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C3D动力分析中的人工透射边界和地震波施加方法
FLAC3D在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FLAC3D在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杨星;余挺;杨贵
【期刊名称】《水力发电》
【年(卷),期】2012(038)001
【摘要】利用FLAC3D动力弹塑性模型对土石坝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着重讨论了FLAC3D进行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时的地震波滤波和基线校正、动力边界条件设置、瑞利阻尼参数确定等关键问题,并用FISH语言实现了坝体初始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随平均主应力的非线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该土石坝发生了22.3 cm的竖向永久变形,坝顶加速度放大了2.9倍.
【总页数】4页(P34-36,53)
【作者】杨星;余挺;杨贵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8;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1;P315.63
【相关文献】
1.基于FLAC3D的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J], 苏建锋
2.基于FLAC3D的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J], 苏建锋;
3.基于FLAC3D的倾倒变形岩质滑坡地震反应分析 [J], 郭翔;孙旭
4.基于FLAC3D的倾倒变形岩质滑坡地震反应分析 [J], 郭翔;孙旭
5.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及其在土石坝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志华;刘汉龙;陈国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FLAC3D分析某边坡地震稳定性

利用FLAC3D分析某边坡地震稳定性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加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边坡作为地壳表面的一种常见地貌形态,其稳定性对于防止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FLAC3D作为一款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数值模拟软件,其强大的三维有限差分计算能力使得它成为分析边坡地震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利用FLAC3D软件,针对某一具体边坡进行地震稳定性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特征,以期为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文首先将对FLAC3D软件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
接着,结合某一具体边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并设定不同等级的地震动作为输入条件。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破坏模式,探究边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
本文还将讨论不同影响因素,如边坡几何形态、材料性质、地震动强度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全面评估边坡的地震稳定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FLAC3D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为边坡工程的安全设计和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类似工程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FLAC3D软件介绍FLAC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 Dimensions)是一款由Itasca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模拟岩土工程问题的三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
该程序基于拉格朗日描述,能够模拟岩土体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变形和流动行为。
由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灵活的建模方式,FLAC3D在岩土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LAC3D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模拟岩土体的弹塑性行为、大变形、流动和破坏过程。
程序内置了多种本构模型,如Mohr-Coulomb 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岩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ANSYS中动力边界条件和地震波输入的讨论

在ANSYS里面用输入加速度的方法进行地震波的输入比较简单,现在用的也比较多。
