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合集下载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节能作为关乎能源和环境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此,我们将探讨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法。

什么是建筑节能?建筑节能,顾名思义,即通过有效地控制建筑物能量流动,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的过程。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设施、建筑运营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优化,可以减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节约能源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物的能耗逐年增高。

而建筑节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保护环境建筑节能实际上也是一种减排活动。

在建筑节能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也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还可以降低环境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保护环境。

降低运营成本在建筑节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运营成本。

同时,还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和修缮费用。

建筑节能的实现方法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的第一步便是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对于建筑物能源的利用和消耗进行考虑。

对于建筑的朝向、门窗尺寸、采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都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水平。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也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选择高效隔热材料,通过适当地设置建筑隔热层,减少热量的散失,也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

建筑设施建筑设施与节能同样密不可分。

在供暖、通风、空调及照明等方面,合理地选择合适的设备,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同样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水平。

建筑运营建筑节能并非终点,建筑在运营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节能管理。

比如适度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维护建筑设备、保持建筑物内部的状况良好等,都是建筑物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筑节能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更需要一系列的工作来配合完成。

只有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地实行建筑节能技术,才能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损害,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2、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3、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4、两层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5、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探析全文总字数:20292 字篇一: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摘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和主要的施工方法,从供热规划、调节水力平衡、降低热损失、推广分户计量等方面,阐述了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技术,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既有建筑加上每年新建房屋带来的建筑能耗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民建属于高能耗类建筑,其单位面积的采暖耗能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新建住宅的3倍以上,加上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使得建筑节能产业在我国的潜力巨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民用建筑在其使用当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建筑体现的功能性能耗,例如制冷、供热、给排水、建筑照明、家用电器、通风、后勤补给等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供暖、制冷、通风这三项的能耗量,几乎可以占到总建筑耗能的2/3左右。

建筑节能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而且对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能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资源相对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购了空调等设备,住宅越来越舒适的同时,所消耗的能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建筑保温隔热性、气密性相对较差,供热系统效率也不高,这样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巨大的能源浪费在冬季供热期间加重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这个矛盾现在已经十分突出,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于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部分人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都有了较强的意识,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且各地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同,也导致了此项工作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区别

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区别

研11课堂讨论题11、试述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区别建筑节能总得来说,就是从建筑的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及后期维护等各个方面上把建筑的能耗降低下来的措施和策略。

而节能建筑是指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建筑物。

其特点有:少资源消耗;高性能品质;减少环境污染;长生命周期;多回收利用率等。

2、试简述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历史推广建筑节能是以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的采暖能耗为基础,于1986年(JGJ26—86)首次确定30%的节能概念,至1995年新部标(JGJ26—95)将节能标准提高到50%,至2010年提出全面执行65%节能标准,至2011年北京、上海等地率先提出执行75%的节能标准,这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3、试对我国建筑的总体能耗水平进行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主要特征:一是建筑能耗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城镇新增大量新建建筑致使能耗增长较快。

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使用量明显增加,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增长较快。

三是城乡居民对建筑室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使能耗增长较快。

二是农村地区建筑用能明显增长。

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生活用商品能约为2000年的1.8倍。

三是建筑用能效率普遍偏低。

目前,我国普遍实行节能50%的标准,即使执行节能65%的标准,耗热量指标高出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0%以上。

北方地区城镇既有建筑采暖能耗普遍偏高。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普遍存在用能量较大、用能效率较低、运行管理不合理等现象。

农村地区建筑大多没有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节能关键指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材料、产品及技术的先进性,房屋建筑所能达到的节能效果要高于中国目前状况。

同时,中国人均能耗从1978年到2007年由0.5吨标准煤上升到2吨标准煤,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小于他们的人均能耗。

浅谈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在绿色建筑中,节能技术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就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利用优质材料在绿色建筑中,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些材料包括保温材料、隔热材料、节能窗户等。

这些材料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的能耗。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可以将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降至最低,从而减少冷热传导带来的能耗。

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的空调能耗,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二、采用节能设备采用LED照明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的照明能耗。

