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注意事项
鼻饲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鼻饲法是临床上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确、规范地进行鼻饲法操作,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操作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下面将逐一进行详细阐述。
一、患者评估与准备在进行鼻饲法操作之前,全面、细致地对患者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吞咽功能、有无鼻腔疾病等情况。
对于意识不清、吞咽困难或存在严重鼻腔疾病的患者,应评估其是否适合进行鼻饲操作,以免引发误吸、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告知患者鼻饲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准备工作也至关重要。
检查鼻饲用物是否齐全、完好,包括鼻饲管、注射器、营养液、温开水等。
确保鼻饲管的型号、长度合适,一般成人常用的鼻饲管规格为 12-14 号,长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检查鼻饲管的通畅性,可用注射器抽吸,确认管内无堵塞物。
准备好清洁的手套、治疗巾、胶布等物品。
二、操作环境与无菌原则选择清洁、安静、光线适宜的操作环境,避免嘈杂和干扰,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使用无菌手套。
打开鼻饲用物的包装时要注意避免污染,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物品的暴露时间。
在插入鼻饲管时,要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将细菌带入患者鼻腔。
三、患者体位与插管方法患者的体位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插管的顺利与否和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头部稍向后仰,这样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如果患者病情不允许,也可选择平卧位,但需在肩部垫一软枕,使头部抬高 10-15 厘米。
插管方法要正确。
用石蜡油润滑鼻饲管前端,然后缓慢插入鼻腔,插入的长度一般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成人约 45-55 厘米。
在插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呛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插管,轻拍患者背部,缓解呛咳后再继续缓慢插入。
鼻饲注意事项6个要点

鼻饲注意事项6个要点
以下是 6 条鼻饲注意事项:
1. 嘿,你知道吗,鼻饲管可不能随便乱放啊!就像给小娃娃穿衣服要仔细整理一样,一定要妥善固定好鼻饲管,别让它扭来扭去的,不然脱出来可就麻烦啦!比如给李奶奶鼻饲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管子有没有移位哟!
2. 哎呀呀,鼻饲的食物可得精心挑选呀!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都能喂的,不能太油腻也不能太粗糙,就好像给宝贝准备食物一样要精细呢!像王大爷肠胃不好,那我们就得多选些容易消化的食物给他呀,对不对?
3. 喂鼻饲的时候速度可别太快啦!你想想看,要是有人拼命往你嘴里塞东西,多难受呀!所以呀,得慢慢推注,就像细雨滋润大地一样,让营养缓缓进入身体。
就像上次给张伯伯喂的时候,我们可都是很小心控制速度的呢!
4. 每次鼻饲前一定要回抽一下呀!这就像我们出门前要检查钥匙带没带一样重要呢!看看胃里还有多少东西没消化,要是不回抽一下,就可能出问题哟!上次给刘爷爷鼻饲前,我可是认真回抽检查了的哦!
5. 鼻饲的量也得把握好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像我们每天吃饭的量要合适一样。
太多了肠胃受不了,太少了营养又不够。
给赵阿姨鼻饲时,我们可都是精心计算量的呢!
6. 要注意保持鼻饲管的清洁啊!这就像我们天天要洗脸刷牙一样,可不能脏兮兮的。
定期冲洗管子,不然堵住了可不好办。
就好像家里的水管要通畅一样重要呀!我们照顾每个病人都要把这个做好呀!
