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书馆学02-07年真题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图书馆学概论重点试题参考

--WORD格式-可编辑--
图书馆学概论》-重点试题参考
一、图书馆的基本任务为何?请就图书馆的类型,说明其功能。
请就图书馆的类型,说明其功能。
二、请说明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重要性。
二、请说明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重要性。
三、请说明「馆藏评鉴」的目的与方法。
三、请说明「馆藏评鉴」的目的与方法。
四、图书馆的目录有何功能?四、图书馆的目录有何功能?图书馆目录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何?图书馆目录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何?
你将主持规划建立一个数位化图书馆(图书馆的任务、服务对象、收藏资料,请自订,并请说明),请问你:(请选择四项回答)你将主持规划建立一个数位化图书馆(图书馆的任务、服务对象、收藏资料,请自订,并请说明),请问你:(请选择四项回答)
1 、你将收录哪些内容?1 、你将收录哪些内容?如何发展?如何发展?(馆藏发展、采访)(馆藏发展、采访)
2 、你将如何组织这些馆藏资料? 2 、你将如何组织这些馆藏资料?(分类、编目、metadata )(分类、编目、metadata )
3 、你将聘请哪些专家参与?3 、你将聘请哪些专家参与?执行哪些任务?执行哪些任务?Why ?(人员聘任)(人员聘任)
4 、你将提供哪些服务?4 、你将提供哪些服务?Why ?(查询功能、读者服务)(查询功能、读者服务)
5 、你认为你的电子图书馆需要提供读者的利用指导吗?5 、你认为你的电子图书馆需要提供读者的利用指导吗?How ?Why ?Why ?(推广、行销、辅助使用)(推广、行销、辅助使用)
6 、与其他的图书馆将如何进行合作?6 、与其他的图书馆将如何进行合作?(馆际合作)(馆际合作)
---。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武汉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信息组织与检索(含文献分类学、目录学)科目代码:81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5分)1、分面标记制2、类目仿分3、书此号4、信息检索5、查全率6、引文索引7、联合目录8、辑录体提要9、书目情报意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标记符号的性能2、简述丛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3、请介绍查找Internet上国内外学位论文的主要工具。
4、简述电子图书的特点5、简述书目情报服务的内容6、简述汉代目录学家刘向刘歆校书的步骤和目录成果四、问答题(每题13分,共39分)1、试比较《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冒号分类法》的标记制度。
2、试述Internet检索技巧。
3、试述目录学在促进信息资源建设公共获取中的作用。
科目名称:文献信息管理科目代码:607一、名词解释(共12小题,第1-4题所有考生必答,第5-8题图书馆学考生必答,第9-12题档案学考生必答,每小题5分,共40分)1、半衰期2、信息栈3、零次信息4、信息法律5、芝加哥学派6、图书馆公认度7、知识集合8、文献计量法二、简答题(共8小题,第1-2题所有考生必答,第3-5题图书馆学考生必答,第6-8题档案学考生必答,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布拉德福定律及其所反映出的信息分布规律。
2、简要说明信息系统的五大基本功能。
3、中国图书馆学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4、理论图书馆学是由哪些分支组成的?5、图书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的依据是什么?三、论述题(共4小题,第1-2题所有考生必答,第3题图书馆学考生必答,第4题档案学专业考生必答,每小题20分,共60分)1、如何理解信息管理这个概念?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试述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内容。
3、什么是图书馆学实践基础?它对图书馆学产生什么影响。
1.武汉大学《信息检索》试卷及答案(两套)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检索》课程考试卷(A卷)年级专业图书馆学姓名学号(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一、名词解释(5 x 4分=20分)1.信息检索2.引文索引3.CALIS4.邻近检索5.搜索引擎二.简答(5 x 6分=30分)1.电子图书有哪些特点?2.对搜索引擎的选择与比较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3.网络信息选择的标准有哪些?4.查找国内外引文与学位论文分别有哪些数据库?每类中分别举2个英文数据库(包括全称、简称与中译)和1个中文数据库。
5.除商业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外,还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网络信息资源?请至少给出5种,每种举一例。
三.选择填空(4 x 5分=20分)此题为多项选择题,选错者不倒扣分,但所选答案不得多于5个。
1.下列中不能用于查找期刊论文引用信息的有:a. SSCIb. CSSCIc. Journal Citation Reportd. Ulrich’s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Pe riodicalse. SCIf. A&HCIg.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h. Web of Knowledgei.VIP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Databasej.Chinese Enterprises and Companies Database2.检索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的期刊论文,可用的检索工具有:a. LISAb. ISAc. BAd. CAe. Web of Knowledgef. Eig. SSCIh. SCI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3.下列中可用于查找机构信息的有:a.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b. Ulrich’s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Periodicalsc.Chinese Enterprises and Companies Databased. Foundation Directorye. Peterson’s Gradlinef. Who is Whog. World of Learningh.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4.下列中可用于查找期刊论文信息的有:a.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b. Ulrich’s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Periodicalsc. ABI/INFORMd. Elsevier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g. OCLC Electronic Collections Online四.论述题(2X15分=30分)1.从哪些方面全面地查找关于某一主题的研究成果?2.在完成专题信息导航或准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5分)?学习“信息检索”这门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5分)?请写出你对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5分)。
