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动物

合集下载

第一章扁形动物12张(人教版生物)

第一章扁形动物12张(人教版生物)

华枝睾吸虫
显微镜下视察

子宫
卵巢 精巢
血吸虫(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解放前,我 国长江以南省 份大约有1000 多万人患此病, 受此病威胁1 亿多人。
• 体长2-8m,700 -1000个节片, 头节有4个吸盘, 顶突有小钩(2排, 25-50个)。
两侧对称:身体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 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 捕食和防备
三、涡虫的身体结构
眼点:前端背面,只感光,不成像 口:位于腹部 咽:位于口内,可伸向口外 肠:消化
有口无肛门
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 内胚层
2、其他扁形动物:
华枝睾吸虫、 血吸虫、 绦虫
寄生、消化器官简单(有的甚至无消化器官)、 生殖器官发达
• 人吃了未熟的含 囊尾蚴的猪肉 (米猪肉)后患 病
• 成虫寄生于人 体小肠内,
猪带绦虫-头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猪肉绦虫的生活史
扁形动物的特征:
1.身体呈两侧对称 2.背腹部扁平 3.有口无肛门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项目
名 称 水螅
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
两胚层
涡虫
两侧对称 三胚层
运动能力
较弱
较强
相同点: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绦虫
吸虫
涡虫
代表动物——涡虫
一、生态习性
•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 中的石块下,营自由 生活
• 以活的或死的蠕虫、 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 虫为食物

中考生物知识点整理扁形动物

中考生物知识点整理扁形动物

中考生物知识点整理扁形动物一、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1.身体扁平,呈带状或片状。

2.无分节,无腔肠,没有呼吸和循环器官。

3.消化道为单口式,进食和排泄通过同一个口进行。

4.兼具原肠腔动物和中肠腔动物的一些特征,既有中胚层、回肠和体腔,也有原肠腔和器官腔囊。

二、扁形动物的分类:1.扁形动物门:包括叶须动物、扁虫和吸虫等。

2.叶须动物门:体呈叶片状,有鞭毛,如蠕虫。

3.扁虫门:呈带状或条状,体表覆盖细长微体或刺状突起,如绦虫。

4.吸虫门:体呈椭圆形或卵形,长约1-30mm,如血吸虫。

三、扁形动物的主要种类和特征:1.叶须动物:(1)多为水生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的动物。

(2)体表有纤毛,用于运动和进食。

(3)消化道为单管式,具有前端口和后肛。

(4)鞭毛细胞为其特征之一,为纤毛细胞的一种细胞特化。

2.扁虫:(1)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中。

(2)呈细长条状,由头部、颈部、体节和尾部构成。

(3)体表覆盖微体或刺状突起。

(4)头部有吸口和感受器官,用于吸附主人的营养物质。

(5)主要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如猪绦虫、牛绦虫等。

3.吸虫:(1)寄生在人和动物的体内,如肝、肺、肠等器官。

(2)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形。

(3)口盖在身体中间或后方,有多个感受器官。

(4)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和宿主寄生关系,如血吸虫、肠吸虫等。

四、扁形动物的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1)叶须动物:常通过纵裂、横裂、片裂或内离体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2)绦虫:通过体节的再生或脱节分裂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3)吸虫:通过体节的再生或孢子囊裂成许多体节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2.性生殖:(1)叶须动物:雄性和雌性个体交配,通过交配器官进行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2)绦虫:先产生雌雄同体个体,然后交配产卵。

(3)吸虫: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有雌雄同体和两性生殖两种。

五、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1.叶须动物:多数为水生动物,有些寄生于水生动植物或动物体内,如水蛭、水母等。

初一生物扁形动物的特征

初一生物扁形动物的特征

初一生物扁形动物的特征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是最早出现的多细胞动物之一,它们在生物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初一生物中扁形动物的特征,包括它们的身体形态、生态习性和重要的分类。

一、身体形态扁形动物的身体呈扁平状,由于其体型特征,扁形动物的体内细胞可以通过扩散与体外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和排泄。

