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透堡镇红色之旅
参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福建省最为重要的纪念馆之一,位于福州市中心的鼓楼大街上。
参观该纪念馆不仅可以了解福建省的革命历史,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个纪念馆,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建筑气势恢弘,庄严肃穆。
馆内的主建筑以红色为主调,整体设计简洁大气。
楼宇高耸入云,宽敞明亮的展厅中展示着大量的历史照片、文字资料和实物文物,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热血和奋勇向前的精神。
其次,参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让我深刻认识到福建省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展馆的各个展示区域中,通过图文展示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福建省在近代革命中的贡献和牺牲。
福建省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之一,多位革命先烈在这里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令我无比敬佩和感动。
再次,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布展精良,信息丰富。
展馆中的展示内容涵盖了福建省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历程,各个阶段的历史都有详细的陈列和讲解。
这些展示物品和介绍文字,使我对福建省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
此外,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参观过程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
我在馆内不仅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还借着展览中的多媒体技术,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牺牲。
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一切,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并激发了我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最后,我要特别提及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服务质量。
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馆方对观众的关心和关爱。
馆内设有导游服务、问询咨询、餐饮服务等完善的接待设施,为观众提供了便利。
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向我们讲解了各个展览区域的主题和背景,使我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参观和了解。
研学去福州连江贝里蟹谷作文开头

研学去福州连江贝里蟹谷作文开头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福建省连江县的贝里蟹谷做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研学之旅。
你们知道贝里蟹谷是个什么地方吗?它是一个超级漂亮的小山村,被群山环抱,溪流环绕,空气非常非常好,到处都是青翠的树木和清新的空气。
我们是坐大巴去的,从学校出发开车5个多小时才到那里。
一路上,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经过了很多有趣的地方。
我们看到田野里金黄色的稻谷随风摇曳,田里的稻草人也跟着一扭一扭的样子好可爱哦。
我们还看到了山坡上成片的火龙果树,红红绿绿的火龙果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彩灯般漂亮极了!终于到达贝里蟹谷的时候,我看到了那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土楼村落。
那些用青砖垒砌而成的大大小小的圆形土楼,高高的墙壁上还镶嵌着精美的花窗,显得格外古朴而神秘。
爸爸告诉我,这些土楼在当年是为了抵御土匪和盗贼而修建的,建筑的内部结构非常独特,里面有水井、仓库和很多房间。
村子里有一条小溪蜿蜒流过,溪水清澈见底,娟娟作响。
我们就沿着这条溪流小路一路前行,穿过一片片青翠的竹林和松树林。
溪边长满了许多野生的药材,导游阿姨指着告诉我们这是什么草药,可以治什么病。
我看到溪底有很多漂亮的小石子和贝壳,就捡了一些做纪念。
我们沿着小路一直走,爬上一个小山包,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大片梯田景观!梯田重重叠叠,就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一般,铺垫在群山之中。
太阳照在梯田上,闪闪发亮,好不耀眼啊!梯田上有许多勤劳的农民伯伯在耕作,一棵棵秧苗在泥土里生长,好像在向我招手。
篇2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明。
上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福建省连江县贝里镇的蟹谷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次精彩的旅行吧!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兴高采烈地集合在学校门口,等待大巴士来接我们。
