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性疾病

合集下载

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部感染性疾病

病因与分类
根据宿主环境和宿主状态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
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具有明 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 内发病的肺炎。
临床表现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 痰。
痰液呈脓性、脓血性或粉红色乳状。 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 WBC↑,N ↑ ,有核左移
细胞内有中毒颗粒
血、痰培养: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胸部X线
肺段或肺叶实变,或呈小叶样浸润,常 有空洞和液平面,也常伴胸腔积液。
肺炎的诊断 diagnosis of pneumonia
症状和体征 胸部X线 chest x ray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症状和体征
急性起病 典型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或先有短
暂“上呼吸道感染”史 咳嗽、咳痰或伴胸闷、胸痛。 胸部病变区扣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有
30%、金黄色葡萄球菌10%
病因与分类 et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nonia 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
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 主要表现: 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 ;精神和意识状态 ;皮 肤、粘膜 ;出入量;实验室检查

肺部感染性疾病范文

肺部感染性疾病范文

肺部感染性疾病范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由病毒、细菌或真菌引起。

最常见的肺炎是细菌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引起。

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引起,多发生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中。

真菌性肺炎一般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等。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肺结核的症状有持续咳嗽、咳痰、血痰、乏力、体重下降等。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健康负担,传播方式多样,包括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疾病,症状较轻,一般为咳嗽、流涕、咽痛等。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易感染儿童和老年人。

对于这些肺部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基础。

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在病人附近吸烟等,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其次,加强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对于具有高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可以使用适当的疫苗进行预防。

在治疗方面,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使用。

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而抗真菌药物则用于治疗真菌性肺炎。

同时,对于结核病,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以防止病情复发和传染给他人。

总的来说,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免疫力、合理使用药物都是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此外,及时就医和积极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以减轻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结核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处理,有一些基本原则值得我们注意。

一、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情控制和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尽早确定病因和病程。

在病情还不严重的初期,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遏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正确用药通过正确用药可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情。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医生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病毒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病毒的类型和特点进行。

同时,还需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确保药物的充分吸收和有效浓度的维持。

三、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程和病变情况各异,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具有特殊情况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疗程,或者增加辅助治疗措施,如氧气治疗、支持性治疗等,以提高疗效。

四、注意预防与控制肺部感染性疾病在社区和医疗机构中易于传播,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预防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在疾病爆发或高发季节,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医疗机构要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如定期消毒、隔离患者等措施。

五、康复护理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恢复期的患者,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医生和护士要积极关注患者的康复过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营养支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处理,应早期诊断与治疗,正确用药,个体化治疗,注意预防与控制,进行康复护理。

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了解并运用这些原则,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中医如何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

中医如何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

中医如何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

在治疗这类疾病时,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所致。

外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外邪就容易侵袭肺部,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此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在诊断方面,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判断病情。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等;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问诊则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切诊通过触摸脉象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综合这些信息,中医可以对肺部感染性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辨证的结果,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比如,如果是风寒袭肺证,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等,常用的方剂有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如果是风热犯肺证,出现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等症状,可选用桑菊饮加减,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对于痰热壅肺证,常见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或喉中痰鸣、胸闷、气喘息粗等,常用清金化痰汤加减,以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除了传统的方剂,现代中医也会根据病情选用一些中成药。

比如,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肺部感染引起的高热、烦躁等症状;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效,对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等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通过针刺肺俞、风门、大椎、曲池等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缓解咳嗽、发热等症状。

艾灸则可以通过温热刺激,起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免疫力下降的影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结核病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针对这些疾病,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处理原则,以确保患者能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第一,早期诊断和治疗。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只有尽早采取措施才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嫌疑患者,应进行相关的临床检查,包括胸部X光或CT扫描、血液检查和痰液培养等。

一旦确诊,即可开始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二,抗生素治疗。

在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中,抗生素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应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指导。

对于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患者,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首选。

但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或危重患者,应考虑使用更广谱的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第三,对症治疗。

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肺部感染性疾病还需要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例如,对于发热患者,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对咳嗽和喉咙痛的患者可使用止咳和镇痛的药物,如布洛芬。

此外,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充足的休息和补充充足的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积极防控并发症。

肺部感染性疾病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肺脓肿、呼吸衰竭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支持性呼吸机治疗。

