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技巧ppt
合集下载
朗诵技巧入门 ppt课件

合,或用于平常的叙事、议论、说明、陈述等。
•
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悲伤、忧郁、哀悼
的心情,或用于叙述庄重的情景。
PPT课件
12
六、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 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 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
通常包括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
PPT课件
13
1.高升调。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
如: 1、放学了,——你们走吧!
2、三个报社的编和记者。
PPT课件
7
• 2、音节停顿。
• 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 – 例: –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三式) –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 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二二三式) –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 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 /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 – 4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你是老师吗?—不,是学生。 你是老师吗? —不是学生。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蔬菜不可少/分文不取
分文无不鸡取,。鸭也可;无鱼,PPT肉课件也可;惟蔬菜不可;少6
1.句逗停顿(语法停顿)。
• 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应有适当的停顿, 停顿时间大体是: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至于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问号等,要 根据其使用的地方和表情达意的具体情况来确 定停顿时间的长短。
2024版端午诗歌朗诵PPT课件

触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和风情。
通过欣赏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 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感
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4/1/28
15
04
学生自创端午诗歌朗诵展 示
2024/1/28
16
学生作品选登及点评
2024/1/28
作品一
01
《端午情思》
作者
02
XXX
朗诵者
03
XXX
17
学生作品选登及点评
• 点评:该作品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 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朗诵者 在表演中声情并茂,充分展现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024/1/28
18
学生作品选登及点评
作品二
《龙舟竞渡》
朗诵者
XXX
2024/1/28
作者
XXX
点评
该作品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通过描绘龙舟比赛的热 烈场面和人们的激动心情,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 力和文化内涵。朗诵者在表演中气势磅礴,富有感 染力。
眼神交流
与观众保持眼神交流,增强互动感, 同时也有助于传递诗歌中的情感与意 境。
面部表情
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传达诗歌中的情 感变化,如微笑、皱眉、怒目等,使 观众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内涵。
2024/1/28
11
03
经典端午诗歌欣赏与解读
2024/1/28
12
《离骚》中屈原的爱国情怀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抒发了他对楚国政治腐败、社会 黑暗的愤懑之情。
2024/1/28
22
活动主题确定和宣传策划
活动主题
以“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突出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 族特色。
通过欣赏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 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感
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4/1/28
15
04
学生自创端午诗歌朗诵展 示
2024/1/28
16
学生作品选登及点评
2024/1/28
作品一
01
《端午情思》
作者
02
XXX
朗诵者
03
XXX
17
学生作品选登及点评
• 点评:该作品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 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朗诵者 在表演中声情并茂,充分展现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024/1/28
18
学生作品选登及点评
作品二
《龙舟竞渡》
朗诵者
XXX
2024/1/28
作者
XXX
点评
该作品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通过描绘龙舟比赛的热 烈场面和人们的激动心情,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 力和文化内涵。朗诵者在表演中气势磅礴,富有感 染力。
眼神交流
与观众保持眼神交流,增强互动感, 同时也有助于传递诗歌中的情感与意 境。
面部表情
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传达诗歌中的情 感变化,如微笑、皱眉、怒目等,使 观众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内涵。
2024/1/28
11
03
经典端午诗歌欣赏与解读
2024/1/28
12
《离骚》中屈原的爱国情怀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抒发了他对楚国政治腐败、社会 黑暗的愤懑之情。
2024/1/28
22
活动主题确定和宣传策划
活动主题
以“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突出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 族特色。
朗诵培训ppt课件

总结词
通过个人朗诵实践,学员可以更好地掌握朗诵技巧,提 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详细描述
个人朗诵实践是朗诵培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员可以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独 立朗诵的方式,练习语音、语调、节奏等技巧,培养对 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在个人朗诵实践中,学员 需要注重声音的清晰度、语速的控制、情感的表达等方 面,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朗诵技巧。
