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概念教学之概念图法
概念图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概念图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新授课中,我通过如下几个步骤应用概念图:①预习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时,引导他们采用概念图的方式。
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知识,这个时候,概念图就能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②用于笔记学生在做课堂笔记时,可以采用概念图的方式。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花大量的时间用于记笔记,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凌乱,不容易记忆,课后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
而用概念图的方式就有别于传统的方式。
采用概念图的方式,不仅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由于采用图像和线条的网状结构,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使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更利于记忆和复习,使课堂学习更高效。
③用于讨论学生讨论问题,由一人担任“秘书”,把整个讨论过程用概念图的形式画出来(如图8)。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仅仅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强,灵感容易显现,所以将讨论中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一定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容易跑题,讨论一些与中心话题无关的话题,那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正是概念图可以解决的问题。
将概念图应用于新授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但是,与新授课相比,在复习课中,概念图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3、概念图在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在复习课中我主要应用概念图的两种形式: ①在课桌上分组合作完成在引入主题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在制作完成后,分别向其他小组展示各自的导图,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提供引导和建议,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最后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成果。
高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性教学

高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性教学【摘要】基本概念既是知识结构的基本单元,又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智力的开发与发展,创新与创造能力的挖掘与培养,皆离不开基本概念。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名词概念,它们是抽象的,学生往往不易于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民间谚语,使得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采用设疑法有效地分解基本概念的难度;通过对比法使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较清楚地加以区分;概念图可使原来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关键词】概念教学谚语法设疑法对比法概念图法学科认知结构(或图式)要以事实、概念、原理、规则等为基本要素。
其中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
如果把知识结构比喻为一个生物体,那么构成这个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就是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条件,是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基本单位。
[美]J•S•布鲁纳也曾说“概念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核心”。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概念学习尤为重要。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名词概念,它们是抽象的,学生往往不易于理解。
新教学大纲对生物学的基本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知道、认识,了解、掌握),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则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说明基本概念的重要性。
浙科版新教材中的概念系统是由相应的模块观点引领的。
核心概念在新教材中以黑体字出现,另外在习题训练中增加了“画概念图”这块内容。
从生物学科结构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生物学科的概念体系是由一些主导概念构成基本框架,然后由此衍生出更多的从属概念,生成生物学科概念体系的金字塔结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准确而灵活地掌握基本概念,从而达到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生物学知识的目的,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现结合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认识与做法。
一、从生活实例中引出概念——谚语法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在一些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教学策略 第一节概念图策略教学设计

概念图策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概念图的定义。
知道概念图的特征。
描述出概念图的基本要素。
2、能力目标:绘制概念图,用概念图表达某一单元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并利用概念图进行评价。
3、情感目标:能够通过概念图的认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待事物更加具有层次和逻辑。
二、教学重点:概念图基本要素的描述。
绘制概念图,用概念图表达某一单元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并利用概念图进行评价。
三、教学难点:
绘制概念图,用概念图表达某一单元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并利用概念图进行评价。
四、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概念认知
概念的感性认
识。
概念图及其应用

概念图及其应⽤所谓“概念图(Concept-Map)”,是⼀种⽤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概念间关系的图⽰法。
换句话说,就是指利⽤图⽰的⽅法来表达⼈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脑中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也被称作思维地图、思维导图(Mind-Map)。
也可以这样说,⼈类使⽤的⼀切⽤来表达⾃⼰思想的图⽰⽅法都是“概念图”。
“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引导⼈们思维的图,把这种图⽰⽅法的意义挑明了。
把概念图作为⼀种教学原理、理论,⽽不仅仅是辅助性的经验、⼿段,主动⾃觉地运⽤到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师⽣提⾼教学质量,是由美国康乃尔⼤学教育系的诺⽡克(Josehp D.Novak)教授提出的。
诺⽡克教授认为,“意义学习”是将新的概念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概念图对学习者和教师同样重要,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的认知活动,有助于整合新旧知识,在⼤脑中构建知识⽹络。
诺⽡克博⼠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的概念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在1960年代着⼿研究概念图技术,并使之成为⼀种教学的⼯具。
事实上,概念图的⽤途极其⼴泛。
它除了⽤作辅助学⽣学习的⼯具外,还是教师和研究⼈员分析评价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的⽅法,也是⼈们产⽣想法(头脑风暴),设计结构复杂的超媒体、⼤⽹站以及交流复杂想法的⼿段。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取决于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
