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食管与胃肠道
食管与胃肠道ppt课件图文

contents
目录
• 食管概述 • 食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胃肠道概述 • 胃肠道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 食管与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01 食管概述
食管的位置与结构
位置
食管位于气管后方,脊柱前方,上端 与咽喉部相连,下端穿过膈肌与胃相 连。
结构
食管由肌肉和黏膜组成,分为颈段、 胸段和腹段,其中胸段最长。食管具 有三个狭窄部位,分别是起始处、主 动脉弓处和贲门处。
胃肠道出血的症状与诊断
总结词
胃肠道出血的症状与诊断
详细描述
胃肠道出血的症状包括呕血、黑便、血便等,严重时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诊断胃肠道出血需要进行 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观察出血部位和原因。
胃肠道出血的症状与诊断
总结词
胃肠道出血的治疗
详细描述
胃肠道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内镜下治疗包括电凝止血和止血药喷洒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出血和无法通过内镜治疗的病例 。
肠癌的症状与诊断
总结词
肠癌的症状与诊断
总结词
肠癌的治疗
详细描述
肠癌的症状包括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肿块等 。诊断肠癌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观察肠道黏 膜的异常变化和恶性细胞的存在。
详细描述
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手术治疗 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和放疗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和 缓解症状。
02
详细描述
胃炎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 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感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诊断胃炎需要进行胃镜检查, 观察胃黏膜的炎症程度和类型 ,同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排除恶 性病变。
胃肠道生理学

胃肠道生理学胃肠道生理学是研究胃肠道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科。
胃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
本文将从胃肠道的结构、消化过程、吸收过程以及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胃肠道结构胃肠道是由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组成的。
食管是连接咽部和胃的管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扩张器官,具有储存和混合食物的功能。
十二指肠连接胃和小肠,是消化液的混合和中性化的地方。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其内壁有许多微细绒毛状突起,增大吸收面积。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转化为便便并排出体外。
二、胃肠道的消化过程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主要指咀嚼、胃的搅拌和肠道的蠕动等过程,这些过程有助于将食物切碎、混合和推动。
化学消化是通过消化液中的酶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使其变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
常见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等。
三、胃肠道的吸收过程胃肠道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中。
小肠内壁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增加了吸收面积。
吸收主要通过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间隙扩散等方式进行。
主要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等。
被吸收的物质会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从而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四、胃肠道的调节机制胃肠道的功能受到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局部调节三种调节机制的调控。
神经调节主要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控制,通过胃肠道内的神经网络调节胃肠蠕动、分泌和吸收等功能。
内分泌调节是通过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来调节胃肠道的功能,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
局部调节主要指肠道内壁上细胞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以调节局部吸收和分泌。
总结胃肠道生理学是研究胃肠道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科。
胃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
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而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
胃肠道的功能受到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局部调节三种机制的调控。
系统解剖学第3章消化系统

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参 与调节血糖水平。
胰腺的疾病与治疗
急性胰腺炎
由于胰酶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引起水肿、出血和坏死。治 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和手术等。
