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油介绍

合集下载

什么叫基础油 什么是基础油 精油知识

什么叫基础油 什么是基础油 精油知识

好精油就选--------AOU阿欧精油自行调制按摩精油的过程中,常与精油一起搭配使用的是“基础油”。

基础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英文称为bese oil(也译作“基底油”),其首要功能就是用以稀释精油。

除了极少数的精油,如德国洋甘菊、薰衣草、茶树精油等,其他多数的纯精油若直接接触皮肤,往往会因浓度太高,或刺激性太强,而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因此必须使用基础油加以调和。

精油虽然名为“油”(essential oil),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油”,严格来说,应该属于“水”性,因为它既不油腻,也不具备一般油所具有的油滑特质——除了一些树脂类精油(resins)及原精(absolutes)比较黏碉外——因此用精油按摩身体时,不易在皮肤中推摩,需要质感细致、润滑度高的辅助工具,才能增强按摩效果,降低肌肤的摩擦与不适,使精油分子充分渗透进入人体,达到芳香疗法的功效。

在芳香疗法中,用以搭配精油作为按摩身体之用的基础油,因具备有“媒介”性质,因此又特称为“媒介油”(carrier oil)。

最常用的基础油有:橄榄油、荷荷巴油、甜杏仁油等。

点击阅读>> 什么是单方精油点击阅读>> 什么是复方精油常见的基础油介绍点击阅读>>甜杏仁油介绍点击阅读>>杏核油介绍点击阅读>>酷梨油介绍点击阅读>>蓖麻油介绍点击阅读>>椰子油月见草油介绍点击阅读>>葡萄籽油玫瑰果油介绍点击阅读>>小麦胚芽油介绍点击阅读>>荷荷芭油介绍点击阅读>>橄榄油介绍点击阅读>>罕见及特制的基础油介绍点击阅读>>延长基础油保存期的方法更多精油知识请访问阿欧官网淘宝店址。

基础油外观标准

基础油外观标准

基础油外观标准
3. 气味:基础油应该没有明显的异味或者污染味道。通常通过嗅觉来评估基础油的气味。
4. 透明度:基础油应该是透明的,没有浑浊或者混浊的现象。透明度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目视检查或 者浊度测试来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油的外观标准可能因不同的行业、国家或者标准而有所差异。因此,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能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或者规范来确定基础油的外观要求。
基础油外观标准
基础油是指用于制造润滑油的原料,其外观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基础油的颜色通常以透明度和色度来描述。透明度是指基础油的透明程度,一般 要求为清澈透明。色度是指基础油的颜色深浅,通常以色度值或者颜色级别来表示,如 ASTM D1500色度值或者Lovibond色度级别。
2. 清洁度:基础油应该没有可见的杂质、悬浮物或者沉淀物。通常使用目视检查或者通过 过滤测试来评估基础油的清洁度。

60n基础油质量标准

60n基础油质量标准

60n基础油质量标准60N基础油质量标准:保障润滑性能的关键一、引言60N基础油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工业润滑领域的矿物基础油,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60N基础油的质量标准,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60N基础油的基本特性60N基础油是一种矿物基础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和抗磨损性等特点。

其粘度适中,能够在各种温度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从而确保润滑效果。

此外,60N基础油还具有较低的倾点,使得在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三、60N基础油的质量标准1.粘度:粘度是衡量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60N基础油而言,其运动粘度应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2.闪点:闪点是衡量润滑油安全性的重要指标,60N基础油的闪点应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等危险情况。

3.倾点:倾点是衡量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下流动性的指标,60N基础油的倾点应较低,以确保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

4.酸值:酸值反映了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对于60N基础油而言,其酸值应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对机械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5.水分:水分是影响润滑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60N基础油中的水分含量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对设备产生损害。

6.机械杂质:机械杂质如颗粒物、金属屑等会对机械设备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60N基础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也应符合规定要求。

7.抗氧化性:抗氧化性是衡量润滑油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60N基础油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8.抗磨损性:抗磨损性反映了润滑油对机械设备的保护能力,60N基础油应具备良好的抗磨损性能,以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损坏。

