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原体检查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方法及诊断意义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方法及诊断意义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方法及诊断意义简介本文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

病原体检测对于正确诊断并治疗疾病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病原体可能导致不同的病情和治疗方法。

常见病原体检测方法以下是常见病原体检测的一些常用方法:1. 病原体培养:通过将患者样本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中,培养条件适合病原体生长繁殖,然后观察培养结果,鉴定病原体种类。

2.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通过扩增病原体DNA或RNA片段,使其数量增加到可以观察到的水平。

PCR可用于检测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

3.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体或抗原,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感染。

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ELISA、免疫荧光等。

4. 影像学检查:通过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病变部位或病原体引起的影响,如肺部感染的阴影。

诊断意义病原体检测的诊断意义在于确定病原体种类及其数量,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 确定病原体种类:不同的病原体可能导致不同的疾病,因此准确确定病原体种类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

2. 指导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病原体检测结果可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3. 预后评估:某些病原体可能与严重的疾病及不良预后相关。

通过病原体检测及其数量的评估,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论临床常见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并正确解读检测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疗决策和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感染之病原体检验

临床感染之病原体检验

(二)细菌学检验程序
1. 细菌学检验见第一节血液感染及有关章节。 2. 病原体检测只对某些疾病诊断具有意义。
由于菌群复杂,正常寄生菌和种类繁多, 一份咽拭子分离出来的细菌不一定与疾病 有关,另外由于接受药物治疗,使某些细 菌受到抑制,可影响阳性检出率。因此, 在分析结果时应紧密结合临床。
3. 鼻咽拭子标本的检测有助于猩红热、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 炎病人的临床诊断;还可检出化脓链球菌、奋森螺旋体、脑 膜炎奈瑟菌、麻风杆菌等以协助诊断;对白喉、百日咳或口 腔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有意义,应结合临床。
第四节 上呼吸道感染
(一)常见病原体 1.革兰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化脓 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 状杆菌、厌氧菌、炭疽芽胞杆菌、白假丝酵母 菌、放线菌、奋森螺旋体; 2.革兰阴性 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不动 杆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
4. 呼吸道还可见病毒感染,常见 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咽炎 和扁桃腺炎等,均应结合临床 进行诊断。
第五节 下呼吸道感染
1.革兰阳性
(一)常见病原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肠球菌、结核
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
菌、白假丝酵母菌、毛霉、曲霉;
2.革兰阴性 脑膜炎奈瑟菌、黄色球菌、大肠
3.抗体检测
为病毒检测的快速诊断方法,较常用。 (1)中和试验:主要检测中和抗体lgG,此抗
体持续时间长有诊断意义,阳性率和特异 性均高。双份血清效价4倍增高。 (2)特异性IgM抗体测定:此抗体在病后4天即 可出现,2周可达高峰,常用于早期诊断。 用 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检测,敏感 性和特异性较高。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

