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

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
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

江苏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

?

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通信工程成本管理,统一全省通信工程设计预算编制,规范设计、施工、监理费用结算,合理指导工程物资选择,省公司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相关框架协议,结合实际建设需求,汇编形成了《江苏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2017年版)》,供各分公司参考执行。

适用专业如下:无线网工程(含2G/3G无线网工程、4G无线网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小基站及配套工程)、传送网工程(含传输设备、传输管线工程)、核心网工程、承载网工程、业务网工程、支撑网工程、通信机楼电源及机房配套工程。

编制依据如下:

1、《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

2、《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

3、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78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

5、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定额的通知(工信部规【2008】75号);

6、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发布《无源光网络(PON)等通信建设工程补充定额》(工信部通【2011】426号);

7、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工程定额质监中心发布《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通信建设工程定额相关内容调整的说明》(中心造【2016】08号);

8、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信息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工程费用定额及工程概预算编制规程的通知》(工信部通信【2016】451号);

9、国家的其他相关文件规定;

10、江苏移动与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的框架协议。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一章仿真软件案例专题之农村篇 1、弓I言:............... 2、设计任务及要求: ..... 3、设计内容: ............ A.基站小区配置过程.... 1.增加基站 ........ 2.添加硬件单板 .... 3.单板上电加载 ... 4.网元布配规划 .... 5?网元布配 ....... 6?GPS设置....... 7.小区启动......... B.RNC侧管理小区...... 1.增加基站 ....... 2.设置基站信息........ 1 1 1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设置基站小区邻区6 3.设置基站链路 .... 4?设置基站小区参数??

6?载频设置 7?信道功率设置 C. 查看告警及业务验证 ............6 D. 验证 .. (7) 第二数据配置 1、 引言: .......................... 7 2、 设计任务及要求: ................ 7 3、设计内容: ...................... (一) ................. 数据规划 7 1、 ............. 硬件数据规划 8 2. 本局数据规划 ............ 9 (二) ................. 实验脚本 9 1?执行脱机操作 ............ 9 2?配置硬件数据 (9) 4?格式化转换数据并执行联机操 (三)实验操作 1、单板运行状态的检查 ......... 15 3?配置本局数据 10 隹 ........................ 10 10 4、实验测试 .. (15) 16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 专业: : 学号:

班序号: 一、实验目的 (2) 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2) 2、网管操作实验 (3) 二、实验设备 (3) 三、实验容 (3) 1、TD_SCDMA系统认识 (3) 2、硬件认知 (3) 2.1移动通信设备 (3) 2.2 RNC设备认知 (4) 2.3 Node B设备(基站设备) (6) 2.4 LMT-B软件 (7) 2.5通过OMT创建基站 (8) 四、实验总结 (20) 一、实验目的 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1.1 RNC设备观察实验 a) 了解机柜结构 b) 了解RNC机框结构及单板布局 c) 了解RNC各种类型以及连接方式 1.2 基站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a) 初步了解嵌入式通信设备组成 b) 认知大唐移动基站设备EMB5116的基本结构 c) 初步分析硬件功能设计

2、网管操作实验 a) 了解OMC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b) 掌握OMT如何创建基站 二、实验设备 TD‐SCDMA 移动通信设备一套(EMB5116基站+TDR3000+展示用板卡)电脑 三、实验容 1、TD_SCDMA系统认识 全称是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英文对应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_SCDMA系统是时分双工的同步CDMA系统,它的设计参照了TDD(时分双工)在不成对的频带上的时域模式。运用TDSCDMA这一技术,通过灵活地改变上/下行链路的转换点就可以实现所有3G对称和非对称业务。合适的TDSCDMA时域操作模式可自行解决所有对称和非对称业务以及任何混合业务的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问题。 TD_SCDMA系统网络结构中的三个重要接口(Iu接口、Iub接口、Uu接口),认识了TD_SCDMA系统的物理层结构,熟悉了TD_SCDMA系统的六大关键技术以及其后续演进LTE。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浅析移动通信新业务及新业务应用

