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 第1章
毕业设计 移动通信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室内覆盖的由来 (1)1.2 室内覆盖的发展 (1)1.2.1 补盲阶段 (1)1.2.2 优化阶段 (1)1.2.3 统一规划阶段 (2)第二章什么是室内覆盖 (3)2.1 什么室内覆盖 (3)2.2 室内覆盖的意义 (3)2.3 室内覆盖系统的应用环境 (4)2.4 现网的室内覆盖 (4)2.5 室内覆盖的引入 (5)第三章室内覆盖的规划与流程 (6)3.1 具体流程 (6)3.1.1 站点获得 (6)3.1.2 站点初步查看/预规划 (7)3.1.3 详细设计 (7)3.1.4 优化验收 (8)3.1.5 网络话统跟踪 (9)第四章室内覆盖所需设备器材及实现的方法种类 (10)4.1 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 (10)4.2 室内覆盖所需设备与器件 (10)4.3 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 (11)4.3.1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 (11)4.3.2 宏蜂窝有线接入方式 (11)4.3.3 直放站 (11)4.4 室内传播模型 (13)第五章实际工程案例 (14)5.1 测试环境分析 (14)5.2 大厦勘测实际信号覆盖情况 (15)5.3 楼宇的信号测试 (16)5.4 设计思路 (17)5.5 模拟测试: (18)5.6 具体方案 (19)第六章全文总结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第一章绪论1.1室内覆盖的由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话务量不断攀升,话务密度也随之增加,高话务热点地区如雨后春笋,这种条件下,对于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室外大站站间距已达到二、三百米。
显然,单纯依靠室外宏蜂窝不可能完全解决热点地区容量问题,特别是在现在的2.5G将来的3G的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室内的通信业务量还要增大.而室内微蜂窝覆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容量问题的手段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移动室分覆盖工程施工规范指导(图解)

室内覆盖施工规范图解浙江金天地通讯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三月前言随着通信行业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不断更新,移动网络信号需要做到无缝覆盖用来满足消费客户的需求。
为提高分布系统的工程质量,达到良好的室内覆盖和改善室内通信的质量,提高客户对移动网络的满意度,利用室内分布系统解决上述问题,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特殊性,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等,工程质量良莠不齐,由此而引发室内网络质量下降,甚至于根本无法达到覆盖要求。
为了更好地开展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项目,提高工程质量,结合本项目验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特制定此施工规范指导进行说明,本指导中配以大量的图片案例说明,可以帮助用户更直观的理解和参照。
第一章室内覆盖工程安装规范(图解说明)一、有源设备安装(图解说明)1.1 直放站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介绍进行,安装牢固平整。
设备上要有移动标志,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牢固固定。
二、无源器件安装(图解说明)2.1室内天线安装2.1.1 天线位置地线电源线标签2.1.2天线固定若为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墙上,保证天线垂直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天线安装在天花吊顶内的吸顶,必须用天线支架对天线做牢固固定。
2.1.3天线安装天线放置要平稳牢固,如果垂直放置,安放位置要合理美观。
室内天线接头要用胶带包扎做防水处理,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胶带做到平整、少皱、美观,安装完天线后要擦干净天线。
2.2室外天线安装要求天线架做好防氧化处理,安装牢固,标签明确,远离避雷网,严禁沿避雷网捆扎馈线。
2.3其他无源器件安装2.3.1 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件牢固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放置。
三、线缆布放(图解说明)3.1 馈线布放3.1.1 馈线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
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
3.1.2 穿竖线要按图纸布放,竖线在排列有序,以方便以后器件的制作,竖线要直,做到方便检查,布局美观,如果业主要求穿PVC 管,扎带每1米一个、剪齐、方向一致。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李国华)章 (2)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2. 1) GSM基站接收机灵敏度的要求如表2.3所示。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表2.3 GSM基站接收机灵敏度要求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2) 接收机的阻塞特性分为带内阻塞和带外阻塞。系统的频率 划分见表2.4
表2.4 GSM接收机阻塞要求的带内外频率划分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在用户信号和干扰信号如表2.5所示的条件下,基站接收
GPRS与GSM语音系统最根本的区别是:GSM是一种电路交换 系统,而GPRS是一种分组交换系统。GPRS的逻辑结构如图2.2 所示。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图2.2 GPRS的逻辑结构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GPRS网络的主要实体包括GPRS支持节点、本地位置寄存器
