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力知识大全

电力知识大全

电力知识大全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了解电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电力资源,还能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力知识的各个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电力。

一、电力的起源与发展电力作为一种能源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人发现当琥珀摩擦后可以吸引小物体,这种现象被称为静电现象,为后来电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掌握了电力的产生和传输技术,电力开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电力的基本概念1.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通常用安培(A)作为单位来表示。

电压则是电流的驱动力,通常用伏特(V)作为单位来表示。

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对于正确使用电力设备至关重要。

2. 电阻与导体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其单位为欧姆(Ω)。

导体是指能够允许电流通过的物质,如金属、水等。

了解电阻和导体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电力的应用领域1. 发电与输电发电是指将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常见的发电方式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输电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各个用户端,确保电力能够稳定供应。

2. 家庭用电电力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包括家电使用、照明、空调等。

了解如何安全使用电器设备、如何合理规划用电,在家庭用电中能够提高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3. 工业和交通电力在工业和交通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工业生产中许多机械设备都需要电力来驱动;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也需要电力来提供动力。

了解电力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动工业和交通的发展。

四、电力安全与节能1. 电力安全使用电力时,我们要注意电路的负荷情况,确保不超负荷操作;防止电线老化和短路引发火灾;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触电事故。

同时,合理规划家庭用电和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也是确保电力安全的重要手段。

2. 电力节能电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电力,减少浪费。

电力基础知识介绍

电力基础知识介绍

电力基础知识介绍电力基础知识介绍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源,它为我们的工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无尽的动力。

要理解电力,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电力的概念、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和电能等方面的知识。

1.电力的概念电力是指电的能量,它是一种能够驱动电动机、照明、供暖、通信、计算和控制等各种设备的能源。

由于电力是一种便捷、高效、清洁的能源,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

2.电路电路是指一系列电气设备和元器件,通过电线互相连接的系统。

电路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电路必须是一个闭合回路,也就是说,电流能够在电路中连续地流动;电路中的每个元器件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和方向,即电路的极性。

电路的分类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

3.电压电压是指电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电压表示了一个电池、发电机或其他电源的电能。

在美国和欧洲,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在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电压的单位为千伏(kV)。

4.电流电流是指电荷在电路两点之间流动的速度。

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电荷通过电路时,通常会受到一定的电阻,这个电阻会使电荷流动的速度减慢。

因此,在电路中,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5.电阻电阻是指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器件。

电路中的电阻通常是一个电阻器、电容器或电感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它表示电路中每个电阻器的电阻值。

电阻的作用是防止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电阻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器的电阻值来实现。

当电流经过电阻器时,它会产生热量,这个现象称为焦耳热。

6.电功率电功率是指一个电路中的能量转换速率。

通常用瓦特(W)表示。

电功率也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所需的电力。

7.电能电能是指电路中储存的电荷,它表示了电路中保存能量的能力。

电能的单位为焦耳(J),1千瓦时(kWh)等于3600万焦耳。

电能可以通过电容器、电感器和电池等设备进行储存和释放。

总之,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源,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高效和清洁的能源。

电力基础知识

电力基础知识

电力基础知识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电力基础知识不仅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电力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力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对电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1. 电力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电力是指电流的能量形式,是由电子在导体中流动产生的。

电力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真正的电力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争论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竞争。

目前,交流电已成为主要的电力供应形式。

2. 电力的生产和输送电力的生产是通过能源转换装置来实现的,如发电厂中的发电机。

电力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需要用电的地方。

输电线路可以分为高压输电和低压输电两种形式。

高压输电一般用于长距离传输,低压输电则用于家庭和商业用电。

3. 电力的单位和计量电力的单位是瓦特(W),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换速率。

常见的电力单位还有千瓦(kW)和兆瓦(MW)。

计量电力的仪器是瓦特表,根据表针的偏转角度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功率。

4.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是电力传输时的推动力,可以理解为电流流动的动力。

电流是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以安培(A)为单位。

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因素,以欧姆(Ω)为单位。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5. 电阻、电容和电感除了电阻外,电路中还存在电容和电感。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用法拉(F)为单位。

电感是一种存储磁场能量的元件,以亨利(H)为单位。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起到了储能和调节电流的作用。

6. 电路的类型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中电流只在一个方向上流动,交流电路中电流在正负方向上交替流动。

交流电路可以根据频率分为低频电路和高频电路。

7. 电力的安全使用电力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触电和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每个家庭和企业都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例如正确接地、使用规范认证的电器和及时检修电路等。