大家个个兴奋不已,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研学之旅。
不一会儿,巨大的大巴士就开过来了,我们迫不及待地上了车。
福建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福建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福建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遗迹。
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踏上了福建红色之旅。
在这次旅行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福建的美景,更深入了解了福建的红色历史和文化,收获颇多。
以下是我对福建红色之旅的心得体会。
福建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许多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红色文化在福建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重要工作之一。
所以,我们选择福建作为红色之旅的目的地,也是为了通过亲身感受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段历史。
我们的旅程始于福州,这里是福建的省会,也是福建红色旅游的起点。
福州既有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们首先参观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革命历史照片、文物和实物,通过展览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福建省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福建人民的拼搏和奉献精神,更加敬佩起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
福建红色之旅的下一站是长汀县,这里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之一。
长汀县革命历史博物馆是我们不容错过的一站。
馆内的陈列布展得非常精美,通过丰富的历史数据、照片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长汀人民在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
看着那些革命英雄们的照片,听着他们的事迹,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无私和勇敢,也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我们还参观了建瓯市岩溪镇的庆云楼,这是一座红色旅游景点。
庆云楼旁边有一片茶园,这里是毛泽东同志在福建井冈山时曾经下过指示,“炒好青菜拿枪”。
庆云楼的建筑风格独特,展厅内陈列着革命照片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建瓯市在革命时期的革命历史。
我们还去了苏涧红军长征纪念馆,长篇巨制的红军长征墙画向我们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伟大胜利,我们了解到了苏涧红军长征纪念馆的文物收藏和展览设施非常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参观各个红色景点,我们还结识了许多地方的红色传人和拥有红色信仰的人们。
透堡历史大事记

透堡历史大事记晋汉末晋初(206年274年)据旧县志记载,透堡炉山是道教发祥地。
汉末晋初为道教修炼之所,曾是唐代道家36洞天72福地之一。
太康三年(282年)始设温麻县(今连江县)隶晋安郡,透堡属之。
晋永嘉间(307-312年) 岭兜郑氏于西晋间迁入透堡。
据郑思肖菊山翁家谱。
晋汉末晋初(206年—274年)据旧县志记载,透堡炉山是道教发祥地。
汉末晋初为道教修炼之所,曾是唐代道家36洞天72福地之一。
太康三年(282年)始设温麻县(今连江县)隶晋安郡,透堡属之。
晋永嘉间(307-312年)岭兜郑氏于西晋间迁入透堡。
据郑思肖菊山翁家传记载:郑氏得姓于周宣王母弟桓公受封之后,至晋永嘉间分派入闽,居于连江东导村(即今透堡)。
梁大通元年(527)透堡飞凤桥外建的净安寺,是连江县有史可考最早建造的寺院。
隋大业三年(607年)温麻县并入闽县,隶属建安郡,透堡属之。
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温麻地,重臵温麻县及长溪县。
同年温麻县改名连江县,不久长溪县并入连江县。
是年,相传透堡曾与城关县治之争。
长安二年(702年)析连江东北四个乡复臵长溪县。
天宝元年(742年)在透堡大街建瑞丰寺。
同年在松加阪地方建成伽院,后圮。
天宝五年(746年)陇柄鱼山南麓建月峰寺。
原名“广化寺”,唐大顺二年(891年)改今名。
大中元年节(847年)建元沙院于北门外叶舍头,后圮。
景福间(892-893年)在塘里村建灵佑尊王宫。
乾宁元年(894年)在财岭山建报慈寺。
同年,避隐弥勒黄琮入迁透堡,为始祖,历八世分为孟、仲、季三房。
天佑间(904-907年)透堡西门外建成历上桥,因古时透堡、马鼻和罗源宁德一带学子赴省或进京考试,必经此桥,故又名为登云桥。
唐代(618年—907年)邑人章寿幼时牧羊于香炉峰,遇王、谢二仙,受学得道尝斩蛇于延平峰顶,峰旁一大石刻有“章仙峰”三字,现有磨剑石、石棋盘、扫竹坛等遗迹。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王延最娶彭厝里彭延年将军之女为妻,为王氏之始祖。
岱山红色之旅方案

岱山红色之旅方案1. 引言岱山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岱山地处浙江温州市东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海岛。
岱山红色之旅方案旨在通过体验岱山的红色革命历史,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感受岱山的独特魅力。
