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婚姻家庭继承法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大纲学时:30 学分:2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法是个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法律,涉及到结婚、离婚、家庭关系、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而且它与宪法、民法、刑法、劳动法、行政法、国际法等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家庭纠纷多、复杂,处理难度大。
婚姻家庭法是非常重要非常实用的部门法,作为大学生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全面地掌握这一部门法所涉及的法理、原则,包括具体的法律法规、法条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婚姻法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结婚的要件,禁止结婚的情形,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继承的开始,遗产的分配等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婚姻法、继承法概述(1学时)第一节婚姻法、继承法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中国婚姻、继承立法的发展第二章婚姻制度、继承制度概述(1学时)第一节婚姻家庭制度概述第二节继承制度概述第三章婚姻法、继承法基本原则(2学时)第一节婚姻法基本原则第二节继承法基本原则第四章亲属制度(2学时)第一节亲属、亲属法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亲属的种类和范围第三节亲系、亲等第四节亲属的发生、效力及其终止第二编婚姻制度第五章结婚制度(4学时)第一节结婚制度概述第二节结婚条件第三节结婚程序第四节婚约第五节夫妻可互为对方家庭成员第六节婚姻无效与撤销第七节事实婚姻第六章离婚制度(3学时)第一节离婚制度概述第二节登记离婚制度第三节诉讼离婚制度第七章离婚的效力(3学时)第一节离婚时夫妻身份效力第二节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教育第三节离婚时夫妻财产效力第四节追究离婚有过错方的法律责任第三编家庭制度第八章婚姻的效力(2学时)第一节婚姻效力概述第二节夫妻的人身关系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第九章父母子女关系(2学时)第一节父母子女关系概述第二节婚生子女第三节非婚生子女第四节继子女第五节养子女第十章收养关系(1学时)第一节收养制度概述第二节收养制度的基本原则及意义第三节收养的成立第四节收养的终止第十一章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1学时)第一节祖孙关系第二节兄弟姐妹关系第四编继承制度第十二章继承概述(1学时)第一节继承权第二节遗产的概念和范围第三节继承权的诉讼时效第十三章法定继承(2学时)第一节法定继承概述第二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第三节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第四节代位继承第五节转继承第六节法定继承方式中的遗产分配第十四章遗嘱继承(1学时)第一节遗嘱继承概述第二节遗嘱的形式、内容和有效条件第三节遗嘱的变更、撤销和执干第十五章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2学时)第一节遗赠第二节遗赠扶养协议第十六章遗产的处理(2学时)第一节继承的开始第二节遗产的分割与债务的清偿第三节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作业15%,课堂参与15%,期末考试70%五、建议教材和参考书教材:巫昌祯《婚姻与继承法》(第五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陶毅主编.新婚姻家庭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巩沙,郝惠珍主编.以案说法婚姻家庭法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王利明著.民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张学军著.论离婚后的抚养立法[M].法律出版社,20045.罗思荣主编.婚姻家庭和继承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巫昌祯著.婚姻家庭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婚姻家庭继承法课程教学大纲

《婚姻家庭继承法》课程教学大纲(Family and Inheritance Law)课程编号:070415适用专业:法学(本科)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分编制单位:社会科学系法学教研室孙丽华编制时间:2004年9月13日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婚姻家庭继承法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婚姻家庭继承的基本理论和法规,并能增强实践运用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知识)学习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要具备民法、合同法的基本法律知识。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一)总论(4学时)1、教学要求(1)掌握婚姻、继承法基本制度。
(2)熟悉掌握婚姻继承法基本原则。
(3)掌握亲属制度。
2、重点、难点重点:婚姻、继承基本制度、婚姻法、继承法基本原则、掌握亲属制度难点:亲属制度的划分3、教学说明教学方法:讲授思考题:(1)中国婚姻立法的发展。
(2)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
(3)我国婚姻家庭制度与外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差异。
(4)亲属的概念特征。
(5)亲属的种类范围。
(6)亲等的计算。
(7)亲属的产生及效力。
(二)婚姻制度(10学时)1、教学要求(1)熟悉掌握结婚制度。
(2)熟悉了解掌握离婚制度。
(3)理解、掌握离婚的效力。
2、重点、难点重点:讲述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和掌握离婚的效力难点:离婚制度和离婚的效力、财产的分配3、教学说明教学方法:讲授思考题:(1)父母离婚后应如何确定子女随哪方生活,怎样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方法?(2)如何区分夫妻共同财产?(3)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是什么?(三)家庭制度(10学时)1、教学要求(1)掌握婚姻的效力。
(2)熟悉掌握父母子女的关系。
(3)熟悉掌握收养关系。
(4)理解、掌握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2、重点、难点重点:婚姻的效力、父母子女的关系、收养关系难点:掌握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规定3、教学说明教学方法:讲授思考题:(1)婚姻的效力如何确定?(2)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的内容是什么?(3)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是祖孙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有什么差异?(4)收养的条件是什么?(5)禁止收养的条件是什么?(四)继承制度(8学时)1、教学要求(1)掌握继承基本制度。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大纲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大纲学时:36 学分:2制定者:罗良审核者:杨旺生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婚姻家庭与继承是人类社会最为常见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广泛、普遍的人与人的关系,与此相适应,一个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也集中体现了该社会上层建筑的本质及社会基本的价值形态。
婚姻家庭法是任何阶级社会法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婚姻家庭法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婚姻家庭法律本身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同时,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作为民法学的重要分支,其本身还是民法基本原理、原则和制度的具体化和合理的延伸。