浅析移动通信新业务及新业务应用 【摘要】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与人联络的工具,移动通信为了适应现在的竞争压力和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不得不不断开发与发展新的业务,新的业务工作。 【关键词】移动通信;新业务;业务应用 0.前言 移动通信是人与人联系、交往的媒介,移动通信的新业务的研究与应用是移动通信发展的标志。本文浅析了移动通信的一些新业务及新业务的发展前景。 1.移动电子商务 随着庞大的终端用户群、有利的政策导向、电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无线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包括电信运营商、软件服务商、终端厂商、银行等产业链上众多成员开始积极涉足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是移动支付业务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移动增值业务,通过各种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电子商务拥有随时随地和方便、快捷、安全等诸多特点,其与多种行业结合的特点有助于电信运营商的转型,得到了大部分移动运营商的重视。 1.1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浙江移动已经与支付宝启动合作。通过双方的系统对接,支付宝将作为浙江移动商城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为移动客户购买号码、套餐、心机等提供便利。此次合作中国移动首先放开了移动商城的限制,用户已可以自由使用支付宝作为支付方式。同时,中国电信旗下的多家省公司已经先后与支付宝达成了合作协议,包括北京电信、云南电信、四川电信、重庆电信等。此前,中国联通也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快钱”在陕西展开了合作。此外,电信运营商与银行在技术实现和业务流程优化上的合作也正在不断深入。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合资公司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账户安全卫士系统,通过此系统,银行用户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监控银行账户的安全,并有效防止手机木马。随着用友的“移动商街”,以及中科聚盟的“手机行业门户”的日益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积极进军移动电子商务这一领域。交通、餐饮、娱乐等十大行业共推的“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应用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其中涌现了一大批独具特点的中小企业。如快乐购联合中国移动打造的快乐购购物信息交互平台,可以为快乐购会员提供基于移动手机终端的购物信息交互服务和为客户提供快乐购商品信息查询等服务;第一视频公司经黑龙江省福彩中心授权,已成为全国第一批合法正式运营的手机购彩推广商,并与黑龙江福彩中心和和卫通公司合作推出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正式运营的手机用户端投注业务。 1.2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教学文案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号: B453L07500 2.课程属性:(限选) 3.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学时学分:总学时36,实验学时10 5.实验应开学期:秋季 6.先修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配套实验课,要求通过实验课的练习与实践使 学生加深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典型通信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对移动通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 需求。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移动通信理论内容产生一个具体的感性认 识,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成绩评分办法: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5%。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适用学 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 1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2 扩频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3 抗衰落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4 GSM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5 CDMA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QPSK, OQPSK,MSK,GMSK调制原理及特性、解调原理及载波在相干及非相干时的解调特性。将它们的原理及特性进行对比,掌握它们的差别。掌握星座图的概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 2.实验内容 1)观察I、Q两路基带信号的特征及与输入NRZ码的关系。 2)观察IQ调制解调过程中各信号变化。 3)观察解调载波相干时和非相干时各信号的区别。 4)观察各调制信号的区别。 5)观察QPSK、OQPSK、MSK、GMSK基带信号的星座图,并比较各星 座图的不同及他们的意义。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模块、软件无线电调制模块10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解调模块11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准备:阅读实验教程,了解QPSK, OQPSK,MSK,GMSK的调制解调原 理; 2)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所有连线,形成调制解调电路。 (2)QPSK调制。设置主控菜单,选择QPSK调制及解调;用示波器观测10号模块的TP8(NRZ-I)和TP9(NRZ-Q)测试点,观测基带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输出的两路波形,与输入信号对比;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 TH9(Q-Out),调节示波器为XY模式,观察QPSK星座图;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TP3(I),对比观测I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9(Q-Out)和TP4(Q),对比观测Q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模块的TP1,观测I路和Q路加载频后的叠加信号,即QPSK调制信号。

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拆出、搬迁及安装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中国联通xx分公司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拆出、搬迁及安装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号:) 项目名称中国联通xx分公司移动通信网 建设单位中国联通xx分公司 施工单位:xxxx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签约日期:二0xx年x月 签约地点:xx市 年月日