(HLR)、短消息业务网关移动交换中心(SMS-GMSC)和短消息 业务互通移动交换中心(SMS-IWMSC)、移动台(MS)、移动交 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分组数据网络(PDN)等。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3.操作维护子系统OMS OMS是GSM系统的操作维护部分,GSM系统的所有功能单元
都可以通过各自的网络连接到OMS,通过OMS可以实现GSM网络
OMS分为两部分:OMC-S(操作维护中心-系统部分)和 OMC-R(操作维护中心-无线部分)。OMC-S用于SSS系统的操作 和维护;OMC-R用于BSS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 4.移动台MS 移动台MS是GSM系统的用户设备,可以是车载台、便携台
和手持机。它由移动终端和用户识别卡SIM两部分组成。移动
SIM卡存储了认证用户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以及与安全保 密有关的重要信息,以防非法用户入侵,移动终端只有插入了 SIM卡后才能接入GSM网络。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课后答案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课后答案1、A:盘面上的磁道是一组同心圆(正确答案)B:由于每一磁道的周长不同,所以每一磁道的存储容量也不同C:盘面上的磁道是一条阿基米德螺线D:磁道的编号是最内圈为0,并次序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最外圈的编号最大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输入设备的一组是______。
[单选题] *2、下列各软件中,不是系统软件的是______。
[单选题]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系统C:指挥信息系统(正确答案)D:数据库管理系统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单选题] *A.存储各种数据和程序B.传输各种信息C.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正确答案)D.对系统各部件实行控制4、在文件夹窗口中,如果要选择多个不连续排列的文件,正确的操作是()。
[单选题] *A.按住Alt键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B.按住Shift键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C.按住Ctrl键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正确答案)5、A:汇编程序B:编辑程序C:编译程序(正确答案)D:解释程序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外部设备的一组是______。
[单选题] *6、下列各组软件中,全部属于应用软件的是______。
[单选题] *A:音频播放系统、语言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B:文字处理程序、军事指挥程序、UnixC:导弹飞行系统、军事信息系统、航天信息系统(正确答案)D:Word 2010 、Photoshop 、Windows 77、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______。
[单选题] *A:字长和时钟主频(正确答案)B:可靠性C:耗电量和效率D:发热量和冷却效率8、T 系统的速率为多少?()易[单选题] *A..Mbps(正确答案)B..MbpsC.KbpsD.Mbps9、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
易[单选题] *A.ARPAnet(正确答案)B.EthernetC.InternetD.NSFnet10、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是()。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文档一、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的设计、安装和使用,以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指南。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移动通信运营商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网络规划师、工程师、安装人员和系统运维人员。
1·3 定义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指为了解决室内环境信号弱或无信号的问题,而采用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来提供无线信号覆盖的系统。
二、系统设计2·1 网络规划2·1·1 室内信号需求分析2·1·2 室内网络布局设计2·1·3 铺设光纤和电缆2·2 设备选型2·2·1 基站选型2·2·2 室内天线选型2·2·3 增强器选型2·2·4 分配器和耦合器选型2·3 网络优化2·3·1 频率规划和分配2·3·2 功率调整和优化三、系统安装和调试3·1 室内布线3·1·1 建筑结构分析3·1·2 布线材料选择3·1·3 布线路径规划3·2 设备安装3·2·1 基站安装3·2·2 天线安装3·2·3 增强器、分配器和耦合器安装3·3 系统调试3·3·1 信号测试工具3·3·2 信号优化方法四、系统使用和维护4·1 系统参数配置4·1·1 频率和功率配置4·1·2 覆盖范围调整4·2 故障排除与维护4·2·1 故障诊断和定位4·2·2 维护计划和保养指南4·3 系统升级与扩展4·3·1 系统软件升级4·3·2 硬件扩展附件:1·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设计图纸2·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安装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号覆盖:是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在特定区域内的覆盖范围。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李国华)章 (1)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图1.5 主瓣宽度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2)旁瓣电平。旁瓣电平通常是指离主瓣最近且电平最
(3)前后比。前后比是指最大辐射方向(前向)电平与其 相反方向(后向)功率之比,记为F/B(见图1.6),通常以分贝 为单位。F/B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PF为前向功率密度,PB 前后比越大,天线的后向辐射越小。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图1.11 天线的单极化方向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把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极化的天线组合在一起,或者
