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水质综合监测方案

自来水水质综合监测方案
自来水水质综合监测方案

自来水水质指

标的综合测定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现有的用水情况,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自来水水样对其进行多个指标的监测。主要目标是:

1、了解学校自来水水质类型、主要物质的含量。

2、掌握学校自来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及变化。

二、监测范围

学校宿舍楼、实验实、以及草地灌溉用水。

三、测定过程

(一)实验目标和要求

1、独立文献的查阅和检索

2、对实验的自主性研究

3、数据的科学分析推导

4、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过程

1、查阅资料、提出实验方案

2、方案的讨论与确定

3、实验室实验

4、实验的讨论与总结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自来水水质监测

1、水样的采集、保存

A、采样时间由于一天中学校的用水量随时间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从水厂净化后输送到学校的水质水量也会有较大变化,氯化物等的量可能也随着变化,特别是金属元素可能因时间的积累使在流出的水中含量有较大差别,比如早上,水在管路中停留一个晚上,刚打开的自来水的水质与流一段时间的就有较大差异,对于测微量元素影响会很大,因此水样应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采

集分早中晚三次,并且每次取样前应打开水流一会后再用塑料瓶子直接接取,测定每次水样中各物质的含量。

B、采样地点宿舍楼的自来水、实验室的自来水、校园草地灌溉用水。

C、水样类型综合水样即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所取水样的混合。

D、采样方式用矿泉水瓶直接采取。

E、水样保存冷藏或冷冻法;加入化学试剂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2、水样的预处理根据所测指标的不同恰当的选择预处理试剂是准确测定该指标的关键因素,会最大程度的保证水样中原组分的含量,为测定、分析,然后得出准确的实验数据做准备。

2、评价标准自来水水质分析结果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

3、监测指标按地表水监测项目中饮用水必测项目进行选择性测定。

(二)监测项目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pH、氯化物、氟化物、硫化物、铅、锌、铬、铁、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数。

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

(三)监测方法

实验一、pH——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1. 目的要求

1. 掌握pH值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学会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2. 试剂

1. pH=(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10.21g在105℃烘干2h的苯二甲酸氢钾

(KHC

8H

4

O

4

),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容量瓶中,摇匀。

2. pH=(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

3.40g在105℃烘干2h的KH

2PO

4

和3.55g在

105℃烘干2h的Na

2HPO

4

,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 pH=(20℃)标准缓冲溶液:称取3.81g硼酸钠(Na

2B

4

O

7

·10H

2

O),溶于水中,

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注意事项:

①配制标准缓冲溶液均需用新煮沸数分钟并冷却后的水(电导率应低于2μS/cm)。

②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随温度变化而稍有差异。

3. 仪器

温度计,小烧杯,复合电极,酸度计。

4. 测定步骤

仪器在测量pH值前,需进行标定。可采用两点标定法:①定位标定;②斜率标定。当测量精度不高时,也可用一点标定法,即只进行定位标定,此时斜率旋钮刻度置于100%处。

1.定位标定:功能开关至pH档,把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的电极插入pH7

的缓冲溶液中。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其指示的温度与缓冲溶液温度同。

再调节定位。

旋钮,使仪器显示的pH值与该缓冲溶液在此温度下的pH值相同。

2. 斜率标定:把电极从pH7的缓冲溶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把清洗干净的电极插入pH4(或pH9等)的缓冲溶液中。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其指示的温度与溶液温度相同。再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的pH值与该溶液在引起此温度下的pH相同。

重复①②操作至仪器无误差,标定结束。

斜率标定选用何种标准缓冲溶液,视被测液的pH值而定。斜率标准溶液应与被测液pH值相对接近。

3. 测pH值:功能开关至pH档,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所所指示值和被测液温度一致。接上pH复合电极(或pH电极、参比电极)。用去离子水清洗电极,再用滤纸吸干,将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仪器显示被测溶液的pH值

实验二、氯化物——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Cl﹣)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几乎所有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升。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和构筑物,并防碍植物的生长。

1.方法的选择

有四种通用的方法可供选择;(1)硝酸银滴定法;(2)硝酸汞滴定法;(3)电位滴定法;(4)离子色普法。(1)法和(2)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在许多方面类似,可以任意选用,适用于较清洁水。(2)法的终点比较易于判断;(3)法适用于带色或浑浊水样;(4)法能同时快速灵敏地测定包括氯化物在内的多种阴离子,具备仪器条件时可以选用。

2. 样品保存

要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而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存放时不必加入特别的保存剂。

硝酸银滴定法

GB11896--89

概述

1.方法原理

在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银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沉淀滴定反应如下:

Ag+ + Cl﹣→AgCl↓

2 Ag+ +CrO

42-→Ag

2

CrO

4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迟早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2.干扰及消除

饮用水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在通常的数量下不发生干扰。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均能与氯化物相同的反应。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干扰测定,可用过氧化氢处理予以消除。正磷酸盐含量超过25 mg/L时发生干扰:铁含量超过10 mg/L时使终点模糊,可用对苯二酚还原成亚铁消除干扰;少量有机物的干扰可用高锰酸钾处理消除。

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难以辨别滴定终点时,用600℃灼烧灰化法预处理废水样,效果最好,但操作手续烦琐。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加入氢氧化铝进行沉降过滤法去除干扰。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废水(咸水、海水等)及经过各种预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本法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 mg/L。高于此范围的样品,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适用范围,低于10 mg/L的样品,滴定终点不易掌握,建议采用硝酸汞滴定法。

曾选取有代表性江、河、湖、库水样检验本法对地表水的适用性。13个样品测定结果统计表明,氯离子浓度范围2~290 mg/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加标回收率为~102%。

仪器

(1)锥形瓶:250ml。

(2)棕色酸式滴定管:50 ml。

试剂

(1)氯化钠标准溶液(NaCl=L);将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40~50min。冷却后称取溶于蒸馏水,置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置至标线。吸取 ml,用水定溶至100 ml,此溶液每毫升含 mg氯化物(CL﹣)。(2)硝酸银标准溶液(AgNO