换⾔之,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
学习就是建⽴⼀个概念⽹络,不断地向⽹络增添新内容。
奥苏贝尔的另⼀个重要观点是有意义学习。
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
新知识必须和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产⽣相互作⽤。
有意义学习与死记硬背截然不同。
尽管死记硬背也能把新信息纳⼊知识的结构,但是,它缺乏新知识与知识结构的相互作⽤。
概念图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图教学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表达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教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在考试和实践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一、概念图教学的优势概念图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材不同,它将知识点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它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成清晰明了的图形,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主线和重点,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理解。
另外,概念图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概念图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概念图教学在生物系统分类中的应用在生物系统分类中,概念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生物群体的分类和关系。
通过使用概念图,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生物的层级分类和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二)概念图教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在生物化学中,概念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例如,通过概念图教学演示蛋白质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分子的构建和生物作用。
(三)概念图教学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在生态学中,概念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通过使用生态学概念图,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结论概念图教学是一种以图形的方式表达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发展。
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概念图教学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完整word版)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关于概念图的概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当新旧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学生才容易记住这些知识。
由于概念图能清晰地呈现概念的整合过程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概念图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建立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笔者认为,概念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二、如何制作概念图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如果要学习制作一个好的概念图,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选出关键概念,并将其列成清单。
(2)把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最抽象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把最具体的、最不包容的概念放在最底层,然后,将图中的每个概念用圆圈或方框。
(3)寻在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
(4)用箭头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
对已经初步完成的概念图进一步的学习和反思。
随时调整和充实概念图,完善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概念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三、利用概念图时要注意的几点1.要明确利用概念图复习的核心目的:设法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概念图,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2.要利用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的过程,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纠正对一些知识的问题理解(即片面、不正确的理解);3.要提升学生横向、纵向联系知识的能力,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理解、解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4.要求学生在课内外不断交流概念图,使之不断完善与改进;5.构建概念图时可以只写出关键词,但必须明确其背后的丰富信息,切忌只写出了关键词而不明确它包含的信息。
四、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1、应用概念图进行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结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张书琴来源:《江西教育C》2019年第10期数学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划分为识图、绘图、读图三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出发,归纳新旧知识点,研究改进数学概念图的教学模式。
数学概念图的使用,可以把课堂上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用概念图直观地表现出来,使之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一、进行识图教学教师在运用概念图开展小学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图,侧重的是概念之间的联系,教材上也没有丰富的图片表达。
使用文字性的表述让学生理解、记忆,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直观的表达上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提升课堂趣味性,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小学生兴趣心强的这一特点,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养成识图能力。
教师应不断改革识图教学方式,整合全方面的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提高学生的识图效率。
比如,在开展小数、整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时,运用概念图帮学生提升概念学习效果。
在课前,深入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探寻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关联,把这些作为概念图制作的前提条件,积极融入课堂。
在课堂活动正式开始时,首先询问学生对整数、小数知识的了解程度,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从整数的十进制等概念,拓展到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熟练了概念图的识图技巧,为以后的绘图、读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绘图质量绘图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一定难度。
大部分的概念图都是由教师亲手绘制,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图消耗了教师大量时间。
教师要不断研究数学知识点,根据后续使用效果的不断健全,运用概念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化学有机物的教学策略

