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工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章节空气调节-PPT精选

2020/6/25
三、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 工作原理
• 为了节省能源,系统将一部分室内 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混合后再进行 处理,这部分的室内空气称为回风 ,而室外新鲜空气称为新风。
• 冷热源系统属于空调系统的附属系 统,它负责提供空气处理过程中所 需的冷量和热量。
2020/6/25
三、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 工作原理
• 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它利用热媒的循 环将热量从热源输送到空气处理系统中 ,通过热交换设备提供空气调节过程中 所需的热量。
• 冷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它利用制冷装置 产生冷量,利用冷媒的循环将冷量输送 到空气处理系统中,通过热交换设备提 供空气调节过程中所需的冷量。
2020/6/25
三、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 工作原理
2020/6/25
• 一、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 二、空调系统的维护管理 • 三、空调设备的维护 • 四、制冷机房的维护与管理
2020/6/25
2020/6/25
一、制冷装置
• 制冷装置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常见 的制冷方式有蒸汽压缩式、吸收式 等
1.压缩式制冷机 • 压缩式制冷机以制冷剂液体汽化吸
热的方式制冷。
2020/6/25
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
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2020/6/25
2020/6/25
一、制冷装置
中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 • 它利用溴化锂水溶液在常温下(特别是在
温度较低时)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很强,而 在高温下又能将所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的 特性,以及利用制冷剂水在低压下汽化时 要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的特性来实现制冷 的目的。
2020/6/25
吸 收 式 制 冷 机 工 作 原 理
三、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 工作原理
• 为了节省能源,系统将一部分室内 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混合后再进行 处理,这部分的室内空气称为回风 ,而室外新鲜空气称为新风。
• 冷热源系统属于空调系统的附属系 统,它负责提供空气处理过程中所 需的冷量和热量。
2020/6/25
三、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 工作原理
• 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它利用热媒的循 环将热量从热源输送到空气处理系统中 ,通过热交换设备提供空气调节过程中 所需的热量。
• 冷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它利用制冷装置 产生冷量,利用冷媒的循环将冷量输送 到空气处理系统中,通过热交换设备提 供空气调节过程中所需的冷量。
2020/6/25
三、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与 工作原理
2020/6/25
• 一、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 二、空调系统的维护管理 • 三、空调设备的维护 • 四、制冷机房的维护与管理
2020/6/25
2020/6/25
一、制冷装置
• 制冷装置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常见 的制冷方式有蒸汽压缩式、吸收式 等
1.压缩式制冷机 • 压缩式制冷机以制冷剂液体汽化吸
热的方式制冷。
2020/6/25
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
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2020/6/25
2020/6/25
一、制冷装置
中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 • 它利用溴化锂水溶液在常温下(特别是在
温度较低时)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很强,而 在高温下又能将所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的 特性,以及利用制冷剂水在低压下汽化时 要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的特性来实现制冷 的目的。
2020/6/25
吸 收 式 制 冷 机 工 作 原 理
空气调节教学ppt课件

通过电加热器、蒸汽加热 器或热水加热器等设备, 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提高 其温度。
加热设备类型
包括电加热器、蒸汽加热 器、热水加热器等。
加热过程控制
通过温度控制器和电动调 节阀等设备,实现加热过 程的自动控制,保持空气 温度稳定。
空气冷却处理过程及设备
冷却原理
通过制冷机、冷却塔等设备,将 空气中的热量转移至冷却介质中,
新风利用技术
合理利用新风,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
风道优化技术
优化风道设计,减少风阻和漏风,提高送风效率。
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与节能管理
智能控制技术
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 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分时分区控制策略
