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发展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低碳发展转型路径探索——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低碳发展转型路径探索——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电产业研发项 目以及一系列工程机械及重型机械制造产业也
术商业化; 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 制定和推广市场标准规范;
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 , 创新市场运行机制。 日本是世界上节能最先进的国家, 也是新能源开发最领 先的国家, 不仅太阳能发电世界第一, 在风能、 海洋能、 地热 、 垃圾发电、 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 , 也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日 本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主要有: 在法律和政策制定方面,
是强化市场开拓。从财政和金融方面采取刺激措施, 促进技
公司的带动下形成了年产 2 0 0 万千瓦风电装备和配套零部件 的生产能力, 带动2 0 0 亿元的产业链销售收入。重庆长客城 市轨道列车交通车辆公司已落户两江新区并建成投产, 轨道
交通制造业成为继新能源汽车、 风电装备之后两江新区第 大低碳产业。此外两江新区还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半导体照明 ( L E D ) 产业基地。北车集团西南产业基地 、 中航集团、 华渝机
碳排放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碳管理以及投资低碳技术开
经济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 以两江新区为例, 探索一条不发达 地区低碳发展转型的路径, 对实现西部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具
有重大现实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低碳发展是全球趋势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政府 2 03年 2月发
布的《 我们未来的 能源——创建低碳经济》 白 皮书, 但书中 并
下重庆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 编号 : 2 0 1 2一Z D1 2 ) 。
5 9
区域 发 发 展
上具有可比性, 从而快速推广使用 , 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力。
2 0 0 0 年到2 0 1 0 年间, 美国计划内对可再生能源研发的费用达 1 5 0 亿美元以上。二是大力扶持, 制定强制政策。先后出台

重庆市两江新区产业布局与劳动力聚合效应研究

重庆市两江新区产业布局与劳动力聚合效应研究
1 2 - ] 1
MI CH AEL K EAN E.Un r t n i h r a ie e o o y: de sa dng t e c e tv c n m
[ 8 1]
K EAN E, . ra d p a in c n i u , p ca s u n M G e ta a t to s, o tnu m s e ilis e o
( ): 2 - 0 3 2 13 .
[ 3 1]
CAROLI NE CHAPAI Liadep o r . rv r n r c s e f N. s r p i d ie sa d p o e s s o s
[ 9 上 海 创 意 产 业 中心 . 海 创 意 产 业 发 展 报 告 [ ] 上 海 : 1] 上 R.
2 09 0 .
cet eid sr si ie n ei s J . rai n uti rai ute n cisad rgo [ ] C et e Id sr s v n i t n v e
Ju l 2 0 ,()3—0 o ma , 0 9 2 1 : 24 .
to a e e a in o rit t do p o i r . rit' t do [ 4 Na in lfd r to fa tsss u i r vde s a tss s u i 1] p ovso n t e h s o ou hs ar v e o h otnta m — r iin i h o tb r g : e iw ft ep e ili
动 和减 少 , 区 不 均 衡 的 产 业 集 聚 程 度 也 伴 随 着 我 国 地 劳动力 , 尤其 是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的 跨 地 区 流 动 而 有 所 降 低 , 国 劳 动 力 转 移 和 流 动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由相 对 贫 我

重庆两江保护调研报告

重庆两江保护调研报告

重庆两江保护调研报告重庆两江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重庆两江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对重庆两江保护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1.采访法:我们采访了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了解他们对重庆两江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2.问卷调查: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对重庆居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重庆两江保护的认知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两江水质:据调查显示,目前长江和嘉陵江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恶化。

2.两江环境:调研结果显示,长江和嘉陵江沿岸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河岸垃圾、建筑废物和污水排放等问题影响了两江保护区的环境质量。

3.两江生态:调研结果表明,重庆的两江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

大量的沿江开发和治理工程破坏了两江的生态平衡,导致一些生态物种濒临灭绝。

四、问题分析1.水资源管理不到位:由于重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水资源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2.生态保护意识不足:重庆居民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不足,造成了两江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些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两江的开发和利用不加限制,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3.企业责任不落实:一些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不强,存在违规排污、非法占用江岸等问题,对两江的破坏不加限制。

五、改进建议1.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完善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提高他们对重庆两江保护的参与度。

3.加强企业环境责任: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落实环保措施,减少对两江生态环境的破坏。

六、总结通过对重庆两江保护的调研,我们发现两江保护存在着水质恶化、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改善两江保护的状况,我们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和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等改进建议。

两江新区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建议

两江新区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建议

两江新区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建议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是重庆市未来的发展重点区域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两江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亟需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

