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养生主阅读答案附翻译

合集下载

专升本文言文翻译之《养生主》

专升本文言文翻译之《养生主》

2、养生主①第一段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③,砉然响然④,奏刀騞然⑤,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⑥,乃中经首之会⑦。

翻译: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第二段原文:文惠君曰:“嘻(赞叹声),善哉!技盖至此乎⑧?”翻译: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第三段原文: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⑨。

翻译: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原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⑩。

翻译: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原文: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⑾。

翻译: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原文: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⑿。

翻译: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原文:依乎天理⒀,批大郤⒁,导大窾⒂,因其固然⒃。

翻译: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原文:技经肯綮之未尝⒄,而况大軱乎⒅!翻译: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原文:良庖岁更刀,割也⒆;族庖月更刀,折也⒇。

翻译: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

原文: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1﹞。

翻译: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原文:彼节者有间﹝22﹞,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大学语文课文翻译

大学语文课文翻译

第一部分:精读篇目一、庄子·养生主【译文】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

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

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二、谏太宗十思疏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庄子·内篇·养生主 阅读答案附翻译

庄子·内篇·养生主 阅读答案附翻译

庄子·内篇·养生主阅读答案附翻译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庖丁释刀对曰庖:厨师。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

C.虽然,每至于族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D.善刀而藏之善:修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②相与枕藉乎舟中B.①始臣之解牛之时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①提刀而立,为之四顾②学而时习之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下列对原文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意思是:我喜好的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意思是:(庖丁解牛时用刀)分开骨间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意思是: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D.族庖月更刀,折也。

意思是:一般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原因是用刀子去砍断骨头。

【参考答案】1.D2.B3.B【参考译文】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庄子·养生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养生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养生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①。

以有涯随无涯②,殆已③!已而为知者④,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⑤,可以保身⑥,可以全生⑦,可以养亲⑧,可以尽年⑨。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⑩,手之所触,肩之所倚⑪,足之所履⑫,膝之所踦⑬,砉然向然⑭,奏刀騞然⑮,莫不中音⑯,合于《桑林》之舞⑰,乃中《经首》之会⑱。

文惠君曰:“譆⑲,善哉!技盖至此乎⑳?”庖丁释刀对曰㉑:“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㉒。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㉓,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㉔,批大郤㉕,导大窾㉖,因其固然㉗,技经肯綮之未尝㉘,而况大軱乎㉙!良庖岁更刀㉚,割也;族庖月更刀㉛,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㉜。

彼节者有间㉝,而刀刃者无厚㉞,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㉟。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㊱,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㊲,视为止㊳,行为迟,动刀甚微㊴。

謋然已解㊵,如土委地㊶。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㊷,善刀而藏之㊸。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㊹。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㊺:“是何人也?恶乎介也㊻?天与,其人与㊼?”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㊽,人之貌有与也㊾。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㊿,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51〕。

神虽王〔52〕,不善也。

老聃死〔53〕,秦失吊之〔54〕,三号〔55〕而出。

弟子曰〔56〕:“非夫子之友邪〔57〕?”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58〕,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59〕,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60〕,必有不蕲言而言〔61〕,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62〕,忘其所受〔63〕,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64〕,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65〕。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展开全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

若乃养过其极,以养伤生,非养生之主也。

所禀之分各有极也。

夫举重携轻而(一)神气自若,此力之所限也。

而尚名好胜者,虽复绝膂,犹未足以慊其愿,此知之无涯也。

故知之为名,生于失当而灭于冥极。

冥极者,任其至分而无毫铢之加。

是故虽负万钧,苟当其所能,则忽然不知重之在身;虽应万机,泯然不觉事之在己。

此养生之主也。

以有限之性寻无极之知,安得而不困哉!已困于知而不知止,又为知以救之,斯养而伤之者,真大殆也。

忘善恶而居中,任万物之自为,闷然与至当为一,故刑名远己而全理在身也。

顺中以为常也。

养亲以适。

苟得中而冥度,则事事无不可也。

夫养生非求过分,盖全理尽年而已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言其因便施巧,无不闲解,尽理之甚,既适牛理,又合音节。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直寄道理于技耳,所好者非技也。

未能见其理闲(三)。

但见其理闲也。

司察之官废,纵心而(顺)理〔顺〕(四)。

不横截也。

有际之处,因而批之令离。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文言文阅读理解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文言文阅读理解

《庄子—养生主》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乙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向然,奏刀骋然,..为文惠君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竅,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谍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是人名,其中“庖”是职业,“丁”是名字,这种取名的方法在先秦颇为普遍,如“弈秋”“轮扁”盗跖”等。

B.《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经首》相传为尧时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

C.“文惠君”为谥号。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内篇·养生主作者:庄子及门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囗(左“马”右上“丰”右下“石”音huo1)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个人生命有限,社会知识无穷。

回想我们成年以来,一直用有限的生命去兑换无穷的知识,累得身心两疲,违背养生主旨,已犯险了。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养生主》是庄子内七篇的首篇,是一篇关于养生的经典文献。

其主要阐述了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养生之道,强调要把握好度,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养生主》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养生主》的原文如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乐生,无留意,是谓全生。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吾安得夫忘于物内之游者!”**译文**《养生主》的译文如下:“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

已经知道危险还去追求知识,就更加危险了。

做好人,乐于享受生活,不要分心,这就是保全生命。

”“做好事不要贪图名声,做坏事不要触犯法律。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奉养亲人,可以尽享天年。

”“有个厨师叫庖丁给文惠君宰牛,他的动作非常熟练,发出的声音像音乐。

他的动作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声音符合《经首》乐章的旋律。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有风险的;我怎能找到那种忘记物我两忘的境界呢!”以上就是《庄子内篇养生主》的原文及译文。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处世态度和养生之道,即要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要贪图名利和物欲,这样才能真正地保全生命,享受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庖丁释刀对曰庖:厨师。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

C.虽然,每至于族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D.善刀而藏之善:修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②相与枕藉乎舟中B.①始臣之解牛之时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①提刀而立,为之四顾②学而时习之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下列对原文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意思是:我喜好的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意思是:(庖丁解牛时用刀)分开骨间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意思是: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D.族庖月更刀,折也。

意思是:一般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原因是用刀子去砍断骨头。

【参考答案】【参考译文】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

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

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