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动力耦合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引言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搭载内燃机和电动机,通过两种动力形式的协同工作来驱动汽车的一种新型汽车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1. 技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技术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协同控制、能量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等。

各大汽车创造商纷纷投入研发资源,推出了多款混合动力汽车。

2. 市场现状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消费者对环保和节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了500万辆,占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15%。

混合动力汽车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地市场表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

3.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政策。

例如,中国政府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三、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将不断创新。

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有望实现更高效的能量管理、更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和更长的电动续航里程。

同时,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2. 产业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将逐渐完善,包括电池、机电、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将进一步健全。

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成本也将逐渐降低,使得混合动力汽车更具竞争力。

3. 市场前景估计未来几年,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000万辆以上。

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增长引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的需求将推动市场的快速发展。

混合动力的发展与前景

混合动力的发展与前景

混合动力的发展与前景
混合动力技术是一种结合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形式,它能够同时使用两种动力源,
以达到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减少燃油消耗、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等优点,这与传统的
汽车动力系统有很大的不同。

它与纯电动车相比,混合动力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高的
动力性能,同时也避免了电池充电带来的不便之处。

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916年,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化应用。

1997年,由丰田引入的Prius能够真正地大规模推广,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并被认为是混合动力
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动力车型,如
丰田的Camry,雷克萨斯的LS600h和车载电池技术等产品。

混合动力技术由于其很多独特的优势,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一方面,混合动力汽
车采用的新型动力系统既节能又环保,能够消耗较少的燃料并减少废气排放,因此更符合
当今社会越来越受重视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切实地
解决汽车能源消耗过度的问题,同时增强了车辆的动力性能,提高了污染物的减排效果。

随着全球社会发展进入绿色低碳时代,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不断壮大。

据国际市场调研
机构预计,未来五年混合动力汽车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而未来20年内混合动
力车辆的销售量预计将达到6000万辆。

总的来说,混合动力是一种新型动力汽车技术,它以先进的动力结构和改进的动力系
统为核心,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和使用价值。

随着环保和能源消耗的逐步引起社
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混合动力技术市场前景相当可观,将会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一
个重要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结构与发展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结构与发展分析

湖南农机2007.09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结构与发展分析赵福水1陶栋材1龙英2腾召金1(1.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2.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社会对环境和节能的重视有力地促进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发展。

混合动力汽车根据其动力系统的结构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机电耦合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最后展望了混合动力耦合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U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320(2007)09-0012-03Analysis on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ransmissionZhaoFuShui12,TaoDongCai1,LongYing2,TengZhaoJin1(1.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Hunan college of modern logistics;Hunan,Changsha,410128,China)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and save energy considering more and more by the societ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rapidly.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ould be divided in series,parallel and mix connected ac-cording to the power system structures.This article analyz the power system structure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which is Com-monly used in present marke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is power system.Key words:hybrid electric vehicle;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development tendency.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将内燃机、电动机与一定容量的蓄电池通过控制系统相组合,电动机可补充提供车辆起步、加速时所需转矩,又可以存储吸收内燃机富余功率和车辆制动能量,从而可大幅度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关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技术分析

关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技术分析

关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技术分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混合动力耦合技术是混合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当前混合动力耦合技术的功能进行分析,结合混合动力耦合技术的分类,讨论了齿轮式机械动力耦合系统、电磁式动力耦合技术、液压混合动力耦合系统三种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为混合动力汽车耦合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标签:混合动力;耦合技术;驱动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将电力驱动技术与燃油驱动技术相结合的车辆,它采用的機电耦合系统的动力耦合技术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耦合动力技术的形式不仅决定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方式,也决定了汽车功率分配的途径,并且对整个汽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还会对汽车的排放性能产生影响。

1 混合动力汽车的耦合形式及功能混合动力汽车是燃油动力与电力动力的混合体,它的主要特点是车辆能够随车携带多个动力源,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求动力源能够根据汽车运行的情况和谐工作,相互补充。

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方式,可以将其耦合系统分为纯电动动力驱动、燃油驱动、混合动力驱动三种模式。

因此,混合动力车辆的耦合系统具有如下功能:(1)汽车动力合成功能。

动力耦合系统的动力合成功能要求能够有效的合成输出多个动力源,以满足汽车的电力动能与燃油动能的要求,因为电力动力与燃油动力的特征不同,在动力合成的过程中,各个动力源不能相互干涉,并根据汽车的做功情况,采用不同的驱动技术来输出动力。

(2)动力分解功能。

混合动力汽车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要能够自行的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需要对动力进行分解,一部分用于对发电机发电,给蓄电池充电,一部分用于驱动车辆行驶。

(3)制动能量回收功能。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使用效率,提升汽车整体的燃油经济性能,耦合系统要能够回收汽车制动时产生的动能,对汽车制动能量的可以采用发电回收与液压储能两种方式。

