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华图名师模块1班-言语理解讲义(顾斐)
公务员行测双校的免费高清课件下载地址

以下是公务员各班次(华图+中公)高清视频课件+讲义免费下载地址。
因为是免费用户,网盘下载页面会有广告弹出,大家把广告关闭就行了,把地址复制到地址栏就可进入到下载页面,因为文件较多,大家可以慢慢下载,不必一次下完,大部分课件都已经打包,全部是免费的,大家可以放心下载。
华图行测各班次高清下载地址2012+20131.2012华图冲刺班2012HT李委明数量关系冲刺班./file/114308632012HT李委明资料分析冲刺班./file/114319062012HT蔡金龙判断推理冲刺班./file/114312672012HT顾斐言语理解罗红军常识判断冲刺班/file/114298242012HT国考名师模块班蔡金龙判断推2012华图国考名师模块板蔡金龙判断推理1./file/115827882012华图国考名师模块板蔡金龙判断推理2./file/115871292012华图国考名师模块板蔡金龙判断推理3/file/115932612012华图国考名师模块板蔡金龙判断推理4/file/115932622012华图国考名师模块板蔡金龙判断推理5./file/115932642012HT国考真题班2012HT国考行测真题班12012HT国考行测真题班2/file/114297242012HT国考行测真题班3/file/114297722012华图高分技巧班2012HT高分班15分钟搞定资料分析1/file/114615562012HT高分班15分钟搞定资料分析2/file/114626202012HT高分班20分钟搞定数量关系1/file/117094092012HT高分班20分钟搞定数量关系2/file/117094112012HT高分班35分钟搞定判断推理1/file/117094132012HT高分班35分钟搞定判断推理2/file/117094152012HT高分班35分钟搞定言语理解与表达/file/115346702012HT高分班十五分钟搞定常识判断/file/115374472012华图国考2012年魏华刚数量关系强化提高班2012华图国考2012年魏华刚数量关系强化提高班1 /file/115621702012华图国考2012年魏华刚数量关系强化提高班2 /file/115647412012HT章晓铭言语理解强化提高班/file/115879822012HT魏华刚资料分析强化提高班/file/115932672012年HT张超判断推理强化提高/file/116496342012HT高频考点班顾斐言语理解与表达/file/116691112013HT名师模块班张超判断推理2012华图名师模块班-判断推理习题(张超).pdf2012华图名师模块班-判断推理讲义(张超).pdf/file/9560374第1讲:判断推理概述.avi/file/9560388第2讲:图形推理——数量类.avi/file/9560419第3讲:图形推理——位置类.avi/file/9560430第4讲:图形推理——样式类.avi/file/9560434第5讲:图形推理——重构推理.avi/file/9560439第6讲:逻辑判断概述、翻译推理概述.avi/file/9560467第7讲:翻译推理、真假推理.avi/file/9560488第8讲:分析推理、隐形结论.avi/file/9560498第9讲:逻辑判断加强型.avi/file/9560511第10讲:逻辑判断削弱型.avi/file/9560523第11讲:定义判断.avi/file/9560531第12讲:类比推理.avi/file/9560538第13讲:高分练习——图形推理数量类真题解析(1).avi /file/9560556第14讲:高分练习——图形推理数量类真题解析(2).avi /file/9560565第15讲:高分练习——图形推理位置类真题解析.avi/file/9560572第16讲:高分练习——图形推理样式类真题解析.avi/file/9560585第17讲:高分练习——图形推理样式类及空间重构真题解析.avi /file/9560596第18讲:高分练习——逻辑判断翻译推理真题解析.avi/file/9560607第19讲:高分练习——逻辑判断真假推理真题解析.avi/file/9560632第20讲:高分练习——逻辑判断分析推理真题解析.avi/file/9560647第21讲:高分练习——逻辑判断加强型真题解析.avi第22讲:高分练习——逻辑判断削弱型真题解析.avi /file/9560671第23讲:高分练习——定义判断真题解析.avi/file/9560680第24讲:高分练习——类比推理真题解析.avi/file/95603732013HT名师模块班罗红军常识判断第1讲:常识概述、法理学.avi/file/9550494第2讲:宪法(一).avi/file/9550501第3讲:宪法(二).avi/file/9550506第4讲:宪法(三).avi/file/9550508第5讲:宪法(四).avi/file/9550513第6讲:行政法(一).avi/file/9550516第7讲:行政法(二).avi/file/9550520第8讲:行政法(三).avi/file/9550523第9讲:行政法(四).avi/file/9550526第10讲:行政法(五).avi/file/9550531第11讲:民法.avi/file/9550534第12讲:刑法.avi/file/95505402013HT名师模块班顾斐言语理解与表达13年名师模块班-言语理解与表达【顾斐】第1-8讲.7z /file/1155409513年名师模块班-言语理解与表达【顾斐】第16-22讲.zip /file/1155767513年名师模块班-言语理解与表达【顾斐】第9-15讲.zip /file/115557752013HT名师模块班李委明资料分析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1.avi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2.avi /file/9526310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3.avi /file/9526671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4.avi /file/9527875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5.avi /file/9531430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6.avi /file/9531684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7.avi /file/9531936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8.avi /file/9532261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9.avi /file/9532644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10.avi /file/9532829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11.avi /file/953306413年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12.avi /file/9533913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李委明.pdf/file/95310452013HT强化提高班蔡金龙逻辑推理13年强化提高班-逻辑推理(蔡金龙)1-6.rar /file/97079472013HT真题解析班2013年华图真题解析班.rar/file/96022692013年华图真题解析班(补充).rar/file/9602133中公行测各班次高清下载2012中公专项班2012ZG专项班行测判断推理1.zip/file/116691162012ZG专项班行测判断推理2.zip/file/116691172012ZG专项班行测数量关系.zip/file/116691182012ZG专项班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zip /file/116691192012ZG专项班行测资料分析.zip/file/116691202012中公常识判断专项班2012ZG专项班行测人文科技时事常识.zip /file/11709426 2012ZG专项班行测公文常识.zip/file/117094282012ZG专项班行测常识法律常识01-08.zip /file/117094302012ZG专项班行测法律常识09-14.zip /file/117094342012ZG专项班行测政治常识.zip/file/117094322012ZG专项班行测管理常识.zip/file/117094382012ZG专项班行测经济常识.zip/file/117094402012中公国考深度班2012中公国考深度班判断推理.zip/file/116691212012中公国考深度班数量关系.zip/file/116691222012中公国考深度班言语理解与表达.zip /file/116691232012中公国考深度班资料分析.zip/file/116691242013中公速解技巧班2013ZG速解技巧班推荐判断推理.zip /file/116691272013ZG速解技巧班数量资料.zip/file/116691282013ZG速解技巧班言语理解.zip/file/11669129。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讲义(顾斐)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高尔夫球手不再喜欢使用旧球
B.高尔夫球运动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C.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
D.越来越多的厂家生产出带凹点的高尔夫球
【答案】C
5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例 1】数字世界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 能力。
文中的“变化”指的是( ) A. 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发生的变化 B. 有效利用通信频道,实现资源共享 C. 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D. 从各方面给人们提供异步能力 【答案】D 【例 2】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 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机制来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利。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司法机关执法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B. 司法机关的执法过程也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C. 目前缺少保障机制来弥补被司法机关侵犯的权利 D. 制定规范和约束司法机关执法过程的法律势在必行 【答案】C 【例 3】现代中国大学生求职的压力越来越大,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有 失落的感觉和悲观情绪。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 竞争,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对于大部分从小到大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指 令拼命读书,考上重点大学后却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切实有效的指 导。 这段文字的论述中心是( ) A. 大学生的求职压力 B. 如何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途 C.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D. 大学生需要增强心理承受力的指导 【答案】D