一、大气污染现状目前,两江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首要污染物浓度高: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其中PM2.5和PM10是主要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2. 工业和交通排放成为主要来源:两江新区的工业发展日益壮大,各类工业排放源大幅增加;交通车辆增多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也开始成为主要污染源。

3.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两江新区空气质量普遍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对居民出行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在两江新区加快发展的大气污染防治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障居民生态环境和健康。

1. 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针对工业排放源,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利用先进的治理设备和技术,对工业废气进行治理,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需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 优化交通管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针对交通排放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比如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公交线路和频次,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传统汽车尾气排放。

对于老旧车辆,可以加大淘汰力度,鼓励车主更换新能源汽车,并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和步行。

3. 加强生态环保,推行绿色发展生态环保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

两江新区需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生态空间,净化空气。

在新建建筑和工程项目中,应加强绿色施工和节能环保要求,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4. 完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两江新区应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体系,及时监测和公开大气质量数据。

2024年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前景分析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中国的一个重点发展区域,重庆市两江新区在智慧城市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对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1. 智慧城市市场概述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城市形态。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智慧城市能够优化城市交通、环境、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球智慧城市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5万亿美元。

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的重点工作,相关投资和政策支持逐渐加大。

2. 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发展现状重庆市两江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产业转移承接区。

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发展区域,两江新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重庆市两江新区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例如,通过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通过智能环保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环境质量,提供精准的环境保护措施。

3. 2024年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前景分析3.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智慧城市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智慧城市通过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环保的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重庆市两江新区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市场环境,对智慧城市的需求既来自政府部门的管理需求,也来自市民的生活需求。

政府需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市民希望通过智慧城市的发展,获得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体验。

3.2 市场竞争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重庆新设特区两江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两江新区将成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区域分布的角度对两江新区产业进行了研究,运用 swot 模型对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两江新区;区域布局;产业发展;swot模型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

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中国区域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

2009年西部gdp平均增速比东部慢1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约为东部的1/4,贫困人口占全国60%。

在西部地区培育增长极,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差距,强力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而在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的成立,将使重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两江新区范围图一、两江新区“一心四带”总体布局两江新区着眼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环境、战略定位和发展基础,与城市功能分区相衔接,逐步推进形成“1心4带”的空间总体战略格局。

“1心4带”产业总体布局示意图“1心”:金融商务中心。

包括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五里店、江北城、龙溪、人和等街镇。

重点发展创新金融、资讯研发、商贸商务3大核心产业,重点打造江北嘴金融核心区、观音桥商贸核心区、人和总部基地、五里店研发设计中心,努力建成西部一流的总部产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研发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

“4带”:都市功能产业带。

包括大竹林、礼嘉、鸳鸯、翠云、悦来、双龙湖、回兴等街镇。

培育发展国际商务功能、新兴都市功能,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汽车、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5大核心产业,重点打造悦来会展城、双龙湖国际商务新城、金山商务中心、大竹林高尚居住区,建设和谐宜居之城和现代都市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带。

包括蔡家、施家梁、水土、复兴等街镇。

两江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两江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dB《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12期两江新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张朋$乌云图雅2(1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重庆4011472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401147)摘要:近年来,两江新区深入推进大气.染综12理工作,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大气环境质量还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大气.染2理仍在爬坡上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期,2理成效还不稳固,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

文章通过对两江新区大气.染现状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交通、工业、扬尘、餐饮油烟等.染源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对,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有效推动环境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大气;.染防2;对引言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叫打赢蓝天保卫战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叫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其中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叫近年来,两江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PM2.5年均浓度不断下降,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绩。

但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大气环境质量仍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爬坡上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期,需深入精细分析、找准症结、提出措施,全力推进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1大气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1.1大气污染现状分析2019年,两江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0天,全年超标45天,其中,臭氧(0/)超标24天,细颗粒物(PM2.5)超标20天,二氧化氮'N0)超标1天。

环境空气六项常规指标中,S02、N02、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7!g/m3、40!g/m3、61!g/m3、35!3m3,C0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数和03日最大9小时的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1.45353和150!刘53。

由两江新区看重庆发展趋势

由两江新区看重庆发展趋势

由两江新区看重庆发展趋势摘要:重庆两江新区是国家第三个国家级高新经济开发区,是近年来重庆发展的主打项目,研究两江新区的发展对认识重庆的经济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目前重庆发展的经济市场的代表数据与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作者的理解,对重庆的发展做粗略的小议,得出在政府的积极带领下,重庆正在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经济架构,从根本上说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持续、稳定、明显的提高。

