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重点研究基地一览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 究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日伪统治下的民族资本家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国民政府与西方大国关系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现代戏曲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我国复杂技术产业追赶规律研究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服务创新轨道理论研究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汉语复句历史演变研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民国时期史学之研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古代希腊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中西古代史学 比较视野下的思考
文艺学研究中心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1999.06.14•【文号】教社政[1999]10号•【施行日期】1999.06.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1999年6月14日教社政[1999]10号)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提出的关于加强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任务,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体制的改革,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提出的加强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要求,从1999年开始到2001年分三年滚动评审确定100个左右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重点研究基地进入建设计划,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动态监测评估等措施,围绕体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项任务的落实,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到2001年,使列入建设计划的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和特色;到2005年,使每个重点研究基地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再经过几年的建设力争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二、建设标准通过3-5年以至更长时间的重点建设,力争使每个重点研究基地达到如下标准:1、通过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组织重大课题攻关、产出重大研究成果,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并建立起知识创新机制,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名称学科所在高校负责人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外国文学北京大学王邦维外国哲学研究所哲学北京大学赵敦华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北京大学陆俭明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赵存生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历史学北京大学安平秋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学北京大学李伯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政治学北京大学谢庆奎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学北京大学刘世定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北京大学闵维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历史学北京大学张希青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宗教学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杜厚文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法学中国人民大学赵秉志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哲学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清史研究所历史学中国人民大学成崇德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法学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宋新宁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童兵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育学清华大学刘书林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综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学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李守福发展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历史学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北京师范大学袁贵仁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语言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语言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赵金铭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新闻学与传播学北京广播学院胡正荣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薛荣久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中央民族大学祁庆富诉讼法研究中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历史学南开大学刘泽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南开大学宫占奎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经济学南开大学冼国明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经济学南开大学逄锦聚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心理学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山西大学郭贵春蒙古学研究中心民族学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经济学辽宁大学程伟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吉林大学徐传谌东北亚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王胜今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考古学吉林大学朱泓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吉林大学赵振全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吉林大学张文显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历史学东北师范大学王晋新农村教育研究所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袁桂林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黑龙江大学张家骅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闻学与传播学复旦大学丁淦林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哲学复旦大学俞吾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学复旦大学章培恒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学复旦大学葛剑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复旦大学石磊美国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倪世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综合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语言学华东师范大学臧克和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叶澜俄罗斯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冯绍雷中东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朱威烈会计与财务研究院管理学上海财经大学陈信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学南京大学叶子铭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历史学南京大学张宪文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南京大学洪银兴道德教育研究所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浙江大学黄祖辉汉语史研究中心语言学浙江大学方一新徽学研究中心综合安徽大学朱万曙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学厦门大学曲晓辉台湾研究中心港澳台问题研究厦门大学林仁川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学厦门大学刘海峰东南亚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庄国土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山东大学刘玉安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哲学山东大学刘大钧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学山东大学曾繁仁环境法研究所法学武汉大学蔡守秋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管理学武汉大学邓大松国际法研究所法学武汉大学黄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