电力基础知识

电力基础知识

电力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论一、动力系统、电力网、电力系统的区分动力系统:习惯上,将有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发电机、升压变电所、输电线路、降压变电所和负荷等环节构成的整体成为动力系统。

电力网:由各种降压变电所、输电线里和生涯变电所构成的电能传输和分派的网络成为电力网。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电力网和负荷构成的一致体成为电力系统。

二、电厂的分类火力发电厂:利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的工厂。

水力发电厂:利用河流所储藏的水能资源来生产电能的工厂。

可分为堤坝式和引水式电厂。

还有核电厂、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三、电力网电压等级的分类: 3、6、10、35、63、 110、220、330、 500、 750kV,均为三相沟通系统的线电压。

由以上可知,当输送功率一准时,线路的电压越高,线路中经过的电流就越小,所用导线的截面就能够减小,用于导线的投资能够减少,并且线路中的功率消耗、电能消耗也就会相应降低。

所以大容量、远距离输送电能要采纳高压输电。

电压越高,要求线路的绝缘水平也就越高;线路杆塔投资增大,输电走廊加宽,变压器、电力设施等的投资也增添。

依据经验,电力系统输电额定电压等级中相邻的两个电压之比,在电压为110kV 以下是一般为 3 倍左右,在 110kV 以上时宜在 2 倍左右。

四、电气设施的额定电压理论上,用电设施的额定电压应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一致。

实质上,因为输送电能时在线路和变压器等元件上产生的电压损失,会使线路上各处的电压不相等,使各点的实质电压偏离额定电压。

即线路首端的电压将超出额定电压5%,线路尾端的电压会低于额定电压5%。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因为发电机老是接在线路的首端,所以它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 5%,用于赔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拥有发电机和用电设施的两重性。

所以规定: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若变压器一次绕组直接与发电机出线端相连是,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同样;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空载运转是的电压。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模版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模版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模版一、电力基础知识1. 电流、电压、功率的概念和单位2.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 不同种类电源的特点和用途4. 高、低压电的区别及相应安全措施二、电器用电安全知识1.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重要性2. 安全插座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式3. 家庭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 防止电器过载和短路的措施5. 用电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三、电力设施安全知识1. 安全用电线路的规划和布线方法2. 电线的选择、安装和维修3. 配电箱的安装和使用规范4. 地线的重要性和正确接地的方法5. 安全用电的防雷和防电击措施四、火灾与电器安全1. 火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 电器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方法3. 发现火灾时的应急处理方法4. 灭火器材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五、儿童电器安全教育1. 儿童电器安全教育的重要性2. 浅谈儿童与电器的接触方式3. 儿童电器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4. 儿童电器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六、特殊场所的电器安全1. 工地、商场等特殊场所的电器安全控制措施2. 医院、实验室等特殊场所的电器安全要求3. 学校、幼儿园等特殊场所的电器安全管理4. 公共设施的电器安全维护与管理七、应急处理与故障排除1. 电器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查方法2. 替换电源时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3. 发生电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4. 电器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八、电器安全知识小贴士1. 安全用电的小贴士及应对措施2. 高温天气下的电器安全注意事项3. 安全用电的家庭常识和生活小技巧4. 保护电器和家居安全的常见方法和技巧九、常见电器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 电器安全事故的后果和影响2. 若干电器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探讨3. 电器安全事故的警示与预防措施4. 提高电器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途径十、电器安全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法规1. 电器安全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2. 电器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3. 电器安全责任的具体体现和履行4. 电器安全宣传活动的开展和推广以上是关于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模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力重要基础知识点

电力重要基础知识点

电力重要基础知识点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掌握电力相关知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基础知识点。

1. 电的基本概念:电是由电子在导体中的运动产生的。

在导体中,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与电流关系:电压是电势差的单位,代表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推动力。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V=IR 表示,其中 V 代表电压,I 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3. 电阻与电导:电阻是电流在电路中遇到的阻碍,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越大,电阻值越大。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相反,电导是电阻的倒数,代表导体对电流的导通能力。

电导的单位是西门子(S)。

4. 直流电与交流电:直流电是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电流,如电池产生的电流。

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如家庭用电和工业用电。

5. 电能与功率:电能是电力消耗的量度,也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的量度。

电能的单位是瓦时(W·h)或千瓦时(kW·h)。

功率则表示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是电能的速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这些是电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力的概念、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电力知识时,我们可
以深入了解电路、电源、发电机、变压器等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力技术。

