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空心杆防漏技术

合集下载

空心杆电加热采油工艺适用性分析与应用

空心杆电加热采油工艺适用性分析与应用

空心杆电加热采油工艺适用性分析与应用
邹会举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15(7)12
【摘要】本文分析了常规空心杆电加热采油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介绍了连续可调式中频电加热技术在稠油井应用的试验过程,其主要优点是减少了对高压电网的反作用影响、通过调节频率或电压来节省电能,更适宜于在地面工艺无法满足蒸汽吞吐或在偏远地带勘探试油的稠油井上使用,不愧为一种较好的工艺技术,也可广泛应用在高凝、高含蜡油井上.当然,在地层状况下浅层稠油无法流动到井筒时不宜采用该工艺.
【总页数】1页(P582)
【作者】邹会举
【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试油测试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空心杆电加热举升工艺在牛心坨油田的应用
2.空心杆电加热采油技术的改进
3.高凝油空心杆内连续管热水循环采油工艺研究
4.空心杆电加热工艺在牛心坨油田降低能耗的研究
5.空心杆越泵电加热配套工艺的完善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心杆电加热采油技术的改进

空心杆电加热采油技术的改进
油 田分公 司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 ;. 3 中国石化河南油 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 研究 院)
摘 要: 针对常规空心杆 电加热采 油技 术 中存在的缺 陷, 用连 续可调式 中频 电加 热技 术进 行 了改进 , 河 应 在
南 油田杨楼 油区 1 0多 口井的应 用表 明 , 经过改 进 的空 心杆 电加 热试 油( 油) 采 系统运行 安 全 可 靠, 电 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om

g . 4







20 年 07
第1 期
油、 试采效果。比如: 在杨 3 1 9 , 10 井 试油层原油 密度为 0 90 /m , . 69g c  ̄ 为特 稠油 , 采用螺杆泵冷
采试油只维持了一天的正常生产( 电机电流 2 发 0
田曾多次 发生 3 V高压 电网的保护 器单相烧 5k
断停电、 生产过程被迫 中断的事故 。
2 改进 的 方 法原 理
2 1 改进 的方 法原 理 .
电源内部的主控 电路 、 动电路 能够根 据输 出端 驱
的电流 自动控制 与调节 中频 电源的输 出功率 , 从 而确保加热生产稳定 、 连续 , 避免 了高压 电网的保
2 %左右, 用寿命长, 0 使 具有更强的环境 自 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 : 空心抽油杆 } 电热采 油 } 结构 改进 ; 用效果 应 中图分类号 : E 5 T 35 文献标识码 : B
1 工频 电加热 系统存在 的缺 陷
河南油田曾在工频供电条件下进行过空心杆 过泵电热采油试 验, 并取 得成功02 , 。在空心杆 ] 电加热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 中, 发现其存在 不少缺陷 : ①现场测量 电网功率 因数 只有 0 7左 . 右, 电能利用率低 ; ②因为实施电加热时只取 了三 相一地制输 电中的一相 一地供 电, 电网或发 电 对 机的反作用干扰大, 导致输入电压相 间极不平衡 ; ③每 口 井井下 加热需要 多大的功率是 一个未 知 数, 需要多次调试才能找准合适 的电流范围。如 果地层出砂 , 所需要的功率又相应增大 。河南 油

双空心杆电加热井筒降黏技术

双空心杆电加热井筒降黏技术
油含水 达到一 定值 ( 区约在 6 左 右 ) 该 0 ,黏 度 降
外 孔 内 孔 隔 热 保 温 屡
低 , 日耗 电降低 。如果应 用替 代技 术 ,应首 先选择
低 液量 和 中低 含水 井 ( 0 以下 ) 6 。 双 空心杆 技术 是近 年发展 起来 的一 项新 型降 黏 技术 。该 技术在 井筒 工艺 和地 面加 热装置 上均 有较
触 ,对井 口原 油计 量不会 造成 影 响 。 双空 心杆 电加 热井简 降黏 技术 循环加 热 流程如
艺 技术 。电加热技术 以其地面管理简单 、维护方便 及 热效率高等特点 ,在采油厂各稠油 区块 生产 中发挥着
显著作用 ,是稠油区块井筒降黏的主要工艺之一 。 随着稠 油 区块 的持续开 发 ,大规 模应用 电加 热
技术 ,平均单井 日耗 电 88k ・ ,全年耗 电1222 1 W h 5 .
×1 k ・ ,全 年 附 加 电 费 达 到 8 3 9万 元 。 O W h 1.
体在循 环 泵 的高 压驱 动下 ,高速 流 至双空心 杆 的加
热尾端 ,通过环 空返 至地 面加热 炉 内再次加 热 。该 技术地 面 流程见 图 2 ,井 简结 构见 图 3 。
种是 插 接 式 内 管 , 选 用 1 mm × 1 T 的 9 1m i
图 2 地 面 流 程
5 O
油气 田地 面工 程 第 2 卷 第 1 9 1期 (00 1 ) 2 1 . 1
d i 1 . 9 9 j is . 0 66 9 . 0 0 1 . 2 o :0 3 6 /. sn 1 0 —8 6 2 1 . 1 0 6
图 1 双 空 心 杆 结 构
大 突破 ,应用 了专利 产 品—— 井 筒 双空心 杆 内循 环