四、60N基础油质量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60N基础油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油介绍

基础油介绍

聚醚油性能(续)
缺点
除溶油型外,与矿物油和合成烃不溶 对添加剂的溶解度小、感受性一般 粘压变化小 仅仅与环氧树脂和聚脲基涂料相容 仅仅与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相容,与聚氨酯不容 与某些PMMA不容 在低速下有粘滑倾向 表面张力较低
用聚醚油的典型产品
制动液:4606、4604、4603A 抗燃液压液:4631 压缩机油:4511、4512、4513、4522 高温链条油:4402系列 冷冻机油:与R134a相容的329 齿轮油:4404(车重)、4405(工中)、4406 (工重) 水基淬火液:324 金属加工液
硅油
以卤代硅氧烷为单体聚合而成 生产工艺
水解→中和→平衡、中和→精馏或闪蒸→过滤
分类
甲基硅油 乙基硅油 烷基苯基硅油 氯苯基硅油
硅油(续)
价格比PAO高 国内能大量生产 独特性能
粘温性能,VI~300 耐热性能,苯基硅油的长期使用温度~250℃ 挥发度低,甲基硅油,149℃,30天,0.3% 绝缘性能,甲基硅油的绝缘强度可达35KV 起泡性小 高抗压缩性,4万kg/cm2,仍是液体 无毒、无味
羧酸酯类油(续)
一坪:国内最大的生产厂 高温性能突出 应用:航空润滑油、高温油脂、难燃液压
油、压缩机油、仪表油等 价格范围宽,多数比PAO贵
羧酸酯类油性能
优点
加入抗氧剂后,比矿物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好 使用温度可高达260℃ 部分酯的倾点低(己二酸异辛醇酯-90℃) 部分酯的粘温性好(壬二酸异辛醇酯158) 与矿物油和大多数合成油无限互溶 抗磨、抗擦伤、减摩性能优良
万吨) 计划中:茂名(40万吨)……未来5年内产能达180万吨 用途:高档汽油机油、汽轮机油…… 成本大约提高20%
矿物油牌号

基础油蒸汽压

基础油蒸汽压

基础油蒸汽压引言:基础油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润滑油,其在各种机械设备中起到润滑减摩的作用。

而基础油蒸汽压是评估基础油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基础油的定义、基础油蒸汽压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础油的定义基础油是一种用作润滑油的原料,通常由石蜡或石油中提取,并通过精炼和加工处理得到。

基础油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润滑油的性能,因此基础油的选择非常重要。

二、基础油蒸汽压的意义基础油蒸汽压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基础油中挥发出的蒸汽的压力。

它是评估基础油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挥发性的重要指标。

基础油蒸汽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础油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三、影响基础油蒸汽压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基础油蒸汽压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基础油蒸汽压越高。

2. 基础油的成分:不同种类的基础油其成分不同,因此其蒸汽压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分子量较小的基础油蒸汽压较高。

3. 外部压力:外部压力的增加会使基础油蒸汽压升高。

四、基础油蒸汽压的测试方法基础油蒸汽压的测试通常采用常用的汽化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将待测试的基础油样品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2. 加热:将容器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3. 测量压力:使用压力计或其他压力测量设备测量容器内的压力,得到基础油的蒸汽压。

五、基础油蒸汽压的应用领域基础油蒸汽压的了解对于润滑油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

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基础油的蒸汽压过高,会导致润滑油挥发过快,降低润滑效果;而蒸汽压过低,则可能导致润滑油无法充分润滑。

因此,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基础油蒸汽压范围。

六、总结基础油蒸汽压是评估基础油在高温环境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基础油蒸汽压的意义、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有助于合理选择和使用润滑油,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基础油蒸汽压范围,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各种基础油的功效作用

各种基础油的功效作用

各种基础油的功效作用基础油是指作为冷却、润滑和保护等用途的基本润滑油。

基础油主要由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组成,常用于各类机械设备、汽车发动机和工业设备等。