2. 行程安排第一天:岱山温馨迎接•抵达岱山后,前往酒店办理入住手续。
•晚上可自由安排,可以在附近的海边散步,感受海风的清凉。
第二天:红色文化之旅•早餐后,前往岱山革命纪念馆。
•在岱山革命纪念馆,可以通过文物、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岱山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岱山人民的英勇抗战和革命斗争经历。
•午餐后,参观红军纪念广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发展历程。
•晚上可自由安排,建议品尝岱山的特色菜肴。
第三天:红色旅游景点•早餐后,乘坐观光车前往许戈生家庭纪念馆。
•许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在岱山红色历史中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在许戈生家庭纪念馆,可以了解许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午餐后,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的周烈亭。
•周烈亭是岱山的一位红色烈士,他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早期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周烈亭纪念馆,可以了解他的革命经历和为革命事业献出的生命。
第四天:感受岱山风情•早餐后,可以在岱山的海边漫步,欣赏美丽的海景,感受岱山的宁静与美丽。
•中午可以品尝岱山的海鲜美食。
•下午可以前往岱山的民俗博物馆,了解岱山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晚上可以参加岱山的夜市活动,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
第五天:岱山告别之旅•早餐后,整理行李并办理退房手续。
•可以在岱山的商业区购物,购买一些特色纪念品。
•午餐后,乘坐船只离开岱山,结束此次红色之旅。
3. 温馨提示•参观红色景点时,请尊重纪念馆的规定和要求。
•注意遵守红色旅游景点的规定,保护环境和文物。
•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定。
•在外用餐时,选择正规的食品摊位,确保食品安全。
茶店老板指使泡茶妹色诱官员 偷拍艳照敲诈

关键问题成为迷局。
多名官员涉“艳照门” 待对方放松警惕后,20岁出头的泡茶妹向平均年龄在50 岁左右的官员们发动感情攻势,一旦时机成熟双方就会开
房。
福建行政学院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介绍,今年春节之前 的福州官场就开始流传一起不雅视频敲诈勒索案的幕后故事。 案件起因是福州一家茶叶店的泡茶妹与福州多名官员
通过色诱党政干部、偷拍开房照,并以通奸事实敲诈勒 索,先后色诱多名官员,其中一名官员不肯埋单并报警, 案件浮出水面。 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此事件涉案官员多为处
级及处级以上干部,其中包括福建某省直机关1名女干部。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嫌疑人身份、作案 动机,完整的涉案官员名单、官员向泡茶妹支付的封口 费来源等
同的党纪政纪处分,有的被移交司法机关审理。 “16个处级干部,处级以上6人,如果消息准确,人 数就超过重庆雷政富事件的21人。”福建行政学院要求 匿名的教授说
,福州警方于2014年10月将涉案泡茶妹及其幕后主谋控 制,嫌疑人现关押在福州闽侯看守所。警方报请福州市 委后将官员涉案部分移交福州市纪委。福州市纪委又将 在其管辖范围之
长梦多。
该副厅干部说,杨姓处长对闽南籍老板深感失望,又担心 他把录像交给纪委。最后选择报警。
但事情的发展很快超出杨姓处长的预估。前述福建司法系
统副厅干部介绍,从事情的后果来看,杨姓处长很可能 并不知道泡茶妹还与其他官员开了房,警方通过录像比 对出其他官员时,杨姓处长自己也相当吃惊。 他透露,涉案的在
员从提取的影像资料中比对出福州官场多名在职干部。 福州当地这起以录制不雅视频敲诈官员的案件,被 称为福州版“雷政富事件”。三年前的2012年,包括时 任重庆市
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在内的21名厅局级党政干部、国 有企业负责人涉入不法商人幕后主使的“重庆不雅视频 案”,雷政富后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其他涉 案官员分别受到不
红色透堡故事简介

红色透堡故事简介
“红色透堡”是一部反映中国抗日战争中烈士们英勇事迹的电视剧。
接下来我们分步骤来了解这个故事的简介吧。
第一步:剧情简介
该剧是以透堡为背景,讲述了在日军入侵中国后,一些勇士们抱定信念,牺牲自己保卫家园的故事。
主要的角色包括了中国军队的领袖、
党的组织者和日军的代表等等,内容充满了刺激性和紧张感,让人看
了很是感慨。
第二步:历史背景
透堡坐落在长春市南部的蟠龙山区,是当年中国抗日战争中非常有代
表性的战场。
这个地方在日军统治时期被作为“溃败的中国军队必须
经过的地方”,因此也叫“透波”。
不过,随着中国人民英勇抵抗,
这里也成了中国红军的一个根据地。
第三步:故事主题
这个故事中表达了许多主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民族英雄
主义、炎黄血统等等。
对于历史上那些为了保护祖国而身亡的英雄们,这部电视剧带来了深刻的敬意和缅怀。
第四步:影响
这个故事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让人们意识到了那些为了保
护自己的家园而英勇献身的人们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这些英雄们,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今天,这个故事依然是祖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页,每当看到这位烈士事迹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体会他们的毅力、勇气和担当。
