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5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草原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1、出示课题:草原。

介绍作者老舍。

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

比如:(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2)草原是美丽的,__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1、__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__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1、__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__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__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__画那样,到处翠__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__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__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和“横斜钩”,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了解方位。

2、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

”这句话。

教学准备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2、太阳光和影子关系的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1个生字,学习2个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

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回忆课前“踩影子”的游戏,说说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学习生字“影”。

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京京在太阳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学习课文1、师范读课文。

京京不但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他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

⑵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⑶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⑷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⑸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1. 课程设计:《小兔过河》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交流和合作能力。

内容:通过教师朗读和学生小组合作阅读,了解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小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学生小组讨论并制定行动计划,进行小组演示和总结。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2. 课程设计:《写字娃娃》目标:通过亲子活动,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写能力。

内容:设计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父母一同完成一幅字帖,通过练习书法字体,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提高写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活动设计: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与父母完成的字帖,并进行交流和互相欣赏,教师评价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美观程度。

评估:观察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的表现和书写作品的质量。

3. 课程设计:《经典诗词赏析》目标:通过诗歌欣赏活动,提高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经典诗词,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和艺术价值。

活动设计:学生分组朗读和解读诗歌,进行小组赛,展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估:观察学生在诗词解读和朗读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4. 课程设计:《字的故事》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起源和形态演变,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活动设计:学生设计汉字展板,包括字形、意义和用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评估:观察学生在汉字展板设计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对汉字的理解程度。

5. 课程设计:《名著导读:红楼梦》目标:通过名著导读活动,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内容:教师讲解《红楼梦》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

活动设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展现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和对角色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思路:《阳光》讲述了小姑娘英子把阳光包起来送给腿脚不便的奶奶的故事,文章简短生动,真实感人,把阳光包起来这种做法看起来稚嫩可笑,但恰恰是从这天真的想法、做法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颗真挚的爱心。

教学时,应该抓住英子的一言一行,深入体会英子纯真的感情,深切地领悟:英子的一片孝心就像这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一)学会抓住主要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对奶奶的一片孝心,从中受到思想熏陶。

(三)掌握本课八个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的一片孝心。

(二)难点:理解阳光跑到心里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件导入,进入情境。

1、课件展示画面: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草地里开满了花儿,芬芳扑鼻,小鸟在天空飞翔。

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上坐下来。

2、指名说画面内容,谈谈感受。

3、阳光多么美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阳光》。

4、围绕阳光,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自由读课文,指名说说。

(二)理解课文,深入体会1、英子的想法(1)文中哪些段写出了英子的想法,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句子:看着这可爱的.阳光,英子的心里闪出一个美妙的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3)轻声读句子,英子的想法美妙在哪里?为什么?(4)美妙可以换成别的词吗?2、英子的行动(1)英子一想到这就马上行动起来,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课件出示:英子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英子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①先出示两个句子,找出不同,再读读句子,去掉紧紧地行吗?为什么?②从紧紧地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甲:英子做得非常认真。

学生乙:英子很小心,生怕阳光跑了。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3篇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3篇

第3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书写6个生字。

学会一个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读完课文之后,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真心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你有朋友吗?谁愿意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正准备交好朋友的同学能不能说一说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了朋友之后怎样与朋友相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拼读生字,扫清朗读障碍。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词语。

注意提示“住”“说”都是翘舌音,“说”是三拼音节,“呀”要读轻声。

2、抽读识字卡片。

3、初步理解字、词在本课的意思。

“住”在本课是停住、止住的意思,“告”本课把事情说给别人的意思,“都”在本课是所有、总括的意思。

其他字的意思随课文都比较好理解。

4、给生字组词,并练习运用。

三、灵活多样,助复习。

1、玩听音拍卡片的游戏。

2、玩词语接龙游戏。

四、做巩固练习。

1、读读下面词语。

2、选字填空。

五、试读课文。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朋友》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自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找同学分段读课文。

三、边读边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一想不到的事?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试着读读这句话。

2、学习玩耍的“玩”字和“在”字。

“在”是平舌音,表示两个朋友所在的位置。

“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3、在这样紧急的时刻,两个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4、学习“是”字。

“是”是翘舌音,又是整体认读音节。

意思是联两种事物,表示等同。

书写时注意字的下半部分。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从树上下来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读一读描写他的句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教学案例需要有目的地理性地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完整地描述提出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体现研究思路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理解本质。

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胖乎乎的小手》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让那个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方法1、猜谜语2、角色表演3、板书榜样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游子吟》配乐朗诵3、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1、猜谜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较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板书“手”)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

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

(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胖乎乎的小手》(把课题补充完整),请同学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一)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把不懂读和难读的字用圆圈圈出来并对照着拼音多读几遍,直到读准读顺为止,齐读课文(二)认读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2、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齐读3、幻灯片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并组词,让学生齐读,小组读4、把生字放到课文有关句子中去,让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生字学完之后,请同学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比之前读得更流利。

2、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五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童谣的音韵美;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

(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

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

(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

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

(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应这样长抓不懈。

如:说完整话;指读方法的训练)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

读后,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有收获的意识。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

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教给学生识字的途径)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

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2篇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怯生生”、“如泣如诉”、“铮铮作响”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

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

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

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

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

先读生词,再读生字。

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

“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

“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讨论: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

提问:
王二小正在干什么?
(板书:放牛、放哨)
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

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

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4、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

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讨论:
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

)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

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

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⑴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

“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

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

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


⑵“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

“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⑶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


8、指导朗读: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加点的词要重读。

要表现出王二小暗中喜悦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齐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八路军取得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