化学有机物的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有机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们常常感到困惑的部分。
针对有机物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的知识。
一、概念图法概念图法是一种将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的教学方法。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概念图,将有机物的结构、命名规则、反应机制等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概念图法可以使学习有机物的知识更加有条理,减少信息的冗余和混乱,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实验探究法有机化学在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化学反应,观察物质的变化,加深对有机物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来演示有机物的特性和反应过程。
例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香蕉酯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有机物的香味和溶解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从实验中感受到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法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机物的实际应用,如聚合物、医药领域中的有机化合物等。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互动讨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讨论,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共同探讨有机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机制等内容。
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通过展示有机物的结构模型、物理性质的实验视频以及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图像和动画,可以使学生对有机物的特性有更直观的了解。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针对有机物的教学策略可以多样化和灵活运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学生的意义
1)帮助学生整合旧知识,建立新的知识体 系
2)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交流、评价、 完善中进一步丰富概念,准确理解概念
3)作为学生记笔记的工具
2.对教师的意义
利于教师高水平的教学,避免“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绘制概念图的基本要求
1.概念图四要素
节点
连线 连接词
层次
2.绘制概念图的流程
概念图在国外的 生物学教学中已有了 很广泛的应用,从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 标准》中所提到的教 案范例和软件资源中 也可以看到, 许多优 秀教案都使用了概念 图。
经统计,三本 必修教材中,在 “自我检测”部 分,一共有近20 处要求学生画出 概念图,或补充 概念图。
二、概念图在教学中的意义
1.对学生的意义
化;实验:观察根尖分生 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图6-1有丝分 裂细胞周期; 不同细胞的细 胞周期持续时 间。
蛙的红细 胞的无丝 分裂
1)利于确定教学重点,不会本末倒置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定义
场所 过程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结构与功能 (图5-8)
2)利于确定教 学顺序
蛋白质
基本单位
氨基酸
结构通式
3)初步拟定概念图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用连线把概 念连接起来。连线可以是单向或双向的。
4)在连线上标注连接词,用以说明概念间的关系。
如有必要,可以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或图示写在 概念旁。
5)在学习中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及时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进行修改 和完善
在今后的学习中,对概念图进行丰富
构建型
3.概念图在评价中的作用
1)形成性评价
必修二第一、二章概念梳理
2)终结性评价
测试中选用概念图类试题 命制试题过程中,心中要有概念图
4.概念图在复习课中的运用
1)对知识进行梳理、拓展以及迁移。 2)将曾经做好的概念图为复习向导, 信息
被即时调出,利于再复习 。
3)对知识形成有序的结构, 从而提高复习 的效率。
3.概念图绘制注意事项
1)图中每个概念只出现一次。 2)连接词尽可能选用意义表达具体的词。
3)不要过度强调概念图 的规则,充分发挥学生的
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习积极性。
4)给学生及时的反馈, 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 互动。
四、对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建议
1.在备课中运用概念图的建议
细胞增殖的意义
3.概念图绘制成功的基础是学生对概念 的准确理解。
4. 概念图教学策略与合作学习策略相 结合,效果更佳。在讨论的过程中, 取长补短,在交流中自我反思,但小 组成员不宜过多。
5.概念图是知识的高度浓缩, 存在从概念到 概念、从知识到知识的不足, 利用适当的练 习来巩固新获得的概念和知识, 把知识引向 应用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3)利于重组教材, 实现“用教材教”
HO
H2N C C OH
R
“反例”、“特例”
正例
?
甘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亮氨酸
2.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概念图
1)课前:承上启下
组成元素: C、H、O、N(P、S)
组
种类:
成
2)课中:及时归纳
氨基酸 通式:
脱
水
特点:
缩
合
多肽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 种类 、数目
折 不同,多肽的 空间结构 不同
叠 盘 旋
蛋白质
导致
结构多样性
导致
功能多样性
结构蛋白 运输作用 催化作用 调节作用
免疫作用
排、列顺序
3)课尾:总结评价
填 空 型
请完成下面有关核酸的概念图:
填空型
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据 图 答 (_1_)_若__图__中__A_为__糖,类C是,_则__A_是____,G____题型_。
(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 (3)F和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列出概念 2)分层次写出概念 3)据联系连线 4)写连线词 5)修改和完善
1)选取概念
阅读课本内容,标出自己 认为重要的部分或重要观点, 阅读这部分内容之后,确定能 理解主题的关键概念,并将它 们一一列出。
2)确定中心概念,将其置于图的上层或中央。
中心概念:最能反映主题、含义最广、最概 括的、最上位的概念。
解答一个困惑:
用概念图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结构, 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能力基础,这个技 能学习是否需要比较久的时间?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成都十八中 刘霞 2016.9.2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庆旅游攻略
旅游路线 携带物品 同行人员 出行时间 天气 路况 景点
……
一、概念图的起源与历史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 瓦克教授根据奥苏贝尔“意义学习和概念 同化”理论开发了概念图这一工具。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 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方法。
课前:检 测前概念
课中、课后:构建知识体系
必修一前五章知识网络构建
构建二轮复习中的知识体系
五、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几点注意 事项
1.概念图教学策略不能取代别的教学 法,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好的 效果。
2 .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绘制的概念图 也不同。
细胞的增殖 细胞增殖的定义
细胞分裂的方式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 的必要性 的意义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 裂过程
有丝分裂具 有周期性
无丝分裂
“问题探讨”; 实验:细胞大 小与物质运输 的关系; 技能训练:解 释现象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 照片;动、植物细胞有丝分 裂模式图;染色体与姐妹染 色单体图解;有丝分裂过程 中细胞结构和染色体行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