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
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顾斐言语高分技巧讲义

五、词语理解题、代词指代题.....................................................................................18
知识回顾 ........................................................................................................................18
第二章 选词填空 .......................................................... 23
知识回顾 ........................................................................................................................23
精选例题——变型的细节判断题 ................................................................................15
习题: ............................................................................................................................16
精选例题: ......................................................................................................................9
顾斐言语高分技巧讲义答案1

四、细节判断题
Hale Waihona Puke 精选例题——典型的细节判断题
习题:
1. 【答案】B 【解析】 文章概括来说即为了目标匆忙赶路往往忽略了沿路的风光, 最后才发现原来途中的 遭遇正是所觅。因此 A 项、C 项和 D 项都是文意的表述。只有 B 项表述有误,文中侧重心态 的转变,而非鼓励放弃目标,因此 B 项为正确答案。 2. 【答案】D 【解析】D 项表述有误, “文化才有异质性,文明没有”一句无从得出,虽然文中提到了“尊 重文化的异质性”但是并不能从而得出文明没有,因此 D 项不符合文意。 3. 【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句“不过,就日常口语而言,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仍然大大高于双 音节词”一句可知 B 项表述正确。
精选例题——结论、必要条件、递进、并列
习题:
1. 【答案】C 【解析】首句提到女性在不断创造着骄人业绩,最后用结论性引导词“因此”引出文段的主 题句,即“一个成功的女性背后往往是她那旁人难以体会的艰辛”一句,换言之即 C 项“女 性要在事业上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2. 【答案】D 【解析】首句谈到了相声在传媒与俱乐部中冷热差别的现状,接着就通过必要条件“只有” 一词提出了核心观点“只有回到群众,回到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由此符合主题句 的一项应该是 D 项。 3. 【答案】A
1
华图网校
客服电话:400-678-1009
【解析】整个文段通过论述了巧克力中三种成分的含量及功效来综合论述了巧克力的作用, 即促进神经兴奋。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A 项。
精选例题——行文脉络
习题:
1. 【答案】A 【解析】文段属于一个分—总式的行为脉络。前几句提到了妇女受到的一系列限制,如“国 力限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 “受教育机会和程度少” 、 “家务、子女限制其流动”等因此,最 后点出结论即尾句“造成男女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 。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A 项。 2.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论点,即人们对于老虎的生活区域有认识上的偏差,并非山上而是从 平原退出。 接下来引用了唐宋以及一些成语的例子来对首句观点进行论证, 属于文段的分论 点。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B 项,即“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 。 3. 【答案】D 【解析】文段中一直是围绕中国政治家进行的论述,而选项 ABC 项都谈的是“中国人” , 因此正确答案是 D 项。
《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宝典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四)信息推断 类
一、词语理 解题
二、语句理 解题
一、代词指 代题
二、词语指 代题
第三章 语句表达
01
语句表达 题型综述
02
突破模块 一:从语 用层面, 考查优化 表达第 一...