慢性胰腺炎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胰腺癌
系统解剖学第3章消化系统
目 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 • 食管 •胃 • 小肠和大肠 • 肝和胆囊 • 胰腺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功能
01
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以供身
体细胞吸收和使用。
吸收功能
02
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输送到全身各
05 小肠和大肠
小肠和大肠的解剖结构
小肠
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小肠的主要 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小肠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 层组成,其中粘膜层含有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大肠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门。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 便。大肠壁与小肠相似,也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口腔前庭
包括唇、颊、腭、口底等结构, 是口腔的门户,也是口腔与外 界的通道。
牙齿
是口腔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 具有咀嚼食物的功能。
唾液腺
包括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 主要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消 化酶,具有消化食物的作用。
口腔的功能
吞咽食物
舌的协助将破碎的 食物送入食道。
语言功能
口腔是发声的共鸣 腔,能够发出清晰 的语言声音。
消化系统食管及胃肠道影像ppt课件

胃轮廓:小弯和胃窦大弯多光滑整齐,胃体大
弯呈锯齿状。
胃分型:胃的形状随体型和胃的张力不同而分
胃食管前庭:贲门上方3~4cm长的一段 食管,具有特殊的神经支配和功能,是 一高压区,有防止胃内容返流的作用。 现将下食管括约肌与胃食管前庭段统称 为下食管括约肌。
食管胃角或贲门切迹:下食管括约肌左 侧壁与胃底形成一锐角切迹。
一个膨大(膈壶腹)—深吸气
(三)胃
分部:贲门水平线以上称胃底,立位时含气称胃泡;胃
运动力减低。 服钡后2小时即达盲肠,为小肠运动力增强。 超过6小时达盲肠为运动力减弱或通过缓慢。 胃肠内钡剂的排空同张力、蠕动和括约肌功
能有关。
4、分泌功能的改变
正常空腹,食管及胃肠内无液体积存, 当远端梗阻和分泌增加时,可出现液体 存留。
胃分泌增加,胃液增多,站立时可见胃 内气液平面,为空腹潴留液。服钡后, 钡剂在潴留液中散在分布,呈团块状和 絮片状,粘膜表面附着性差,粘膜皱襞 显示不清。
侧位吞钡:会厌溪在 下方偏前,梨状窝在下方靠后。
正常咽喉部
正常咽喉部(侧位)
(二)食管
食管位于后纵隔,是一肌肉管道,上起至 下咽部(颈6水平),下接贲门(胸10~11), 全长23cm。 分段:颈段:颈6~胸骨切迹平面
胸段:胸骨切迹以下至膈肌 腹段:膈肌以下 三个压迹: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 心房压迹
炎性狭窄——范围广,具分段性,边缘整齐 肿瘤性狭窄—范围较局限,边缘毛糙,管壁 僵硬,局部有包块及充盈缺损 。 外在性压迫引起狭窄,多呈偏心性,可见整 齐压迹,伴移位; 痉挛性狭窄形状可变,时轻时重。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

牙冠
牙齿暴露在口腔中的部 分,具有咀嚼食物的功
能。
牙根
牙齿固定在牙槽骨内的 部分,通过牙周膜与牙
槽骨紧密相连。
牙釉质
牙齿表面最坚硬的部分 ,具有保护牙齿内部结
构的功能。
牙本质
构成牙齿主体的部分, 具有传导痛觉的功能。
食管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食管入口
位于咽喉部,与口腔相连通,具有引导食物进入 食管的功能。
胃与小肠
胃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胃的位置和形态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大部分在 左季肋部。
胃的分部
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 门部四部分。
胃壁的结构
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层、粘膜 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胃的功能
储存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 化食物。
小肠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小肠的位置和形态
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 。
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胃肠道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传递胃肠道内环境的变化信息,运动神 经控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
04
大肠与肛门
大肠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 围绕在小肠周围,形成“M”型结构 。
功能
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同时,大肠 内细菌发酵和腐败作用有助于维生素 的合成和吸收。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01
02
03
04
摄取食物
通过口腔摄取食物,为身体提 供能量和营养。
消化食物
通过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吸收营养
通过消化道黏膜将消化后的营 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 等有关,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03 胃
胃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储存、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功能。
详细描述
