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汇率理论讲义
汇率决定理论知识72页PPT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参考答案
❖ 本国名义利率的提高是由于实际利率的提高 还是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所致?
❖ 如果是实际利率提高,则本币升值;如果是 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则本币贬值。
❖ 同样,如果名义利率降低,也要看实际利率 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情况。
SR
rh
rf
FR SR SR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主要批评
❖ 利率平价理论依据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价 定律”,其先决条件是:1)完全竞争的外汇 市场;2)无交易成本。
❖ 在利率平价的关系式中,并未表明到底是利 率平价决定汇率变动,还是汇率变动决定利 率平价,因而不能判断利率平价理论究竟是 汇率决定理论还是利率决定理论。
❖ 里拉在意大利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要比其在 美国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大得多,美元在美 国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要比其在意大利商品 组合上的购买力大得多。
❖ 原因:替代效应。 ❖ 通常选择两者的几何平均数作为购买力平价
汇率。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巴拉萨的例子(P336-P337)
❖ 市场汇率忽略或排斥了里拉在非贸易品上的 较高购买力,所以,使用市场汇率将意大利 的国民收入折算成美元比采用PPP汇率来折 算会使意大利的产出和收入显得更低。
美国 US$2.42 -
-
-
比利时 BFr109.00 BFr45.00/$ BFr35.30/$ +28%
巴西 Real2.97 Real1.23/$ Real1.06/$ +16%
法国 FFr17.50 FFr7.23/$ FFr5.76/$ +26%
外汇汇率及相关理论知识31页PPT

汇率预测及汇率理论
• 利率平价理论
– 如果1+ iA<(1+ iB)f/ e0,资金将从A国流向 B国
– 如果1+ iA>(1+ iB)f/ e0,资金将从B国流向A国 – 如果1+ iA=(1+ iB)f/ e0 ,将不会存在套利机会
– (1+iA)/(1+iB)=f/ e0 – 远期升水率或贴水率(此处未折算为年利率)
• πA和πB:A国和B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 e1:期末单位B国货币相当于A国货币的价格
–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了一段时间内汇率变化的原因
13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十五分。
汇率预测及汇率理论
•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作用:
– 汇率变动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 一价定律在现实中很难完全成立
率,而市场利率则是名义利率,包括实际利率和对价格上 涨预期两个部分
– (1+i)=(1+r)(1+ π) – i=r+ π+r π或r=[(1+i)/(1+ π)]-1
– i≈ r+ π或r≈ i-π – i:名义利率
– r:实际利率
– π:预期通货膨胀率
15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十五分。
• ( f- e0 )/e0 = (iA- iB)/ (1+iB)≈ iA- iB
21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十五分。
汇率预测及汇率理论
• 利率平价理论
– 实证检验中尽管发现远期升水率或贴水率与利率差异有时 会脱离利率平价理论计算的结果,但许多数据还是支持远期升
汇率基础理论_PPT课件

USD100=CNY680.2500
CNY1=USD0.1470 美元标价法:二战后,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
的中心,西方国家的外汇市场上均以美元为标 准(关键货币)来公布外汇牌价,称之为美元 标价法,其中只有英镑和欧元在美元标价法为 基准货币,其他的货币在美元标价法中都为报 价货币。
汇率基础理论
本章要点
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 汇率决定的原理
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
外汇: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 能用来对外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一种外币成为外汇的基本条件: 自由兑换,普遍接受,可偿;
即使在这一前提下,各国对外汇的范围界 定也不完全相同。
狭义的外汇与广义的外汇。
国家或地区 中国 香港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欧元区 瑞典 瑞士 英国
Hale Waihona Puke 权重和口径要求。指出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动同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相对
变动成比例,即两币汇率等于旧的汇率乘以两国物价的上
涨之比。
et
e0
Pdt Pft
/ Pd0 / Pf0
即
et
PId ,t PI f ,t
e0
汇率决定理论——利率平价说
由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从金融市场资金 流动的角度来研究汇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
特点: 将汇率看作是一种资产的价格,由资产市场
来决定。 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供
求反映了对资产的持有存量进行调整。 在当期汇率的决定中,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未来经济条件的预期会非常明显和迅速的 反映在即期价格中。 把政府当作市场交易的一类主体。
假定前提: 外汇市场是有效的,市场的当前价格反映了
《汇率理论》PPT课件