把+45°极化和-45°极化两种极化的天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 了一种新的天线——双极化天线,见图1.12。
图1.12 天线的双极化组合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只有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一
通常,天线在空间各个方向的辐射并不是均匀的,也就是 说天线具有方向性。图1.4分别为一个半波振子天线和多个半 波振子叠加组成天线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图1.4 一个半波振子及多个半波阵子叠加后的辐射方向图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1.2.3
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大部分能量向 所需的方向辐射出去,天线的这种方向特性可以用天线方向图
致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 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接收到的信号都会变小,也就是发生了 极化损失。例如,当用+45°极化天线接收垂直极化或水平极 化波时,或者当用垂直极化天线接收+45°极化或-45°极化波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规划设计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室内覆盖的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室内覆盖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补盲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优化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统一规划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什么是室内覆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什么室内覆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室内覆盖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室内覆盖系统的应用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现网的室内覆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室内覆盖的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室内覆盖的规划与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具体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站点获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计时间:设计负责人:目录一、设计方案概述 (2)1.1工程基本情况 (2)1.2覆盖范围和覆盖方式 (3)二、设计依据 (3)三、设备选型及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4)3.1主要设备材料表 (4)3.2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4)四、设计技术指标 (7)五、设计思路及方案说明 (8)六、覆盖效果预测及模拟测试分析 (9)七、功率分配表 (9)八、设备安装说明 (11)九、电磁辐射防护 (12)十、材料清单 (13)附件:1.当前场强测试图(用专用测试仪器)2.场强模拟测试(用专用测试仪器)3.系统原理图4.设备安装图一、设计方案概述1.1工程基本情况(热点位置地图)(热点情况简介)1.2 覆盖范围和覆盖方式宾馆室内信号覆盖工程的覆盖范围:以为信源,分布为分布系统。
二、设计依据1.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与公司签定的关于室内覆盖系统建设项目的框架协议;2.原邮电部颁布的《900MHz TDMA 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TZ019-95);3.原邮电部颁布的《900MHz TDMA 数字移动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部内标准);4.原邮电部《900/1800MHz TDMA数字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YD/T883-1999)。
5.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国无管(1990)11号“关于调整900MHZ频段的函”。
6.FCC和GSM 900ETSI标准7.现场勘察资料及测试数据,详见后附模拟场强测试数据;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8702-88)。
9.设备和器件的参数手册三、设备选型及主要性能技术指标3.1 主要设备材料表3.2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1)馈线(2)室内吸顶天线(3)室内壁挂天线(4)宽频带功分器(5)宽频带耦合器四、设计技术指标1、工作频段我国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给GSM900系统的频带为25MHz:890.000~915.000MHZ(基站收,移动台发)935.000~960.000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本期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将采用上述频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1 无线电频带和波段命名
1.1.3 无线电磁波的基本传播方式有三种:直射、反射和绕射,
如图1.1所示。无线电波在室内传播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 如墙体、天花板、地面、人和室内物体等都会引起电磁波的 直射、反射、绕射及它们的组合,电磁场分布十分复杂。
图1.1 电磁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