发包方:中国联通xx分公司(甲方) 承包方:xxxx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乙方) 第一条:工程项目 一、工程名称:xx分公司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拆出、般迁及安装 工程 工程地点:xx业务区 工程地点: 二、承包范围和内容:根据甲方要求 第二条:施工准备 一、发包方: 1、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用水、用电需要及场地清理(包括架 空的、隐蔽的),并提供有关隐蔽障碍物的资料。 二、承包方: 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材料、施工机械进场。 三、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由承包方提供的主要原材料、设备、构配件、半成品必须有 关规定提供质量合格证,或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2、由发包方提供的主要原材料、设备、构配件、半成品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或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对材料改变或代用必须经发包方派驻代表签证年方可用于工种。 3、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发包方派驻代表。 4、施工现场的退场清理全部由承方负责。 5、工程竣工后,承包方按规定对工程进行保修,保修期间自通过竣工验收之日算起,保修时间为365天。 第三条:工程期限 一、根据双方商定。 二、如遇下列情况,经发包方现场代表签证后,工期相应顺延。 1、在施工中因停水、停电8小时以上或连续间歇停水、停电3

天以上(每次连续4个小时以上),影响正施工。 2、非承包方原因而监理签证不及时而影响下一道工序施工。 3、未按合同规定拨付预付款、工程进度款而影响施工。 4、由于人力不可抗拒原因影响施工。 第四条:工程质量 一、本工程质量经双方商定要求达到:优良。 二、承包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说明文件和国家或地方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施工。 三、在规定的保修期间内,凡因施工告成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应由承包方无偿保修或赔偿。 四、无论保修期内外,凡因施工告成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给人员造成的伤亡,或给设备造成损失,或对第三方造成损害,全由承包方负责赔偿和承担责任。 第五条:材料、设备的供应、验收 一、除发包方供应以外的其他本工程所需的材料由承包方采购。第六条:安全 一、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对施工安全负责到底。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丢失,除由于不可搞拒原因外,概由承包方承担。 二、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到底。做好防水、防盗、防事故、保质量的安全保障措施,施工现场发生安全问题造成成的损失全部由承包方负责。 第七条:工程价款结算和支付 一、经发包方批准的本工程的拆出、搬迁包干费用为:¥3500.00元,安装费用为:¥9711.47元,合同总价为:¥13211.47元。 二、本合同签定后10日内,发包方向承方支付合同的30%作为备料款和工启动款,计¥3963.44元。 三、程进度款的支付:工程交付使用后,由承包方提供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评定表,经发包方承审批后确认后,支付给承包方预算总价的65%计¥8587.46元。