-矿物油基础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基础油,它是从地下的矿井中提取的原始油的加工产品。

矿物油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度、润滑性和耐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和汽车润滑油中。

-合成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二次处理石油原料获得的,具有均匀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合成油基础油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降低摩擦损失、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

因此,它在高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机械和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动植物油基础油:动植物油基础油是从动物和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油脂。

这种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也适用于在环保要求较高的设备中使用。

然而,动植物油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在一些应用中可能需要与其他基础油混合使用。

基础油的功效作用包括:1.冷却:基础油可以作为冷却剂来吸收和分散机械设备中产生的热量。

油在机械运行时能够吸热并将其带走,从而保持机械系统的温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

2.润滑:基础油可以在机械设备的摩擦表面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磨损和噪音。

这对于机械设备的长期运行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3.密封和防腐:基础油可以用于密封装置和润滑膏,以防止空气和水分进入机械设备内部,避免氧化腐蚀和机械部件的早期失效。

4.清洗和冲刷:基础油可以用于清洗和清除机械设备中的污垢、沉淀和残留物。

它可以溶解各种污垢和减少杂质的积聚,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5.缓冲和减震:基础油可以在机械设备的摩擦部分形成薄膜,起到减少振动和减震的作用。

这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和噪音,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6.氧化和腐蚀的防护:基础油中添加了氧化和腐蚀抑制剂可以有效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并保护机械设备的金属表面免受酸、碱和氧化的腐蚀侵蚀。

综上所述,基础油在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冷却、润滑、密封、清洗、缓冲和防护等多种功效作用。

润滑油脂成分

润滑油脂成分

润滑油脂成分润滑油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们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润滑作用,保护机械零部件,并降低摩擦、磨损和能耗。

润滑油脂的成分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分。

1. 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油脂的主要成分,它占据了润滑油脂总量的大部分。

基础油可以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

矿物油主要是从原油中提取或精炼而来,它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而合成油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加工而得到的,它具有更高的粘度指数和更好的稳定性。

2. 添加剂:添加剂是润滑油脂中起到改进性能的关键成分。

常见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防锈剂、抗腐蚀剂、抗磨剂等。

抗氧化剂可以延长润滑油脂的使用寿命,防止氧化分解。

防锈剂可以保护机械零件不受腐蚀。

抗腐蚀剂可以提高润滑油脂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

抗磨剂可以减少机械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3. 黏度指数改进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是一种特殊的添加剂,它可以改变润滑油脂的黏度-温度特性。

在高温下,润滑油脂的黏度会降低,容易流失,而在低温下,润滑油脂的黏度会增加,不易流动。

黏度指数改进剂可以使润滑油脂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更加平缓,提高润滑性能。

4. 极压添加剂:极压添加剂是用于重负荷条件下的润滑油脂中的重要成分。

它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金属之间的接触,降低摩擦和磨损。

极压添加剂常用的有硫化物、磷酸盐等。

5. 抗乳化剂:抗乳化剂是用于润滑油脂中防止水分进入的成分。

水分会导致润滑油脂乳化,破坏其润滑性能。

抗乳化剂可以分散水分,防止乳化的发生。

6. 稠化剂:稠化剂是用于增加润滑油脂黏度的成分。

它可以使润滑油脂在高温下的黏度增加,提高润滑性能和抗剪切性能。

7. 抗氧剂:抗氧剂是一种常用的添加剂,它可以延长润滑油脂的使用寿命,防止氧化分解。

抗氧剂可以抑制润滑油脂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持润滑油脂的性能稳定。

以上是润滑油脂常见的成分,不同的润滑油脂组分比例和种类的不同,会导致其性能和适用范围的差异。

基础油基本性质指标

基础油基本性质指标

基础油基本性质指标基础油是一种常用的润滑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了解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基础油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

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质之一,用于描述油液的流动性。

粘度可分为运动粘度和静态粘度。

运动粘度是油液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动力粘度来表示,单位为cST(厘斯特克)。

