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分析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探讨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新预应力材料和锚固体系的出现,使得这技术和方法在桥梁加固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体外预应力尤其适用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对于大跨径桥梁,宜配合采用其他方法综合加固。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技术实施加固维修的实例,以期对体外预应力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起到推动和参考作用。
关键字: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1 体外预应力的概念及优点1.1 体外预应力的概念体外预应力,就是把预应力索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的锚固以及梁中的转向装置与梁体相连。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 它与体内预应力即传统的布置于混凝土截面内的有粘结或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相对应。
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混凝土结构时体外预应力束一般采用折线形按在梁的跨中部分,体外预应力束布置在腹板下缘,在离支座(1/3~1/4)L 处,体外预应力束向上弯起,锚固在梁的两端。
1.2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优点1)施工简单,快速,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封锁交通,原结构仍可使用,减少交通压力。
2)运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时,无需改变截面大小,不会增加结构自重,使得荷载增加。
3)由于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截面分离,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这样便于对混泥土的加固和维修。
4)预应力束基本不占用结构空间,不会因为预留孔的存在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也避免降低结构的使用功能。
5)体外预应力束在工厂定制,质量有保证。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由于无需后浇混凝土,可避免由此带来的预应力损失。
2 加固机理和常用方法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施力工具通常采用粗钢筋、钢绞线、高强钢丝等材料,其机理现以桥梁为例来说,在体外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加预应力,以预应力产生的反弯矩部分抵消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从而达到改善桥梁使用性能并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如图1图1(a)未加固前图一(b)体外预应力加固后3 体外预应力加固常用方法根据施加预应力的方式不同,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常用方法有:横向收紧张拉法、纵向张拉法、竖向张拉法等。
体外横向预应力对板梁加固的实效分析

单位 :cm 图 1 结构总体布置
该桥投入运营已近 10 年 ,定期检查发现该桥存 在许多病害 ,尤其是上部主要承重的空心板梁 ,按规 范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允许出现受力裂缝 ,但检查 发现多处空心板底板受拉区存在横向受力裂缝 ,边 板腹板跨中附近有竖向裂缝 ,部分竖向裂缝与底板 横向裂缝连通 ,底板与边板腹板还存在多处纵向裂 缝 。另外 ,该桥空心板底板混凝土缺损 、露筋严重 , 泛碱现象较为普遍 。
图 3 横向预应力筋布置
31 2 构件计算分析 为了掌握预应力筋锚固构件的受力情况 ,采
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 ANS YS 对其进行实体建 模计算 。模型中预应力锚固构件采用弹性壳单元 SH ELL63 来模拟 ,该单元具有 弯曲 和薄 膜特性 , 在平面方向和法向方向均可负载 ; 边板截段采用 SOL ID65 单元 ,其为钢筋混凝土实体元 ,能有效地 模拟混凝土的各项特性 。钢构件弹性模量取 21 1 × 105 M Pa ,混凝土弹性模量因无实测数据 ,计算时取 31 45 ×104 M Pa ,边界约束条件为边板的内侧腹板 面固结 。
(11 太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太原市 030006 ; 2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8)
摘 要 : 介绍了体外横向预应力技术在某高架桥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板梁加固中的应用 。通过试验段加固前 后两次静动荷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证明装配式板梁施加体外横向预应力的加固措施将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和刚度 ,加固效果显著 。
设计时考虑到体外横向预应力的加固实效在理 论模拟计算中较难得到真实地反映 ,故提出通过荷 载试验的方法定量地验证体外横向预应力对空心板 的加固效果 。
选取一联七跨 (单幅) 作为张拉体外横向预应力 试验段 ,以公路 - Ⅰ级荷载作为试验控制荷载 ,静动 载试验荷载采用三轴载重汽车 ,总重为 300 kN 。选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箱梁应力增量的试验分析

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 了比较 ,研 究表 明 :在 纯弯矩荷 载作用 下, 中截 面顶 、 板混凝 土应 变分布 不均 匀, 跨 底 梁在 开裂后 比
开 裂 前 剪 力 滞 现 象较 明显 。 应 力 筋 张拉 控 制 应 力越 小 . 力 预 应 增 量 增 长 越 快 。配 筋 率 对 应 力增 量 有 一 定影 响 . 影 响 较 小 但 在 本 次 试 验 中 ,体 外 预 应 力 筋 极 限应 力增 量 实测 值 与 能 量 法
加 固箱 梁 的研 究较 少 ,且基 本 均 未 考 虑 加 固 前 原 有 结 构 的初 始 受 力 状 态 圜 把 原 有构 件 看 作 完 整 梁 进 行 分 析 。 与 结 构 的 , 这
滞现象, 顶板分布存在正剪力滞现象 , 底板存在负剪力滞现象。
梁在 开 裂 前 剪 力滞 现 象不 够 明显 , 是 在 开 裂后 较 明显 。 但 三 . 外 预 应 力 增 量 的分 析 体 1 体 外 预 应 力 增 量 的 计 算 方 法 .
