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2019

合集下载

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技术指南

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技术指南

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技术指南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建设一个便利、舒适、宜居的城市,就需要注重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

所谓“15分钟生活圈”,是指居住区内所有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等都可以在15分钟内步行或骑行到达,从而实现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实现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技术指南:1.交通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设施,包括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等,确保交通便利畅通,并且覆盖面广,为市民提供出行的便利。

2.道路建设与修复:保障道路的通行顺畅,加强道路维护与修复,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优化道路布局,提高交通的效率。

3.公共空间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园、广场、休闲设施等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满意度。

4.公共设施建设: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社区,包括学校、医院、商店、超市、娱乐设施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减少出行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5.绿化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园,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6.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利用技术手段,例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公共设施等,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服务。

7.社区建设与社交服务:加强社区的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社交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等,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形成一个活力四溢的社区。

8.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为市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总之,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程,需要政府、规划者和设计师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创新技术手段,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提升。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版)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版)
毕节市中心城区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9 年版)
毕节市人民政府 2019 年 3 月 7 日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建设工程管理采用毕节市中心城区城市独立坐标系。 第五条 本规定实行动态修订,根据毕节市城乡建设发展的实际,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实施情况可对局部章节、条款按法定程序进 行修订,上报毕节市人民政府备案后施行。 在出现下列情形下,由毕节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整体修 订,上报毕节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施行。 (一)国家、省和市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二)国家和省的相关强制性规范进行修订。 (三)毕节城乡发展的形势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第六章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 40
第一节 给水工程 ................................................................................. 40 第二节 排水工程 ................................................................................. 40
第四章 公共服务设施管理 .................................................................... 29
第一节 分级分类标准 ......................................................................... 29 第二节 布局要求 ................................................................................. 3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9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9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用地与建筑;5.配套设施;6.道路;7.居住环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适用范围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扩展至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调整居住区分级控制方式与规模,统筹、整合、细化了居住区用地与建筑相关控制指标;优化了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的控制指标和设置规定。

3.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进行对接与协调;删除了工程管线综合及竖向设计的有关技术内容;简化了术语概念。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5号,邮政编码:100044)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朱子瑜鹿勤蒋朝晖付冬楠魏维刘燕辉陈振羽谢颖于一凡薛峰陈一峰顾宗培魏钢刘超王英詹柏楠张全任希岩薛忠燕王力赵希袁璐郭韬张帆李茜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静霞毛其智戴月顾均石楠刘奇志袁锦富彭瑶玲周劲李清张播1总则1 总则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展开条文说明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展开条文说明1.0.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以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

配套设施标准一览表2019

配套设施标准一览表2019
6
民生建设
1.体育设施。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
(居住区标准5分钟生活圈):
多功能运动场地:用地800-1310平方米,半径300米。半场篮球、门球、乒乓球等。
综合健身场地:用地150-750平方米,半径300米。
2.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社区总建筑面积的10%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经济发达的地区,使城市社区一站四室(即社区服务站、办公室、活动室、警务室、医疗室)及其他公共用房总建筑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规模在1500户以下的社区和县(镇)所辖的社区,公共用房总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
2
文化活动站
(居住区标准5分钟生活圈):建筑250-1200平方米,半径500米。
3
卫生服务中心、站
1.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2.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
(居住区标准5分钟生活圈):建筑120-270平方米,半径300米。设在首层,有专用出口。
卫医发〔2006〕240号
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规委会要求。
7
幼儿园
(居住区标准5分钟生活圈):建筑面积3150-4550平方米,用地面积5240-7580平方米,半径300米,不大于12班。
8
公厕与环卫站
1.公厕建筑面积≥60平
2.环卫站建筑面积≥10平
(居住区标准5分钟生活圈):公厕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用地面积60-120平方米,结合配套设施及健身场地设置。

五类“15分钟生活圈”新区与旧区建设指引、宜居服务设施、绿色空间、公共安全建设内容一览表

五类“15分钟生活圈”新区与旧区建设指引、宜居服务设施、绿色空间、公共安全建设内容一览表

附表1:五类“15分钟生活圈”新区与旧区建设指引一览表
附表2:“15分钟生活圈”宜居服务设施建设内容一览表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注:1力口*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及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2.小学和初中可合并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和高中可合并设置完全中学;
3.承担应急避难功能的配套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定。

附表3:“15分钟生活圈”绿色空间建设内容一览表
注:1.加*的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及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4.承担应急避难功能的配套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定。

附表4:“15分钟生活圈”公共安全建设内容一览表。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在繁华的上海市,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海市提出了“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旨在打造一个便捷、舒适、宜居的社区环境,让居民在步行 15 分钟的范围内,就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生活服务和公共设施。