黄沙坨油田中频电加热可行性研究

黄沙坨油田中频电加热可行性研究

黄沙坨油田中频电加热可行性研究【摘要】为了解决黄沙坨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地层压力下降、油层脱气等原因导致油井结蜡程度加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问题。

研究了电热杆井筒加热清蜡技术原理、终端器的下入深度、杆柱组合的选择以及运行制度的确定等,并通过在黄沙坨火山岩油田的应用,取得了井筒提温快,清蜡效果好,不污染油层等良好效果。

【关键词】电加热清防蜡黄沙坨油田可行性电加热采油技术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稠油常规开采配套技术,可以分为整体电缆加热和分体电缆加热两种方式,电加热工艺中主要采用整体电加热形式。

通过几年来的应用,整体电加热技术保证了不出砂的部分稠油井的正常生产,电加热井的原油粘度从2000mpa.s-20000 mpa.s,加热深度从800-1400米,产液量从几方到50多方,加热后井口出液温度达到了50-60℃,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1 黄沙坨油田概况黄沙坨油田是2000年投入开发的火山岩裂缝性油田。

由于油质含蜡量较高,油井经常发生蜡卡及倒井现象,造成生产时率低,油井结蜡已成为制约生产的一大难题。

通过大量的现象分析和实践摸索,研究结蜡规律,采取相应的清防蜡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2 方案设计原则2.1 加热深度的确定要保证油井的清防蜡效果,就要确保井内液体在井筒流至井口的过程中没有蜡的晶体析出,使井液温度一直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因此,电加热装置要下至原油的析蜡点以下。

据计算分析,目前黄沙坨油井的析蜡温度为40℃,此时结蜡点约为1034米,考虑到今后由于地层压力的下降,气油比上升,析蜡温度也会升高,结蜡点下移。

当结晶温度达到45℃时,结蜡点将达到1200米。

因此,在该部分油井的电加热深度确定为1200米。

2.2 产液量的确定根据黄沙坨油田生产日报统计:共有油井68口,开井50口,平均日产液23吨,含水43%。

正常生产井日产液大于40方的6口,日产液30-40方之间井4口,日产液20-30方的油井9口中,日产液10-20方的油井11口,还有20口井产液量在10方以下,也就是说,黄沙坨油田80%油井日产液在30方以下。

空心杆电加热在唐海油田的使用

空心杆电加热在唐海油田的使用
3.3 加热制度
空心杆电加热油井加热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参考 因素有很多:油井含水率,井口出液温度,抽油机电流变 化,抽油机生产参数等。
示例:T20-10 (调整加热时间间隔) 冬季:该井原计划12h/d,利用温度测试仪,测量井 口出液温度。
T20-10井井口出液温度(生产参数:4.8/2)
不加热
3.2 加热深度
唐海油田稠油油层埋藏较深(油层中深2500m),油 层温度较高(90℃),但井筒热量损失较大,因此开采中 需进行伴热,而选择合理加热深度就成为关键。应用中将 原油凝固点作为井筒油流的最低温度,可通过以下公式确 定油井的加热深度:
理论上下入电缆的长度应该大于或者等于理论上原油 温度降到凝固点时所在的深度。但统计表显示实际下入电 缆长度却小于理论长度,是考虑地层供液能力等因素。
Jidong Oilfield, Caofeidian 063200,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plan of electric heating by hollow rod as well as its usage in Tanghai Oilfield. Keywords:Tanghai Oilfield; hollow rod; electric heating
2.3 适用范围
a. 粘度:100—10000mPa.s(50℃时地面脱气油粘 度);b. 胶质沥青:≤40%;c. 含蜡:≤45%;d. 凝固 点:≤50℃;e. 最大加热深度:1800米
3 应用方案 3.1 选井标准
空心杆电加热装置主要用于原油开采过程中有“三 高”问题的油井。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对于特殊出现 问题的油井,例如有原油举升困难,抽油杆负荷过重,下 行困难,抽油机载荷加大,原油进泵困难等问题的油井, 也适当采用空心杆电加热装置。

