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汉武帝时代

合集下载

第九课 汉武帝时代

第九课 汉武帝时代

七国之乱时的王国形势
西汉末年王国形势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 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儒家经典Βιβλιοθήκη 《诗》《书》 《礼》《易》 《春秋》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措施
①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 ②在长安设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官; ③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
问题一:假如你是当时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你还 会学习其他家的学问吗? 问题二: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三:秦始皇也统一过思想,他是怎么做的? 与汉武帝相比,谁更高明?
《轮台罪己诏》: “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 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 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强调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霍去病
对西域:设置河西四郡,西域与内地连为一体
西域都护府
敦煌郡 武威郡
乐浪郡
酒泉郡
张掖郡 长安
益州郡
南海郡
秦 疆 域 图
汉 武 帝 时 期 疆 域 图
农业
五个“第一”
• 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 一思想的皇帝。 • 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 人才的皇帝。 • 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 疆土的皇帝。 • 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 帝。 • 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 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①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 积极:
影响
养的主要内容; ②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 的意识形态。 ①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 消极: ②对董仲舒依据儒家民本思想为解决贫富 分化而提出的“限田”主张,以及官吏不 得经商货值的建议,均未采纳。
对匈奴:三次出击匈奴,大体解除匈奴威胁

第9课 汉武帝时代(学案)

第9课 汉武帝时代(学案)

第9课汉武帝时代学案
一、学习目标
识记:①知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
理解:理解汉武帝有为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汉武帝有为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过程:
(一)、阅读教材12-15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
一、从“无为”到“有为”◆
经过汉初实行的无为而治政策之后,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增强,西
汉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文化、
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策。

思考1: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何能够“有为”?
思考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
1、政治:
(1)
(2)
(3)
▲推恩令的主要内容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2、思想文化上:
探究1:两汉时期儒学上升至经学化阶段,俗称“两汉经学”,想一想,
两汉经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探究2:如何理解汉武帝的“尊儒术”?
3、经济上:
4、在处理民族关系上:
5、军事上:
【收获与反思】。

第9课汉武帝时代

第9课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时代
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 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人物: 人物: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建议。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建议。 措施: 措施: 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在长安设太学,教授五经, 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在长安设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 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后备官吏。 官;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后备官吏。 特点: 特点: 儒表法里” “儒表法里” 影响: 影响: 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 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统治思想和社 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武帝盛世
《沁园春·雪》-毛泽东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骑马武士纹铜牌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汉朝赢得了这场战争, 汉朝赢得了这场战争,同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 响彻千年。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气象雄浑。 响彻千年。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气象雄浑。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汉…书…·五行志》
武帝梦 苍生梦 帝国梦 得民财物以亿计。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汉书·食货志》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太相史


内外朝制

书中侍 、 中 书

九卿
外朝
内朝
(执行) (决策) 汉代 · 未央宫复原图
加强皇权,裁抑丞相武帝时期的丞相下场
卫绾
免职
许昌
免职
薛泽
免职
李蔡
获罪自杀
严青翟
获罪自杀
窦婴
下狱处死
公孙贺
下狱处死
赵周
下狱处死
刘屈麓
下狱处死
田蚧
善终
公孙弘
善终
石庆
善终
王 侯国 侯国
“十三州”
推 恩

侯国 侯国
百 家中 独央
立太学习儒经 心 置博士传五经 朝
汉代画像砖讲经图

通儒经得为官 官

术 地方
设官学广教化 民 儒学五经

君为臣纲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 之所与也。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实质:儒表法里
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宣帝“所用多 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便谏道:“陛下持 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 任德教,用周政乎?”
前110年 46岁的刘彻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武 帝 梦
西汉盛世
匈 奴
秦 西西春战商朝周秋夏汉国 Nhomakorabea官员

