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系统物理管控方案

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系统物理管控方案

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系统物理管控方案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治超临时应急路政超限汽车检测称分为收费广场称重检测和收费车道称重检测两类。

1、收费广场称重检测方案(1) 入口称重检测治超系统设置在线形条件较优的收费广场上。

(2 )入口称重检测治超系统设置在最右侧收费超宽车道前的收费广场上,车辆驶过治超检测装置后,应能顺畅进入收费站超宽车道或掉头实现劝返。

(3 )入口称重检测治超系统的称重平台设置在收费广场直线段或渐变段,条件允许情况下,检测车道长度应不小于25m, 宜采用轴组式称重设备。

(4 )收费广场上设置的入口检测设备应充分考虑劝返车辆的转弯半径,检测车道终点至收费岛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20m。

(5 )入口治超称重称台设置在收费广场路面混凝土板块的接缝处时,应对路基和路面结构进行稳定性处理。

2、收鹽车道称重检测方案(1) 收费站入口交通量较小,釆用倒车劝返方式对交通影响较小的收费站,宜釆用收费车道检测方式。

(2) 入口称重检测治超系统设置在收费车道时,应设置在最右侧的超宽车道上。

(3 )应对设置入口称重检测治超系统的收费岛进行加长,使岛头部至收费亭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24m(至少延长6m),满足设置整车称重设备的布置要求。

(4) 应根据收费岛的加长,适当增加收费广场直线段的长度,使满足直线段与渐变段交点距离收费岛头不小于25m。

(5) 为保证检测精度,在入口收费车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整车式计重设备。

(6) 收费车道设置入口称重检测系统后,应充分考虑劝返倒车及掉头转弯半径,2条及以下入口车道的收费站采用倒退方式实现超限车辆劝返时,应设置入口排队等待区.并预留足够的倒车空间。

(7 )入口车道2条及以上(不含ETC车道)的收费站,宜采用物理隔离方式进行客、货车分离,以减少货车治超对客车进入高速公路的影响。

(8) 综合利用原有入口收费车道的检测线圈、自动栏杆机、电源及管线等设施,自动发卡机应与检测结果联动,对超限车辆不发卡。

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前端感知设计方案

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前端感知设计方案

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前端感知设计方案一、感知布局设计1.超限检测区选点原则不停车超限检测区选址不宜设在平、纵曲线半径较小、视距不良和长下坡等路段。

通俗来讲即路面应平直,无纵向坡道,无横向倾斜。

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点:(1)重点布设在省市界入口,加强对运输通道以及超限超载严重路段的监控;同时考虑对重大桥梁、多条国省道交汇点等重点路段和节点的控制;(2)考虑土地、资金、环境等制约因素,尽量节约资源,集约建设,综合利用。

要充分考虑与收费站、养护工区、服务区等现有公路养护管理设施及公安卡口相结合,提高设施、设备等的共享利用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方便工作协同。

(3)选点布局与治超执法需求相匹配、与周边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协调,通过科学分析、优化选点、合理布局,尽可能以最少的数量规模控制最大的区域。

(4)既要着眼于当前辖区公路网络格局和交通流运行特征,又要考虑未来路网形态变化和交通流分布变化的影响。

(5)称重区应该远离需要加速、减速或驾驶员变道的区域以保证车辆匀速行驶(比如信号灯交叉口,收费站等),此外,还要远离可能造成司机换挡的区域,比如匝道等。

同时,为了保证建设点位的线形指标,应遵守ASTM E1318《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Weigh-In-Motion(WIM)Systems with User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的相关规定要求,技术要求如下:(1)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中心线的转弯半径应≥1.7km。

(2)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纵向坡度应≤2%。

(3)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横向坡度值i应满足1%≤i≤2%。

(4)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150m引导路段范围内应无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5)不停车称重检测区设置位置与同一路段上公路隧道进出口距离不宜小于2km,不得小于1km。

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本方案是我公司结合多年来动态称重设备设计制造以及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实际运用经验,综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管理的具体需求,进行开发设计的。

系统可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的前提条件下,对在车道中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无限制预检测,并提示超载车辆以及管理人员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进行精确复核,对于确实超限车辆,可进行进一步的执法处理。

