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养生主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全)

养生主【题解】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
“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
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
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注释】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
督:中,正道。
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
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
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
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养生主》原文和翻译译文

《养生主》原文和翻译译文1、《养生主》原文和翻译译文《养生主》原文和翻译养生主【题解】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
“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
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
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解释】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
督:中,正道。
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
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
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
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庄子》原文

《庄子》原文我来。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
恶可!夫以阳为充,孔阳,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
其庸讵可乎!”“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
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
是之谓与天为徒。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
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
是之谓与人为徒。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
若然者,虽直而不病。
是之谓与古为徒。
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ú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齐,吾将语若。
有而为之,其易邪。
易之者,杲天不宜。
”颜回曰:“毁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吾语若。
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
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绝迹易,无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
闻以有知知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瞻彼揆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尧舜之所纽也,伏羲几遽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
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
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
吾甚栗之。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
3养生主

內篇第三養生主順事而不滯於物,冥情而不攖其天,此莊子養生之宗主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生有窮盡,知無畔岸。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向云:“殆,窮困〔一〕。
”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已,止也。
事過思留,其殆更甚。
言以物為事,無益於性命。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王夫之云:“聲色之類,不可名為善者,即惡也。
”二語淺說。
緣督以為經,李頤云:“緣,順。
督,中。
經,常也。
”李楨云:“人身惟脊居中,督脈並脊而上,故訓中。
”王夫之云:“身後之中脈曰督。
緣督者,以清微纖妙之氣,循虛而行,自順以適得其中。
”深說。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全其有生之理。
可以養親,以受於親者歸之於親,養之至也。
可以盡年。
天所與之年,任其自盡,勿夭折之,則有盡者無盡。
從正意說入,一篇綱要,下設五喻以明之。
〔一〕“窮困”,釋文作“疲困之謂”。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釋文:“丁其名。
崔、司馬云:‘文惠君,梁惠王。
'”成云:“ 解,宰割。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蘇輿云:“說文:‘踦,一足也。
'膝舉則足單,故曰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司馬云:“砉,皮骨相離聲。
”崔云:“砉音畫。
騞音近獲,聲大於砉也。
”成云:“砉然向應,進奏鸞刀,騞然大解。
”莫不中音。
釋文:“中,丁仲反。
下同。
”合于桑林之舞,司馬云:“桑林,湯樂名。
”崔云:“宋舞樂名。
”釋文:“左傳‘舞師題以旌夏'是也。
”乃中經首之會。
向、司馬云:“經首,咸池樂章也。
”即堯樂。
宣云:“會,節也。
”文惠君曰:“嘻!李云:“歎聲。
”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成云:“進,過也。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成云:“操刀既久,頓見理間,才睹有牛,已知空郤。
亦猶服道日久,智照漸明,所見塵境,無非虛幻。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向云:“暗與理會。
”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成云:“官,主司也。
”案:“官” 承上,專以目言。
《养生主-庄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养生主-庄子》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养生主-庄子》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我们自己内心里喜欢的是什么?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真的很难。
也或许您会随口说出喜欢的,如果发自内心的喜欢呢?《庄子》中有一句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走一百步才能饮上一口水,就这样它们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有吃有喝。
在笼中即使精神旺盛,但并不感觉到自在。
你看野鸡挺可怜的,为了一点饮食,为了吃饱,一天到晚到处跑。
虽然如此啊,它活得很快活很高兴,“不蕲畜乎樊中。
”“蕲”就是乞求,它不乞求关在笼子里。
关在笼子里好啊,野鸡如果被人关在笼子里,天天有米吃,现在还有各种配好的饲料,又有水喝。
但是,被关在笼子里不舒服呀,它宁肯饿肚子,也要自己在外面找吃的,这才自由啊。
这虽然只是《庄子》中的一句话,也有很多种看法,有些人是说需要活的潇洒、活的快乐,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作为一个人就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拼搏的路上才会快乐开心,不然的话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能够活的潇洒、开心呢?就像那只野鸡一样,清楚的知道我就是喜欢自由,哪怕寻找食物苦点累点,但是我是自由的、我是开心的!所以找到自己内心喜欢就好。
如果能自观世界,谁愿意坐井观天?如果能展翅飞翔,谁愿意被困囚笼?如果能解放思想,谁愿意头戴金箍?“束缚”限制了太多太多的人,成人、孩子、男人、女人。
被束缚久了,就如同笼中鸟儿,丧失了求索的能力,一直关在笼中的鸟儿让它自由飞翔,必定饿死在大自然;一个被思想束缚太久的人儿放入社会,必定被淘汰在社会大潮中。
思想要开放,行动要迅速!举个例子就说现在的孩子们吧,又有几个是不被束缚的?吃穿家长完全包办,看似是对他们的爱,可他们真的喜欢吗?有自己的爱好不容易,可孩子们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爱好,还被家长以“学习”为理由堂而皇之地将他们的爱好扼杀在摇篮之中,磨灭了孩子的兴趣。
《庄子》原文

《庄子》原文我来。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
恶可!夫以阳为充,孔阳,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
其庸讵可乎!”“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
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
是之谓与天为徒。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
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
是之谓与人为徒。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
若然者,虽直而不病。
是之谓与古为徒。
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ú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齐,吾将语若。
有而为之,其易邪。
易之者,杲天不宜。
”颜回曰:“毁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
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吾语若。
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
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绝迹易,无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
闻以有知知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瞻彼揆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尧舜之所纽也,伏羲几遽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
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
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
吾甚栗之。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及译文内篇·养生主作者:庄子及门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囗(左“马”右上“丰”右下“石”音huo1)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个人生命有限,社会知识无穷。
回想我们成年以来,一直用有限的生命去兑换无穷的知识,累得身心两疲,违背养生主旨,已犯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公文轩见右师(1)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2)?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3)死,秦失(4)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5)。
”
指穷于为薪(6),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出处】
本段属《庄子》·养生主
【注释】
(1)公文轩见右师:公文轩,姓公文,名轩。
右师,字职名,借指任职之人。
二人都是宋人。
(2)介:《方言》:特也,单足。
(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秦失:有道之士,老子的朋友。
(5)帝之县解:天然的束缚解开了。
帝,指天。
县通“悬”,系吊。
(6)指穷于为薪:指通“脂”,蜡脂。
薪,此指烛。
【译文】
公文轩见到右师十分惊讶,问道:“这是什么样的人啊?何以只有一只脚,是天生如此?还是人事按成的呢?”右师回答说:“是天生的,不是人为原因。
他天生就是单足,人的形貌由上天赋予的,由此我明白他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泽畔的野鸡十步一啄食,百步一喝水,它并不希望被畜养在樊笼之中。
精力虽然旺盛,可并不舒服啊。
老聃死了,秦失去吊唁他,号哭三声就出来了,学生就问道:“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回答:“是的。
”学生又问道:“那么这样的吊唁形式对吗?”秦失答道:“对的。
起初我认为他是普通人,可是我现在并不如此看。
刚才我进去吊唁时,有老年人在哭他,就像哭自己的儿子一样;有少年人在哭他,就像哭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们之所以聚焦在这里,肯定有不愿吊唁却吊唁哭泣的情况。
这可是失去天性违背真情的,丧失掉自己所禀受的本性,古时候把这个叫做伤天害理的刑罚。
当来时,先生应时而来;当去时,先生顺天而去,安于时运,顺应天然,悲哀欢乐的感情是不能进入其中的,古时候把这个叫做解除了天然的束缚。
”蜡脂给烛薪燃尽了,可是火还在延续,从不知道它会终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