采 用 了构 件 予 裂 、 同张 拉 控 制 应 力 、 同 配 筋 率 等 方 式 . 不 不 进 行 了体 外预 应 力加 固结 构 受 力性 能 的 试 验研 究 分 析 了不 同
初 始 受 力状 态 下 结 构加 固前 后 混 凝 土 截 面 上 下 缘 应 变和 体 外
预 应 力 筋应 力增 量 在 各 级 荷 栽 下 的发 展 规 律 ,并将 试 验 结 果
王 荣 霞 W agRo gi n n xa史俊 芳 S iu fn 马 海 龙 M aHa o g h J na g in l
摘 要 : 文 结合 实 际箱 梁结 构 工 程 . 计 和 制 作 了 5片普 本 设
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T梁的受力效果分析

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T梁的受力效果分析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加,大量的已建简支T梁需要提高荷载等级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体外预应力加固能有效的改善桥梁的受力效果,从而提高原桥梁的刚度及承载力。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受力效果简支T梁1.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体外预应力(简称体外索)加固是通过增设体外预应力索(包括钢绞线、高强钢丝束和精轧螺纹钢筋)对既有混凝土梁体主动施加外力,以改善原结构的受力状况的加固方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主要由预应力钢筋(束)、锚固系统、转向块或滑块、水平束减振装置和梁体组成。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特点如下:1)在自重很小的情况下,能较大幅度地改善和调整原结构的受力情况,提高承重结构的刚度、抗裂性;体外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截面以外,其灌浆质量和锈蚀状况便于检查,可以修补或更换;2)能够有效的控制原结构的裂缝和挠度,使裂缝部分或全部闭合,能够控制和调校体外索的应力;预应力加固技术所需设备简单,人力投入少,施工工期短,经济效益明显。
3)体外预应力筋无混凝土保护易遭火灾,并要限制自由长度以控制振动;对于体外预应力结构,锚具防腐要求高;体外预应力结构在极限状态下可能因延性不足而产生没有预兆的失效。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适用情况如下:1)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或正截面受拉区钢筋锈蚀的情况;2)梁抗弯刚度不足导致原梁挠度超过规范规定或由于刚度太小导致梁的受拉区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情况;3)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2.体外预应力加固受力特征及原理2.1体外预应力加固受力特征:1)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加固的混凝土构件则为己使用且存在变形,裂缝甚至较大的损伤结构构件,被加固构件一般是使用多年的构件,加固时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己经基本完成。
2)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预应力筋一般采用折线布置,弯折点处使用转向块。
3)体外预应力常常用于桥梁等大跨度结构,由于体外预应力主要通过转向块将预应力传递给混凝土结构,因转向块处为单点或两点传力,在传力点间因混凝土与体外筋变形不一致而存在二次效应问题,这一点影响到体外预应力发挥作用的效率。
体外预应力法在梁式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3 )需要控制桥梁梁体的裂缝程度和钢筋的疲劳应力幅度时。
1 ) 混凝土应力验算 : 混凝土在加 固后其抗弯强度要分为两类 进行验算 ,第一 类 为梁体 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此 时可 以根据力学公式计算 截面的应力。另 类在 验算 时 ,要计算体外索钢筋对梁体施加 的拉力。体外索水平筋在消压状态 下 的总拉力为体外索水平筋 的有效预应力 与混凝 土弹性压缩的和 ,在总拉力的基
1 体外预应 力加 固的概念
体外预应力结构 是后张预应力体 系的重要分 支 ,是指张拉在子承载结 构主体 外布置 的钢柬 ,使 钢束产生预应力 的方法 。体外预应力体系分 为体外 预应力束主 体 ,体外预应力锚 固系统 ,体外预应力转 向块节点等部分 。 体外预应力加 固技术可以将混凝 土的抗 压性发挥到极致 ,桥梁粱体 受到体外 预应力钢筋施 加的压力后 ,会将弯矩作用 对梁体产生的截面拉应 力完 全或部分抵 消 .因此这种方法对桥梁混凝土强度 的要求 比较高 ,在 以下 三种情 况比较实用 : 1 )桥梁 结构的承载力 因结构病害而下降时 。 2 )桥梁 的荷载等级需要被提高时。
