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 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判断正误并解释1.所谓商品的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商品的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

但由于效用是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效用的大小是不可比的。

3.效用的大小,即使是对同一件商品来说,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同一商品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连续性增加。

5.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发生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只有在收入变动,商品价格不变,预算线发生平移时,预算线的移动才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了变化。

6.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是反向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同向变化的。

二、选择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A )A.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为正值,且不断增加;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以上都不对2.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MUχ为:(C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3.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C )A.消费者收入;B.所购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偏好;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5.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组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 练习题一、填空题3-1 一根长度为L 的轻杆AB (其质量可忽略),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球,此系统绕通过其中心O 并垂直AB 连线的轴转动时,其转动惯量为 。

3-2 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转台,以角速度ω1转动,转动摩擦不计,有一质量为m 的蜘蛛垂直落在转台边缘(转台的转动惯量221MR J =)。

此时转台的角速度ω2为___ _____;若蜘蛛慢慢爬向转台中心,至离转台中心的距离为r 时,转台的角速度ω3为___ ______。

3-3 一转速为1200r/min 的飞轮,因制动而均匀的减速,经10s 停止转动,则飞轮的角加速度为 ,从开始制动到停止转动飞轮转过的圈数为___ __ _;开始制动后5s 时飞轮的角速度为___ ______。

设飞轮转动惯量为J ,其制动力矩为__ _______。

3-4 自由刚体共有6个自由度,其中3个 自由度,3个 自由度。

3-5 一均匀细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

A 端挂在一光滑的固定水平轴上,它可以在竖直平面内自由摆动。

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当下摆至θ角时,B 端速度的大小B V = 。

3-6 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细棒绕通过中心与棒垂直的转轴转动,其转动惯量等于 ;若细棒绕通过一个端点与棒垂直的转轴转动,其转动惯量等于 。

3-7 一飞轮的转动惯量为20.125kg m ⋅,其角动量在1.5s 内从213.0kg m s -⋅⋅减到212.0kg m s -⋅⋅ 在此期间作用于飞轮上的平均力矩M = ,飞轮作功为A = 。

3-8 一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一质量不计、长为l 的轻杆一端,并绕通过杆另一端的水平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若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而作圆周运动,则在该圆周的最高点处小球的速度=v ;如果将轻杆换成等长的轻绳,则为使小球能恰好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在圆周最高点处的速度=v 。

3-9 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细棒可绕通过其一端并与棒垂直的光滑水平轴O 转动.设棒从水平静止位置开始释放,则它摆到竖直位置时的角加速度为 ;角速度为 。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习题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习题

第三章血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血清2、血浆渗透压3、红细胞沉降率4、凝血因子5、血型6、输血原则7、交叉配血实验8、等渗溶液二、填空1、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和三大类。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它是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2、血浆晶体渗透压由____构成,可维持____的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____构成,可维持____的水平衡。

3、正常成年男子Hb的含量是_______;女子的Hb含量是_______。

4、血沉的正常值男子为_______;女子为_______。

5、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和____,促进它成熟的因子是____和____。

6、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离心管上段是_______,下段是_______。

7、胃腺壁细胞功能异常可使内因子缺乏,导致_______吸收障碍,可引起_______贫血。

8、高原居民红细胞数较多,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肾脏产生_______增多所致。

9、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数为_______。

其中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_____;淋巴细胞占总数的_____。

10、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_______增多;肠虫病患者血中_______增多。

11、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当血小板数减少到以下时,可出现紫癜。

12、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三步。

13、凝血酶原激活物为、、、的复合物14、血液凝固是一种_______反应,加温可使凝固过程_______。

15、人体血液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

16、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_______不被受血者_______所凝集。

17、血型是依据红细胞膜上____类型而定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其血型可能是____或____。

18、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存在____抗原。

19、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和。

20、ABO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和两种血型。

三、简答题1、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2、简述实际应用中抗凝和促凝的措施有哪些?3、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4、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以及输血原则。

课后练习题--答案(1)

课后练习题--答案(1)

第三章 练习题1.某公司拟购置一项设备,目前有A 、B 两种可供选择。

A设备的价格比B设备高50000元,但每年可节约维修保养费等费用10000元。

假设A 、B 设备的经济寿命均为6年,利率为8%,该公司在A 、B 两种设备中必须择一的情况下,应选择哪一种设备?[答案:]如果选择A 项目,则多支付投资额50000元,而可以每年节约保养费用1000元,-37714.622910000-5000068%P/A 1000050000-=⨯+=⨯+),,( 所以,A 方案不可选。