03
考点透析 及真题精 粹
04
第二节 语句衔接 题
06
第三节 下文推断 题
05
考点透析 及真题精 粹
考点透析及真题 精粹
考点透析及真题 精粹
第二节 成语辨析
考点透析及真题 精粹
第三节 关联词辨 析
考点透析及真题 精粹
逻辑填空全真测 试题库
一、感情色彩 二、语义轻重
三、表达风格 四、语素差异
★六、搭配范围
五、词性功能
★七、语境信息 与限定性选项
01
一、成语 的感情色 彩
02
二、成语 的搭配范 围
03
三、成语 的句法功 能
02
二、修辞 手法
03
三、诗词 鉴赏
04
四、错别 字辨析
06
六、字词 释义及使 用
05
五、字词 注音
七、关联词使 1
用
2
八、文体风格
3
九、纪年方法
4
十、说明方法
5 十一、句式结
构
一、应该删 类
二、可以删 类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06
第二节 意图判断 题
01
考点透析 及真题精 粹
02
第三节 态度观点 题
03
考点透析 及真题精 粹
04
第四节 细节理解 题
06
第五节 词句理解 题
05
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表达:病句详解精讲 华图教育 顾裴

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表达:病句详解精讲来源:华图教育作者:顾斐语句表达是公务员考试中一种比较成熟的题型,尤其在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
北京、广州、上海、河北、天津、浙江、黑龙江等省市的招考中对语句表达都进行了考查,因此对于报考地方公务员的考生来说这一题型至关重要!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句法结构正确掌握与词语正确使用的能力,需要考生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具有较高水平,考查题型主要是病句、歧义句、长句理解。
三类题型根据考点的不同进行划分。
其中病句是最常见的一种题型,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考生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歧义句实际上属于病句的一种,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特点并常常被独立列为考点,因此将其单独分为一类,长句理解比较特殊,主要考查考生对于长句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在江苏和广州的考试中有所体现。
题型综述病句是语句表达中一种重要的考查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句法结构正确掌握与词语正确使用的能力,需要考生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具有较高水平,重点要求考生对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逻辑矛盾和用词不当这五个主要语病类型有深刻的认识。
考生应当对病句的主要类型十分熟悉,并通过不断练习使自身的语感和做题技巧得到提高,以适应考试的需要。
技法点晴语句紧缩法是指通过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把句子缩短简化的方法。
句子的主干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应首先检查它们是否有语病。
其次检查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枝叶成分是否存在语病。
如果是一个复合句,除了一个单句一个单旬地检查外,还应该把单句配合起来,看看整个句子意思是否连贯,是否符合逻辑。
有些句子的成分比较复杂,.不容易直接找出它的主干和枝叶所在,这时使用语句紧缩法可以使句子显得简洁清晰,更易查找错误。
语句紧缩法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方法,在检查病句时都可以应用,考生应该熟练地掌握这一方法。
真题点击例1、(2002年广东)他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例2、(2003年广西)国外的汽车厂家的年产量不但比我们多,而且花色品种也比我们丰富。
顾斐郜爽言语(基础篇)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动宾短语=v.+n. 标志词: 的——定语(前置)地——状语(前置) 得——补语(后置)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 1、具有审题意识 2、明确题型分类1、同义替换2、精简替换1、背景常出现在段首,引出下文重点,故背景不重要。
2、背景的类型:(1)时间/地点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明清之际、建国初期、目前、日前、当下;在美国、在中国北方(2)分析形势:随着……的变化/提高/下降/紧张/发展/日益突出等,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情况下1、作用: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重点阅读援引之后的语句。
2、类型: 前半句 后半句(1)正向援引 (正如) 结论性引导词——因此、所以等 (2)反向援引 一家之言 转折性引导词——但是、然而等有人认为、大多数人们以为、有一种看法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①分步解题②替换压缩③成分分析④背景铺垫⑤援引观点片段阅读十五大技法1、正确答案的倾向性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2、类型:(1)积极的倾向性(2)消极的倾向性 从表面上看、看上去、似乎、好像、所谓的、遗憾的是 1、作用:(1)为了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例子本身并不重要,可以略读或快速浏览。
(2)围绕例子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2、类型:(1)显性:比如、例如、XX 就是一个例证、以XX 为例(2)隐性:数据、年份、人名、地名、术语 1、前提:代词指代的是前文的宏观内容。
2、运用:指代类的代词引导出一个主题句。
1、作用:(1)为了证明前后出现的结论或观点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原因的位置来寻找前后的主题句。
(2)原因本身并不重要,因此阅读时可以快速阅读。
(3)围绕原因进行表达的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2、类型:(1)阐明援引——引出观点(2)点明观点——阐明原因(原因补充) (3)点明观点——查明原因——重申观点10相对绝对⑥表达倾向法⑦举例论证⑧原因推断⑨指代引导片段阅读十五大技法 1、绝对法:通常过于绝对化的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言语理解课堂笔记

言语理解课堂笔记(华图顾斐老师)关联词语(微观)1. 并列复句(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单用的“又、同样、同时”等,这些词语多用在后续分句中。
双用的“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而用两句结构一致的句子表示并列关系。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理论要点】1.重点是一致的,针对主旨题要全面的概况,没有次重点,不得偏颇,A+B2.无次序,3.分句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存:互为解释,补充说明,同意向的关系一种是相反或相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同角度,反意向的关系多重复句看大主语表现形式:一种是关联词一种是符号:顿号,句式相同2.递进复句【典型格式】“不但……,而且……”。
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 【关联词】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还有“不仅”、“不单”、“不独”、“不只”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甚至”“更”等。
“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理论要点】3.因果复句【典型格式】“因为……,所以……”【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等。
【理论要点】结论后面是重点因为。
由于。
引导的是原因从句,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出结论之所以。
是因为。
重点在后半句,通过倒装语句的形式强调原因4.转折复句(重点)【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 (弱转折)【关联词】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词填空 ........................................................................... 60
