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版】

合集下载

农作物病虫害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工作报告.doc

农作物病虫害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工作报告.doc

农作物病虫害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工作报告_ _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名称:_ _ _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监控系统2。

项目位置:_ _ *城镇3。

项目单位:_ _ _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

项目简介:(1)项目建设意义农作物病虫害是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严重时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农产品质量恶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的提高。

带有危险病虫害的农产品既不能出口,也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这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为了实现现代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转变,对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害虫监测和防治作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产、优质、高效密切相关。

此外,随着全球变暖、突发性气候灾害频率的增加、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田管理的变化,农田生态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将出现新的病虫害情况。

因此,必须加强监测和研究。

同时,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预测和决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将渗透到病虫害预测的调查、预测、服务等方面。

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对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状1。

农业生产概况位于最西部,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35.3万亩,滩地10万亩,耕地45.3万亩。

农业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主要种植玉米、向日葵、籽瓜、西瓜、棉花和其他农作物。

整个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只有200-40毫米,从东向西递减。

境内地势东南高西低,平均海平面800,333,354,1500米。

它属于温带干旱地区。

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7.2℃,≥ 10℃有效积温3392℃,全年无霜期120-180天。

它属于生态绿洲农业。

2.近年来病虫害有20多种,主要包括小麦全蚀病、丝黑穗病、锈病、白粉病、玉米赤霉病、玉米黑穗病、向日葵菌核病、西瓜病、蔬菜枯萎病、枯萎病、炭疽病、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褐条病、黄萎病、棉花枯萎病、叶斑病、病毒病、脐腐病等。

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系统的建立

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系统的建立

无人机技术、高效施药
无人机技术在该地区病虫害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实现高效施药和精准喷洒,提高了防治效果。
智能传感器、实时预警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该地区病虫害监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实时收集数据并发出预警,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危害。
结论与展望
06
成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系统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建立全面的监测网络,利用先进的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病虫害的快速、准确监测。同时,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防控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
03
02
01
优点
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可持续控制病虫害。
缺点
见效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建立种群。
使用注意事项
应选择适当的天敌或病原微生物,合理搭配使用,避免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
对环境无污染,安全可靠。
优点
可能效果不够持久,需要定期维护。
缺点
应选择合适的光源、颜色等物理因素,合理布置和使用设备。
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系统的建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引言病虫害监测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系统的建立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引言
01
农业生产的稳定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建立有效的监测与防控系统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设计原则
实施步骤
系统的实施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和安装、软件的定制和配置、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的确定、以及系统的集成和测试等步骤。
运行管理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这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软件的更新和升级、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同时,还需要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首先分析了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然后探讨了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研究方向。

通过实地调查和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采用综合防治策略,结合生物防治和文化防治措施,可以较好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最后,我们对可行性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引言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但这些方法存在安全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研究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寻找替代性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综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文献综合分析和实验室试验。

首先,我们在不同农田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然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了解目前病虫害防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试验,验证了可行性研究的结果。

结果与讨论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产量:病虫害的侵害会导致农作物产量的显著下降,从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 影响品质:某些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

- 传播速度快: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一旦发生,很容易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其他地区,攻击更广泛的农作物。

传统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安全性问题:化学防治方法使用的农药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长期使用会导致农产品残留问题和环境污染。

- 抗药性问题:部分病虫害已经产生了对常用农药的抗药性,传统防治方法的效果不再明显。

- 生态平衡破坏:化学防治方法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土壤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可行性研究方向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综合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采用综合防治策略是解决病虫害问题的可行性研究方向: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体等生物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病虫害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实施情况报告

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市农业局:根据《xx市农业局汉中市财政局下达20xx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资金计划的通知》(汉农计财〔20xx〕15号)的有关精神,我县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落实“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

将安排给我县的1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春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应急防控。

通过大力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举办示范点带动区域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等方式,取得显著的成绩,现将项目完成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完成情况(一)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为不误农时,保障防控物资及时到位。

结合本县实际,一是在“便民、利民,节本增效”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使用补助资金,严格采购程序,及早采购农资,认真组织发放,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二是按照各村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按补贴标准及时将补助物资统一发放到村、到户,提前开展预防;三是在小麦生产重点区域,条锈病发生区域,充分利用机防队作用,提早发放专业防治机防队配套物资,积极推进小麦生产重点区域统防统治。

截至目前,在徐家坪、西淮坝、金家河、接官亭、横现河、五龙洞镇,开展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2万亩。

累计发放应急防治药剂: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件200件,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件。

(二)千亩小麦全生育期综合防治示范区为搞好条锈病等暴发性流行性病害的监测,组织好小麦病虫害的普查工作,主要采取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抓住防治适期,及时组织应急防治。