武汉大学档案学考研真题00-12年

03档案学基础一1比较档案学及其作用2档案学原理及其作用3档案术语学及其作用4逐级行文5信访文书二1国家档案事业系统的构成及功能2简述档案的价值、功能与作用的概念及其关系3简析国外现代档案学主要理论观点4如何看待电子档案的原始记录性5简述公文的特点6简述文书工作的主要内容7公文由哪些项目构成8如何填写文件处理单上的“拟办意见栏”三1试析我国90年代以来档案学理论的特点、热点及问题2谈谈文书主卷改革的状况及认识02档案学基础一1档案学体系结构2文件中心3档案工作标准4多级行文5批办二1如何看待档案的真实性与历史的真实性2正确认识档案作用的规律性对实际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3当今时代,档案工作如何便于社会对档案的利用4谈谈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次啊档案学理论的研究方向5文件标题的作用是什么6简述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的含义7机关之间行文必须遵守哪些规则8简述信访文书的特点01档案学基础一1档案实体2国家档案事业宏观管理3企业档案馆4联合行文5信访文书二1简述专门档案的共性及构成条件2略述国家档案全宗的成因3结合现代社会特点,谈谈如何发挥档案作用的规律4简述档案工作内容及其内在联系5简述现代档案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6简述公文的作用7简述决定于决议饿主要区别8简述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的组织关系9简述催办工作的意义10简述案卷标题的作用三1试述档案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与社会功能2试述文书工作的要求00档案学基础一1档案学基础理论2档案工作标准化3国家档案事业4案卷5正本二1举例说明档案信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其作用2略述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的关系3简述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4简述国家档案馆的特点与功能5简述中国档案事业系统的功能6简述公文的特点7简述文书学研究的任务8在那些情况下使用“通知”9简述批办的主要内容10简述公文写作的要求三1试论50年来中国档案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2试论文书工作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07文献信息管理一、名词解释1、语义信息2、普赖斯曲线3、知识地图4、诺兰模型9、归档10、档号11、档案著录12、案卷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及特征。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至2008学年第二学期末信息资源建设考试试题B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至2008学年第二学期末信息资源建设考试试题B《信息资源建设》考试试卷(B)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末《信息资源建设》考试试卷(B)年级2007专业图书馆学姓名学号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通常是指资源的、、、时间结构和文献类型结构这五个方面。
2、图书馆信息资源特色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和文献类型特色。
3、存储有关主题领域各类文献资料的书目信息,以二次文献的形式报道文献的数据库,被称为。
4、馆藏文献内容排架法又可分为和。
5、目前全国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收藏和服务中心是。
(可只写英文缩写)二、解释以下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1.二次信息资源2.普赖斯指数3.机构OA仓储4.数字馆藏5.学科信息门户三、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有哪些主要作用?2.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文献采访有何特点??3.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期刊采访面临着哪些问题?4、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有哪些主要方式?四、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性。
2.试述网络环境下馆藏文献的评价标准。
答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末《信息资源建设》试题参考答案(B)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2.学科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3.书目数据库4.分类排架法和专题排架法5.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简称CASHL)二.解释以下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1.二次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是在对大量分散的原始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内容浓缩的基础上,按照一定体例组织而成的可供检索的一种信息资源,如书目、索引、文摘等,它是引导和使用一次信息资源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图书馆学考试题及答案

