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6-09T02:05:48.73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月2期作者:李益[导读]李益(四川省西充县多扶中心卫生院;四川西充637200)颈椎病是常见的椎体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再加上使用手机电脑时间过长。

目前,颈椎病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其中神经根型最常见,以头晕、头痛颈部僵硬为主要症状,压迫神经后常常引起手及肩关节麻木。

对颈椎周围穴位进行按摩、疏通,在不同的穴位上实施不同的针刺手法,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有效缓解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肩部麻木等临床症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减少不适症状发生,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一、针灸选穴及配穴原则选穴原则分为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及经验选穴原则,近部选穴是在颈椎病变周围进行选穴,例如大椎、肩井等,体现了“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远部选穴是在经络循行路线上选择可以治疗本病的腧穴,例如申脉、昆仑等,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辩证选穴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的特点进行选穴,颈椎病分为督脉证、阳明证及太阳证,根据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实证中风寒痹阻证选择风门、大椎;血瘀患者舌象裂纹选择膈俞、合谷;肝肾亏虚患者选择肝俞、肾俞;恶心呕吐患者选择中脘、内关等;耳鸣、耳聋患者选择听宫、外关等。

督脉及足太阳经证配穴选择风府、昆仑;手太阳经证配穴选择小海、少泽;手阳明经证配穴选择肩三针及曲池。

二、针刺艾灸治疗近年来,针刺治疗颈椎病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椎体活动受限、僵硬等不适症状。

针刺前需要根据患者的CT检查结果确定穴位。

治疗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及阿是穴,督脉及太阳经证的主要穴位为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大椎、后溪、肩井、太阳,百会、申脉等,天柱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可疏通头部血脉,将太阳经与督脉相连,主要表现为颈部及后枕部疼痛,颈椎周围僵硬发紧;手太阳经证临床症状表现为颈部压痛明显,沿着前臂内侧缘发射性疼痛、麻木,无名指或小拇指症状明显;手阳明经证临床症状表现为手臂外侧放射性疼痛,拇指及食指症状明显,经络辨证治疗法与经络循行路线相同,需要遵循“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

石忠惠医师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经验

石忠惠医师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经验

石忠惠医师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经验摘要:目的:研究用针灸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通过实验找出治疗颈椎病的最佳针灸疗法。

方法:我们对病患颈部的完骨穴、天柱穴以及风池穴进行针灸治疗,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配以不同的穴位。

观察病患在针灸治疗前后的不同临床的症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结果:病患一般三到五天其症状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减轻,50例中,有二十例病患已经治愈,占总数的40.0%;有二十二例患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占总数的44.0%;有7例有好转的迹象,占14.0%的比例;存在一例病患治疗无效,占2.0%;总体有效率高达98.0%。

而且发现火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更为有效。

讨论:据分析,得颈椎病的患者多是因为工作或学习姿势不正确,生活习惯不规律使得颈椎劳损或者肝肾不足,进而导致精血不能流通筋骨而使局部供血不足,又感染风寒湿邪,最终导致营养不足、气血不和静脉不通而引发病情,从而颈椎部分和背部产生不适症状或酸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运用针灸疗法可以使局部的血流更加顺畅,促进血液循环,用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更为显著,而且还具有价格低廉、没有副作用的优点,十分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效火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56-01颈椎病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得颈椎病的原因主要是颈椎长期劳损或者是因骨质增生压迫颈神经根、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的一种综合症侯群,所以颈椎病也被称为颈椎综合症[1]。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颈椎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并且出现低龄化和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对颈椎病的治疗迫在眉睫。

传统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中也存在针灸治疗,并且随着当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针灸法结合现代先进技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衍生出很多针灸疗法,如:水针刀疗法、毫针疗法、火针疗法等等。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穴位针灸缓解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颈椎病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长时间低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缺乏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而传统中医学中的穴位针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常用的穴位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使用穴位针灸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一、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背酸痛、头晕等,而穴位针灸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改善颈椎局部的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来缓解这些症状。

首先,穴位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颈椎局部的气血运行。

比如,在颈部疼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针刺风池穴、天突穴等,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增加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而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其次,穴位针灸还可以调整颈椎周围的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例如,针刺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可以通过调整肌肉的张力,减轻肩颈部的疼痛感。

此外,穴位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炎症反应,减轻颈椎病的炎症症状。

总的来说,穴位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也包括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等。

