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对仗基础
诗文对仗口诀

诗文对仗口诀
诗文对仗口诀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2.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3. 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4. 渔对猎,钓对耕。
玉振对金声。
雉城对雁塞,柳枭对葵倾。
5. 红对紫,白对青。
渔火对禅灯。
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
龟曳尾,鹤梳翎。
月榭对风亭。
6. 明对暗,淡对浓。
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这些口诀都是用来帮助诗人和作家创作对仗工整、意义相应的诗文。
通过对仗,可以增强诗文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使其更加易于记忆和传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口诀并不是固定的规则,而是参考和指导,具体的对仗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诗文内容和语境进行调整和变化。
古诗对仗工整基本知识

古诗对仗工整基本知识
古诗对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色表现形式,它是指在古诗中,通过音韵、字义等方面的相互呼应,使得诗句之间产生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下面我来简要介绍古诗对仗的基本知识。
韵脚对仗
韵脚对仗是古诗中最常见的对仗方式,它主要通过诗句末尾的韵脚字来实现。
在古代,韵脚主要分为平声、仄声和声调两类。
平声指韵脚字的声调为轻声,如“江”、“花”;仄声指韵脚字的声调为除轻声外的其他声调,如“鸟”、“风”;声调是指韵脚字的声调特点,如平声的声调为轻声,仄声的声调为除轻声外的其他声调。
在古诗中,一般要求相邻的诗句的韵脚字要相同或相近,使得整首诗的音韵和谐。
比如杜牧的《秋夕》中有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这里的“屏”和后面的“清”正好形成了平仄相间的对仗。
词义对仗
除了韵脚对仗外,古诗还常常通过词义的对仗来增加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
词义对仗是指诗句中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对应或相对照,形成一种呼应的效果。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这里的“行”和“声”正好形成了词义上的对仗。
对仗的分类
古诗对仗可以分为平仄对仗、押韵对仗、对仗句对仗等多种形式。
平仄对仗是指平声和仄声的对仗,押韵对仗是指韵脚字的对仗,对仗句对仗是指整个诗句的对仗。
这些对仗形式的运用,可以使古诗更加工整、优美。
古诗对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通过韵脚对仗和词义对仗等方式,使得古诗在音韵和意境上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对于学习和欣赏古诗,了解古诗对仗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对联 古诗中的对仗

另有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才华横溢,曹植走 七步、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 分析:上联看似平常,实际上设了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 “巧”字。前面的“足智多谋”修饰孔明,而“巧”字则修饰 了“借箭”,“借箭”属动宾结构,在动宾结构前面再加上一 个形容词,这个题难度较大。 才华横溢,曹植走七步这个答案是不能得分的。抛开前面的 “才华横溢”不说,后面的“走七步”怎么能对“巧借箭”呢? 很明显 ,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就比较工整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三个参考答案,分别是: 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中间一联,“义盖云天”是不能对“足智多谋”的。前者 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并列结构,结构不同,何以成对?另两联 可以成对,但上下联之间毫无关联。这样组成的对联其实没有 什么意义,近于文字游戏。对联应该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二、对联的种类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来春去春常在 春满乾坤福满门 庆欢庆乐庆有余
2.门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刻于 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斋墙壁 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14) 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
(15) 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求( ) (16) 瓦缶澄来银有影;金刀割处玉无瑕。( ) I、照相馆 F、豆腐店
如描写三峡仙境的: 两崖如剑立,一江似布悬。
描写鼓浪屿情趣的:(不是一般重字,追求一种格式) 雾销山头山镇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咏人称美的三苏祠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叹感伤时的岳阳楼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叹山称奇的泰山南天门楹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古诗中的对仗