综合武汉大学冯天喻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图书情报文献学武汉大学马费成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武汉大学郭熙保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历史学华中师范大学朱英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综合华中师范大学徐勇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语言学华中师范大学邢福义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港澳台问题研究中山大学陈广汉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管理学中山大学王乐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中山大学叶汝贤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中山大学鞠实儿华人华侨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暨南大学黄昆章南亚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四川大学文富德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四川大学李刚中国藏学研究所民族学四川大学霍巍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综合四川大学项楚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刘锡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云南大学方铁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西北大学韦苇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经济学兰州大学杨建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兰州大学郑炳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
广东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暨南大学资源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一、总则为加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重点研究基地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特别是广东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产出创新成果,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促进科研体制改革,带动广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成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建设任务:(一) 科学研究:围绕国家特别是广东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产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建立知识创新机制,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居省内领先,争取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二) 人才培养:通过科学研究,凝聚和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立起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科研创新团队;通过课程开发和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为社会各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成为全省以至全国相同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训基地。
(三)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建设:通过参与制定全国性和全省性研究发展规划、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建立图书资料和专业化信息网站等措施,协调本研究领域的全国性和全省性学术活动,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成为广东高校该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基地。
(四)咨询服务:通过主动承担实际工作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成为全省以至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其前身是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座落在古朴典雅的5号楼。
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社会保障系和土地资源管理系。
2001年开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2009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潜心教书育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逐渐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
专任教师队伍中正高20人(占39%),副高19人(占37%),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7人(90%)。
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1人,中共吉林省省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1人,广东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2人,全国MPA优秀教师2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杰出青年教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华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与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杰出人才2人,华南理工大学“兴华学者人才计划”启航学者1人,“兴华学者人才计划”青年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16人。
“政府决策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获批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人文社科)。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获奖项目总数
其中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成果奖
省部级成果奖
省市社科成果奖
3-4近5年基地依托机构主要成果
3-4-1 出版的与基地主攻方向一致的学术专著、译著、教材
序号
名称
作者
出版时间
出版单位
注:不够可加附页。
3-4-2 公开发表的与基地主攻方向一致的论文(按发表时间先后填写)
序
论文题目
作者
发表日期
出版学术专著部
其中:权威出版社 部,其他出版社 部
译著 部
其中:权威出版社 部,其他主版社 部
主编教材 种
其中:权威出版社 种,其他主版社 种
发表论文 篇
其中:权威刊物 篇
核心刊物 篇
一般刊物 篇
国内学术刊物 篇
国际学术刊物 篇
咨询报告 篇
其中:政府采纳或转化 篇
企事业单位采纳或转化 篇
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情况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
注:不够可加附页。
3-4-3与基地主攻方向一致的获奖成果
序
成果名称
完成人
获奖时间
奖励类别和等级
注:不够可加附页。
3-5近5年基地依托机构科研经费情况
经费来源
年度经费(万元)
5年合计(万元)
年平均
(万元)
年
年
年
年
年
国家社会
(自然)
科学基金
省、部级
项目经费
厅、局级
项目经费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
科研项目
情况
共承担科研项目(个)
其中:国家级项目(个)
省部级项目(个)
目前在研项目(个)
广东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工作简报2012年第2期总第14期本期要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前期成果交流会综述多位研究人员参与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聚焦美欧量化宽松政策及国际经贸形势其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批示我中心参与协办2012岭南经济论坛中心研究员在会上发言我中心积极加入民间学术组织、研究人员当选为会长和副会长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承担境外项目我中心参与协办揭阳市外经贸领军人物培训班并承担专题讲座2012年12月【工作动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新聘两名专职研究员我校为促进各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出台文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广外校[2011]18号),要求省级文科基地建成省内领先的高水平省级科研平台,成为各领域的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成为在国内相同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研究基地;实行“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合同管理”运行机制。
因此,为基地人员配备专职研究人员编制3~5个,兼职研究人员不低于4个,每获一个国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可在研究项目周期内浮动增加1个专职研究人员编制。
根据学校的制度,我中心一直以来积极吸引合适的研究人员参与国际经贸中心的科研事业的建设;并于2012年7月10日与姜巍副教授,11月2日与李晓峰教授正式签订专职研究人员聘用合同。
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列入编制专职研究人员共4人,兼职研究人员共21人。
附简介:姜巍,女,辽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开放经济等领域的研究;曾在《国际贸易问题》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李晓峰,男,陕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庆熙大学(获国家全额奖学金资助公派留学)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