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超限检测站主要包括高速预检子系统、低速高精度检测子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等组成,并进行联网扩展,实现区域内的站点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1. 高速预检子系统:包括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可变情报板和引导信息屏系统。

主要完成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无干扰检测,并对超限嫌疑车辆进行提示,引导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进行下一步处理。

2. 低速复检子系统:包括低速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和重量及报警信息显示。

该子系统主要完成对超限嫌疑车辆的复核,精确分辨出超限情况,为进一步处理提供数据依据。

3. 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对高速检测区域、低速精确检测区域、超限检测站出入口、卸货区域、仓储区域、执法大厅以及整个站区全景进行视频监控,并使用硬盘录像机录像,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和证据。

4. 执法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是结合对于超限车辆处理相关程序,进行相关文件的处理和打印,和称重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为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系统流程图6.系统的设计特点:6.1.系统核心部分采用进口设备,其他部分采用成熟可靠设备,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

6.2.系统全部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和扩展。

6.3.系统数据完整有效,并实现全面共享,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杜绝各种漏洞。

6.4.系统高速部分使用弯板式传感器,施工量小,安装方式灵活,仅在路面安装,不破坏路基;6.5.系统软件成熟,可靠性高,系统可扩展远程功能,实现区域性管理。

超限检测施工图设计

超限检测施工图设计

超限检测施工图设计说明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高速公路的破坏,截止2006年底我省对所有高速公路进行了计重收费改造,通过对行驶高速公路的货车进行计重收费,利用经济杠杆来减少超限超载运输现象。

但计重收费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超限超载对道路桥梁的破坏,本设计在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子洲、巡检司、魏家楼、横山南和杨桥畔5个匝道收费站入口侧前端设置三类超限站,通过对超限超载货车进行劝返,从源头上堵绝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道路桥梁的破坏。

一、设计内容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治超检测站施工图设计内容如下:1.轴重检测系统;2.计算机管理系统;3.闭路电视监视系统;4.电源系统;5.设计预算。

二、设计依据1.《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部2000年第2号令);2.《关于实施<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交公路发[2000]123号);3.《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的通行》(交公路发[2004]455号);4.《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告》(陕政发[2006]47号);5.《陕西省道路运输系统强化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06.11。

三、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陕西省公路计重收费技术要求》(试行)2006.5;3.《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4.《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试点工程版)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交通部规划研究院2005.10;5.《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103-2003;6.其它有关通用标准和规范。

四、设计原则和目标1.治超检测站称重系统应和陕西省计重收费系统统一考虑,充分考虑与计重收费设备的兼容性,减少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2.所有称重检测信息必须全部记录,所有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超限检测站点站内检测系统设计课程报告

超限检测站点站内检测系统设计课程报告

超限检测站点站内检测系统设计课程报告一、引言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超限车辆的出现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超限检测站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了加强对超限车辆的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建立的一种检测设施。

传统的超限检测站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对超限车辆的监测,存在效率低、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站内检测的超限检测系统。

二、系统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分别是车辆信息采集模块、站内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

1.车辆信息采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采集车辆的相关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车辆尺寸等。

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车辆的车牌号码,并通过传感器测量车辆的尺寸。

车辆信息将通过网络传输到站内检测模块进行分析和处理。

2.站内检测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通过对车辆尺寸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超限。

可以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对车辆的尺寸进行测量和分析。

在该模块中可以设置超限阈值,当检测到车辆尺寸超过阈值时,会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3.报警模块当站内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超限时,将通过声音或图像等方式进行报警,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交通监管部门。

报警模块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交通监管部门的服务器,实时上传超限车辆的信息,以便监管部门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系统优势1.提高检测效率:相比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本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获取车辆信息和尺寸数据,大大提高了超限车辆的检测效率。

2.节约人力资源:本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能够有效节约人力成本。

3.提升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实时上传超限车辆信息,交通监管部门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交通管理的水平,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四、总结本系统基于站内检测的超限检测方法,通过车辆信息采集、站内检测和报警模块的协同工作,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超限车辆,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希望本系统的设计能够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并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设计规范说明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设计规范说明