原因可能是大部分朋友分析的都是刚性基础上的结构,或者不考虑地基的情况。
如果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的相互作用,以前的做法就是输入地震加速度,看过很多文章都是简单的这样说一句,但具体怎么输入加速度没有讲(或者简单,不需要讲),个人认为输入加速度就是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形成惯性力,而惯性力是体力,有质量的单元在给定的加速度的情况下都会产生惯性力。
因此,在ANSYS里的作法可以通过给定结构各个方向加速度的方法来输入地震波,但问题是如果考虑地基时,地基如果用无质量地基,地基截断边界上加固定边界,这样地基上就不会产生附加惯性力了,即最为古老的无质量地基模型,但现在很多文献都认为无质量地基不能考虑地基辐射阻尼(因为上部结构或自由地基辐射出来的外行散射波在无质量地基的截断固定边界上会发生反射,与实际情况地基无限大不相符),所得结果欠佳,需要考虑地基的辐射阻尼。
因此,引入了在截断边界上加人工边界条件来模拟由于上部结构或地表自由面产生的散射波向无限域地基辐射,避免在固定边界上产生反射。
但是,当在截断边界上采用人工边界时,地震波的输入方式受人工边界形式的影响,采用透射人工边界时,在人工边界上是加的地震波的位移时程曲线;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时,是通过在人工边界上施加等效结点荷载的方式实现的,这时,要在人工边界上加位移和速度时程曲线。
最近看了刘晶波老师的一篇文章“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里面讲了在ANSYS中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对此很感兴趣,里面讲了一致粘弹性边界可以通过在边界上加COMBIN14单元来模拟,由于粘弹性人工边界就是在边界上加并联的弹簧和阻尼器来实现的,而ANSYS中的COMBIN14单元就是并联的弹簧和阻尼器单元,因此,可以借助于此单元来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对于他们提出的等效人工边界单元,可以直接用实体单元来模拟,但实体单元的的弹性参数和泊松比采用与弹簧+阻尼单元相等效的值,单元的密度给一个很小的值。
FLAC3D在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第29卷第5期江西理工大学学报v。
1.29,N。
.52008年10月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ct.2008文章编号:1007—1229(2008)05-0023—04FLAC3D在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张友锋,袁海平(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介绍了nAC如基本原理和动力分析的特点;通过对某土质边坡的地震荷载动力分析,讨论了利用nAC∞进行边坡地震动力分析时如何设置边界条件、地质体阻尼的选取、地震波的时程转化和输入.在此基础上,依据边坡地震荷栽作用下的边坡位移变形和塑性区域的贯通情况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关键词:FLACW;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U452文献标识码:ATheApplicationofFLAC如totheAnalysisofSlopeStabilityinEarthquakeZHANGYou-feng,YUANHai-ping(FacultyofAppliedScience,Jian弘iUniversitydScienceandTechnology,Ganzhou341000,China)Abstract:ThestabilityanalysisofslopewithFLAC30inearthquakeisintroducedinthispaper.TheissuesofbasictheroyofdynamicanalysiswithFLAC3D,boundaryconditions,dynamicwavetransfromandload,anddampingforgeologicalbodyarediscussed.Thestabilityofslopeinearthquakeisestimatedbasedonthedisplacementandplas--ticdistortionareatransfixionwithFLAG3D.Keywords:FLAC如;earthquake;analysisofslopestability;numericalvaluesimulation地震荷载是触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一直普遍关注的课题.而稳定性问题则是研究的核心,研究地震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拟静力法、滑块分析法、实验法、地震边坡的概率分析方法、数值方法【1】.目前,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常采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元法、离散元法和快速拉格朗日法.近年来,拉格朗日法由于能解决大变形问题和动力分析而倍受青睐.本文利用FLAC3D对地震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1FLAC∞基本原理和特点FLAC3D软件[21是由美国Itasca公司开发的工程计算软件,其基本原理是拉格朗日差分法.拉格朗日法源于流体力学,它通过研究流体各个质点的运动参数(位置坐标、速度和加速度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综合所有流体质点运动参数的变化,得到整个流体的运动规律.