第9课 汉武帝时代6.0

第9课 汉武帝时代6.0

东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草创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帝国初建 帝国崩塌、项羽分封、汉承秦制 帝国重建、郡国并行、七国之乱 帝制巩固、帝国称雄、强汉盛世
帝 国 梦
之后两千年:“百代都行秦政法。”毛泽东
三 武帝思
官员
商人
农民
“算缗” 【汉宣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 “告缗” 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 “腹诽罪” 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
胶东王 刘彘
前202年
前141年
前87年
公元9年
太子 刘彻
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
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
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
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
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
贮之也。 佚名《汉武故事》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一 武帝梦 二 武帝业 三 武帝思
汉代画像砖讲经图
中 央 地方
置博士传五经 通儒经得为官 设官学广教化
二 武帝业
皇帝
三 公 九 卿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内外朝制
九卿
外朝 (执行)
尚 书 、 中 书
侍 中
常 侍
内朝 (决策) 汉代 · 未央宫复原图
二 武帝业
王 国 推 恩 令
侯国 侯国
侯国 侯国
“十三州”
天下一统 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得民财物以亿计。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师出三十余年,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汉书·五行志》 ……
天下户口减半。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第九课 汉武帝时代PPT课件

第九课  汉武帝时代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0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1

推恩令示意图

王国问题的解决
县 县 县 县
9
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 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 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 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 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概括董仲舒思想观点和主张。汉武帝为 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12
汉初 经济残破 休养生息 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适应并促进
武பைடு நூலகம்时
国力渐强
不甘无为 淘汰黄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利集权、制地方
巩固大一统促经济发展
13
三、西汉的强盛
1.经济方面 •铁农具式样繁多, •••“ 精 水代耕利田细工法 作 程” 、( 轮农 作学复家种赵和过施)肥技术,为打西下汉 了王 深朝 厚的 的繁 基盛 础 •“二牛一人”耕犁法
14
代田法
15
三、西汉的强盛
2.开疆拓土(民族关系上有为)
•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史记 匈奴列传》注引《西河旧事》
16
17
卫青
霍去病
18
十七岁勇冠三军—— 冠军侯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1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第9课《汉武帝时代》教案【内容主旨】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国策,锐意景区,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影响远播,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教学目标】知道“内朝”与“外朝”、刺史制度、“推恩令”的内容;知道西汉设五经博士和太学;知道赵过的“代田法”以及西汉王朝在周边设立的行政机构。

通过学习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原因和内容;通过学习“西汉的盛世”,掌握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不同视角分析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国家之一的原因。

通过评价汉武帝,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懂得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汉武帝强化大一统帝制的措施。

难点:评价汉武帝。

【教学过程】环节1:播放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汉武帝“威加海内”的片段请学生观看,并出示汉武帝个人信息表。

设计意图:以纪录片导入本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2:教师出示文献资料,请学生阅读并回忆:汉初,从高祖至文景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样的政策给“文景之治”后的汉朝带来了什么景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环节3: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的政策行之有效,社会经济复苏、财富日臻丰厚,汉景帝的继任者汉武帝会一直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吗?为什么呢?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归纳汉武帝从“无为”到“有为”的背景:经济恢复,财富雄厚;“无为”不适合大一统帝国的治理;汉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

环节4:教师出示汉武帝即位时所遇到的三类问题,请同学分为三组,合作讨论,汉武帝时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上有许多强大的势力,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社会上各种思想传播不利于统治;北方匈奴对中原地区构成威胁,这三个棘手的问题?请学生分组解答。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以人物为线索,合作探讨为方式,从教材中提取历史信息,归纳汉武帝“有为”的具体表现。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教学设计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教学设计

第9课汉武帝时代执教人:覃丽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内朝和外朝、推恩令、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的疆域四至;理解汉武帝推行“有为”政策的背景、内容、影响。

2、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从文献史料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继续培养其“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意识。

(2)通过对汉武帝功过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汉武帝统治政策的调整,认识到政策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才能发挥其作用,促进社会发展。

二、重难点重点:如何评价汉武帝难点:汉武帝的执政原则“儒表法里”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结合地图,比较5CBC-1CBC的中国与罗马,把汉武帝时代置于世界背景中考察。

2、结合古往今来关于汉武帝的评价,进入主题:汉武帝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二)新课1、汉武帝简介:过渡:汉武帝即位时,君临天下的是怎样的国家呢?结合教材文献和已学知识回答:2、从“无为”到“有为”的背景:结论:在汉朝社会经济复苏,,国家财富日臻丰厚的社会状况下,“无为而治”的国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无为而治”的国策,在政治、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新政策,锐意进取、积极有为。