如描写三峡仙境的: 两崖如剑立,一江似布悬。
描写鼓浪屿情趣的:(不是一般重字,追求一种格式) 雾销山头山镇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咏人称美的三苏祠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叹感伤时的岳阳楼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叹山称奇的泰山南天门楹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考点探究:
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它言简意深,对 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 艺术形式。 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 也属于仿写句式考查范围,是语法知识、文化知识 和思想积淀的综合体现,它直接指向考生语文素养 的考查。 能力要求:D(表达应用)
对联的基本知识
卷别
广 东 浙 江
题目设计
命题材料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联,请对出下联。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 拟下联。 学问藏今古
福 建
全国 甲 全国 乙
全国 丙
全国 丁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 数相等、结构相似的 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平仄不论) 第一题①处处春光好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面两题都是 第一题①春晖盈大地②科学能致富 春联的上联,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请选择其中一 第一题①扫千年旧习②祖国江山好 题对出下联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第一题①爆竹声声脆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⑤内容相关 。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 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 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 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 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 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古文中的对仗格律知识点总结

古文中的对仗格律知识点总结古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对仗格律形式是其独特之处。
在古代文学中,对仗格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丰富了古文的表达方式,增添了文章的韵味。
本文将对古文中的对仗格律知识点进行总结,供读者参考。
一、对仗格律的定义与特点对仗格律是指在作品中,通过音义、形象、结构等多方面的对仗、呼应关系,使整篇文章既有整体的和谐统一之感又有节奏感,形成一种音韵美和形式美。
它是古文中独特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诗词、辞赋等文体中。
对仗格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音韵对仗:通过相同或相近的音韵关系来达到对仗的效果,如平仄对仗、押韵对仗等。
2. 意义对仗:通过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意义来达到对仗的效果,如同义对仗、反义对仗等。
3. 词句对仗:通过对句子结构、用词的对称和对比来达到对仗的效果,如对称句、并列句等。
4. 篇章结构对仗:通过整篇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呼应和照应来达到对仗的效果,如首尾呼应、中心突出等。
二、对仗格律的种类对仗格律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平仄对仗:平仄对仗是指通过平声和仄声的交替搭配,使诗句在音韵上达到对仗的效果。
平声指声调平缓的字音,仄声指声调高低变化的字音,它们相互对立、相互呼应。
2. 押韵对仗:押韵对仗是指通过诗句末尾的韵脚或词语的韵脚相同或相似,使诗句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3. 同义对仗:同义对仗是指通过使用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使文章在表达上产生呼应和对仗的效果。
4. 反义对仗:反义对仗是指通过使用意义相反的词语,使文章在表达上产生对比和对仗的效果,以增强表达的冲突和辩证性。
5. 对称句:对称句是指将两个句子通过结构、语义或词语呼应达到对仗的效果,常见的有平行句、对偶句等。
6.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句并列排列,通过句子结构的对称性来达到对仗的效果。
三、古文中的对仗格律的应用在古文中,对仗格律是一种修辞手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体中,其主要作用有:1. 音韵美:对仗格律通过音韵的呼应和对比,增加了文章的音乐感和韵律感,使文章更加优美动听。
古诗对仗歌诀

古诗对仗歌诀2016-03-29 22:33阅读:79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花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
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葺葺(茸茸?)。
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汉兴推马武,诛夏着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对飞艭。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洒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左足右双)。
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四支】泉对石,干对枝。
诗词写作指导: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之对仗