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与新技术探讨

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与新技术探讨 摘要:目前,现代通信技术依旧在以高速、高容量的方向快速发展,与之配套 的各类通信产品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普及,对于通信硬件的发展也得大了不少人 的关注。当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4G通信技术基本已经覆盖全国,且5G技术也在不断开发和试验中,对于移动通信技术而言,随着使用范围的越 发普及,其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高的信号强度、快速的通信连接能力及应用随 机灵活等特性就越发得到用户的喜爱,以4G通信技术为首的无线通信技术基本 代表了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其势必会成为日后主流的通信技术形式。 为了深入分析目前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并对具体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设计和创新 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技术创新 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通信传输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和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高效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就现 代化的通信技术而言,其飞速发展时期主要集中在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无线通 信技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通信硬件研发脚步的不断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和传输方式日 新月异,移动通信设计及配套技术正在朝着高效、高质量、高适应性的方向快速发展。加之 互联网发展模式正在不断渗透到技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日后的社会发展和基本运营阶段中,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大规模使用必将成为主流,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人们之间 的联系愈加的频繁和紧密,居民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依赖性逐步增加,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 工作效率,必须不断提升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既有通信设备的技术水准。 一、我国移动通信传输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基本里程中,在早期的移动通信技术方面,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借 助信号基站发送蜂窝网络,通过划分网格,保证将区域范围内的信号依照距离分为多个不同 的区块,在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过程中,移动电子设备将自动对基站发送的信号进行再定位,在不同网格区域中实现智能切换,通过不断切换信号,以最终实现移动信号的稳定连接。在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使用了以WLAN及本地网络技术,通过WLAN连接制式,可以实现在较小范围内的移动信号服务,一般的数据交换速度介于 600kbit/s~900kbit/s之间,如果信号质量较高的话,其最快速度甚至可以达到 20Mbid/s,虽 然速度客观,但是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使用范围得到极大的控制,因此,该技术一般仅被应 用于大型的商场或者写字楼内,用以满足区域性的无线通信服务,其具体的服务网络结构由 分布控制网络以及中心控制网络共同组成。在当前的主流移动通信技术中,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较高的移动通信业务就是无线应用,通过无线服务,为用户提供 实时的网络游戏、票务购买、银行在线交易、通信业务、移动金融投资业务、移动交通出行 服务及各类电子商务互动等,虽然互联网技术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且目前的 移动通信业务用户的使用量依旧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这些均称为不断推进移动通信技术不断 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二、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的具体特点分析 2.1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日益轻便高效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电子终端设备及移动通信设备取得 了长足发展。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基本需求,功能日益丰富、运行日益稳定的移动通信 智能终端设备被研发出来,其设备的信息传输能力得到巨大的发展。目前,随着产品的不断 革新,现有的移动终端通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其主要朝着轻便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对智能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特定功能的移动传输设备的研发;此外,诸如光纤信号发射器(路由器)等设备的信号服务功能也越发完备,且其外形逐步向微 型化发展,其外观设计主要凸显简约风格。通过简化设计细节,实现了资源的最大程度节约,

移动通信 实验 解扩实验

实验十二解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载波已调信号m序列解扩原理及方法,掌握解扩前后信号在时 域及频域上的变化。 2、通过本实验掌握载波已调信号GOLD序列解扩原理及方法,掌握解扩前后信号在 时域及频域上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解扩时本地扩频码与扩频时扩频码的同步情况。 2、观察已调信号在解扩前后的频域变化。 三.基本原理: m序列解扩的是在接收到的RF信号上进行的,其实解扩的原理很简单,即用一个与发送端完全相同的m序列与接收到的信号直接相乘就可以完成信号的解扩,两个m序列的相位必须一致,即接收端产生的m序列必须进行捕获和跟踪,以使其速率和相位与发送端m序列保持一致。 四.实验原理: 1、实验模块简介 (1)CDMA发送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产生PN31伪随机序列,将伪随机序列或外部输入的其它数字序列扩频,扩频增益为32,扩频后输出码速率为512kbps,可输出两条不同扩 频码信号。 (2)CDMA接收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完成10.7MHz射频信号的选频放大,当本地扩频码设置为与发送端扩频码相同时,可完成扩频码的捕获及跟踪,进而完成射频信号的解扩。 (3)IQ调制解调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产生调制及解调用的正交载波;完成射频正交调制及小功率线性放大;完成射频信号正交解调。 2、扩频后的PSK已调信号分为三路送入CDMA接收模块中,分别与结婚搜模块中产 生的m序列的超前、同相、滞后序列相乘。在扩频码没有捕获到时,同相支路的捕获输出为低电平,扣码电路工作,每周期扣掉1/4个码元,使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两个PN序列产生相对滑动,当滑动到两个序列的相位差小于一个码元时,电平,扣码电路停止工作,系统进入跟踪状态。此时超前-滞后支路产生的复合相关特性出现,经低通滤波后控制VCO,使收发端PN序列完全同步,此后跟踪过程一直存在,维持PN序列的同步。 PN码同相支路的相乘信号经带通滤波后即为解扩后的信号。该信号时一个基带信元的PSK调制信号,扩频码调制部分已经被去除。 五.实验步骤: (一)m序列扩频实验 1、在实验箱上正确安装CDMA发送模块、CDMA接收模块及IQ调制解 调模块 2、正确连线,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 3、将发送模块上“GOLD1 SET”拨码开关拨为全“0”,将接收模块上“GOLD SET” 拨码开关拨为全“0”,按复位键以完成设置。 4、示波器探头接接收模块“输出2”测试点,调整“幅度”电位器使该点信号电压