图书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A. 信息资源的组织B. 信息资源的获取C. 信息资源的利用D. 信息资源的共享答案:C2. 图书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古埃及B. 古希腊C. 古罗马D. 古巴比伦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A. 收藏B. 借阅C. 研究D. 服务答案:C4.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不包括以下哪项功能?()A. 信息检索B. 资源管理C. 读者服务D. 财务管理答案:D5. 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是()。
A. 有偿服务B. 无偿服务C. 选择性服务D. 有差别服务答案:B6. 国际图联(IFLA)成立于哪一年?()A. 1927年B. 1937年C. 1947年D. 1957年答案:A7. 图书馆分类法中,哪个字母代表自然科学类图书?()A. AB. BC. CD. D答案:D8. 以下哪项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方式?()A. 购买B. 交换C. 捐赠D. 以上都是答案:D9. 图书馆服务评价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A. 服务效率B. 服务质量C. 服务成本D. 服务范围答案:C10. 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
A. 技术升级B. 服务创新C. 资源整合D. 信息共享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图书馆信息资源包括()。
A. 纸质图书B. 电子图书C. 期刊D. 多媒体资料答案:ABCD2. 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包括()。
A. 学生B. 教师C. 研究人员D. 社会公众答案:ABCD3.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有()。
A. 系统性B. 经济性C. 针对性D. 可持续性答案:ABCD4.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途径包括()。
A. 服务方式创新B. 服务内容创新C. 服务技术应用创新D. 服务管理创新答案:ABCD5. 图书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包括()。
A. 技术挑战B. 资金挑战C. 人才挑战D. 观念挑战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武汉大学真题2007年

武汉大学真题2007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Part Ⅰ Reading Comprehension{{/B}}(总题数:5,分数:40.00){{B}}Directions:{{/B}} There are 4 reading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in the brackets.What is so special about intuitive talent? Extensive research on brain skills indicates that those who score as highly intuitively on such test instruments as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tend to be the most innovative in strategic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They tend to be more insightful and better at finding new ways of doing things. In business, they are the people who can sense whether a new product idea will "fly" in the marketplace. They are the people who will generate ingenious new solutions to old problems that may have festered for years. These are the executives that all organizations would love to find.But, surprisingly, organizations often thwart, block, or drive out this talent--the very talent they require for their future survival! At the very least, most organizations lack well- established human-capital programs designed to search for and consciously use their employees' intuitive talent in the strategic-planning process. As a result, this talent is either not used, suppressed, or lost altogether.Typically, highly intuitive managers work in an organizational climate that is the opposite of that which would enable them to flourish and to readily use their skills for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This climate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New ideas are not readily encouraged. Higher managers choose others who think much as they do for support staff. Un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o problemsolving encounter enormous resistance. Before long, the intuitive executive begins to emotionally withdraw, slowly but surely reducing his or her input and often leaving the organization altogether.To achieve higher productivity in the strategic-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learly what is needed is an organizational climate in which intuitive brain skills and styles can flourish and be integrated with more-traditional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organization's leadership must have a special sensitivity to the value of intuitive input i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and understand how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use of intuition will grow,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mainstream of the organization's strategic-planning process. (分数:8.00)(1).