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述“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是

A.西楚霸王 B.汉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庄宗

2.《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

A.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 B.先抑后扬,论说逐层推进

C.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论述 D.结合自己经历,以身说法

3.《我的世界观》中,被爱因斯坦斥为“妖魔”的是

A.猪栏的理想 B.天才的暴君

C.专制 D.战争

4.下列《垓下之围》语句中,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无可奈何心境的是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C.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动机是

A.废弃文治,崇尚武功 B.匡正风俗,破除陋习

C.克敌复仇,开拓疆土 D.党同伐异,巩固统治

6.《先妣事略》的艺术特色是

A.叙事一波三折,写人先抑后扬 B.意境冷寂峭拔,细节动人心弦

C.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 D.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幽默风趣

7.《香市》结尾说:“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

A.揭示城市经济的萎靡及其对农村的影响

B.揭示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C.表达对商人阶层兴起的期待

D.表达对游客稀少状况的遗憾

8.下列作家中,在小说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的是

A.傅雷 B.巴金

C.施蛰存 D.余秋雨

9.《我与地坛》:“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其中,“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象征着

A.作者倔强的心魂 B.地坛公园的四季

C.作者孤独的情绪 D.母亲的身影和爱

10.《陌上桑》中,罗敷说“识夫婿”的标志是

A.脱帽著梢头 B.五马立踟蹰

C.白马从骊驹 D.皆言夫婿殊

11.就题材而言,陶渊明《饮酒》(其五)是

A.宴饮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D.田园诗

12.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拔剑四顾心茫然

C.行路难,行路难 D.多歧路,今安在

13.《长恨歌》中“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地点是

A.华清池 B.马嵬坡 C.蓬莱宫 D.长生殿

14.《八声甘州》中“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所抒写的情怀是

A.青春不再的感伤 B.事业无成的悲哀

C.人生如寄的慨叹 D.晚年孤苦的凄凉

15.下列诗词句中,作者以“花”意象自喻的是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6.戴望舒的成名作是

A.《雨巷》 B.《狱中题壁》

C.《望舒草》 D.《我用残损的手掌》

17.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句中,象征青年一代的觉醒的是

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1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喻指“我的爱人”的是

A.山间的小河 B.城堡的废墟 C.熊熊的烈火 D.破碎的大旗

19.《断魂枪》中,王三胜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A.张扬外露,争强好胜 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

C.冷漠孤傲,老练深沉 D.眼光深远,胸怀宽广

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百裥裙上所绣花样是

A.花开富贵 B.丹凤朝阳 C.麒麟送子 D.喜鹊登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下列语句中,引用者在进行演绎论证时用作论据的有

A.《书》日:“满招损,谦得益。”

B.孔予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C.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D.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

E.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22.下列《前赤壁赋》语句中,表现了作者失意时消极情绪的有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E.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23.下列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

A.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B.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

C.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D.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

E.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24.下列情景交融画面中,出现于《再别康桥》一诗的有

A.关河残照 B.青荇柔波

C.篙船星辉 D.小楼东风

E.烟雨篱墙

25.下列事物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有

A.《婴宁》中的“笑矣乎” B.《宝黛吵架》中的“通灵玉”

C.《苦恼》中的“小母马” D.《哦,香雪》中的“铅笔盒”

E.《断魂枪》中的“五虎断魂枪”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盈:

2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

28.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

29.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逆遁:

30.吾小人辍飧饔以董吏者,且不得暇

劳:

3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32.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

遁:

33.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

嚣:

34.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耗:

35.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老龙: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

A.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这一问题,这段文字包含了怎样的答案?

B.文中一再出现以“如果”开头的句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态度?

C.指出文中反复采用第二人称所产生的效果。

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竞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3z-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A.韩愈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B.这段文字表现了许远怎样的人物特征?

C.说明这段文字驳论方式的着眼点。

38.阅读《都江堰》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A.造“二王庙”是为了纪念哪两位人物?