胃是一个囊袋形的器官,位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 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供身体吸收利用。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 可能与饮食、生活方式或肠道疾病 有关,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 症状。
06 消化系统的保健与饮食建 议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规律饮食
尽量保持每天三餐定时定 量,避免暴饮暴食。
多样化食物
摄入多种食物,保证营养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 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
避免刺激性食物
要点一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具有肌肉层和粘膜层。
要点二
功能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大肠的生理作用
排便
大肠负责储存和排泄粪便。
吸收
大肠可以吸收部分水和电解质。
大肠的疾病与治疗
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通,早 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 重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食物的摄取和排泄, 保持机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 育尤为重要,充足的营养供给有助于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02 食管
食管的结构与功能
食管的结构
食管是一条长管,连接咽部和胃 ,由肌肉和粘膜组成,分为颈段 、胸段和腹段。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 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 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则包括唾液 腺、肝脏、胰腺和胆囊等。
消化系统知识点整理

消化系统知识点整理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功能系统之一,它负责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废物,为身体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分。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在这里食物被咀嚼和初步消化。
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食管是连接咽和胃的管道,食物通过食管的蠕动被输送到胃中。
胃是一个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器官,具有很强的收缩和分泌功能。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这里被进一步分解,并吸收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如胃腺和肠腺。
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借助导管将分泌的消化液排入消化道。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1、摄取食物通过口腔摄入食物,这是消化过程的第一步。
2、消化食物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身体能够吸收和利用。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主要通过口腔的咀嚼、胃的蠕动和小肠的分节运动等实现。
化学性消化则依靠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唾液中的淀粉酶、胃液中的蛋白酶和盐酸、胰液中的多种酶等,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3、吸收营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供细胞代谢和利用。
4、排泄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三、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具有咀嚼、吞咽、辅助发音等功能。
牙齿是咀嚼的主要工具,人的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切牙用于切断食物,尖牙用于撕裂食物,磨牙用于磨碎食物。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够初步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四、咽和食管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是人体内部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它由多个器官组成,承担着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以下器官组成:1.口腔: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起始点。
它包括牙齿、舌头和唾液腺。
牙齿负责咀嚼食物,舌头帮助将食物推入咽喉,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酶能开始分解食物。
2.食道:食道是一条肌肉管道,将食物从口腔传送到胃部。
通过食道的蠕动运动(称为吞咽)以及重力的作用,食物顺利地进入胃部。
3.胃:胃位于食道和小肠之间,是一个袋状结构。
胃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将食物进一步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形式。
同时,胃还起到消杀细菌的作用。
4.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
它分为三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小肠内,肠壁分泌消化酶和其他消化液,将食物分解成微小的分子,以促进吸收。
5.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
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最终排出体外。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1.消化:消化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通过机械和化学作用,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机械消化包括咀嚼和肠道蠕动,而化学消化则涉及各种消化酶的作用。