02
朗诵技巧
语音技巧
01
02
03
04
吐字清晰
朗诵时,每个字音都应该清晰 准确地发出,避免含糊不清。
语调变化
语调的起伏变化能够增强语言 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语速控制
适当的语速能够让朗诵更流畅 ,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表达效
果。
音量和音调
根据情境和情感需要,调整音 量和音调,使朗诵更具表现力
。
表达技巧
情感投入
小组朗诵实践
总结词
小组朗诵实践可以培养学员之间的协作 精神,提高集体朗诵效果,增强团队凝 聚力。
VS
详细描述
小组朗诵实践是朗诵培训中的另一种重要 形式。学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 小组,每个小组进行集体朗诵。通过小组 朗诵实践,学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在小组朗诵实践中,学员需 要注重团队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协调 集体节奏,以达到更好的朗诵效果。
多听多模仿
多听优秀的朗诵作品,并进行模仿练 习,提高自己的表现水平。
持续练习与反思
保持练习,并在每次练习后进行反思 ,总结经验和教训。
寻求更多机会展示
积极参加各类朗诵活动,通过实践提 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THANKS
朗诵的历史与发展
《诗歌朗诵的技巧》课件

诗歌朗诵的进 阶技巧
运用声音的层次感
运用不同的音色和语调,表 达诗歌的情感变化
控制声音的音量和节奏,营 造诗歌的氛围和意境
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把 握声音的轻重缓急
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合 理安排声音的层次和变化
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掌握节奏:通过停顿、重音、语调等技巧,使朗诵更加生动 情感表达:通过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使听众产生共鸣 气息控制:通过呼吸控制,使声音更加稳定、有力 声音变化:通过改变音色、音量、语速等,使朗诵更加丰富、有趣
停顿:适当停顿,增加诗歌的韵律 感
避免错别字和方言
避免使用方言,保持普通话 标准
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避 免读错字音
熟悉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含 义
练习诗歌朗诵,提高朗诵技 巧和准确性
注意仪态和服饰
仪态:保持自然、自信、大方的仪态,避免紧张、僵硬或过于夸张的动作 服饰:选择与诗歌内容和主题相匹配的服饰,避免过于花哨或过于随意的穿着 妆容:根据诗歌内容和主题选择适当的妆容,避免过于浓妆或过于淡妆
目的
反复朗读诗歌, 感受诗歌的韵 律和节奏,理 解诗歌的情感
表达
把握诗歌情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感受诗歌情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情感 传达诗歌情感:通过语调、节奏、表情等,传达诗歌的情感 融入个人情感:在朗诵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运用声音变化
音量:根据诗歌内容调整音量大小,如高声表达激情,低声表达悲伤 音调:根据诗歌情感调整音调高低,如高音表达兴奋,低音表达深沉 语速:根据诗歌节奏调整语速快慢,如快速表达紧张,慢速表达舒缓 停顿:根据诗歌结构调整停顿长短,如长停顿表达思考,短停顿表达连续
节奏感强
2024年度寻梦者戴望舒诗歌朗诵PPT模板

通过寻梦者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时 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鼓励人们 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2024/3/23
诗歌中的“梦”既指个人的梦想,也 指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象征主 义手法,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艺术风 格。
6
02
诗歌内容解读
2024/3/23
7
结构与布局
01
02
影视作品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深入探讨寻梦 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25
观众互动环节:分享你心中“寻梦者”形象
现场互动
邀请观众上台分享自己 心中的“寻梦者”形象 ,可以是亲人、朋友、 偶像等,讲述他们的故 事和追梦经历。
2024/3/23
26
线上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发 起话题讨论,让更多人 参与分享自己心中的“ 寻梦者”形象和相关故 事。
社会角色差异
03
中国文人寻梦多体现为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而西方寻梦者则
更多地承载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使命。
22
06
艺术拓展:以寻梦者为题材创作作品欣 赏
2024/3/23
23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呈现
音乐作品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谣等,诠释寻梦者的情感 与追求。
舞蹈作品
运用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形式,展现寻梦者在追梦路上 的挣扎与奋斗。
情感传递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变化,传递诗歌中的情感,引导听 众进入诗歌的意境。
12
语速、停顿和重音处理
语速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控制朗 诵的语速,使朗诵更具节奏感和
音乐美。
停顿处理
2024/3/23
诗歌中的“梦”既指个人的梦想,也 指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象征主 义手法,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艺术风 格。
6
02
诗歌内容解读
2024/3/23
7
结构与布局
01
02
影视作品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深入探讨寻梦 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25
观众互动环节:分享你心中“寻梦者”形象
现场互动
邀请观众上台分享自己 心中的“寻梦者”形象 ,可以是亲人、朋友、 偶像等,讲述他们的故 事和追梦经历。
2024/3/23
26
线上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发 起话题讨论,让更多人 参与分享自己心中的“ 寻梦者”形象和相关故 事。
社会角色差异
03
中国文人寻梦多体现为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而西方寻梦者则
更多地承载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使命。
22
06
艺术拓展:以寻梦者为题材创作作品欣 赏
2024/3/23
23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呈现
音乐作品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谣等,诠释寻梦者的情感 与追求。
舞蹈作品
运用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形式,展现寻梦者在追梦路上 的挣扎与奋斗。