电力基础知识入门

电力基础知识入门

电力基础知识入门电力学是研究电流、电压、电力及其相关技术的学科,是工程技术学科中的一种。

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电力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一、电力系统1、电力系统的分类:根据电力系统的设计规模,电力系统可以分为输配电系统和输电系统;根据系统的交流类型,电力系统可以分为单相和多相系统;根据电压等级,电力系统可以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系统等。

2、电力系统特性:电力系统的受控特性是指系统工作状态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是构成电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的体现。

3、电力系统组成: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电力设备、调压设备、变电站、电力线路等各种设备和部件。

二、发电原理1、发电机特性:发电机由旋转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组成,在旋转机械部分中,发电机由定子、转子和轴承组成;在电气部分中,由端子、电抗器、分接装置和电流互感器等组成。

2、发电机性能:发电机的性能受它的控制方式影响,包括发电功率、电压等级和频率、速度控制等;其中,电压是变化最多的参数。

3、发电机运行原理:发电机是一种可以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当定子交流电场作用于转子,而转子又产生交流电的时候,就出现了电流和电压,就会产生电力。

三、调制原理1、调制理论:调制是指把载波(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等)受信号所改变,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主要有振荡、脉冲调制、数字调制三种方式。

2、变压调制:变压调制是在恒定电压下控制电流,实现发电供电电量变化的调制方式,可进行高效、应答迅速的调制。

3、变频调制:变频调制是在恒定频率下控制电压和电流,通过改变频率的速度实现发电量的调整,降低了负荷的突变大小。

四、电力控制1、电力控制原理:任何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都必须配备完善的控制系统才能正常运行。

电力控制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涉及到电力变化控制、功率调整控制、电压控制、合闸控制等方面的技术。

2、控制器的作用:控制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它可以调节发电机和负载的控制系统,以及检测和控制系统中的信号,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电力基础知识大全精选

电力基础知识大全精选

电力基础知识大全精选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要了解电力,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电力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功率和电路等内容。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

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电流可以通过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流动,自由电子在导体中呈现出类似液体流动的特性。

2. 电压电压是电路中电流流动的推动力。

单位是伏特(V)。

电压的大小表示了每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在电路中,电压可以通过电源提供,例如电池或电源插座。

3. 电阻电阻是电流流动中的阻碍因素。

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受限制电流的流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导电能力和截面积。

常见的电阻包括电阻器和导线。

4. 功率功率是描述电路中能量转化速度的量。

单位是瓦特(W)。

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得出。

高功率表示能量转化速度快,低功率则表示能量转化速度慢。

5. 电路电路是由电流、电压和电阻组成的系统。

根据电流的流动方式,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恒定的,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改变。

在电路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元件,例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阻器用于调节电流的大小,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电感器用于存储磁场能量。

6.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这个公式说明了当电压或电阻增大时,电流也相应地增大或减小。

7. 安全性注意事项当涉及到电力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在处理电器时,务必断开电源。

•不要将电线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不要使用受损的电线或插座。

•不要过载插座,并合理使用插座和延长线。

•避免电线过热,定期检查电线的状态。

结论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电力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功率和电路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论一、动力系统、电力网、电力系统的划分动力系统:习惯上,将有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发电机、升压变电所、输电线路、降压变电所和负荷等环节构成的整体成为动力系统。

电力网:由各类降压变电所、输电线里和生涯变电所组成的电能传输和分配的网络成为电力网。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电力网和负荷组成的统一体成为电力系统。

二、电厂的分类火力发电厂:利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的的工厂。

水力发电厂:利用河流所蕴藏的水能资源来生产电能的工厂。

可分为堤坝式和引水式电厂。

还有核电厂、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三、电力网电压等级的分类:3、6、10、35、63、110、220、330、500、750kV,均为三相交流系统的线电压。

由以上可知,当输送功率一定时,线路的电压越高,线路中通过的电流就越小,所用导线的截面就可以减小,用于导线的投资可以减少,而且线路中的功率损耗、电能损耗也就会相应降低。

因此大容量、远距离输送电能要采用高压输电。

电压越高,要求线路的绝缘水平也就越高;线路杆塔投资增大,输电走廊加宽,变压器、电力设备等的投资也增加。

根据经验,电力系统输电额定电压等级中相邻的两个电压之比,在电压为110kV以下是一般为3倍左右,在110kV以上时宜在2倍左右。

四、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理论上,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应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一致。