相比传统的荧光灯,LED照明的能效要高出很多。

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的电能消耗。

通过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建筑的顶部或外墙上,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为建筑提供电能,从而降低建筑的电费支出。

三、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在绿色建筑中,合理设计建筑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和采光效果可以减少建筑的采光能耗。

在建筑的设计中,可通过调整建筑的朝向和采光设施的设计来减少建筑的采光能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

它需要建筑设计师、工程师、材料供应商和施工队伍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更多人参与到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中来,共同为建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未来做出努力。

浅谈建筑节能的动态和建筑节能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的动态和建筑节能措施
二 、 建 筑 节 能 概 述
从节 能和舒适 的角度考虑, 自然通风是设计 中 要注 意的一个很重 要的问题。 良好的 自然通风 ,不 仅有利 于改善室 内的热 舒适程 度,而且还可减少 空 调运行 的时 间, 有 利于降低建筑物 的实 际使用 能耗 。
建筑节 能即在 保证 建筑物 使用功能和满足室 内
1 .建 筑 能耗
u t e d e s i g n . T h i s a r t i c l e d e s c r i b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r e l e v a n t f a c t o r s o f b il u d i n g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a n d e x p l o r e s e f e c t i v e me a S U I T S t o a c h i e v e b u i l d i n g e n e r y- g s a v i n g .
[ 摘 要】建筑技术科 学研究了如何通 过城市规划 与建筑设
计等措施 使城市与建筑具有舒适 、健康 、适 用、安全的环 境 。本 文简述了 目前建筑节 能的现 状与建筑节能的相关 因 素 ,并探讨 了达到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
在提速,平均每 年有1 5 0 0 0 0 0 0 农 民进入城市,即每 年城镇化大约提高一个百分点 ,而每个城 市人口的 能耗为乡村人口的3 . 5 倍。
e r g y - s a v i n g , e n e r g y , e n e r g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p r o —

浅谈建筑节能及其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及其措施

选择屋面保温材料 时需 要注意 以下两 个方面 :) 1 保温 材料要
通过采用 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 ; 减少传 热量是防止室 内外 轻 , 导热系数要低 ;) 2 不应采用吸水率较大 的保温材料 。我国传 统 温差的存在 而引起 的热量传 递。建筑物 的窗户 由镶嵌材 料和 窗 的单纯水泥砂浆或砂浆珍珠岩屋丽显然不能满足 以上要求 。目前
用复合墙 体将是 大势所趋 。根 据复合 材料与 主体结构 位置 的不 同, 墙体保温包括 内保温 、 外保温 、 夹芯保 温等。但 内保 温复合墙 体 由于热桥对保 温的影响较 大, 国家 已经开始 限制使 用内保温复
合墙体 。而且从长远来看 , 外墙外保温 的效果明显高于内保温 。
1 门窗的节能

28 ・ 2
第3 6卷 第 1 3期 2 0 10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IANXI ARC TE 兀 J - I HI RE
V0. 6 No 1 13 . 3 Ma . 2 1 v 0 0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0 1 —2 80 10 —8 5 2 1 )30 2 —2
能性仍没有得到改善 。综合比较 , 塑料 门窗是 一种既可取代木 门 顶内铺钉玻璃棉毡或岩棉毡 , 还可以在天棚上喷、 吹或直接铺设玻
窗, 具有 良好的热工 性能 , 又能 满足其他 功能要求 的新一 代 门窗 璃棉 、 岩棉或其他保温材料 。而且 , 坡屋面对于夏季高温时防止大
材料。塑料 门窗不仅 防噪隔声 功能显著 , 防雨水 渗漏能 力强 , 空 量辐射热进入顶层室 内也有很好的效果 。 气渗透量小 , 主要 的是塑料 门窗 的导热 系数 极低 , 更 隔热效 果优 4 采 暖系统 的节能 于铝材 12 0倍 。在采 暖和制冷 上 , 5 能耗要低 3 %~5 %, 内 0 0 室 城市供暖实行城市集中供 暖和区域供暖 , 以此取代数量众多、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能源的使用强度,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条件:建筑的节能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建筑的能量需求和热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在设计建筑节能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

