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座位号:

实验时间:

一、 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二、 实验目的:

测量室温下的空气比热容比;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三、实验器材:

储气瓶一套(包括玻璃瓶、活塞两只、橡皮塞、打气球)、两只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各一只)、测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空气温度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连接电缆及电阻。

四、实验原理: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和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γ

表示(即p

V

C C γ=),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活塞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气体后,再关闭活塞C2。 打开充气活塞C1,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0p 、室温为0T 的空气,用打气球从活塞C1处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活塞C1。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1p ,1V ,0T ),其中1V 为储气瓶容积。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储气瓶。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0p ,瓶内温度下降到1T (1T <0T ),此时,立即关闭放气阀门C2,。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由状态I(1p ,1V ,0T )转变为状态II (0p ,2V ,1T )。

由于瓶内气体温度1T 低于室温0T ,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达到室温0T 为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为1p 。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

III (2p ,2V ,0T ),从状态II 到状态III 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容吸热的过程。

总之,气体从状态I 到状态II 是绝热过程,由泊松公式得:

1

10

10

1

p p T T γ

γγ-γ-= (1) 从状态II 到状态III 是等容过程,对同一系统,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02

1

0p p T T =

(2) 由以上两式子可以得到

1

1200p p P P γγ

-??

??

= ?

???

??

(3) 两边取对数,化简得

()()0121lg lg /lg lg p p p p γ=-- (4)

利用 (4)式,通过测量0p 、1p 和2p 的值就可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的值。

五、实验步骤:

1、按图接好仪器的电路,注意AD590的正负极不要接错。用Forton 式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0p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2、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

热20min ,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示值调到0。 3、将活塞C2关闭,活塞C1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地打入储气瓶B 内,用压力传感器和AD590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的压强和温度,记录瓶内压强均匀稳定时压强1p 和温度0T (室温为0T )(1p 取值范围控制在130~150mV 之间。由于仪器只显示大于大气压强的部分,实际计算时式(4)中的压强1p =0p +1p )。

4、突然打开活塞C2,当储气瓶的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0p 时(即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塞C2。

5、当储气瓶内空气的气压稳定,温度上升至室温0T 时,记下储气瓶内气体的压强p III (由于仪器只显示大于大气压强的部分,实际计算时式(4)中的压强

2p =0p +p III )。

6、记录完毕后,打开C2放气,当压强显示降低到“0”时关闭C2.

7、重复步骤2~6。

8、用测量公式(4)进行计算,求得空气比热容比值。

六、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处理

Pa 102152.45676.6459.81013.6gh P 30k =???==ρ

2223

123()()()8.04102

S γγγγγγ--+-+-==?0.142 3

1.3058.0410S γγ-=±=±?1.30817±0.142

预习思考题

1.泊松公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气体从状态I 到状态II 是绝热过程。

2.比热容比

()()

0121lg lg /lg lg p p p p γ=--之中,并没有温度出现,那为什么要

用温度传感器AD590来精确测定温度呢?

操作后思考题

1.怎样做才能在几次重复测量中保证

1

p 的数值大致相同?这样做有何好处?若

1

p 的数值很不相同,对实验有无影响?

答:关键是容器绝热效果要好。另外每次的程序,完成时间,环境要相同,实验数据大致相同,说明偶然误差小,才有说服力。

2.打开活塞

2

C 放气时,若提前关闭或滞后关闭活塞,各会给实验带来什么影响?

答:提前关闭会使测量结果偏大,滞后关闭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3.本实验的误差来源于哪几个方面?最大误差是哪个因素造成的?怎样减少误差?