2.吸收:吸收是指营养物质从消化道吸收到血液和淋巴中,以供给身体所需。
在小肠中,肠壁上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状突起,称为微绒毛,它们增加了吸收面积,有助于有效吸收养分。
3.代谢调节:消化系统还参与代谢调节,包括激素的分泌和神经系统的调控。
例如,胃内分泌细胞分泌胃泌素和胃抑素,它们分别促进和抑制胃的酸分泌。
4.排泄:除了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还通过排泄过程帮助清除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在大肠中,水分和电解质被吸收,形成固态的粪便,最终由肛门排出。
结论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能被忽视,它对身体的营养吸收和废物排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运作原理,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维持身体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解剖与生理(不用掌握)
45
46
正常影像表现
大肠绕行于腹腔四周。 结肠袋:结肠由半月皱襞形成不完全的间
隔,充钡时呈袋状。右半结肠显示多于左 半结肠,乙状结肠几近消失。直肠没有结 肠袋。 结肠的粘膜皱襞为纵、横、斜三种方向交 错走行,但收缩时均表现为纵行 肠壁厚:1-3mm
第六章 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第一节 食管与胃肠道
1
X线平片 站立位,仰卧位,侧卧位
钡剂造影检查 上消化道钡餐,小肠钡餐,结肠钡灌肠。气钡双重
CT检查 常规CT检查,CT小肠造影检查,CT仿真结肠内镜
MRI检查 常规上腹部MRI,小肠造影MRI,盆腔MRI
超声检查
一、检查技术——P161
cm 肠壁厚:扩张时<3mm
正常X线造影表现
37
肠(Colon) ——P164
正常解剖与Ⅹ线表现
44
生理
吸收 分泌 运动
解剖
位置:
横结肠、乙状结肠的位置 及变化较大,升结肠、降 结肠和直肠位置较固定
结肠袋:
辨识大肠的特征 由右向左逐渐变浅变少
47
正常结肠充盈相
排钡后显示结肠正常粘膜相
48
49
50
51
52
53
三、基本病变表现
X线造影检查——P164
54
内腔的改变:
狭窄、扩张
轮廓的改变:
充盈缺损:钡剂涂布的轮廓局限性内凹的影像。 龛影: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 憩室:全层管壁局限向腔外膨出的囊袋状影。
基本病变造影表现
17
胃的生理
储存 消化 转运
胃的解剖
位于左上腹,上接 食道,下续十二指 肠。
容量约1500ml
胃正常解剖与生理(不用掌握)
18
19
轮廓:
1. 胃小弯和胃窦大弯侧光滑整齐 2. 胃底及胃体大弯轮廓常呈锯齿状
蠕动:
由胃体上部开始,同时可见多个蠕动波,胃窦可无蠕 动波而呈整体向心性收缩运动
30
31
32
33
小肠(Small intestine)—P163
正常解剖与Ⅹ线表现
34
小肠的生理
消化 吸收 运动
小肠的解剖
位置、形态。 肠壁、粘膜。
正常解剖和生理(不用掌握)
35
36
空回肠无明确分界 空肠位于左上中腹,环状粘膜,蠕动活跃,常显示为羽毛状,钡剂少时为雪
花状。 回肠皱襞少而浅,蠕动不活跃,轮廓光滑,常表现为管状。 小肠的蠕动是推进性运动,2~6小时钡剂前端可达盲肠,7~9小时排空 气钡双重造影:充分扩张时,空肠宽4(充气4.5)cm,回肠宽3.5 (充气4)
55
胃的龛影 (轴位)
粘膜与皱襞的改变:
破坏、增宽迂曲
功能性改变:
张力、蠕动、运动力、分泌功能
基本病变造影表现
62
1. 腔壁局限性增厚和肿块 2. 腔壁密度或信号异常 3. 系膜血管的改变和淋巴结异常
CT、MRI检查
63
四、疾病诊断
食道及胃肠道疾病诊断——P165
64
好发于40-70岁,男性 进行性吞咽困难,胸段食管的中下段好发 分型:
增生型,溃疡型,浸润型
(一)食管癌——P165
65
1. 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 2. 病变处管腔狭窄,轮廓不规则,管壁僵硬,蠕动消失,其上方食管扩张 3. 腔内充盈缺损,形状不规则 4. 不规则的龛影,见于溃疡型,龛周有不规则充盈缺损
影像表现
66
食管中 段局限 性狭窄, 粘膜破 坏,管 壁僵硬 不规则
十二指肠正常解剖和生理(不用掌 握)
27
全程呈C形,分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正常球部呈正几何体形状,轮廓光滑整齐 球部粘膜皱襞为彼此平行的条纹状透亮影,降部及以下呈羽毛状,与空肠相
同 十二指肠乳头:降部中段内缘偶尔见圆形或椭圆形透明区,直径不超过
1.5cm
十二指肠正常影像表现
28
29
正常解剖与X线表现
8
食 管(Esophagus)——P162
正常解剖与X线表现
9
食管解剖:
后纵隔内胸椎及胸主动脉前方, 起于C6水平, 穿T10水平的食道裂孔,止于T11水平,与贲门 相连。
生理性高压区:上、下括约肌 正常压迹: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压
迹
粘 (2膜-皱3m襞m:正)数顺常条食纤解管细长剖而轴平和纵行图向的走像条行纹状透亮影
10
食管正常图像(不用掌握):
三段:颈段、胸段(上、中、下)、腹段。 三狭:食道入口、左主支气管跨过处、膈食管
裂孔处。 运动:原发蠕动、继发蠕动;第三收缩波
正常解剖和图像
11
12
13
14
15
16
胃(Stomach)与十二指肠 正常解剖与(ⅩD线u表现odenum) ——P162
排空:
一般为2~4小时
形态牛:角形、胃钩正形、常长X形、线瀑表布形现
20
21
牛角形胃
钩形胃
22
长形胃
胃下垂 23
瀑布型胃
24
胃底粘膜
胃窦粘膜
25
26
十二指肠的生理
消化 吸收 内分泌
十二指肠的解剖
上连幽门,下连空肠 球部呈锥形,两缘对称,
尖部指向右上后方,底部 平整,幽门开口于底部中 央 降段中部内缘为十二指肠 大乳头及胰管开口处
2
胃 膈下游离气体(立位片)——胃十二指肠穿孔
小肠 扩张肠袢+液气平(立位片)——小肠梗阻
结肠 扩张肠袢——结肠梗阻
X线平片
3
食管 稠钡
胃 空腹,气钡双重造影 产气粉+少量稀钡
小肠 空腹,口服钡剂造影,灌肠双重对比造影
结肠 结肠清洁,肛门灌肠+气钡涂抹 70-80%(W/V)硫酸钡混悬液300ml+适量空气
67
溃 疡 型 显 示 充 盈 缺 损 和 龛 影
68
CT可见管壁及周围组织情况 69
病因:
门静脉高压,常见于肝硬化
临床:
呕血、黑便,甚至失血性休克
病理:
大量血液经胃冠状静脉和胃短静脉,进入食管粘膜下静脉和食管周围静 脉丛,由奇静脉而入上腔静脉。
最常见于食道下段膈裂孔上区
造影检查
4
5
食管 管壁增厚,腔内外肿瘤生长,纵隔淋巴结
胃 空腹,口服对比剂
小肠 肠壁增厚、肠腔内外肿块、肠管狭窄或梗阻、转移
结肠 清洁+充气低张 仿真内镜
CT检查
6
胃 空腹+口服造影剂
小肠 空腹+小肠充分扩张
结肠 清洁+对比剂充盈 仿真内镜
MRI检查
7
二、正常影像表现——P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