曾被公派赴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做访问学者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主要从事企业国际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中韩经贸合作等领域研究。
我校隆重举行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梅州市客家研究院挂牌仪

粤东北山区。
明初,流民是在政府的招抚下入籍定居,明中叶以后,流民大多以“流寇”、“矿贼”的方式进入粤东北山区。
由于各地开发早晚不一,流民在粤东山区分布较为集中,且势力强大;在粤北山区则以较为分散,力量较为弱小。
流民进入粤东北山区,极大地促进了该区域的开发,大量的山间盆地被开垦为良田,众多的山地被利用来种植烟草等经济作物。
伴随着山区的开发进程,山中的流民也逐渐被纳入政府的控制之下,其标志之一,便是明清时期在粤东北山区设置了一些新县。
流民对山区的过度开发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灾频发,田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日趋枯竭。
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现有的自然资源难以承载如此多人口的发展需要。
粤东北山区的人们又被迫向赣南、粤中地区迁移,有的还跨海迁移到了台湾。
总之,粤东北山区的流民活动,是我们全面认识粤东北地区社会风貌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
责任编辑:王和平I mm igran ts an d M oun ta i n Exploita tion i n Nor thea st of GuangdongPr ovi n ce i n the M i n g an d Q i n g D yna stiesZ H OU We i-hua,H UANG Zhi fan(H istory D epa rt m ent,N an cha ng U niversity,N an chang330031,China)Abstrac t:The i mm igr ants moved into the mounta in a r ea in northeast of Guangdong pr ovince and had re2 gi onal dif fe r ence.I n the north of Guangdong pr ovince the natives had powe r ful influence because this area was deve l oped ea rly;in the east of Guangdong P r ovince the i m m igrants had mor e powe r ful influence than the natives because this a r ea was developed late.Further mor e,the i m m igr ants f ounded the stable settle2 m ents based on the clan strength.W ithmore and mor e i mm igr antsmoving int o the northeaste r n mountain a r2 eas of Guangdong,on the one hand l ocal or der beca m e chaos;on the othe r hand mountain area were devel2 oped.A t the sa m e ti me,mounta in a r ea envir on m ent beca m e worse and resources beca m e deficient.This a lso was the reason that many people moved into southern Jiangxi and m id Guangdong fr om northea stern Guang2 dong in M id-Q ing dynasty.So p r obably we can say,the i mm igr ants′activities had decisive i mpac t on the socia l style and features of northeastern mountain a r eas.Key wor ds:Ming and Q ing dyna sty;northeastern Guangdong;i m m igr ants;mountain exp l oitati on;envir on2 m ent我校隆重举行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梅州市客家研究院挂牌仪式 2007年12月20日上午,梅州市客家研究院成立暨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
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
管理学
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艺术学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体育学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经济学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新闻传播学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 心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
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体育 产业 广州社会发展、广州经济发展、广州文化发展 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 媒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 市场经济与政府规制、劳动力市场经济学与广 东劳动力市场运行、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WTO与中国外经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区 域经济一体化与粤港奥合作研究、国际投资与 跨国公司研究 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南方少数民族语言、 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基本人权研究、特殊群体权利保障研究、 客家民俗文化、客籍作家与中国文学、客家方 言 广东地方法制建设的基础理论、广东经济发展 中的法律顾问、广东地方刑事司法与社会治安 问题研究 金融改革与金融工程、微观计量与金融工程、 公司特种金融资产与负债风险研究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人诗学、华文传媒与当代文 艺生产、华文传媒产业发展 社区与社会组织、道德好展与比较思想道德教 育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城乡协调与乡村发展、基层民主与乡村发展、 生态文明与乡村环境保护 岭南粤方言比较研究、广东汉语方言海外播迁 研究、岭南方言资源监测与资源库建设 农业产业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企业治理 与制度创新研究、农业企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管 理研究 学生体质研究、休闲体育娱乐与人类发展、运 动健身的理论与实践 翻译学理论研究、口译理论研究、应用翻译研 究 国民经济发展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广东 流通产业研究
心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 心 广东商学院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教育学
文学
法学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经济学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政治学
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
法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社会学
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学
管理学
体育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翻译学
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35
五邑大学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侨乡文化研究基地
历史学
重点研究重点研究基地一览表
研究方向
金融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企业制度与发展、 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 系统与管理决策研究中心、工业工程研究中心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产业发展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 为、财务筹划与价值链管理 农村经济发展与政策、农村产业组织与制度经 济、农业技术与经济管理、农产品贸易与农村 金融 学习与智力开发、人格与健康心理研究、心理 测量与人才测评 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 、现代学校教育科学开发研究 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 化交际学 法治基本理论研究、司法体制改革与完善研究 、法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特区经济研究、经济特区法制建设与政治研究 、特区社会与文化研究 中国政治改革与基础民主研究、政治文明与中 国政治文化研究、中国特区政治与行政发展研 究 法理学、公法实践、法律经济学 建筑文化研究、历史建筑理论研究、城市文化 研究 资本市场理论与实务、微观金融与金融工程、 国际金融与投资银行 岭南文学与艺术、岭南方言与民俗、岭南思想 与宗教 地方政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地方公共政策研 究、地方行政文化研究 音乐学研究室、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室、 音乐表演研究室
侨乡遗产、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侨乡社会史
经济学
经济学
民族学
广州大学人权问题研究中心
法学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历史学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法学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 中心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
经济学
文学与新闻学
社会学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哲学、社会学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 心 华南师范大学民族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重点研究基地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基 地 名 称 所属学科
经济学
中山大学经济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所
管理学
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
管理学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