答:实验装置漏气、关闭活塞时间的控制。多测量几组数据,求平均值。

空气比热容比的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原理: 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关系由下式表示: C p —C v =R(1) (1) 式中,R为气体普适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r值为: r= C p /C v (2) 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r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r值的仪器如图〈一〉所示。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 ,将原处于环境大气 压强P 0、室温θ 的空气从活塞C 1 ,处把空气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压 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I(P ,θ ,V 1 ),V 1 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II(P 1 ,θ ,V 1 )后, 迅速关闭活塞C 2 ,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方程: P1V1’=P0V2’(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θ 0 时,原状态为 I(P 1,θ ,V 1 )体系改变为状态III(P 2 ,θ ,V 2 ),应满足: P1V1=P0V2(4) 由(3)式和(4)式可得到: r=(log P0-log P1)/(logP2-log P1) 利用(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 和P 2 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r值。 实验装置:

图〈一〉实验装置中1为进气活塞塞C 1,2为放气活塞C 2 ,3为电流型集成温 度传感器AD590,它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测温 范围为-50℃至150℃。AD59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温灵敏度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当待测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 0 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 P +10.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 实验内容: 1.按图〈一〉接好仪器的电路,AD590的正负极请勿接错。用Forton式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 0,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θ 。开启电源,将 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表示值调到0。 2.把活塞C 2关闭,活塞C 1 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进入贮气瓶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在热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过去,由于实验测量手段的原因使得对它的测量误差较大。现在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使得测量便得简单而准确。本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理想气体定压摩尔热容量和定体摩尔热容量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R C C v p =- (4-6-1) 其中, R 为普适气体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γ定义为 v p C C = γ (4-6-2) 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 γ γ 2 011V P V P = (4-6-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2 211V P V P = (4-6-4) 由(4-6-3)式和(4-6-4)式,可得 )lg /(lg )lg (lg 1210P P P P --=γ (4-6-5) 利用(4-6-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和P 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γ值。

第四周物理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次农学班一组别题目空气比热容比地测量姓名梁志雄日期 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比地测量 实验地目地: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地比热容比;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实验原理:气体地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之比称为气体地比热容比,用符号 表示.(即),它被称气体地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地参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通过测量,可以加深对绝热、定容、定压、等温、等热力学过程地理解. 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关闭活塞.打开活塞,由压气泡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P.室温地空气压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压强增大,温度变至一定值时,关闭活塞.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活塞,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时迅速关闭活塞,由于放气过程很短,故认为此过程是一个近似地绝热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该满足泊松定律: () 由气态方程可知 ()由以上两式子可以得到 ()当关闭活塞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高到时,到达状态.从状态到状气体地体积不变. 由查理定律 ()由()和()两式得 ()再由()和()两式得 ()那么利用()式这一测量公式,通过测量,,地值可测量出空气地比热容地值. 实验步骤:.连结好仪器,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分钟用容盒式气压表测定大气压强,通过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

.把活塞关闭,活塞打开.用压气泡把空气稳定地徐徐地压入气瓶中,待瓶内气压达到一定值后,停止压气,并记录下稳定后地压强值..突然打开活塞,当气瓶地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时(即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 塞. .待贮气瓶内空气地压强稳定后,记录下. .用测量公式()进行计算,求得空气比热容比 记录数据地表格: 周围大气压强 × 实验开始前地室温℃ 数据处理 由表格中地数据可知,空气地比热容比地平均值是 ,而标准偏差 操作思考题 打开活塞放气时,若提前关闭或滞后关闭活塞,各会给实验结果带来什么影响? 由实验中比热容比地计算公式γ=[㏒(P1)-㏒(P0)]÷[㏒(P1)-㏒(P 2)]可知,当提前关闭活塞C2时,气缸内地压强P2就会增大,根据上面公式,求地空 气地比热容比会增大,同理,当推辞关闭活塞C2时,空气地比热容比会减少.本实验地误差来源于那几个方面?最大地实验误差是哪个因素造成地?怎样减少误差? 实验地主要误差主要来源于温度和压力方面;而最大地实验误差则来源于压强方面,在实验地过程中,由于操纵活塞C2地时候所产生地误差,就导致了气缸中气体溢出外界地量地多少,从而对缸里地压强产生一个直接地影响,导致测出地空气比热容比产生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所产生地误差,在做实验地时候,应注意检查气体是否产生泄露,在测量数据时,尽量测量多组数值,取平均值.测量次数 状态压强显示值 状态温度 状态Ⅲ压强显 示值 状态Ⅲ温度 Ⅲ 状态气体实际压强 状态Ⅲ气体实际压强 γ 2.66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007 实验报告 评分: 课程: ******** 学期: ***** 指导老师: **** 年级专业: ***** 学号:****** 姓名:!习惯一个人007 实验3-5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 r r o r o r T p T p 1 1 11 --= (3-5-2)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0 21T p T p o = (3-5-3) 由(3-5-2)式和(3-5-3)式,可得 )lg /(lg )lg (lg 1210P P P P --=γ (3-5-4) 利用(3-5-4)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和P 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γ值。