3

≈ mol/L):称取 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 ml,贮存于棕色瓶中。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

吸取 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250 ml锥形瓶中,加水25 ml。另取一锥形瓶,吸取50 ml水作空白。各加入1 ml铬酸钾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

(3)铬酸钾指示液:称取5 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滴加上述硝酸银至有红色沉淀生成,摇匀。静置12小时,然后过滤并用水将滤液稀释至100 ml。(4)酚酞指示液:称取 g酚酞,溶于50 ml 95%乙醇中,加入50 ml水,再滴加 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现微红色。

(5)硫酸溶液(1/2H

2SO

4

): mol/L。

(6)%(m/V)氢氧化钠溶液:称取0.2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

(7)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 g硫酸铝钾﹝KAl(SO

4)

2

·12H

2

O﹞或硫酸铝

铵﹝NH

4Al(SO

4

2

·12H

2

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

缓缓加入55 ml氨水。放置约1小时后,移至一个大瓶中,用倾斜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滤液不含氯离子为止。加热至悬浮液体积为1L。

(8)30%过氧化氢(H

2O

2)。

(9)高锰酸钾。

(10)95%乙醇。

步骤

1.样品预处理

若无以下各种干扰,此预处理步骤可省略。

(1)如水样带有颜色,则取150 ml水样,置于250 ml锥形瓶内,或取适当的水样稀释至150 ml。加入2 ml氢氧化铝悬浮液,振荡过滤,弃去最初滤出的20 ml。

(2)如果水样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用(1)法不能消除其影响时,可采用蒸干后灰化法预处理。取适量废水样于坩埚内,调节pH至8~9,在水浴上蒸干,置于马福炉中在600℃灼烧1小时,取出冷却后,加10 ml水使溶解,移入250 ml锥形瓶,调节pH至7左右,稀释至50 ml。

(3)如果水样中含有硫化物、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则加氢氧化钠溶液将水调节至中性或弱减性,加入1 ml 30%过氧化氢,摇匀。1分钟后,加热至70~80℃,以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

(4)如果水样的高锰酸钾指数超过15 mg/L,可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晶体,煮沸。

加入数滴乙醇以除过多余的高锰酸钾,再进行过滤。

样品测定

(1)取50 ml水样或经过处理的水样(若氯化物含量高,可取适量水样用水稀释至50 ml)置于锥形瓶中,另取一锥形瓶加入50 ml水作空白。

(2)如水样的pH值在~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此范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mol/L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为左右。

(3)加入1 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滴定。

计算

氯化物(Cl—,mg/L)=()

V

M

V

V1000

45

.

35

1

2

?

?

?

-

式中,V

1

—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

2

—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氯离子(Cl﹣)摩尔质量(g/ mol)。

精密度和准确度

氯化物浓度为 mg/L的标准混合样品,经6个实验室分析,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相对误差为%;加标回收率为±%。

注意事项

(1)本法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在酸性介质中CrO

4

2-按下式反应而使浓

度大大降低,影响等当点时Ag

2CrO

4

沉淀的生成。

2 CrO

42﹣+2H+→2HCrO

4

﹣→Cr

2

O

7

2﹣+2H

2

O

本法也不能在强碱性介质中进行因为,Ag+将形成Ag

2

O沉淀。其适应的

pH范围为~,测定时应注意调节。

(2)铬酸钾溶液的浓度影响终点到达的迟早。在50~100 ml滴定液中加入5%

(m/V)铬酸钾溶液1 ml,使(CrO

4

2﹣)为?10-3到?10-3 mol/L。在滴定终点时,硝酸银加入量略过终点,误差不超过%,可用空白测定消除。(3)对于矿化度很高的咸水或海水的测定,可采用下述方法扩大其测定范围:

①提高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至每毫升标准溶液可作用于2~5 mg氯化物。

②对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度可参考下表。

实验三、氟化物——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L(F﹣)。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方法的选择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硝酸钍滴定法。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测定,测量范围为L。比色法适用于含氟较低的样品,氟试剂法可以测定(F﹣);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可以测定— mg/L(F﹣),由于是目视比色,误差比较大。氟化物含量大于5 mg/L时可以用硝酸钍滴定法。对于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含氟硼酸盐的水样均要进行预蒸馏。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应使用聚乙烯瓶采集和贮存水样。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值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贮存。

预蒸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高氯酸:70—72%。

步骤

(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连接好装置加

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升到约130℃时,开始通入蒸汽,并

维持温度在130—140℃,蒸馏速度约为5—6ml/min。待接收

瓶中馏出液体积约为200 ml时,停止蒸馏,并水稀释至200 ml,

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为避免与高氯酸作用而发生爆炸,可用硫酸代替高氯酸(酸与样品的体积为1+1)进行蒸馏。控

制温度在145?5℃。

2.直接蒸馏法

在沸点较高的酸溶液中,氟化物以氟硅酸或氢氟酸被蒸出,使与水中干扰物分离。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1)硫酸:ρ=ml.

(2)硫酸银。

步骤

(1)取400 ml蒸馏水于蒸馏瓶中,在不断摇动下缓慢加入200 ml 浓硫酸,混匀。放入5—10粒玻璃球,连接装置。开始缓慢升

温,然后逐渐加快升温速度,至温度达180℃时停止加热,弃

去接收瓶中馏出液,此时蒸馏瓶中酸与水的比例为2+1,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蒸馏装置和酸液中氟化物的污染。待蒸馏瓶中

的溶液冷至120℃以下,加入250ml样品混匀,按上述加热方

式加热至180℃时止(不得超过180℃,以防带出硫酸盐)。此

时接收瓶中馏出液的体积约为250 ml,用水稀释至250ml标线,混匀。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氯化物含量过高时,可于蒸馏前,加入适量固体硫酸银(每毫克氯化物可加入5mg硫酸银),再进行蒸馏。

注:应注意蒸馏装置连接处的密合性。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GB7483--87

1.方法原理

氟离子在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与氟试剂和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和物,颜色的强度与氟离子浓度成正比。在620nm波长处定量测定氟化物(Fˉ)。