以上就是围绕“红色透堡故事简介”的一个介绍。
这个故事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
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为了祖国而英勇献身的人们吧。
建党百年 红动温州——循着“红色足迹”重温烽火岁月

SOCIETY建党百年 红动温州——循着“红色足迹”重温烽火岁月文/冉梦蝶、陈慧慧 图由市文广旅局提供(除署名外)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近年来,为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我市打出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组合拳,并加快谋划“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整合开发。
通过全域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我市红色景点、红色教育基地不断推陈出新,浙南红军小镇、国旗教育馆、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省“一大”纪念园等,不仅成为节假日的热门打卡点,还带动了当地农业、民俗非遗、养生养老项目等多方面的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目前,全市有革命遗址遗迹280余处,共建立革命纪念馆36座、纪念碑亭83个;全市21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2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皆依托革命遗址打造。
在强化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市还通过举办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节庆、研学活动,讲好当地的红色故事、发展故事,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呈现出年轻化、家庭化趋势,红色旅游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课堂”。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认真梳理历史脉络,以红色精神为指引,我市还推出了《红色旅游地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串点成线,在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展示我市乡村振兴、全域旅游、重大工程、脱贫攻坚等建设的重大成就。
其中,“上海—嘉兴—平阳”成为国家发改委和中宣部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烽火岁月”之旅成功入选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发布的“百条全国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本期记者带你打卡《红色旅游地图》,踏上“红色足迹”线路,重温峥嵘岁月!平阳中共一大纪念园参考行程:D1:温州市区—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陈列馆—郑明德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驻地D2:苏步青故居—苏步青励志馆—谢侠逊棋王碑林—返程特色简介: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胜利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26名党代表出席会议,他们代表全省19000多名中共党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江县透堡镇红色之旅--瞻仰老区革命遗迹
透堡镇地处连江县东北沿海,背靠我国“36洞天、72福地”之一的福地“炉峰”,前临东海明珠罗源湾,面积25.1平方公里。
境内森林茂密,茶园果园密布,奇峰古寺众多,自然风景优美。
透堡镇文化底蕴深厚,有历史文化遗迹30多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风景秀丽的古镇,是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福建省革命老区基点镇、国家级生态镇。
透堡镇——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筑堡,因处透岭西麓,故名透堡。
透堡人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作出重要贡献。
早在1906年,连江人吴适就在透堡“棋盘堂”(现遗址已建成“辛亥革命纪念馆”)秘密建立光复会并任会长,通过读书习武、发动群众、酝酿民主革命活动,会员发展到300多人,成为福建同盟会福建第十四支部的一个坚强团体。
1911年3月,在“报国图革命,舍身拯危亡”的口号声中,应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黄兴等人召唤,吴适率领连江光复会骨干26人(其中透堡籍7人),在“棋盘堂”宣誓后奔赴广州参加起义。
在进攻两广督署战斗中,连江共有十烈士英名永存在广州黄花岗72烈士纪念碑上,其中透堡籍2人。
孙中山先生称誉辛亥革命“闽有连江,粤有花县”。
吴适在战斗中奋勇冲杀,不幸被捕,已被清廷宣判死刑。
后因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清廷垮台,吴适才得以生还出狱,故被誉为“黄花岗生还烈士”。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和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鼓舞民众继续探寻救国革命的新路。