2.某人现在存入银行一笔现金,计划8年后每年年末从银行提取现金6000元,连续提取10年,在利率为7%的情况下,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元?[答案:]10-10)1(1i i)(1-16000 107%P/F 107%P/A 6000i +⨯+⨯=⨯),,)(,,( 41.24526582.00236.76000元=⨯⨯=3.某人5年后需用现金40000元,如果每年年末存款一次,在年利率为6%的情况下,此人每年年末应存入现金多少元?[答案:]元,,7095.8556%F/A 40000A ==4.某企业集团准备对外投资,现有三家公司可供选择,分别为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这三家公司的年预期收益及其概率的资料如表3-4所示:表3-4 某企业集团预期收益及其概率资料要求:假定你是该企业集团的稳健型决策者,请依据风险与收益原理作出选择 [答案:]230.250.5200.340E =⨯+⨯+⨯=甲 240.25-0.5200.350E =⨯+⨯+⨯=)(乙 80.230-0.520-0.380E =⨯+⨯+⨯=)()(丙12.490.223-50.523-200.323-40222=⨯+⨯+⨯=)()()(甲σ 19.470.224-5-0.524-200.324-50222=⨯+⨯+⨯=)()()(甲σ0.5432312.49==甲q 0.8112419.47==乙q选择甲方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放热。

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子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点有熔点没有熔点熔化图像性质(1)OA 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AB 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熔点(如图中T 1);(3)BC 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无确定熔点。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固态水银、铁、海波B.食盐、沥青、玻璃C.冰、松香、雪花D.萘、铜、沥青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

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3.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4.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没有全部被熔化以前()A.冰和水的温度都会升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D.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5.如图是“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之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的温度不超过熔点D.烛蜡熔化过程中升温变缓说明烛蜡是非晶体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冰是晶体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石蜡是非晶体D.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7.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8.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乙有熔点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石蜡二、填空题9.民间数九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说的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湖面河水结冰,水结为冰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第三章 真题题

第三章 真题题

• 刘某按“招股说明书”的要求向设立中的东风房地产股份有限公 司缴纳了3万元的股款。依《公司法》规定,刘某不能抽回其股 本,若要抽回股本,须发生的情形有 • A.公司未按期募足股份 • B.公司发起人之一更换出资形式 • C.公司副董事长人选还未确定 • D.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 • E.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 •( ADE ) 公司法92条,3-58
• 无论设立何种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必须包括 • A.公司名称 B.公司住所 • C.公司经营范围 D.公司股东人数 • ( ABCE )3-49
• 甲和乙打算设立某贸易责任有限公司,设立该公司必须具备的基 本条件有 • A.发起人为甲和乙 B.依法制订公司章程 • C.依法确定公司住所 D.依法进行设立登记 • E.依法进行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的登记 • ( ABCDE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某国有企业准备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募集方式设立.注册 资本为6000万元,其股份金额为每股1元,股份总数为6000万股。 该公司发起人认购股份的最低限额为【 】 • A.2100万股 B.3000万股 • C.1200万股 D.600万股 • A 3-54
• 设立公司,除具备法定的一般要件外,还须经政府行政主管机关 审查批准,这属于 • A.自由主义设立原则 B.特许主义设立原则 • C.核准主义设立原则 D.准则主义设立原则 • ( C ) 3-45
• 下列关于公司设立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募集设立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不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 • B.发起设立既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也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 C.发起设立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不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 D.募集设立既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也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 • E.各种公司都可以自由选择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方式 • 正确答案:AB(2分)教材P53

管理会计练习题第三章人大版

管理会计练习题第三章人大版

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选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B、模型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B、贡献毛益式C利量式D、单位式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B单位固定成本线C单位变动成本线D利润线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C)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A、单位边际贡献B、变动成本率C、边际贡献率D、单位变动成本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 、1-边际贡献率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A、6000件B、5000件C、4680件D、5500件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随之变动的是(A)A、销售量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单价11、下列各项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D)A、安全边际率B、经营杠杆率C、边际贡献率D、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2、某企业只经营一种销量不稳、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1600件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
1、2009年6月份,星海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

要求:分别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星海公司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也已支付。

(2)款项已经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①6月15日,支付款项
②6月20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

(3)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①6月22日,材料运抵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企业。

②6月30日,发票账单仍未到达,对该批材料估价10500元入账。

③7月1日,用红字冲回上月末估价入账分录。

④7月5日,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支付货款。

2、星海公司向宇通公司预付货款100000元,订购一批原材料。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采用预付款方式购进原材料的下列会计分录
(1)预付货款。

(2)原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5470元,增值税税额为14530元。

②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300元,星海公司补付货款
5300元。

③假定宇通公司交付材料的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600元,星海公司收到宇通
公司退回的货款6400元。