2.干扰及消除

在含5μg氟化物的25ml显色液中,在下述离子的含量(mg)以下时,对测定不干扰:Clˉ30; SO42ˉ; NO3ˉ; B4O72ˉ; Mg2+ ; NH4+; Ca2+。下述离子含量(μg)亦不干扰测定: PO43ˉ200; SiO32ˉ100; Cr6+40; Cu2+10; Pb2+10; Mn2+10; Hg2+5; Ag+5; Zn2+5; Fe3+; Al3+; Co2+; Ni2+; Mo6+。

当干扰离子超过上述含量时,可通过直接蒸馏或水蒸气蒸馏而消除。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水样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30mm比色皿,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L氟化物;测定上限为 mg/L。本法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仪器

(1)分光光度计,光程为30mm的比色皿。

(2)p H计

(3)25ml容量瓶

试剂

(1)丙酮(C2H6CO)

(2)氟化物标准贮备液:称取基准氟化钠(NaF)(预先于105-110 ℃干燥2h,或者于500-650℃干燥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

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3)氟化物标准使用液:吸取氟化物标准贮备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

升含μg Fˉ。

(4)L氟试剂溶液:称取0.1930g氟试剂[3-甲基胺-茜素-二乙酸,简称ALC,C14H7O4·CH2N(CH2COOH)2],加5ml去离子水湿润,滴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再加0.125g乙酸钠(

CH3COONa ·3H2O),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 至,用去离

子水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5)mol/L硝酸镧溶液:称取0.433g硝酸镧[La(NO3)3·6H2O],用少量1 mol/L盐酸溶液溶解,以1 mol/L乙酸钠溶液调节PH 为,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6)缓冲液:称取35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800ml去离子水中,加75ml冰乙酸,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用乙酸或

氢氧化钠溶液在pH计上调节pH为。

(7)混合显色剂:取氟试剂溶液、缓冲溶液、丙酮及硝酸镧溶液按体积比以3:1:3:3混合及得,临用时配制。

(8)1mol/L盐酸溶液:取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ml。

(9)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

步骤

1.样品测定

分取适量水样或馏出液置于25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混合显色剂,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用30mm比色皿于620nm 波长处,以空白管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2.校准曲线的绘制

于6个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氟化物标准溶液0、、、、、,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ml,准确加入混合显色剂,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以下按样品测定步骤进行。

计算

m

氟化物(F-, mg/L)=

v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氟含量(μg);

V--水样体积(ml)。

精密度和准确度

三个实验室分析含L氟化物的统一标准溶液,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相对误差为%;回收率为98%。注意事项

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应在测定前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1 mol/L盐酸溶液调节至中性。

实验四、硫化物——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滴定法地下水(特别是温泉水)及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硫化物,其中一部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于细菌的作用,使硫酸盐还原或由含硫有机

物的分解而产生的。某些工矿企业,如焦化、造气、选矿、造纸、印染和制革等工业废水亦含有硫化物。

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ˉ、 S2ˉ,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以及末电离的有机、无机类硫化物。硫化氢易从水中逸散于空气,产生臭味,且毒性很大,它可与人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该类物质中的二硫键(—S—S—)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细胞组织缺氧,危及人的生命。硫化氢除自身能腐蚀金属外,还可被污水中的生物氧化成硫酸进而腐蚀下水道等。因此,硫化物是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清洁水中,硫化氢的嗅阀值为μg/L)。

本书所列方法测定的硫化物是指水和废水中溶解性的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

1.方法的选择

测定上述硫化物的方法,通常有亚甲蓝比色法和碘量滴定法以及电极电位法。当水样中硫化物含量小于1mg/L时,采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样品中硫化物含量大于1mg/L时,采用碘量法。电极电位法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它可测定10-6--101mo1/L之间的硫化物。2.水样保存

由于硫离子很容易氧化,硫化氢易从水样中逸出。因此在采集时应防止曝气,并加入一定量的乙酸锌溶液和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使呈碱性并生成硫化锌沉淀。通常1L水样中加入2mo1/L[1/2Zn(Ac)2)]的

乙酸锌溶液2ml,硫化物含量高时,可酌情多加直至沉淀完全为止。水样充满瓶后立即密塞保存。

水样的预处理

由于还原性物质,例如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和各种固体的、溶解的有机物都能与碘起反应,并能阻止亚甲蓝和硫离子的显色反应而干扰测定;悬浮物、水样色度等也对硫化物的测定产生干扰。若水样中存在上述这些干扰物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方法进行水样的预处理。

1.乙酸锌沉淀-过滤法

当水样中只含有少量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等干扰物质时,可将现场采集并已固定的水样,用中速定量滤纸或玻璃纤维滤膜进行过滤,然后按含量高低选择适当方法,直接测定沉淀中的硫化物。2.酸化—吹气法

若水样中存在悬浮物或浑浊度高、色度深时,可将现场采集固定后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使水样中的硫化锌转变为硫化氢气体,利用载气将硫化氢吹出,用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再行测定。

3.过滤—酸化—吹气分离法

若水样污染严重,不仅含有不溶性物质及影响测定的还原性物质,并且浊度和色度都高时,宜用此法。即将现场采集且固定的水样,用中速定量滤纸或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后,按酸化吹气法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操作是测定硫化物的一个关健性步骤,应注意既消除干扰物的影响,又不致造成硫化物的损失。

仪器

(1) 中速定量滤纸或玻璃纤维滤膜。

(2) 吹气装置。

试剂

(1) 乙酸铅棉花:称取10g乙酸铅(化学纯)溶于100m1水

中,将脱脂棉置于溶液中浸泡后,晾干备用。

(2) 1十1磷酸。

(3) 吸收液:①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称取50g二水合乙

酸锌和12.5g三水合乙酸钠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ml。

若溶液浑浊,应过滤。

② 2%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两种吸收液可任选一种使用。

(4) 载气:氮气(>%)。

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滴定法

概述

1.方法原理

用硫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双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标准硝酸铅溶液滴定硫离子,以伏特计测定电位变化指示反应终点。