关于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关于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发表时间:2017-11-22T17:02:08.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凌建林 [导读] 摘要:本文从项目管理的概念入手,引入移动通信项目管理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移动通信工程来说,实施项目管理具有重大的作用,能有效地保障移动通信工程及时和顺利地完成,确保项目实现其最终目标。文章通过阐述移动通信工程实施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对其项目管理的相关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施工进度、成本、风险控制方面论述如何加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 511518 摘要:本文从项目管理的概念入手,引入移动通信项目管理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移动通信工程来说,实施项目管理具有重大的作用,能有效地保障移动通信工程及时和顺利地完成,确保项目实现其最终目标。文章通过阐述移动通信工程实施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对其项目管理的相关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施工进度、成本、风险控制方面论述如何加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1.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主要内容 1.1进度管理现状及基本内容 移动通信工程建设对国家以及社会都有着影响,不仅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新时代背景下,移动通信已成为世界各国优先发展重要产业,由于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竟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升自身运营实力,拓展市场,移动通信企业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网络的新建、扩建、升级等工程项目活动这些项目工程具有临时性、一次性、目的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技术导向性、专业分工细、复杂性强、风险性高等特点,因此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难度较大,施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影响因素,当前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基本上由无线、传偷、交换、基站四大部分项目组成随着近些年移动通信市场的变化,新业务、新技术的引入,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任务难度逐步加大,想要确保工程任务更好效果,那么一定要做好进度管理,高效率的进度管理下,才能使工程进度按时完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但当前移动通信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缺少相应进度管理计划,且进度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相应管理制度这使得进度管理中时常发生混乱,管理有效性较差,难以发挥出进度管理职能实践证明基于项目进度管理的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明显被缩短,成本也有所降低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中加强对项目进度管理的应用势在必行。 1.2成本管理现状及基本内容 电子通信工程项目建设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那么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避免出现透支或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确保电子通信工程的全面竣工。电子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对机械使用费用进行控制 通过传统预算定额所设定出来的机械原值远远滞后于当前的折旧率,其次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实际的机械使用率无法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从而通常会出现机械使用费用超支的情况,这时便可以申请机械补贴费用。 1.2.2对施工费进行预测 施工费主要包括监理费、施工费、设计费以及管理费还有各种税金等。在进行这些费用的预测时,方式很简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需要根据平常的经验,以过去的资料为基础,科学合理地确认目标值即可。 1.2.3对设备材料费进行预测 设备材料费是指在实际施工中所耗费的各种材料的费用,在整个项目工程中,这些费用所占的成本比例是最大的。因此,必须进行精确地预测,并逐项分析各种材料,在进行选择使尽可能挑选质量好,但价格相对较低的厂家,并有效保证材料的规格和质量。针对较为重要的设备材料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严格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避免发生腐败现象。 1.3风险管理现状及基本内容 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主要由市场上的一些大型的通信企业承担,比如华为、中兴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外的通信企业进入我国的通信市场,这必然会加剧行业的竞争,通信工程项目风险也有所增加,为了提高项目利润,促进企业发展,电信企业逐渐开始重视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即在保证通信工程项目在预定的成本及进度下完成的同时确保项目质量而展开的一系列的风险分析及管理活动,当前市场环境之下已经有许多通信企业在大型的项目中开始进行风险管理,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风险管理人才缺失、企业对于风险管理不够重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等等原因,风险管理工作始终没有落到实处,这实际上对于通信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2.加强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 2.1加强通信工程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期限进行管理的过程对于大型项目来说,项目进度管理必不可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想要提升竟争力,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加强进度管理,通过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保障工程质量,压缩工程周期,以提高竟争实力队通过项目进度管理不仅能游保障项目如期完成,更能游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工程项目建设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使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开展想要进行有效的项目进度管理,首先必须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计划制定时必须以项目管理为基拙,针对项目内容要求,有针对性的妥排项目活动进度计划编制要与费用、质量、妥全等目标相协调,充分考虑施工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保障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2加强通信工程成本管理 不断加强成本预测工作电子通信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是制定成本计划的基础,更是确定控制目标的重要依据。因此,矿山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已有的资料,并结合自身以往的经验,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成本进行预测。同时,有效的预测能够使项目成本得到明显降低,从而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2.2.1确定成本管理的原则 电子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指的是严格按照相关原则,放映、监督、检查并评价矿山企业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投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大作业 题目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姓名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1402班 学号