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试点工程版)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二〇〇五年十月目录前言 (1)1总则 (2)编制目的 (2)适用范围 (2)一般规定 (2)分类 (3)建设规模 (3)检测站选址 (5)2总体设计 (6)检测站的工作流程 (6)检测站的组成 (6)安全设施 (7)连接道路 (7)3超限检测系统 (8)预检系统 (8)精检系统 (9)4交通工程设计 (9)安全设施 (9)视频监视 (11)通信系统 (11)照明设施 (11)防雷接地系统 (12)5连接道路设计 (1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 (12)其他等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 (17)6房建设施 (20)建筑功能构成 (20)总图设计 (21)建筑设施 (21)建筑设计 (21)给排水设施 (22)供配电设施 (22)附图 (23)附录一:超限超载检测站各种用房建筑面积 (39)附录二:超限检测站布设示意图 (40)统筹规范地建设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是未来一段时期治超工作的基础任务。

作为《治理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划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旨在对全国治超检测站点建设规模、选址、连接道路设计、检测设备配备、交通工程及房屋建筑设计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以规范治超检测站点的建设和管理。

为了配合全国治超办领导组织的治超检测站点试点工程建设,在初步成果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编写了这部试点工程版指南,供试点工程建设或改造设计过程中参照执行。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前无经验可借鉴,难免有不完善甚至不妥之处,冀望通过试点工程实践广泛吸纳智慧和经验,便于进一步修改完善,为指导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奠定规范化基础。

各有关单位在试点参照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及建议,请及时联系编写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3号邮编:710075电话:,联系人:张社升、杨晓东Email或——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甲240号通联大厦邮编:100029电话:0,联系人:谭小平、王燕弓Email或编制目的本指南用于规范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计,指导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5)当车辆出现超限超载的情况时,通行信号灯出现车辆调转标志,同时黄色闪光报警器进行闪烁,当治超人员对车辆进行处理后手动予以解除。

报警器发出的闪光应使检测站范围内的人员可以发现。

(6)根据超限检测数据形成相关的报表。

3、设备配置主要设备配置如下:在本项目中,为了充分发挥入口超限机电系统的设计功能,所有设备的选型应适应路段的环境条件。

(1)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采用北京中山低速/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①低速/动态称重平台:a)速度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车速在l~30km/h时,最大±5km/hb)轴间距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两轴:±0.30mc)工作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d)设备防护等级:控制设备IP67 称重传感器IP67②传感器:a)额定载荷(每轴):30吨b)过载能力(每轴):150%c)测量范围(每轴):0.5~30吨d)速度范围:0~40km/h(测量) 0~120km/h(允许通过速度)e)使用寿命:大于10年f)工作温度:-30℃~+80℃g)相对湿度:0~99%h)连续浸水时间:≥300小时i)防护等级:IP68③红外线车辆分离器:a)在良好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9.5%以上b)在恶劣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8%以上c)要求红栅红外发射管距路面的最高高度:400mm~1600mmd)在此范围内,最小分辨物的尺寸不小于30mme)两车可分离的最小间距应该不大于200mmf)当光栅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发出故障信息g)防护等级:IP65h)工作温度-30℃+80℃i)相对湿度0-95%j)使用寿命:8年以上④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a)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发生故障时对车辆进行分离和辅助收尾,判断精度≥99.9%b)尺寸要求:1.5m,3.0m (超宽车道1.5m,3.6 m)c)当线圈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发出故障消息d)工作温度-30℃~+80℃e)相对湿度0~95%⑤称重控制器a)速度测量精度:车速在l~30km/h时,最大±5km/hb)轴间距测量精度:两轴:±0.30mc)工作环境: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d)控制设备:IP65e)必须具有调试、检测用数字仪表显示面板,在面板上可以显示车辆总重和车速f)含称重系统软件(2)治超计算机子系统①超限检测计算机a.超限检测计算机采用工业级计算机,采用模块化插板结构,器件连接可靠,安装、维修方便;选用主机采用研祥IPC6806W,主板为研祥FSC-1713VNA一CPU:P4 2.8GHz;;一金士顿ECC 256MB;一内置显卡32M显存;—电源:标准配置电源;一希捷80G硬盘,IDE接口;一10/100M自适应网卡;一6个ISA扩展插槽,1个CPU板插槽;一研祥PLC-725控制外围设备的I/0卡;,一MOXA C168H驱动外围设备的串口卡;一图像捕捉卡采用大恒CG300;一2个USB接口,1个RJ45接口;,一字符叠加器;一正压、带有空气过滤器的双风扇,减少更换过滤器的次数;一良好的散热、通风冷却模块,抗震防尘结构;一加固型工业机箱,具有抗腐蚀、抗冲击、耐磨损的特性,环境保护能力达到IP53;b.显示器采用17〞飞利浦液晶显示器;—环境温度:-20℃~50℃,分辨率:1024×768,像素间距:0.28;—相对湿度:5~95%非冷凝;—MTBF:15,000小时;MTTR:0.5小时;—振动:10~55Hz;冲击:50g,1lms;—终端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方便,满足收费系统工作要求。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设计规范说明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设计规范说明