空气比热容比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空气比热容比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1.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2.实验目的 (1)了解绝热、等容的热力学过程及有关状态方程。(2)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3.实验原理:主要原理公式及简要说明、原理图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空气比热容比实验报告)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考虑在准静态情况下气体由于膨胀对外做功为dA?pdV,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为 dQ?de?dA?de?pdV(1) 定容比热容cv是指1mol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由于体积不变,那么由(1)式可知,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内能的增加(dQ=de),所以

?dQ?de ?cv???dT??dT(2)??v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上述定义虽然是在等容过程中给出,实际上 任何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都可以写成de=cvdT 定压比热容是指1mol的理想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即 ?dQ? ?(3)cp???dT???p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3)式,考虑在定压过,就有 dV?dQ??de? ??????p(4) dT?dT?p?dT?p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RT可知,在定压过程中入(4)式,就得到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关系 dVRde ?,又利用?cv代dTpdT cp?cv?R(5) R是气体普适常数,为8.31J/mol·K,引入比热容比?为 ??cp/cv(6) 在热力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与温度

工商管理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__ 课程代码: 101207709 __ 学院(直属系): 工商管理学院_ 年级/专业/班: 2013级工商管理6班 学生姓名: 张启___ 学号: 312013073456 实验总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 曹嘉晖______ 开课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_ 实验中心名称: 工商管理学院实验中心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工商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时间:2015年11月2-13日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①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人力资源管理各种实务的模拟,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②综合应用本课程的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体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和涵义。③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使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打印机及相关软件等 四、实验过程记录 1、在AC单项实验中我们需要招聘大客户经理,进行销售行为访谈,根据对大客户经理岗位的要求,选出3-4个比较适合该案例企业所招聘岗位考察的维度。运用行为时间访谈法(BEI)比较合适的考察了上述维度,选出了几个比较适合该行为事件访谈法考察的维度,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根据所招聘岗位的各个考察指标设置符合STAR原则部分要求的面试题目。最终招聘到了合适的大客户经理。 2、在综合性训练计划报告中,对TT公司进行案例分析。解决了其薪酬体系的问题,以及其实行的岗位工作制度的原因及优点等问题,分析了其实行绩效工资的薪酬体系的好处。 3、在战略和制度试验中,对LX公司进行分析,分析了该公司的绩效考核与公司战略的结合,以及是否适合推行保卫+进攻的双拳战略等问题。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系统构成、战略调整、制度构建等方面的问题。

西华大学数据库实验报告(五)