把拉格朗日法移植到固体力学中,把所研究的区域划分成空间网格,其结点就相当于流体的质点,设施柏、口;及dv/dr(i=1,2,3)分别为结点的空问位置、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向量元,略为应力张量,则应变速率张量、旋转速率张量可表示为:祭(矽一珞),2,∞F(y广珞),2当施加载荷时,单元结点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o'#fhob;=pdv/dt,其中P为介质密度,b为体力密度,本构方程可表示为:眵月=凰(听,白,k)(iJ,k=l,2,3),其中同是应力速率张量,嘲是给定函数表达式,k是考虑加载历史的参数.联立上述方程即可求得应力速度张量、应变速度张量和速度矢量.收稿日期:2008-07—14作者简介:张友锋(1979一),男,助教.24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牟10月FLAC30方法在求解时使用以下3种计算方法:①离散模型方法:连续介质被离散为若干互相连接的六面体单元,作用力均被集中在节点上;②有限差分方法:变量关于空间和时问的一阶导数均用有限差分来近似,运动方程和动力方程均采用显式方法求解;③动态松弛方法:应用质点运动方程求解,通过阻尼使系统运动衰减至平衡状态.FLAC3D有如下特点:①采用混合离散化方法模拟塑性破裂与塑性流动,比采用有限元法更合理;②采用动态运动方程求解更适合解决物理上的不稳定过程问题;③采用显式解法,不需要存储刚度矩阵,与普通隐式解法相比,大大节约了内存和计算时间;④其运动总方程的显式时间逼近解法对于岩土体的渐进破坏与失稳,以及大变形分析较为适用.由于拉格郎日法基于动力学方程,采用了动态求解方法,因此能够更好模拟动态问题.FLAC3D动力分析原理中,考虑到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大变形影响,采用非线性振动分析和等价线性振动分析等两种方法.等价线性方法根据试验和工程类比来给定材料的阻尼比和剪切模量进而计算其动力反应,由于建模简单而被广泛用于地震工程学中,模拟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以及岩土体与结构物间的动力相互作用.非线性动力分析则考虑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空间和时间上的非线性,模型中各个单元不同的变形破坏阶段采用不同的阻尼比和剪切模量来计算动力反应.在FLAC3D的动力计算中即采取非线性震动分析法,能够真实地模拟地质体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动力分析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两个步骤:一定地质条件下的静力平衡计算和施加动力荷载后的动力反应分析.在第一步中,确定模型范围、初始条件、材料类型、本构模型以及模型的填筑、开挖、衬砌等,也就是静力作用下的平衡计算.第二步,是在第一步计算的基础上,施加动荷载,应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①动力加载和动力边界;②力学阻尼;③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2工程地质概况某边坡为云南昆明某建筑土质边坡.该边坡走向大致为WE向,坡面倾向南,呈单面边坡,边坡高度为10m,坡角为50。
(完整word版)FLAC动力分析

动态多步的调用采用如下命令:
(1)FLAC3D动力分析与一般的等效线性方法有什么区别?
(2)FLAC3D动力分析怎么会采用静力本构模型,比如Mohr-Coulomb模型?
下面就这两个问题展开初步的讨论。
11.
在岩土地震工程中,等效线性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地基土体中波的传播及土与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该方法已被工程师、科研人员广泛接受。而FLAC3D采用的完全非线性方法没有获得广泛使用,因此需要对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做简要介绍。
old_time = clock
end
setup ;执行变量赋值
def wave ;定义动荷载函数
wave = sin(omega * dytime);定义动荷载变量
end
apply xvel = 1 hist wave range z=-.1 .1;施加动荷载
apply zvel = 0 range z=-.1 .1
本章将以FLAC3D为例讨论动力计算的相关内容,FLAC的动力分析可以参照执行。
注意:FLAC和FLAC3D的动力计算十分复杂,读者在阅读本章内容之前要对FLAC3D的静力计算、流体计算十分熟悉,具体可以参阅本书的第7章和第12章的内容。
对于初次接触FLAC3D动力计算的读者,大多数都会提以下2个问题:
其实这是对FLAC3D动力计算的误解。FLAC3D的原理是求解动力方程,所以从其算法上来说,不管是进行静力分析还是动力分析,其实质都是求解运动方程。只是对于静力分析而言,采用了特定的阻尼方式以达到快速收敛的目的。所以,有的场合将FLAC3D的静力分析方法称为“拟动力方法”。相应的,FLAC3D在进行动力分析时,通过求解动力方程理所当然地可以得到合适的动力问题解答。对于本构模型的选择,主要是描述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如果是弹塑性的,则考虑的是单元的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等。
地震动输入及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地震动输入及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震工程的设计和抗震设防具有极大的影响。
而地震动输入和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地震工程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地震安全性和抗震能力。