静态粘度是油液在无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运动粘度和密度的比值,即动力粘度指数(VI)来表示。

一般来说,高粘度油适用于重载、高速高温工况,低粘度油适用于轻载、低速低温工况。

2.闪点:闪点是指在开放容器中,润滑油在受到火焰加热时,油面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接触火焰时,油面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的高低,关系到润滑油的易燃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工业中要选用高闪点的基础油。

3.凝固点:凝固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润滑油开始结晶固化的温度。

润滑油凝固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油液在低温下的流动性,低凝固点的润滑油在寒冷环境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4.硫含量:硫含量是指基础油中硫元素的含量,通常以质量分数的形式表示。

硫元素会与燃烧产生的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对环境和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因此要选择低硫含量的基础油。

5.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是指基础油在氧气存在下的抗氧化性能,也是衡量润滑油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高氧化安定性的基础油能够抵抗氧化分解产物的生成,延长使用寿命。

6.勃朗特色氏指数(BS&W):勃朗特色氏指数用于描述在一定条件下,基础油和水的分离性能。

基础油的BS&W指数越低,说明其与水的相容性越好,有利于在润滑系统中避免水分对润滑油的负面影响。

7.总碱值(TBN):总碱值反映了基础油中含有的酸性物质的多少,通常以千克钠含量来表示。

总碱值越高,说明基础油中的酸性物质越少,能够对抗油液中的酸性物质的生成和腐蚀,延长润滑系统的寿命。

综上所述,基础油的基本性质指标包括粘度、闪点、凝固点、硫含量、氧化安定性、勃朗特色氏指数和总碱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O
癸烯-1的齐聚物,均一的异构石蜡烃结构 生产工艺
乙烯催化→癸烯-1 低粘度,BF3催化;高粘度,Zieglar-natta催化
→不饱和齐聚物 Ni or Pb催化,加H2 → 饱和齐聚物 蒸馏、调合→不同粘度PAO
PAO(续)
数量最大之合成油 大量用于汽油机油、光纤填充剂、化妆品
醚不溶 价格偏高
用硅油的典型产品
高温脂:7014-1、7017-1 密封脂:7501 脱模剂:YP01 绝缘半流体脂:7302 扩散泵油:274、275
全氟聚醚
Perfluoropolyether(PFPE)
单体-六氟丙烯、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HFE)
结构式
3
2
m
3
分子量1,000~10,000
酯类,羧酸酯类及碳酸酯类
双酯和复酯 新戊基多元醇酯 含氟酯类 碳酸酯
合成油类型(续)
分子结构
磷酸酯类 含硅油类
硅輁类,聚硅氧烷 硅酸酯类 硅烃类,如烷基硅
卤化烃类
含氯烃类,如氯化联苯,氯化石蜡 脂肪族氟碳和氟氯碳 六氟苯
合成油类型(续)
分子结构
其它类
二茂铁衍生物 芳胺类,如三芳基胺 脲类衍生物 PAMA-PAO共聚物 杂环N、B、P等的化合物,如吡嗪、三嗪、硼嗪等
万吨) 计划中:茂名(40万吨)……未来5年内产能达180万吨 用途:高档汽油机油、汽轮机油…… 成本大约提高20%
矿物油牌号