第5次作业 ——事务、游标、自定义函数 一、环境 运行SQL Server,并已经创建名为student数据库、“学生信息”表、“课程”表、“学生成绩”表。 二、实训内容 1、事务 (1)Alice和Bob分别有银行账号A、B,分别用表a、表b表示,这2个表都只有1个字段amount,表示余额。现在需要从Alice向Bob转账制定金额,要求转账过程中不能出现错误,而且不管转账是否成功,都扣除Alice账号1元钱的手续费。 (2)amount字段上的约束条件是余额不能小于0 declare@xmoney money,@err1int,@err2int set@xmoney= 300 --指定转账金额为300 begin transaction update A set amount=amount- 1 --扣除手续费 set@err1=@err1+@@ERROR--记录上述update可能出现的错误 save transaction transfer--设置保存点transfer update A set amount=amount-@xmoney--从账号A中扣除金额 set@err2=@err2+@@ERROR--记录上述update可能出错的情况 update B set amount=amount+@xmoney--想账号B中转入金额 set@err2=@err2+@@error if@err1!= 0 --如果扣除手续费出现错误 begin rollback transaction print'所有操作失败' end else begin

if@err2!= 0 --如果转账过程出现错误 begin rollback transaction transfer--回滚到保存点transfer处 print'转账失败,但手续费已扣' end else begin commit transaction--所有操作成功,提交事务 print'转账成功' end end go 2、自定义函数 (1)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标量函数,统计“课程”表中总共有多少 条门课程,写出程序代码。要求:在建立函数之前,为排除重名函数,先判断要创建的函数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先删除。 if exists(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Ccount'and type='FN') drop func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1869141.html,ount go create func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1869141.html,ount() returns int as begin declare@num int set@num= 0 select@num=count(*) from学生课程_蒲强林 return@num end go -- 调用函数查询 use student go declare@num int set@num= 0 set@num=https://www.360docs.net/doc/6111869141.html,ount() print'课程表中总共有:'+cast(@num as char(1))+'门课程' go 运行结果截图: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课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1、学习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题 教学目 2、熟练掌握物理天平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的 法。 3、熟练掌握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不确定度 重难 1、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计算。 点 2、各物理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教学方讲授、演示、提问、讨论、操作相结合。 学 3学时。法 时 一、前言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体比热容的比值称为比热容比。气体的值在许多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由气体动理论可知,理想气体的值为: (1) 式中为气体分子的自由度,对于单原子分子 ;对于双原子刚性分子, ;对于多原子刚性分子,。实验中气体的比热容比常通过绝热膨胀法、绝热压缩法等方法来测定。本实验将采用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小球在储气瓶玻璃管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空气的值。 二、实验仪器 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支撑架、小型气泵、TW-1型物理天平、0-25mm 外径千分尺等。

三、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钢球A位于精密细玻璃管B中,其直径仅仅比玻璃管直径小 0.01-0.02mm,使之能在玻璃管中上下移动,瓶上有一小孔C,可以通过导管将 待测气体注入到玻璃瓶中。 图1 设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当瓶内气压P满足下式时,小球处于平衡位置: (2) 设小球从平衡位置出发,向上产生微小正位移x,则瓶内气体的体积有一 微小增量: (3) 与此同时瓶内气体压强将降低一微小值,此时小球所受合外力为: (4) 小球在玻璃管中运动时,瓶内气体将进行一准静态绝热过程,有绝热方程: (5) 两边微分,得 (6) 将(3)、(4)两式代入(6)式,得: (7)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的运动方程为: (8) 可知小球在玻璃管中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 (9) 最后得气体的值为: (10)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实验5—2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间满足关系:p v C C R -=,其中R 为气体普适常数;二者之比p v C C γ=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指数,它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热机的效率及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特性都与空气的比热容比γ有关。 【实验目的】 ⒈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⒉ 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⒊ 学习空气压力传感器及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把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及室温T 0下的空气状态称为状态O (P 0 ,T 0)。关闭放气阀、打开充气阀,用充气球将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室温T 0状态下的空气经充气阀压入贮气瓶中。打气速度很快时,此过程可近似为一个绝热压缩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进气阀,气体压强稳定后,达到状态Ⅰ(P 1 ,T 1 )。随后,瓶内气体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下降至室温T 0,达到状态Ⅱ(P 2 ,T 0 ),这是一个等容放热过程。 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相通,当压强降至P 0时立即关闭放气阀。此过程进行非常快时,可近似为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压强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Ⅲ(P 0 ,T 2 )。随后,瓶内空气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回升至室温T 0,达到状态IV(P 3 ,T 0 ),这是一个等容吸热过程。 O (P 0 ,T 0 ) ① 绝热压缩→ Ⅰ(P 1 ,T 1 ) ② 等容放热→ Ⅱ(P 2 ,T 0 ) ③ 绝热膨胀→ Ⅲ(P 0 ,T 2 ) ④ 等容吸热→ IV(P 3 ,T 0 ) 其中过程①、② 对测量γ没有直接影响,这两个过程的目的是获取温度等于环境温度T 0的压缩空气,同时可以观察气体在绝热压缩过程及等容放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测量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是③、④两个过程。 过程③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满足理想气体绝热方程: 图5-2-1气体状态变化及V p -图