础 上考 虑荷载 弯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载弯矩 和拉力增量对混凝土截面变形的影响。 2) 钢筋应力计算 : 在确定 中性轴位置与混凝土受压边缘应力后 , 可以确定旧 桥 原结 构中非预应力钢筋 的应力 ,并通 过混凝 土受压边缘的应力确定体外索钢筋 的应力 。 3 . 2 . 2 加 固体 系裂缝验算 计算 加固体系开裂后 的裂缝宽度 ,可 以按 照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的方法进行 , 因为在开裂后 的加 固体 系受力状态 属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通过钢筋表面的形状 系数 ,荷载长期效应影 响系数和构件受力性 质相关 系数能够计算出裂缝的宽度。 3 . 2 . 3 加 固体 系的挠度验算 体外索加 固的弯矩与挠度 的变化规律类 似于预应力混凝土 ,可 以用弹性理论 计算 ,梁体 的挠度 主要包括 由有效 欲加力产生的反拱 ,恒载弯矩产生的挠度 ,活 载弯矩产生的挠度 ,拉力增量产生的上拱 。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某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某立交匝道全长98m,桥面宽度8m。全桥位于平曲线上,最小半径为55m,墩、台布置均与道路中心线正交。竖向位于半径为m的竖曲线上,且沿桩号方向上设置316%和-414%的纵坡。匝道桥上部结构采用(30+38+30)m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PF1桥墩墩顶与主梁固结, PF2桥墩墩顶设支座。如图1、图2所示。该立交匝道工程在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即发现如下主要病害: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本
考生姓名张威
考生学号M5
系、年级桥梁与隧道工程
类别硕士
考试科目现代预应力混凝土
考试日期2010年10月8日
评分
题号
得分
题号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题
号
回答内容
得
分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某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2.2具体加固方案的设计
2.2.1体外预应力筋的布置
根据A类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要求,经计算本加固结构采用6束21φ515.24mm预应力钢绞线。体外预应力筋布置如图3~图5所示,沿梁全长偏心距保持不变。端横梁处设锚固块,两端张拉。针对曲线梁的特点,利用原有横隔梁和横隔板作为体外预应力筋弯曲平面内的转向装置。由于增加的体外预应力筋预应力径向力合力作用点位于截面剪切中心附近,所以其径向力合力对结构几乎不产生扭矩,体外预应力筋的作用只是增加了原结构的压应力储备。这样,间接减小了原设计预应力径向力合力产生的使箱梁结构向外侧偏转的扭矩,避免预加力径向力造成的扭矩不平衡引起的曲线梁桥出现支座脱空、横向失稳、墩梁固接位置开裂、腹板开裂等病害产生。
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钢箱梁的分析

i rl bei rc c. h ei mpyspot te g ess eghn dwt xen rses gi aaye hsp pr Iic d ste s ei l npat e T ed s no s l u pr ds li r t n te e hetra pet si snl z i ti a e.t nl e a i gf i e e r d r i l r n d n u h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科教视野0
S IN E I F R TO C E C N O MA I N
20 0 7年
第 1 期 5
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钢箱梁的分析
高金萍 崔 巍 ( 连理 工大学 土木 建筑设计 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辽 宁 大连 16 0 ) 大 0 0 1
关 键 词 : 外预 应 力 ; 固; 箱 梁 体 加 钢
Ab ta tT emeh d o te gh nn t xen lp e t sigc ni r v e rn a a i n c a isp r r a c te id r d i sr c : h to fsr n te ig wi e tr a rsr sn a mp o eb aigc p ct a d me h nc e o m h e y f n eo se lgr esa t f n
摘 要 : 外预 应 力加 固方 法 是 提 高钢 梁承 栽 能 力 、 体 改善 其 受 力性 能 的 一 种 简单 易行 的 方 法 。 文 对 体 外 预 应 力加 固 简 支 实腹 钢 梁 时 体 外预 本
应 力 筋 的线 形布 置 、 应 力 损 失 以及 内 力增 量 的计 算 和 体 外预 应 力 筋 截 面 面 积 的 确 定进 行 了分析 , 预 并且 对 加 固后 钢 梁 的设 计 计 算 进 行 了研 究 。
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分析

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分析目前,国内一些重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日益繁忙,经过多年运营,在交通量不断增加和超载车辆的作用下,部分桥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病害,有必要进行处治加固。