二、常用的穴位及其特点在应用穴位针灸治疗颈椎病时,选择合适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针灸穴位以及它们的特点:1. 风池穴:位于颈椎上缘的两侧,可以缓解颈部疼痛、肩背酸痛以及头晕等症状。

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2. 天突穴:位于颈正中央稍高隆起的地方,可以舒缓颈椎的僵硬感,减轻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和头晕。

3.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骨棘突下方凹陷处,可以缓解肩颈部的疼痛和酸胀感,通过调节肌肉张力,改善颈椎的状况。

4. 肩井穴:位于肩胛骨和颈椎横突之间,可以缓解肩颈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减轻肩背酸痛的症状。

除了上述几个常用的穴位外,还有一些特定的穴位如颧髎穴、翳风穴等也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临床针灸实践心得体会

临床针灸实践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针灸科医生,我深感针灸这一传统中医学瑰宝的魅力所在。

针灸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针灸治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谈谈针灸治疗的心得体会。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1.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针灸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原则。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析病因、病机,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整体观念:针灸治疗强调整体观念,即在治疗局部病变的同时,关注全身的整体调节。

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3.局部与整体相结合:针灸治疗既要注重局部病变的治疗,又要关注整体调节。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二、针灸治疗的技巧1.选穴准确:针灸治疗的关键在于选穴准确。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熟练掌握经络、穴位的知识,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2.手法熟练:针灸治疗的手法多样,如针刺、灸法、拔罐等。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灵活运用。

3.操作规范:针灸治疗的操作规范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

4.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不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针灸治疗的临床体会1.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针灸治疗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显著疗效。

例如,针灸治疗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2.针灸治疗安全可靠:针灸治疗具有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我从未遇到过因针灸治疗而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3.针灸治疗可缩短病程:针灸治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病程缩短。

针灸推拿实践心得体会

针灸推拿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推拿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针灸推拿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名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针灸推拿的神奇疗效,现将我的实践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针灸推拿的基本原理针灸推拿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连接脏腑、四肢百骸的通道,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当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经络和气血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针灸推拿通过调整经络和气血,使人体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针灸推拿的临床实践1. 案例一:患者,男,35岁,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肩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经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诊断为颈椎病。

我采用针灸和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首先在患者颈部穴位进行针灸,选取风池、风府、肩井等穴位,行针时手法轻柔,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然后进行推拿治疗,采用揉、捏、按、推等手法,放松颈肩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颈肩疼痛明显减轻,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

2. 案例二:患者,女,45岁,因更年期综合症,出现失眠、盗汗、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我采用针灸和耳穴压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选取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同时选取耳穴内分泌、神门、心等穴位进行耳穴压豆。

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失眠、盗汗等症状明显改善,情绪稳定。

三、针灸推拿的实践心得1. 熟练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名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熟练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经络、穴位、手法等。

同时,要注重实践操作,多动手、多练习,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2. 严谨的治疗态度:在临床实践中,要严谨对待每一位患者,详细了解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病针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生病针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医针灸就被人们视为一门神奇而神秘的技艺。

在我国,针灸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疗效被无数患者所认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针灸疗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有幸在生病期间接受了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我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生病针灸感悟心得体会。

一、针灸的神奇疗效在我生病之前,我对针灸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然而,在病痛的折磨下,我决定尝试一下针灸治疗。

起初,我对针灸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当我真正体验过针灸的神奇疗效后,我深深地被其折服。

针灸治疗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针灸师精湛的技艺。

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触觉,准确找到穴位,用银针轻轻刺入。

在针灸过程中,我并未感受到太多的疼痛,反而有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

针灸师告诉我,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我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原本疼痛难忍的部位变得舒缓,身体状态逐渐恢复。

这让我对针灸的疗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针灸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够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二、针灸的养生保健作用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针灸的养生保健作用。

针灸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首先,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通过刺激穴位,针灸可以促进激素的分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这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针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针灸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心血管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

针灸可以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这对于预防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针灸的注意事项在体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也总结了一些针灸的注意事项,以供大家参考。

1. 选择正规的针灸机构。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选择一个正规的针灸机构至关重要。

针灸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针灸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以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疗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为了深入了解针灸的疗效和操作技巧,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本人于近期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针灸实践培训。

现将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1. 针灸简介针灸,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等手法,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预防疾病目的的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范围广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特点。

2. 实践目的通过本次针灸实践培训,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深入了解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等,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灸治疗患者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内容1. 针灸理论学习(1)针灸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腧穴学说、针灸疗法等。