实际上,由于输送电能时在线路和变压器等元件上产生的电压损失,会使线路上各处的电压不相等,使各点的实际电压偏离额定电压。

即线路首端的电压将高出额定电压5%,线路末端的电压会低于额定电压5%。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因为发电机总是接在线路的首端,因此它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具有发电机和用电设备的双重性。

因此规定: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若变压器一次绕组直接与发电机出线端相连是,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空载运行是的电压。

因此规定,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当变压器的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者变压器阻抗较小是,则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五、电力网的类型根据电压的高低和供电范围的大小,电力网可分为地方电网、区域电网和超高压电力网。

地方电网:电压等级一般在35~110kV,输电距离在50km以内的中压电网;是一般城区、农村、工矿区的配电网络。

也就配电网。

区域电网:电压等级一般在110~220kV,输电距离在50~300km的电力网;用来将较大范围内的发电厂联系起来,通过较长的高压输电线路想较大范围内的用户输送电能。

超高压电力网:电压等级一般在330~750kV,输电距离在300~1000km的电力网;用来将地处远方的大型发电厂生产的电能送往电力负荷中心,同时可以将几个区域电力网联接成跨省区的大电力系统。

变电所根据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六、电力系统1、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2、可以减少总负荷的峰值,充分利用系统的装机容量,减小备用容量;3、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4、采用高效率的大容量发电机组。

1)电力系统运行特点:1、电能的生产和使用同时完成;即发电厂负荷的大小决定于同一时刻与发电厂想联的用户所需的负荷数值。

2、正常输电过程和故障过程非常迅速;3、具有较强的地区性特点;4、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密切;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1、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分为一、二、三类用户。

2、保证电能的良好质量;三要素:频率、波形、电压。

3、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4、保证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工作的安全;5、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第二章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力系统的负荷分为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

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一、谐波谐波的含量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与发电机相连的设备负荷具有非线性特性,则电压和电流波形将发生畸变而出现谐波分量;变压器的三角形接法绕组,为3次谐波电流提供了环流通路,可避免3次谐波电流向电网注入,但5次和7次谐波仍会注入电网,只是在正常运行是,它只占额定电流很小的比分数。

谐波源:1、含电弧和铁磁非线性设备的谐波源,如电炉弧、电弧电流、接触焊设备等非线性负荷;2、整流和换流电子器件形成的谐波源,如晶闸管、交流单相整流供电的机车等。

谐波的危害:1、可使旋转电机附加损耗增加、出力降低,绝缘老化加速。

2、谐波电流流入变压器时,将因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在变压器绕组中引起附加铜耗。

3、谐波电压作用在对频敏感的电容元件上,如电容和电缆等,会使之严重过电流、导致发热,介质老化,甚至损坏。

4、高次谐波电流流过串联电抗器时,会在电抗器上形成过高的压降,使电抗器的匝间绝缘受损。

5、谐波电流流过输电线时,输电线的电阻会因集肤效应而增大,加大了线路的损耗。

6、谐波电压和电流将对电工仪表的测量正确度产生影响。

7、供电线路中存在的高次谐波所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对与之平行的通信线路产生声频干扰,影响到通信质量。

此外,谐波侵入会使电力系统的中继电保护误动作,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影响电子设备,使计算机出错等故障。

第三章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一、电力变压器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实现电能传输和分配的核心元件。

电力变压器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按结构分为双绕组、三绕组、自耦变压器,一般220kV以上的均采用三绕组或三绕组自耦式变压器。

二、输电线路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1、架空线路架空线路是由导线、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串和金具等部分组成;其中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避雷线用来将雷电流引入大地,对线路进行直击雷的保护;杆塔用来支撑导线和避雷线,并使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接地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绝缘子用来使导线与导线、导线与杆塔之间保持绝缘状态;金具是用来固定、悬挂、连接和保护架空线路各主要元件的金属期间的总成。

(1)导线与避雷线导线一般用铜和铝材料来实现。

铜是较理想的材料,但是用途广、产量有限;铝仅次于铜,且密度小、蕴藏量大、价格低;钢机械强度高,但是导线性能差,且为磁性材料,感抗大,集肤效应显著。

一般10kV导线均为铝钢绞线(LGJ),部分有铝绞线(LJ)、铜绞线(TJ).避雷线在正常运行时是对地绝缘的,即通过具有并联放电间隙的绝缘子与杆塔和大地之间保持绝缘。

这样在正常运行时,绝缘避雷线可用作载波通信通道,也可以用于架空线的融冰。

此外还采用绝缘避雷线还可以使输电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出现的潜供电流减少,有利于快速自动重合闸的采用。