1.ITU-RP.1238室内传播模型 该模型把室内传播场景分为无线信号的非视线传输 (NLOS)和视线传输(LOS)。对于NLOS,模型所用的 公式为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 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 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收,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发射天线是一种将高频已调电流的能量变换为电磁波的 能量,并将电磁波辐射到预定方向的装置。接收天线将无线 电磁波的能量变换为高频电流能量,输入到接收机。接收天 线和发射天线的作用是可逆的。
天线的方向图是表征天线辐射特性(功率和场强)与空 间角度关系的图形。完整的方向图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图形, 它是以天线相位中心为球心(坐标原点),在远场半径r足 够大的球面上,逐点测定其辐射特性绘制而成的。三维空间 方向图的测绘十分麻烦,实际工作中,一般只需测得水平面 和垂直面(1.3 半波对称阵子
线状天线,就是天线的辐射体的长度远大于其直径。线状天 线的基础单元是对称振子,对称振子就是在中点断开并馈以 高频电流的导线,馈电点两边的导线长度相等。对称振子可 以作为独立的天线或成为复杂天线的组成单元。每臂长度为 四分之一波长的对称振子称为半波对称振子,如图1.3所 示。
欧美各国、日本等一些西方国家常常把部分微波波段分 为L、S、C、X、Ku、K、Ka等波段(或称子波段),具体 如表1.2所示。
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各国无线电主管部门为移动业 务划分和分配了多个频段,考虑到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移 动业务使用的频段主要在3GHz以下。确定移动通信工作频 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①电磁波的传播特性;②环境噪 声及干扰的影响;③服务区范围、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以及 建筑物的穿透性能;④设备小型化;⑤与已经开发的频段的 干扰、协调和兼容性。
PL(d)=32.45+20lgd+20lgf (1.6)
其中,d为收发天线间的距离,单位为km;f为工作频率,单 位为MHz 需要注意的是,Keenan-Motley室内传播模型中没有包含衰落 余量,在进行链路预算时,需另行增加。
3.自由空间附加衰减损耗模型 自由空间附加衰减损耗模型公式为
(1.7)
其中,PL(d0)是指参考距离为d0的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通 常参考距离取1m;β为距离损耗因子,由多种因素组成,一般 取值范围为0~2dB/m;d为移动台与发射机天线之间的距离, 单位为m;CL为穿墙穿透损耗,单位为dB。
同样地,自由空间附加衰减损耗模型中没有包含衰落余量,
由于室内传播非常复杂,预测出的场强和实际测量值存在 一定偏差,因此工程设计时需用实测值对传播模型进行修正。
其中,v为速度,单位为m/s(米/秒);f为频率,单位为Hz(赫 兹);λ为波长,单位为m
由上述关系式不难看出,同一频率的无线电波在不同 的媒质中传播时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波长也不一样。
1.1.2 无线电频谱可分为14个频带(见表1.1),无线电频率
以Hz(赫兹)为单位,其表达方式为:3000kHz以下(包括 3000kHz),以kHz表示;3MHz以上至3000MHz(包括 3000MHz),以MHz(兆赫兹)表示;3GHz以上至 3000GHz(包括3000GHz),以GHz
通常,天线在空间各个方向的辐射并不是均匀的,也就 是说天线具有方向性。图1.4分别为一个半波振子天线和多 个半波振子叠加组成天线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1.4 一个半波振子及多个半波阵子叠加后的辐射方向图
1.2.3 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大部分能量
向所需的方向辐射出去,天线的这种方向特性可以用天线方
其中,PL(d0)为参考距离为d0的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通常 参考距离取1m;nSF为室内路径损耗衰减因子,取值在2~5之间, 室内覆盖一般取3左右;d为移动台离发射天线的距离,单位为 m;F(k)为楼层穿透损耗参考值,k为楼层数目;W(q)为墙壁穿 透损耗参考值,q为墙壁数目。
所谓自由空间,是指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均恒为 1的均匀介质所存在的空间,电磁波自由空间传播只有扩散 损耗的直线传播,而没有反射、折射、绕射、色散等现象, 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公式为
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传输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电场和 磁场在空间中是相互垂直的,同时也都垂直于传播方向。无 线电波和光波一样,它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媒质有关。无线电 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在媒质中 的传播速度为
(1.1)
其中,ε 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的关系为
(1.2)
(1.3)
例1.1 对某一建筑物做信号室内覆盖,电磁波频率为 2100MHz,穿一面砖墙(穿透损耗取10dB),天线口信号 功率为0dBm(天线增益为2.5dB),距离损耗系数取30,阴 影衰落余量取8dB,分析距离天线10m 解 代入式(1.3),得
2.Keenan-Motley Keenan-Motley室内传播模型的公式为
1.2 天线技术基础
1.2.1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有效地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
置称为天线。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可发生电磁波的辐 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若导线间距离很 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则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 开,电场即散播在周围空间,则辐射增强,见图1.2。
图1.2 天线的电磁能量辐射
第1章 无线电技术基础
1.1 电磁波基础 1.2 天线技术基础 1.3 传输线基础 1.4 射频常用术语 1.5 接收机射频指标 1.6 发射机射频指标 1.7 电磁安全
1.1 电磁波基础
1.1.1 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
式称为无线电通信(radiocommunication),也称为无线通信 (wireless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