B.根据作者的描述,傩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说“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登白蓣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蓣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苣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A.概括这节诗的主要内容。

B.“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几句描写事

理颠倒的假想景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

C.指出“思公子兮未敢言”一句所使用的抒情方法。

40.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姚纳看一看他的话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什么影响也没有看见。那年青小伙子已盖上被子蒙着头,睡着了。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 “出去看看马吧,”姚纳想,“有的是工夫睡觉……总归睡得够的,不用担心……’’

他穿上大衣,走进马棚,他的马在那儿站着。他想到燕麦,想到干草,想到天气……他

孤单单一个人的时候,不敢想儿子……对别人谈一谈儿子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出他的模样,那是会可怕得叫人受不了的……

A.姚纳为什么要去马棚看马?

B.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C.指出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五、作文题:本题30分。

41.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对于这种说法,有人赞同,有人则不以为然,因为有些事物能够改变,可以改变,而有些事物无力改变,或者不应该改变。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7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04729)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 A.礨空之在大泽 B.中国之在海内 C.梯米之在大仓 D.毫末之在于马体 2.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 A.顺与逆 B.成与败 C.强与弱 D.幸与蹇 3.《吃饭》提及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早已明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的是 A.伊尹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 A.出有车 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 C.食有鱼 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细节中,展现了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 A.背诵《汉书》 B.记百姓名姓 C.拔刀断一指 D.操纸笔立书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而“国人皆不欲”的原因是 A.胡服过于窄小 B.公子成极力反对 C.胡服便于骑射 D.夷夏有别的观念 7.《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的语句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

2019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必备知识点笔记

基本要点归类 2.作者归类 作者属于唐代诗人的有:王昌龄、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其中,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属于盛唐诗人。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为中唐诗人。杜牧、李商隐为晚唐诗人。 创作词的几位作者的有:李想、柳永、苏武、李清照、辛弃疾。 3.体裁归类 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游子吟》。 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 七言绝句:《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 七律:《蜀相》、《书协》。 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 4.题材归类 送别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诗有:《迢迢牵牛星》、《夜雨寄北》。 “虞美人”、“望海潮”、“水调歌头”、“武陵春”、“水龙吟”、“沁园春”均为词牌名。

基本要点归类 1.作品作者 《沁园春。雪》: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选自《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东晋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著名诗人。 《出塞》(其一):王昌龄,盛唐诗人。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诗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盛唐诗人。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盛唐伟大诗人。 《蜀相》:杜甫,盛唐伟大诗人,其诗称为“诗史”。 《枫桥夜泊》:张继,中唐诗人。 《游子吟》:孟郊,中唐诗人,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 《乌衣巷》: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中唐大诗人。 《江南春》:杜牧,晚唐著名诗人。 《夜雨寄北》:李商隐,晚唐杰出诗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五代时著名词人,后世称之为南唐后主。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北宋著名词人。

最新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寡人之予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为什么“王好战” B.如何使“民加多’, C.不可以“违农时” D.必须要“谨庠序” 2.下列《咬文嚼字》所提到的戏剧、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从而“表现着强烈的情感”。这个人物形象是 A.婵娟 B.石秀 C.杨雄 D.茗烟 3.下列《吃饭》语句中,作者据以生发议论,进而抨击和嘲讽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是 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B.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 C.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D.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为盂尝君到薛地收债,却尽烧其券,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勇于变革 B.不甘屈居人下 C.无为而治 D.注重民心向背 5.《张中丞传后叙》。写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夸张 B.铺垫 C.衬托 D.对比 6.柳宗元写作《种树郭橐驼传》的根本目的是。 A.批评长人者政令繁苛 B.阐发养民治国思想 C.说明种树的正确方法 D.赞叹郭橐驼的技艺 7.下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武灵王的言语中,表达了他坚持变革的勇气和决心的是 A.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B.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C.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D.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8.下列《秋夜》意象中,表现出色厉内荏特征的是 A.天空 B.恶鸟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9.《爱尔克的灯光》的主要写作特点是 A.文字筒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 B.融叙事、写景、记人、抒情予一体,善于铺陈,物象层出 C.笔墨客观冷静,写人鲜明生动,剪裁得当,层次井然 D.熔叙事、抒情、议论予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 10.下列《纪念傅雷》提到的事件中,让作者“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的是 A.谈翻译技术 B.傅雷夫妇的逝世 C.论绘画艺术 D.傅雷家书集出版 11.《哭小弟》中引用了小弟的诗:“圆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这两句所体