因此,本研究选择地震动输入及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研究背景传统的地震工程设计依靠经验公式和工程实例,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无法考虑地震动特性及动态响应的复杂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基于有限元分析和有限差分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建立结构模型和地震输入模型,对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地震动输入和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中,通过合理地描述地震波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建立标准的边界条件和地震输入方式,可以得到更加真实和准确的结构响应结果,为工程设计和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地震动输入和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包括有限元分析和有限差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2. 建立地震动输入模型和动力人工边界模型,选取适合的边界条件和地震输入方式,模拟地震波对结构的作用。
3. 分析模拟结果,比较不同模拟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探究如何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和有限差分分析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来描述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
同时,将收集和整理现有的地震波数据和边界条件规范,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将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对不同的模拟方法进行评估和优化。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的探究和分析,将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成果:1. 建立适用于不同工程条件的地震动输入和动力人工边界的数值模拟方法和模型,为地震工程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设计指导。
隧道地震响应中的人工边界和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

隧道地震响应中的人工边界和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丁祖德;陈誉升;资昊【期刊名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年(卷),期】2022(42)3【摘要】动力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方法是影响地下结构动力响应结果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为了对比常见人工边界的计算精度和实用性,提高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采用Python语言编写了粘弹性边界、无限元边界、自由度绑定边界及竖向约束边界等常见动力人工边界的自动施加及地震动输入程序。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由场模型、隧道地震响应数值解和解析解,验证波动输入法和振动输入法及各人工边界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探讨振动输入法与波动输入法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采用等效节点力的波动输入时,基于各动力人工边界的计算结果均与远置边界及解析解基本重合,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也说明所开发的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程序的有效性。
采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时程的振动输入时,只适于远置边界或等位移边界。
与其他人工边界相比,自由度绑定边界施加方便快捷,对2种地震动输入方法均适用。
此外,地震动输入方式对结构地震响应存在明显影响,绝大多数地下结构的场地条件宜采用波动输入法。
【总页数】10页(P52-61)【作者】丁祖德;陈誉升;资昊【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3【相关文献】1.黏弹性人工边界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实现2.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动输入方法的研究3.重力坝动力分析黏弹性人工边界及其地震动输入处理方法4.基于UPFs 的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及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5.地震分析中人工边界处理与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LAC3D动力分析中的人工透射边界和地震波施加方法

FLAC3D动力分析中的人工透射边界和地震波施加方法从动力学的角度上看,动力响应是确定惯性(质量效应)和阻尼起着重要作用时质点或质点系动力学特性和响应的技术,它包括自振、冲击、谐振动、随机振动等分支。
动力学最早应用于结构抗震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逐步借鉴到岩土抗震设计中。
动力发展历程可总结为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分析理论三个阶段。
