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一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璀璨的近代复习新人教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历史 第一篇 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1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

2018年中考历史 第一篇 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1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21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发展变化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特别提示】 绥靖政策是英法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 益为代价,与德国、意大利侵略者妥协的政策。它刺 激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使法 西斯国家得寸进尺,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2.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诺曼底登陆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周年链接】 2017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75周年, 2018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75周年。 (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 军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加速 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2.时间:1938年9月。 3.地点:德国慕尼黑。 4.参与国家:德、意、英、法。 5.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 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6.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7.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 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4)原因:适时调整政策,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积 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21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发展变化
【特别提示】 日本经济发展的外因 是美国的援助,内因是重视发展教育 和科技,重视人才培养等。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世界经济 霸主பைடு நூலகம்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 繁荣
二战期间,美国经济迅猛发展。 战后,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利 用欧、亚各国亟待重建之机,大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第21课时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考点聚焦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第21课时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考点聚焦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第21课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汽时代”进入“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表现:形成三国同盟(德、意、_奥匈帝国_______)和三国协约(英、____发____、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分别以德国和英国为首)。

3.实质: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4.影响(结果):20世纪初,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起止时间考点4 启蒙运动1.中心:法国。

2.代表人物:______伏尔泰______、___孟德斯鸠___________和__卢梭______。

3.主要观点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_____自由和平等_________;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还说天主教就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4.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考点5 近代科学家考点6 近代文学1.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主要作品有《__罗密欧与朱丽叶________》《哈姆雷特》等。

2.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家,主要作品有《____战争与和平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考点7 近代艺术1.贝多芬:代表作《____英雄交响曲__________》——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2.梵高:代表作《向日葵》——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广东中考必备·历史》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 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和璀璨的近代文化(31张PPT)

《广东中考必备·历史》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  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和璀璨的近代文化(31张PPT)

考点细化
3、发明/成就:
①19世纪60年代,德国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发电机。
②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③美国爱迪生(发明大王)发明了碳丝电灯、蓄电池、 留声机、油印机、电影放映机、摄像机等。作用:改变 人类照明条件。 ④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在美国居住的英国人贝尔 发明了电话。 ⑤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考点细化
3、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5、结果:同盟国战败,协约国战胜。(1918)
6、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非正义的、掠夺性 的战争。 6、特点:首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残酷性大。
1、根本原因(根源):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 2、根本目的(实质):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奥、德、意),三国协 约(俄、英、法)
考点细化
考点细化
5、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都是资本主义军事集团。
6、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进一步恶化欧洲的局 势,双方疯狂地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7、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焦点:巴尔干半岛。(欧洲的 火药桶)
4.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 5.伏尔泰等人的广泛使用的史实,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开始(主要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4)作用: ①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②推翻了“上帝造人说”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说。 ③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
考点细化
3、爱因斯坦: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_0288文档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_0288文档
2020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_0288文档
EDUCATION ORD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_0288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PPT课件
巴尔干半岛
(1)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暗杀斐迪南大公这件事?
刺杀的目的是在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2)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会。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争霸世界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有别的事情引起战争的。
3、这只“火药桶”引爆后带来了什么后果?
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6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死了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萨拉热窝事件。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2)材料二的观点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英、法、俄、美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才参加的,所以没有所谓的“保护者”和“见义勇为者”,他们都是非正义的。
凡尔登战役持续了10个月,双方共伤亡约100万人,德军使用了远程大炮、毒瓦斯,到处是成堆的尸体、破碎的弹片和武器的残骸。所以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当这些大炮向你开火时,你会说‘现在我知道什么叫炮击了’。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在一战中,像这样的战争场景不是个别的。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争斗的讽刺地图。这张著名的漫画将欧洲列强比拟成一群互咬的狗。其中,头戴钢盔、口吐利牙的德意志猎犬,将矛头对准了西线。跟在德意志老大屁股后面的是奥匈杂种狗,它只能以狂吠助阵。英国斗牛士的后脚还在自己家里,前脚已跨到法国本土,帮忙法国狮子狗对抗德意志猎犬。这些列强狗为何而吠?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课件(4)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19页)

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课件(4)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19页)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2、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知道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 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第四单元
知识结构
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
第四单元
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
考点突破 考点一、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本茨和莱特兄弟的 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从美国和德国开始)
( D )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1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 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 车诞生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 C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煤和蒸汽 B.水力和风力 C.电力和石油 D.原子能 ( A )3.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 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第四单元
考纲要求
垄断资产阶级时代的世界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 展的影响。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
4、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课程标准:
1、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3)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电报、有线电话等)
4、核心: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 电 为核心的革命。电力 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教案)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教案)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2. 使学生掌握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世界与近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1)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与特征(2)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3)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2. 近代文化的发展:(1)近代文学、艺术、哲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2)近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3)近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和近代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

