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与评估
颈椎病患者的理疗方案及效果评估

颈椎病患者的理疗方案及效果评估一、颈椎病的类型及症状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等几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有所不同。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则可能出现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尤其是在转头时症状加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表现为心慌、胸闷、视力模糊等。
混合型颈椎病则兼具以上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症状。
二、理疗方案1、牵引治疗牵引是颈椎病理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牵引装置,对颈椎施加一定的拉力,以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
牵引的重量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进行调整,一般每次牵引 20 30 分钟,每天 1 2 次。
2、物理因子治疗(1)超短波治疗:利用超短波的高频电磁波作用于颈椎部位,具有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红外线治疗: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3)中频电疗:通过中频电流刺激颈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以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颈椎小关节的紊乱。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推拿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手法不当加重病情。
4、运动疗法(1)颈部伸展运动:缓慢地将头向后仰,伸展颈部肌肉,保持 10 15 秒,然后放松。
(2)颈部旋转运动:缓慢地将头向一侧转动,尽量伸展到最大程度,保持 10 15 秒,然后换另一侧。
(3)耸肩运动:双肩上提,保持 5 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
5、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颈部的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的目的。
三、效果评估1、症状评估通过询问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麻木、头晕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价。
可以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量化疼痛程度。
2、体征评估检查颈部的活动度、肌肉紧张度、压痛等体征,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探析

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探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的措施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84例颈椎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针灸理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实践。
结果:联用针灸理疗组的患者在疾病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概述。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颈型因睡卧不当,颈部受风寒或颈部强扭所致,神经根型多因椎间盘退化、破裂,突出入椎间孔,或椎骨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压迫颈神经根所致,椎动脉型因椎骨错位椎动脉变扁变小,椎动脉血流不畅,脑部缺血缺氧者所致,交感型因颈椎退化筋膜与肌肉粘连,挤压血管和交感神经所致。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抗炎止痛、清除自由基等等(具体略)。
1.3.2 观察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取针灸理疗方式,具体如下:1.3.2.1 一般措施。
进行健康教育,令患者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颈肩部保暖,保持乐观心态。
1.3.2.2 针灸理疗。
进行电频针刺,使用国产hm6805—ⅰ经穴治疗仪以风池、天柱、列缺、曲池、内外关、合谷、局部颈夹脊穴位、压痛点为主穴,并根据临床分型配穴,颈型配养老、后溪;神经根型配肩髃、手三里、八邪;椎动脉型配完骨、四神聪;交感型配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得气后留针采用连续波及疏密波相结合进行25分钟针刺。
每日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对于寒性体质患者还可进行温针灸治疗,用长约2cm艾条,插于针柄上点燃施灸。
结束后对患者局部颈肩使用重庆华伦牌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15分钟。
1.3.2.3 其它辅助理疗。
在针灸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配合推拿放松,用左手掌扶住患者前额,使颈部微微后伸,用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下由内向外推按至耳乳突处,进行枕大、小神经按摩,尔后左手窣扶持患者头顶,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在锁骨中点略上按摩臂丛神经,接着弹拨颈神经压痛点,拿捏颈后肌群,点压冈下肌,最后拍打及搓法结束。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关键 词 : 针 灸方 法 ; 颈椎 病
中图 分类 号 : R 2 4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3 2 — 0 0 2 8 — 0 1
颈椎 疾病 通常 发生 于 中老年人 群 , 其是 临床 上一 种 多发 病 和 比较 常见 疾病 l 】 l 。 这种 疾病 是 因为颈 椎韧 带 、 间盘 以及关 节囊 结构 发生 退变 现象 等其 他病 变情 况 , 从 而对 颈神 经 、 神经 根 以及脊 髓 , 还有 交 感 神经 等 产生 刺 激或 压 迫作 用 ,进 而也 引发 一 系列 综合 征, 也 叫作颈椎 综合 征 。该疾 病特 点是 根治 比较 难 、 病情 反 复 , 而 临床 上 采用 针灸 帮助治 疗颈 椎病 , 获得 良好 疗效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临床 资料 : 5 2例 颈椎 疾 病病 例 均 是 自愿 在 我 院 接受 医治 , 其 中女 2 3 例, 男2 9 例, 年 龄为 2 7 ~ 7 5岁 , 平 均 年龄 为 ( 5 4 . 3 - . 8 . 5 ) 岁。 全 部病 例 中有 3 7 例 患者 属 于神 经根 型颈 椎 疾病 , 1 5 例 患者 属 于 椎 动脉 型颈 椎疾 病 , 病程 3 个月~ 1 2 年。 1 . 2 症状 表 现 : ① 神经 根 型颈 椎 疾病 类 型症 状 表现 为 : 颈 项部 位 、 上 胸臂 部位 等处 都 出现麻 木感 、 疼痛 , 疼痛 表 现为 刀割 痛或 钻 痛 , 有 些 患者也 表现 为酸 痛症 状或 是持 续性 隐隐 作痛 。 患 者在 出现 打 喷嚏 和咳嗽 情况 或是 伸展 上肢 、 转动 脖子 都 可能 加重 疼痛 感 。采 用 x线进 行检 查 发现 患者 椎体 前 后缘 上 下结 构 出现 唇 样 骨性 变 尖并 表 现为 继续 增 长 ,椎 间 隙 以及钩 椎 关节 间 隙均 出现变 窄 情 况, 并 且钩 突变 尖 。