我们知道,地震的三要素为振幅、频谱和持时。
静力理论只考虑了地震引起的最大振幅,属于拟静力法;反应谱理论考虑了振幅和频谱,但在设计中仍然把地震惯性力视为静力,只能算准动力法;时程分析理论考虑了振幅、频谱和持时,是严格意义上的动力分析法。
通常时程动力分析选用的地震波来自:(1)根据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的场地波;(2)场地附近地震台记录的实测地震波。
由于实测地震波中掺杂了许多噪声和干扰信号,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滤波去噪、频谱分析、积分变换和基线修正。
滤波去噪是为了消除噪声和高频波,频谱分析是为了检测地震波持时内所含的频率分量和振幅,积分变换可以转换地震加速度波为速度波或位移波,基线修正则是为了消除非平稳地震波中的弹性位移零线漂移、基线偏移等现象,大崎顺彦在其著作《地震动的谱分析入门》中做了详细而生动的说明,并附出了地震波处理的Fortran源程序。
鉴于FLAC3D软件是岩土领域广泛应用的时程动力分析软件,这里以著名的埃尔森特罗波(El Centro)为输入激励,研究基于FLAC3D软件的地震波处理和计算方法。
网站“http://www. /data.htm”提供了31秒的El Centro加速度波数据。
有兴趣者可按《地震动的谱分析入门》的方法选取了前8秒的地震加速度波(共401个记录),然后补零配成了512个记录的加速度波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首先采用FLAC3D Fish函数库的filter函数进行滤波去噪,然后采用fft函数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加速度谱和功率谱,接着采用integrate函数积分两次求得速度波和位移波,并计算地震位移零线漂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LAC3D动力分析中的人工透射边界和地震波施加方法从动力学的角度上看,动力响应是确定惯性(质量效应)和阻尼起着重要作用时质点或质点系动力学特性和响应的技术,它包括自振、冲击、谐振动、随机振动等分支。
动力学最早应用于结构抗震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逐步借鉴到岩土抗震设计中。
动力发展历程可总结为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分析理论三个阶段。
我们知道,地震的三要素为振幅、频谱和持时。
静力理论只考虑了地震引起的最大振幅,属于拟静力法;反应谱理论考虑了振幅和频谱,但在设计中仍然把地震惯性力视为静力,只能算准动力法;时程分析理论考虑了振幅、频谱和持时,是严格意义上的动力分析法。
通常时程动力分析选用的地震波来自:(1)根据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的场地波;(2)场地附近地震台记录的实测地震波。
由于实测地震波中掺杂了许多噪声和干扰信号,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滤波去噪、频谱分析、积分变换和基线修正。
滤波去噪是为了消除噪声和高频波,频谱分析是为了检测地震波持时内所含的频率分量和振幅,积分变换可以转换地震加速度波为速度波或位移波,基线修正则是为了消除非平稳地震波中的弹性位移零线漂移、基线偏移等现象,大崎顺彦在其著作《地震动的谱分析入门》中做了详细而生动的说明,并附出了地震波处理的Fortran源程序。
鉴于FLAC3D软件是岩土领域广泛应用的时程动力分析软件,这里以著名的埃尔森特罗波(El Centro)为输入激励,研究基于FLAC3D软件的地震波处理和计算方法。
网站“http://www. /data.htm”提供了31秒的El Centro加速度波数据。
有兴趣者可按《地震动的谱分析入门》的方法选取了前8秒的地震加速度波(共401个记录),然后补零配成了512个记录的加速度波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首先采用FLAC3D Fish函数库的filter函数进行滤波去噪,然后采用fft函数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加速度谱和功率谱,接着采用integrate函数积分两次求得速度波和位移波,并计算地震位移零线漂移值。
具体可细查flac中的帮助和fish命令流。
由于频谱分析,看似混乱无章的地震波也可以分解成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简谐波的组合,因此,只要我们把握了最简单的简谐波动力响应,对地震波时程响应分析也一目了然了。
动力计算是较复杂的力学分析过程,影响因素包括:输入激励(频谱、振幅、持时)、岩土参数、本构模型、透射边界、模型网格、求解方法等。
直接进行一个复杂边坡的动力计算,由于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较多,不利于工程师把握本质的规律,以致无法判定结果的适宜性。
对于大型边坡工程来说,抗震分析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每一步动力计算和响应模拟都必须经得起考证。
因此,本文首先从概念模型出发(简单边坡模型),定量分析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采用理论解进行验证,考证动力计算过程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再计入更复杂的地质条件、边界条件和实际边坡模型,最终达到合理可靠地应用于实际边坡工程中的愿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边坡概念模型.jpg可以从四种典型的概念边坡模型来理解边坡动力响应,①代表退化为一竖直柱体边坡;②代表发育有一个软弱夹层的竖直柱体边坡;③代表发育有一软弱夹层的边坡;④代表发育两组正交优势节理的边坡。
①、②模型中坡顶仅一个自由面,是最简单的概念模型;①、②、③模型都是考虑少数结构面的连续介质模型,是目前数值方法中最常用的形式,本文拟采用Flac3D软件模拟;④模型考虑了较多的结构面,常规有限元法等无法模拟,则根据Edelbro(2003)的建议,采用离散元法(3DEC)更为合理。