(2)针灸临床应用:了解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如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面瘫等。

(3)针灸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了解针灸治疗过程中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安全。

2. 针灸操作技能培训(1)针刺手法:学习掌握正确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行针、出针等。

(2)艾灸手法:学习掌握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等艾灸手法。

(3)穴位定位:掌握常见穴位的定位方法和操作技巧。

3. 临床实践(1)跟师学习:跟随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学习,观察其治疗过程,了解临床操作技巧。

(2)独立操作:在医师指导下,独立进行针灸治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四、实践心得1. 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针灸操作需严谨规范针灸治疗过程中,操作需严谨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要熟练掌握针刺手法、艾灸手法和穴位定位,遵循“轻、慢、准、稳”的原则。

3. 注重患者沟通与心理护理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临床经验分享: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心得体会

临床经验分享: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心得体会

一、内因
• (一)先天畸形 • 各种先天性畸形虽出生时即已存在,但生后多无症状,一 般到40岁以后发病。说明先天畸形引起颈椎病症状常与年 龄,劳损、风寒等各种因素有关。例如先天性的骨性椎管 狭窄,青年时代并无症状,中年以后继发骨质增生。黄韧 带肥厚时,就诱发或加重了椎管狭窄的症状。 • (二)肝肾亏虚,筋骨衰退 • 此为本病的重要原因。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 《素问· 上古天真论》“六八肾气衰”,*七八肝气衰,筋不 能动”,‘身体重,行步不正’状。
• 3.下肢的检查。凡有下肢症状而无腰椎病变者,均提示颈 段脊髓受到侵犯,这类病例则属于脊髓型颈椎病了。 • (1)有无感觉障碍:主要是下肢有无麻木、疼痛及其他 感觉异常(例如皮肤过敏、肢体蚁走感、手指发热或发冷 等)。由于腰椎病多先发生在腰4~5、腰5~骶1,因此主要 观察小腿外侧和足背的情况。 • (2)有无运动障碍:腰椎脊神经受压可出现下肢无力和 肌肉萎缩。颈椎的病变也可引起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如 果颈段脊髓中管运动的锥体束神经纤维受压,可出现下肢 逐渐向上肢延伸的运动障碍。 • (3)有无反射异常:主要检查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后者 又称做踝反射。膝反射:反射中枢位于腰髓2~4节段,相 当于腰椎1椎节处,由股神经传导。跟腱反射:反射中枢 位于骶1~2节段,相当于腰椎1~2椎节处,经胫神经传导。
检查
• 正常人颈部的活动范围仰伸是 35°~45°,低头35°~45°,左右旋转各 60°~80°,侧弯45°。腰部的活动范围是 前曲90°,后伸30°,左右旋转各30°, 侧曲30°,随着年龄增加,脊椎活动范围 减小。

• 1.活动检查。(1)活动范围是否突然较往日减少, 则提示脊椎椎节本身或是颈椎旁的肌肉、韧带有 无问题(大多为肌肉痉挛之故)。(2)活动时有 无疼痛:活动时感到脊椎疼痛也是脊椎病变的发 病信号之一。疼痛的部位大多在椎节后方中央处。 不妨用手指压一下棘突(即脊椎后方中央骨性突 起处),如疼痛加剧,则提示是脊椎病所引起的。 (3)脊椎有无僵直(发硬):除非急性椎间盘脱 出,一般脊椎病患者只是脊椎活动度减小,而不 是僵直;如果一点都不能动,更可能是强直性脊 柱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卫生2019年5月第10期总第160期China's rural health,May 2019,No.10,Total No.160
28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梅 荣(张掖市肃南县祁丰藏族乡中心卫生院 735015)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80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针灸疗法。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P>0.05。

结论: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5-0028-01
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
等所致,可见血管、神经及脊髓受到压迫刺激[1],临床可分为脊髓型、
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等,患者主要表现为肩
颈部局限性疼痛,存在麻木感、头晕、呕吐等表现,通常采取保守治疗,
如针灸、牵引等。

本文旨在分析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
便于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基础资料、治疗方法
1.1资料
我院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7年4月21日至2018
年6月10日),以随机基本原则为依据,均分为两组。