井筒电加热技术是解决高粘度、高凝固点、好含蜡稠油开采的有效方法

井筒电加热技术是解决高粘度、高凝固点、好含蜡稠油开采的有效方法

井筒电加热技术是解决高粘度、高凝固点、好含蜡稠油开采的有效方法
井筒电加热技术利用空心抽油杆代替实心抽油杆并下入整体加热电缆实现泵下及泵上的全程加热,解决了稠油举升困难、油管结蜡,光杆滞后等采油工艺难题。

华宁井筒电加热技术解决了高凝固点、高含蜡井开采难的问题。

高含蜡、高凝固点会造成井堵而无法正常抽吸,只得改为地层测试,开采难度很大,老友期间采油常规螺旋泵生产,经常出卡泵、抽油杆断脱的现象、生产时率很低。

采油了井筒电加热技术后可大幅改善工况。

井筒电加热技术对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稠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井筒电加热技术中空心转子螺杆泵过泵加热技术可以解决油稠进泵困哪的问题。

空心转子螺杆泵过泵加热技术实现了加热电缆越泵,泵上,泵下同事全程加热,达到了降粘稠吸、稠油加热降粘后顺利紧绷的目的。

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技术解决了稠油热采斜直井稠油杆滞后严重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粘度高、井斜等原因,造成抽油杆之后的现象经常发生,普遍存在生产时效低,吞吐周期短的问题。

针对斜直井生产中出现的这种问题,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华宁采用了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技术,有效了解决了光杆滞后的问题。

华宁井筒电加热技术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性能安全可靠,见效快,工作寿命较自控温伴热带长,而且全套设备可以多井次重复使用,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实用技术,并将继续朝着简便、安全、高效节能的趋势发展。

空心杆井筒电加热技术

空心杆井筒电加热技术

空心杆井筒电加热技术联合石油技术(辽宁)有限公司是美国联合石油公司在亚太区成立的独资石油技术服务公司。

总公司位于美国德州休斯敦石油城,是专门从事石油行业以及与石油行业相关技术的高科技跨国公司,经营范围涉及石油开发、钻采、集输、石油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研究和现场服务。

一、概述空心杆井筒电热工艺技术是我联合石油技术(辽宁)有限公司的重点产品。

是拌热采油技术的一种,适用于稠油井、高凝油井和含蜡井的原油在井筒内举升过程中的加温降粘和清蜡工作。

该技术采用内集肤效应原理,是通过地面的电流整合,使空心杆壁产生热能,通过热传导对油井进行加热。

通过多年的现场实践与技术研发改进。

该技术趋于成熟,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1000多口油井,并为多个油田开采作出了贡献。

二、工作原理空心杆电加热系统是在空心抽油杆内孔中穿入电缆并与空心杆体形成回路,通以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利用内集肤效应在空心杆壁上产生热能,通过热传导,对油管内原油进行全程加热,以提高油管内原油温度,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其流动性,从而有效地开采高粘度、高凝固点、高含蜡原油。

集肤效应加热法(Skin Electrical Current Thermo SyS简e称 SECT 法,它是由日本氮气工程公司经理安藤政夫创造的,后来推广到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广泛应用于稠油的开采。

本系统所用电缆是铜制的,是线性电阻,而空心杆是属于铁磁质材料,产生的交流阻抗是非线性的,交流阻抗比直流电阻要大的多,电流沿着空心杆内壁流过,这是因为导线的电流与空心杆的电流方向相反,使两个相邻的导体中产生“接近效应”,使得电流驱向两导体之间。

因为电流是受磁作用的,在铁磁质的空心杆中这种作用要比在铜制导线中强的多(铁磁质材料的磁导率是铜的1000倍),所以电流明显驱向空心杆的内壁流过,实际上“接近效应”和“集肤效应”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说“集肤效应” 体现在空心杆的内表面。