Pb2+ 十 S2—= PbS↓

硫化铅的溶度积=1×10-28。等当点时,硫离子浓度为10-14mol/L,若在等当点前[S2—]=10-6mo1/L,此时浓度变化8个数量级。根据能斯特方程:

E = E0–29log a s2– (25℃)

式中,E——电极电位;

E0——标准电极电位;

a s2–——硫离子活度。

从方程中看出,硫离子浓度变化8个数量级时,电位变化29×8mV。在终点时电位变化有突跃。用二阶微分法算出硝酸铅标准溶液的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硫离子的含量。

2.干扰及消除

工业废水大多色深、浑浊,含有机物、阳离子、阴离子,成份复杂;且硫离子极易被氧化,不易保持稳定的浓度。

本法不受色深、浑浊的影响。 Hg2+、 Ag+、 Cu2+、 Cd2+等干扰测定。加入抗氧缓冲溶液(SAOB),可防止硫离子的氧化。SAOB溶液中含有水扬酸,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如Fe3+、Fe2+、Cu2+、Cd2+、Zn2+、Cr3+等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也能与Pb2+络合,但很不稳定。故能游离出金属硫化物中的硫离子于溶液中。 SAOB溶液中的抗坏血酸能还原Hg2+、 Ag+。阴离子CNˉ,SHˉ的干扰可在滴定前加入几滴丙烯腈的异丙醇(10%)溶液予以消除。阴离子C1ˉ、SO42ˉ、SiO32ˉ、SO32ˉ、S2O32ˉ、PO43ˉ等不干扰本法测定。若水样中含有胶体,如栲胶等存在,在滴定前加入约0.2g固体硝酸钙破坏胶体。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样品中硫离子浓度范围10ˉ1一103mg/L,检测下限浓度为/L。经六个以上实验室验证,本法可用于制革、化工、造纸、印染等工业废水以及地表水中硫离子含量的测定。

4.采样与保存

采集水样时,应立即准确加入等体积SAOB(50%)溶液,用塞子塞紧瓶口。样品应尽快分析。水样在3d内,其被测组分浓度下降3%。仪器

(l ) 精密酸度计或毫伏计。

(2) 硫离子选择电极。

(3) 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

(4) 电磁搅拌器。

(5) 微量滴定管:或(1/10或1/20刻度)。

试剂

(1)/L标准硝酸铅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硝酸铅33.120g溶于去离子水中,转移到1000m1容量瓶中并稀释至

标线。用时可将此溶液再准确稀释成/L或/L的标准溶液。

(2) 标准硫化钠溶液:取九水合硫化钠晶体,用去离子

水冲洗表面,配成1×102mo1/L的溶液。该浓度用标准硝酸

铅溶液来标定。

(3) SAOB(硫化物抗氧缓冲溶液)贮备液:溶解80g氢氧

化钠于500ml去离子水中,慢慢加入320g水扬酸钠,搅拌至

所有固体溶解后,再加入72g抗坏血酸,并加水至1L。通氮

气5min除氧后,用塞子塞紧放于暗处备用。此溶液可保存个

月。当此溶液变黑时即失效。若无氮气,亦可用新煮沸并冷

却的去离子水配制,先将氢氧化钠和水扬酸钠配好,用时再

按比例加入抗坏血酸。

SAOB(50%,V/V):取上述贮备液与等体积去离子水混合。

步骤

1.取样

取得水样立即准确加入等体积SAOB(50%)溶液。用塞子塞紧。2.测定

吸取上述试样于100m1烧杯中,放入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插入硫离子选择电极和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开动搅拌器,搅拌以不起漩涡为宜。将滴定管的管尖刚好插入液面(如不够长,可接一个尖嘴玻管),慢慢加入标准硝酸铅溶液。同时记录电位值。当电位发生突变后,再加入滴定液,记录电位值和消耗标准硝酸铅溶液的体积数(ml)。

注:使用标准硝酸铅溶液的浓度,应根据水样中硫化物浓度确定,如下表所示。

标准硝酸铅的浓度

计算

先以二阶微分法求出硝酸铅溶液的终点时准确体积数。

精密度和准确度

13个实验室对工业废水中硫化物浓度l01—103mg/L范围测定的相对

偏差为3%;回收率为95%以上。

注意事项

(1)标准硫化钠溶液的配制,用于本方法的验证与回收率试验。当用碘量法标定硫化钠溶液浓度时,因硫化钠中杂质含量将消耗碘,故标定数据要加以校正。

(2)抗氧化缓冲溶液中的水扬酸钠可用Na2-EDTA盐代替。

即溶解120g氢氧化钠和186g Na2-EDTA盐于600ml水中,定

容至1L,贮于塑料瓶中,用时将抗坏血酸量按取此液100ml

加入。此液可使用较长时间。

(3)因为是沉淀反应,为了保护和清洗电极方便,滴定样

品中硫化物的浓度不宜太高。该法的测定下限一般可到

5×10-6mol/L。

实验五、铅——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或火焰原子吸收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废水中微量铅。测定铅浓度在~L之间。铅浓度高于L,可对样品作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检出限:当使用光程长为10mm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用10ml双硫腙萃取时,最低检出浓度可达L。

灵敏度:用四氧化碳萃取,在最大吸光波长510nm测量时,其摩尔吸光系数约为×104L/mol·cm。

2 定义

本标准规定水样经酸消解处理后,测得水样中的总铅量。

3 原理

在PH为~的氨性柠檬酸盐-氰化物的还原性介质中,铅与双硫腙形成可被氰仿萃取的淡红色的双硫腙铅螯合物,萃取的氯仿混色液,于510nm波长下进行光度测量,从而求出铅的含量,其反应式为:

4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公认的分析纯试剂。所有试剂,特别是缓冲溶液应不含铅。

试验中应使用不含铅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氯仿(CHCl3)。

高氯酸(HClO4):ρ=1.67g/ml,优级纯。

硝酸(HNO3):ρ=1.42g/ml。

4.3.1 硝酸:1+4溶液。

取200ml硝酸用水稀释到1000ml。

4.3.2 硝酸:%(V/V)溶液。

取2ml硝酸用水稀释到1000ml。

盐酸:L溶液。

取42ml盐酸(ρ=ml)用水稀释至1000ml。

氨水(NH3·H2O):ρ=0.90g/ml。

4.5.1 氨水:1+9溶液。

取10ml氨水用水稀释到100ml。

4.5.2 氨水:1+100溶液。

取10ml氨水用水稀释到1000ml。

柠檬酸盐-氰化钾还原性溶液。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管理办法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管理,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采测分离,是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按照国家考核、国家监测的原则,将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交由不同单位承担,实现样品采集与检测分析分离、水质监测与考核对象分离的监测模式。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前,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数据是分析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考核评估水污染防治成效、支撑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并正式运行后,以自动监测数据为主,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数据是自动监测数据的重要质控手段,也是自动监测数据的重要补充。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监测的管理。 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域内省级地表水环境质量采测分离监测可参照执行。 二、职责分工 第四条生态环境部负责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的统一管理,制定采测分离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受生态环境部委托,负责采测分离的组织实施,以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重点,制定采测分离实施计划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方案,对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负责。 第五条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的协调保障;按照统一规范要求,组织设立和维护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断面桩;负责组织水质变化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水质异常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1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园内水质监测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 (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 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潮汐周期为半个月,即15天。每年的1~3月份平均潮位较低,6~9月份较高。各月均值之间差值一般只有0.2米左右,变化较小。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平均宽约4.5m,平均水深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主要受到这两处污染源的影响。此河段是人工河段,包括河流的河床、两岸的植被、河流的流水量以及河流的污染等,都是有人

自来水的真相

自来水的真相 来源:《新世纪》2012年第18期,宫靖刘虹桥 [导读]十余年来最大规模的全国自来水水质普查,为什么最终悄无声息?“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记者说。 2011年12月21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港附近的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发生乳化液泄漏事故,大量的乳化液从生活区排污口流入闽江,预估入侵闽江2平方公里,而马尾旺岐自来水取水口就在六公里之外。为保护水源地,铝厂百名工人奋战两日。阿剑/CFP 自来水有多重要? 全国共计4000余家自来水厂,为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6000万吨自来水。 自来水水质如何? 一个悖论: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 哪个更接近真相? 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称:“全国近年抽检饮用水合格率83.4%。” 83.4%合格率,意味着不合格率超过15%,足以让人忧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仍然远远低估了不合格率。 上述数据所依据水样2000余份,仅是国内重点城市或少数城市水样,甚至不包括地级市水厂。“无法代表全国情况。”宋兰合告诉财新记者。宋兰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下称住建部水质中心)总工程师。住建部是中国城市饮用水主管部委,水质中心专责监测水质。宋兰合说,“中国水厂的问题,越往下越多。”

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抽检范围扩大到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交叉检测:“这个省可派那个省,那个省可派第三方省,但不能互派。”宋兰合解释。 之所以交叉检测,是因为中国仅有两三个城市的水质监测单位独立于水厂,其余监测单位,哪怕是住建部水质中心的国家监测站和地方监测站,均由地方水厂内部水质监测部门担责,“两块牌子,一班人马。这样的自检自测可信度不高。” 这次普查,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至今,住建部都未对外正式公布这次调查所得的自来水水质数据。 “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财新记者说。 在纪律允许范围内,宋兰合做了部分介绍——“那次全国普查,发现4000余家水厂中,1000家以上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结果表明,多数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还强调,2009年以来,城市自来水水质并无“太多改善”。 出厂即水质不合格,意味着什么? 自来水供应是一个长链条,出厂后,经过输水环节,最终入户。绝大多数城镇输水系统老旧,混乱的二次供水,也会带来新的污染。居民实际饮用的水质还远差于出厂水质。 “1000家以上”不合格,“以上”是什么意思? 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也就是说,可能近50%不合格,“1000家以上不合格”,只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以求淡化冲击而已。对此,宋兰合既未证实,也未证伪。他仅表示,在众多专家认为自来水水质不容乐观与各地政府和水厂的乐观数字之间,他“坚定地站在专家一边”。 更让人担心的是,除城市水厂外,还有上万座小自来水厂供应乡镇,工艺更落后,水源安全更难保证。目前,没有关于这些小水厂水质的全面数据。 水质“皇帝新装” 水质新标准很严,但没有牙齿 严格的标准只停留在纸上 再过两个月,即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 上一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1985年由卫生部组织饮水卫生专家制定,规定的水质指标为35项。2006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面专家完成修订。鉴于新标准较严格,标准委要求,相关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各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国家标准委、建设部和卫生部备案,但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实施。 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中国的自来水似乎即将实现直接饮水。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强制标准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实质性惩罚措施,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惧。新标准颁发至今,地方政府和水厂在水处理工艺改造方面鲜有进展。