(4)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

耦合系统能够控制发动机的负载和转速,使汽车能够保持均匀的动力,保证发动机在合理的区域工作,提高汽车的燃油性能。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汽车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汽车逐渐受到关注。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现状分析1.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现状截至目前,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仍然相对较低,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市场占有率较小。

主要原因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的成本相对较高、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接受度稍显不足。

2. 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包括补贴政策、购车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清洁能源汽车有望在我国市场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3. 技术瓶颈和发展挑战混合动力汽车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挑战,如电池技术的提升、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尚待解决。

同时,汽车制造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上也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发展趋势展望1.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将不断得到创新和提升。

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有望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更低的排放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清洁能源汽车的需求。

2. 消费者认知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追求,混合动力汽车有望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未来,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认知程度将逐步提升,促进其市场份额的增加和发展。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加大补贴力度、加快建设充电设施等措施,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将鼓励企业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混合动力汽车的耦合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耦合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耦合技术作者:吴俊锋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动力耦合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部分,通过动力耦合装置可以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动力耦合系统的性能会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性能状况。

本文从混合动力汽车的耦合技术的功能、动力耦合装置的分类以及动力耦合装置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混合动力汽车耦合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功能;动力耦合;发展趋势动力耦合装置是混合动力汽车上使得多个动力源输出与整车动力输出之间产生一定影响关系的机构,对于常见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就是指能够把发动机和电机动力耦合输出的装置。

根据动力耦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和牵引力合成式,其中串联式结构最为简单,并联式次之,混联和牵引力合成式最为复杂,同时也是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1.功能虽然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的功能基本相同,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动力耦合功能:实现多个动力源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的合成,形成驱动车辆的动力。

各动力源的输出的动力不能相互干涉,每个动力源可以单独驱动车辆也可以几个动力源共同驱动,不能影响传动效率。

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将一个动力源输出的动力进行分解。

行驶发电模式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驱动车辆,另一部分用来驱动电机发电。

能量回馈功能:再生制动功能是混合动力汽车四种节能途径之一,它利用汽车在制动时的动能拖动电机发电。

这个过程需要保持驱动轮与电机的机械连接并且断开与发动机的连接,动力耦合装置应该在再生制动的时候实现这种连接。

模式切换功能:动力耦合装置应该结构紧凑,与动力传动系统的其他部件配合紧密,控制便捷可靠,能够方便地实现多种驱动模式并且保证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平顺且无冲击。

辅助功能:动力耦合装置应该能够满足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时的低速、大转矩的需求,避免传动汽车在起步离合器上消耗的能量损失;除此之外,该装置还能够利用电动机的反转特性或者改变发动机转矩方向实现倒车的功能,进而取消变速器的倒挡机构。

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动汽车的出现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堵塞的城市道路因电动汽车的出现更加环保和清静,消费的能源也比传统汽车更为节约。

然而,电动汽车的更多优化需要我们在电力驱动系统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现今的电动汽车主流驱动系统大多是电池与电动马达的组合,电池负责提供电能以及电能的存储,电动马达则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汽车的运动。

这一模式在实现无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能效性,然而其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电池寿命与电能密度的问题、电池的成本与功率输出的问题以及驱动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表现与寿命问题等。

因此,为更好地解决现阶段电动汽车的驱动问题,需要在电力驱动系统方面研究新的技术与方案。

一种新型的电力驱动系统是基于电能储存元件的驱动系统。

这种系统通过高温熔盐电池实现热电联供,将低品质的电池电能转化为高品质、高温、高压的电池电能,提高电能密度和电池的使用寿命。

这个新型的解决方案能够克服电池寿命短、电能密度低的缺陷,有效提高了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这种技术实际还处于实验阶段,需要更多的实验与验证来获得更多的技术成熟度,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技术是液态电池,它可以对传统的固态电池进行优化。

该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将电池包裹在保温材料之中,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可以更好地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电能密度。

同时由于液态电池的输入和输出电导率大,电池的功率输出更为稳定。

这一方面是使液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效性,另一方面又使得其能够在电气系统方面更好的支持汽车车身系统的服役。

目前,液态电池几乎被用在了所有电力发生器中,其适用的使用条件已经非常成熟。

总的来说,在电动汽车领域,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灵活、智能和便于保养的,凭借高性能的电驱技术、更低的成本和更完善的汽车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纵观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发展的历程,也明白这一过程是一项漫长的迭代与升级,同时,它也必须关注庞大的技术生态,并承担起消费者、制造商和公共机构的责任。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成长现状及趋势令狐采学摘要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汽车行业渐渐从传统地燃油慢慢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本文主要对混合动力汽车成长的必定性,及其我国在成长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发。

指出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并为其在未来的成长中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成长,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也日益加重,这对石油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年夜的挑战。