扁形动物通常有头部和尾部,身体表面覆盖着透明的表皮,其中一些物种具有呈带状的环节。

此外,扁形动物身体结构简单,缺乏骨骼和体腔。

二、生态习性扁形动物主要栖息在淡水、海洋和湿地等环境中。

它们可以是自由生活的,也可以是寄生的。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如腹毛蚴,主要以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而寄生的扁形动物如吸虫则寄生在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体内,以宿主体内的营养物质为食。

值得注意的是,扁形动物在寄生过程中可能对宿主造成危害,包括损害宿主器官功能和传播寄生虫病。

三、重要的分类扁形动物根据其特征和分类群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重要的类群:1. 叶口动物门(Turbellaria)叶口动物是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它们具有纤毛和平滑的体表。

叶口动物以微小的有机物为食,是水生环境中最常见的扁形动物。

它们的运动依靠纤毛和肌肉的收缩。

2. 吸虫门(Trematoda)吸虫是寄生的扁形动物,在生物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吸虫的体表呈现出复杂的纹理和棘刺。

它们通过吸附在宿主的体表或吸附在宿主体内的内脏器官来获取养分。

吸虫不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还能传播一些严重疾病。

3. 绦虫门(Cestoda)绦虫是另一类寄生的扁形动物,它们体形长而扁平,通常分为头节和体节。

绦虫通过吸附在宿主消化道壁上来摄取养分。

绦虫能够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消化道中,对宿主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初一生物中扁形动物具有独特的身体形态、生态习性和重要的分类。

它们在生物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自由生活,还能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体内。

了解扁形动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

梯状神经系统
• 扁形动物中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 “脑”及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 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因神经相对集中 于脑部,神经索梯状分布而得名。 • 感觉器官:眼点、耳突、平衡囊。 • 意义:出现原始的神经中枢,与两侧对称 体制相适应
生殖发育
生殖:
• 大多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具有固定 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及附属腺,具有交配 行为,体内受精。 发育: • 具有勒氏体幼体阶段,间接发育。
分类
• 与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相比,扁形动物是 向前大大进化了。现存的扁形动物约有 7000多种,常见的有血吸虫、绦虫、涡虫 等。
涡虫纲(自由生活)
• 肌肉较寄生虫种类发达,具纤毛,运动能 力较之强。扁形动物 •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感官较发达
吸虫纲(寄生生活)
• • • • • 寄生生活,体内或体外寄生。 具附着器官(吸盘)。 消化系统简单,神经系统和感官退化。 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 具合胞体层:特殊的保护和吸收结构。
• 自由生活种类:消化道较发达,多呈分支 状 • 寄生生活种类:退化简单分支或完全消失
排泄-原肾排泄
• 功能:调节水分,排泄。
• 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 有排泄孔通体外。扁形动物的原肾管是由 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每一小分支的最 末端由焰细胞组成盲管。
呼吸
• 呼吸靠体表借渗透作用 • 寄生型厌氧呼吸
扁形动物
主要特征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 中胚层 皮肤肌肉囊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分类 涡虫纲 吸虫纲 绦虫纲 感染过程
主要特征
1、身体扁平、两侧对称 2、类属无脊椎动物 3、有口无肛门 4、有自由和寄生两种方式生活 5、雌雄同体、雌雄异体