02
病毒检查
病毒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
将病原体从患者体内或环境中分 离出来,在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 养,观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和增
殖过程。
培养基选择
根据病毒的种类和特性选择适宜的 培养基,如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或 植物细胞培养基。
培养条件
病毒分离培养需要在一定的温度、 湿度和气体环境条。
衣原体抗原检测
衣原体抗原检测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 量人群的筛查。
衣原体抗原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衣原体 抗原,来判断是否感染衣原体。
衣原体抗原检测的缺点是敏感性较低,可能出现假阳 性或假阴性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
衣原体核酸检测
培养分离的缺点是操作复杂、 耗时较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和解读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一种有创性的真菌检查方法,通过取疑似感染部位的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 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优点是可以观察到真菌在组织中的侵犯情况和组织反应,有助于确诊和评 估病情。
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缺点是有创伤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解读结果。
感染。
直接镜检通常使用涂片或刮片法, 将疑似感染部位的标本涂抹在载 玻片上,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
直接镜检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 速,但敏感性较低,有时需要多
次检查才能确诊。
培养分离
培养分离是真菌检查的常用方 法,通过将疑似感染部位的标 本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真菌 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培养分离的优点是特异性高, 可以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 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支原体培养分离是诊断支原体感染的重 要方法,通过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痰液等标本,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 察支原体是否生长繁殖,从而确定是否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ppt课件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ppt课件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 检测
ppt课件.
1
提纲
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
方法
药敏检测
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
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 病原体检测
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
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
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
ppt课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临床病原体检查的主要内容(标本采集、 标本验收、药敏检查、耐药性检测、临床常见病 原体、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疾病、医院感染) 、检测原理以及临床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
三、检查方法
(一)直接显微镜检查 (二)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检查 (三)病原体核酸检查 (四)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五)血清学试验
ppt课件.
18
(一)直接显微镜检查——不染色 标本
• 不染色标本:适用于检
查生活状态下病原体的 动力及运动状况。
• 方法:压滴法、悬滴法。
• 意义:在不染色状态下
借助暗视野显微镜或相 差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 动力、活动方式。部分 病原体可借此初步诊断, 如梅毒螺旋体。
4.荧光显微镜用于标本经荧光染色后直接检 出某些病原微生物
5.电镜检查不常规用于临床,对某些病毒感 染却有确诊的价值。
ppt课件.
29
(二)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检查
• 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用已知抗体检
测患者血清及其他体液中的待测抗原,借助免疫 荧光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化学发光技术、胶乳 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技术检测标本中未知 的病原体抗原,其诊断价值常以标本不同而各异。
• 酒精棉球消毒,防止污染。
静脉采血后,将血液注入培 养瓶内 。
• 采集时间:一般在抗生素使

临床病原体检查(1)

临床病原体检查(1)
耐药菌监测试验
耐甲氧西林葡萄菌筛选试验
精品医学ppt
27
细菌耐药性检查
耐药菌监测试验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试验
精品医学ppt
28
小结
1、如何进行病原体检查标本的
采集及送检?
2、医院常见病原体检查项目有
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3、如何进行病原体检查及对细
菌耐药监测?
精品医学ppt
29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查
精品医学ppt
4
感染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
• 改善了卫生条件
• 提高了生活水平
• 菌苗、疫苗接种
• 抗菌药物的应用
• 现代检查和治疗手段
精品医学ppt
5
临床病原菌检查的意义
• 感染性疾病的明确诊断 • 通过药敏实验指导合理用药 • 病原体监控和耐药性监控
精品医学ppt
6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 血液
• 尿液
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
• 细菌检查 • 真菌检查 • 病毒检查 • 支原体检查 • 螺旋体检查 • 立克次体检查 • 衣原体检查 • 寄生虫检查
精品医学ppt
12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
• G-杆菌为主(发酵和非发酵菌) • 真菌 • 葡萄球菌 • 厌氧菌
精品医学ppt
13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
药物敏感试验
K-B纸片琼脂扩散法
精品医学ppt
22
细菌耐药性检查
药物敏感试验
稀释法
精品医学ppt
23
细菌耐药性检查
药物敏感试验
E试验
精品医学ppt
24
细菌耐药性检查
耐药菌监测试验

临床病原体检查的常用方法

临床病原体检查的常用方法

病原体是指侵犯人体、导致人体受感染的微生物,其中对人体伤害性最大的是病毒和细菌。

当人体被病原体入侵之后,这些微生物开始在人体中繁殖生长、释放毒性,进而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的病症,这个过程就称为感染。

但是人体在被病毒入侵以后,能够激发人体内的抵抗力,与病毒对抗,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力。

然后身体内部的免疫和入侵后的病毒,不断对抗,如果身体免疫能力强,那身体就不形成感染,病原体便会逐渐消失,如果身体免疫力较弱,无法对抗强悍的病毒,那将会形成感染,感染一旦恶化、扩散,就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

对抗感染性病毒,除了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还可以借助外力,比如抗菌药物,在药物的帮助下,可以有效击退病毒,将疾病治愈。

一、临床病原体检查临床病原体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是否已经发生感染,确定病原体属于什么类型,其次是将体外抗微生物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此外,检查临床病原体也是为了配合流行病学的调查,协助密切监察病毒的发生趋势,然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一般来讲,展开一次临床病原体检查,首先要通过医生和护士采集标本,然后由检验师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检验科通过直接显微镜检查、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等方式进行检验,然后出具检验报告,最后再由医生明确诊断,分析后予以合理的用药。