1. 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的移动一方通过无线的方式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借助于有线通信网,通过通信网实现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人进行通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的结合。移动通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第一代蜂窝模拟通信,第二代蜂窝数字通信,以及未来的第三代多媒体传输、无线Internet等宽带通信,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信息传输的个人通信。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目前,移动通信已从模拟通信发展到了数字移动通信阶段,并且正朝着个人通信这一更高级阶段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的目标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模拟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与此同时,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共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这个系统一般被当作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发展和成熟时期。蜂窝模拟网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的需求。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随后美国和日本也相继指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Qualcomm 公司推出了窄带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从此,码分多址这种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些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

江苏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

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通信工程成本治理,统一全省通信工程设计预算编制,规范设计、施工、监理费用结算,合理指导工程物资选择,省公司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相关框架协议,结合实际建设需求,汇编形成了《江苏移动通信工程设计预算指导意见(2017年版)》,供各分公司参考执行。 适用专业如下:无线网工程(含2G/3G无线网工程、4G无线网工程、室内分布系统、小基站及配套工程)、传送网工程(含传输设备、传输管线工程)、核心网工程、承载网工程、业务网工程、支撑网工程、通信机楼电源及机房配套工程。 编制依据如下: 1、《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治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 2、《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治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

3、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78号); 4、《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 5、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公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方法》及相关定额的通知(工信部规【2008】75号); 6、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公布《无源光网络(PON)等通信建设工程补充定额》(工信部通【2011】426号); 7、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工程定额质监中心公布《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通信建设工程定额相关内容调整的讲明》(中心造【2016】08号); 8、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布《关于印发信息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工程费用定额及工程概预算编制规程的通知》(工信部通信【2016】451号); 9、国家的其他相关文件规定;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目录 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指导 (1) 实验一:AWGN信道中BPSK调制系统的 BER仿真计算 (2) 实验二:移动信道建模的仿真分析 (4) 实验三: CDMA通信系统仿真 (5)

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指导 上机实验是移动通信课程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的实验分为3个阶段进行,它要求学生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并完成相应系统及信道建模仿真,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工作原理。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试验的软件环境为Microsoft Windows XP + MATLAB。

实验一:AWGN信道中BPSK调制系统的 BER仿真计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相BPSK调制的工作原理 2.掌握利用MATLAB进行误比特率测试BER的方法 3.掌握AWGN信道中BPSK调制系统的BER仿真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仿真概述及原理 在数字领域进行的最多的仿真任务是进行调制解调器的误比特率测试,在相同的条件下 进行比较的话,接收器的误比特率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误比特率的测试需要一个发送器、一个接收器和一条信道。首先需要产生一个长的随机比特序列作为发送器的输入,发送器将这些比特调制成某种形式的信号以便传送到仿真信道,我们在传输信道上加上一定的可调制噪声,这些噪声信号会变成接收器的输入,接收器解调信号然后恢复比特序列,最后比较接收到的比特和传送的比特并计算错误。 误比特率性能常能描述成二维图像。纵坐标是归一化的信噪比,即每个比特的能量除以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单位为分贝。横坐标为误比特率,没有量纲。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为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km,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W。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房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

中国移动策划案

中 国 移 动 策 划 小组成员:望祎荣康筱蝶沈文杰 王瑞红陈宇龙鹏举

前言 一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一企业状况 二行业状况分析 三品牌状况 四业务介绍 二第二部分:消费者分析 三第三部分:竞争者分析 四第四部分:消费者媒介接触分析五第五部分:活动分析