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 • 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称之为不
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
• 第一,某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时,就有 可能引起套利活动的发生。套利活动是否存在则取决 于商品本身的性质及交易成本的高低。
•
∑αi pi = e ∑αi p*i
•
P= e · P*
•
e=P/P*
•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意味着汇率取决于 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 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精选课件ppt
9
• 2. 弱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
•
e=θ·P/P (θ为常数 )
• (e1-e0)/e =Δe/e=ΔP/P-ΔP*/P*
第五章 汇率理论
第一节 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 货币制度的演变 •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精选课件ppt
1
• 一、 货币制度的演变
•
第一,货币制度史的发展就是一个纸币不断
取代金属铸币的过程。
•
第二,货币有四大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
•
其中,最主要的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也
为铸币平价(mint parity)。 • 铸币平价是金平价(gold parity)的一种表
现形式。
• 所谓金平价,就是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 金量的对比。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是铸币平价。
•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 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 点(gold points)。
汇率决定理论ppt38页

➢多恩布茨关于汇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分析 可作如下表述:
➢ 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如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后,由于短期内价格粘住不便,实际货币供应量 就会增加。要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人们对实际 货币余额的需求就必然增加。实际货币需求是国 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函数。在国民收入短期内难以 增加而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利息率就会下降,人 们愿意拥有所增加的实际货币余额。在各国资本 具有完全流动性和替代性的情况下,利息率下降 就会引起资金外流,进行套利活动,由此导致外 汇汇率上浮,本币汇率下浮。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对非抛补套利者而言,持有
本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样是本币的利息率(rd),但 持有外币资产所获取的预期收益率不再是外币利息率
(rf)加远期外币升水率(p),而是外币利息率加汇率
上升率(πe)。
1 id
E(es es
)
(1
i
f
)
E(es ) 1 id es 1 i f
➢ 缺陷 : ➢ 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 它忽视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影响。 ➢ 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 生的制约。 ➢ 计算购买力平价时,编制各国物价指数在方法、 范围、基期选择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技术性困难。
利率平价说
➢ 利率平价说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 而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则通过国际资金套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 动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
➢பைடு நூலகம்买力平价说:
➢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出版 了《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 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 决定的。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PPT课件

e0
=
P1 ΤP0
P∗1 ΤP∗0
或 e1 =
P1 ΤP0
e0 × ∗ Τ ∗
P1 P0
(5-4)
式中:e1和e0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均衡汇率;P1和P0分别为本国报告期和
基期的物价水平;P1*和P0*分别为外国报告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
第5章
5.1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5.1.3 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第五,该理论以物价作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六,购买力平价理论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
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
第5章
5.1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5.1.4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对名义汇率进行物价因素调整之后得到的汇率。二者的关系可表
示为:
衡状态。国际收支的平衡条件是经常账户(CA)与资本与金融账户(K)相
等,即CA+K=0
(5-16)
如果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而且将经常账户
简单视为贸易账户,则经常账户主要由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决定。其中,进
口主要是由本国收入(Y)和实际汇率(er=e∗p /p)决定的;出口主要由外
的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会贬值;反之,预期本
币远期升值。可见,利率平价理论指出了汇率和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
第5章
5.2
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5.2.2 对利率平价的评述
1.利率平价的理论贡献
利率平价理论在期汇汇率、现汇汇率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并由此揭示期汇汇
率的决定,不仅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市场迅
汇率理论——国际金融课件

◆计算各支出类别和总体的各种指数
三、市场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偏离的原因 购买力平价理论自身的缺陷
——持久性偏离 价格和汇率调整的时间不一致 ——暂时偏离 国际贸易中定货和发货的时滞 ——假象偏离
四、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合理性
(1)指出了纸币流通条件下以各国货币所代 表的购买力作为决定汇率的依据,在理论和实 际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说明和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 系,可以据此预测汇率的长期走势。 (3)是分析实际汇率、比较国民收入的一种 重要分析工具。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三者之间 的相互关系见图1.2。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时间 t*以前,名义汇率低于购买力平价,表 明本币高估; 当时间大于 t* 时,名义汇率高于购买力平价, 表明本币低估。
(3)确定本币名义汇率贬值的幅度来抵消本 国通货膨胀带来的本币实际上的升值。 (4)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只要各国实行协 调的宏观经济政策,既使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也可以避免汇率波动。
1
如果用 分别表示从 t 0 至 t1 时间内本国和外 和* 国的通货膨胀率,则有:
P 1 P 0 1 来自P P 1 * 1 * 0
*
因此(3)式可改写为:
S1 1 * S0 1
将上式两边同时减1,可得:
(4)
S1 S 0 * S0 1 *
假设交易成本为C,则购买力平价可表达为:
P S= * P C
(1)
假设交易成本为价格的一部分则 C P * , 其中 为交易成本与商品外币价格的比率。将 此式 代入(1)式得:
P S * P (1 )
(2)
(2)式即为考虑交易成本之后的购买力平价。
《金融基础5汇率》课件