国际:API Ⅰ、Ⅱ、Ⅲ 中国
石蜡基
SN(中低粘度,溶剂精制中性油),如150SN BS(残渣高粘度,光亮基础油),如150BS
中间基
ZN(中低粘度,中等粘度指数),如150ZN ZNZ(残渣高粘度,中等粘度指数重质),如125ZNZ
合成油(续)
生物可降解率
CEC-L-33-T-82,油品在细菌作用下,28天后转变为 CO2的比例
比例>大于70%,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PAO2>70%,PAO4 >60% 三羟油酸酯95% HVI 2cSt 芳烃2.6%,20% MVI 4cSt 芳烃1.9%,20% LVI 4cSt 芳烃12.3%,30%
15.6
使用量最大:~95% 最便宜 生物可降解率低于70%
矿物油生产工艺
原油→常、减压蒸馏→减压馏分油、减压 残渣油→精制→基础油
石蜡、中间基油
减压蒸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加氢或白土 补充精制
环烷基油
常减压蒸馏→加氢精制 常减压蒸馏→溶剂精制→加氢或白土补充精制
矿物油生产工艺(续)
聚醚油
以环氧化物聚合而得 生产工艺
聚合→中和→过滤→脱水→闪蒸
类型:
溶水型 溶油型 油水不溶型
国内大量生产,生产工艺主要由一坪定
聚醚油(续)
独特的性能
不残留燃烧
高温下(超过220℃),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残炭很少
逆溶性
中等分子量的聚醚 低温下(<60~70℃),能溶解于水中 高温下,从水中析出
C.H.O C.F.O C.F.Cl
C.H.O
合成油类型(续)
分子结构
合成烃类
烯烃聚合物 乙烯聚合物 丙烯聚合物 聚丁烯,如聚异丁烯 高级烯烃聚合物,如聚α-烯烃 加氢裂化油 芳烃与烯烃的缩合物
合成油类型(续)
分子结构
聚醚油类
脂肪族聚醚,如聚烷撑二醇 全氟烷基聚醚 聚硫醚 聚苯醚
PAO性能(续)
缺点
低粘度PAO对许多密封材料只有中等的相容性 抗擦伤、抗磨损性能不如矿物油、聚烷撑二醇
和酯类油好 对极压剂和抗磨剂只有有限溶解度 高粘度的生物可降解性差(不易分散入水) 与硅油、聚烷撑二醇、全氟烷基聚醚不溶
PAO10的典型值
VI:137 倾点:-53℃ NOACK蒸发:1.8% 残炭:0.0009%
号称“ultimate lubricant”
全氟聚醚的性能
优点
化学稳定性最高(for all) 热氧化安定性非常高
53cSt 自燃~380℃ O2170(75)bar
使用温度范围很宽 挥发性很低 低温流动性很好 与密封材料、塑料和涂料相容
全氟聚醚的性能(续)
优点
抗燃 抗辐射稳定性高 优良的抗磨和抗擦伤特性 有适宜的粘温特性
矿物油性能(续)
缺点 低温性能差(加氢后有改善)
V100℃=~10cSt,倾点
老三套:-10 ℃ 加氢裂化:-15 ℃
使用温度上限与粘度有关:
中等粘度~120℃ 高粘度~160℃
矿物油性能(续)
缺点:
>140℃~160℃,迅速氧化、老化,严重积炭 粘温特性差,即使加氢,也赶不上大多数合成
羧酸酯类油性能(续)
优点
挥发性低 无毒 多数可生物降解,最好的环保油 中等价格
羧酸酯类油性能(续)
缺点
多数酯类油只能得到低粘度级别 只能与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甲基硅橡胶相容 与多数涂料不容 水解稳定性较差 吸水性强 只有中等防腐蚀性
用羧酸酯的典型产品
汽油机油:黑、绿吉星 压缩机油:4502 润滑脂:7014-1等 难燃液压油:4632 高温链条油:SHT-500A、SHT-600 冷冻机油:与R134a兼容的4524 航滑:4109、4106、4010(new!) 密封脂:7903系列
等 中国不能生产 价格较高 可以用聚内烯烃(PIO)取代
低温性能稍差
PAO性能
优点
多粘度级别,比矿物油多(32000cSt) 倾点可<-60℃ 低挥发性(@160℃) 粘温性能好 涂料OK 密封材料OK(@高粘度) 减摩性能好
PAO性能(续)
优点
与矿物油和酯类油无限互溶 水解稳定性OK 防腐蚀性能好 无毒(不含芳烃、杂原子化合物)