04729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大学语文2018年版笔记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1、抑扬兼施:(1)第一个层次:抑: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扬:指出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和根本措施(2)第二个层次:抑:用杀人怪兵器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推卸责任,扬:告诉他应该持有的态度 2、实行王道的措施:(1)初步措施:不违农时(农业)、数罟不入池(渔业)、斧斤以时入山林(林业)(2)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 3、修辞手法:A、比喻,(1)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到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讽刺梁惠王不顾百姓死活,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非常形象、生动,具体深刻 B、排比:(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材木不可胜用也”(2)“五亩之宅….无饥也”; 4、演绎论证方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养生丧死无憾”,而梁惠王“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因此认为梁惠王没有实行王道,是运用了演绎的论证方法 第二篇《秋水》 1、庄子的介绍: (1)庄子,战国人 (2)庄子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批判黑暗现实,蔑视富贵 (3)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词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 2、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空间,受教条件的限制。 3、以寓言的方式说理,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 4、中心主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即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现实意义:其实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持续开阔视野,不断进步 5、景物描写的作用:(1)秋水时至....不辩牛马。写河水的景(2)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写海水的景,用河景和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渲染了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6、修辞手法:(1)反诘句(有问无答):吾在天地...又奚以自多?(2)比喻句(3)排比句;营造气势 7、又奚以自多:奚以是何以,怎么的意思

2017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04729试题有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述“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是 A.西楚霸王 B.汉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庄宗 2.《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

A.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 B.先抑后扬,论说逐层推进 C.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论述 D.结合自己经历,以身说法 3.《我的世界观》中,被爱因斯坦斥为“妖魔”的是 A.猪栏的理想 B.天才的暴君 C.专制 D.战争 4.下列《垓下之围》语句中,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无可奈何心境的是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C.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动机是 A.废弃文治,崇尚武功 B.匡正风俗,破除陋习 C.克敌复仇,开拓疆土 D.党同伐异,巩固统治 6.《先妣事略》的艺术特色是 A.叙事一波三折,写人先抑后扬 B.意境冷寂峭拔,细节动人心弦 C.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 D.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幽默风趣 7.《香市》结尾说:“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一.《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兯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介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云、第六自然段。孟子兲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极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云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云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兲体提出,要给民以云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云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六项,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说理抑扬兴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云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共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巬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巭掌握了论辩的主

2018年4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2018年4月 1.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 B、僧推月下门 C、烟光凝而暮山紫 D、惟陈言之务去 正确答案:D 解析: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借代 正确答案:C 解析: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 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 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 正确答案:C 解析:课文原文: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论据。 4.下列《垓下之围》的人物语言中,表现项羽对自己失败原因至死不悟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我何面目见之 C、时不利兮骓不逝 D、是何楚人之多也 正确答案:A

2017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点击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考点】《五代史伶官传序》 2、【答案】A 【解析】本文写作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继续从事革命。本文主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篑”,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 进行正反对比。 【考点】《论毅力》 3、【答案】D 【解析】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被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加以有计划的破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考点】《我的世界观》 4、【答案】A 【解析】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考点】《垓下之围》 5、【答案】C 【解析】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经过变革,找过的军事改革迅速取得成功,使其成为一等强国,一举扭转了往昔秦兵东进和胡马南下的被动挨打局面。

