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必须掌握的公式和口诀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必须掌握的公式和口诀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必须掌握的公式和口诀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必须掌握的公式和口诀而日出

加数+力口数=和

和=力口数+力口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0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口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F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F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1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子,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囚,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l认识位置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

加减列竖式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其他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o

2、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lo

5、任何数加o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6、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Oo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1=2

2+1=3 2+2=4

3+1=4 3+2=5 3+3=6

4+1=5 4+2=6 4+3=7 4+4=8

5+1=6 5+2=7 5+3=8 5+4=9 5+5=10

6+1=7 6+2=8 6+3=9 6+4=10 6+5=11 6+6=12

7+1=8 7+2=9 7+3=10 7+4=11 7+5=12 7+6=13 7+7=14

8+1=9 8+2=10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以内减法口诀表’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 7-3=47-4=3 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去。以内加法口诀!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120以内{十几加几)加法口诀*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位照写,个位与个位相加)

1 +11 =1 2+11=1 3+11=1 4+11=1 5+11=1 6+11=1 7+11=1 8+11=1 9+11=20

2 3 4 5 6 7 8 9

1+12=1 2+12=1 3+12=1 4+12=1 5+12=1 6+12=1 7+12=1 8+12=2

3 4 5 6 7 8 9 。

1+13=1 2+13=1 3+13=1 4+13=1 5+13=1 6+13=1 7+13=2

4 5 6 7 8 9 。

1+14=1 2+14=1 3+14=1 4+14=1 5+14=1 6+14=2

5 6 7 8 9 。

1+15=1 2+15=1 3+15=1 4+15=1 5+15=2

6 7 8 9 。

1+16=1 2+16=1 3+16=1 4+16=2

7 8 9 。

1+17=1 2+17=1 3+17=2

8 9 。

1+18=1 2+18=2

9 。

1+19=2

一年级数学口诀word版本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10-10=0 仅供学习与参考

1+1=2 1+2=3 2+2=4 1+3=4 2+3=5 3+3=6 1+4=5 2+4=6 3+4=7 4+4=8 1+5=6 2+5=7 3+5=8 4+5=9 5+5=10 1+6=7 2+6=8 3+6=9 4+6=10 5+6=11 6+6=12 1+7=8 2+7=9 3+7=10 4+7=11 5+7=12 6+7=13 7+7=14 1+8=9 2+8=10 3+8=11 4+8=12 5+8=13 6+8=14 7+8=15 8+8=16 1+9=10 2+9=11 3+9=12 4+9=13 5+9=14 6+9=15 7+ 9=16 8+9=17 9+9=18 仅供学习与参考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口诀表 加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仅供学习与参考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公式定义 第一部分:概念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算术方面) 第三部分:计算公式 第四部分:几何体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 或3:6 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

2019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完全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全版)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 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

小学常用数学公式全)

小学1--6年级所有数学公式一、常用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10、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三、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四、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五、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六、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版)34422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小学一年级上下册加减法口诀表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表 1+1=2 1+2=3 2+1=3 1+3=4 2+2=4 3+1=4 1+4=5 2+3=5 3+2=5 4+1=5 1+5=6 2+4=6 3+3=6 4+2=6 5+1=6 1+6=7 2+5=7 3+4=7 4+3=7 5+2=7 6+1=7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 1+8=9 2+7=9 3+6=9 4+5=9 5+4=9 6+3=9 7+2=9 8+1=9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9+1=10 10以内减法口诀表 10-1=9 10-2=8 9-1=8 10-3=7 9-2=7 8-1=7 10-4=6 9-3=6 8-2=6 7-1=6 10-5=5 9-4=5 8-3=5 7-2=5 6-1=5 10-6=4 9-5=4 8-4=4 7-3=4 6-2=4 5-1=4 10-7=3 9-6=3 8-5=3 7-4=3 6-3=3 5-2=3 4-1=3 10-8=2 9-7=2 8-6=2 7-5=2 6-4=2 5-3=2 4-2=2 3-1=2 10-9=1 9-8=1 8-7=1 7-6=1 6-5=1 5-4=1 4-3=1 3-2=1 2-1=1