关键字:两江新区5+3战略性布局三个时期未来发展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

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下面具体讨论两江新区的建设与重庆发展的联系。

首先,“两江新区”的建设分为三个时期。

2009-2010年为起步阶段。

主要任务是争取国家将“两江新区”纳入国家规划,进行区域规划与布局。

同时提高港口、铁路、公路的运营能力,加强城市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环境。

2011-2012年是“两江新区”的中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计划到2012年,进出口达到30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达到200家,利用内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集装箱吞吐能力500万标箱。

2013-2020年则为全面提升阶段。

这一时期,“两江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政策设计上,重庆希望“两江新区”能获得中央大力支持,比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享受国家给予的有关政策,并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两江新区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两江新区的概况、现状,以及其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由于两江新区的设立,是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该地区更好的提升综合实力的一项重大举措,因而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两江新区的发展。

【关键词】两江新区经济发展发展对策
一、两江新区概况
2010年6月18日,在重庆直辖13周年的历史时刻,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了。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国家推进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新引擎。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规划面积1200平方千米,拥有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

二、两江新区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累计招商签约落地项目210个、合同投资总额1100亿元,达成投资意向项目352个、总投资4500亿元。

计有54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新区,内陆开放全面发力。

2010年,两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4.95亿元,同比增长
23%,比全国高12.7%,相当于重庆直辖之初的经济规模,为新区汇聚全球生产要素、辐射中西部大市场,引领内陆开放,实现国家五大战略定位奠定坚实基础。

两江新区在重庆的发展由于具有区位、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政策措施等比较优势,因而其自成立起对该区域乃至重庆市的经济发展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两江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基础较弱
尽管两江新区有政府、国家的优惠政策,但其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存在较大差距。

2009年两江新区gdp约为浦东的1/5,不到滨海的1/4。

从区位交通条件看,浦东新区外高桥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居内陆之首,洋山深水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集装箱港区之一,浦东机场为中国三大国际机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国际航运中心。

滨海新区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天津港跻身世界第六大深水港。

两江新区地处东西结合部,承东启西,辐射南北,是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2008年两江新区所在三个行政区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42.3%、37.2%,是重庆利用外资的主阵地和贸易聚集区。

2020年规划将聚集全市70-80%的进出口总量、70-80%的直接投资。

但两江新区对外开放程度偏低,200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浦东1/50,不到滨海1/11,实际利用外资相当于浦东1/3,不到滨海1/4。

(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较为发达,第三产业相对滞后。

汽车、军工、装备制造业等占gdp的较大比重,金融、商贸、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明显滞后,整个产业现状的不平衡,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两江新区成为西部经济带动极的制约因素。

四、加快两江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临着挑战及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两江新区应抓住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的机遇,争取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打造成渝地区及西南地区增长极。

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缩小差距,加快发展
利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条件及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加快民生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经济发展。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重庆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5200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80%,城乡收入比为3.4:1。

贫富差距亦悬殊,基尼系数为0.4。

东西部经济总量差由10年前的3万亿扩大到11万亿,人均gdp由6430元扩大到1.8万元。

西部工业化水平约为东部的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占全国的60%。

由于浦东、滨海新区发展的较早,因而两江新区在经济总量上暂时很难和浦东、滨海抗衡,但如果在缩小三大差距方面,成为一个全国的先行区,到最终成为一个示范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全局中的战略位置就凸显出来了。

(二)扩大开放,提升实力
利用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深度推进的战略,发挥交通区位优势,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新区整体实力。

在重庆两江地区的北部新区、渝北、江北、北碚等地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以带动城市的发展。

重庆虽是内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只有几百万标箱,但重庆在西部的带动作用意义更强。

两江新区应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在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加快发展,提升整体实力。

(三)结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合理定位
战略新兴产业代表我国以后的产业发展方向。

两江新区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挥地区摩托车、汽车制造业优势。

同时,在电子信息领域等高科技行业,要重点扶持。

两江新区要抓住这一轮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其区位、政策等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取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

(四)打造金融中心,发展第三产业
金融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是现代经济的中心。

国家已经批准重庆为货币互换结算的试点城市。

为此,两江新区除要做好基础设施,还要打造一流的吸引人才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按照科学审慎和风险可控的原则,积极推进金融综合配套改革。

引进国际和国内金融机构,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利用好全国性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在重庆布局设点机遇,尽快把两江新区建设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

另外,还要加快发展其他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港口、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的综合优势,发展高端服务,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参考文献:
[1]王二林.规划建设好滨海新区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j].天津经济,2005,(4).
[2]柯善北.“两江新区”不是梦《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华建设,2009,(3).
[3]黄奇帆.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联合,推动“西三角”成为中国内陆增长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