对于有肺脓肿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引流或手术治疗。

第五,加强预防措施。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慢性病患者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和及时的手卫生等。

在冬季和高发病季节,应特别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和避免人群拥挤的场所。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积极防控并发症和加强预防措施等。

肺部感染性疾病(pneumonia)

肺部感染性疾病(pneumonia)
2)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而是在住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出院后48h内 所发生的肺炎。 ❖ 主要致病菌:肺炎球菌、金葡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
肺部感染性疾病
治疗要点
肺部感染性疾病
❖ 抗感染: 针对病原体选用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48-72h,对病情进
行评价
❖ 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与肺部感 染有关
身体评估
辅助检查
急性病容
发热
鼻翼煽动 面颊绯红
T↑
WBC ↑ N↑
X线: 肺部浸润影
皮肤干燥
肺部感染性疾病
PC:感染性休克
高危人群
老年人、儿童 、久病体弱
临床依据
存在基础疾病 相关因素
重症肺炎体征
重症肺炎 相关检查
肺部感染性疾病
体温过高—护理措施
❖ (1)休息与生活护理: ❖ (2)饮食与补充水分: ❖ (3)降温护理: ❖ (4)病情观察: ❖ (5)用药护理:
(3)降温护理:
要点: ❖ 以物理降温为主 ❖ 以逐渐降温为宜 ❖ 防大汗虚脱、受凉
肺部感染性疾病
按患病环境和宿主状态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quired pneumonia ,CAP): 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 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也成“院外 肺炎” ❖ 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
肺部感染性疾病
按患病环境和宿主状态分类
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部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方法。

常见影像学表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 肺炎: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影像学上,肺炎可表现为片状、楔形或圆形的阴影,常见于肺叶或肺段。

炎症区域通常显示为模糊的边界和浓密的纹理。

2. 肺脓肿:肺脓肿是一种脓液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疾病。

在影像学上,肺脓肿可表现为囊状阴影,周围可有炎症反应,肺脓肿壁可呈厚度不一的环状或楔形阴影。

3.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疾病。

在影像学上,结核病可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结节状阴影,通常伴有钙化。

还可出现空洞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4. 肺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抑制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在影像学上,肺真菌感染可表现为结节、空洞和肺内斑点状阴影等。

5. 肺寄生虫感染:肺寄生虫感染多由寄生虫的幼虫侵入导致。

在影像学上,肺寄生虫感染可表现为孤立的结节状阴影或多发的结节、空洞。

诊断方法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1. 胸部X射线:胸部X射线是最常用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可提供肺部的定位、形态和密度等信息。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和细节,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磁共振成像(MRI):MRI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但对于某些特殊病例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4.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炎症程度和病变范围,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灌注扫描和白细胞扫描。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

准确评估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肺部感染性疾病(pneumonia)