【考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6、【答案】C 【解析】《先妣事略》是明代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全篇主要借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治家的勤俭、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文章笔意疏淡,虽写家常琐事,但读来亲切动人。 【考点】《先妣事略》 7、【答案】B 【解析】本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作品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通过今与昔、冷落与热闹的对比来表现主旨。 【考点】《香市》 8、【答案】A 【解析】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庵,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

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宝黛吵架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宝黛吵架 学习要点 (选择)(1)本文是清代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所著长篇小说《红梦梦》的节选。 (选择、简析)(2)本文的精到,在于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爱到极处,反生争吵;爱之愈深,争吵愈多愈烈。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妙。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人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今天在我们周围还时时发生。 作者总结得好:“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有口角之事。”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点拔的正是这个道理。 (选择、简析)(3)宝黛二人本来内心是相互爱恋的,但在封建大家庭中,自己的命运要由父母而不是自己做主,不能挑明,所认二人之间只能“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张道士给宝玉提亲之事引起了黛玉的疑虑,不宜明宝玉,只好用假情试探。宝玉则急着要表白,又因黛玉的讽刺而懊恼,于是误会产生了,二人吵了起来。这正是少男少女的扭曲心理。(选择、简答、简析)(4)《红楼梦》通常是以行为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极少运用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心理描写手法写人。本文是一处例外。作者描述了恋爱中的宝黛二人吵架的起因和愈演愈烈并最终后悔的过程,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深入展现了

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作者总括得好:“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有口角之事。” 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点拔的正是这个道理。这种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而微妙的心理情态,如果作者不直接把它提示出来,读者就很能可能于无意中将它忽略了,而这或许正是曹雪芹一反常态,在这里采取直接心理描写方法的用心所在。 (选择、简析)(5)“两假相逢,终有一真”是作者在二人吵架刚开始时以叙述人的身份直接议论的,点明了二人吵架的原因和实质。“不是冤家不聚头”是贾母知道二人吵架后生气时讲的话,贾母是因为二人是表兄妹、二人之间关系很好而发的感慨,无意中隐含了夫妻吵架很正常的意味,让二人听后明白了吵架是多么不应该,内心无比悔恨,这正是歪打正着,说中了。“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是文章结尾,作者对二人当时心绪的概括,再一次点明二人相恋的实质。这三句话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对二人的关系和心态都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议论还预示了二人爱情的悲剧性,二人不能直接进行心理交流的爱情,在封建礼教统治的时代,必然是悲剧的结局。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专科)(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分,第小题1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C ) A、例证法 B、概括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珠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D )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情感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C ) A、对比性 B、时间统一性 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 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比喻 B、比拟C对偶D排比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后诟远”的是(C )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6、《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时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D ) 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 7、《香市》的作者是( B )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宗璞 8、下列《纪念付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A ) 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 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D 、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

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 04729)
B.地点统一性 C.相似性 D.对比性
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 教感情”,指的是(A )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
1、《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 福的是(C )
A.金杖
着追求 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
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
B.长锸
帝存在
C.铁戟 D.钢锤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 续活着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 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 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 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 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 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
A.背诵《汉书》 B.为国让贤 C.拔刀断指 D.抽矢射塔
3、《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 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
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 (A )
A.时间统一性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10、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
D.杜甫
A.逐层递进
7、
《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 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
B.逐层减退 C.起伏跌宕 D.平缓舒展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 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 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 衰败”的园子 8、《诗经? 秦风? 蒹葭》是一首(D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9、《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 方法是(B )
A.正面刻画 B.侧面烘托 C.对比反衬 D.类比彰显
11、《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 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是(C )
A.语言描写 B.细节描写 C.行为描写 D.肖像描写
12、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 式的是( D)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 之,环坐露台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 丝,竹肉相发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 饱,呼群三五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 呓,如聋如哑