小学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减法口诀表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2=11 9+3=12 8+3=11 9+4=13 8+4=12 7+4=11 9+5=14 8+5=13 7+5=12 6+5=11 9+6=15 8+6=14 7+6=13 6+6=12 5+6=11 9+7=16 8+7=15 7+7=14 6+7=13 5+7=12 4+7=11 9+8=17 8+8=16 7+8=15 6+8=14 5+8=13 4+8=12 3+8=11 9+9=18 8+9=17 7+9=16 6+9=15 5+9=14 4+9=13 3+9=12 2+9=11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1-9=2 11-8=3 11-7=4 11-6=5 11-5=6 11-4=7 11-3=8 11-2=9 12-9=3 12-8=4 12-7=5 12-6=6 12-5=7 12-4=8 12-3=9 13-9=4 13-8=5 13-7=6 13-6=7 13-5=8 13-4=9 14-9=5 14-8=6 14-7=7 14-6=8 14-5=9 15-9=6 15-8=7 15-7=8 15-6=9 16-9=7 16-8=8 16-7=9 17-9=8 17-8=9 18-9=9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直接打印)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4、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7、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8、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9、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10、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11、直径=半径×2 d=2r 12、半径=直径÷2 r= d÷2 13、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 r 15、圆柱表面积=底面周长×高+顶部圆面积×2 S=ch+2s 16、圆柱侧面积=底面的周长乘高。S=ch=πdh=2πr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18、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V=1/3Sh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1\3\5\7\8\10\12月小月(30天):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9、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三、算术方面 (一)分数 0、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2、分数的乘法则:

最新一年级数学口诀

一年级数学口诀 2-1=12-2=0 3-1=23-2=13-3=0 4-1=34-2=24-3=14-4=0 5-1=45-2=35-3=25-4=15-5=0 6-1=56-2=46-3=36-4=26-5=1 6-6=0 7-1=67-2=57-3=47-4=37-5=27-6=17-7=0 8-1=78-2=68-3=58-4=48-5=38-6=28-7=1 8-8=0 9-1=89-2=79-3=69-4=59-5=49-6=39-7=2 9-8=19-9=0 10-1=910-2=810-3=7 10-4=610-5=510-6=410-7=3 10-8=2 一年级数学口诀 1 / 7

1+1=2 1+2=32+2=4 1+3=42+3=53+3=6 1+4=52+4=63+4=74+4=8 1+5=62+5=73+5=84+5=95+5=10 1+6=72+6=83+6=94+6=105+6=116+6=12 1+7=82+7=93+7=104+7=115+7=126+7=13 7+7=14 1+8=92+8=103+8=114+8=125+8=136+8=14 7+8=158+8=16 1+9=102+9=113+9=124+9=135+9=146+9=15 7+ 9=16 8+9=179+9=18 2 / 7

小学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的口诀表 加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一年级数学口诀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3 / 7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与 与-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与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与+差)÷2=大数 (与-差)÷2=小数 12、与倍问题 与÷(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与-小数=大数) 13、差倍问题

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口诀及练习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r" i : tk.T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数 数学读数写数口诀 读数写数并不难,只要规律记心间。从低到高先分级,找准标志画点记。每级开 头中间“零”,切记只读一个“零”。每级末位“零”不读,小数按照顺序读。 写数从高到低排,小数部分顺次来。哪个数位没单位,就用“零”儿来占位。 练习题 诵作 1 ! I 1 1 Q ■: 鼻. jK (J f i r j VJ - ~w ------------- 1_ ------------- -4希伞 3 ssTriTTX] IWw 耳V 十位 g ■ 曲 读作 写作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都从( )位起。 填空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读数和写数 六万八千零一:( ) 六千零二十( ) 九千零一( ) 三千五百( ) 四千( ) 九百九十九( ) 三百四十五( ) 八百七十( ) 一百零六( ) 三千五百四十六( ) 七千零六十( ) 八百二十( ) 四千八百三十( ) 五千零五( ) 一百零一( ) 一千三百五十六( ) 184020 :( ) 1567009:( ( 6302050:( ) 50060003 : ( 2060800:( ) 4302000: ( 1234 ( ) 5032( ) 5263( ) 10000( ) 7895( ) 7902 ( ) 1000 ( ) 3002( ) 3560( ) 4600 ( ) 1230( ( ) 1500 ( ) 3210 ( ) 6305( ) 5230 ( ) 6035 ( ) 2000( ( ) 6307 ( ( ) 7802 ( ) 6302( ( ) 9002 ( ( ) 4025 ( ) 6604( ( ) 写数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 :( ) 五百零三万四千: ( ) 二十五万零七百: ( ) 一百万零五十:( ( ) 四千三百零二万千五百 :( ) ) ) ) 用 0, 0,0,9,8, 7,6 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1、读三个 0:( ) 2、读一个 0:( ) 3、读两个 0:( ) 4、所有的 0 都不读:( )