因此汽车行业不克不及不从传统的耗能模式到节能环保的耗能模式进行转型。

近年来,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重年夜的进展。

可是由于现阶段作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的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寿命较短、价格较高和电池自己的污染等问题,使得电动汽车的成长进度和财产化受到的比较严重的限制。

其性价比也无法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抗衡。

此时混合动力汽车就很好的弥补了电动汽车的缺点。

所谓混合动力就是将电念头和帮助动力单位组合作为驱动力,帮助动力单位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机或动力发机电组。

这样既利用了发念头继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阐扬电念头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

在现阶段,混合动力有很好的成长前景。

1.国内外成长现状1.1国外成长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厂商已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可实施性较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世界上生产、研发HEV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和欧洲汽车强国。

其中日本的实力最雄厚。

丰田公司1997年8月推出其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Toyota Coaster Hybrid EV minibus,同年12月,推出Toyota Prius(普锐斯)这是世界第一款年夜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

自第一代Prius 开始销售以来,截止到中Prius标准型每升汽油可行驶35.5公里。

到7月31日,累计销量已超出268万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动力耦合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6-07-24 [ 字体:大中小 ]
黄贤广林逸何洪文魏跃远
1 机电动力耦合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HEV)与传统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相比,最大差别是动力系统。

对于并联和混联式HEV,动力耦合系统负责将HEV的多个动力组合在一起,实现多动力源间合理的功率分配并把动力传给驱动桥,它在HEV开发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性能直接关系到HEV整车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HEV最核心部分。

机电动力耦合系统最关键的技术是其布置方案,不同结构的机电耦合系统将导致HEV的适用条件和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开发难度也相差很大。

机电动力耦合系统结构的选型决定了HEV研究开发的重点和方向。

机电动力耦合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动力合成功能。

将来自不同动力源的动力分别输入并进行动力合成。

(2)输出不干涉功能。

让来自不同动力源的动力单独输出驱动HEV,或让多个动力共同输出驱动HEV,彼此之间不发生干扰,不影响传动效率。

(3)动力分解与能量反馈功能。

将发动机动力的全部或一部分传递给电动机,使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发电,在再生制动时回收能量,让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

(4)辅助功能。

能充分发挥电动机的低速、大转矩的特点起动HEV,利用电
动机的反转特性使HEV倒车,从而取消驱动系统的倒档机构。

由于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功率及转速输出特性不同,机电耦合系统需要满足多项复杂的动力传递、组合要求。

如果一辆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系统设计合理,能以最低的能量消耗获得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最低的排放,就能得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状况。

2 国内外机电动力耦合系统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1)丰田汽车公司是目前走在HEV最前沿的汽车公司,丰田1997年推出首款混合动力汽车Prius,2005年又推出了搭载最新第3代机电混合动力系统的2006款Prius,仍采用THS混联式结构,灵巧精密的行星排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行重新分配,达到合理平衡发动机负荷的目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此机构中发动机与行星架相联,通过行星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外齿圈和太阳轮,齿圈轴与电动机和传动轴相联,太阳轮轴与发电机相联。

该系统将发动机大部分转矩直接传递到驱动轴上,将小部分转矩传给发电机,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根据指令用于电池充电或电动机,以增加驱动力。

这种结构可以通过调节发电机转速使其产生变化,使发动机一直处于高效率区或低排放区。

此外,通过调节行星排各元件的转速,使其像无级变速器一样工作。

图1 THS混合动力系的传动示意图
(2)本田汽车公司研发的Insight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了独特的混合动力系统(IMA),采用发动机和电动机扭矩叠加方式进行动力混合,结构如图2所示。

发动机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电动机的转子轴直接相连,电池组通过控制器作用于电动机定子,两者的动力叠加是在输出轴处实现,变速器仍为单轴输入。

该动力系统以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电动机作为辅助动力,是一种等速的功率叠加系统,属于并联式HEV中的单轴联合式结构。

该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但一些元件和电机的控制系统需特殊设计。

图2 IMA集成电机辅助系统
(3)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2005年底特律车展上展出一款结合V8柴油发动机和最新一代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油电混合动力S级奔驰车,该车的机电耦合系统由2台电动机与7档自动变速器组成,如图3所示。

该油电混合动力耦合
系统为“P1/2”,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配备了2台马达及离合器。

车辆起动时由发动机一侧的马达进行发电,由变速器一侧的马达进行驱动。

在提速阶段与离合器联动,能够实现高级车特有的平稳行驶性能。

该车的传动系统基于
7G-Tronic自动变速器,另外结合了Pl/2混合动力变速器,设计紧凑。

图3 奔驰公司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
2.2 国内研究现状
“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了“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专题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和混合动力轿车两个课题,分别由我国一汽、东风以及长安汽车公司等单位承担,目前,均完成了样车的研制和性能考核试验。