水质监测方案word版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时间:2006-12-25 来源:作者: 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水样是水质监测的关键环节。尽管分析方法标准化,操作程序规范化,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依赖于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因此,采样前需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以确定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确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及样品保存等因素。 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近可能完备的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四个方面. 监测断面的设置 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的确定,主要考虑水质变化较为明显或特定功能水域或有较大的参考意义的水体,具体来讲可概述为六个方面。 采样点的设置 一、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这几个概念。 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其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 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其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的河段上。 采样点位的确定 在监测断面确定下来之后,新问题有出现了:对于一个宽达数十米乃至数百米、上千米,深达几米乃至几十米上百米河流,我们应该在哪个垂线处哪个深度取样呢? 通常来讲,可以参照下述方法。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应根据待测河流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的,只要把握好“样品的代表性”这一总原则。 河流采样断面上采样点的设置,应根据河流的宽度和深度而定。一般水面宽50米以下,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米,设左、右两条垂线;水面宽在100-1000米时,应设左、中、右三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500米时至少应设五条等距离的垂线。 一般采样点都设在水面下0.2—0.5米处。 对于较大较深的水体,由于水质情况与水的深度有关,如水的温度、溶解氧、藻类、微生物分布等等都随水深而变化。因此,采样点的布设除考虑平面位置外,还有必要在垂线上布点。通常可根据需要,在平面采样点的垂线上分别采集表层水样(水面下约0.5-1米),深层水样(距底质以上约0.5-1 米)以及中层水样(表层和深层采样点之间的中心位置处)。此外,按照一般经验,尽量要避免在水和河床的交界外,如紧靠河岸、河底、渠壁25厘米以内的位置上采集水样,因为这里的水样往往没有水的本体的代表性。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 ——嘉陵江凤县段 一.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 1.对污染物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追踪,掌握污染物得来源,扩散转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物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源的污染监测,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目标与要求 此次是针对嘉陵江凤县段的地标径流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嘉陵江源头水体状况,观察分析嘉陵江有害物质的分布,对水体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嘉陵江的水体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水体监测的基本理论,同时加强布点,采样,分析,测定等步骤与方法,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宝鸡市凤县段嘉陵江进行检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凤县。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 地形地貌 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34°18′21″。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县境海拔在915—2739米之间,县城所在地双石铺镇海拔960米,西北隅与甘肃省两当县交界处透马驹峰海拔2739米,为境内最高点。紫柏山、代王山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最低海拔915米,位于温江寺乡西部河谷。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境内代王山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在境内长76公里,在县境西南部形成凤州——双石铺宽谷构造盆地,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呈枝状分布。东部中曲河为褒河支流西河上源,南流出境,属汉江水系。 2.气象

水质全分析报告单

共附6页第1页 湖南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郴州监测站 送检单位 郴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样品类型 地表水、生活饮用水 采样环境 天气: 晴 气温:28 0C 受样日期 2013年 6 月 3日 报告日期 2013年 6月 10日 执行标准 GB3838—2002、GB5749—2006 检验项数 共35项 样品名称 检测结果 项 目 检测方法 单位 万华水厂源水 东江水厂源水 山河水厂源水 仙岭水厂出厂水 菁华园出厂水 万华水厂出厂水 海泉水厂出厂水 1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 度 5 <5 <5 <5 <5 <5 <5 2 浑浊度 福尔马肼标准-散射光浊度 法 NTU 2.3 1.9 1.2 1.0 0.9 0.9 0.8 3 臭和味 嗅气和尝味法 级 0 0 0 0 0 0 0 4 肉眼可见物 现场观察 描述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5 pH 值 玻璃电极法 pH 单位 8.09 8.09 8.20 7.76 7.80 7.81 7.76 6 总硬度 乙二胺四乙酸二纳滴定法 mg/L 130 50 28 150 124 128 210 7 铁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8 锰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9 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160 <0.005 10 锌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g/L <0.003 0.022 0.176 <0.003 <0.003 <0.003 <0.003 11 挥发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 法 mg/L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1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mg/L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13 硫酸盐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mg/L 13.4 8.4 16.7 22.8 13.9 6.2 41.6 14 氯化物 硝酸银容量法 mg/L 3.0 6.5 1.5 5.0 2.0 2.0 5.0 15 溶解性总固体 称量法 mg/L 163 68 68 181 166 168 285 16 氟化物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mg/L 0.312 0.297 0.282 0.302 0.292 0.297 0.337 17 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mg/L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0.002 18 砷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μg/L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 硒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μg/L 0.48 0.34 0.47 0.45 0.33 0.46 0.53 20 汞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μg/L <0.025 <0.025 <0.025 0.030 0.030 0.056 0.051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自来水水质综合监测方案

精心整理 自来水水质指 标的综合测定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现有的用水情况,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自来水水样对其进行多个指标的监测。 1 2 1 2 3 4 1、查阅资料、提出实验方案 2、方案的讨论与确定 3、实验室实验 4、实验的讨论与总结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自来水水质监测 1、水样的采集、保存 A、采样时间由于一天中学校的用水量随时间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从水厂净化后输送到学校的水质水量也会有较大变化,氯化物等的量可能也随着变化,特别是金属元素可能因时间的积累使在流出的水中含量有较大差别,比如早上,水在管路中 B C D E 2 标准》( 3、监测指标按地表水监测项目中饮用水必测项目进行选择性测定。 (二)监测项目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pH、氯化物、氟化物、硫化物、铅、锌、铬、铁、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数。 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

(三)监测方法 实验一、pH——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1.目的要求 1.掌握pH值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学会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溶于水 2h 的Na 2 容 3. 4.测定步骤 仪器在测量pH值前,需进行标定。可采用两点标定法:①定位标定;②斜率标定。当测量精度不高时,也可用一点标定法,即只进行定位标定,此时斜率旋钮刻度置于100%处。 1.定位标定:功能开关至pH档,把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的电极插入pH7的缓冲溶液中。调节 温度补偿旋钮,使其指示的温度与缓冲溶液温度同。再调节定位。

旋钮,使仪器显示的pH值与该缓冲溶液在此温度下的pH值相同。 2.斜率标定:把电极从pH7的缓冲溶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把清洗干净的电极插入pH4(或pH9等)的缓冲溶液中。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其指示的温度与溶液温度相同。再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的pH值与该溶液在引起此温度下的pH相同。 重复①②操作至仪器无误差,标定结束。 近。 3.测pH pH复合电极( 实验 1. (4)洁水。( 2. 保存剂。 硝酸银滴定法 GB11896--89 概述 1.方法原理 在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银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沉淀滴定反应如下: Ag++Cl﹣→AgCl↓ 2Ag++CrO 42-→Ag 2 CrO 4 ↓