根据建筑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和时段, 采用分时分区控制策略,降低空调能 耗。
冷(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包括围护结构负荷、人员负荷、设备负荷、灯光负荷等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包括人体散湿、敞开水面散湿、各种潮湿表面散湿等
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确定
01
02
03
04
送风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送风量与冷(热)、湿负荷的 关系
送风量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
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确定需要考 虑多个因素,包括冷(热)、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提供特定的温湿度环境,适 用于工厂、实验室等场所。
集中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适用于大型建筑如商场、 酒店等。
分散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分散设置,灵活方便,适用于小型建筑 或局部区域。
氟利昂空调
制冷效率高,但对大气层有破坏作用,逐渐被淘汰。
吸收式制冷空调
利用热能驱动制冷,环保节能,适用于有废热或太阳能等 场所。
加热设备类型
包括电加热器、蒸汽加热 器、热水加热器等。
加热过程控制
通过温度控制器和电动调 节阀等设备,实现加热过 程的自动控制,保持空气 温度稳定。
空气冷却处理过程及设备
冷却原理
通过制冷机、冷却塔等设备,将 空气中的热量转移至冷却介质中,
新风利用技术
合理利用新风,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
风道优化技术
优化风道设计,减少风阻和漏风,提高送风效率。
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与节能管理
智能控制技术
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 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分时分区控制策略
根据建筑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和时段, 采用分时分区控制策略,降低空调能 耗。
冷(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包括围护结构负荷、人员负荷、设备负荷、灯光负荷等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包括人体散湿、敞开水面散湿、各种潮湿表面散湿等
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确定
01
02
03
04
送风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送风量与冷(热)、湿负荷的 关系
送风量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
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确定需要考 虑多个因素,包括冷(热)、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提供特定的温湿度环境,适 用于工厂、实验室等场所。
集中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适用于大型建筑如商场、 酒店等。
分散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分散设置,灵活方便,适用于小型建筑 或局部区域。
氟利昂空调
制冷效率高,但对大气层有破坏作用,逐渐被淘汰。
吸收式制冷空调
利用热能驱动制冷,环保节能,适用于有废热或太阳能等 场所。
《空气调节工程》PPT课件

对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 例如; 一个办公楼: 计算空调负荷 空调系统选择 选择设备 冷热源选择、冷冻机房设计
干湿球温度计
7、露点温度
定义:
第二节 焓湿图
一、图的构成
坐标轴:i and d
坐标轴夹角:大于或等于135 度
d
i
等温线
依据:
图
i=1.01t+
(2500+1.84t)d
d
t=0 (i1,d1)
t
(i2,d2)
t=t1
(i1,d1)
(i2,d2)
等水蒸气分压力线
依据 Pq=B*d/(0.622+d)
5、焓
I=U+PV
相对量
空调中假设t=0 ℃ 时,I=0 KJ
1 Kg干空气 i=1.01 t
KJ
1Kg 水蒸气 i=2500+1.84t
KJ
因此:(1+d)Kg湿空气
i=1.01 t+d(2500+1.84t ) KJ
6.热力学湿球温度
理论值 定义: 一般用干湿球
温度计测量出 的湿球温度近 似作为其量值
1、水蒸气分压力 Pq
2、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q.b
是温度的函数,数值见表
4、湿度
1、绝对湿度 Mq/V
单位: Kg/m3
2、含湿量 d=Mq/Mg=(Pq/Rq)/(Pg/Rg)
=0.622*(Pq/Pg)
=0.622*(Pq/(B-Pq))
单位:Kg/Kg d.a.
3、相对湿度 ψ=Pq/Pq.b *100%
图 Pq
d
t i
等相对湿度线
依据 饱和线
ψ=100%=f(t) 查表
干湿球温度计
7、露点温度
定义:
第二节 焓湿图
一、图的构成
坐标轴:i and d
坐标轴夹角:大于或等于135 度
d
i
等温线
依据:
图
i=1.01t+
(2500+1.84t)d
d
t=0 (i1,d1)
t
(i2,d2)
t=t1
(i1,d1)
(i2,d2)
等水蒸气分压力线
依据 Pq=B*d/(0.622+d)
5、焓
I=U+PV
相对量
空调中假设t=0 ℃ 时,I=0 KJ
1 Kg干空气 i=1.01 t
KJ
1Kg 水蒸气 i=2500+1.84t
KJ
因此:(1+d)Kg湿空气
i=1.01 t+d(2500+1.84t ) KJ
6.热力学湿球温度
理论值 定义: 一般用干湿球
温度计测量出 的湿球温度近 似作为其量值
1、水蒸气分压力 Pq
2、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q.b
是温度的函数,数值见表
4、湿度
1、绝对湿度 Mq/V
单位: Kg/m3
2、含湿量 d=Mq/Mg=(Pq/Rq)/(Pg/Rg)
=0.622*(Pq/Pg)
=0.622*(Pq/(B-Pq))
单位:Kg/Kg d.a.