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试点工程版)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二〇〇五年十月目录前言..................................................................................................................................1 1总则..................................................................................................................................2 编制目的....................................................................................................................2 适用范围....................................................................................................................2 一般规定.. (2)分类...........................................................................................................................3 建设规模...................................................................................................................3 检测站选址...............................................................................................................5 2总体设计..........................................................................................................................6 检测站的工作流程. (6)检测站的组成............................................................................................................6 安全设施...................................................................................................................7 连接道路...................................................................................................................7 3超限检测系统..................................................................................................................8 预检系统....................................................................................................................8 精检系统...................................................................................................................9 4交通工程设计..................................................................................................................9 安全设施....................................................................................................................9 视频监视 (11)通信系统..................................................................................................................11 照明设施..................................................................................................................11 防雷接地系统.........................................................................................................12 5连接道路设计................................................................................................................1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12 其他等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 (17)6房建设施........................................................................................................................20 建筑功能构成..........................................................................................................20 总图设计..................................................................................................................21 建筑设施 (21)建筑设计..................................................................................................................21 给排水设施..............................................................................................................22 供配电设施..............................................................................................................22 附图....................................................................................................................................23 附录一:超限超载检测站各种用房建筑面积................................................................39 附录二:超限检测站布设示意图................................................................................统筹规范地建设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是未来一段时期治超工作的基础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入口超限检测系统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蓝田至商州高速公路是西(安)至合(肥)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7918”国道主干线中上海到西安主干线的一部分,是陕西省内的5条辐射线之一,本项目起于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席家河村,接西安至蓝田高速公路,向东南经蓝田县、蓝关镇、辋川乡、白家坪、董家岩、黄沙沟口、草坪街、翻秦岭,过商县杨斜镇、谢塬乡,止于商州市,与在建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相连,路线全长约92.790公里(K21+959.790~K114+700),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

全线采用分中心一管理所一收费站三级管理模式,在大寨设置分中心,在大寨(下辖大寨收费站、辋川收费站、葛牌收费站)、商州西(下辖杨斜收费站、南城子收费站、商州西收费站)设置2处收费管理所,其中大寨分中心与大寨管理所、大寨收费站合建。

全线设置6处匝道收费站即大寨收费站、辋川收费站、葛牌收费站、杨斜收费站、南城子收费站、商州西收费站:设置两处服务区,草坪服务区(K54+225)和商州服务区(K111+080)。

本次设计的入口超限检测系统与现行的陕西省出口计重系统基本相同,以便于设备的兼容和后期的维护管理。

二、设计依据(1) 西(安)合(肥)西部大通道陕西境蓝田-商州高速公路机电系统SF1合同段施工合同文件;(2) 西(安)合(肥)西部大通道陕西境蓝田-商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第五册(共三分册);(3) 西(安)合(肥)西部大通道陕西境蓝田至商州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招标文件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4) 《陕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信、监控系统总体规划》;(5) 《陕西省公路计重收费技术要求(试行)》;(6)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部2000年第2号令);(7)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规范》GBJ 232;(8)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和测试方法》GB 9254-88;(9)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0052-95;(10) 国家标准《常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3-93;(11)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 50054-95;(12) 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13)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 50057-94(2000);(14) 国家标准《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GB50217-94;(15)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16)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GB/T 1589-2004;(17) 交通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18) 交通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三、系统硬件设计1、系统方案及组成本项目入口超限检测机电系统由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治超计算机子系统、治超闭路电视子系统、指挥广播子系统、电话系统构成。