2. 课堂讲解:(1)讲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定义、特征及其在世界各国的表现。

(2)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3)介绍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重点讲解文学、艺术、哲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4)探讨近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通信技术等。

(5)阐述近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和近代文化的看法。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2. 回顾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成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和近代文化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等。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史》、《近代文化发展史》等。

2. 图片资料: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地图、重要历史事件图片、近代文化代表作品等。

3. 视频资料:相关历史事件纪录片、文化发展短片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资料、学术论文、文化作品等。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文化的关联。

考点21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璀璨的近代文化-备战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考点21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璀璨的近代文化-备战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3.表现
(1)能源: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2)生产: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3)生活:电力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4.影响: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5.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成就
(1)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2)发明很多了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

2.地位:被誉为“发明大王”。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动力: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2.汽车
(1)发明: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2)发展:经过不断改进,汽车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3)影响: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后果: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进一步恶化了欧洲局势,双方疯狂的扩军备战,加速
了(16)__第__一__次__世__界__大__战___的到来。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17) _第__二__次__工__业__革__命___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
左图是德国人(3)_卡__尔__·_本_茨___和 他制造的(4)__汽__车____,这一交通 工具以(5)__内__燃__机__为动力。
上图是美国人(6)莱__特__兄__弟__发明的(7)__飞__机____, 这一交通工具以(8)_发__动__机___为动力。
左图三角形所示军事集团是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
• 4.1903年,美国人(9)__莱__特__兄__弟__制成飞机,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 交通工具。
2.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 1.两大军事集团:

由(10)__德__国____、(11)_奥__匈__帝__国___、(12)_意__大__利___组成的三国同盟和
(13)__英__国____、(14)__法__国____、(15)__俄__国____组成的三国协约。
• 2.美国人爱迪生于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5)___碳__丝___灯泡及很多电器产品,因此也 被誉为(6)“_发__明__大__王___”。
• 3.德国人(7)_卡__尔__·_本__茨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此为动力,1885年,(8)___汽__车___问世, 它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20世纪初提出的(30)__相__对__论__,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 用提供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31)__原__子____时代的大门。
2.5 启蒙运动
1.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代表人物是(32)__伏__尔__泰__,其主张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把教皇比作(33)“_两__只__脚__的__禽__兽___”,把教 士比作(34)“_文__明__恶__棍__”。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2 备考指导
本单元内容在中考中所占分值相对较大。重点之一是第 二次工业革命,不但要求掌握这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还常 常将三次科技革命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重点之二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对其爆发背景、根本原因、导火线,近几年中考多 有涉足,而且当今世界不太平,局部地区战火不断,严重威胁 着人类的和平,以史为镜,这一考点也可以和热点挂钩。重点 之三是启蒙运动,了解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与文艺复兴的 区别与联系。
左图是德国科学家 (13)_爱_因__斯__坦__。
左图是法国思想家(14)_伏__尔__泰__。
4.1 例题
例题一
(2016·四川自贡·16)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 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
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C )
A.风力 B.煤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取代蒸汽, 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主要能源是电力。
2.意义: 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宣传,为新兴的(35)_资__产__阶__级___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
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 国家的思想解放。
左图①是美国科学家(1)_爱__迪__生___ 和他发明的碳丝灯泡,他被誉为 (2)“__发_明__大__王___”。
贡献是创建了微积分;在力学上,建立了(27)__力__学____理论体系。 2.达尔文:
1859年发表(28)《_物__种__起__源___》,提出(29)“__进__化__论__”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这部著作的问世,沉重打击神权统治的根基。 3.爱因斯坦:
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18)__政__治__经__济____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
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尖锐。
• 2.直接原因(导火线):(19)__萨__拉__热__窝__事件。 • 3.起止时间:(20) _1_9_1__4_年7月至(21)_1__9_1_8___年11月。
• 7.“一战”的影响:

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灾难,大战进行了4年多时间,牵
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参战各国共伤亡3 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
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 000万。
2.4 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1.牛顿: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他在天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26)_万__有__引__力___定律;数学上的
2.1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开端: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1)__蒸__汽____,成为
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2)“__电__气____时代”。在电力技术的
发展方面,(3)___美_____国和(4)____德____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
• 4.“一战”的著名战役:

(22)_凡__尔__登___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 5.“一战”的结果:

1918年11月,(23)___德_____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24)_同__盟__国___的失
败而告终。
• 6.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25)__帝__国__主__义___掠夺战争。
(9)___成__的__三__国__同__盟_______________, 圆圈所示军事集团是 (10)_英__国__、__法__国__、__俄__国__组__成__的__三_国__协__约__。
左图是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 (11)___牛__顿____。
左图是英国科学家(12)_达__尔__文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