空心杆电加热举升工艺在牛心坨油田的应用

空心杆电加热举升工艺在牛心坨油田的应用

牛 心 坨油 田 闭式 热 水循 环 管 柱 具 体 为 : 升油 举 管下 部 安装 封 隔器 , 加热 油管 同心 安装 , 水从 两 油 热 管环 形 空 间注入 , 加热 举升 油 管及其 产 出液 , 油套 经
环空 返 出地 面 , 出 流 体 由 中 心 油 管 举 升 至 地 面 。 产
蚀增 多 和井 下管 柱 及循 环 管 线 结 垢 严 重 , 加 了作 增
业及 维护 费用 。
收 稿 日期 :0 0一i 21 0—0 6
作者 简 介 : 立 龙 , 级 工 程 师 ,9 5年 生 ,1 9 杨 高 17 9 7年 毕 业 于 大 庆 石 油学 院 油 藏 工程 专 业 , 主要 从 事油 田开 发 管 理 工 作 。 现
缆 的 下 入 深 度 及 油 井 动 态 参数 , 引进 相 应 配 套 工 艺 , 发 了 高凝 稠 油 电 加 热抽 汲 系 统 优 化 软 件 。 电加 热 举 升 工 艺 开
在 牛 心 坨 油 田应 用取 得 了成 功 。 关 键 词 : 心坨 油 田 ; 牛 高凝 稠 油 ; 升 工 艺 ; 心 杆 电加 热 举 空
() 水 循 环 工 艺 复 杂 , 2热 油井 管 理 难 度 大 。首 先, 闭式 热水 循 环管 柱密 封性 较差 , 存在 循环 水漏 失 问题 , 小 了生 产压 差 , 低 了泵 效 , 制 了油 井 的 缩 降 抑 产 量 。其次 , 由于热 水 循 环 工 艺 井 下管 柱 结 构 上 的
6 . % , 于注水 开 发 中高含 水期 递减 阶段 。 85 处
1 2 举 升 工 艺 现 状 .
很少 , 部 分 由老 区 ( 升 油 田) 给 。近 几 年 随 着 大 高 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金 马 油 田对 其 1 5台注汽锅 炉全 部 安装 了脉 冲吹 灰 装 置 。在 吹灰 过 程 中观 察 注 汽锅 炉
火焰情况 ,在每次爆破 时,火焰有微 变,不影响燃烧状态,锅炉运行参数没有 变化。由于实现
了 自动 吹灰 ,烟 气 温度 控 制在 2 00 5 C以下 ,烟 气温度 降低 10。 右 ,锅 炉 热 效率提 高 了2 c左 0 %~
扣 ,不损 坏 胶 圈 ;上 扣完 毕 ,用 3 管钳 彻底 紧 6 扣 。上 扣途 中 ,发 现胶 圈旋 出或螺 纹连 接 困难 ,要
紧,实际还没有上紧。这主要是在换空心杆密封胶 及 时更 换新 胶 圈或 空心 杆 。 同时 ,卸扣 后重 新 下井 的空心杆 ,无论胶圈磨损与否 ,必须重新涂匀密封 圈时 ,未 把 旧 的密封 胶 圈完 全剔 出 ,造 成部 分 旧胶
制 。
安 装新 的密封 胶 圈 。 ()擦 。 用 柴 油 抹 布 把 公 、母 螺 纹 部 分 擦 洗 4
干净 。
3 漏失原 因
空心杆 漏 失 的原 因主要 有 以下 几种 情况 :
( )空心杆丝扣未上 紧,导致空心杆下到井 内 1 后漏失。这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在上扣时 ,未使用 加 力 管钳 ,上满 扣后 也 未再 次 紧扣 ,从 而导 致 空心
( 目主持 栏 张秀丽)
油气田地面工程 (tp / w . -mg . r) ht : w wy l c o / q: d cn
一4 9—
第 3 卷第 6 f f 1 6 注采 集输 ) O 期 2) . )( 10
围的原油 ,从而达到防止油管 内壁结蜡 ,降低原油 纹 不合 格 的和本 体有 损 伤 的空 心杆 挑 出去 ,做 出标 黏度 ,改变原油流动 l的 目的。加热 电缆具有出油 识 ,单独摆放 ,禁止将这些不合 格 的空心杆下人 生 温度和输 出功率的可调性 ,可以根据不同的油井井 井 内。 ( )剔 。将螺 纹 中 旧密封 胶 圈剔 干净 ,以方便 3 况 进 行调 整 ,达 到所 需 的原 油 温度 ,实 现 自动 化控
