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1、概念: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行业道德和角色道德的总称。

2、教师职业道德和和教师道德之间的区别:教师道德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公德)和教师个人道德(私德)。

二、教师职业道德结构

教师职业理想: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献身教育;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作斗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

教师职业纪律:是维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教师职业作风:由职业指导思想和目标决定。

三、教师职业道德特征

内容的继承性;意识的自觉性;行为的典范性;境界的高尚性;影响的深远性。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着标志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着标志是为人师表。

卢梭: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叶圣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年轻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师德境界的高尚性就是要求教师有献身精神,注重师德的高层次性,强调师德要求的禁行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原则。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内容。

2、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4、教书育人原则。

5、乐教勤业原则。

6、教育民主原则。

7、人格示范原则。

8、依法执教原则。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教师义务(无偿性);教师良心(道德意识,具有选择,监督,评价的作用);教师公正;教师诚信。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教育部2008年修订(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

(2)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义务。(3)不得违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2、爱岗敬业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2)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上课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不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1)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挖苦讽刺歧视学生,不变相体罚和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1)坚守高尚道德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高尚情操是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情操的核心。

(2)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

(3)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4)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5)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生学习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

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与灵魂。

1、爱国守法是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是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是灵魂。

4、教书育人是天职。

5、为人师表是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是不竭动力。

三、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规定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质,是新旧两种教师职业道德观的斗争过程,即现代素质教育所要求的道德修养观,同传统中落后的道德修养观的斗争。

特点有四个:内省性,自主性,实践性,持恒性。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教育活动蕴含的道德属性要求从事该职业的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2、教师劳动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3、当代教育的网络化,全民化和终身化新理念的出现,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4、当前师德失范与沦丧现象的大量出现,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物欲膨胀、权欲膨胀、名欲膨胀、情欲膨胀)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

(1)理论学习

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论述。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坚持四个统一的论述: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②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2)拜师学习。虚心求教,善于向他人学习;积极进取,善于向榜样实习。2、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教师道德修养目的。

3、严格自我剖析,主要方法是内省。

4、自觉坚持慎独

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教师要做到慎独,应正确对待“隐”与“微”。隐,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微是要从一点一滴微小的事情做起。

第四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一、主要内容:思想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人际行为规范、仪表行为规范。

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年11月八日颁布)

1、基本内容

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承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

2、基本特点:全面性、时代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禁行性。

三、教师职业行为需要处理的几种人际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1)热爱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2)尊重学生:当今世界进步教育思想的基础。

(3)理解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最佳起点,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是教师公平评价学生的需要。

(4)公正对待学生

(5)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2、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1)主动加强联系,谋求共同立场。

(2)征求意见和建议,谋求支持配合。

(3)尊重而不迁就,待人公正平等。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提高父母威信。

(5)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方法和艺术。

3、教师与同事的关系:合作,尊重,谦虚。

4、教师与领导的关系:服从,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