3、星海公司从宇通公司赊购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元。

根据购货合同约定,材料赊购期限为30天,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10,N/30,计算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

要求:采用总价法编制星海公司赊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赊购原材料。

(2)支付货款
①假定10天内支付货款。

②假定20天内支付货款。

③假定超过20天支付货款
4、2009年1月1日,星海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批原材料,合同约定的购买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进项额为85万元。

根据合同约定,星海公司应于购货时支付全部增值税税额和20%的货款,其余货款于每年年末等额支付,分4年付清。

该项购货具有融资性质,星海公司选择7%作为折现率。

要求:作出星海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计算结果均保留整数)。

(1)计算材料的购入成本和未确认融资费用。

(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7%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387211)(3)编制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4)编制分期支付货款和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5、星海公司购入原材料10000件,单位价格为每件25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425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待所购材料运达企业后,验收时发现短缺200件,原因待查。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支付货款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2)材料运达企业,验收时发现短缺,原因待查,其余材料入库。

(3)短缺原因查明,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①假定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②假定为供货方发货时少付,经协商,有其补足少付的材料。

③假定为运输单位责任,经协商,有运输单位负责赔偿。

④假定为意外原因造成,有保险公司负责赔偿4600元。

6、星海公司委托诚信公司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支付运杂费200元,支付增值税1700元,消费税5000元。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委托加工的会计分录
(1)发出甲材料,委托诚信公司加工。

(2)支付加工费和运杂费。

(3)支付由诚信公司代收代缴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4)假定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消费品。

(5)假定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

7、星海公司领用一批包装物,出借给客户使用。

包装物实际成本为50000元,收取押金60000元,包装物报废时,残料作价200元入库。

要求:编制下列不同情况下星海公司领用出借包装物的会计分录。

(1)包装物的成本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2)包装物的成本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

①领用包装物,摊销其价值的50%。

②包装物报废,摊销剩余的价值,并转销已提摊销额。

③包装物报废,残料作价入库。

(3)包装物押金的会计处理。

①收取包装物押金。

②假定客户如期退换包装物,星海公司退还押金。

③假定客户逾期未退还包装物,星海公司没收押金。

8、星海公司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3月15日,购进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材料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元。

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购进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支付货款。

(2)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9000元。

②假定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2000元。

9、星海公司4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的3000元。

4月份,购进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47000元,计划成本为230000元;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000元,其中,生产领用235000元,车间一般消耗12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00元。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1)按计划成本领用材料。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4)计算月末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10、星海公司的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2008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1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0000元。

要求:编制下列不同假定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无余额。

(2)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400元。

(3)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余额1200元。

11、星海公司的主要产品是A产品和B产品。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A 产品和B产品的账面价值,见下表。

库存商品账面价值明细账
(1)A产品每台的市场售价为7600元,每台平均销售费用及税金为600元。

(2)2008年12月15日,星海公司与M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合同约定,2009年1月10日,星海公司按每台7500元的价格向M公司提供A产品8台。

(3)B产品每台的市场售价为2800元,每台平均销售费用及税金为400元。

(4)2008年12月20日,星海公司与N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合同约定,2009年1月5日,星海公司按每台2850远的价格N公司提供B产品5台。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进行下列会计处理。

(1)分别计算A产品和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据以判断是否发生了减值。

(2)如果产品发生了减值,确定当期应当集体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并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3)分别说明A产品和B产品在2008年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应列示的进额。

12、星海公司的库存甲材料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库存乙材料专门用于生产B产品。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甲材料和乙材料的账面价值见表。

原材料账面价值明细表
(1)库存甲材料可生产4台A产品,将甲材料加工成A产品平均每台耗用人工及制造费用3000元;库存乙材料可生产8台B产品,将乙材料加工成B产品平均每台耗用人工及制造费用1500元。

(2)销售A产品,每台平均销售费用及税金500元;销售B产品,每台平均销售费用及税金200元。

(3)2008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千克19元,导致用其生产的A产品每台的市场售价下降为7200元;乙材料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千克10元,导致用
其生产的B产品每台的市场售价下降为28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进行下列会计处理。

(1)分别计算A产品和B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据以判断甲材料和乙材料是否发生了减值。

(2)如果原材料发生了减值,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该原材料当期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3)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4)分别说明甲材料和乙材料在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应列示的金额。

13、星海公司从2005年起,对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计提甲商品跌价准备的下列会计分录。

(1)2005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2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00000元。

(2)2006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5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35000元,存货跌价准备原有贷方余额为6000元。

(3)2007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95000元,存货跌价准备原有贷方余额为8000元。

(4)2008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1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15000元,存货跌价准备原有贷方余额为2000元。

(5)2009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6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55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