个 步骤 操 作 ,即下空 心杆 “ 十字 ”作 业 法 ,即可减 保 、保护油气资源及减少施工成本方面都能起到较 少 空心 杆漏 失情 况 的发 生 。 好 的推 动作 用 。
( )下空心杆 “ 3 十字”作业法的作业技术能够 封胶 圈 、原油等附着物 ,达到能清晰辨别丝扣好 、 很好地减少空心杆漏失情况的发生 。 坏 的程度 。 参考文献 ( )挑 。通 过地 面人 工 仔 细检 查空 心杆 ,把螺 【] ,史宝光 ,许 浩伟 ,等. 空心杆 电加热 用 于稠油 开采 f. 2 1 王晖 J 1
块开 采 的主要 途 径之 一 。辽 河油 田公 司下属 的 特种
料 用 量 少 ;⑥ 装 配 简 单 。在 油 田开发 过 程 中得 到
大力的推广 ,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 由于必须在 空心杆 内下人电缆 ,一旦空心杆漏失 ,井内油气则 从空心杆内喷出 , 不但浪费油气资源 , 甚至造成地 面环境污染 、全井电缆报废等事故,损失巨大。
油开发公司具有年产一百五十多万 吨的生产规模 ,
是 全 国最 大 的超 稠油 生产 基地 ,这 里 的油 井 全部 属 于 稠 油 、超 稠 油井 ,基 本上 都是 通 过空 心杆 电加热 进 行 开采 。空 心 杆 电加 热 工 艺 技 术 ,通 过 电加 热 ,
1 结构原理
空心杆电加热装置 主要 由变扣接头 、终端器 、
产 中,只要在施工前仔细地进行检查和准备 ,施工 的一 个 重点 ,而空 心杆 电加 热是 开 采稠 油 油井 的一 中认真地上紧螺纹 ,空心杆漏失的几率是可以大大 大 支柱 。 降低的。具体说来 ,下空心杆的时候要按照 以下十 ( )减 少空 心 杆漏 失情 况 的发 生 ,在 安全 、环 2
3 %,注汽单耗下降1 ~ gt . 2k/,同时有效地提 高了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和注汽质量。 5
关键词 :注汽锅炉 ;脉冲吹灰 ;烟温 ;对流段
d i 03 6  ̄i n1 0 — 8 62 1 .. 7 o: . 9 . s.0 6 6 9 .0 1 0 1 9 s 6 2
在注汽运行过程 中,为保证注汽效果 ,尤其是 能够 实 现在 线 吹灰 ,且根 据 烟温 随时 吹灰 。 蒸 汽驱 中心注汽井 ,要求注汽过程 中,不能停炉 。 注汽锅炉吹灰 ,必须等到注汽结束 ,停炉降温后把
漏 失 的机 率较 实施前 有 明显 减 少。
关键词 :稠油 ;空心杆 ;漏失 ;电加热 ; 修井作业 ;应用
d i 03 6 /i n1 0 — 8 6 0 1 . 6 o: . 9js .0 6 6 9 . 1 . 0 1 9 .s 2 6 2
1 技术 特征
空心杆电加热技术是稠油 、超稠油及高凝油区
5 — 0 —
( )刷。用钢丝刷认真清理公 、母螺纹处 的密 1
油气田地面工程 ( l : w c . t r cc r h t / vwy dn . n : / : p q g o)
第 3] ( 卷第 6 (0 1 6 注采 集输 ) 期 2 栓 中 石 国 油辽河 公司 油田 发 油田 金马 开 公司
情 况,杆漏后将造成资源浪 费、环境 污染等事故 。为 了减少空心杆 漏失情况的发生 ,基 于空心
杆 的 结 构 和 漏 失 原 因 ,总 结 出 空心 杆 下 井 的刷 、挑 、 剔 、擦 、换 、涂 、量 、通 、 紧 、察 “ 十
字”作业法的防漏技术 。现场实施表明 ,下空心杆时 ,按 “ 十字”作业法的要求实施后空心杆
4 2 失。这 主要是 因为空心杆是多次重复使用 的旧杆 , 四公 司特 种 油 开发 公 司 的杜 8 块 和 杜 3 块 两 个 作 业 区块进 行 了现 场应 用 。通 过一 年 多 的现 场 应用 证 有 时候 人很 难发 现这 个 问题 。 ( )由于电缆在井 内的电击作用造成空心杆损 明 ,发生空心杆漏失几率 比该技术运用前有明显的 7
()无 机 材 料 及 工 业 废 弃 物 的 利 用 仍 然 不 广 3
成胶强度减弱 ;③调剖剂中的交联剂在地层中发生 泛。无机材料 、工业废弃物仍将是较为廉价的调剖 吸 附分 离导 致胶 体 的成 胶性 能 变差 。随着 纳米技 术 堵 水 材 料 。这 些 材 料 可 以 废 物 利 用 ,具 有 保 护 环