在炎热地区,可以采用遮阳、通风等措施来降低建筑的热负荷;在寒冷地区,可以采用保温、采暖等措施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建筑形式:建筑的形式对其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建筑形式会导致不同的外墙体积和表面积,进而影响建筑的换热性能和能量使用效率。

采用简洁、紧凑的建筑形式可以减少外墙面积,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可以适度提高建筑的高度,增加建筑的紧凑度,减少外围的墙体面积,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能耗。

3.建筑外围结构:建筑外围结构的节能性能对建筑的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用适当的外墙材料和绝热材料,合理设计外墙的隔热层和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流失。

合理设置窗户和门等开口部位,选择合适的玻璃和窗框材料,采用智能玻璃、窗帘和百叶等装置,可以有效控制能量的进出,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4.建筑空调系统:建筑空调系统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其节能效果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

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选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合理设置空调风口和回风口,使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5.建筑照明系统:照明是建筑能耗的重要部分,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浪费。

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光源,合理设置照明亮度和照度,使用光感控制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6.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来替代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可以通过运用地源、水源和空气源等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空气中储存的能量来实现建筑的供热和供冷。

浅谈建筑设计与节能

浅谈建筑设计与节能

浅谈建筑设计与节能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推广,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引起中国广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视。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住宅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是本论文的写作重点。