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describe intuitive talents?(分数:2.00)A.They are innovative in strategic planning.B.They are good at finding new approaches to old problems.C.They are the executives that all organizations would love to find.D.They are fully utilized. √解析:D(他们受到重用。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分类法》资料

文献分类法名词解释1文献分类:就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和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2科学分类:就是一门研究科学体系结构的学问。
具体说就是根据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各门学科进行区分和组织,确立每门学科在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揭示整个科学的内部结构,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分类体系。
P173文献分类标准:也称文献分类根据,指划分某一文献时所依据的某种属性特征。
(07)4书次号:是为了是同类书籍个别化而编制的号码,它是分类索书号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以确定同一类中各种不同图书的排列次序5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P326基本部类:是文献分类表中为了便于各种类目的展开而对人类全部知识与客观事物所作的最基本、最概括的划分。
P32(05名词解释)7基本大类:又称基本大纲,是在基本部类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和文献出版情况所列出的文献分类法的第一级类目。
P348简表:是基本大类与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级类目所形成的一种类目表,亦称基本类目表。
类系:对某个类进行连续划分所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类目。
P37(09名解)9同位类:由一个类直接区分出来的各个类,彼此称为同位类。
一组同位类称为一个类列。
10交替类目:是指对表达同一事物的正式使用类目与非正式使用类目之间的关系。
P3911类目参照:通过参照的形式显示类目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之一,其表现形式为参见注释。
12多重列类法:指在建立类目体系时,对某个类目同时采用几个分类标准,,分别建立几组平行子目的方法。
P4313标记符号:是文献分类法中用以表示类目的代号,又称分类号。
P4414标记制度:是指为文献分类法的类目配置分类号码的方法,也称编号制度或配号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名称:图书分类基础(含中文文献编目)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分面分类法
2、电子分类法
3、复分表
4、主题目录
5、标目规范控制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确定分类标准的运用次序时,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不严格遵守概念的划分规则?
2、试比较层累标记制、顺序标记制、分面标记制三者的优点与缺点。
3、简述DDC标记符号与标记制度的特点。
4、简述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
5、《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的数据字段区设置了哪些功能块?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中图法》第4版、《资料法》第4版两者在标记系统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试比较卡片式目录、书本式目录、缩微目录、机读目录四者的优点与缺点。
科目名称:图书馆学基础(含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情报意识
2、词频统计
3、引文分析
4、客观知识
5、复合图书馆
6、杜定友
7、弘文馆
8、行款
9、中华图书馆协会10、e-book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与图书馆哲学有何联系?
2、知识集合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衡量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水平要通过哪些指标?
4、“五·四”以后我国图书的发展出现了哪些变化?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图书馆实现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意义。
2、晚清藏书楼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科目名称:目录学概论(含中文工具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综述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3、别裁
4、国家书目控制
5、电子工具书
6、搜索引擎
7、反切法
8、文献检索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评价国家书目的标准
2、略述地方文献书目的作用
3、简述文摘的特点
4、简论类书、政书的特点
5、略述历史人物传记资料的文献分布
三、论述题(共46分)
1、论述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15分)
2、试论宋代史学家郑樵的目录学思想(15分)
3、试述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16分)
科目名称:图书馆学基础(含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文献分类学)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请开献书之路表》
2、施莱廷格
3、“知识交流说”
4、多重列类法
5、电子分类法
二、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种类有哪些?
2、列宁对图书馆的论述都有哪些内容?