全国2017年10月成人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成人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是( )。 A.西楚霸王 B.汉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庄宗 【答案】D 【解析】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考点】《五代史伶官传序》 2.《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 )。 A.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 B.先扬后抑,论说逐层推进 C.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论述 D.结合自己经历,以身说法 【答案】A 【解析】本文写作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继续从事革命。本文主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篑”,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进行正反对比。 【考点】《论毅力》 3.《我的世界观》中,被爱因斯坦斥为“妖魔”的是()。 A. 猪栏的理想 B. 天才的暴君 C. 专制 D. 战争 【答案】D 【解析】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被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加以有计划的破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考点】《我的世界观》 4.下列《垓下之围》语句中,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无可奈何心境的是( )。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C.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答案】A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婴宁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婴宁 学习要点 (选择)(1)本文选自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属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选择、简答、简析)(2)本文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她个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媚的笑;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整篇小说几成婴宁笑声的组曲、憨性的乐歌。无疑,这个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的自由流淌,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 (选择、简答、简析)(3)在小说中婴宁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变转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狐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如果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情味,那就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也无法解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小说的主题思想就在于生动反映了这种人类的困境。 (选择、简答)(4)本小说结构线索,一条是明线,即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一条是暗线,即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两条线索、巧合、交叉,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是暗线。明线是暗线发展成果的展现,二者巧妙融合,从而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

(选择、简答)(5)鬼母形象具有整套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情,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上的重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所作的有意安排。而鬼母无所不能,则是她导演这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抒。特别是她对婴宁的一再教诲,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到“笑须有时”,从“少教训”到成为“全人”,更是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从而也就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这就是《婴宁》整体构思的奥妙所在。(选择、简答)(6)小说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刻画,达到妙合无痕的境地。婴宁的生父是人,生母是狐,长期由鬼母教养,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乱山幽谷之中,正是这样的特定的环境,才养成了她纯真、痴憨而略带狡黠的天性。遇到了王子服,嫁到王子服家,进入了人类社会环境,不得不由自然人逐步转化为社会人。人类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婴宁不得不改掉爱笑的天性,变得稳重、复杂起来,但其善良的天性仍然保持着,这是合情合理的。 (选择、简答)(7)婴宁爱花,持梅花游玩初见王子服,执杏花与王子服复见,住地处处有花,嫁到王家仍爱花成癖,购花种花满园,争奇斗妍的百花始终陪衬在她周围,这有类比、象征之意,类比、象征婴宁美貌、善良的天性,更是对她音容笑貌、独特个性的有力烘托。花与笑的交相辉映,是这篇小说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C ) ? A.金杖 ? B.长锸 ? C.铁戟 ? D.钢锤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 ?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 ? 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 ? 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 ? 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 3、《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 ? A.时间统一性 ? B.地点统一性 ? C.相似性 ? D.对比性 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 教感情”,指的是(A ) ?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 ? 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 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 ? A.背诵《汉书》 ? B.为国让贤 ? C.拔刀断指 ? D.抽矢射塔 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A ) ? A.韩愈 ? B.柳宗元 ? C.欧阳修 ? D.杜甫 7、 《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

?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 ? 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 ? 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 8、《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 ? A.山水诗 ? B.送别诗 ? C.悼亡诗 ? D.爱情诗 9、《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 ? A.正面刻画 ? B.侧面烘托 ? C.对比反衬 ? D.类比彰显 10、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 ? A.逐层递进 ? B.逐层减退 ? C.起伏跌宕 ? D.平缓舒展 11、《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 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是(C ) ? A. 语言描写 ? B.细节描写 ? C. 行为描写 ? D.肖像描写 12、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 式的是( D ) ?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 环坐露台 ?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 竹肉相发 ?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 呼群三五 ?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 13、《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 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B ) ? A. 小青虫 ? B. 小粉红花 ? C. 蝴蝶 ? D.蜜蜂 14、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 的是( B)

