个。 所谓多级调制:是将同一基带信号实施两次或更多次的调制 过程,这里的调制方式可以是相同的,可以是不同的,下图 是一个多级调制的例子:
例:
在电话系统中,传输的语音信号频谱在300~3400Hz之间,为了使 若干路信号能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可以将他们的频谱调制到不同 的频段,合并在一起而不致互相影响,并在接收端彼此分离开来。
多路信息在同一信道中传输的复用技术,通常有三种形式: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频分复用
S1(t)
LPF S2(t) LPF
数字复接的分类
1、同步复接:参与复接的输入支路信号与本机定时信号 同步,则称为同步复接(当各输入支路信号与复接定时出 于同一频率源时即是同步复接) 2、异步复接:如果参与复接输入支路信号与本机定时信 号异步,称为异步复接(这里各支路定时信号时钟不是出 于同一频率源,也无统一的标称频率) 3、准同步复接:如果参与复接的输入信号各支路信号的 生效瞬时相对于本机对应的定时信号是以同一标称频率出 现且速率的任何变化都限制在规定的容差范围内,就称为 准同步复接 近年来把后两种复接称为异步复接
1 80 k Hz 108kHz 4 8 kHz (c) Sup er Gro up 1(LSB )
1 48 k Hz
5
4
3
2
1
超群 (上下边带)
Sup er Gro up 2(USB ) 1 2 3 4 5
12 1 12 3 12 k Hz
1 12
1 12
1 12
1 5 52 k Hz (d )
1 12 1 6 0 kHz
TDM和FDM的差别:
TDM在时域上是各路信号分割开来的,但在频域上是各路信号混叠在一起的
FDM在频域上是各路信号分割开来的,但在时域上是各路信号混叠在一起的
TDM的两个优点:
1、多路信号的汇合和分路都是数字电路,比FDM的模拟滤波器分路简单、 可靠. 2、信道的非线性会在FDM系统中产生交调失真与高次谐波,引起路间干扰, 因此对信道的非线性要求很高,而TDM系统的非线性失真要求可降低.
信息工程学院
Tel-60436767
B408/A-102 周二7-8/周四1-2
频分复用原理 时分复用原理 PCM基群帧结构 数字复接原理 正码速调整技术 帧同步技术
8.1 频分复用 FDM
― 复用”是一种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可 以在同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复合信号的方法。(复用技术 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SBF1 fc1 SBF2
BPF1 BPF2
╳
LPF1 fc1 LPF2 fc2
S1(t) S2(t)
╳
信道
╳
fc2
Sn(t) LPF
╳
SBFn fcn
BPF2
╳
LPFn fcn
Sn(t)
图8-1 频分复用电话系统框图
复用信号共有n路,每路信号首先通过低通滤波器LPF,以便限 制各路信号的最高频率fm , 然后,各路信号通过各自的调制器,调 制方式可以任意选择,常用是单边带调制,因为它节约频带,因此, 图中的调制器由相乘器和边带滤波器构成。选择载频fci 时,应考虑 频谱的宽度,同时为防止各相邻信号间的互相干扰,还应有一定的 防护频带fg ,即 f f ( f f ) , i 1,2,...n - 1
图 8-4 北美多 路载波电话系 统的典型组成
由10个超群组成
(a )
1路电话频谱
0 (b ) 4 k Hz f
Basic Gro up A(LSB )
…
2 3
12 11 10 9 6 0 kHz
8
7
6
5
4
3
2
1
基群 (上下边带)
Basic Gro up B(USB )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 96 k Hz
图 8-5 主群频谱配臵图
2340
564
804
2348
1796
312
552
804
调频立体声广播(FM Stereo Broadcasting)
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占用频段为88~108 MHz,采用FDM方 式。在调频之前,首先采用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将左右两个声道信
号之差(L-R)与左右两个声道信号之和 (L+R)实行频分复用。立体声
模拟电话多路复用系统
一个基本主群(Basic Mastergroup)由10个超群复用组成, 共600路电话。
Mastergro up L6 00
1060 1308 1556 564 812 60
主群(下边频600)
1804 2412 2044 2172 2548 2788
60 300
1052
1300
×2 (b )
图8-7 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发送与接收原理图
(a) 发送端; (b) 接收端
8.2 时分复用(TDM)
原理:时分复用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不同的 时隙 来传送各路不同 信号,以三路信号PAM时分复用为例,抽样信号如下:
Tc (相邻路抽样值时间间隔TC)
t
TS (TS为每路信号抽样周期) PAM 时分复用
S(w) fm fg
图8-2
-fc3 -fc2 -fc1 fc1 fc2 fc3 f
各路信号具有相同的 fm ,但他们的频谱结构可能不同, n 路单边带信号 的总频带宽度最小应等于
Bn nfm (n 1) f g (n 1)( f m f g ) f m (n 1)B1 f m
左声道 L 右声道 R
+
+ -
L-R
0
× + + ∑ + 去调频发射机
3 8 kHz 振荡器 + L+R + +
÷2
衰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 LPF 0 ~ 15 kHz
1 (L+R) 2 +
+ +
L
来自鉴频器
BPF 2 3 ~ 5 3 k Hz 导频滤波 1 9 kHz
×
+ R - LPF + 0 ~ 15 kHz 1 (L-R) 2 立体声指示
Vo ice Ch ann el 1 2 Firstlev el MUX Basic Gro up
基群12路
1个基群由12路电话组成
…
12
1 2
超群60路
Secon d lev el MUX Sup er Gro up
由5个基群组成
…
5
主群600路
1 2 10 Thirdlev el MUX Master Gro up
左右两个声道信号之差(L-R)与左右两个声道信号之和(L+R)
DSB-SC 导频 L+R 0 15 19 23 L-R 下边 带 38 载频 L-R 上边 带 53 59 辅助 通信 通道 75 f / k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