总之,鼻饲可不是小事,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呀!。
鼻饲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ppt课件

5)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道感染, 故鼻饲饮食应现配现用,鼻饲用物品应严 格清洁消毒,每天更换1次,每次鼻饲后 注射器、碗应清洗并煮沸消毒备用,操作 者应洗手。 6) 灌食时,病人的头部与胸部至少要抬高 30°,灌喂后至少1个小时后才能平卧, 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入肺部,造成窒息。
21
7) 长期鼻饲者,应每日进行口、鼻腔护 理2次。长期鼻饲者每周或每月更换鼻腔 重新置胃管1次(于晚上拔出,晨起再由 另一侧鼻孔插入)。置管的鼻腔应每天滴 液体石蜡油1滴,以减轻胃管摩擦力,防 止鼻黏膜干燥糜烂。
18
c.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中,无气体逸出 说明胃管在胃内,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证 明胃管在气管内(胃内高度胀气除外)。
2) 每次喂食前后均应灌注30左右35~ 40℃温开水,再灌注流质饮食或药物, 以保持管道清洁、通畅。
3) 需翻身吸痰的病人应先翻身或吸痰后, 再行喂食,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
19
4) 首次喂食应量少,速度应慢,使病人 逐渐适应。为了使患者能适应,开始鼻 饲和滴注时鼻饲饮食用量宜小(50~100 mL),鼻饲注入法每次100~300 mL, 缓慢滴注法和连续经泵滴注法每小时 80~125 mL。鼻饲片剂药物时,应先将 药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3
置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对清 醒者说明治疗目的,以取得配合。
(2)病人取坐位或卧位,颌下铺治 疗巾,酌情取假牙,选择通气侧鼻 腔。
4
(3)清洁鼻腔,润滑胃管。左手 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 住导管前端测量长度(发际至剑 突),沿一侧鼻孔轻插入。当导管 插入14~16cm处(咽喉部),嘱病 人作吞咽动作,使环咽肌开放,导 管可顺利通过食管口。若病人出现 恶心,应暂停片刻,嘱病人作深呼
鼻饲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鼻饲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鼻饲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畜禽养殖方式,它载体广泛,适应性强。
本文将介绍鼻饲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正文:鼻饲养殖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畜禽养殖方式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通过饲喂液体饲料而不是传统的固体饲料进行养殖。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鼻饲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鼻饲养殖的方法1. 饲料准备:鼻饲养殖不同于传统的固体饲料养殖,需要准备特殊的液体饲料。
液体饲料可以包括浸泡过的颗粒状饲料、粉剂与水混合的饲料等。
在准备液体饲料时,要确保饲料的有效成分含量,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2. 鼻饲设备:鼻饲养殖需要特殊的饲喂设备。
饲喂设备通常包括输送系统、喂食器和控制系统。
输送系统用于将饲料从饲料预处理区传输到喂食器中,喂食器则用于将饲料输送给动物。
控制系统可监控和调节饲料的流量和浓度。
3. 饲养环境:鼻饲养殖需要工作人员对饲养环境进行精心管理。
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都会影响动物的饲养效果。
同时,要确保饲养环境的清洁,防止疾病的传播。
二、鼻饲养殖的注意事项1. 饲料质量:鼻饲养殖对饲料的质量要求较高。
饲料中必须包含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要保证其可溶性和可吸收性。
饲料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2. 饲水要求:作为液体饲料的一部分,饲水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清洁的饮用水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保证饮用水的来源和质量,并注意及时清洗和更换饮水设备。
3. 动物健康:鼻饲养殖需要注重动物的健康管理。
饲养时要注意观察动物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接种,确保动物的健康状态。
4. 环境监测:鼻饲养殖需进行环境监测,包括饲养区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
通过监测和调节饲养环境,可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并提高动物的生长效率。
总结:鼻饲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畜禽养殖方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特点。
鼻饲喂养的注意事项

鼻饲喂养的注意事项鼻饲喂养是一种通过鼻子将营养物质输送至胃部的方法,适用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
这种喂养方式需要特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一些关于鼻饲喂养的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鼻饲管:鼻饲管的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和喂养需求来确定。
确保鼻饲管的尺寸合适,不会造成刺激或不适。
2. 保持鼻饲管的清洁:鼻饲管需要经常清洁,以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
使用温水和肥皂或专用清洁液清洗鼻饲管,并确保彻底冲洗和干燥。
3. 定期更换鼻饲管:鼻饲管需要定期更换,以避免管道堵塞和细菌滋生。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更换鼻饲管,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漏气或其他异常情况。
4. 使用正确的饮食配方:选择适合患者的饮食配方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饮食配方,并确保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导进行配制和使用。