情感传递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变化,传递诗歌中的情感,引导听 众进入诗歌的意境。
12
语速、停顿和重音处理
语速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控制朗 诵的语速,使朗诵更具节奏感和
音乐美。
停顿处理
《沁园春长沙》诗歌朗诵技巧.pptx

这首词通过描绘长沙深秋的景色和回忆革命斗争历程,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对国家命运和革命前景的关切, 以及他们昂扬豪迈的革命斗争精神。朗诵时要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内容,传达其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读出饱满的声韵 、磅礴的气势和昂扬的豪迈。
朗诵这首词最关键的是把握住它的主导感情基调,即贯穿全篇的刚劲豪放。《沁园春・长沙》的景物描写生动,情 感热烈奔放,词风遒劲有力,充满豪气。朗诵时要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通过适当的声音形式,如语音语调的高低、停顿 连读、快慢轻重等,来恰当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当然,也不能一味单一,还要有适当的变化,但要服从于总的基调,努力传 达出毛主席在此诗中所蕴含的革命家的豪气。
要朗诵出这诗词的深刻内涵与感情倾向,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感受词作。朗诵实际上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 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朗诵者应从全篇作品着眼,深入探究其思想感情 的变化,努力寻找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在依据,并由此出发去研究语言发动的全过程。只有在理解和感受 的基础上用恰当的声音形式呈现朗诵者的理解,才能表达出诗词的主旨与情感,使朗诵有一定的感染力。《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于1925年深秋时节经过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词分上下两阕。上阕着重写景,“独 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首先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开篇三句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 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朗诵时语调应庄重平稳,树立起诗人毛主席卓然 而立的高大形象。接下来的七句,重点描写鲜艳明丽、生机勃勃的深秋美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住“富有生命 活力”这一总体特征,远近相间,动静结合,从多角度集中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为 下面抒情渲染了气氛。朗诵时,"看''字后面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以显示其总领关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语速 稍慢,语调舒缓,“遍”字要上扬、拖长,“染,,字也要拉长。“漫江碧透,,以下逐渐加快加强,语势上扬,以增强 动感,显示活力。“万类”后稍顿,然后放慢速度,“霜天”作为状语不能和“万类
朗诵这首词最关键的是把握住它的主导感情基调,即贯穿全篇的刚劲豪放。《沁园春・长沙》的景物描写生动,情 感热烈奔放,词风遒劲有力,充满豪气。朗诵时要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通过适当的声音形式,如语音语调的高低、停顿 连读、快慢轻重等,来恰当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当然,也不能一味单一,还要有适当的变化,但要服从于总的基调,努力传 达出毛主席在此诗中所蕴含的革命家的豪气。
要朗诵出这诗词的深刻内涵与感情倾向,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感受词作。朗诵实际上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 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朗诵者应从全篇作品着眼,深入探究其思想感情 的变化,努力寻找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在依据,并由此出发去研究语言发动的全过程。只有在理解和感受 的基础上用恰当的声音形式呈现朗诵者的理解,才能表达出诗词的主旨与情感,使朗诵有一定的感染力。《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于1925年深秋时节经过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词分上下两阕。上阕着重写景,“独 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首先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开篇三句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 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朗诵时语调应庄重平稳,树立起诗人毛主席卓然 而立的高大形象。接下来的七句,重点描写鲜艳明丽、生机勃勃的深秋美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住“富有生命 活力”这一总体特征,远近相间,动静结合,从多角度集中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为 下面抒情渲染了气氛。朗诵时,"看''字后面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以显示其总领关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语速 稍慢,语调舒缓,“遍”字要上扬、拖长,“染,,字也要拉长。“漫江碧透,,以下逐渐加快加强,语势上扬,以增强 动感,显示活力。“万类”后稍顿,然后放慢速度,“霜天”作为状语不能和“万类
朗诵课件ppt

理解作品背景和主题
了解作者背景
研究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等,有助 于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作品主题
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 想和情感。
查找相关资料
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与作品相关的 资料和背景信息。
制定朗诵计划和目标
制定练习计划
根据所选素材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练习计划,包括每天练习 的时间、练习的内容和重点等。
朗诵课件
目录
• 朗诵的意义 • 朗诵的基本技巧 • 朗诵的实践方法 • 朗诵的注意事项 • 朗诵作品展示
01
朗诵的意义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01
02
03
语音语调训练
通过朗诵,学习者可以纠 正自己的发音,提高音调 、语调和节奏的把握能力 。
表达流畅度
朗诵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 的流畅度,让学习者在口 语交流中更加自信。
语调抑扬顿挫
总结词
根据文本情感,运用语调表现情感变化
详细描述
在朗诵过程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能够表达文本的情感和意境。不同的语调可以 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如高兴、悲伤、愤怒等。通过合理的运用语调,可以让听 众更好地感受到文本的情感变化,增强朗诵的感染力。