因而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学习,不仅有助我们充分利用民法的基本知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而且通过学科知识间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运用,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民法之基本要领,因而是民法的重要辅助学科。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婚姻法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结婚的要件,禁止结婚的情形,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继承的开始,遗产的分配等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改革鉴于婚姻家庭和继承法,从学科特点来说,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同时也存在较强的实践性,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在加强课堂传授的同时,还将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手段,大力提高知识的可操作性,并且安排学生去法律实务部门进行相关实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导论(2学时)第一节婚姻家庭的概念和本质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第二章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2学时)第一节、古代型的婚姻家庭法第二节、近现代型的婚姻家庭法第三节、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渊源第三章婚姻家庭法概述(2学时)第一节、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第二节、婚姻家庭法的渊源第三节、婚姻家庭法的地位第四节、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第四章亲属关系原理(3学时)第一节、亲属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亲系和亲等第三节、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第四节、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第五节、我国亲属关系立法之不足及其修改完善第五章婚姻的成立(2学时)第一节结婚制度概说第二节婚约第三节结婚的条件第四节结婚的程序第五节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第六章、婚姻的效力(2学时)第一节婚姻效力概说第二节配偶身份权第三节夫妻财产制第七章、婚姻的终止(4学时)第一节离婚制度概说第二节协议离婚第三节诉讼离婚程序第四节判决离婚的法定标准第五节几种常见离婚纠纷的处理第六节离婚的法律后果第八章、亲权与亲子关系(3学时)第一节亲权与亲子关系概说第二节婚生子女第三节非婚生子女第四节继父母继子女第五节亲权的法律效力第九章、收养(2学时)第一节收养制度概说第二节我国收养立法及其基本原则第三节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定条件第四节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第五节收养的解除第十章、扶养(2学时)第一节扶养制度概说第二节我国现行扶养制度第三节扶养制度完善第十一章、监护(2学时)第一节监护制度概说第二节监护的设立第三节监护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第四节监护的终止与撤销第十二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2学时)第一节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概说第二节妨害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及相关民事裁判的执行第三节妨害婚姻家庭的行政责任第四节妨害婚姻家庭的刑事责任第十三章、民族、涉外、涉侨及中国区际婚姻家庭法律问题(2学时)第一节民族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第二节涉外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第三节涉及华侨、涉港澳同胞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第四节涉台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第五节婚姻家庭领域的区际法律冲突第十四章、继承法(6学时)第一节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遗产的范围及其确定第三节继承的开始、接受和放弃第四节法定继承第五节遗嘱继承和遗赠第六节遗产的处理。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学大纲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属于法学专业的应用法学学科,它主要研究婚姻和家庭领域的法现象及其规律,尤其对我国现行的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和法制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进而为现实的法律实践服务。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婚姻家庭继承法属于民法法律部门,本课程的学习是在民法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就婚姻家庭领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定以及有关理论进行深入学习。
因此,它的开设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民法理论的理解和学习。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婚姻家庭的基本理论,较为深刻地理解婚姻家庭的本质、功能以及婚姻家庭继承关系与其他社会法律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全面地把握婚姻家庭法在进行社会调整中的具体制度规定及其运用,训练学生规范的法学思维方法。
四、课程学习与考核办法本课程以课堂讨论为主,辅之以对讨论的引导和总结。
课程考核结合平时的课堂学习情况,采用专题内容介绍和论文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熟悉情况。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导论婚姻家庭制度概述(4学时)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婚姻家庭的概念和属性、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和亲属制度的基本内容等问题,对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章的重点是: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和2001年我国婚姻法的修改。
一、婚姻家庭制度概述二、继承制度概述第一专题婚姻中的合同关系(2学时)教学要求:本专题要求学生归纳婚姻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包括婚约的性质(包括彩礼的法律属性)、夫妻在约定财产制下的主要权利义务以及协议离婚的主要形式等内容。
一、婚约二、约定财产制三、协议离婚第二专题继承中的合同关系(2学时)教学要求:本专题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遗嘱的概念、遗嘱的形式、内容以及遗嘱的法律效力的有关法律规定,一般了解遗嘱的变更、撤销和执行以及遗嘱与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的关系。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法律事务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法学院一、课程简介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婚姻家庭继承法学以婚姻家庭、继承关系为调整对象,既是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婚姻法、继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也是民事审判实践中适用性最为普遍的法律之一。
二、课程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婚姻家庭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该领域主要的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为从事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三、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物权法学等后续课程:民事诉讼法学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知识点』婚姻家庭的概念、属性、功能;婚姻家庭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渊源、性质、特点;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重点』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与特征。