知识点:实词辨析 .................................................................... 60 知识点:成语辨析 .................................................................... 65 知识点:实词辨析+成语辨析 ........................................................... 67
【总结】
1.
。
2.
或
。
例: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 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 配合与支持。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无法有 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产品本身,更要选择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高科技产品如电脑等,用户愿意多花 10%的价钱来购买 服务好的同质产品。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IT 产品的售后服务很重要
B.IT 产品的服力性很强
C.IT 产品专用性强,技术要求高
D.用户愿意多花钱来购买 IT 产品
题2:21世纪的教师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还应是知识的助产士。
绪。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就业
机会和发展前景,对于大部分从小到大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指令拼命读书,考上重点大学后却不知道该干
什么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生的求职压力
B. 如何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途
对上句中教师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A. 不是传播信息,而是传播知识
B.不仅传播信息,而且传播知识
C.不仅传播信息,而且帮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D.不是传播信息,而是帮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题 3: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
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D ) A. 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 B. 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C. 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D. 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 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 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B ) A.必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B.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 C.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 D.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 例:清代余云涣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联曰:“不要百姓半元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两千石, 所造何功?”此联告诫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要 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D )
名师模块班讲义
学习言交流语QQ理:19解62 93与0 或表185达0593 833
主讲:顾斐
目录
片段阅读 ............................................................................ 3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 3 知识点:递进复句 ..................................................................... 4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 5 知识点:转折复句 ..................................................................... 6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 9 知识点:因果复句 .................................................................... 10 知识点:选项差异法 .................................................................. 13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 13 知识点:显性并列复句 ................................................................ 16 知识点:隐性并列复句 ................................................................ 17 知识点:杂糅复句 .................................................................... 19 知识点:行文脉络 .................................................................... 21 知识点:辅证法 ...................................................................... 24 知识点:意图推断题(一) ............................................................ 26 知识点:意图推断题(二) ............................................................ 30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 33 知识点:变形的细节判断题 ............................................................ 38 知识点:相对绝对法 .................................................................. 39 知识点:词语理解题 .................................................................. 40 知识点:代词指代题 .................................................................. 42 知识点:词语指代题 .................................................................. 44 知识点:语句排序题 .................................................................. 45 知识点:结语推断题 .................................................................. 48 知识点:语句衔接题 .................................................................. 50 知识点:标题填入题 .................................................................. 52 知识点:态度观点题 .................................................................. 54 知识点:排同求异法 .................................................................. 56 知识点:表达倾向法 .................................................................. 56 知识点:主体排除法 .................................................................. 57 知识点:背景铺垫法 .................................................................. 58
Ø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做题原则】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