3、汉武帝的“有为”统治:(1)政治:汉武帝时期的中央集权制A.中央:“内外朝制”a.背景:结合文献史料,让学生获取信息:西汉初期的政权机构中,丞相权力很大,皇帝在很多事情上要听取丞相的意见。

武帝初即位时,丞相田蚡无视武帝的权威,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创设“内外朝制”。

b.内容:结合图示分析。

c.影响:汉武帝统治时期内外朝的形成,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

它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显示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走向,即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B.地方:a.刺史制度:结合文献资料分析ⅰ.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ⅱ.内容: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部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无为到有为——内外朝——裁抑相权,加强皇权
• 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相国因为民请曰: “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 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 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 • ——《史记·萧相国世家》
一、无为到有为——内外朝——裁抑相权,加强皇权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
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
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 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史记·萧相国世家》 • 窦太后日:“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上日:“请得与丞相计之。”亚夫日:
一、无为到有为——推恩令——化解诸侯国的威胁
汉初诸侯王:“自置吏,得赋敛。” “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汉景帝五年(BC152)诏:“诸侯王不复制国,天 子为置吏。”
一、无为到有为——推恩令——化解诸侯国的威胁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 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 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 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
——《汉书·匈奴列传》
孝武皇帝,景 帝中子也。年四岁 立为胶东王。七岁 为皇太子,十六岁 即皇帝位。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一、无为到有为——内外朝——裁抑相权,加强皇权
•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 相国何为。相国为• 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 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 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史记·平准书》
一、无为到有为——刺史制度——强化监察制度
汉武帝元封五年(BC106),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六百 石刺史一名。州刺史作为监察官的职责:
六条问事 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二、二千石不奉诏书,侵渔百姓 三、二千石风厉杀人、怒则任刑 四、二千石选署不平 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事、请托所监 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
“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
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上默然而沮。
——《史记·周亚夫列传》 • 是时丞相入朝,而(邓)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罢朝坐府中,(申屠)
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 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 “丞相几杀臣。”
——《汉书·元帝纪》
“儒表法里”
三、反击匈奴
武帝元朔二年(BC127年),匈 奴入寇上谷、渔阳一线, 卫 青率汉骑数万出云中 ,击杀 匈奴数千,收复河套地区,设 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对长安 的直接威胁。
• 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耹,咸曰: “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 ——《汉书·严延年传》
•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 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匈奴日以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甚众,云中、辽东最甚,郡万余 人。汉甚患之……,复言和亲事。”
文景之治
“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 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 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 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
——《史记·平准书》
•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 ——《史记·酷吏列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郡国学
《讲经图》
武帝 50人 昭帝 满百人 宣帝 倍之 元 1000 成 3000人 王莽 10800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礼仪:改正朔、易服色

汉武帝
改正朔
夏历十月
夏正
易服色
尚黑
尚黄
限民名田
×
× 官吏不得经商货殖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表法里
“(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 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 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 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博士——官学
——《汉书·主父偃传》
一、无为到有为——推恩令——化解诸侯国的威胁
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 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汉书·诸侯王表》 “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
——《后汉书·光武帝下》
“列侯以百数,皆莫求从军击羌、越。至酎,少府省金,而列 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
一、无为到有为——内外朝——裁抑相权,加强皇权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一、无为到有为——内外朝——裁抑相权,加强皇权
丞相弘宴见,上或时不冠。
——《汉书·汲黯传》
武帝在位期间前后有12位丞相,3人被免职(卫绾、许昌、 薛泽),2人获罪自杀(李蔡、严青翟),4人下狱处死(窦 婴、公孙贺、赵周、刘屈氂),只有3人(田蚡、公孙弘、 石庆)善终相位。
五经博士
《汉官仪》曰:孝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太常差次有聪明威 重者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
宣帝
诗 齐、鲁、韩
书 欧阳、 大小夏侯
礼 大戴、 小戴
易 施、 孟、梁丘
春秋
公羊:严、颜 轂梁
东汉 齐、鲁、韩 欧阳、 大小夏侯
大戴、 施、孟、 公羊:严、颜 小戴 梁丘、京 轂梁
《汉旧仪》曰:“武帝初置博士,取学通行修,博识多艺,晓古文尔雅,能文章,为高弟。” 《汉书》:公孙弘对策时百余人,……弘对为第一,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