诗词写作指导: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之对仗文学中运用字句的对称和意义的相关来增强内容表达效果和文字语音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称为'对偶'。
在诗词中,对偶也称'对仗'(意思是像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而整齐地排列。
(一)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具体要求是上下两句(分别称为'出句'和'对句'必须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类相同,词义相关。
1字数相等字数相等是指出句的字数与对句的字数相等。
如在五言诗中,出句和对句都是五字;在七言诗中,出句和对句都是七字。
2平仄相对平仄相对是指出句和对句中每一个相对应的字的平仄声调要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3词类相同词类相同是指出句和对句中每一个相对应的词语的类别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如果是词组,则要求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
出句与对句的词类相同也就决定了这两个句子的句形结构一致。
4词义相关词义相关是指出句和对句中所对应的词语意义上的关联性。
词语意义的范畴极广,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大类,如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人类、物类等。
这些大类还可以细分,如物类可以细分为动物类、植物类、无生命类等。
它们仍可以再分,如无生命类可再分为食品类、工具类、书画类,等等。
如果两个词在意义上同属于某一类别,则认为这两个词的词义是相关的,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如果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类相同且词义相关,则称此对仗为'工对',即对得工整。
如果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类相同但词义不相关,则只能算是'宽对'。
词义关联性越强,即两个词的词义同属的类别越细,则对得越'工'。
下面举一些近体诗中对仗的例子: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对仗)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对仗)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诗词对仗规律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对仗”规律
只有颈联对仗的旧称“蜂腰格”,首联和颈联对仗而颔联不对的旧称 “偷春格”,只有颈联、尾联对仗的旧称“藏春格”。
例9:下第 贾岛 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颈联对仗—— 蜂腰格)
例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首联、颈联对仗—— 偷春格)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对仗”规律
一般要求颔联、颈联对仗。也有例外。 例1: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工对:如颔联有人名对、时令对、人事对、动词对、动物对。 借对:如颈联“沧海”对“蓝田”为专名对,“沧”借为“苍”又 成颜色对。此为借音对。
例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下洛阳。(后三联对仗)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对仗”规律
近体诗偶有全篇对仗的,也偶有通篇不对仗的。如: 例7: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篇对仗) 例8: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通篇无对)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对仗”规律
只有颈联对仗的旧称“蜂腰格”,首联和颈联对仗而颔联不对的旧称 “偷春格”,只有颈联、尾联对仗的旧称“藏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句对
诗词中有的在一句中自成对仗,叫 “当句对”。 ||---|| 戎马不如归马逸, --|||-- 千家今有百家存。 ——唐· 杜甫《白帝》
对 联 要 点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1. 将下列打乱了语序的唐诗调整为 正确的语序 山中寡妇
作者: 杜荀鹤
B/据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 排除A项;据项羽带八千江东子弟反抗暴秦的史实,排 除D项;B、C两项在句法结构和词性对照上均符合对 联的特点,而据对联上下两联尾字仄起平收的一般原 则,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项。
[2009湖南卷]
4.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 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3.下列打乱了语序的诗句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宿府 杜甫 ①风尘荏苒音书绝 ②独宿江城蜡炬残 ③强移栖息一枝安 ④中庭月色好谁看 ⑤已忍伶俜十年事 ⑥关塞萧条行路难 ⑦清秋幕府井梧寒 ⑧永夜角声悲自语 A ⑤③①⑥⑧④⑦② B ⑤③⑧④①⑥⑦② C ⑦②①⑥⑧④⑤③ D ⑦②⑧④①⑥⑤③ D/根据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双句末字押 韵以及诗句内容的起承转合等原则即可推出。
||---|| 两岸严风吹玉树, --|||-- 一滩明月晒银沙。 --||--| 因寻野渡逢渔舍, ||--||- 更泊前湾上酒家。
——唐· 韦庄《夜雪泛舟游南溪》
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 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 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 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 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 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平仄相对
对仗的基本形式: (对仗方式) 工对 宽对 借对
(语意关系) 正对 反对
交错对
隔句对
流水对
起
承 转 合