一汽、东风、长安、奇瑞等汽车公司竞相开发出混合动力样车,节油30%以上,排放减少30%,轿车和客车最高车速分别超过160km/h和80km/h,部分车型正在申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

在机电动力耦合系统方面,一汽和东风均采用了固定轴式动力耦合装置(如图4所示),只是具体的连接方式和结构不同。

东风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采用了基于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基础上的“中间轴输入动力耦合系统”以及“二轴输入动力耦合系统”。

其中“中间轴输入动力耦合系统”具体形式是:动力耦合装置(即混合动力车用变速器)的一轴与发动机曲轴相连,二轴与输出传动轴相连,中间轴上齿轮与一轴、二轴上齿轮构成常啮合传动齿轮副,中间轴增加一个电机动力输入装置,采用锥齿轮输入动力。

一汽混合动力轿车采用了双轴输入单轴输出到AMT的齿轮啮合传动方式实现转矩合成的动力耦合系
统,即“双轴双离合器并联型固定轴齿轮式”动力耦合系统,它由一对固定速比的常啮合齿轮组成,在发动机离合器接合的条件下,动力耦合装置输出端的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相同。

图4 固定轴式动力耦合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与波兰华沙工业大学合作,联合研制了一种单行星排传动方式的机电动力耦合系统,如图5所示,并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该系统把串联和并联混合驱动的原理接合在一起,使用的零件数较少(一个电机),适当调整控制系统可以顺利实现并联到串联驱动的转换,直到由内燃机驱动。

比传统的混合驱动系统更轻,效率和整体性能更高。

该系统可以实现无级变速,但是不能实现发动机输出转矩和电机输出转矩的直接叠加。

图5 单行星排动力耦合系统
长安和奇瑞公司的混合动力轿车均采用了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ISG),如图6所示,只是混合度不同。

长安羚羊混合型电动汽车实现了电动助力和发电的两大功能。

采用发动机和电动机扭矩叠加方式进行动力混合,发
动机与电动机和变速器相联。

按照不同的行驶工况要求,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扭矩在变速器前进行多种形式复合,以实现最优的驱动效率。

以发动机为整车主动力源,电机系统起“补峰平谷”作用,加速时电机助力,弥补发动机低速低扭矩的不足,在减速和制动时实施刹车能量回收,使电机发电并存储于动力电池中。

在停车时发动机关闭,消除费油、高排放的怠速状态。

起动时电机瞬时启动发动机进人工作状态。

ISG系统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可以大幅度改善燃油经济性并降低排放。

图6 单行星排动力耦合系统
3 发展趋势
HEV包含多个互相耦合的动力源,应根据车辆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情况采用不同的布置方案。

串联式和并联式HEV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混联方式是相对比较完善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它能较好地将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优点有机统一起来,(电动机效率高、噪声低、无污染,发动机总在最高效率下工作,具有很好的燃油经济性、加速性和平稳性),能够有效地弥补串联式和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不足。

所以今后开发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应综合串联和并联结构的优点,使之在一种结构上得到体现,现在许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逐渐将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列为开发重点。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包含3种型式:具有怠速关机、快速启动功能的轻混合;具有快速启动、电动助力功能的中混合;以混联式为特征的重混合。

随着电功率比例的逐步提高,混合程度不断增强,混合动力系统最终将实现全混合。

为使整车结构更紧凑,性能更优、更可靠,便于控制和有效降低成本,混
合动力系统已从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器模块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进行动力耦合系统的集成化设计和综合管理控制,以实现整车总体设计和模块化设计,是今后动力耦合系统的发展方向。

此外,采用CVT或AMT也成为混合动力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

由CVT来选择发动机的高效工作点,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特性,用较小的电动机确保所需要的驱动转矩,同时减小逆变器与驱动用蓄电池的体积,由此降低成本、提高装车性,同时显示出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节油效果。

对典型的混合动力汽车来说,从提高效率的角度考虑,AMT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由于手动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相比可以使总效率提高8%以上。

目前,我国一汽、东风开发的动力耦合系统中均采用了AMT。

未来的动力耦合系统会采用更多的控制策略,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是目前的一个发展方向。

采用控制策略,并配备专门的管理模块,根据车辆不同的状态和驱动需求采取符合要求的驱动模式,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和排放性。

动力系统如内燃机、电机在工作状态切换工程中,采取合适的控制方法,使切换动作迅速完成并使整个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变化平稳。

目前控制策略(尤其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还不十分成熟。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运行模式比较复杂,控制策略不仅仅要实现整车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要考虑适应汽车各种运行工况,兼顾发动机排放、电池寿命、驾驶性能、各部件可靠性以及成本等多方面要求,并针对汽车各部件的特性进行综合控制。

兼顾各方面要求进行控制策略的研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