利率平价理论
总结词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将决定汇率的变化趋势。
详细描述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将决定汇率的变化趋势。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的利率更高时 ,投资者将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该国,从而推动该国货币的汇率升值。相反,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的 利率更低时,投资者将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另一国,从而推动该国货币的汇率贬值。
由于汇率变动导致企业未来经营收益 、资产价值和市场份额发生变动的风 险。
折算风险
由于汇率变动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资 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价值发生 变动的风险。
汇率风险的测量
敏感性分析
分析汇率变动对企业的经济指标 (如收入、成本、利润等)的影
响程度。
敞口分析
分析企业外汇敞口的大小和方向, 以评估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引入 “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作为报价的重要参 考。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01
02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 平上的基本稳定。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03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04
维护金融稳定。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加 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
汇率的种类
01
02
03
固定汇率
国家通过干预外汇市场, 使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 保持相对固定的兑换比率 。
浮动汇率
国家不干预外汇市场,由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本国货 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兑 换比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1)什么决定一国的汇率的高低?
(2)什么决定一国汇率的波动状况?
主要的汇率理论:
1国际借贷说GOSCHEN(外汇供求决定汇率)
2购买力平价说CASSEL (PPP)
3汇兑心理说AFTALION(主观心理作用,边际效用)
4利率平价说凯恩斯,EINZIG,1923,1931
5国际收支说(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均衡理论分析)
6资产市场说
FRENKEL 弹性价格货币论
DORNBUSH 短期粘性价格货币论
BRANSON 资产组合均衡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一.引子:
案例:中国货币的购买力和国民收入水平:中国到底有多穷/富?
1.日本传统音乐会的节目单:中国人均GDP 850美圆,日本38000美圆
2.来自大阪的电子邮件:大阪经济法科大学,2001年。
3.对于美国消费的印象:2001-2002
4.《北京青年报》2000年10月20日
项目东京日圆/合人民币北京人民币倍数
出租起价660/53 10 5
面条780/62 5 12
两个桃800/65 1 60
地铁160/13 3 4.5
公共汽车220/18 1 18
4星级饭店20000以上/2000 500 4
一块香皂2600/240 3 80
5.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购买力
“一篮子货币”,爬行钉住的方法来确定。
1994年1月1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3年:1:5.76,1994年:1:8.7贬值的幅度超过50%.
绝对购买力平价:解释某一个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因素
1、货币购买力=物价水平的倒数
汇率=购买力之比
汇率=B国货币购买力/A国货币购买力=A国物价水平指数/B国物价水平指数
e=Pa/Pb (对于A国是直接标价法。
)
举例:电脑在B英国的价格是500英镑,在A美国是1000美圆,则英镑和美圆之间的汇率是:1英镑=2美圆e=Pa/Pb=1000/500=2,对于美圆是直接标价法。
2.一价定律和商品套购
重要假设: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各国在完全的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经过均衡汇率折算的同一种商品价格是一致的。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若汇率波动偏离一价定律,则产生商品的套购(commodity arbitrage)
举例:
电脑:英国500英镑,美国1000美圆,则1英镑=2美圆。
若此时汇率波动到1英镑=2。
5美圆,则英镑升值,美国的电脑价格相对下降,套购者就会在美国用1000美圆买一台电脑,然后在英国出售,得到500英镑,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将500英镑兑换1250美圆,净赚250美圆。
套购进行下去,不断在美国购买电脑,在英国出售电脑,则电脑价格在美国会不断上升,在英国会不断下降;同时,在外汇市场上美圆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英镑的供给量不断上升,则英镑会贬值,美圆会升值,最后恢复到购买力平价的汇率水平。
条件:1)外汇市场的自由
2)商品流动的自由。