什么是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呢?简单来说,就是以居民的居住地为中心,在 15 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配备完善的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这意味着居民在短时间内就能轻松满足购物、就医、教育、休闲等各种需求,不必为了一件小事而长途奔波。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道路的规划和建设至关重要,要确保人行道宽敞、平坦、无障碍,让居民能够安全、舒适地步行。

同时,公交线路的设置也要合理,站点分布均匀,方便居民换乘。

此外,还要考虑自行车道的规划,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在生活服务设施方面,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要涵盖各类商业设施。

比如,要有小型的超市、便利店,满足居民日常购物的需求;要有菜市场,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要有理发店、洗衣店等生活服务店铺,让居民能够方便地打理日常生活。

同时,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餐饮场所,满足居民不同的口味需求。

教育资源也是社区生活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有幼儿园、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让孩子们能够就近入学。

学校的选址要合理,要考虑到居民的分布情况,避免孩子们上学路途过于遥远。

而且,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也要有保障,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

医疗保健对于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社区内应该设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

要有全科医生坐诊,能够处理常见疾病和多发病。

同时,还要配备一定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方便居民就医和购药。

休闲娱乐空间也是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有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供居民散步、锻炼、休闲。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设计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设计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设计一、规划目标构建一个以社区为基础,融合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的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习惯,以居民的便利和舒适为出发点,打造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2、多样性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和服务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居民的需求。

3、便捷性合理布局各类设施,确保居民在 15 分钟内能够便捷地到达。

4、可持续性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生活圈的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布局1、商业设施(1)小型超市:提供日常食品、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用品。

(2)生鲜市场:供应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食材。

(3)便利店:24 小时营业,提供应急商品和便捷服务。

2、服务设施(1)社区医疗服务站:提供基本的医疗诊断、治疗和预防服务。

(2)理发店:满足居民的美发需求。

(3)洗衣店:提供衣物清洗和护理服务。

3、文化设施(1)社区图书馆:提供图书借阅和阅读空间。

(2)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文艺表演等。

4、休闲设施(1)公园绿地:供居民休闲散步、健身锻炼。

(2)儿童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玩耍的场所。

5、交通设施(1)优化公交线路,增加站点覆盖,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乘坐公共交通。

(2)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鼓励绿色出行。

四、设施选址1、以社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优先选择居民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

2、结合现有商业和服务设施,进行整合和优化,避免重复建设。

3、考虑不同功能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将生鲜市场与超市相邻设置,方便居民购物。

五、运营管理1、政府引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圈的建设和运营。

2、市场运作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社区参与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组织居民参与生活圈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

4、智慧管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活圈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如在线预订、智能导航等。

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2019

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2019
表B.0.2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类别
序 号
项目
五分钟 生活圈 备注 居住区
1
社区服务站(含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 疾人康复室)
▲ 可联合建设
2
社区食堂
△ 可联合建设
3
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活动站、老年活动 站)
▲ 可联合建设
4
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
▲ 宜独立占地
5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 ▲ 宜独立占地
社6 区7
幼儿园 托儿所
▲ 宜独立占地 △ 可联合建设
服8 务9 设 施 10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美 发店等)
▲ 可联合建设 △ 可联合建设
▲ 可联合建设
11 再生资源回收点
▲ 可联合建设
12 生活垃圾收集站
▲ 宜独立设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公共厕所
▲ 可联合建设
14 公交车站
△ 宜独立设置
15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
△ 可联合建设
16 机动车停车场(库)
△ 可联合建设
17 其他
△ 可联合建设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 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
下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 — —
14 派出所


15 其他


商 业 服 务 业 设 施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商场 菜市场或生鲜超市 健身房 餐饮设施 银行营业网点 电信营业网点 邮政营业场所 其他















24 开闭所


25 燃料供应站


市 26 燃气调压站


政 27 供热站或热交换站


公 28 通信机房


用 29 有线电视基站


设 30 垃圾转运站


施 31 消防站

32 市政燃气服务网点和应急抢修站


33 其他


34 轨道交通站点


交 35 公交首末站


通 36 公交车站


场 37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
表B.0.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类别
序 号
项目
十五分钟 十分钟 生活圈 生活圈 居住区 居住区
1
初中


2
小学


公 共 管 理 和 公 共
3 4 5 6 7 8 9
服 10
务 设 施
11 12 13
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 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 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 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 门诊部 养老院 老年养护院 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老年活动 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 街道办事处 司法所
2 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பைடு நூலகம்

站 38 机动车停车场(库)


39 其他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备注
应独立占地 应独立占地 可联合建设 宜独立占地 宜独立占地 宜独立占地 可联合建设 宜独立占地 宜独立占地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宜独立占地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宜独立占地 宜独立占地 宜独立占地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应独立占地 宜独立占地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宜独立设置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可联合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