语速快慢得宜
总结词
根据文本内容和情感,控制语速的快慢
02
朗诵的基本技巧
语音标准规范
总结词
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详细描述
朗诵过程中,准确的发音和清晰的吐字能够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首先,要确保声音洪亮,发音清晰,让 听众能够听清楚每个字词。其次,要注意发音时口腔的开度和舌头的前后位置,以确保发音准确。同时,要注意 不要使用方言或口音,以避免误导听众。
《诗歌朗诵》PPT课件

04 诗歌朗诵的实践与欣赏
CHAPTER
经典诗歌朗诵欣赏
《再别康桥》
01
徐志摩的经典之作,通过朗诵可以深刻感受诗人的离愁别绪和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雨巷》
02
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朗诵时需注意情感的把握,传达出诗人
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感伤。
《沁园春·雪》
03
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朗诵时要体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
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现诗 歌中不同的人物、情感和 场景,使朗诵更生动。
语速的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合理控制语速,使朗诵更 具韵律感。
情感表达
深入理解诗歌
通过对诗歌背景、主题和 意象的深入了解,准确把 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情感的自然流露
在朗诵过程中,将自身情 感与诗歌情感相融合,实 现情感的自然流露。
朗诵技巧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停 顿等朗诵技巧,提高朗诵效果。
情感表达指导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情感,通过朗诵传 达出诗歌的内在情感。
个性化建议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问题,提供个 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朗诵技巧。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 参与度、朗诵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诗歌朗诵能够通过艺术手段,将诗歌 中的情感、意境和美感呈现给观众,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审 美水平。
诗歌朗诵的形式
01
02
03
04
个人朗诵
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诗歌的朗诵 ,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技巧
的展现。
集体朗诵
由多人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朗 诵,注重声音的协调和情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 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 的。朗诵则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 循环。
朗诵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胸腹 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 用小腹收缩,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
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 之间,是二者的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调门儿 diàoménr 粉末儿 fĕnmòr
兔儿 tùr
味儿wèir
语速
快速:一般用用于表示紧张、激动、惊奇、 恐惧、愤怒、急切、欢畅、兴奋的心情,或 者用于叙述急剧变化的事物与惊险的场景, 或者用于刻画人物的机警、活泼、热情的性 格等 中速:一般用于感情与情节变化起伏不大的 场合,或用于平常的叙事、议论、说明、陈 述等。 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悲伤、忧郁、哀 悼的心情,或用于叙述庄重的情景。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气 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由 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腹、 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 的“力”。“气”与“力”的融合,为优 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呼吸: 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香花,深深地吸进 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2、吹蜡烛:模拟吹灭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 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 合格。 3、发S音: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 出“咝-----”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4、数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一口气能数 多少个就数多少个,要数的清晰响亮。 5、绕口令:
儿化
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 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 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 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是 儿化。
训练材料
奔头儿 bèntour 冰棍儿 bīnggùnr 大伙儿 dàhuǒr 刀把儿 dāobàr 电影儿 diànyǐngr 调号儿 diàohàor
(3)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是指在朗诵过程中,有时为了表
达某种感情,强调某一观点或概念,突出某一事 物或现象,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 停顿,它不同于前两种停顿,逻辑停顿是最小单 位常常是一个词。如: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 ||来寻找||光明”
(4)情感停顿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在句子开头停顿,
重音
这里所说的重音,是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有意加重音量与力度的某个或某些词。人
们说话时,往往把主要的意思加语气来表达, 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重读的部分就是一句话 里的中心和主体。
停顿
停顿,就是指句子当中,句子之间,段落之 间的间歇。常见,常用的停顿有以下几种: (1)换气停顿。
