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溶液浊度

分光光度法测溶液浊度
分光光度法测溶液浊度

六、浊度 (turbidity)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体混浊现象是由水中存在的悬浮物质如泥砂、胶体物(colloid matter)、有机物、

浮游生物(plankton organism)、微生物(microorganism)等所造成。浊度的大小不仅

与水体中的颗粒物有关,而且与其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积有关。天然水经过混凝、

沉淀和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

常用的测量浊度的方法有:

1、分光光度法

2、目视比浊法

3、浊度计测定法

1、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选用1厘米比色皿(cuvette),在波长660纳米处,

测定标准浊度液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浊度标准曲线,然后测定水样的吸光度值,并从

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浊度。当浊度超过100度时需稀释后测定,计算时应乘上相应的稀

释倍数。将一定量硫酸肼与6-次甲基四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浊度标准溶

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

该法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及高浊度水的测定,最低检测浊度为3度。

2、目视比浊法(visual turbidity):将水样与用硅藻土(或白土)配制的标准浊度

溶液进行比较,以确定水样的浊度。

适用于饮用水、水源水等低浊度水的测定,最低检测浊度为1度。

3、浊度计测定法:利用各种类型的浊度测量仪进行测定。

常用浊度单位:FTU 和 NTU ,二者分别以不同人的名字命名,但数值相等。

第一篇分光光度法

2 原理

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分析纯试剂,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1 无浊度水

将蒸馏水通过0.2μ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的烧瓶中。

3.2 浊度标准贮备液

3.2.1 1g/100mL硫酸肼溶液

称取1.000g硫酸肼[(N2H4)H2SO4]溶于水,定容至100mL。

注:硫酸肼有毒、致癌!

3.2.2 10g/1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定容至100mL。

3.2.3 浊度标准贮备液

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3.2.1)与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2.2)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3℃下静置反应24h。冷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

4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4.1 50mL具塞比色管。

4.2 分光光度计。

5 样品

样品应收集到具塞玻璃瓶中,取样后尽快测定。如需保存,可保存在冷暗处不超过24h。测试前需激烈振摇并恢复到室温。

所有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必须清洁,可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清洗。

6 分析步骤

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浊度标准液(3.2.3)0,0.50,1.25,2.50,5.00,10.00及12.50mL,置于50mL的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 4,10,20,40,80及100度的标准系列。于680nm波长,用30m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注:在680nm波长下测定,天然水中存在淡黄色、淡绿色无干扰。

6.2 测定

吸取50.0mL摇匀水样[无气泡,如浊度超过100度可酌情少取,用无浊度水(3.1)稀释至50.0mL],于50mL比色管中,按绘制校准曲线步骤(6.1)测定吸光度,由校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度。

7 结果的表述

式中:A——稀释后水样的浊度,度;

B——稀释水体积,mL;

C——原水样体积,mL。

不同浊度围浏试结果的精度要求如下:

浊度围(度) 精度(度)

1~10 1

10~100 5

100~400 10

400~1000 50

大于1000 100

第二篇目视比浊法

8 原理

将水样与用硅藻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规定相当于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在1000mL水中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

9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分析纯试剂,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9.1 浊度标准液

9.1.1 浊度标准贮备液:称取10g通过0.1mm筛孔的硅藻土于研钵中,加入少许水调成糊状并研细,移至1000mL量简中,加水至标线。充分搅匀后,静置 24h。用虹吸法仔细将上层800mL悬浮液移至第二个1000mL量简中,向其中加水至1000mL,充分搅拌,静置24h。吸

出上层含较细颗粒的 800mL悬浮液弃去,下部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mL。充分搅拌后,贮于具塞玻璃瓶中,其中含硅藻土颗粒直径大约为400μm。

取50.0mL上述悬浊液置于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于105℃烘箱中烘2h。置干燥器冷却30min,称重。重复以上操作,即烘1h,冷却,称重,直至恒重。求出1mL悬浊液含硅藻土的重量(mg)。

9.1.2 浊度250度的标准液: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浊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浊度为250度。

9.1.3 浊度100度的标准液:吸取100mL浊度为250度的标准液(9.1.2)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浊度为100度。

于各标准液中分别加入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

注:氯化汞剧毒!

10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10.1 100mL具塞比色管。

10.2 250mL无色具塞玻璃瓶,玻璃质量及直径均需一致。

11 分析步骤

11.1 浊度低于10度的水样

11.1.1 吸取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液(9.1.3)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于10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配制成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

和10.0度的标准液。

11.1.2 取100mL摇匀水样于100mL比色管中,与上述标液(11.1.1)进行比较。可在黑色底板上由上向下垂直观察,选出与水样产生相近视觉效果的标液,记下其浊度值。

11.2 浊度为10度以上的水样

11.2.1 吸取浊度为250度的标准液(9.1.2)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即得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和100度的标准液,将其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每瓶加入 1g

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

11.2.2 取250mL摇匀水样置于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瓶后放一有黑线的白纸板作为判别标志。从瓶前向后观察,根据目标的清晰程度选出与水样产生相近视觉效果的标准液,记下其浊度值。

11.2.3 水样浊度超过100度时,用无浊度水(3.1)稀释后测定。

12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样浊度可直接读数。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标准处提出。

本标准由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邦懿。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主要参考文献

1、环境工程监测,展鹏、祝万鹏著,清华大学,90年5月第1版.