水质监测方案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监测 小组成员:黎明龙坤王耀本高玉才王曜薛宇宏 一.监测目的 1.对汾河太原段河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已掌握汾河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了解汾河太原段两岸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 源管理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4.对汾河水环境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状调查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1961年以来,汾河河道变为间断河流。除上游的汾河水库放水和降雨外,汾河太原段经常处于断流状态。目前太原市污水排放量达7.0×104m3/d,经过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的污水不足3.0×104m3/d,其余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汾河[1]。进入70年代,汾河成为纳污河道,经常黑水横流。从1998年以来,汾河太原城区段局部治理美化工程逐步得以实施。经过固化河道、减小糙率、整修堤防、提高过流能力、束河腾滩、建闸坝蓄水、使清、洪水分流,现状汾河太原城区局部段已成为集防洪排污、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河段。 汾河太原城区治理段从胜利桥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km,由于闸坝蓄水使市区常年拥有2.26×106m3的蓄水量和南北长4.7km、宽160m,共计7.56×105m2的水域。现状河道断面由西向东岸分成正常泄洪河道、正常蓄水河道和腾滩三部分[2]。日常污水从设在两岸的暗渠下泄,同时接纳两岸进入的支流来水。 汾河太原城区段虽然常年多数时间流量较小,但对半干旱地区的太原市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安全,由于丰水期短,环境容量有限,汾河未治理的河道污染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却缺少较深入水质分析。为了准确了解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现状,笔者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主要断面水质进行了长期监测与分析,这对河道污染控制与整治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监测项目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评价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为评价准则和太原市政府相关文件并结合汾河太原段九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水质监测项目为:石油类、溶解氧、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五日生化需氧量、汞、铅等9项。 四.汾河太原段监测方案制订 1.监测断面设置 汾河太原段设置的9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汾河二库、上兰、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清徐二坝、温南社。其中汾河二库出是背景断面,上兰是对照断面,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都是控制断面,、清徐二坝、温南社是削减断面。

水质监测运维方案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1运行维护总体内容 为保证国家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的数据连续准确可靠,运维单位严格按照招标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全面负责水站(站房、采水、所有仪器设备等)的日常运行维护。 (1)运行维护期间运维单位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依照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本着为招标人负责的精神,依照规范,科学管理,使水站的运行结果达到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招标人要求的考核指标要求;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发挥其效能和作用。 (2)运行维护及管理期间,站房值守人员的工资及相关费用,以及水站运行产生的水电、通讯、采暖费用、试剂耗材费用、仪器设备维修费、设施设备的年检保养和水站安全保障所发生的费用,均由运维单位负责。如遇水电、通讯条件无法满足运维需要,站房采水等基础设施出现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时,运维单位提前和当地监测站协调解决并报告招标人。 (3)运维单位承诺每年适时对水站站房进行一次修缮,并做好避雷系统的年检工作。 (4)运维单位积极参加招标人组织的技术培训以及运维质量的相互监督检查,接受招标人或其委托相关机构的监管和考核。 (5)运行维护期间,如遇招标人为水站更换或新增仪器,运维单位积极配合做好新仪器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工作,以及数据无缝对接到招标人指定的管理平台中。 (6)运行维护期间,水站的全部资产(建筑物、设备、软件、配套设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配套监控系统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及相关文档资料等)属采购人所有。未经招标人同意,运维单位保证不会以任何方式对各类财产进行出售、抵押或转移 (7)运维单位保证对水站的监测数据做好保密工作,不以任何方式和渠道向外界提供或用于商业用途。 (8)运行维护期间,运维单位会确保水站全部资产的完整、安全并处于良好状态。为每个水站配备值守人员,避免出现因被盗、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的资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书

一. 监测目的及意义。 为了了解我校景观湖的水质现状,为景观湖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必要数据以及为了让我们熟悉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内容和评价内容,我组将进行校园景观湖(天承湖)的水质监测。 二. 天承湖环境信息 1.天承湖位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中间部分,2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约7米,面积可以到800平方米,四 周环树,大量乘凉椅,前接图书馆,后是“凤凰园”宿舍区,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区的标志景观之一,湖水清澈,灵气十足,湖内还养殖了大量的鲤鱼,风景宜人。 2.天承湖水源 天承湖水源与承德市武烈河水是相通的,而且武烈河又称热河,既是承德避暑山庄,湖区的主要水源,又是承德人的主要引用水源,是承德人的母亲河 3.主要污染源调查. 天承湖湖水的污染来自于校园内的树叶,其他垃圾,再水,污水以及湖中鱼儿产生的污染物。树叶和其他垃圾会通过风的作用被2刮入天承湖内,从而使得天承湖的上面会飘散着许多垃圾和树叶。 天承湖湖水中的鱼儿每天需要进行有氧呼吸,另外任辉会投大量的事物以供湖中鱼儿的需要,这样也会产生大

量的垃圾,而对天承湖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天承湖湖水来自于武烈河河水,在武烈河中下游的部,会有一些化工厂污水,制药厂污水,各个小区的生活污水等的排管道,导致湖水水质的污染更加严重 三、水质监测方案制定 1.监测项目:PH. 溶解氧.BOD.COD.总磷.色度.浊度. 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2.布点方案。 断面位置区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比平稳,水面宽阔,死肌瘤,无浅难处。 天承湖湖区并没有明显功能区别,所我们布了5千米样点,分别是,岸边分为3个,有宿舍区,图书馆区,还有在去教学楼那边,另外两个,一个是湖心,另一个是天承湖入口。 3.采样方案 天承湖湖水测定是利用质量表征方案,根据地表水采样中湖泊监测量,我的布设的规定,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 采样容器为实验室的容量瓶。 采样时间为进行试验提作前进行取样,取样时把容量瓶洗净,采样时,用采样处的水润洗 4.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 (1)水样运输和保存,采集完水样后,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震动和碰撞,尽快送回实验室,并测定PH.DO。(2)水样的预处理,当测定含有有机的水样中的无机物时,需进行消触处理,当测定组分含量低于测定。方法的测下限时,就必须进行宫集,当有共有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三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 (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河流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①在确定的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断面, 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设断面, 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污水排入处)重点水 工构建物(取水口桥梁涵洞)水文站附近应设断面.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①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②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 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饮用水检测频率和指标及水质检测报告表

附表:1、水源性传染病监测信息登记表 2、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登记表 3、供水单位监督检查情况登记表 4、监测频率和监测指标