04729大学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4729)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B 3. C 4. B 5. A 6.D 7. B 8. C 9. B 10. A 11.D 12. B 13. C 14. C 15. A 16.D 17. B 18. C 19. B 20. A 21.D 22. A 23. C 24. C 25. A 26.D 27. D 28. C 29. B 30. A 31.B 32. A 33. C 34. D 35. A 36.B 37. D 38. C 39. B 40. A 41.A 42.D 43.B 44. C 45. B 46.A 47.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 C D 2. A B C D 3. A C E 4. B D E 5.A C 6. B E 7. A B D 8.C E 9. B D 10.A B 11. A C 12. ABCD 13. ACE 14. ABC 15.B E 三、词语解释题 1. 喜欢 2.与 3.尽 4.天数(规律) 5.约束 6.治理 7.引导 8.决心 9.武术技艺 10.招请 11.好像 12.降临 13.短袄 14.忧虑 15.终结 16.怎 17.干 18.忧伤的样子 19.落花 20. 一周年21. 尽 22.满 23.积累 24.概括地推究25.请求 26.生存 27.估计 28.假使 29.规律30.依仗 31.慢慢地 32.请 33.大约 34.催促 35.因为 36.分开 37.长期停留 38.调养 39.门 40.悲伤的样子 41. 更 42.按季节 43.等到 44.区别45.套话 46.给人吃 47.奔驰 48.辱骂 49.根 50.享用51.像 52.希望 53.先前 54.夫妻 55.迂回曲折 56.多得 57.筷子 58.幼弱的子女 59.半步 60. 不顺心 四、简答题 1.答:原因是: (1)自以为是;(1分)(2)自高自大;(1分)避免途径是: (1)要有科学的认知态度;(1分)(2)要听取不同意见;(1分)(3)承认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分) 2.答:三个人物的性感特点十分鲜明互相对比烘托:沙子龙武艺高强,个性孤傲内向:孙老者嗜艺如命, 个性豪爽固执;王三胜庸俗自私,个性争强好胜。

【自考】04729 《大学语文》复习重点资料

自考《大学语文》 总复习 一、《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运用比喻:A“以战喻”、B“五十步笑百步”、C“非我也,兵也”;论证方法 都是:类比法。 3、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4、孟子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为论据,阐述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对比法。 二、《秋水》 1、庄子: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2、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形式(《秋水》即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本文阐明的道理(主旨)是: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 观条件的制约,是十分有限的。 4、北海对河伯说:“尔将可与语大理(指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有限)矣”。 5、庄子用“A礨空之在大泽;B 稊米之在大仓;C毫末之在马体”等阐述论点, 其修辞手法是:比喻;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6、出自《秋水》的成语:A望洋兴叹B井底之蛙C大方之家D贻笑大方。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 1、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2、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核心词:天命与人事) 3、本文采用欲抑先扬表现手法,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法(盛:衰)。 4、出自本文的格言名句: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受益。 四、《论毅力》 1、梁启超:变法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 2、《论毅力》的成文时间(即背景)是:“百日维新”失败不久。 3、文中用:A“操舟”、B“为山”、C“平地”、D“掘井”作比喻,论证:毅力 的重要,运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法。 4、本文采用:A对比B层递C比喻的手法,阐明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 反是者败。” 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演讲词) 1、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家;1917年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 容并包。 2、本文三大观点: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3、大学的宗旨: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北大学生的重任是: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4、敬爱师友要做到:A以诚相待、B敬礼有加、C开诚布公、D道义相勖(勉励)。 六、容忍与自由(议论文)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 B.僧推月下门 C.烟光凝而暮山紫 D.惟陈言之务去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借代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 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 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 4.下列《垓下之围》的人物语言中,表现项羽对自己失败原因至死不悟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我何面目见之 C.时不利兮骓不逝 D.是何楚人之多也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人物形象特点中,属于许远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