(完整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几何形体:

二、单位换算: 三、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四、运算规则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a+c)+b=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c×b=b×c×a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即(a+b)×c=a×c+b×c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即a=b÷c=(b×n)÷(c×n)=(b÷n)÷(c÷n),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即:如果a+b=c×d,那么(a+b)×n=c×d×n或(a+b) ÷n=c×d÷n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直径=×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直径=×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 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30天)的有:4\6\9\11月 2月28天, 2月29天全年365天, 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减数=差-差=减数差+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除数=商 ÷商=除数商×除数= 四、算术方面

一年级数学顺口溜

一年级数学顺口溜 认识整时 小小指针真有趣,我们都来试一试, 分针正好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认识半时 小小指针真有趣,我们都来试一试, 分针正好指6,时针走到两数间, 两个数字比一比,几小就是几时半。 数字歌 数字数字象楼梯,从小到大往上爬,0、1、2、3、4、5、6、7、8、9、10;数字数字象滑梯,从大到小滑下去,10、9、8、7、6、5、4、3、2、1、0。 大括号图 大括号,小问号; 看清题目列算式; 问号在下+++; 问号在上-----; 算完还要回头看; 细心检查我最棒! 10以内的数的组成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十的朋友全记牢。 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关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 个位相加满十,在十位添一; 十位减十位,个位减个位,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 关于数的大小、顺序问题 小数轴,本领大, 遇到困难就找它。 左是前,右是后, 前后一定要记住。 前面的数儿小, 后面的数儿大, 大小不能弄混淆。 加法算式名称记忆 算式各项有名称,我们都来记一记, 加号两边叫加数,等号后边叫做和。

减法算式名称记忆 算式各项有名称,我们都来记一记,减号前边被减数,减号后边叫减数,等号后边还有项,名字我们叫它差。 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十位如果是个零,直接就从个位起。 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如果个位没数字,用0占位要牢记。 两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 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如果位数都相同,要从十位来比起。 十位如果也相同,再把个位比一比。 时、分的认识 时针过了数字几, 就是表示几时多, 究竟多了多少分, 请你仔细看分针。 位置与方向 早晨起床面向阳,开动脑筋想一想;

小学数学公式最全汇总

小学数学公式最全汇总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直径=半径×2(d=2r) ?圆的半径=直径÷2(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S=ch+2s=ch+2πr×r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数量关系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口诀,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一、什么是“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数加小数, 先把两数换位置。 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2、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3、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三、退位减法 1、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 2、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 3、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四、连续退位的减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 五、练一练 例1、8+5=? 解析:加法8+5,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组成10,10+3=13,所以8+5=13。 例2、15-9=? 解析法1: 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解析法2: 9可以分成5和4,15-5=10,10-4=6,所以15-9=6。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填空.

2.看图填算式. ()+()=()()+()=() ()-()=()()-()=()3.按顺序填数. 4.选数填空. ()+()=4 ()+()=5 ()-()=4 ()-()=5 ()+()=3 ()+()=8 ()-()=3 ()-()=8 ()+()=6 ()-()=6 5.填空. 比6少2的数是().比5多1的数是() 3比()少3.比5少()的数是2. 比4多2的数是().比6少1的数是()6.在○里填上“+”或“-”. 4○4=8 5○5=0 7○3=4 9○6=3 5○2=7 10○6=4 3○7=10 6○2=4 5○4=9 1○8=9 10○5=5 8○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