选取徐家坪镇药木院村、周家坝村、上、下坪村、明水坝村,横现河镇毛坝村为千亩小麦全生育期综合防治示范区,一是采取农业防治:合理轮作、精耕细作、选用良种、适时播种、适时施肥。

二是采取生物防治:积极推广生态控制技术。

保护好麦田天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天敌繁殖。

三是化学防治:针对条锈病防治,采购高效低毒低残留戊唑醇,做到科学用药、轮换用药及综合防控等技术的指导,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

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背景农业生产中,病虫害一直是制约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病虫害对农业的威胁愈发凸显。

因此,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探讨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分析现有的防治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现状分析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作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不仅影响了产量,还可能导致农民收入的下降。

在某些情况下,病虫害还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现有防治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化学防治容易导致农药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可能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虽然相对环保,但其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无法完全替代化学防治。

可行性研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病虫害防治中,维护生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自然界存在着一系列天敌与益虫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调节这种平衡,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因此,倡导生态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技术创新的推动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农业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及时监测作物状况,预测病虫害的爆发,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为培育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农民培训与意识提升加强农民的培训与意识提升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一环。

通过向农民传授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教导正确的防治方法,提高农民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政府和农业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制定相关政策等方式,促使农民更好地应对病虫害的威胁。

可行性建议多层次、多手段的防治策略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地区的病虫害情况,建议采取多层次、多手段的防治策略。

既可以借助现代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又可以通过培育抗病虫害的品种,以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多重防线,提高防治的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检疫工作调研报告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检疫工作调研报告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检疫工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检疫工作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检疫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向,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搜集有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植物检疫方面的相关文献,包括政府报告、学术论文、行业标准等。

2. 走访调研:前往农业生产和植物检疫单位,与相关专家、农民和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观点。

3.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使用量、植物检疫统计数据等。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农药使用量过大:农民在防治病虫害时过度依赖农药,农药使用量过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2) 技术支持不足:部分农民缺乏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支持,导致防控效果不佳。

(3) 病虫害防控措施单一:部分农民只采取单一的防治措施,无法形成综合的防控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科学的农业技术指导,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控等可持续发展的防控方法。

2. 植物检疫工作植物检疫工作是保护农作物安全和促进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环节。

在调研中,发现我国植物检疫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 检疫能力不足:一些地区的检疫设施、设备和检验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有待提升。

(2) 病虫害输入风险增加: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植物病虫害的输入风险逐渐增加。

(3) 检疫标准不一: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植物检疫标准不一致,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植物检疫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植物检疫标准的国际统一。

四、调研总结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植物检疫工作是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农产品国际交流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农药使用过多、技术支持不足等问题;植物检疫工作也面临检疫能力不足和输入风险增加的挑战。

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研究

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研究

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研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并提出一些促进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一、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病虫害不仅会降低作物产量,还会导致作物营养价值的下降和质量的降低。

此外,一些病虫害还具有传染性,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进行病虫害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捕食者和寄生性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会产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残留物,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虽然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和污染性,因此使用化学防治的可行性要权衡其利弊。

3. 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生长期管理和栽培技术等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方法具有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促进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研究的方法1. 加强科研力量:鼓励科研机构加大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力度,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2. 优化政策支持:制定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政策,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可行性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3.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普及,提高其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促进病虫害防治可行性的实施。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的可行性研究对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生物防治、农艺防治等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研究的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病虫害带来的挑战,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 科研项目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 科研项目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科研项目在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的重大病虫害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这些病虫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科学有效地监测和防控粮食作物的重大病虫害,国内外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

一、项目背景1.1 重大病虫害对粮食作物的危害重大病虫害指的是对农作物危害大、易发生大面积危害、难以控制的病虫害。

比如水稻白背飞虱、玉米螟、小麦条锈病等,它们容易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迅速扩散,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巨大的损失。

1.2 科研项目的重要性监测和防控重大病虫害的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而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对粮食作物的危害。

二、项目实施2.1 选择监测方法科研项目首先需要选择监测方法。

目前,监测病虫害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田间调查、气象监测、昆虫诱捕、遥感监测等。

科研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监测方法。

2.2 制定防控措施在了解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趋势后,科研项目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农药的使用、生物防治、农艺措施等,要求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2.3 技术推广在科研项目完成后,需要将所研发的监测和防控技术进行推广。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减少重大病虫害给粮食作物生产带来的危害。

三、项目成果科研项目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技术方面。

研发了一套精准的监测方法,可以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防控技术,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作物的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科研项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重大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防控措施,为粮食作物的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科研项目在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这一领域,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
二、项目地点:
***镇
三、项目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四、项目简介: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农作物病虫害是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