3)忽略交易成本。
3.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一价定律适用于单个商品,而PPP则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即商品篮子中所有基准商品价格之组合。
只有当一价定律都成立,且不同国家选择的基准商品篮子一致时,购买力平价成立。
当价格偏离购买力平价时,市场的自发作用也会使得购买力平价成立。
三.相对购买力平价:解释某一个时段上汇率的波动原因
购买力的变化,即物价水平的变化是如何引起汇率的波动的。
e1=[(Pa1/Pa0)/(Pb1/Pb0)]*e0
举例:(1)美国的电脑价格上升为1500美圆,英国的电脑变为1000英镑。
英国的电脑价格比美国上升要快。
则
汇率=[(1500/1000)/(1000/500)]*2=1。
5
汇率下降,说明美圆升值,英镑贬值。
(2)美国电脑上升为2000美圆,英国的电脑变为750英镑。
美国的价格上升快。
则:
汇率=[(2000/1000)/(750/500)]*2=8/3
汇率上升,说明美圆贬值,英镑升值。
结论:
说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货币论的结论。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般化表述:
1.将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加以区分。
贸易品:处于激烈国际贸易竞争之下的进出口商品,比如大部分的制造业产品。
非贸易品:不能在国际间进行交易以获利的商品,如住房和服务业。
2.区分的意义:
贸易品价格更倾向于由国际竞争决定,非贸易品由国内供求状况决定。
举例:住房和理发。
3.一般化表述:
假定购买力平价模型适用于贸易品:PT=S.PT*
PT是贸易品在本国以本币计算的价格,PT*是贸易品在国外以外币计算的价格,S是直接标
价法表示的汇率。
本国总价格指数:PI=αPN+(1-α)PT
PI是总价格指数,PT是贸易品,PN是非贸易品,α是非贸易品在国内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例。
同样:外国总价格指数:PI*=βPN*+(1-β)PT*
两国物价指数相除:
PI αPN+(1-α)PT
PI* βPN*+(1-β)PT*
由于:PT=S.PT*
则:
PI αPN /PT +(1-α) *S
PI* βPN* /PT*+(1-β)
S PI βPN* /PT*+(1-β)
PI* αPN /PT +(1-α)
这个一般化表述表明:
由于乘数项存在,仅以总价格指数表示的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会影响汇率。
本国非贸易品的本币价格上升------在总价格指数不变的前提下,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本币升值(假定购买力平价只适合于贸易品。
)
贸易品价格上升-----本币贬值
在验证购买力平价理论时,用贸易品价格指数比用总价格指数要更好。
五.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不适用性的解释
统计问题:
不同国家,对不同的商品设置不同的权重,没有统一的标准。
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消费模式不同。
交易成本和贸易障碍:
FRENKEL(1981):地理上相近而贸易关联度高、贸易障碍少时,PPP较容易成立。
不完全竞争。
国际上竞争程度有巨大差异,阻止各国价格的趋同趋势。
国际价格歧视。
资本和商品市场的不同。
DORNBUSCH(1976):在资本高度一体化而商品价格调整缓慢的世界中,汇率与PPP将产生长期偏离。
生产率差异。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非贸易品价格较低,原因是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六.经验验证:
1.英国《经济学家》对MCDONALD’S的汉堡包价格的考察(7/4/95)
国家当地巨无霸价格美圆巨无霸价格PPP计算的汇率实际汇率过高过低定值%
美国 2.32美圆 2 .32 - - -
阿根廷3比索 3 1.29 1 +29
奥地利39先令 4.01 16.8 9.72 +73
中国9元人民币 2.4 3.88 8.54 -55
日本391日圆 4.65 169 84.2 +100
俄罗斯8100卢布 1.62 3491 4985 -30
韩国2300韩元 2.99 991 769 +29
2.茅于轼提出的难题:理发师的收入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为什么国家越穷物价水平越低?
萨缪尔森的回答:非贸易品的生产率差别不大,而贸易品的生产率的差别很大。
发达国家的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
3.BALASSA-SAMUELSON模型(1964)
(1)在贫穷国家:PN=WN/QN PT=WT/QT
在富裕国家:PN*=WN*/QN* PT*=WT*/QT*
PN非贸易品价格,PT 贸易品价格,WN非贸易品部门工资,WT贸易品部门的工资,QN 非贸易品部门每工人的产出,QT贸易品部门每工人的产出。
带星号的是富裕国家。
(2)假定两种经济中的工资率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相同:
WN= WT WN*=WT*
(3)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富裕国家高于贫穷国家,而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则基本相同:QT*>QT QN =QN*
(4)假定购买力平价只对贸易品成立:S=PT/PT*
两国的价格比率是:PN/PT=πPN*/PT*=π*
(5)富国的贸易品生产率较高,则贸易品价格较低;因而富国的非贸易品相对于贸易品部门的价格就会较高:π*>π
(6)PN/PT=πSPN*/SPT*=π*
由于:PT=SPT*,π*>π
则:SPN*>PN
即:发达国家非贸易品价格要超过发展中国家。
PPP对于非贸易品不成立。
七.结论
1.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巨大偏离。
2.资本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