关于地震波的选择,①、②模型采用简谐波,以方便对比理论解;③、④模型采用实测地震波(如El Centro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数值方法的选取.jpg数值方法的选取,修改自Edelbro(2003)简谐波或地震波的施加,一般来说可分为加速度波、速度波和应力波。
这三种输入方法是等价的,采取哪种方法视岩土介质类型和动力边界条件而定。
边坡基底岩土类型一般可分为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
如果基底为基岩或变形模量较大的岩土体,可以在底部直接施加加速度波或速度波。
若基底为土体,尤其是软土,FLAC3d帮助手册中建议采用应力波更为合适。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正弦加速度波来推导应力波的换算方法,然后笔算出应力波在①模型中的传播时间及产生的质点响应速度和剪应力大小,然后用FLAC3D数值解进行验证。
设正弦加速度波的周期为T、地震持时为t,加速度波为a(t)=(π/T)*Sin(2πt/T) ,则积分后可得速度波v(t)=0.5(1-cos(2πt/T),将速度波换算为压缩应力波σp(t)和剪切应力波σs(t)时,Lysmer和Kuhlemeyer (1969)的公式,则有σs(t)=-ρ*Cs*Vs=0.5(cos(2πt/T-1)*sqrt[Eρ/2(1+μ)]。
E为岩土动弹模,ν为岩土动泊松比,ρ为岩土密度,Cs为岩土介质的S波(剪切波)波速。
假设①边坡的高度H为50m,边坡动弹模E为180/7MPa,动泊松比υ为2/7,密度ρ为1000kg/m3,则剪切波在边坡中的传播速度为100m/s,剪切波从边坡底部到达边坡顶部的时间t为0.5s。
无反射波叠加情形下,边坡的最大水平速度为1.0m/s。
边坡遭遇的最大剪应力为0.1MPa。
采用flac3d计算①模型表明:0.25s时,完成一个周期剪切波的施加,随后,剪切波竖直向上传播,0.5s 时到达顶部,并在坡顶产生自由面放大效应和反射,即在0.5s~0.75s间蓝线的最大值约2.0m/s。
剪切波返回模型底部后,由于没有施加人工透射边界,1.25s后剪切波在底部边界反射回顶部,之后反复振荡。
分析边坡剪应力分布规律可知,最大剪应力为0.1MPa,其位置随着剪切波移动而移动。
将加速度波换算为应力波,边坡底部设置了粘滞吸收边界,分析可知,在应力波反射回底部之前,与加速度波规律一致,不存在剪切波反射,1.25s后应力波被粘滞吸收边界吸收,不产生反射,剪应力衰减为0。
综上所述,采用Fish 命令流模拟的剪切波传播和反射规律与理论解一致,边坡最大剪应力分布规律与理论解吻合,剪切波在边坡自由面上产生放大效应,在约束边界产生地震波反射,采用粘滞吸收边界则消除了地震波反射现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无人工透射边界.bmp无人工透射边界,采用速度波施加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黏滞吸收边界.bmp设置黏滞吸收边界,采用应力波施加newconf dyngrid 1 1 50gen zone copy 15 0 0;;def setupomega = 2.0 * pi * freqpulse = 1.0 / freqendset freq=4.0setup;def waveif dytime > pulsewave = 0.0elsewave = 0.5 * (1.0 - cos(omega * dytime)) endifend;def dyn_timearray vec(3)vec(1) = 18.0vec(2) = 0.0vec(3) = 5.0oo = set_fontsize(1.0)oo = draw_string(vec,'Time')vec(3) = 0.0oo = draw_string(vec,string(dytime))vec(3) = 45.0oo = set_fontsize(1.0)oo = draw_string(vec,'stress')vec(1) = 3.0oo = draw_string(vec,'vel.')endset dyn dt=2e-4;;;;;材料本构mod elasprop shear 1e7 bulk 2e7 dens 1000;range name bottom z -0.1 0.1fix z range z .5 55;;;;;速度时程输入apply nquiet dquiet squiet range bottomapply xvel 1.0 hist wave yvel 0.0 zvel 0.0 range bottom;;----------------------------------------------------------------------;;;施加粘滞边界(必须在自由场边界之后,否则失效),必须于应力或力时程合用。
;;apply dquiet squiet range bottom;;;;;等价于加速度时程输入;apply sxz -2.0e5 hist wave syz 0.0 szz 0.0 range bottom;;----------------------------------------------------------------------;;-------------------- 设置出图格式his gp xvel 0 0 0his gp xvel 0 0 25his gp xvel 0 0 50his dytimeplo crea haitangplo add surf redplo add vel max 0.5 range x -1 2plo add bcon sxz int 1e4 max 1e5 range x 5 18plo add fish dyn_time blackplo set per offplo set bac whiteplo add hist 1 2 3 vs 4plo showTitle ' 正弦波在无阻尼弹性岩基中的传播'set movie avi size 2000 1000 frameperiod 100 file 01_ela_vel_quiet size 1024 768 step 50 movie start;;------------------ 设置动力计算时间solve age 1.5movi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