3、相对湿度 ψ=Pq/Pq.b *100%
图 Pq
d
t i
等相对湿度线
依据 饱和线
ψ=100%=f(t) 查表
空气调节课件-第三章

2.湿交换: 饱和层Pqb和主体空气的Pq差存在,则水蒸气分子由 饱和层迁移至主体空气--“蒸发”;或由主体空气迁 移至饱和层--“凝结”。水蒸汽分压力差(浓度差) 是湿交换的推动力。
湿交换的两种基本形式:分子扩散 紊流扩散
一.热湿交换原理:
3.热湿交换公式
假想空气与水在微元面积dF上接触,主体 空气的温度变化为dt,含湿量变化为dd
空气的显热减少、潜热增 加,二者近似相等,空气 终状态点为4。
A-4 等焓加湿过程 是空气 增焓和减焓的分界线。
d2
d4
d6
t6=tA
A
t4=ts
456 7
t2=tL
3 2
1
Φ=100%
二.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
若d度tb下w等=的于tA饱干t和b球=含温tA湿, 量。
tA=tb 无显热交换 dA<db, 有潜热交换 终状态点为6。
目录
第三章 空气的热湿处 理··3··-·1····热···湿···处···理···途···径···和···使···用···设···备···类·············1
型3-2····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2的热湿交 换3-3····用···喷···水···室···处···理···空··11 气3-4····表···面···式···换···热································32 器3-5····空···气···的···其···它···加···热···加···湿···方·························84 法3-6····空···气···的···其···它···减···湿···方·········132 法···········································151
湿交换的两种基本形式:分子扩散 紊流扩散
一.热湿交换原理:
3.热湿交换公式
假想空气与水在微元面积dF上接触,主体 空气的温度变化为dt,含湿量变化为dd
空气的显热减少、潜热增 加,二者近似相等,空气 终状态点为4。
A-4 等焓加湿过程 是空气 增焓和减焓的分界线。
d2
d4
d6
t6=tA
A
t4=ts
456 7
t2=tL
3 2
1
Φ=100%
二.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
若d度tb下w等=的于tA饱干t和b球=含温tA湿, 量。
tA=tb 无显热交换 dA<db, 有潜热交换 终状态点为6。
目录
第三章 空气的热湿处 理··3··-·1····热···湿···处···理···途···径···和···使···用···设···备···类·············1
型3-2····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2的热湿交 换3-3····用···喷···水···室···处···理···空··11 气3-4····表···面···式···换···热································32 器3-5····空···气···的···其···它···加···热···加···湿···方·························84 法3-6····空···气···的···其···它···减···湿···方·········132 法···········································151
空气调节课件-第四章

消除过多二氧化碳需要的新风量Gw1
Z Gw1 yN yW
m3 h
Z——室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量L/h yN——室内二氧化碳允许浓度L/m3 yW——室外新风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对一般的农 村和城市取0.5-0.75g/Kg或0.33-0.5L/m3
实际空调工程中,一般按设计规范采用:
*生产厂房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 *影剧院、体育馆、商店等每人应不小于
Gw2 Gp Gl.g
GL.g(液体、气体燃烧的空气量)
Gl 0.228103 qL Gg 0.252 103 qg
火锅餐厅中常用“酒精”燃烧需空气 量实测约3.81m3/KgΒιβλιοθήκη 三.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
为了防止外界未经处理的空气渗入空调房间, 干扰室内空调参数,使房间内保持一定正 压值(室内空气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正 压值不大于50Pa,一般5-10Pa。保持正
三.按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
2.直流式系统
使用的空气全部来自室 外,吸收余热余湿后 又全部排掉,室内空 气得到百分之百的交 换。卫生条件好,但 耗能多。
适于产生剧毒物质、病 菌、散发放射性有害 物等的房间。
三.按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
3.混合式系统
系统使用的空气一 部分为室外新风, 一部分为室内回风, 既经济又符合卫生 要求,使用广泛。
第四章 空气调节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由被调节对象、空 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和分配设 备组成。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热湿负荷 特点、室内设计参数要求、空调机房 的面积、位置等等,由具体情况来选 择合适的空调系统。
4-1 空调系统的分类
一.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1.集中式系统:
所有空气处理设备:加热器、冷却器、过滤 器、加湿器、通风机等都集中在空调机房。 由空气处理设备及通风机组成的箱体称 “组合式空调箱或组合式空调机”,不包 括通风机的称为“组合式空气处理箱”。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窗户类型、尺寸和位置对室内环境影响
窗户类型
双层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型窗户具有较 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窗户尺寸
适当减小窗户面积可以降低室内外热量交 换,但也要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需求。
窗户位置
南北朝向的窗户有利于室内采光和通风, 东西朝向的窗户应采取遮阳措施。
遮阳设施设置原则及效果评估
设置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朝向,合理选择遮阳设施的类型和安 装方式。
加强建筑气密性措施,减 少室内外空气渗透,提高 空调效率。
04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探讨
空调系统能耗组成部分剖析
制冷系统能耗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部件 的能耗。
通风系统能耗
包括风机、风管等通风设备的能耗。
水系统能耗
包括水泵、冷却塔等水系统设备的能耗。
控制系统能耗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控制系统 的能耗。
了解其运行状况、能耗情况等。
制定改造升级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方案, 包括设备更换、系统优化等。
实施改造升级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确保改造升级过程的安 全和顺利。
对改造升级后的空调系统进行效果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政策法规推动下的绿色空调发展
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绿色空调的发展, 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等。
空气处理设备(AHU)功能介绍
空气过滤
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等有 害物质,提高空气清洁度。
冷却/加热
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以满足 室内温度要求。
加湿/除湿
调节空气湿度,创造舒适的室内 环境。
空气调节-气流分布PPT

以风口为起点 的轴心速度
ux 0.48 ax u0 d0
紊流系数, 取决于风口型式
二、 非等温射流
射流会发生弯曲——阿基米德数Ar
Ar——浮升力与惯性力之比 Ar大,则射流弯曲大 空调送风温度与室内温度有一定温差,射流在流动过 程中,不断掺混室内空气,射流温度逐渐接近室温。
轴线上温度分布规律可用半经验公式求得
第一节 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层流射流 雷诺数的大小 紊流射流 等温射流 t0,tn 非等温射流 自由射流 进入空间 受限射流 受限情况
一、 等温自由射流
特征 由于紊流的横向脉动和涡流的出现,射流卷吸周围空 气,射流流量逐渐扩大,呈锥体状(扩散角)
速度不断减小 边界速度首先减小,轴心速度不变——起始段 根据动量守恒,轴心速度减小——主体段
2.条缝送风口和格栅送风口
这两种风口不能调节风量和出风方向,适用于一 般要求的空调系统,其中条缝型风口常作为风机 盘管及诱导器的出风口。
3.散流器
散流器是安装在顶棚上的一类送风口,气流从顶 棚向下送出并有一定扩散功能。 散流器的型式有两种: 平送型 下送型
平送型散流器 。
散流器平送送风射流沿着顶 棚径向流动形成贴附射流
为保证空调区的温度场、速度场达到要求散流 区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涉及的内容如下:
(1)送风口的喉部风速 (2)射流速度衰减方程及室内平均风速
v x KA1 / 2 散流器射流的速度衰减方程为: v0 x x0 0.381 rL 室内平均风速:vm ( L2 / 4 H 2 )1 / 2
(3)轴心温差 对于散流器平送,其轴心温差衰减可近似地取:
t x v x t s v s
散流器送风气流设计步骤:
《空气调节》PPT课件

合环保的有关规定。排风口最好设置在建筑屋面等不影响
人员活动的场所。
57
h
57
第四节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28
h
28
一次 回风 系统
29
h
29
一、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选择
集中式空调系统可以根据房间的有害物情况、室内温、 湿度的精度要求等,分别采用单风道、双风道、定风量和 变风量输送系统。
全空气定风量单风道系统:适用于需要恒温、恒湿、无尘、 无噪声等高级环境的场合(手术室、电视台、播音室等)。 也可用于空调房间大或人员多,且各房间温湿度参数、洁净 度要求、使用时间等基本一致的场所(商场、影剧院、展览 厅等建筑)。
的空调系统里,常安装在空调房间的送风支管 上,作为控制房间温度的调节加热器。 常用的电加热器为管式电加热器。
40
h
40
41
h
41
(四)、加湿器
加湿器是用来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的设备,常用的 有干蒸汽加湿器和电加湿器两种类型。
42
h
42
(a)
43
h
43
(五)、空气过滤器