第5章-扁形动物

第5章-扁形动物

4、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扁形动物由外胚层形成的单层表皮和由中胚层 形成的多层肌肉相互连接组成体壁, 形成的多层肌肉相互连接组成体壁,体壁包裹 全身,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全身,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5、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 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 扁形动物的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 扁形动物的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 扁形动物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 (扁形动物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属于不 完全消化管;消化系统包括口、 肛门, 完全消化管;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 、肛门,称 为完全消化管) 为完全消化管)
1 、形态结构 虫体柔软、扁平、 透明如柳叶状,前端 较窄,后端略宽;具 口吸盘和腹吸盘,口 吸盘位于体前端,大 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 虫体腹面前约1/5处; 吸盘处肌肉发达,是 附着器官。 在虫体后1/ 处 在虫体后 /3处 有2个前后排列的树枝 个前后排列的树枝 状的睾丸,为该虫主要 状的睾丸 为该虫主要 特征之一。 特征之一。
涡虫横切结构图
2、消化系统
口在腹面,口后为咽 囊,周围为咽鞘,其中 有肌肉质的咽。咽可 从口中伸出,以捕捉 食物。紧接着是肠, 分3支主干,一支向 前,2支向后,分别位 于咽囊的两侧,每支 主干又反复分出小支, 小支末端封闭为盲管, 无肛门。不能消化的 食物仍由口排出。
3、无呼吸和循环器官 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 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 为原肾管型, 4、排泄系统 为原肾管型,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 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 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 泄管由体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泄管由体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涡虫感觉器官为 涡虫感觉器官为1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涡虫感觉器官为1对眼点 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所构成, (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所构成,有感受光线强弱的 功能) 对耳突(由感觉细胞和触觉细胞组成,有味觉 功能)和1对耳突(由感觉细胞和触觉细胞组成 有味觉 和嗅觉功能),涡虫为梯型神经系统。 涡虫对食物 和嗅觉功能) 涡虫为梯型神经系统。 是正向反应,对光线的刺激是负向反应。 是正向反应,对光线的刺激是负向反应。 生殖方式:涡虫除有性生殖外, 6、生殖方式:涡虫除有性生殖外,也能进行无性生 淡水及陆地的涡虫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殖;淡水及陆地的涡虫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涡虫的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涡虫的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雌雄生殖系 统相当复杂。 统相当复杂。

扁形动物科普文

扁形动物科普文

扁形动物科普文一、什么是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是一类身体扁平的无脊椎动物,属于动物界的一个大门——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的身体多呈扁平状,有些种类的扁形动物甚至可以透过身体表面进行呼吸和排泄废物。

二、扁形动物的特征1. 身体扁平: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这使得它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于水中或湿润环境中。

2. 无体节:扁形动物没有明显的体节划分,身体呈长条形。

3. 无腔肠: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简单,只有一个口和一个肛门,中间没有肠腔。

4. 简化的循环系统:扁形动物的循环系统相对简化,一般没有真正的血液,而是通过体液进行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5. 真体腔缺乏:扁形动物的真体腔缺乏或很小,内脏器官直接嵌入在体壁组织中。

6. 呼吸和排泄:扁形动物的呼吸和排泄器官通常是通过皮肤表面进行的,这也是它们为什么需要生活在湿润环境中的原因之一。

根据扁形动物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和寄生的扁形动物。

1.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这类扁形动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土壤中,它们通过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来获取营养。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中最著名的代表是计划虫(计划虫属)和线虫(线虫属)。

2. 寄生的扁形动物:寄生的扁形动物一般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通过吸取宿主的血液或营养物质来生存。

寄生的扁形动物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绦虫(绦虫纲),它们寄生在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肠道中。

四、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1.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多分布在淡水和海洋中,它们一般以底泥中的有机物为食,也会捕食一些小型的水生动物。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在生活史中一般会经历卵、幼虫和成体三个阶段。

2. 寄生的扁形动物:寄生的扁形动物一般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它们通过吸取宿主的血液或营养物质来生存。

寄生的扁形动物在生活史中一般会经历多个幼虫阶段,不同幼虫阶段寄生在不同的宿主体内。

1. 生态平衡: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也能够分解和吸收有机废弃物,维护生态平衡。

扁形动物科普文

扁形动物科普文

扁形动物科普文引言:扁形动物是一类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动物,它们具有扁平的身体形态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扁形动物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一、分类:扁形动物属于动物界中的一个门,被称为“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根据其生殖方式和解剖结构的差异,扁形动物可分为两个亚门:吸虫亚门(Trematoda)和绦虫亚门(Cestoda)。