另外 , 韧带 出现 钙化情 况 , 颈椎 生 理 曲度 开始 退化 等情 况 。 ②椎 动 脉型 颈椎疾 病症 状主 表表 现为 : 眩晕 、 视 觉功 能障 碍等 。 患 者头 痛症状 表现 为 发作性 , 持续 时 间长 短不一 。 其疼 痛类 型属 于 灼 痛或 者 是跳 痛 , 并且 伴 随 出现 酸 胀等 不 适感 , 疼 痛 部位 局 限于枕 顶部位 或 者是 颈枕部 位 。患者 感觉 疼 痛时 , 疼 痛感 般 由颈 部快 速蔓延 至 枕顶部 位及 耳朵 后 面 , 或 者是 鼻根 部 位 以 及 眼眶部 位 。患 者发 病 过程 中还会 伴 随出现 听力 退 化 , 出现 耳呜 情况 。利用 x线进 行检查 发 现患 者椎 间孔缩 小 。 1 . 3 疾病 诊 断标 准分 析 : 根据 《 中医病 症诊 断疗 效标 准 中诊 断标 准: ① 颈椎 先天 性 畸形 、 具 有外 伤病 史或 是慢 性 劳损 病史 、 颈 椎退 行性 病变 史 ; ② 发病 人群 部分 为超 过 4 0岁 的 中年 人 群 ; ③ 肩 背部 位 以及 颈 项 部位 出现 疼 痛 、 头晕痛 , 上 肢 感 觉麻 木 , 颈 部 比 较僵 硬; ④病 变颈椎 表 现为棘 突现 象 , 颈部部 位 活动受 到 限制 , 患 病一 侧 的肩胛 骨 内上角 部位 通常 伴随 出现 压痛 现象 , 出现 肌 肉萎 缩情 况, 上肢 肌力 开始 变弱 ; 通过 给予臂 丛 牵拉 以及压 头 实验 , 均 表现 为 阳性 ; ⑤通 过 X线 检 查发 现 , 患者 张 口位 上 出现 齿 状突 偏 歪现 象, 并且 钩椎 关节 出现增 生 情况 , 椎 间 隙宽度 变小 等 。 1 . 4 方法 : 在对 患者进 行 针灸 治疗前 先要 做好 穴 位选 择 , 全部 患 者 针 灸 主要 穴 位 包 括 风府 穴 位 、 旁 夹 脊 穴位 以及 双 侧 风 ( 凤) 池 穴 位 。神 经根 型病例 中 , 对 于上 肢 酸痛 者配合 针灸 的穴位 是外 关 以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核心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主要穴位包括风池、天突、睛明、太阳、风市等。
针刺时可以选择使用传统的手法,如搐针、拔罐等,也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如电针、激光针等。
临床症状评估: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疼痛程度、疼痛范围、疼痛性质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疼痛评分: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通常以0-10分为评分标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针灸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差异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包括颈部活动度、力量、柔韧性等。
针灸治疗前后,通过功能评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生活质量评估:使用生活质量测量工具,如颈部疼痛和残疾指数(NPDI)等,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疼痛程度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针灸治疗前后,通过生活质量评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属于非药物治疗手段,临床疗效评估主要是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来评估。
常见的对照组包括假针、药物治疗等。
临床疗效评估可以采用单盲或双盲研究设计,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
在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评分、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结合对照组的比较,来评估针灸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针灸治疗属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疗效评估的结果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并结合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进行综合评估。
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_第一论文网

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_第一论文网姚晓飞新疆阿克陶县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84555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按中医辨证法给予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心神,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关键词针灸治疗;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颈椎病(cervicalspodylosis)也被称为颈椎综合症,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是一类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同时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1.2±2.1)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6.1±1.2)月,神经根型11例,椎动脉型9例;观察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1.2±2.1)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6.1±1.2)月,神经根型10例,椎动脉型1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如止痛剂、维生素及镇静剂等;观察组:给予患者针灸治疗,主要有毫针疗法、电针疗法及水针疗法等,本组患者主要采用了电针和水针疗法,具体如下:电针:取患者风池、天柱、颈夹脊、肩井、曲池、外关、合关等,得气后接G6802-Ⅱ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需留针约20min进行拔管治疗,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
针灸治疗颈椎病200例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颈椎病200例疗效观察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从事伏案工作的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工作。
因而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采用针灸治疗各型颈椎病2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7岁;30岁以下24例,30~50岁86例,50岁以上90例。
职业:工人62例,农民28例,专业技术人员/干部95例,家属12例,学生3例。
临床分型:根据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属于骨痹范畴,由于病因不同,临床上分为风湿、肾虚和外伤血瘀三型。
风湿型:由于受风寒湿邪溶于颈部经络,邪气留恋日久,由肌肤注于脊骨所致。
颈项疼痛,遇风寒加重,活动失灵,起病急,舌苔白腻,脉多沉缓。
本组属此型者104例,占52%。
肾虚型:多因年迈肾精亏乏,髓海不足,筋骨失养所致。
症见颈项酸沉,绵绵而痛,转动困难。
有上肢麻木、腰脊冷痛、眩晕耳鸣等肾虚之症。
舌淡苔薄,脉沉弱。
本组属些型者43例,占21.5%。
外伤血瘀型:多由于跌打或砸挫等损伤脉络,经脉瘀滞,气血凝涩,不得宣通,久痛入络,筋骨失充,导致骨质退变。