二、临床病原体标本采集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根据患者的患病史,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采集什么类型的标本,然后再选择患者病变发生明显的部位进行采集;第二,要明确采集标本前,患者是否使用过抗生素药物,一般在发病的早期,患者会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来对抗病毒,如果患者使用过抗生素,要在标本采集上注明,以免影响标本的检验结果;第三,采集标本的环境要干净卫生,采集后的标本要置于无菌器皿中,并且密封完好,以免在采集、运送过程中被污染;第四,标本在采集之后,必须立刻贴上标签,和检验申请单一起送入检验科,以免出现差错。

总之,要遵循无菌、及时、符合要求、标清注明的原则。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培训课件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培训课件

30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释标准
根据所测得的抑菌环直径,参照CLSI标准报 告药敏试验结果
– 敏感——该菌株能被测定药物常规剂量给药后在 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所抑制或杀灭
– 耐药——常规剂量用药时,在体内感染部位所能 达到的药物浓度不能抑制测试菌的生长
– 中介——药物的MIC接近体液或组织中通常可达 到的血药水平,在药物生理浓集的部位或提高药 物剂量预期有效;此外,中介可作为一个缓冲区
1
<10
>25
分类中1~3类不做培养,要求重新留取标本; 4、5类为合格标本;6类为气管穿刺液时,如未见白 细胞,而鳞状上皮细胞>10/低倍,亦应重新留取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
–原发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衣 原体等
3 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份血标本, 如果24h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标本。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
4
采血套数
100
96%
99%
90
80%
80
70
65%
60
50
40
30
20
10
0
1套
2套
3套
4套
血培养套数与阳性检出率(%)
血培养套数
Cockerill, CID 2004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
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
31
二、细菌耐药性检测
细菌耐药机制
– 产生灭活酶,改变抗生素的结构,使之灭活 – 抗生素作用的靶位改变,使细菌对抗生素不再敏
感 – 细菌膜的通透性降低及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
使抗生素在菌体内的浓度减少 – 细菌的代谢途径的改变 – 细菌水平和垂直传播耐药基因的整合子系统 –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11临床病原体检测