5. 控制饮食速度:鼻饲喂养的速度应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速度,以确保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
6. 观察患者的反应:在鼻饲喂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
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喂养并咨询医生或护士。
7. 维护患者的口腔卫生:由于鼻饲喂养不经过口腔,患者的口腔卫生需要特别注意。
定期清洁口腔,包括牙齿和舌头,以防止口腔感染和口臭。
8. 饮食过程中的体位:在鼻饲喂养过程中,患者的体位也非常重要。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体位,以确保饮食顺利进行,并减少不适和呕吐的风险。
9. 遵循医嘱和护士指导:鼻饲喂养是一项专业的操作,需要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监督。
遵循医嘱和护士的指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喂养,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总结起来,鼻饲喂养是一种特殊的喂养方式,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选择适当的鼻饲管、保持清洁、定期更换、使用正确的饮食配方、控制饮食速度、观察患者的反应、维护口腔卫生、注意体位和遵循医嘱和护士指导,都是确保鼻饲喂养效果的关键。
阐述鼻饲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阐述鼻饲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1、防止误入气管:进行鼻饲插管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配合,如果患者插管后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入;
2、体位变化:昏迷的患者如果无自主配合医师,可将患者的头向后仰,在胃管插入会厌部时,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令鼻饲管沿食管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3、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过多时,应当减量或暂停鼻饲;
4、防止导管堵塞:鼻饲给药时需要先将药物研碎,充分溶解后再注药,在注药前后均要用适量温水冲洗导管,防止导管堵塞,也避免药物浪费。
鼻饲混合食物时,也应适当加温,以免蛋白凝固,堵塞导管,从而不利于消化吸收;
5、定时更换鼻饲管:长期使用鼻饲的患者,需定期更换鼻饲管,更换时间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材质及维护情况而定。
简述鼻饲法的注意事项

简述鼻饲法的注意事项鼻饲法(nasogastric feeding)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送入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吞咽的患者,如长期卧床、神经系统疾病、上消化道疾病等。
在进行鼻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鼻饲的前提是患者没有严重的鼻部问题,如严重鼻塞、鼻出血等。
如果患者存在这些问题,鼻饲可能会加重症状或引起其他不适。
因此,在进行鼻饲前,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鼻部状况,确保鼻道通畅。
其次,选择正确的鼻饲管。
鼻饲管的尺寸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和饲养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规格。
如果使用的鼻饲管过大,可能会产生不适感或损伤鼻腔黏膜;如果过小,可能会导致饲养液流速过慢或管腔容易被塞住。
因此,在选择鼻饲管时应谨慎,最好由专业医护人员指导选取适当的规格。
鼻饲管选择好后,需要进行正确的插管操作。
插管过程中要注意卫生,确保双手和鼻腔清洁,最好戴上手套。
插管时,患者应采取坐位或半坐位体位,以避免吞咽困难或误吸。
插管时要调整好饲管的角度,使其平行于鼻腔底部,并轻轻插入鼻孔,插管深度不宜超过鼻腔中段,以防滑脱或刺激迷走神经。
当患者使用鼻饲时,需要每天对鼻腔和口腔进行清洗。
特别是鼻腔,由于饲管经常插入、拔出或更换,容易被污染,所以需要每天进行清洁。
清洗鼻腔的方法可以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将鼻腔内的分泌物冲洗干净,并用棉签或纱布清洁鼻孔周围的皮肤。
同时,还要每天检查饲管的固定情况,确保饲管未松动或脱出。
在鼻饲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鼻饲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营养,因此,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饲养液的流速和量,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还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观察饲管周围皮肤的情况,如存在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最后,鼻饲的时间不宜过长。
长时间的鼻饲可能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鼻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如需长期饲喂,应考虑其他饲喂方法,如胃造瘘等。
鼻饲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

鼻饲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导管插入胃内,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的方法。
在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确保鼻饲的安全和有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鼻饲的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
一、鼻饲前的准备1、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在进行鼻饲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吞咽功能、胃肠道功能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鼻饲计划。
2、选择合适的鼻饲管鼻饲管的种类和型号较多,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鼻腔情况等选择合适的鼻饲管。
一般来说,成人常用的鼻饲管为 14-18 号硅胶管或聚氨酯管。