的 大 量 应 用 及 一 些 新 型 的调 剖 材 料 ( 缔 合 聚 合 境 ,降低成本的优点。 如 物 ) 出现 使 耐高 温 、耐盐 长 效调 剖 剂 的出现 成 为可
( )浅调剖药剂的发展方 向:①调剖药剂应 向 4
能 。如常规 的石英 砂很难和丙烯酰胺 发生聚合反 初始黏度低 、成胶强度大的方 向发展 ;②调剖药剂 应 ,而纳米二氧化硅却可 以和丙烯酰胺形成高分子 的抗盐 、抗剪切性能应适当加强 ; ③利用废弃物进 聚合物。这主要是 由于纳米材料极高的表面能引起 行调剖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调 的。纳米颗粒与常规有机单体形成的新型聚合物 的 剖 药剂 的成 本 ,也 是今后 的一个 发展 方 向 。 特殊性质如耐温 、耐盐等都是其用于调剖的有利之 处 。缔合聚合物主要是通过聚合物分子间 自身的相
剂 与 聚合 物分 子之 间 的交联 强 度 ,延长 体 系 的脱 水
()成胶性能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目 2 前常规凝 时 间 ,从 而实 现交 联 调剖 体系 的长 久稳 定性 。同时 胶调剖剂易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调剖剂 聚合物的抗盐 、抗温 、抗剪切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 成胶强度变弱或者不成胶 :①机械剪切导致黏度降 度 的加 强 。 低 、不成胶 ;②易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 ,导致药剂
( )量 。预备 出调 防冲距 的 长 、短空 心杆 ,再 7
偏或是其他原因 ,导致空心杆密封胶圈在上C l就 U, l 磨损坏了 ,起不到密封的作用而导致空心杆漏失 。 ( )空心杆螺纹本身损坏导致空心杆漏 失。这 3
主要 是 由于空 心杆 是 多次 重复 使用 的 旧杆 ,送 到 井 场 后 岗 位 工 人 未 仔 细 检 查 ,从 而 导 致 这 种 情 况 的
杆 丝 扣未 上 紧 。
( )换 。用专用工具把新密封胶圈换上 , 5 保证 人槽 ,动作要轻柔 ,以防止密封胶圈损坏 。
( )涂 。分批次把搅拌均匀的密封胶均匀涂抹 6
于螺纹部分 ,边下空心杆边涂沫密封胶 ,以防止密
封 胶在 空气 中时 间过长 而 固化 。
()空心 杆 密封 胶 圈损 坏 ,空 心杆 下 到井 内后 2 漏 失 。这 主 要是 由于在 上扣 时 ,由于 开始 时杆 有些
坏而漏失。这主要是因为井内的情况变化和井场 电 减少 ,该技术在减少空心杆漏失方面能够起到很好 压不稳定造成的 ,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 的作 用 。
4 解 决 方 法
空 心 杆漏 失 的原 因虽 然 多种 多样 ,但 在 实 际生
5 结语
( )随着油 田的开 采 ,稠油 油 藏将 是 以后 开采 1
圈还 残 留在 空心 杆螺 纹上 。
胶 ,更换新胶圈。
(0 1 )察 。下 杆 前 的地 面 准 备 工 作 和 下 杆 过程
( )空心杆不干净 ,丝扣上还有残 留原油 ,导 5
致空心杆下到井 内后由于加热原油融化而使空心杆 中的上扣操作 ,要求当班干部必须做好人员的严细 丝扣松动造成漏失 。这主要是因为空心杆在重复使 分工 ,同时必须亲 自监察每个人 、每个动作的完成 质 量 ,以确 保 下杆 的质 量 。 用前 ,杆在管厂清洗不彻底造成的。 ( )空心杆本 身有裂缝 等漏点造成 空心杆漏 6 电加热空心杆 防漏技术在曙光工程技术处作业
发生。
用钢卷尺丈量待下井的空心杆。
()通 。轻 吊内置通径规 的下井单 根空心杆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