11临床病原体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的结果评价
必须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标本来源 及病毒种类加以分析。 从组织、血液以及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可明确 诊断。 从呼吸道、肠道等分离到病毒,如该病毒人体 不能长期携带,有诊断价值,如麻疹病毒、流 感病毒等。反之需相应的临床表现,才有病原 学意义,如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等。 阴性不能排除病毒感染。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
定义:1μg苯唑西林纸片的抑菌圈直径 <19mm且MIC>2μg/ml应视为耐青霉素 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tococcus paeumoni,PRSP)。
临床意义
PRSP对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克肟、 头孢唑啉的临床治疗疗效很 差,治疗时参考药敏结果选择药物,经 验治疗重症感染时,可用头孢曲松或头 孢噻肟联合万古霉素用药。
何时不需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
若感染的性质不清楚、标本含数种混合生长的 菌或正常菌群,而且这些菌与正在治疗的感染 关系很小时,通常不必作药敏试验,因为其实 验结果可能有误导作用。 若感染是由公认的对高效药物敏感的微生物引 起,就很少需要作药敏试验。
耐药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整合子 灭活酶和钝化 酶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钝化酶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红霉素酯酶
检验申请单的基本内容
The patient’s name and hospital number. Age and sex. Collection date and time. Diagnosis. Exact nature and source of the specimen. Ordering physician. Immunization history and antimicrobial therapy. Objectiv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采血后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培养瓶放35-37℃环境或室温,不 要冷藏或冷冻。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二、尿液 1. 尿液标本的采集应注意清洁尿道口,采集尿液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常收集清洁中段尿。 2. 肾脏疾病检查尿沉渣时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尿,以提高阳性检出 率。 3. 泌尿系感染、肉眼脓尿或血尿留取随机尿检查。
验。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一、耐药性及其发生机制 (一)耐药病原体 1. 革兰阳性球菌中,主要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e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PRSP)、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和高耐氨基糖甙类肠球菌。 2. 革兰阴性杆菌主要耐药类型有以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β-内酰胺酶类抗 生素的革兰阴性杆菌。 3. 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等。 4.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嗜麦式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等 。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概述
临床病原体检查是对造成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进行检查,以确定感染的发 生和性质,为疾病早期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感 染传播造成危害。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由耐药 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日趋严重,病原生物学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 视。 临床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查是在显微镜下直接查找病原体、采用血清学方 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到病原体核酸,结合病人的资料作出初步诊断。然 后对病原体进一步分离、纯化与鉴定以作出明确诊断。 此外,临床实验室还可指导临床选择抗菌药物,制定治疗和监控方案。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二)耐药机制 1. 药物渗入细菌减少。 2. 产生灭活抗生素酶和钝化酶。
3. 细菌抗生素结合蛋白改变以至不能和抗生素结合。
4. 细菌靶结构改变。 5. 代谢拮抗剂产生或代谢旁路产生。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二、检查项目 (一)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ological susceptibility test, AST) 是对不能预测的临床分离菌株的敏感性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4. 需做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可导尿或经耻骨上膀胱 穿刺收集尿液 。厌氧培养用尿液以无菌厌氧小瓶运送。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三、粪便 1. 腹泻病人在急性期收集标本,可提高检出率,最好在用药前采集 。 2. 取含脓、血或粘液的粪便置于清洁容器中送检。 3. 排便困难者或婴幼儿可用直肠试子采集。 4. 一次粪便培养阴性不能就完全排除胃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对于传 染性腹泻患者需三次送检。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四、脑脊液与其他体液 1. 无菌采集脑脊液,装于无菌试管中,进行培养、显微镜检查。 2.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保温送检并接种。
3. 胸水、腹水和心包液等因标本含菌量少,宜采集较大量标本送检, 以保证检出率。
五、泌尿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标本
生殖道分泌物包括尿道口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精液及 前列腺液。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遵循无菌操作以减少杂菌污染。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六、呼吸道标本 1. 上呼吸道是指从鼻孔到喉,包括口咽、鼻咽、以及相交通的口腔 、鼻窦、中耳,怀疑感染可酌情采集相应部位的标本送检。 2. 下呼吸道感染则指感染发生于喉以下, 需采集痰液标本,方法 见第四章第三节痰液检验。经气管镜收集痰液 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 学诊断的理想标本。 3. 呼吸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应特别重视标本质量问题,通常要求晨 起收集标本。 4. 标本涂片和革兰染色有利于标本质量的评价。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检查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对在治疗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同时,造成了 “抗生素压力”(antibiotic pressure)。 细菌通过其内部因素的变化,导致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引起了致
病菌种组成的变迁,使临床在感染控制上面临严重的挑战。
了解耐药发生机制和耐药性监测是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随 着细菌耐药性的日趋严重,临床迫切需要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七、创伤、组织和脓肿标本 1. 对损伤范围较大的创伤,应在多个部位采集多份标本。 2. 开放性脓肿的采集,用无菌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分泌物 。 3. 封闭性脓肿,则以无菌干燥注射器穿刺抽取。 4. 疑为厌氧菌感染者,取脓液后立即排净注射器内空气,针头插 入无菌橡皮塞送检。
诊断学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The ninth chapter Examination Clinical Pathogen
尹卫东
河北北方学院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目 录
概述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送检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检查
第三节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查
1.敏感性试验抗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和耐药菌株流行情况 是敏感性试验选择何种药物的基础,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送检
1. 确定标本采集时间、部位和种类。 2. 最好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 3. 标本需置于无菌或清洁容器中,避免接触消毒剂和抗菌药物。
4. 注明姓名、年龄、性别、采集日期、临床诊断、检验项目等。
5.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 6. 对于烈性传染病材料的运送和处理需严格按照国务院《病原微生 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
第四篇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一、血液 1. 对于疑为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症患者,应在发热初期和高峰期 采集。 2. 对已应用抗菌素治疗者,则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3. 由肘静脉穿刺采血,婴儿和儿童为3~5ml(最低不要少于0.5ml ),成人每次10~20ml。
4. 标本置全自动血液培养仪专用培养瓶或双相培养瓶中送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