残渣油
先经过溶剂脱沥青(丙烷、戊烷、丁醇)
矿物油发展趋势
加氢处理、加氢裂化成为发展趋势
→HVI油(VI=115~125) →VHVI油(VI=140~150) 性能可接近PAO 技术:MOBIL、CHEVRON、IFP、石科院…… 已建成:兰炼、大庆、克炼、荆门(20万吨)、上炼(30
矿物油牌号(续)
中国
环烷基
DN(中低粘度,低粘度指数),150DN DNZ(残渣高粘度,低粘度指数重质),如90DNZ
锂料油,典型:大港
矿物油性能
优点
可以得到不同粘度级别
从锭子油→过热汽缸油
润滑性优良 可用添加剂改善,如防腐蚀、粘温、极压…… 多数密封材料OK 多数油漆OK 廉价
硅油
以卤代硅氧烷为单体聚合而成 生产工艺
水解→中和→平衡、中和→精馏或闪蒸→过滤
分类
甲基硅油 乙基硅油 烷基苯基硅油 氯苯基硅油
硅油(续)
价格比PAO高 国内能大量生产 独特性能
粘温性能,VI~300 耐热性能,苯基硅油的长期使用温度~250℃ 挥发度低,甲基硅油,149℃,30天,0.3% 绝缘性能,甲基硅油的绝缘强度可达35KV 起泡性小 高抗压缩性,4万kg/cm2,仍是液体 无毒、无味
闪点 燃点 自燃点 热歧管 热板着火
℃℃
℃ 510℃ 704℃ 温度,℃
240 322 650 通过 通过 >800
200 240 <360 着火 着火 450
正磷酸酯的性能
优点
四氟乙烯(TFE)
结构式
3
2
2P
分子量1,000~100,000
2n
3
2 q OCF3
全氟聚醚(续)
生产工艺
全氟烯烃(+O2)→粗蒸→氟化或氢化→蒸馏→ 后处理
特点
耐高温性能最好:~260℃ 润滑性能出众:PD630kg,FZG>12 常见合成油中最贵:2,000~20,000元/kg
基础油介绍
矿物油
从石油直接提炼而得 组成复杂 依产地、加工工艺而不同 按组成分类
石蜡基,K=12.5~12.9,典型:大连(大庆) 中间基,K=11.5~12.5,典型:兰炼(新疆) 环烷基,K=10.5~11.5,典型:克炼
矿物油(续)
特K性 因1.2素16K3dT1155立..66 T立:立方平均沸点 。K :密度 d 15.6
与烃类的低溶解性
与矿油不同,溶解度有上限
上述性能,可通过结构、组成调节
聚醚油性能
优点:
粘度级别齐全 粘度指数高 减摩性能优良(蜗轮蜗杆) 加入抗氧剂后有很好的抗氧化性 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50℃ 低温流动性良好(倾点可<-40℃) 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聚醚油性能(续)
优点
无毒 生物可降解 价格比PAO低
聚醚油性能(续)
缺点
除溶油型外,与矿物油和合成烃不溶 对添加剂的溶解度小、感受性一般 粘压变化小 仅仅与环氧树脂和聚脲基涂料相容 仅仅与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相容,与聚氨酯不容 与某些PMMA不容 在低速下有粘滑倾向 表面张力较低
用聚醚油的典型产品
制动液:4606、4604、4603A 抗燃液压液:4631 压缩机油:4511、4512、4513、4522 高温链条油:4402系列 冷冻机油:与R134a相容的329 齿轮油:4404(车重)、4405(工中)、4406 (工重) 水基淬火液:324 金属加工液

用矿物油的典型产品
内燃机油 液压油 齿轮油CKC、CKD 润滑脂:锂基脂、7019-1等
合成油
军事和特殊需要 20世纪初,德国、美国 德国:合成烃、酯类油、添加剂、分子结
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合成油:合成烃、酯类油、聚醚、
硅油等
合成油(续)
1975年后,民用发展
高温,~1000℃ 宽温,航天器所处自然环境温度 特殊需要,如抗燃 环保,高生物降解率 客户感受,长使用周期 节能,低摩擦系数的合成油 适应新材料,如与R134a相容的冷冻机油
硅油的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