症见颈项刺痛,经久不愈,痛连肩臂,肢体麻木,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成沉弦,本组属此型者53例,占26.5%。
治疗方法:根据经络和治疗原理,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选用不同的穴位和手法,如对风湿型病人根据祛寒散湿、温经通络的治则。
选用主穴:大椎、风池、大柱、天宗、肩井、悬钟、肩髃穴、合谷。
配穴:肩贞、肩三针、曲池等交替使用,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对于肾虚型:根据益肾填精、通经止痛的治则,主要取督脉,足大阳及足少阴经穴。
取穴:大椎,大杼,天柱,风池,颈脊穴,远端取太溪穴,向棘突斜刺1~1.5寸,大椎直刺0.5~1寸或向上斜刺1.5~2寸。
肩井穴直刺0.5~1(不宜深刺,免伤肺尖)。
以上穴位均施捻转手法,其他均直刺施提插捻转手法。
雷火灸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雷火灸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雷火灸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从我科选取60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疗法,观察组同时还给予雷火灸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具有显著优越性,两组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雷火灸结合针灸疗法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雷火灸;针灸疗法;颈椎病;临床疗效;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性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板,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头疼,头晕,颈部活动受限,颈肩综合征,手指麻木等症状。
目前中医治疗以推拿、针灸为主,西医主张牵引、理疗、严重者手术治疗【1】。
给患者的身体上,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我院从2016年起对部分颈椎病患者实施雷火灸结合针灸疗法,临床疗效满意,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将我科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确诊为颈椎病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4.87±3.12岁,其中头颈强痛15例,肩背痛15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7~55岁,平均年龄46.67±4.25岁,其中头颈强痛17例,肩背痛13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方法.2.1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配穴方法。
取穴:风池穴、养老穴、后溪穴、阿是穴。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趴坐位。
采用提插捻转手法针刺颈部华佗夹脊穴为主穴,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
针灸治疗颈椎病验案

预防颈椎病对于降低颈椎病的发病率和减轻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02
针灸治疗原理及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原理
01
02
03
调和气血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和 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从而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和疼痛。
疏通经络
针灸可以疏通颈部经络, 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 颈椎病的目的。
总结与展望
针灸治疗颈椎病优势分析
非侵入性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能够避免手术带来的风险和并发 症。
疗效显著
针灸能够显著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僵硬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
调整身体功能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和神经功能,从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存在问题及挑战探讨
标准化问题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通过刺激相关穴位, 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达 到阴阳平衡,从而改善颈 椎病症状。
常用穴位选择与配伍
主穴
风池、天柱、大椎、颈夹 脊等,这些穴位具有疏风 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配穴
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和 症状,可选择相应的配穴 ,如肩井、曲池、合谷等 。
穴位配伍原则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将主穴与配穴进行合理 配伍,以增强治疗效果。
调整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针灸方案,如增加或减少穴位、改变针刺手法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同 时,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03
验案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患者姓名
张某
性别
男
年龄
45岁
办公室职员
职业
主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与评估
作者:李浩城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数字化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牵引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实施针灸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手臂麻木、颈肩痛、恶心、眩晕)以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更优异(P
【关键词】针灸;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以及椎间盘脱出从而引起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文当中,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行了以下具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数字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4-78)岁,平均年龄为
(41.32±10.33)岁;病程在(1.20-15)年,平均病程为(6.86±0.64)年。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25-74)岁,平均年龄为
(42.33±11.21)岁;病程在(1-16.10)年,平均病程为(6.54±0.57)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其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