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自我调节个性心理特征共5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个体心理

心理学个体心理

心理学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等。

个性倾向性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

包括能力和人格(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系统)。

个体心理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经验等。

遗传因素提供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但环境和经验对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社会文化、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都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个体心理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和特点,心理学家可以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个体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成长。

总的来说,个体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涵盖了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各个方面。

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

个性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个性规律性:1、个性的显著标志是其独特特性,即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性。

2、形成个性过程的规律性。

3、个人行动的规律性。

个性概念: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

个性的特征:整体性、个别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个性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

个性和个体的区别和联系:人类个体是族类发展和遗传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因此个体既具生理面貌特点,又具心理面貌特点。

个性则是指心理面貌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的概念比个体的概念要更狭窄些。

总之,不能把个体和个性相混淆,否则将导致个性先天决定的错误。

在区别个体和个性这两个概念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事实上正常人身上并不存在无个体的个性,也不存在无个性的个体。

如果看不到个体和个性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将会导致二元论的错误。

个性结构的基本原则:1、把人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

2、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3、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4、个性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

个性的狭义结构: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广义结构: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个性看成是受社会制约的人的个性,标志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系统个性倾向性: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动力特征。

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方面。

也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水平。

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状态: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是受机体内外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1、个性结构中的无意识假说:无意识(本能的原始冲动,被压抑的记忆、动机、态度)、前意识、意识。

程正方《心理学》第9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程正方《心理学》第9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 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
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 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
时髦等。
我饿!!
想让人陪!!
一、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1.理论提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 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 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 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 一个系统。
•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 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 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西方心理学中关于个性结构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二)卢特卡尔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三)艾森克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本我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例如,我们有性欲的 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 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
需要
动机
行为
诱因
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一、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需要: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 关的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 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等
社会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 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

心理学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概述

心理学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概述

8
• (4)尊重的需要
• 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自身的对 于实力、成就、胜任感、自信、独立等的期望,这是自尊 的需要;第二是对于地位、声誉、名望、赞赏等的愿望, 这是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
• (5)自我实现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充分发挥自己
的潜能,成为所期望的人物的倾向。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
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
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 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1 6
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 生理性需要:指个体维持生存和繁衍种族的需要。 – 社会性需要: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 (二)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4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的生平
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1908—1970)是人本主义 心理学最主要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父母是从俄国移居美国 的犹太人。 1951年马斯洛应邀担任布兰迪斯大学心理学系 教授兼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开始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 的心理进行研究,出版了《动机与人格》(1954)和《存在 心理学探索》(1962)。这两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奠定了人 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967年,马斯洛被推选为美国 心理学协会主席。1970年,因心脏病去世。
2 5
(五)认知理论
• 1、期待价值理论
– 这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 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04第四章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04第四章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2020/12/20
宝马3系列
• 宝马3系列是宝马车中最便宜的系列。据分 析,这一车型的买主具有以下特点:年轻的 白领,具有高收入潜力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是独立的思想者,攀比心理不强,希望拥有 一个能表现自我的品牌。根据购买者的这种 个性,创建品牌个性和价值的同时,宝马公
司为宝马3系列确定了以下内容:年轻、动 感、快乐和运动性。
04第四章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重点与难点:消费者气质、性格、能力的概 念及其差异。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消费者气质、性格、能 力的概念及其差异;了解针对消费者的一般 心理过程和消费者之间的个性心理差异,经 营者所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2020/12/20
导入案例:宝马汽车与个性
• 不同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个性的消 费者对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有些消费者甚 至把产品品牌当做自我个性的延伸。企业创 建品牌的关键是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他们 的自尊、希望和追求、动机和行为。宝马在 创建品牌时,正是不折不扣照此去做的。宝 马以消费心理学的数据为依据,确定了三大 细分市场,分别向其提供3、5、7系列车型。
一方面,在所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唯有人 的性格与个性需要、动机、信念和世界观联系 最为密切。性格是一个人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集 中体现,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
另一方面,性格对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具有重要 的影响。性格的发展制约着能力和气质的发展 ,影响着能力和气质的表现。
2020/12/20
二、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2020/12/20
4.2消费者性格上的差异
一、含义 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
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的心理 标志。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 第十四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 第十四章
QQ:178990915 电话:18981539788 E-mail:jksyf@ 1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 一、个性的概述 • 二、需要 • 三、动机 • 四、动机理论及应用 • 五、学习动机
2
一、个性的概述
• (一)个性的一般概念 • 1. 什么是个性 • 个性(individuality)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 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 总和。 • 在西方,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 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以表示所扮 演的角色。现代心理学中个性一词,沿袭了 它的含义,以说明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 的角色。 3
20
• 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 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心理面貌 也不完全相同。 • 如有的人待人热情,有的人表现冷漠; 有的人视觉感受性强,有的人听觉感 受力强;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 志薄弱等。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 与人之间在个性上毫无相同之处。
18
3. 个性的独特性
• 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 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每一个人的个性都由独特的个性倾向 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
19
• 个性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便是它的独特 性,亦即个别性,是一个人所独具色 彩的心理面貌和特征,它是一个人的 心理倾向、心理特点和心理过程的独 特结合,其中包含兴趣、需要、动机、 信念、世界观的特点,能力、性格、 气质的特点和认识过程、情感和意志 等特点的独特结合。
26
•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不是 彼此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 一起,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 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 的调节; • 另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性倾向性的变化 和发展。 • 因此说,个性是一个多种因素有机联 系的统一整体。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个性心理特征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个性心理特征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能力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能力的性质,可以分为一般 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能力所涉及的心理 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动 作能力;根据能力的功能,可以分为模仿 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总结词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详细描述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遗传 因素为个体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环境因 素和教育因素则通过影响个体的经验和知识 积累来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个体 自身的努力和自我调节也是影响能力发展的 重要因素。
04
能力
能力的定义
总结词
能力是指个体完成特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详细描述
能力是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总和,包括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这些心理特 征在个体完成各种活动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决定个体能否成功完成活动的重要因素。
能力的分类
总结词
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VS
THANKS
感谢观看
情感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自 我控制能力。例如,通过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家庭教育配合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个性 心理特征,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例如,家 长可以与教师合作,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不 同情境和挑战。
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为其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职业和发展方向。
气质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篇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

第二篇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
第十六页,共58页。
(二)社会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认知者因素: (1)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4)认知偏见:
认知对象的因素 (1)魅力;
(2)知名度;
(3)认知对象的主观表现。
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2)特定的背景。
第十七页,共58页。
(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与管理行为
部原因引起的,那么就可以推测出该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并对 该行为的再次出现进行预测。
第二十一页,共58页。
3. 归因理论
4. (2)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人们在试图归因时可能用到的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 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三种信息的使用:
一贯性信息:即个体的行为在前后不同的时间内,或在其它 场合的行为是否前后一贯;
对于成功的归因不同,行为也不同: A:归结为内部原因(能力,努力),个体会感到满足和自豪; B:归结为外部原因(任务简单,运气好),个体感到惊奇和感激; C:归结为稳定因素(能力,难度),个体工作的积极性可能会
增加,也可能会降低。
D:归结为不稳定原因时(努力,运气),个体会产生迷盲和不自信感, 工作积极性可能会提高,也可能会降低。
一致性信息:个体的行为是否与周围其它人有相同的反应;
区别性信息:在对待不同的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 别。以上三类信息的使用情况,决定了我们对行为归因的可 先靠程度。
第二十二页,共58页。
(2)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区别性



行为信息
一贯性



一致性



归因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