(1)动态检测子系统为了便于设备维护和设备的兼容,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采用的设备与本项目出口计重系统的设备相同。

每套称重系统包含:低速/动态称重平台、传感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检测线圈、称重控制器。

称重控制器与超限检测计算机利用屏蔽双绞线连接。

(2)治超计算机子系统本项目治超计算机子系统由超载超限检测室、入口治超车道设备构成。

治超计算机子系统不与收费站计算机系统连接。

超载超限检测室计算机系统主要是完成对治超数据和图片的处理、存储,并根据管理的需要生成统计数据和报表,同时控制入口治超车道相关设备等。

超载超限检测室计算机系统由超限检测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收费键盘等构成。

入口治超车道设备包括通行信号灯、超限信息显示器、闪光报警器等组成。

葛牌、商州西治超计算机系统共享原有的车道摄像机等设备。

(3)治超闭路电视子系统本项目的治超闭路电视子系统采用集中监控方式,即杨斜、南城子、商州西的治超图像上传至商州西管理所进行集中监控,大寨、辋川、葛牌的治超图像上传至大寨分中心进行集中监控。

本项目收费闭路电视系统由超载超限检测室监视系统、传输设备、前端摄像机三部分构成。

前端摄像机系统包括:车道摄像机、车牌自动识别系统。

超限检测室监控系统包括:视频分配器、显示器。

传输设备主要是视频/数据光发射模块(只在商州西设置,其余站点的此设备由通信系统计列)。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由摄像机、车牌识别器、光源补偿设备、通信接口、相应的驱动软件及图像识别软件等组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机与收费车道摄像机合用一根立柱,摄像机侧对着车道内来车方向。

车道摄像机上传的治超视频图像进入超载超限检测室的一分二视频分配器,一路进入监视器进行实时监视,另外一路通过视频/数据光发射模块上传至商州西/大寨分中心的全光数字矩阵。

葛牌、商州西治超CCTV系统利用原有的车道摄像机等设备,车道摄像机图像利用原有传输方式直接上传至商州西收费管理所,并在管理所进行录像和集中监控。

(4)指挥广播子系统为了方便现场调度管理,在每个收费站的超载超限检测室配置指挥广播系统,在室内配置麦克风和功放,在迎背车辆行驶方向设置一对室外扬声器。

2、系统功能(1)利用动态称重检测系统对进入本路网的货车进行准确称重,系统将称重数据上传到超载超限检测室内的超限检测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保存。

(2)抓拍线圈触发车牌识别摄像机抓拍通过车辆的车牌,该抓拍图片上传至超限检测计算机(通过RS232 E1);车道摄像机对通过车辆进行监视,每辆车都进行车道视频抓拍,通过视频图像捕捉卡进入超限检测计算机;利用现有的广场摄像机监视收费站入口超限检测系统的运行状况。

(3)收费车道摄像机图像上传至超载超限检测室的视频分配器,一路进入监视器进行实时显示,一路进入超载超限检测室内的视频/数据光发射模块,最终通过通信链路上传至相应的收费管理所进行集中监控。