『难点』我国1980年《婚姻法》的修改情况『基本要求』1、识记: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属性、功能;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特征。
2、领会: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亲属关系原理『知识点』亲属的概念、种类、范围;亲系、亲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重点』亲等、代数的计算方法;亲属关系的法律拟制。
『难点』罗马法、寺院法的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代数计算法。
『基本要求』1、识记:亲属的概念、特征、种类;亲系、辈分的概念;亲等、代数的计算方法;亲属关系发生、终止、效力的法律规定。
2、领会:亲属关系在婚姻家庭和其他法律上的效力。
3、简单应用:运用我国的代数计算法判断亲属关系。
4、综合应用:无。
第三章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知识点』我国婚姻法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贯彻实施。
《婚姻法与继承法》课程教学大纲

《婚姻法与继承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婚姻法与继承法》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法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研究“婚姻法与继承法”的,是法学专业的选修课。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1)掌握婚姻法与继承法的基础知识,了解婚姻法与继承法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2)激发对婚姻法与继承法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打下基础;(3)学会婚姻法与继承法的观点、婚姻法与继承法的概念和理论分析、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4)通过学习婚姻法与继承法,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为了教好、学好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向,介绍学科前沿动态,讲述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观点;学生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阅读有关文献并积极完成关于社会现象的课堂讨论。
教师要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生应积极进行思考,反思社会问题,并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以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
有条件的话,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婚姻法与继承法的一般理论;分析、讨论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课堂讨论六、课程教学内容上编婚姻法第一章婚姻法概述1. 教学内容:(1)婚姻家庭制度(2)婚姻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与特点(3)婚姻法的渊源(4)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2. 重点、难点提示:第二章亲属关系原理1. 教学内容:(1)亲属的概念、分类和范围(2)亲系、辈分和亲等(3)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4)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2. 重点、难点提示:第三章结婚制度1. 教学内容:(1)结婚制度概述(2)婚约(3)结婚的实质要件(4)结婚的形式要件(5)事实婚姻(6)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2. 重点、难点提示:第四章夫妻关系1. 教学内容:(1)夫妻关系概述(2)夫妻人身关系(3)夫妻财产关系2. 重点、难点提示:第五章离婚制度1. 教学内容:(1)离婚制度概述(2)登记离婚(3)诉讼离婚(4)离婚的法律后果2. 重点、难点提示:第六章父母子女关系1. 教学内容:(1)父母子女关系概述(2)父母与婚生子女(3)父母与非婚生子女(4)继父母与继子女(5)父母与人工生育子女2. 重点、难点提示:第七章收养制度1. 教学内容:(1)收养制度概述(2)收养关系的成立(3)收养的效力(4)收养的终止2. 重点、难点提示:第八章祖孙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1. 教学内容:(1)祖孙关系(2)兄弟姐妹关系2. 重点、难点提示:第九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1、教学内容:(1)救助措施(2)法律责任2. 重点、难点提示:下编继承法第十章继承制度概述1. 教学内容:(1)继承与继承法(2)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3)继承法律关系(4)继承权(5)遗产2. 重点、难点提示:第十一章法定继承1. 教学内容:(1)法定继承概述(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大纲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程编号SCLA4121英文名称Marriage, Family and Inheritance Law 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2 预修课程法理学(1)、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适用对象法学本科,辅修课程简介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关系一般法律原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亲属关系相关法律制度,以及继承制度。
本课程作为民法学的重要分支,是民法基本原理、原则和制度的具体运用。
因而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学习,不仅有助我们充分利用民法的基本知识,解决相关法律问题,而且通过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巩固民法等学科知识,是民法重要的辅助学科,也是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主要目标和任务为,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方面能够掌握婚姻法和继承法的基本理论、了解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了解现行婚姻家庭立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理解我国当前婚姻家庭及继承法在立法、司法实践及学术研究中存在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婚姻家庭和继承现象,掌握相关案件的一般分析方法的技巧、从而具备解决相关纠纷的实际法律运用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44第二章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和法律原则44第三章结婚法44第四章夫妻关系法44第五章离婚法44第六章亲子关系与收养法44第七章监护与扶养法22第八章特殊婚姻家庭关系与婚姻家庭救助法22第九章继承法88合计363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第一节婚姻家庭制度的发生与发展1.婚姻家庭制度概说2.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3.一夫一妻制的产生4.国家形态下的婚姻家庭制度习题要点: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群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的概念第二节亲属关系1.亲属概述2.亲系与亲等3.亲属关系的伦理、社会及法律价值习题要点:亲属的概念、亲属的分类、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亲系的构成;罗马法、寺院法和我国现代婚姻法中亲等的计算方法。