1926年中国共产党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连江县先进分子率先响应。
1929年,透堡青年杨而菖秘密加入中共;1930年,担任中共连江县委第一任书记。
1930年重阳节,杨而菖利用登高机会,在炉峰顶上的炉峰寺召开透堡农民协会骨干成员会议,宣传革命道理。
1931年,杨而菖在邓子恢(时任中共福州市委巡视员)指导下,发动了连江县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武装暴动,史称“透堡暴动”。
透堡农民取得减租二成的胜利。
透堡暴动揭开福州地区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为创建红军游击队和开辟连江、罗源革命根据地创造有利条件。
现透堡保存有“邓子恢居住地遗址”、“土地革命议事处”和透堡暴动纪念馆。
从此,透堡成为连江县土地革命的中心。
1934年1月1日,杨而菖在解放马鼻战役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其母王水莲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直至1949年
连江解放。
王水莲1930年5月投身民主革命,参加减租斗争、透堡农民大暴动、土地革命等,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斗争中,王水莲的三个儿子与可、而菖(与顺)、与福,先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王水莲是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王水莲数次评为烈军属模范,前后三次晋京见到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邓子恢副总理还在家中设宴接待她,并赠送1根竹节手杖(现存县文物陈列室)。
王水莲婉辞县领导接其进城安享晚年,居乡积极投入剿匪、反霸、土改等斗争,带头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发动和带领妇女兴修水利,建造“妇女渠”,灌溉农田200亩。
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年逾古稀的杨母,毅然带领6位花甲老人到山区合山创办老区林场,发展生产,年产粮10余吨,除交售给国家外,还支援受灾队,并开发茶园100多亩,种果1000多株,牛、猪禽畜成群。
王水莲被誉为“红心铁骨革命老妈妈”,直至积劳成疾,于1967年11月21日逝世,享年78岁。
1934年,连江县苏维埃政府在透堡成立。
红军游击队也是在透堡改编为红军第十三独立团。
同年秋,粟裕等率领的中央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福州地区。
红军负伤战士数百人,被安排在透堡苏区治疗。
主力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派兵围剿透堡,烧杀抢掠;并对群众严刑逼供,要抓红军伤病员。
但透堡群众没有一个人吐露红军伤病员住的山洞。
最后,国民党把住在村里的18名红军重伤员和一些农会骨干活埋处死,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二三惨案”。
而大多数红军伤员在透堡群众掩护下躲过此劫,后辗转又回到革命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透堡在炉峰下的开阔田野上建立了“二三革命纪念碑”。
1955年连江县政府拨款建纪念碑,并安葬烈士遗骸。
碑高2.2米,宽1米,顶刻五星,中书“二三革命烈士墓”,落款为“连江县人民政府1955年9月”。
198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县又拨款修建,墓碑花岗石砌造,圆形,高1.5米,直径3.9米。
中书“殉难烈士,永垂不朽”。
烈士们走了,但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透堡,终于迎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这一天。
新中国建立后,老区人民没有忘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仅在透堡当地就建设了四处缅怀先烈的纪念碑、堂、馆、室。
连江县在城郊玉泉山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还把杨而菖烈士的铜像搬到了县城。
透堡,自古就是英雄豪杰胜出之地。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接见中外记者时,引用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两句诗的作者就是来自透堡的南宋著名
诗人郑思肖。
郑思肖,字亿翁,号所南,1241年生,1318年逝世,连江县透堡人。
宋末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宋亡后,隐居平江(今江苏苏州)。
坐卧必向南,誓不与北人交往,因号所南。
擅画墨兰,兼工墨竹。
画兰根不著土,以寄故国之思。
《墨兰图》(郑思肖 [日]大阪室立美术馆收藏)此图以淡墨写幽兰一丛,萧散清逸,风韵自标。
无水土杂木,简洁疏朗,高雅不群。
画家于宋亡后画兰皆不写土,人问何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尚不知耶?”下面这首诗也是郑思肖拳拳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画菊
作者: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到了近现代,透堡人民为了求解放,争自由,更是群英聚起。
透堡老区的后代人,没有忘记牺牲在红土地上的先烈们,他们继承和发扬先烈的奋斗精神,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为红色透堡续写壮丽篇章。
透堡,这片曾经鲜血尽染的山山水水,如今已是富饶之乡,文明之地,和谐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