(4)超载超限检测室内的超限检测计算机能对超限数据和抓拍图片进行存储和处理,进行相关查询和检索。

(5)当车辆出现超限超载的情况时,通行信号灯出现车辆调转标志,同时黄色闪光报警器进行闪烁,当治超人员对车辆进行处理后手动予以解除。

报警器发出的闪光应使检测站范围内的人员可以发现。

(6)根据超限检测数据形成相关的报表。

3、设备配置主要设备配置如下:在本项目中,为了充分发挥入口超限机电系统的设计功能,所有设备的选型应适应路段的环境条件。

(1)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采用北京中山低速/动态计重检测子系统,①低速/动态称重平台:a)速度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车速在l~30km/h时,最大±5km/hb)轴间距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两轴:±0.30mc)工作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d)设备防护等级:控制设备IP67 称重传感器IP67②传感器:a)额定载荷(每轴):30吨b)过载能力(每轴):150%c)测量范围(每轴):0.5~30吨d)速度范围:0~40km/h(测量) 0~120km/h(允许通过速度)e)使用寿命:大于10年f)工作温度:-30℃~+80℃g)相对湿度:0~99%h)连续浸水时间:≥300小时i)防护等级:IP68③红外线车辆分离器:a)在良好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9.5%以上b)在恶劣天气时,要求分离判断正确率98%以上c)要求红栅红外发射管距路面的最高高度:400mm~1600mmd)在此范围内,最小分辨物的尺寸不小于30mme)两车可分离的最小间距应该不大于200mmf)当光栅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发出故障信息g)防护等级:IP65h)工作温度-30℃+80℃i)相对湿度0-95%j)使用寿命:8年以上④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a)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发生故障时对车辆进行分离和辅助收尾,判断精度≥99.9%b)尺寸要求:1.5m,3.0m (超宽车道1.5m,3.6 m)c)当线圈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发出故障消息d)工作温度-30℃~+80℃e)相对湿度0~95%⑤称重控制器a)速度测量精度:车速在l~30km/h时,最大±5km/hb)轴间距测量精度:两轴:±0.30mc)工作环境: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d)控制设备:IP65e)必须具有调试、检测用数字仪表显示面板,在面板上可以显示车辆总重和车速f)含称重系统软件(2)治超计算机子系统①超限检测计算机a.超限检测计算机采用工业级计算机,采用模块化插板结构,器件连接可靠,安装、维修方便;选用主机采用研祥IPC6806W,主板为研祥FSC-1713VNA一CPU:P4 2.8GHz;;一金士顿ECC 256MB;一内置显卡32M显存;—电源:标准配置电源;一希捷80G硬盘,IDE接口;一10/100M自适应网卡;一6个ISA扩展插槽,1个CPU板插槽;一研祥PLC-725控制外围设备的I/0卡;,一MOXA C168H驱动外围设备的串口卡;一图像捕捉卡采用大恒CG300;一2个USB接口,1个RJ45接口;,一字符叠加器;一正压、带有空气过滤器的双风扇,减少更换过滤器的次数;一良好的散热、通风冷却模块,抗震防尘结构;一加固型工业机箱,具有抗腐蚀、抗冲击、耐磨损的特性,环境保护能力达到IP53;b.显示器采用17〞飞利浦液晶显示器;—环境温度:-20℃~50℃,分辨率:1024×768,像素间距:0.28;—相对湿度:5~95%非冷凝;—MTBF:15,000小时;MTTR:0.5小时;—振动:10~55Hz;冲击:50g,1lms;—终端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方便,满足收费系统工作要求。

在不同照度条件下,屏幕信息显示清晰;②专用键盘采用陕西省高速公路统一键盘(宁海科野KY53F)。

防尘,防水,IP54,单键使用寿命:100000键盘次。

③超限信息显示器(含闪光报警器)每条治超车道设置1台超限信息显示器和黄色闪光报警器。

两个设备采用一个立柱,黄色闪光报警器位于超限信息显示器上。

超限信息显示器是给司机提供超限信息的装置,采用石家庄U创超限信息显示器。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a.超限信息显示器安装在立柱上,其顶部位距路面的高度大约1800mm,其安装位置使司机在各种照明和自然环境条件下能清晰地看见其显示的内容。

显示信息:—轴数:显示1位数字—最大轴重:单位吨,显示2位数字—轴重超限:单位吨,显示2位数字(百分比)—总重:单位吨:显示3位—总重超限:单位吨,显示2位数字(百分比)b.超限信息显示器是由超限检测计算机控制的。

超限信息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幅面:800mm×500mm—发光亮度:20米清晰可见—工作环境:温度:-30℃~+80℃;—相对湿度:0~95%RH;—MTBF:≥15,000小时—MTTR:<0.5小时—箱体防护等级:IP65c.黄色闪光报警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灯体:高强度工程塑料;—闪光灯:长寿万次闪光灯;—旋转色片:耐高温聚碳脂模片;—24V直流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