文中以深圳梅观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某座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着重研究在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箱梁结构内力及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说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1、桥梁概况该桥上部结构为(20+30+20)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梁高1.7m,单箱双室断面,顶板宽度为12.0m,底板宽度为7.6m,悬臂长度为2.0m,箱梁腹板厚度为30~50cm,箱梁跨中截面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0cm。
原桥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
经过多年运营,各跨底板在桥跨1/4~3/4范围内均有横桥向裂缝产生,缝宽基本介于0.05~0.20mm之间,最大缝宽达0.32mm,缝长基本介于0.20~2.00m之间,裂缝间距介于0.10~0.80m之间,部分裂缝延伸至腹板;另外,腹板除与底板连通的裂缝外,还有大量竖向裂缝,裂缝宽度基本介于0.05~0.20mm之间,最大缝宽达0.45mm,缝长介于腹板高度的1/3~2/3之间,少量裂缝竖向贯通腹板。
2、桥梁上部结构主要病害成因分析本桥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主跨跨径为30m,梁高为1.7m,梁高偏低。
承载能力计算结果显示箱梁跨中抗弯承载能力不足,因而导致跨中区域产生大量横向裂缝;底板横向裂缝继续沿伸至腹板,造成腹板竖向开裂。
3、加固思路通过在箱梁腹板外侧布置齿板及转向块,增设体外预应力钢束,在体外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浇筑腹板加厚段增大箱梁截面来提高箱梁的承载力。
预应力钢束设置在箱梁边腹板外侧,N1、N2钢束两端分别锚固于距梁端1.3m处箱梁腹板上,每侧腹板均设置2根5Φs15.2mm的体外预应力钢束;N3钢束两端分别锚固于中跨距中墩1m处箱梁腹板上,每侧腹板均设置1根5Φs15.2mm的体外预应力钢束;全桥N1、N2、N3共6根钢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座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上部结构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两种状态下的内力及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着重体现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显著效果,根据分析提出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及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处理措施,为同类桥梁加固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
0、引言
目前,国内一些重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日益繁忙,经过多年运营,在交通量不断增加和超载车辆的作用下,部分桥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病害,有必要进行处治加固。
文中以深圳梅观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某座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着重研究在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箱梁结构内力及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说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1、桥梁概况
该桥上部结构为(20+30+20)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梁高1.7m,单箱双室断面,顶板宽度为12.0m,底板宽度为7.6m,悬臂长度为2.0m,箱梁腹板厚度为30~50cm,箱梁跨中截面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0cm。
原桥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
经过多年运营,各跨底板在桥跨1/4~3/4范围内均有横桥向裂缝产生,缝宽基本介于0.05~0.20mm之间,最大缝宽达0.32mm,缝长基本介于0.20~2.00m 之间,裂缝间距介于0.10~0.80m之间,部分裂缝延伸至腹板;另外,腹板除与底板连通的裂缝外,还有大量竖向裂缝,裂缝宽度基本介于0.05~0.20mm之间,最大缝宽达0.45mm,缝长介于腹板高度的1/3~2/3之间,少量裂缝竖向贯通腹板。
2、桥梁上部结构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本桥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主跨跨径为30m,梁高为1.7m,梁高偏低。
承载能力计算结果显示箱梁跨中抗弯承载能力不足,因而导致跨中区域产生大量横向裂缝;底板横向裂缝继续沿伸至腹板,造成腹板竖向开裂。
3、加固思路
通过在箱梁腹板外侧布置齿板及转向块,增设体外预应力钢束,在体外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浇筑腹板加厚段增大箱梁截面来提高箱梁的承载力。
钢束、齿板及转向块布置位置见图1~3。
图1 边跨钢束布置图
图2 中跨钢束布置图
图3 箱梁横断面