西华大学CAD上机实验报告

西华大学上机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直线、多边形、圆、圆弧、椭圆、圆环、多段线等绘图命令的操作与运用。 二、实验内容或设计思想 1)用上节课所学的绘图命令,绘制下列图形,形似即可,但要求圆和六边形的中心坐标为(0.5L,1/3B),半圆的中心坐标在矩形的长边中心处。(其中L为矩形的长,B为矩形的宽)。 2)绘制下列图形,不需标注,尺寸、角度必须精确。

三、实验环境与工具 计算机、AUTOCAD软件。 四、实验过程或实验数据 1)打开AUTOcad软件; 2)2-1 命令: _rectang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 命令: _explode 找到 1 个 命令: _divide 选择要定数等分的对象: 输入线段数目或[块(B)]: 3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命令: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12.2851>: 命令: _trim 当前设置:投影=UCS,边=无 选择剪切边... 找到11 个 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按住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

2-2-1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80<141.5 命令: xl 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 a 输入构造线的角度(0) 或[参照(R)]: 54.5 指定通过点: 命令: _trim 当前设置:投影=UCS,边=无 选择剪切边... 找到 3 个 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按住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 2-2-2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20.0000>: 30 命令: _polygon 输入边的数目<4>: 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边(E)]: 输入选项[内接于圆(I)/外切于圆(C)] : 指定圆的半径: 30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30.0000>: 20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20.0000>: 5 命令: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5.0000>: 命令: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5.0000>: 命令: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5.0000>:

大学物理空气比热容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物实验报告撰写模板2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在热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过去,由于实验测量手段的原因使得对它的测量误差较大。现在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使得测量便得简单而准确。本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理想气体定压摩尔热容量和定体摩尔热容量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R C C v p =- (4-6-1) 其中, R 为普适气体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γ定义为 v p C C = γ (4-6-2) 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 γ γ2011V P V P = (4-6-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理想气体比热容比的原理和方法。 2.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二、实验仪器 实验台,590AD 温度计模块,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与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r 表示,它被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通过测量r ,可以加深对绝热、定容、定压、等温等热力学过程的理解。 对于理想气体: R C C V P =- (5-1) 其中,R 为气体的普适常数。 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以贮气瓶内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图1 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仪结构图 1.首先打开气阀1、2,使贮气瓶与大气相通,然后关闭气阀1、2,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同压的气体。 2.用气管分别将打气球和气阀1、气压计和气阀2连接起来,打开气阀1,

用打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气阀1。此时瓶内原来的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气体处于状态),,(011T V P I 3.将连接在气阀1上的气管取下,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到0P 时,立即关闭放气阀,将有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贮气瓶。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气体由状态),,(011T V P I 转变为状态 ),,(120T V P II 4.由于瓶内温度1T 低于外界温度0T ,所以瓶内气体慢慢的从外界吸热,直到达到外界温度0T 为止,此时瓶内的压强也随之增大为2P ,即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022T V P III 。从状态Ⅱ到状态Ⅲ为等容吸热过程。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曲线 II I →为绝热过程,有绝热过程方程得: r r V P V P 2011= (5-2) III I →为等温过程,由等温过程方程得: 2211V P V P = (5-3) 由(5-2)(5-3)可得:

西华大学 信息检索B 实验报告

序号: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信息检索B 课程代码: 3500009 学院(直属系): 电气信息学院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 任课教师: 开课学院: 西华大学图书馆 实验中心名称: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实验一 (2) 实验二 (5) 实验三 (8) 实验四 (11)

实验一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图书馆实验时间:2012年10月31日 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掌握图书馆OPAC的检索途径和方法和读秀学术搜索或超星电子图书等检索工具的分类浏览、简单检索、高级检索等检索方法,并能掌利用相关工具获取文献全文的技巧。 实验要求:利用西华大学图书馆OPAC、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检索相关信息并按照信息检索步骤写出操作过程。 一、利用西华大学图书馆OPAC检索与专业相关的教材,并记录检索结果中1条书目的详细信息。

5实施检索(截取填写后的检索界面) 6 检索结果结果数3相关信息 题录(1条) 7 获取全文方式图书馆借阅 二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或超星电子图书检索上题的书目在其数据库的收录情况,并记录检索和获取全文的步骤。

1课题名称检索书名是说服力,作者是戴夫·拉克哈尼(Dave Lakhani)的图书 2 课题 分析 信息类型图书 信息特征项书名,作者 关键词说服力,Dave Lakhani 其他要求 3 检索工具读秀学术搜索 4 检索 策略 检索途径书名,作者 检索式书名=说服力 and 作者= Dave Lakhani 5实施检索(截取填写 后的检索界面) 6 检索 结果 结果数1 相关信息题 录(1条) 所选信息参 考文献格式 Dave Lakhani著;答洁,张丽译.说服力:如愿以偿的艺术.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07. 7 获取全文方式文献传递

空气压强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空气压强实验报告 篇一:验证大气压强的实验 关于验证大气压强的实验 一、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

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 篇二: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班级:电子六班学号:20XX31190611姓名:官镇校 一、实验目的 测量室温下的空气比热容比。 二、实验仪器 储气瓶一套(包括玻璃瓶、活塞两只、橡皮塞、打气球)、两只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各一只)、测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空气温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 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座位号: 实验时间: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 气压计、FD-TX-NCD 空气比热容测定仪。 三、 实验原理: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 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和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γ 表示(即p V C C γ=),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活塞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气体后,再关闭活塞C2。 打开充气活塞C1,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0p 、室温为0T 的空气,用打气球从活塞C1处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活塞C1。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1p ,1V ,0T ),其中1V 为储气瓶容积。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储气瓶。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0p ,瓶内温度下降到1T (1T <0T ),此时,立即关闭放气阀门C2,。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由状态I(1p ,1V ,0T )转变为状态II (0p ,2V ,1T )。

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word文档良心出品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1) 了解绝热、等容的热力学过程及有关状态方程。 (2)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 考 虑在准静态情况下气体由于膨胀对外做功为 dA = PdV ,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为 dQ =dE +dA=dE + PdV 1. 实验名称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主要原理公式及简要说明、原理图 定容比热容C v 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 热量。由于体积不变,那么由 (1)式可知,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内能的增加 (dQ = dE),所以 C 〔dQ 〕 dE C v = i 〒丨=—(2) i dT 丿v dT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所以上述定义虽然是在等容过程中给出, 任何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都可以写成 d E = C v dT 定压比热容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1K 实际上 所吸收的热 Cp ^dQ (3) 丿p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3)式,考虑在定压过,就有 (dQ )冶 + ___ I — ___ I + I dT 丿p ■ I dT 丿 dV p dT ⑷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RT 可知,在定压过程中 理=巴,又利用 dT P dE dT =Cv 代 入(4)式,就得到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关系 C p =C v + R (5) R 是气体普适常数,为 8.31 J / mol K ,?引入比热容比丫为 在热力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与温度无关。气体运动理论告诉我们, Y 与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f 有关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docx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装 订 线