二、特征:扁形动物的身体呈扁平形状,通常由一个细长的主体构成。

它们没有体腔,也没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是单一的,只有一个口和一个肛门。

此外,它们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通常由一对眼点和一对感觉器官组成。

三、生态习性:1. 栖息地:扁形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也有一些物种生活在陆地上。

它们可以在河流、湖泊、海洋底部以及湿润的土壤中找到。

2. 摄食方式:扁形动物的摄食方式多样,有些物种是寄生生活的,通过吸食宿主的体液获取营养;而另一些物种则是自由生活的,通过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或腐食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3. 繁殖方式:扁形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

有些物种是雌雄同体的,即具有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而另一些物种则是雌雄异体的,需要两个个体交配才能繁殖。

四、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其次,一些扁形动物是寄生虫,它们可以感染宿主并引起疾病,对宿主的种群结构和行为产生影响。

此外,扁形动物还参与了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再利用。

结论:扁形动物是一类独特而多样化的生物群体,其扁平的身体形态和特殊的生态习性使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扁形动物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

希望本文能够增加大家对扁形动物的了解,并引起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

动物第四章.扁形动物PPT

动物第四章.扁形动物PPT
捕杀与利用
某些扁形动物被人类捕杀或作为药物、食品等资 源利用。
3
实验研究
扁形动物常被用作科学实验对象,以研究生物学 和医学问题。
保护与利用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监管等,保护扁形动物的生存环 境。
可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扁形动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
科普教育
加强公众对扁形动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THANKS
感谢观看
物种特点
扁形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表现在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繁殖 方式等多个方面,这些特点有助于它们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生存和繁பைடு நூலகம்。
进化与系统发育
进化历程
扁形动物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适应辐射,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物 种。
系统发育
通过对扁形动物的形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类群的 进化历程和物种多样性的起源。
寄生或自由生活
01
扁形动物通常为寄生或自由生活,其中寄生生活方式的扁形动
物会对其他动物造成一定的危害。
食性
02
扁形动物的食物来源因种类而异,包括藻类、细菌、原生动物
等。
环境适应性
03
扁形动物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
存和繁殖。
02
扁形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部分扁形动物可以通过分裂、出芽等 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如涡虫等。
变态发育
扁形动物的变态发育分为不完全变态 和完全变态两种类型,不完全变态是 指幼虫直接发育为成体,而完全变态 则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发育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水螅
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
涡虫
两侧对称
两胚层
较弱
三胚层
较强
运动能力
当堂训练:
1、涡虫的体壁是( B ) A、内胚层和外胚层;B、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C、三 层细胞;D、一层细胞 2、涡虫的体形是( A ) 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D、不对称,梭形 3、涡虫的消化器官是( A ) A、口、咽和肠; B、口、肠和肛门; C、口、咽和食管; D、口、小肠 4、下列全部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C ) ①珊瑚虫、 ②乌贼、③ 水蚤、 ④ 绦虫、 ⑤蛔虫、⑥涡虫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 习 目 标
1、知道涡虫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 2、识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 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 美好情感。
二、扁形动物(常见类型)
绦虫
涡虫
血吸虫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P6,观察图5-6说出扁形动物的 代表—涡虫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 结构。
A、①②④; C、④⑥; B、②③; D、②④
2、猪肉绦虫、血吸虫与人类的关系。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代表动物——涡虫
• 一、生态习性 •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 块下,营自由生活; • 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 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
• 二、外部形态
• 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 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 10-15mm; • 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嗅觉功能; • 背面 :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呈褐色 •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 腹面 :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 泳状的爬行,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
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解放前,我 国长江以南省 份大约有1000 多万人患此病, 受此病威胁1 亿多人。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背腹扁平;2两侧对称;3有口无肛门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 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对称的 两部分。 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Nhomakorabea∙
摄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入 体内,进行消化; 消化器官:口、咽、肠 消化: 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感官:眼点,耳突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