预应力钢束设置在箱梁边腹板外侧,N1、N2钢束两端分别锚固于距梁端1.3m处箱梁腹板上,每侧腹板均设置2根5Φs15.2mm的体外预应力钢束;N3钢束两端分别锚固于中跨距中墩1m处箱梁腹板上,每侧腹板均设置1根5Φs 15.2mm的体外预应力钢束;全桥N1、N2、N3共6根钢束。
4、计算分析
(1)有限元建模
采用桥梁通用有限元综合程序MIDAS Civil 7.41进行分析,建立空间梁格有限元模型。
加固前、后结构计算模型图见图4~6。
图4 有限元计算模型渲染图
图5 加固前计算模型离散图
图6 加固后计算模型离散图
主要计算参数及荷载组合
表1 主要计算参数
40号混凝土弹性模量 3.3×104Mpa
采用温度梯度升温梯度T1=14℃、T2=5.5℃;降温梯度T1=-7℃、T2=-2.75℃
支座沉降0#、3#台考虑6.7mm,1#、2#墩考虑8.3mm
表2 荷载组合
组合Ⅰ恒载(结构重力)+汽车
组合Ⅱ恒载(包括结构重力、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影响力、基础变位影响力)+汽车+温度影响力
组合Ⅲ恒载(结构重力)+挂车
(2)加固前箱梁内力计算
经计算,加固前,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箱梁弯矩图如下。
图7 箱梁弯矩包络图(加固前)
(3)加固后箱梁内力计算
经计算,加固后,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箱梁弯矩图如下。
图8 箱梁弯矩包络图(加固后)
(4)箱梁控制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本桥体外钢束张拉控制应力取:=1116MPa,同时应考虑体外钢束在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
加固后抗弯承载力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体外索的水平钢束极限应力按下式计算:
其中,C为截面中性轴到混凝土受压区顶面的距离,其它参数定义参见参考
文献1。
箱梁控制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3 加固前后箱梁承载力及内力表
加固前弯矩(kN.m) Mu Mj Mu/Mj
边跨跨中15067.8 15474.6 0.97
中跨跨中20748.3 25302.8 0.82
中支点29152.3 31352.2 0.93
加固后弯矩(kN.m) Mu Mj Mu/Mj
边跨跨中17666.2 16549.3 1.07
中跨跨中31212.8 27868.6 1.12
中支点31130.5 29025.2 1.07
5、计算结果分析
(1)验算结果表明,加固后箱梁跨中截面弯矩较加固前有所增大,支点截面弯矩较加固前有所减小,箱梁控制截面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加固后箱梁控制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中跨跨中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安全系数为1.12,边跨跨中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安全系数为1.07。
(2)张拉体外预应力在结构中会产生次内力,导致箱梁跨中截面内力较加固前有所增大,所以在进行体外预应力设计时,要反复对比试算,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次内力最小,同时保证最有效地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6、结束语
(1)与粘贴钢板、粘贴纤维材料等加固方法相比,增设体外预应力属主动加固,可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同时配合增大截面加固法可提高结构刚度,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是目前针对混凝土梁桥的一种有效加固方法。
(2)采用体外预应力对箱梁进行加固时,钢束锚固点横桥向应尽量靠近顶板与腹板的倒角处布置,纵桥向应尽量靠近箱梁端横梁及中横梁处布置,这些位置结构刚度较大,便于预加力的传递。
如将锚固点布置在较为薄弱的中间腹板断
面位置,在体外预应力钢束张拉力的作用下,锚固点附近原箱梁腹板混凝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
(3)体外预应力加固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应在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期间对结构控制截面的应力和变形等进行施工监控,以保证结构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S].交通部颁;
[2]JTG/T J23-2008.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S] .交通部颁;
[3]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建设部颁;
[4]宋宁,牛宏,许宏元.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加固设计[J].公路.2007年第07期;
[5]向中富,黄海东,许宏元.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加固技术研究与实践[C].第十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6]牛宏,许宏元.体外预应力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J].OVM通讯.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