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剖析共37页文档

合集下载

重庆打造两江新区的体制问题研究

重庆打造两江新区的体制问题研究

重庆打造两江新区的体制问题研究重庆打造两江新区的体制问题研究两江新区的设立对于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并借鉴深圳特区、广州开发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两江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决策建议。

一、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一)“主体功能区”导向。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概念,为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区域定位提供了导向。

两江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有利于区域联动发展及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导向,建成充满活力的“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不仅要求原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经济功能区之间的区域联动,还应包括经济功能区与周边相关行政区之间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

(二)“综合配套改革”导向。

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突破单一行政主体的局限,对区域内各管理主体的职能进行划分与协调,注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综合配套性要求,创新行政管理职能划分原则与方法。

(三)“管委会体制”导向。

经济功能区原则上不能与所在行政区合并,管委会也原则上不能转变为一级政府,原则上也不能取消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建制;管委会的法律地位与职能、权限将通过国家、地方立法确定,其职能配置将回归到以经济协调与管理职能为主。

二、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一)保持稳定与完整的原则。

两江新区是重庆市的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重庆市的发展,重庆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以保持稳定与发展为前提。

(二)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原则。

两江新区应具备相对独立性,拥有更大的管理权限。

同时,因其肩负统筹内部不同行政区与经济性功能区的重担,其管理体制应具备与一般市区有所区别的独特性。

三)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

两江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应具有阶段性和战略性,既要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更要考虑远期规划,保持长时期的稳定,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重庆两江新区分析

重庆两江新区分析
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
里。
区 位 图
功 能 定 位
一 二
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先行区
三 四 五
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三大板块 十个功能区
空港新城 包括渝北区回兴、玉峰山、双龙湖、双凤 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 北部新区 桥,规划建设用地97平方公里。重点依托 包括江北区的郭家沱、鱼嘴和复盛镇,规划建设用地58平方公里。作 包括江北区的郭家沱、鱼嘴和复盛镇,规划建设用地58平方公里。 58平方公里 保税港区 龙石先进制造区 空港、空港工业园,集中布局临空物流、 现有的北部新区区域,是汽车制造基地,国级服务外包基地、 为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家级物流节点的重要对接平台, 为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家级物流节点的重要对接平台,是西部地
目 标
10年再造一个重庆 10年再造一个重庆
• 到2020年,两江新区发展的目标是,GDP从现在的800亿增长到6000亿, 相当于再造一个现有的重庆经济。 • 预计2020年重庆GDP会达到2万多亿,届时两江新区将是重庆经济总量的 1/4左右。 • 力争两江新区到2012年能初见成效,到2015年形成功能,到2020年大见成 效、基本完成。
发展
十大功能区的启动顺序,优先考虑发展的产业和启动的板块 各功能区近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针对企业
对于企业项目推荐及相应的优惠政策 了解两江新区内住宅和商业规划及土地出让计划
目 录
滨海新区的相关借鉴
优惠政策 成立前后的对比 对重庆两江新区的借鉴意义
滨海新区的优惠政策
•1.《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1.《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1.

重庆两江新区民意调查报告

重庆两江新区民意调查报告

重庆两江新区民意调查报告重庆两江新XX民意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调查背景重庆两江新XX于20__年6月18日正式挂牌立,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也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放新区。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规划面积1200km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km2,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及北部新区,拥有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所属的公司负责两江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重庆两江新XX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作为我国内陆唯一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一年多来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其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怎样,这是国家政府及海内外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更是每一个重庆市民关注的焦点。

那么两江新区成立一年多来给重庆和重庆市民生活带来了那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就,其面临的挑战和急需改善的地方又有哪些对这些问题广大重庆市民最有发言权。

为解答这些问题也为更加深入认识了解两江新区,特实施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式此次调查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收回率达到100%。

三,调查时间20__年8月2日——20__年8月14日四,调查地点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主要集中在重庆各主城区中,采用随机发放并当场填写回收的方式。

五,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25岁以下B25-45岁C46-60岁D60岁以上ABCD3,您的职业:A国家公务员B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学生D其他职业4,您的文化程度:A高中及以下学历B大专学历C本科学历D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您是否知道重庆两江新区:A知道B了解一点C不清楚(一)通过统计分析1-5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次调查的对象以男性居多,且多是有稳定职业的较高学历者。