1、控制与驱动电路的测试 (1)启动实验装置电源,开启DJK20控制电路电源开关。 (2)调节PWM脉宽调节电位器改变Ur,用双踪示波器分别观测SG3525的第11脚与第14脚的波形, 观测输出PWM信号的变化情况,并填入下表。 (3)用示波器分别观测A、B和PWM信号的波形,记录其波形、频率和幅值,并填入下表。 (4)用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同时观测11脚和14脚的输出波形,调节PWM脉宽调节电位器,观测 两路输出的PWM信号,测出两路信号的相位差,并测出两路PWM信号之间最小的“死区”时间。 2、直流斩波器的测试(使用一个探头观测波形) 斩波电路的输入直流电压U i由三相调压器输出的单相交流电经DJK20挂箱上的单相桥式整流及电容滤波后得到。接通交流电源,观测U i波形,记录其平均值(注:本装置限定直流输出最大值为50V,输入交流电压的大小由调压器调节输出)。 (1)切断电源,根据DJK20上的主电路图,利用面板上的元器件连接好相应的斩波实验线路,并接 上电阻负载,负载电流最大值限制在200mA以内。将控制与驱动电路的输出“V-G”、“V-E”分别接至V的G和E端。 (2)检查接线正确后,接通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源。 (3)用示波器观测PWM信号的波形、U GE的电压波形、U CE的电压波形及输出电压Uo和二极管两 端电压U D的波形,注意各波形间的相位关系。 (4)调节PWM脉宽调节电位器改变Ur,观测在不同占空比(α)时,记录U i、U O和α的数值于下表 中,从而画出U O=f(α)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西华大学 机器人创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学院(直属系):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制作巡线小车 二、成员分工:(5分) 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 寻线小车的工作原理: 寻线小车分为4个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寻线模块。其中寻线模块把外界采集到的线路信息分别转换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然后把信号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做出响应,并发送给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把传来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驱动电机转动。电源模块为其它三个模块提供电能。寻线小车的工作方案如下: 寻线小车的电路原理图如下:

其中的寻线模板没有包括在内,寻线模块主要由三个红外线传感器和AD转换器组成,其数字输出端接在ATMEGA328P的3,4,5引脚,对应输入端口1,2,3。模拟量输出接在24,25,26引脚,对就芯片的A1,A2,A3模拟量输入端口。 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如下 控制模块:

ATMega328P的内部结构图 寻线模块: 寻线模块由三个红外线传感器和AD转换器组成。通过调节寻线模块上的旋钮,改变其相应的值,来分别是白线还是黑线。黑线输出的数字量为0,白线输出为1。而其模拟量是就接收光的多少,范围是0~1023。