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案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1.1 婚姻家庭法的定义与性质1.2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1.3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4 婚姻家庭法的适用范围第二章:婚姻成立与效力2.1 婚姻的成立条件2.2 婚姻的成立程序2.3 婚姻的效力2.4 婚姻的撤销与解除第三章:夫妻关系与家庭关系3.1 夫妻关系的定义与性质3.2 夫妻间的权利义务3.3 家庭关系的调整3.4 家庭暴力与婚姻关系破裂第四章:离婚制度4.1 离婚的定义与条件4.2 离婚的程序与方式4.3 离婚的法律后果4.4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第五章:继承法概述5.1 继承的定义与性质5.2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5.3 继承的开始与接受5.4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第六章:法定继承人6.1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6.2 子女的法定继承权6.3 配偶的法定继承权6.4 父母的法定继承权第七章:遗嘱继承与遗嘱效力7.1 遗嘱的定义与性质7.2 遗嘱的有效条件7.3 遗嘱的订立、变更与撤销7.4 遗嘱的执行与遗嘱争议的解决第八章:遗产的分割与处理8.1 遗产分割的原则与方式8.2 遗产分割的程序与期限8.3 遗产处理中的优先购买权与分割份额确定8.4 遗产分割中的特殊问题与案例分析第九章:婚姻家庭与继承的法律适用9.1 国际私法在婚姻家庭与继承领域的适用9.2 我国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9.3 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案件的司法协助与承认与执行9.4 常见国际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冲突的解决办法第十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案例分析10.1 婚姻家庭法典型案例分析10.2 继承法典型案例分析10.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4 优秀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选编与分析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解释与司法实践11.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解释概述11.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司法解释的重点内容11.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司法实践中的创新与挑战11.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评析与司法建议第十二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社会作用与影响12.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在维护家庭关系中的作用12.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在保护继承人权益中的作用12.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对社会的积极影响12.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挑战第十三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13.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改革的必要性13.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改革的主要内容13.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国际发展趋势13.4 我国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未来发展预测第十四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教育与培训14.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育的重要性14.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育的主要内容14.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培训的方式与方法14.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育的有效实施与评估第十五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咨询服务与法律援助15.1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咨询服务的意义与作用15.2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咨询服务的内容与流程15.3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15.4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法律援助的实施与效果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婚姻家庭法的定义与性质、历史发展、基本原则以及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大纲学时:24 学分:1.5
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全校学生课程代码:
先开课程:无课程性质:全校性选修课执笔人:审定人:
第一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婚姻继承法学》是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婚姻法》和《继承法》既是国家的基本法,又是关系到每个公民和每个家庭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
《婚姻法》和《继承法》在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主义健康家庭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发展,增强人们的民主观念、权利观念和法制意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婚姻家庭关系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如尽管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但到底在校大学生该不该结婚,已成为社会上的一个讨论焦点。
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会结合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司法实务,提倡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
使大学生们在掌握关于婚姻家庭与继承方面法律知识的同时,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坚持对婚姻问题采取严肃的态度,为以后妥善处理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打下坚持的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
通过对2001修订的新婚姻法以及继承法的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在了解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渊源、基本原则和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关于婚姻的成立、终止、效力,父母子女间的亲子关系,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继承的不同方式等基本理论。
(2)实践方面: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把在课堂上掌握的婚姻家庭法学和继承法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到生活当中,树立科学的婚姻家庭观,维护和巩固我国的婚姻家庭制
度和继承制度,为以后的生活中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本课程从内容上分为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两大部分。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根据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灵活。
序号课程内容授课学时
1 婚姻家庭法概述 2
2 婚姻的成立 2
3 婚姻的效力 3
4 婚姻的终止 2
5 亲子关系与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 2
6 继承法概述 2
7 继承权 2
8 法定继承 3
9 遗嘱继承 2
10 遗嘱与遗嘱扶养协议 2
11 遗产的处理 2
合计24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考核方式采用开卷考核和平时成绩方式,要求学生对婚姻家庭和继承法有深入了解。
第二部分: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一、建议使用教材
房绍坤著《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参考书目
夏吟兰、何俊平主编《婚姻家庭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