(2)杆塔按照用途分为直线杆塔、耐张杆塔、终端杆塔、转角杆塔、跨越杆塔和换位杆塔等。

直线杆塔:也称中间杆塔,用于线路的直线走向段内,其主要作用是悬挂导线。

其占线路杆塔总数的80%左右。

耐张杆塔:也称承力杆,用于线路的首末端以及线路的分段处。

在线路较长时,一般每隔3~5km设置一耐张杆塔,用来承受正常及故障情况下导线和避雷线顺线路方向的水平张力,限制故障范围,且可起到便于施工和检修的作用。

终端杆塔:即线路终端的耐张杆塔,用来承受最后一个耐张档距导线的单线拉力。

转角杆塔:位于线路转角处的杆塔。

线路的转角指线路转向内角的补角。

转角杆塔承受侧向拉力。

跨越杆塔:位于线路跨越河流、山谷、铁路、公路、居民区等地方的杆塔,其高度较一般杆塔高。

换位杆塔:为保持线路三相对称运行,将三相导线在空间进行换位所使用的特种杆塔。

三相导线在杆塔上无论如何布置均不能保证其三相的线间距离和对地距离都相等。

为避免由三相架空线路参数不等而引起的三相电流不对称,,给发电机和线路附近的通信带来不良影响,规程规定凡线路超度超过100km时,导线必须换位。

超过200km时,要用两个或者多个换位循环。

杆塔按照其材料分为木杆、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三类。

目前主要运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

(3)绝缘子架空线的绝缘子分为针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棒式绝缘子及磁横担绝缘子等。

针式绝缘子:主要用在电压不超过35kV、导线拉力不大的直线杆塔和小转角塔上。

悬式绝缘子:主要用在35kV以上的线路上,在直线杆塔上组合成悬式绝缘子串(简称悬垂串)。

在耐张杆塔上组成耐张绝缘子串(简称耐张串);绝缘子串所用绝缘子片数应根据线路标称电压等级按绝缘子配合要求确定:棒式绝缘子:用硬材料做成的整体,可代替整串悬式绝缘子用。

磁横担绝缘子:是棒式绝缘子的另一种形式,可兼作横担用。

(4)常用金具常用金具是在架空线路上使用的所有金属部件的总称。

其中使用广泛的主要是线夹、连接金具、连续金具和防震金具。

线夹是用来将导线、避雷线固定在绝缘子上的金具。

连接金具主要用来将绝缘子组装成绝缘子串或用于绝缘子串、线夹、杆塔和横担等的相互连接。

连续金具主要用于连接导线或者避雷线的两个终端,分为液压式连续金具和钳式连续金具。

防震金具包括保护线条、阻尼线和防震锤。

其中阻尼线和防震锤用来吸收或消耗架空线的震动能量,以防止导线振动式在悬挂点处发生反复坳折,造成导线断股甚至短线的事故;保护线是用来加强架空线的耐振强度,以降低架空线的使用应力。

2、电缆线路缺点:电缆造价高、故障后检测故障点位置和修理较费事。

优点:占用土地面积少,受外力破坏的概率低,因而供电可靠;对人身较安全,使城市美观。

3、三相对称运行时电力线路的参数计算电力系统三相对称运行时,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是以导线的电阻、电抗(电感)、导线的对地电导、电纳(电容)为参数组成的单相电路。

电阻反映线路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电抗反映载流线路周围产生的磁场效应;电导反映电晕现象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电纳反映载流线路周围产生的电场效应。

(1)电力系统中的导线大多为多股绞线,扭绞会使每股导线的实际长度比标称长度增长2%~3%,且交流电流流经导线时的肌肤效应以及到线间的邻近效应,又会使导线内电流分布不均,截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

因此计算电阻值应按如下计算:(2)当架空线路通过三相对称的交流电流时,导线周围空间会出现由此三相电流决定的交变磁场。

导线的电抗可以根据这一交变磁场中和该导线相链的那部分磁链求出:经过完全换位后的分裂导线线路的每相单位长度的电抗为:如以上式可知,导线分裂根数越多,电抗下降越多,但当导线分裂根数大于4时,电抗下降就不那么明显。

分裂间距的增大也可使电抗减少,但间距过大又不利于防止导线产生电晕。

因此,分裂导线的根数一般不超过4根,其子导线间的距离一般取400~500mm左右。

在工程实际范围内,单根导线的x1一般为0.4Ω/km左右,与2根、3根和4根分裂导线相应的x1则分别为0.33Ω/km、0.3Ω/km、0,28Ω/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