空气过滤器是用来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设备,通常 分为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三种类型。
具有射程远、系 统简单、节省投资 等特点。
适用于大型体育 馆、礼堂、影剧院 等高大空间公共建 筑和工业厂房。
55
h
55
(二)、风口布置
1、室内送、排(回)风口布置 室内送风口的布置应根据气流组织方式来确定。
室内回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以下的要求:
★回风口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内和人员经常停留的地 方。采用侧送时,一般设在送风口的同侧;
35
h
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Pq
d
t i
等相对湿度线
依据 饱和线
ψ=100%=f(t) 查表
非饱和线 ψ=Pq/Pq.b ψ=10% (Pq.b,Pq)
图图 Pq
d
t1
i
t2
ψ=100%
完整的图
二、焓湿图的应用
1、确定空气状态参数(由点确定参数)
2、确定空气状态
已知td and d 已知td and ts 已知td and tdew 注意:已知的两个状态参数必
空气调节工程
绪论
一、定义 一种技术,保证室内环境符合要求 控制范围:特定的空间(室内) 控制对象:室内空气 控制手段:加热、加湿、降温、降湿、
过滤、通风、减振、噪音控制等
二1、、舒分适性类空调
目的:为人服务,使人感到舒 适、满意,
范围:住宅、办公楼、商店、 旅馆、餐馆(茶室、酒吧)、 医院、客用火车、汽车、飞机 等等
i
ψ=100%
5、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的表示
1)一张图四个象限 2)型过程
6、空气混合过程的确定
Note:
混合点的位置
7、注意
1、大气压力的影响 2、国度的区别
附录
1、空调系统的构成
2、课程内容
按照空调系统的设计程序进行
负荷 空气处理设备 系统构成与选择 冷热源
3、课程目的
5、焓
I=U+PV
相对量
空调中假设t=0 ℃ 时,I=0 KJ
1 Kg干空气 i=1.01 t
KJ
1Kg 水蒸气 i=2500+1.84t
KJ
因此:(1+d)Kg湿空气
i=1.01 t+d(2500+1.84t ) KJ
6.热力学湿球温度
理论值 定义: 一般用干湿球
温度计测量出 的湿球温度近 似作为其量值
干湿球温度计
7、露点温度
定义:
第二节 焓湿图
一、图的构成
坐标轴:i and d
坐标轴夹角:大于或等于135 度
d
i
等温线
依据:
图
i=1.01t+
(2500+1.84t)d
d
t=0 (i1,d1)
t
(i2,d2)
t=t1
(i1,d1)
(i2,d2)
等水蒸气分压力线
依据 Pq=B*d/(0.622+d)
须是独立的
3、确定空气状态变化过程
1)空气状态变化前后的热、湿 变化
Q=i2*m2-i1*m1
W=d2*m2-d1*m1
i1
d2
2
i2
1 d1
2)热湿比线
ε=Q/W
d
作用:
∞
t
特殊:
2
等焓线: ε=0
ε
i
等含湿量线: ε=∞
1
4、等热力学湿球温度线
i2=i1+(d2-d1)iw
iw=4.19tw ε=Q/W=(i2-i1)/(d2-d1)= 4.19tw
特点:控制精度不高
2、工艺性空调
目的:为生产、科研等特定对 象服务
范围:车间、特定用途的空间 (货用的运输工具、核研究和 实验、军事等)
特点:控制精度一般比较高,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
三、控制参数
1、温度 2、湿度 3、洁净度 4、风速 5、噪音
6、压力 7、成分 8、气味 9、背景(光、音乐、风景、
2、干球温度
摄氏温标 t 开尔文温标 T 华氏温标 t
3、密度
ρ=ρg+ρq
=Pg/RgT+Pq/RqT =(B-Pq) /RgT+Pq/RqT =0.003484B/T -0.00134Pq/T Rg=287 J/(Kg K) Rq=461 J/(Kg K)
4、水蒸气分压力
对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 例如; 一个办公楼: 计算空调负荷 空调系统选择 选择设备 冷热源选择、冷冻机房设计
1、水蒸气分压力 Pq
2、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q.b
是温度的函数,数值见表
4、湿度
1、绝对湿度 Mq/V
单位: Kg/m3
2、含湿量 d=Mq/Mg=(Pq/Rq)/(Pg/Rg)
=0.622*(Pq/Pg)
=0.622*(Pq/(B-Pq))
单位:Kg/Kg d.a.
3、相对湿度 ψ=Pq/Pq.b *100%
标准状态空气的其他定义: 我国 ASHRAE
二、理论基础
1、湿空气是理想气体
2、满足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道尔顿定律
PV=MRT
干空气:PG=MGRGT
湿空气:PQ=MQRQT
P=P1+P2+P3+…..
B=PG+PQ
三、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1、大气压力 影响因素: 标准大气压:北纬45度、海平面的全年平均气压 单位:
颜色等)
四、发展与未来
1、发展:迅速,渗透到生活 、工作的每个角落
2、未来 发展方向:人与环境的高度协
调 能源: 室内空气品质: 室外地球环境(温室效应、臭
氧层问题):
第一章 湿空气 第一节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一、基本概念 1、大气的组成成分: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干空气: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混合物 3、标准状态干空气: 4、湿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