中国移动新生代出现,随着技术进步,面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在这高速化信息时代,网络及通信的发展是最有传播力的媒介。 本次策划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国移动无线宽带产品知名度及美誉度,让扩大客户对中国移动无线宽带(WLAW)高速、便捷性等特性的了解。因此我们将在产品与广告为WLAW一系列的广告策划。让新老顾客享受中国移动无线宽带网速。 WLAW网络覆盖地区广阔,网络快速,支持WFL功能的手机,笔记本电脑,PDA,台式机终端,提供稳定的无线宽带。让新老客户享受中国移动无线宽带网速。 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一企业状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山西公司),于1999年9月1日成立,2002年7月在香港和纽约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170亿元。山西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和基于移动通信业务的各类增值业务。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数据、传真、IP电话、无线上网、宽带接入、视讯通、移动办公、信息点播、彩铃、彩信、手机证券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

二行业状况分析 目前在中国五大通讯产品,其中在国内通信产品的市场领导者是移动通信,再者是联通。但是联通在网络这一业务效果是有业绩的。根椐移动原前的广告创意和营销推广未来的市场潜力宽阔,以大黄的暖色调为主充满年轻朝气热情的色调吸引着新一代90后年轻人,WLAW分别推出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3G等适合不同消费者的产品,通信业务庞大。现在的中国移动处于产业发展高峰期各项业务都在迅速发展。目前最有潜力发展的产品是3G与网络通信。 三品牌状况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 至1999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网和No.7信令网覆盖28个省,智能网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2000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 2.中国移动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3.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

北邮移动通信课程设计综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信道传播模型的matlab 仿真分析。 2、了解大尺度衰落和信干比与移动台和基站距离的关系。 3、研究扇区化、用户、天线、切换等对路径损耗及载干比的影响。 4、分析多普勒频移对信号衰落的影响,并对沿该路径的多普勒频移进行仿真。 二、课程设计原理、建模设计思路及仿真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之后,认为a 、b 两点和5号1号2号在一条直线上,且小区簇中心与ab 连线中心重合。在此设计a 、b 之间距离为8km ,在不考虑站间距的影响是默认设计基站间距d 为2km ,进而可求得a 点到5号基站距离为2km ,b 点到2号基站距离为2km ,则小区半径为3/32km,大于1km ,因而选择传播模型为Okumura-Hata 模型,用来计算路径损耗;同时考虑阴影衰落,本实验仿真选择阴影衰落是服从0平均和标准偏差8dB 的对数正态分布。实验仿真环境选择matlab 环境。 关于路径损耗——Okumura-Hata 模型是根据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经验公式,应用频率在150MHz 到1 500MHz 之间,并可扩展3000MHz;适用于小区半径大于1km 的宏蜂窝系统,作用距离从1km 到20km 经扩展可至100km;基站有效天线高度在30m 到200m 之间,移动台有效天线高度在1m 到10m 之间。其中Okumura-Hata 模型路径损耗计算的经验公式为: terrain cell te te te c p C C d h h h f L ++-+--+=lg )lg 55.69.44()(lg 82.13lg 16.2655.69α 式中,f c (MHz )为工作频率;h te (m )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定义为基站天线实际海拔高度与天线传播范围内的平均地面海拔高度之差;h re (m )为终端有效天线高度,定义为终端天线高出地表的高度;d (km ):基站天线和终端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α(h re ) 为有效天线修正因子,是覆盖区大小的函数,其数字与所处的无线环境相关,参见以下公式: 22(1.1lg 0.7)(1.56lg 0.8)(), 8.29(lg1.54) 1.1(), 300MHz,3.2(lg1.75) 4.97(), 300MHz,m m m m f h f dB h h dB f h dB f α---??-≤??->?中、小城市()=大城市大城市 C cell :小区类型校正因子,即为:

移动通信技术现状及前景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 姓名:姚彬 指导教师:项莉萍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0802 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 二○一一年六月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移动通信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的发展越来越显得重要。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及相关知识,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个人通信网,发展历程 Abstract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of concern to people, s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The main research topic is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prospect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related knowledge, analysis of its prospects and our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obile communication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