30例对照组:年龄[上限62岁、下限31岁、平均值(42.09±2.75)
岁],男女之比为18:12,病程(1.79±0.53)年。

30例观察组:年龄[上限60岁、下限33岁、平均值(42.25±2.49)
岁],男女之比为16:14,病程(1.98±0.37)年。

纳入标准:经临床观察、影像学等检查明确为颈椎病者;存在
颈部活动受限、疼痛等;知情同意,积极配合研究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者;全身性疾病者;交流障碍
或精神异常者。

上述资料对比不具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选择仰卧位或坐位,保持头部略微向前
倾,予以颌带牵引,以六至十千克为牵引重量,一天一次,十次为
一疗程。

在上述操作下,观察组实施针灸治疗,取穴列缺、大椎、昆仑、
凤池、后溪、阿是、夹脊等,针对肩部疼痛严重者加风府、天柱、肩井、
天宗等穴位,针对头痛者,加太阳、百会、阳白等穴位,针对手指
麻木严重者,加合谷、曲池、外关等穴位,针对恶心呕吐者,加内
关、天突穴。

选择俯卧位,确保脚踝、前臂及颈部充分暴露,使用1.5
寸毫针,直刺大椎穴、夹脊穴,采取平补平泻,针感向肩部传导,
其他穴位行常规操作,留针半小时,同时,大椎穴、夹脊穴予以艾
条灸,以感觉热痛向周围扩散为准,同时,配合按摩、醋湿热敷法,
以米醋浸湿纱布,之后将其敷贴于颈椎,按摩选择理筋法,对肩胛
冈内缘条索状硬结进行按摩,放松局部肌肉,沿着脊椎两旁捏拿(由
下往上),一天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1.3指标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以GQOL-74量表评估,最高一百分,具体涉及社会
关系、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得分高为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生活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借助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属于计数资料,借助卡方检验,以SPSS20.00软件分析,两者对比
差异较大的必要条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
(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
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一所列:
表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n,分)
项目例数时间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状况
观察组40治疗前62.17±2.3566.35±3.4863.70±2.9161.78±3.11治疗后81.55±3.0982.90±2.2686.79±3.4481.24±4.05
对照组40治疗前61.79±3.3866.70±4.1765.29±3.5162.03±3.42
治疗后75.71±4.1175.74±3.3773.95±3.0275.76±2.68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具体数据如表二所列:
表2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n,%)
项目例数晕针出血勒痕合计
观察组40110 5.00
对照组40001 2.50
3讨论
颈椎病属于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几年,发病概率
不断增高,且存在年轻化趋势,主要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化等
有直接关系,患者脊神经、血管受到压迫,进而出现疼痛、麻木等
一系列症状[2~3]。

中医认为,此疾病即为眩晕、痹症等,多为肝肾不
足、劳累过度、急性外伤等所致,治疗当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为
主。

有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在转动颈部时[4~5],可见椎动脉血流量
下降,进而出现供血不足等,造成眩晕,同时,还会过分牵拉血管,
加之骨赘压迫,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血流量减少、椎动脉痉挛等表现。

在疾病治疗方面,临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方法较多,效果不一,
如牵引等,牵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颈椎小关节,缓解肌肉紧张,
但实际过程中发现,此方法应用效果较为有限。

本文观察组在常规
牵引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此方法能够调和阴阳、补养气血、疏
通经络,进而发挥止痛的效果,针刺大椎能够激发阳经经气,通络
止痛,阿是穴、风池穴则具有止痛的作用,可疏通局部气血,昆仑
作为太阳经穴,可调节足太阳经,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属于院部
取穴,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穴位,可发挥理气止痛、舒筋活络的
效果[6~7]。

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效果更佳,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控制。

结果可见,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
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
(86.79±3.44)分、(81.24±4.05)分,相比对照组指标更优,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以出血、晕针等为主,未出现
严重后果,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断治疗案例,P>0.05。

显然,针灸疗法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生理痛苦得到有效改善,进而
促使期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有
效改善相关症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
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玉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研
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3):95-96.
[2]黄先寿.用按摩、牵引及针灸疗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7):23-24.
[3]胡阳,高昆.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
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8):113-114.
[4]木卡热木·买买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128-129.
[5]陈志雄.针灸不同方案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随机对照[J].光明
中医,2017,32(19):2829-2830.
[6]汤昌华.针灸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康复作用中的应用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3):49-51.
[7]杨亚西,谭小林,谭启兴,等.颈椎病颈痛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6):41-42.
(收稿时间:2018-12-23)
(收稿编辑:关家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