3、测量鼻饲管插入长度测量方法通常是从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距离,一般约为 45-55 厘米。
但对于儿童或特殊体型的患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清洁鼻腔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的鼻腔,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鼻饲中的操作要点1、缓慢插入鼻饲管在插入鼻饲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损伤鼻腔和咽喉部的黏膜。
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插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确认鼻饲管位置插入鼻饲管后,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确认鼻饲管是否在胃内。
常用的方法有回抽胃液、听气过水声、X 线检查等。
3、注入鼻饲液鼻饲液的温度应保持在 38-40℃,以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
注入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次注入量不超过 200 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4、观察患者反应在注入鼻饲液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鼻饲,并查找原因。
三、鼻饲后的注意事项1、妥善固定鼻饲管用胶布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翼和面颊部,防止鼻饲管脱出或移位。
2、保持鼻饲管通畅每次鼻饲前后,都要用适量的温开水冲洗鼻饲管,以防止鼻饲管堵塞。
3、口腔护理由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容易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因此需要每天进行 2-3 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必须通过三种方法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
2、操作前评估:患者年龄、生命体征、神志、血氧饱和
度(大于74%)、伴随症状(如肺部炎症、慢支、肺气肿等)
3、不可反复试插,必须有间隔。
4、无论患者清醒与否,在胃管插入15cm时须将患者头
部抬起,使下颌贴近胸骨柄,便于胃管置入。
5、听气过水声时听诊器放置位置为剑突下稍篇左侧,并
注意与肠鸣音的区别。
6、胃管插入长度为成人45—55cm,应根据患者的身高等
确定个体化长度。
为防止反流、误吸,插管长度可在55cm以
上,若需经胃管注入刺激性药物,可将胃管再向深部插入
10cm.。
7、体位:能配合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
卧位,昏迷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8、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新
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
注入,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
9、拔管时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嘱患者深呼吸,
在其呼气时拔出,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到咽喉处快速拔出,
避免管内残留液体滴入气管。
10、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11、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
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
饲液凝结。
12、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
管。
13、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
引起腹胀。
14、鼻饲完毕后应冲净胃管,防止鼻饲液积存于管腔中变
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15、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35°,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
16、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胃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ml),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
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灌注鼻饲药物或流食。
患者鼻饲相关工作要求
1、操作前确认医嘱并在告知书上签字,并确认患者家属签字情况。
2、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当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如脉快(或细弱)、体温高(或低)、血压高(或低)、喘促、血氧饱和度低下等情况时,告知医生,暂缓鼻饲操作。
特殊情况必须置管者,备好吸引器、抢救车,且要有医生在场。
3、操作前无论是否清醒患者都应做好沟通、爱抚工作,以取得配合。
4、鼻饲法操作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并做好相关告知。
5、双人操作。
置管尽可能安排在日间(并尽可能避开临近下班时间),夜间一人值班特殊情况需要置管时,请当班医生协助判断胃管置入情况。
6、置管前清理口鼻分泌物,置管困难者避免反复插试以防造成喉头水肿。
7、特、一级护理病人将置管情况记录在病志中,二、三级护理病人将置管情况记录在交班报告中。
8、置管后在床尾悬挂警示标识。
9、注入鼻饲液操作由护士完成,家属因费用问题要求自己注入鼻饲液者,告知医生且必须签字,并于每次操作前告知护士以确定胃管置入情况。
10、按级别巡视,注意观察置管病人的状态及反应。
11、每日晨晚间交接班时由当班护士确认胃管置入情况。
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12、危重、年长、感觉迟钝、慢性肺部疾病等特殊患者置管后用三种方法(试气泡、抽胃液、注气)验证,仍不能确定鼻饲管在胃内者(尤其回抽无胃液者)可连接负压吸引器以排除在气道内,同时请医生协助判定或向医生申请拍片确认,确认前不能向鼻饲管内注入液体或食物。
13、经医生同意,患者家属签字后,带鼻饲管出院的患者,要进行鼻饲管护理的相关告知并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