2、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吴帮灿、费龙编著,中国环境科学,99年8月第1版.

3、环境工程手册——环境监测卷,奚旦立等著,高等教育,2000.

4、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章亚麟等著,化学工业,1994.

5、环境污染物分析监测,何燧源主编,化学工业,2001.

6、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科学,1989.

7、空气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科学,1985.

8、环境监测技术规,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科学,1990.

9、中国生态监测网络规划,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科学,1996.

10、环境监测,陆雍森等著,中国环境科学,1996.

11、环境监测技术,吴帮灿著,中国环境科学,1996.

1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复盛等著,中国环境科学,1997.

13、环境监测资料汇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等教育,2001.

14、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中国标准,高等教育,2000.

15、环境污染物监测,尚芹编著,冶金工业,1999.

16、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王正萍,周雯编著,化学工业,2002.

17、环境监测技术运先主编,,化学工业,2003.

18、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监测仪器设备,鹿政理主编,化学工业,2003.

19、环境监测实用工作手册,王晓利,唐晓青主编,科学技术, 2003.

20、环境监测技术实习,吴同华主编,化学工业, 2003.

21、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程,聂麦茜主编,化学工业, 2003.

22、环境分析与监测,鹏,治宇主编,东北大学, 2002.

23、环境监测技术,弘主编,化学工业, 2002.

24、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王正萍,周雯编著,化学工业, 2002.

25、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实务全书,科学技术文献, 2002.

26、环境分析与监测,邓桂春,臧树良编著,大学, 2001.

27、农业环境监测实用手册,凤枝主编,中国标准, 2001.

28、水环境监测实用手册,青山,怡庭编著,中国水利水电, 2003.

29、环境监测仪器使用与维护,易洪佑,梁泽斌编著,冶金工业, 1999.

30、世界环境与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网络,月华,士洞主编,科学, 1997.

31、环境污染与监测(2版),绍英等编著,工程大学, 1995.

32、环境污染监测实用手册,书田等编著,原子能, 1997.

33、环境监测、信息、指标体系述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中国环境科学, 1997.

34、大气环境监测,曾凡刚编著,化学工业, 2003

35、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编,化学工业, 1994.

36、土壤污染及其鉴别监测方法,史崇文,王久志主编,农业, 1994.

37、污染源监测,唐森本主编,中国环境科学, 1993.

38、环境监测综合技术概论,勇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 1992.

39、环境监测系统及原理,大年等编著,华东化工学院, 1992.

40、化工环境监测实用手册,振中等编,中国科学技术, 1992.

41、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研究,万本太等编著,科学技术, 2003.

42、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中国环境科学, 1990.

43、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全球环境污染评价,关于环境监测与人体健康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编 ; 于正然,嵋译,

44、环境生物监测,志杰编著,冶金工业, 1990.

45、环境污染物监测,尚芹编著,冶金工业, 1988.

46、环境监测中的电化学分析法,杜宝中编著,化学工业 ,2003.

47、Analytical instruments 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quipment in China : a strategic entry report, 1997 / Icon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Brea, Calif. : Avery Dennison, 2000.

48、Rapid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in the environment / edited by Peter J. Stopa and Michael A. Bartoszcze. Dordrecht ;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2000.

49、Health-based monitoring of recreational waters : the feasibility of a new approach (the 'Annapolis Protocol') : outcome of an expert consultation, Annapolis, USA co-sponsored by USEPA. Geneva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Environments, 1999.

50、NATO Advanced Research Workshop on Biosensors for Direct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in Field (1997 : Smolenice, Slovakia): Dordrecht ;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1997.

51、Urban air pollution :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trategies. Berlin : Springer-Verlag, c1996.

52、Monitoring industrial emissions and wastes,Vienna, Austria :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Vienna International Centre ; Paris, France :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Office], 1996.

53、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the environment : a manual of methods. Wallingford, Oxon : CAB International, 1994.

54、Gosovic, Branislav. .: The quest for world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 the case of the UN Glob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 Branislav Gosovic.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2.

55、Urban air pollution in megacities of the world : earthwatch : glob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Oxford [England] ; Cambridge, Mass. : Published on behalf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by Blackwell Reference, 1992.

56、Hanford Symposium o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28th : 1989 : Richland, Wash.):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storation, and assessment : what have we learned? : Robert H. Gray, editor ; sponsor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Battelle, Pacific Northwest Laboratories. Richland, Wash. : Pacific Northwest Laboratory, 1990.

57、Global pollution and health [microform] : results of health-rel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WHO, UNEP. Washington, D.C. : Congress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c., 1987.

Copyright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邮编:33004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