旅夜书怀 杜甫 ||--|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句式 ---|| ||◎-△ 词性 一三五不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二四六分明 ◎|--| --||△ 平声:-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仄声:| ---|| |||-△ 韵脚:△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
1 .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 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 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 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 风波两地心伤
答: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 心伤两地风波
隔句对 ||--| 待尔嗔乌鹊, --||- 抛书示鹡鸰。 --||| 枝间喜不去, |||-- 原上急曾经。
——唐· 杜甫《喜观即 到复题短篇》
--||--| 莫悲建业荆榛满, ||--||- 昔日繁华是帝京。 ||---|| 莫爱广陵台榭好, --|||-- 也曾芜没作荒城。
——唐· 韦庄《杂感》
山中寡妇
③夫因兵死守蓬茅 起 ④麻苎衣衫鬓发焦 ⑤桑柘废来犹纳税 承 ②田畴荒后尚征苗 ⑥时挑野菜和根煮 转 ①旋斫生柴带叶烧 ⑦任是深山更深处 合 ⑧也应无计避征徭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④ ⑤② ⑥① ⑦⑧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4.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 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 | | - || 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 | - - |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2012湖南卷]
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 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工对 又称“彻对”、“严式对”。所谓 工对,音节、词组或词性都对得工整。 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 词……等等。同一类词中又可分为若干 小类而相对,如形容词中有表示颜色的 字,有表示数量长短多少的字;名词中 有人名、地名、物名等。按小类对偶, 因此显得工整。
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
在相应的横线上。(09安徽卷) (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⑴新春对联 : ⑵教师办公室对联:
3、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副对联,最恰 当的一项是 ①人惟八千 ②众才一旅 ③孙策以天下为三分 ④项籍用江东之子弟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①③②④
借对
--||--| 西山白雪三城戍, ||--||- 南浦清江万里桥。 ——唐· 杜甫《野望》
||---|| 酒债寻常行处有, --|||-- 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 杜甫《曲江二首》
隔句对
“隔句对”是相对“当 句对”而言的。在诗词中不 是相连的两句对仗,而是第 三句对第一句,第四句对第 二句这样隔句相对。“隔句 对”也称“扇面对”。
①旋斫生柴带叶烧 ②田畴荒后尚征苗 ③夫因兵死守蓬茅 ④麻苎衣衫鬓发焦 ⑤桑柘废来犹纳税 ⑥时挑野菜和根煮 ⑦任是深山更深处 ⑧也应无计避征徭
答:
山中寡妇 作者: 杜荀鹤 ①旋斫生柴带叶烧 ②田畴荒后尚征苗 ③夫因兵死守蓬茅 ④麻苎衣衫鬓发焦 ⑤桑柘废来犹纳税 ⑥时挑野菜和根煮 ⑦任是深山更深处 ⑧也应无计避征徭 答: ③④ ⑤② ⑥① ⑦⑧
--||--| 三山半落青天外, ||--||- 二水中分白鹭洲。 ——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饮马鱼惊水, --||- 穿花露滴衣。 ——唐· 元稹《早归》
借对
借对就是利用汉语的特殊特征,在 一词语同时具备两种意义的状态下,作 者在联中用的甲义,又借用它的乙义同 另一词相对;或者不借语义而借语音。 即借用别义字或同音字形成工对。 ||---|| 此日六军同驻马, --|||-- 当时七夕笑牵牛。 ——唐· 李商隐《马嵬二首》
(B)
对仗 对仗的基本要求: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 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 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 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 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 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 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 以便结束。
对仗的基本特点: 句式相同 词性相当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010湖南卷]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 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 角门深巷少人行。 ,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2010湖南卷]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 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B)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入声字 词性 变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夜
杜甫
||--| 今夜鄜州月, ---|| 遥怜小儿女, ||--| 香雾云鬟湿, ---|| 何时倚虚幌,
2、下面的句子选自杜甫的《江村》, 重新排列后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有故人供禄米 ②长夏江村事事幽 ③稚子敲针作钓钩 ④相亲相近水中鸥 ⑤老妻画纸为棋局 ⑥自去自来梁上燕 ⑦微躯此外更何求 ⑧清江一曲抱村流 A.⑧②⑥④⑤③①⑦ B.⑧②⑤③⑥④①⑦ C.⑤③⑧②①⑦⑥④ D.⑤③①⑦⑧②⑥④ A/据律诗对仗、内容起承转合等知识可知。
--||- 闺中只独看。 |||-- 未解忆长安。 --||- 清辉玉臂寒。 |||-- 双照泪痕干?
春 望杜甫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