本论文着重介绍了建筑节能的设计以及如何实现建筑节能。

关键字:建筑设计;节能;建筑节能pick to: with the global energy problem of ser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in domestic promote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chinese the building workers’attention. how in architecture design, better use of natural energy, improve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his paper writing is ke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how to realiz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key word: architectural design; energy sav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
接近舒 适温度 . 以减 少通过采暖 、 冷设备来达 到合理舒适室 温的能 制 源负荷 . 达到节 能的 目的。 最终 该项成套技术分别为 : 高效外墙外保 温 技术 : 外窗节 能技术 , 中空低幅射玻璃的平开塑钢窗 : 据房屋朝 采用 根 向和 日照规律 。 高效 的内、 采用 外遮 阳技术 ; 采用倒置式保温 和种植 屋 面相结合 的屋 面保温体 系 3 . 3能源利用技术 该项技术指通过转换装置将太 阳能 、地热能转换成热 能和电能 , 有 效地解 决建筑物 内热水 、 采暖 、 空调和照 明等问题 。 该项成 套技术 为 : 阳能光伏发 电技术 : 阳能 聚热技术 : 阳能与建筑 一体化 技 太 太 太 术: 地源热泵 空调技术 34暖通空调 系统节能措施 . 目 , 源的种类有热 电站 、 前 热 热泵 、 直燃型溴化锂吸 收式冷 热水 机 组、 区域锅炉房和小型锅炉等 。其 中以热 电站的能量利用效率采 暖多 元 化最高 : 如条件 允许地源 热泵 ( 尤其是 土壤 源型 ) 在优先 考虑 之 也 列. 可以节能 3 %左右 : 0 而直燃型溴 化锂吸收式机组供 热式 的效率 相 当于燃 油或燃气锅炉 : 于锅炉房来说 . 对 大型 区域 锅炉房明显优 于小 型锅炉 目前 在国内常用 的空调冷源有 2大类一以电能作动力的压缩 式制冷机 和以热能为动力 的吸收式制冷机 另外采用空调蓄冷系统 可
1 能建 筑和设计 和节能 的基本 方法 .对建筑 规划分 区、 群体 和单体 、 建筑朝 向、 间距 、 阳辐射 、 向以及外 部空间环境进 太 风 行研究后 , 设计 出的在使用过程 中能显著降低能耗 的建 筑。建筑节能 是指在建 筑物的规划 、 设计 、 建、 新 改造和使用过程 中 , 节能标准, 执行 采用节 能型的技术 、 工艺 、 备 、 设 材料 和产品 , 高保温隔热性 能和采 提 暖供热 、 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 , 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 的运 行管理 利 以有效地做到合理用 电, 缓解电力负荷的峰谷差现象 , 移峰填谷 减少 用可再生能 源, 在保证室 内热环境质量 的前提下 , 少供热 、 减 空调制冷 电力及 空调制冷机装机容量 . 明显节约运行费用 制热 、 明、 照 热水供应 的能耗 。 35园区能源规划 . 此处 的“ 园区” 是指综合性 的社 区、 区、 街 成片开发 区, 占地 面积 其 2我 国节 能建 筑的发展现状 . 建筑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下 在这一层面上 . 能源 我 国 18 年制定 了建筑用能水平节能三步走 的计 划 . 19 年 在数平方公里 以下 、 90 从 98 建 B . lnin e ” ut r 即建筑供冷 、 至今颁布 了多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计划 到 2 1 年 系统主要满足 “ 成环境 (Ebiev om m)的需要 . 00 供生物质燃气 、 供生活热水和部分低压供 电的需要 。过去 . 园区 新建建 筑分步骤普遍实施 节能率为 5 %的 《 0 民用建筑节 能设 计标准 供 热、 很多重大项 目 甚至把建筑用能设备归入 “ 电” 家 (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 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能源规划并不被重视 .  ̄ G2 9) 《 ) J 完全游离在规划之外 , 造成能源利用和资金的浪费。 而要 建设低 准 ) G 14 20)《 ) J3—0 1 夏热冬 暖地 区居 住建 筑节 能设计 标 7)JJ5 范 畴, ( J 、 -) G7 —  ̄( 能源利用 的 3 D , “ ” 即低碳 ( e a ui t n 、 D cr ra 0 )低集中度( ee b zi D cn 20)《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03、公 以及 《 建筑照明节能标 准》 。近年来 , 碳建筑 , ri tn和低 负荷 强度 (e adr utn , az i D m n dc0)是缺一 不可 的 , 须在 e i 必 随着 国家宣传力度 的加大 . 节能建筑发展迅速 但 由于 我国经济发展 t lao) 水平落后 . 推行节能建筑 的时间较短 . 节能建筑在 总建筑面积 中所 占 园区规模上协调 36环境与环保技术 . 的 比例仍然较低 。由此可见 , 国节能建筑设计 的推广 工作任重而道 我
◇ 建工论坛◇
科技 曩向导
21 年第2 期 02 4
浅谈节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李倩瑜 ( 秦皇岛广建工程项 目管理有 限公 司 河北
【 摘
秦皇岛
0 60 ) 6 0 0
要】 时代 不断进 步, 经济持 续发展 , 而全球 能源消耗也急剧增幅 , 导致 气候 变化加剧 。 建筑节能是 实现碳减排 的基础 , 建筑节能也需要
向低 碳 建 筑发 展 。
【 关键词 】 建筑节能 ; 节能设计 ; 低碳 经济
建立节 约型社会 . 是党 中央 、 国务院根据经 济快速发展 与能源消 耗产生 的不适应 , 出的战略性决策 。继建筑节能 、 提 生态建筑 、 绿色建 筑之后 , 建筑领域 又面 临发展低碳建筑 的新 的挑 战。在 当今市场经济 条件 下, 建筑规模不 断扩大 , 建筑 能源消耗急剧增加 , 已经成为我 国国 民经 济的巨大负担 . 面对严峻 的现 状 . 必须 由政 府制定和颁 布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 , 通过对建设工程 的管理监督程序强制 实施 。我 国政府近 年来陆续推广实施 了一系列相关行业节能标准及规 范 . 逐步建立新型 节能建筑标准 的设计 、 图、 审 监理及施工和验收标准体 系 . 并且不断完 善这部分 的核心 内容及评判标准 发展节 能建筑必须牢 固树立 和认真 落实科 学发展观 . 须从 建筑全 寿命 周期 的角 度 . 必 全面审视建 筑活动 对生态环 境和住 区环境 的影响 . 取综合措施 . 采 实现建筑业 的可持续 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