发生严重时,可以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和使农产品品质变劣,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农产品既不能出口出境,也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直接影响我国的食品、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要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就对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产中重要一环的病虫测报与防治,与高产、优质、高效均息息相关,而且,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突发性气候灾害频率的增加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农田管理的变革,田间生态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病虫害的新情况也会随之发生,所以必须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同时,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预测决策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应用,也势必渗透到病虫测报的调查、预测、服务等各个环
节。

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1、**农业生产概况 **位于**最西部,总面积
8.0412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
5.3万亩,河滩地10万亩,耕地总面积4
5.3万亩;农业从业人口4万多人,主要种植玉米、油葵、籽瓜,西瓜、棉花等农作物产品。

全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仅200— 40mm ,自东向西递减。

境内地势东南高、西部低,平均海拨800—— 1500米之间,属温暖带干旱区,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
7.2℃ ,≥ 10℃ 的有效积温3392℃ ,全年无霜期限120—180天,属于生态绿洲农业。

2、病虫害种类近来年发生的病害有20多种,主要为:
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锈病、白粉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瘤黑粉病、向日葵菌核病、西瓜、蔬菜枯萎病、疫病、炭疽病、早疫、晚疫病、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褐纹病、黄萎病、绵疫病、叶斑叶霉病、病毒病、脐腐病等。

主要虫害10多种:金龟子、地老虎、金针虫、蚜虫、红蜘蛛、玉米螟、草地螟、粘虫、双斑萤叶甲、蝼蛄、麦杆蝇、白粉虱、斑潜蝇、菜青虫、蛞蝓、蚂蚁、蓟马等。

检疫性害虫主要是苹果蠹蛾。

3、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状况我旗农作物种植面积分散,八大农业园区南北相距约 700公里,主要分布在**山西麓冲积平原。

随着全球
性气候变暖、干旱等因素病虫害程度逐年加剧。

据统计,全旗农作物各类病害发生面积
10.3万亩次,防治面积
9.55万亩次。

其中:
瓜类枯萎病、炭疽病防治面积
4万亩次,小麦全蚀病防治面积
3.1万亩次,向日葵锈病防治面积
1万亩次,各类蔬菜病害防治0.75万亩次,其它作物病害防治面积
1.2万亩次。

虫害防治,全旗各类作物虫害发生面积3
8.7万亩次,防治面积3
6.1万亩次。

其中,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发生面积1
6万亩次,防治面积1
1.7万亩次;蚜虫、红蜘蛛发生面积
10.1万亩次,防治面积
9.5万亩次(其中油葵草地螟虫害发生面积10万亩,防治面积9万亩);蔬菜虫害发生面积
1.5万亩次,防治面积
1.4万亩次;瓜类发生面积
1万亩次,防治面积
1.6万亩次,其他害虫发生面积
4万亩次,防治面积
0万亩次
(三)项目建设的规模及功能根据**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阿左旗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中心。

项目总投资150万,土建面积150㎡,以“八大滩”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建立8个农作物病虫害观测点,管理归属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单位性质为技术性、事业性、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国有公益机构。

项目建成后,以**镇为中心,以八大滩农业生产地为基础,辐射服务于13个苏木镇的农作物生产,通过基层信息汇集、信息发布,对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发挥积极作用。

五、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150万。

土建扩建工程面积150㎡,投资20万;设备购置费用90万;其它费用40万。

(一)**镇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中心土建扩建工程面积150㎡,内设仪器室、药品室、收样室、样品室、样品处理室、标本室及灭虫设备库。

对农作物病虫
page害进行取样、标本制作、测定,提供有效防治措施,并及时地扼制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二)在“八大滩”农作物生产基地建立八个病虫害预测预报观测点,包括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工作经费等,主要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观察、记载、统计、上报。

(三)设备购置为了应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防治,购置两台大型喷雾机
八、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对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确
保农业保产、增效,农民增收、保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突发性气候灾害频率的增加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农田管理的变革,田间生态环境变化较大,病虫害成灾频率提高,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病虫害的新情况不断出现,病虫害测报与防治,与农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息息相关;在当前农资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增收空间缩小的情况下,通过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可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农作物稳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九、前期工程编写该报告之前,编写小组对**左旗的农业生产现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十、联系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十一、联系人:
** 十
二、联系电话:
**** 十
三、电子邮箱:
*** 资金概算表:
名称型号(事项)数量单位金额(万元)大型喷雾机美诺3865 2 台 20 中型喷雾机美诺3850 8 台 30 自动虫情测报灯fsm(河北沧州) 10 台 0.5 灭虫工作车农用运输车 2 辆 10 观测点交通工具 **型摩托车 8 辆 4 办公电脑联想 1 台 0.5 其它检测设备 20 项目培训费八大农业灌区农户专业培训 8 个 8 药品贮
备费 20 工作经费 10 土建工程扩建费用 20 其它费用7 合计 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