3、客观知识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4、概念逻辑原理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文献分类法中同位类的排列方法。
6、简述《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DDC四者标记制度的特点。
7、简述具有并列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为缩小我国现在的“数字鸿沟”,图书馆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
2、试述梁启超“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3、试述体系分类法、分面分类法两者的特点。
科目名称:目录学概论(含中文工具书)
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书目计量学
2、世界书目控制
3、文献检索
4、参考源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略述导读书目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2、简述综述的特点。
3、简述文摘的功能。
4、简述百科全书与类书、辞典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辞源》、《辞海》的主要版本及新旧《辞源》《辞海》的内容特点。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试析1911-1949年间的中国目录学派别。
2、试论新技术条件下当代目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3、试论工具书的类型及立类依据。
4、试论电子工具书的概念及类型,并举例说明之。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图书馆学基础(含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文献分类学)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芝加哥学派
2、隐性知识
3、《开宝藏》
4、基本部类
5、互见分类标引
二、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简述文献单元与知识单元的区别
2、简述知识组织的内在机制
3、简述宋代四大“类书”的不同特点
4、简述具有应用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5、《中图法》(第四版)中明确规定的同类书排列方法有哪些种?
6、《杜威十进分类法》(DDC)中关于数字“0”有何用法?
7、简述分面分类法的优缺点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图书馆学有哪些专门研究方法
2、试述为什么要强调图书馆学本土化建设?
3、试述文献分类法确定分类标准及其运用次序的依据
科目名称:目录学概论(含中文工具书)
一、名词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文献摘要法
2、书目情报
3、地方文献书目
4、OPAC
5、“万方”
6、CALIS
7、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综述的特点
2、简述索引的功能
3、略论工具书的特点
4、简述数据库的类型
三、论述题(75分)
1、论述书目的教育功能,当前为什么要大力倡导书目导读服务?(15分)
2、试述20世纪中国目录学研究的辉煌成就(20分)
3、试论我国四部书目分类体系的产生和发展(20分)
4、联系实际论述工具书的功能用途(20分)
科目名称:图书馆学基础(含中国图书史、文献分类学)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图书馆学宗旨
2、社会知识
3、蝴蝶装
4、分面标记制
5、书次号
二、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杜定有与刘国钧在学术研究上有哪些不同特点
2、学校教育与图书馆教育由那些区别
3、《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有哪些不同之处
4、简述图书改编活动的金本因素及其联系
5、简述丛书的分类标引要点
6、《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第二版(BC2)的类号组配方法有哪几种形式
7、《中图法》电子版成功研制开发,对我国文献分类工作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知识管理方法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
2、试述未来图书馆学研究重心为何要向“知识”转移
3、试比较分析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编制方法
科目名称:目录学概论(含中文工具书)
一、名词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国家书目
2、文献提要法
3、世界书目控制
4、名录
5、四角号码法
6、《中华大典》
7、“二十五史”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目录学研究对象的“矛盾说”
2、简述文摘的特点
3、简述类书的编排体例
4、略述古代人物传记资料的检索途径
三、论述题(75分)
1、什么是目录?目录的社会作用有哪些?(15分)
2、试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例,论述我国目录编纂的成就(20分)
3、试述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20分)
4、试述电子“工具书”(数据库)的类型(20分)
科目名称:文献信息管理(含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语义信息
2、知识地图
3、普赖斯曲线
4、诺兰模型
5、IFLA
6、
7、
8、应用图书馆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信息化的过程及特点
2、文献信息老化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3、简述当代图书馆学的实践基础及其特点
4、请简述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的主要学术成就
5、简述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其特点
2、直接信息交流与社会信息代理交流的区别与联系
3、为什么图书馆学的学术理性由技术趋向人文关怀
科目名称:信息组织与检索(含文献分类学、目录学、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
一、名词解释
1、国家书目
2、
3、
4、
5、文献分类标准
6、引文索引
7、截词检索
8、分面分类法
二、简答题(1-6题每题8分,7题7分)
1、简述综述的特点
2、请简述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的目录学思想
3、搜索引擎与元搜索引擎的主要不同点有哪些
4、请简述工具书的标引方法
5、《中图法》中类目仿分主要有哪几种,有何要求
6、请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7、简述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
三、论述题
1、试述目录学的功能
2、试述目前使用的几种不同的标记制度的优缺点
3、试述综合性搜索引擎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