附表1 水源性传染病监测信息登记表 监测区域:省市县 行政区划编码: 报告时间范围:年第季度 辖区内人口数:城市万人;农村万人 病名: 发病人数(人) 城市农村 霍乱 伤寒 副伤寒 甲肝 戊肝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 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 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合计 说明:本表内容每季度上报,需以水质监测点确定的区域为单位填报人口数及发病人数。

饮用水污染报告登记表 饮用水被污染日期:年月日处理日期: 年月日饮用水被污染地址: 供水方式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 市政供水□自建设施供水□二次供水□ 事件原因水源水污染□管道污染□二次供水污染□末梢水污染□其他□ 主要污染物 及来源 处理结果 报告人: 报告日期:说明:本表于饮用水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后填写。

供水单位监督检查情况登记表 供水单位地址:省市县(区)邮政编码: 供水单位名称:联系电话: 卫生管理制度有□无□ 卫生管理人员有□无□ 水质检测记录有□无□ 水源卫生防护措施有□无□ 水质净化设施运转情况正常□不正常□ 水质消毒设施运转情况正常□不正常□ 定期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仅限二次供水单位填写) 有□无□ 二次供水水箱饮用水专用(仅限二次供水单位填写) 是□否□ 二次供水水箱周围污染(仅限二次供水单位填写) 有□无□ 水质检测结果消毒剂余量(游离氯□总氯□臭氧□二氧化氯□): mg/L 色度:度浑浊度: NTU pH值: 臭和味:无□有□(如有请文字描述)肉眼可见物:无□有□(如有请文字描述) 报告单位: 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说明:本表适用于每个季度对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自建供水设施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时使用。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 地点:中北大学至小店区汾河水段 组员: 一、监测目的 1. 对汾河太原段河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已掌握汾河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 了解汾河太原段两岸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 为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4. 对汾河水环境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状调查及基础资料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 710 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 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 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 716 公里。流域面积 39741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 41%的人民。汾河流域水系图如图1。 1961 年以来,汾河河道变为间断河流。除上游的汾河水库放水和降雨外,汾河太原段经常处于断流状态。目前太原市污水排放量达 4 3 4 3 7.0×10 m /d,经过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的污水不足 3.0×10 m /d,其余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汾河。进入 70 年代,汾河成为纳污河道,经常黑水横流。从 1998 年以来,汾河太原城区段局部治理美化工程逐步得以实施。经过固化河道、减小糙率、整修堤防、提高过流能力、束河腾滩、建闸坝蓄水、使清、洪水分流,现状汾河太原城区局部段已成为集防洪排污、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河段。 汾河太原城区治理段从胜利桥至南内环桥全长约 6km,由于闸坝蓄水使市区常年拥 6 3 5 2 有 2.26×10 m 的蓄水量和南北长 4.7km、宽 160m,共计7.56×10 m 的水域。现状河道断面由西向东岸分成正常泄洪河道、正常蓄水河道和腾滩三部分。日常污水从设在两岸的暗渠下泄,同时接纳两岸进入的支流来水。汾河太原城区段虽然常年多数时间流量较小,但对半干旱地区的太原市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安全,由于丰水期短,环境容量有限,汾河未治理的河道污染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却缺少较深入水质分析。为了准确了解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现状,笔者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主要

自来水检测指标

2012 年 10 月至 12 月 序 号 指 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检测结果 计量单位 范围 GB5749-2006限值 与水接触时间≥ 30min ,出厂水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 中限值 4; 0.10 ~0.40 (游离氯) mg/L 出厂水中余量≥ 0.3 ;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0.05 与水接触时间≥ 120min ,出厂水 一氯胺(总氯) 中限值 3; 未使用 mg/L 出厂水中余量≥ 0.5 ;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0.05 1 臭氧( O 3 ) mg/L 与水接触时间≥ 12min ,出厂水 中限值 0.3 ; 出厂水中余量—;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0.02 , 如加氯,总氯≥ 0.05 未使用 与水接触时间≥ 30min ,出厂水 二氧化氯( ClO 2) 中限值 0.8 ; 未使用 mg/L 出厂水中余量≥ 0.1 ;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0.02 2 浑浊度 NTU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 0.14 ~0.93 为 3 3 色度 铂钴色度单位 15 <5 4 臭和味 无 无异臭、异味 无 5 菌落总数 CFU/mL 100 0~ 88 6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或 不得检出 未检出 CFU/100mL 耗氧量 (COD Mn 法,以 mg/L 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 0.40 ~1.6 7 计)(管网末梢) 6mg/L 时为 5 O 2

城市自来水的国家标准( GB5749-85)检测项目单位国家标准 色度度不超过 15度 浑浊度NTU不超过3度 嗅和味不得有异嗅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 CaCO3计)mg/L450 铁mg/L0.3 锰mg/L0.1 铜mg/L 1.0 锌mg/L 1.0 挥发酚(以苯酚计)mg/L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 硫酸盐mg/L250 氯化物mg/L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氟化物mg/L 1.0 氰化物mg/L0.05 砷ug/L50 硒ug/L10 汞ug/L1 镉ug/L10 铬(六价铬)mg/L0.05 铅ug/L50 银ug/L50 硝酸盐氮mg/L20 氯仿ug/L60 四氯化碳ug/L3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1 / 8 第三节水质监测方案得制定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得制订 (一)基础资料得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得有关资料,主要有: (1)水体得水文、气候、地质与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得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得水情;河流得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得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得资源现状与水资源得用途;饮用水源分布与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得水质资料等。 (二)监测断面与采样点得设置 在对调查研究结果与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基础上,根据监测目得与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与采样点。 1、监测断面得设置原则 在水域得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 (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得主要居民区、工业区得上游与下游。

(2)湖泊、水库、河口得主要入口与出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得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2 / 8 (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与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得河口处;受潮汐影响得河段与严重水土流失区。 (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得出入口处。 (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2、河流 (1)监测断面得设置原则: ①在确定得调查范围得两端应布设断面, 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设断面, 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建物(取水口桥梁涵洞)水文站附近应设断面、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与削减断面。 ①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得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得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②控制断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