人的正常呼吸大约是4-5秒钟一次,由于换气 的需要,在表达过程中必然要有停顿。特别是有 些长句,中间没有也不应有标点符号,而一口气 却无法说完,必须酌情进行换气停顿。比如这样 的长句:
“我祝愿全国的青少年||从小立志献身于||雄 伟的共产主义事业,……”
换气停顿要恰当,必须服从内容和思想感情 表达的需要,尽管换气停顿的具体方法个人不尽 相同,但是,却不能随心所欲,想在哪里停顿就 在哪里停顿。
并且,有些句子如果在不同的地方停顿,意 义不同,甚至会完全相反。如: “他望着我笑了起来”,若在“我”后面停顿, 是指他笑了起来;若在“望着”后面停顿,是指 我笑了起来。
节奏
节奏与速度有密切的联系,是一种有秩序的、 有规律的、协调的变化进程。
在朗诵过程中,节奏的要素大体有以下这些: 结构的疏与密,内容的详与略,情节的起与伏, 情感的激与缓,声调的抑与扬,音量的大与小, 态势的动与静,速度的快与慢,语流的行与止, 过程的长与短等等。这些要素的综合运用,便会 形成节奏,形成有声语言的乐章,激荡听众的情 感,启迪听众的思维,引发听众的共鸣,鼓舞听 众,感召听众。
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大腹、胸、
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前腹 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用鼻
吸气,做到快、静、深。
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胸、
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均匀
地外吐。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在呼
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有节 奏的有声语言。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 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 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 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 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 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
……
普通话的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 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声调之 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 变。
表达与交流
2020/6/4
文学性
朗诵的内容一般是诗歌、散文、小说等 文学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 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 风采和魅力。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 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 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艺术性
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
因此,朗诵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一定 的语言修养,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一定 的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能分析欣赏各 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 巧,正确运用语调语气,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说 话,自然地表演。
表演性
朗诵一般都带有表演的性质。朗诵者应具 备一定的表演才能。要有优美的语言、端庄的 仪态、丰富的表情。
朗诵基本要求
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掷地有声
2、准确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弄 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
3、此外,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准 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常用表现手法:停顿、重音、语速、语 调、节奏和体态语。
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应先从分项训练开始,即从语 音、语调、语气等项训练做起,一项一项 地练,才能有所作为。
呼吸训练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 பைடு நூலகம்气息是发音的基础。有的人讲话或唱歌 声音洪亮、持久、有力,其间有一个气息 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 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打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了个喇叭; 打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了个獭犸。 Ta ma 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
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拿喇叭换提着獭犸的喇嘛的獭 犸。 不知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打了提着獭犸的喇嘛一喇叭; 还是提着獭犸的喇嘛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獭犸。 喇嘛回家炖獭犸,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
这种停顿,一般根据标点符号进行时间长短不 一的停顿,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应有适当的 停顿,停顿时间大体是:句号>分号>冒号>逗 号>顿号。至于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问 号等,要根据其使用的地方和表情达意的具体 情况来确定停顿时间的长短。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 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在 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 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变调 1、一、不
一走了之 一块儿 一群 一律 不卑不亢 不会 不能 说不说 2、上声变调 上上相连前变阳平:美好 勇敢 鼓舞 理想 党委 想起 小组长 讲语法 3、去声变调(前一个读半调) 办事 快速 互助 大会
也可以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停顿。前几种停顿, 停顿的时间都较短,通常最长都只能是几秒钟。 而心理停顿,可短亦可长,短则几秒,长则几 十秒,甚至几分钟,由表达者根据所表达的内 容或情感的需要,自行设计和掌握,运用得好, 可以产生很强的艺术效果。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牛郎恋刘娘 刘娘念牛郎 牛郎年年恋刘娘 刘娘年年念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