电机驱动模块: 电机驱动芯片与电机的接线如下: 寻线小车寻线原理(简述): 寻线小车有三个传感器,分别为左、中、右三个。通过寻线模块所传送回来的数据量,确定转向。其真值表如下: 四、实验步骤:(图文说明设计过程中关键步骤)(30分) 巡线小车各个组件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34页 实验5—2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间满足关系:p v C C R -=,其中R 为气体普适常数;二者之比p v C C γ=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指数,它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热机的效率及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特性都与空气的比热容比γ有关。 【实验目的】 ⒈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⒉ 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⒊ 学习空气压力传感器及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把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及室温T 0下的空气状态称为状态O (P 0 ,T 0)。关闭放气阀、打开充气阀,用充气球将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室温T 0状态下的空气经充气阀压入贮气瓶中。打气速度很快时,此过程可近似为一个绝热压缩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进气阀,气体压强稳定后,达到状态Ⅰ(P 1 ,T 1 )。随后,瓶内气体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下降至室温T 0,达到状态Ⅱ(P 2 ,T 0 ),这是一个等容放热过程。 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相 通,当压强降至P 0时立即关闭放气阀。此过程进 行非常快时,可近似为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 空气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压强稳定后,瓶 内空气达到状态Ⅲ(P 0 ,T 2 )。随后,瓶内空气通 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回升至室 温T 0,达到状态IV(P 3 ,T 0 ),这是一个等容吸 热过程。 O (P 0 ,T 0 ) ① 绝热压缩→ Ⅰ(P 1 ,T 1 ) ② 等容放热→ Ⅱ(P 2 ,T 0 ) ③ 绝热膨胀→ Ⅲ(P 0 ,T 2 ) ④ 等容吸热→ IV(P 3 ,T 0 ) 其中过程①、② 对测量γ没有直接影响,这两个过程的目的是获取温度等于环境温度T 0的压缩空气,同时可以观察气体在绝热压缩过程及等容放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测量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是③、④两个过程。 过程③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满足理想气体绝热方程: 图5-2-1气体状态变化及V p -图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分析计算,能熟练掌握现金流量估算的原则和方法,并能深刻理解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与利润指标之间的差异;学会根据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计算投资决策指标,最终进行投资方案的定量分析和决策。 二、实验过程记录 (一)(1) (2)经营营运资本各年所需垫支的现金流量 首先,2013年收入=3600万元 2014年收入=3600*2%=3672万元 2015年收入=3672*2%=3745.44万元 2016年收入=3745.44*2%=3820.35万元 2017年收入=3820.35*2%=3896.76万元

2018年收入=386.76*2%=3974.69万元 综上,2013年垫支的现金流量=3600*6%=216万元 2014年垫支的现金流量=3672*6%—216=4.32万元 2015年垫支的现金流量=3745.44*6%-220.32=4.4064万元 2016年垫支的现金流量=3820.35*6%—224.7264=4.4946万元 2017年垫支的现金流量=3896.76*6%—229.221=4.5846万元 2018年垫支的现金流量=3974.69*6%—233.8056=4.6758万元 (3)流水线投产后,各年的经营现金流量 第1年为:(3600—2000)*(1—25%)+112.5+25—300—216=821.5万元 第2年为:(3672—2000)*(1—25%)+112.5+25—4.32=1387.18万元 第3年为:(3745.44—2000)*(1—25%)+112.5+25—4.4064=1442.17万元 第4年为:(3820.35—2000)*(1—25%)+112.5+25—300—4.4946=1198.27万元 第5年为:(3896.76—2000)*(1—25%)+112.5+25—4.5846=1555.49万元 第6年为:(3974.69—2000)*(1—25%)+112.5+25—4.6758=1613.84万元 (4)重点回收额为:(3974.69—2000)*(1—25%)+238.4814=1719.50万元 (5)净现值=—1000—2000—300*(P/F,12%,1)—216*(P/F,12%,1)+112.5*(P/A,12%,4)*(P/F,12%,1)—300*(P/F,12%,4)+(3600—2000)*(1—25%)*(P/F,12%,2)+(3672—2000)*(1—25%)*(P/F,12%,3)+(3745.44—2000)*(1—25%)*(P/F,12%,4)+(3820.35—2000)*(1—25%)*(P/F,12%,5)+(3896.76—2000)*(1—25%)*(P/F,12%,6)+(3974.69—2000)*(1—25%)*(P/F,12%,7)—4.32*(P/F,12%,2)—4.4064*(P/F,12%,3)—4.4946*(P/F,12%,4)—4.5846*(P/F,12%,5)—4.6758*(P/F,12%,6)+238.4814*(P/F,12%,7)+50*(P/F,12%,5)+25*(P/A,12%,6)*(P/F,12%,1)=1710.25万元 综上,净现值1710.25>0,所以,该企业应该投资。 (二) (1)每月折旧导致现金流量增加,增加1425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