肺部感染性疾病(pneumonia)
疾病 名称 肺炎 球菌 致病物质 病理 特点 无肺泡结构的 破坏 症状 体征 寒战、高热铁锈 色痰、实变体征 寒战、高热脓血 痰、粉红色乳状 、呼吸急促、脓 胸 X线 表现 叶、段实 变,无空 洞 多发浸润 病灶和空 洞
肺部感染性疾病
诊 断 临床表现 X线 痰培养 临床表现 X线 细菌学 治疗 疗程 青霉素 5~7天 半合成青霉素 头孢菌素 万古霉素 脓液引流 疗程:有效后 ≥14天 头孢菌素+氨基 甙类 3-4W 大环内酯≥10天
治疗要点 2.对症、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营养饮食、补液、吸氧 高热:物理降温 胸痛明显:可待因 烦躁不安:地西泮
肺炎球菌肺炎
3、并发症治疗:
预防
肺炎球菌肺炎
细心地护理易感病人,往往能预防肺炎 严格的内科无菌法,可减少交叉感染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减少病人之间的空气传播
各类型肺炎比较
体温过高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与肺部感 染有关
身体评估
辅助检查
发热
急性病容 鼻翼煽动 面颊绯红 皮肤干燥
T↑
WBC ↑ N ↑
X线: 肺部浸润影
肺部感染性疾病
PC:感染性休克
高危人群
老年人、儿童 、久病体弱
临床依据
存在基础疾病
相关因素
重症肺炎体征 重症肺炎 相关检查
肺部感染性疾病
体温过高—护理措施
(1)休息与生活护理:
属于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终末气道、肺泡 及肺间质的炎症 由病原微生物、理化 因素等引起
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感染(最常见)
肺部感染性疾病
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药物等
(二)分类:
1、病因分类 2、患病环境和宿主状态分类 3、解剖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常见,占肺炎的80% 近20年来病原菌的分布规律正在发生变化
精品课件
15
病原菌分布规律的变化
肺炎球菌的比例不断下降 革兰阴性杆菌的比例不断增加:绿脓杆菌、肺炎克
雷白杆菌等 新的病原菌肺炎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军团菌等 非致病菌成为机会致病菌 真菌发病率增加 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精品课件
16
(二) 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精品课件
17
大叶性肺炎
即肺泡性肺炎:炎症经肺泡→肺泡间孔(Cohn孔) →肺泡→肺段→肺叶
以肺泡腔病变为主,不累及支气管,为肺实质的炎症 常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 X线显示节段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精品课件
18
精品课件
19
精品课件
其他尚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 及药物所至.
精品课件
7
病因和发病机制
是否发生肺炎决定于两个因素: 病原体 宿主因素
精品课件
8
三、感染途径
CAP : 空气吸入 血流播散 临近感染部位蔓延 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HAP : 胃肠道定植菌的误吸 人工气道
精品课件
9
四、分类:
(一)病因分类 (二)解剖分类 (三)发病场所分类
水肿 X线显示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密度
增高阴影,可呈网状,其间有小片肺不张。
精品课件
26
间质性肺炎
精品课件
27
间质性肺炎
精品课件
28
(三)按场所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精品课件
29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
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 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 炎。
精品课件
10
(一)病因分类
更有利于临床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精品课件
11
病原体
(一)细菌性肺炎: 1. 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等 2. 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
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 厌氧菌
精品课件
12
(二)病毒性肺炎: 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34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
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 质性疾病、肺水肿、肺栓塞、肺嗜酸性粒 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
可建立临床诊断。
精品课件
35
HAP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以下两项 或以上即可诊断:
1.发热超过38° 2.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3.脓性气道分泌物
(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四)真菌性肺炎: 白色念珠菌、曲菌等
(五)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立克次体、衣原体、弓形体、原虫及寄生虫等
精品课件
13
其他:物理、化学及过敏性肺炎 1. 物理因素:放射线等 2. 化学因素:刺激性气体、液体等 3. 过敏原
精品课件
14
细菌性肺炎
精品课件
4
一、肺炎定义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 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 疾病之一
精品课件
5
第一节 肺炎概述
WHO资料显示肺炎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2位 死亡原因,在我国则居第5位
精品课件
6
二、病因
以感染为最常见,如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
右中叶肺炎
20
右中叶肺炎 CT片纵隔窗
精品课件
21
小叶性肺炎
即支气管性肺炎: 炎症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
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X线显示沿肺纹理分布的融合性斑点状阴影
精品课件
22
精品课件
23
小叶性肺炎
精品课件
24
精品课件
25
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累及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周围,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
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精品课件
33
精品课件
FIGURE . Radiologic diagnosis of pneumonia. A standard posteroanterior radiograph in a 70-year-old woman demonstrate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by right multiloba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neumonia and empyema.
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属等
肺炎球菌(30%) 金黄色葡萄球菌(10%)
精品课件
32
CAP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1.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患者症状加 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
1.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肺炎的诊断程序。 3.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 4.常见病原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 (三)了解:
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精品课件
3
讲授主要内容
一、定义 二、病因 三、感染途径 四、分类 五、诊断 六、严重程度评估 七、确定病原体 八、治疗
精品课件
36
HAP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所见对HAP的 诊断特异性甚低.
应注意排除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基础疾病肺侵犯、药物性肺损伤、肺栓塞 和ARDS等。
肺炎球菌(40%)
革兰阴性杆菌(20%),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炎 克雷伯杆菌
精品课件
30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感染潜 伏期,
入院48h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 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精品课件
31
HAP
占全部院内感染的第3位 革兰染色阴性杆菌(5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肺部感染性疾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丁震
精品课件
1
第一节 肺炎概述 第二节 细菌性肺炎 第三节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精品课件
2
第一节 肺炎概述
讲授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 1.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2.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X线表现。 (二)熟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