而对于重庆XX新区,被调查者中的绝大多数表示有所了解。

从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所调查的对象中男性比例达到了72.8%,女性比例只有27.2%。

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分析报告

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分析报告

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利和高效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重庆市两江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枢纽,正积极响应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号召,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智慧城市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趋势和发展机遇,为推动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智慧城市市场的全面了解,并为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概述。

可以简单介绍下文引言部分的概述,以及正文部分的智慧城市概念、两江新区概况和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等内容。

在市场分析部分,可介绍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市场趋势以及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机遇等内容。

最后概括总结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展望未来和提出的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智慧城市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智慧城市概念及发展现状,掌握两江新区的区域特点和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深入研究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和趋势,以及分析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通过本报告的编写,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帮助其进行战略规划、业务拓展和投资决策,推动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的市场成功和经济效益。

1.4 总结通过本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的重要城市发展区域,也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巨大,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投入高、应用应用难度大等挑战。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发展需求旺盛,同时也面临着多种机遇与挑战。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2010年6月19日摘要: 市长黄奇帆认为,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 . ...9 m! Y" E3 x4 A7 \+ |, Y+ l+ t% Y9 h两江新区全球贸易版图重庆两江新区区位图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H0 Y- U3 Z6 q/ a* _/ ]9 W8 @7 X8 o% q. G新定位! Q" u: Y. g, w) \' A/ [6 v●城乡统筹先行区! ?6 y7 m* k$ S6 d& q9 t- P0 i; K9 `" I' `/ P重庆市将按照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争取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民工制度建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解读: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庆重任在肩,如何“啃”掉这个骨头,需要政策改革。

! l$ u+ _) h7 J# \/ ^/ K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实施,需要先在一个区域进行试验,以便为大面积的政策展开提供示范,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

: F- `/ ]! ~- }$ p7 ?“城乡统筹必须依靠城市化来推动,两江新区的设置,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两江新区能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的现实路径选择。

”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说。

9 ~/ `' M/ Y7 B3 B4 d' u! W$ l●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 _. v2 g. B# T9 L% a1 q) i/ @9 c7 o4 e! X3 O两江新区将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架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集中打造鱼石片区万亿工业基地,建成西部会展中心,形成西部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两江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一、新区介绍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四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重庆两江新区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

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5+3战略性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

溯源: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若干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设立‚两江新区‛的问题。

根据规划,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两江新区将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其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二、地理位置两江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及重庆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两江工业园区等功能经济区。

重庆北部新区: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的模式,组建一个‘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

重庆两江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前两个分别是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并于2010年5月7日获国务院通过,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

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5+3战略性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的大致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北部新区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其中北部新区将继续发挥区内各类国家级园区的特色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区多园、良性互动、错位发展的格局,以将其建设成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支持北部新区在土地、财税、金融、投资、外经外贸、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先行先试。

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功能和有关税收政策则比照洋山保税港区的相关规定执行。

根据规划,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两江新区将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其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重庆北部新区: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北部新区管辖礼嘉镇和人和、鸳鸯、大竹林、天宫殿、翠云5个街道,面积1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0万。

重庆两江新区体制机制模式及经验研究

重庆两江新区体制机制模式及经验研究
发 建设 工作 。 重 庆 两 江 新 区 从 建立之初 , 就存 在 一 些

难 以解 决 的体 制 机 制 问题 , 中最 为关 键 的 其
是 两 江 新 区 内 部 存 在 诸 多 不 同 行 政 级 别 的 行 政 层 级 , 不 同 的 行 且 政 层 级 之 间 相 关 区 域
立 ,意味着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的 正式设立 , 由此揭开了两江新区建设 的序幕。 也
两江新区建设和发展一年多来 ,在理顺 内部管 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 了一 系列创新性探索 , 极
大地丰富了中国开发新区建设理念和模式的理 论探索 ,也为中国其他开发新区内部体制机制 理 顺 带来 了可供 参考 的重要 经验 。
区建设 领 导小 组在 协 调 和理顺 两 江新 区 内部 管 理 的相 关 体制 机制 问题过 程 中发 挥 了较 为 重要 的作用 。
社会 和行政 事 务分 开 以及接 受行 政 委 托 、入 股
分红等方式 , 两江新区实现了对江北区、 渝北区
以及北碚区部分街道乡镇以及两路寸滩保税港 区 、北部新区以及两江新区工业园区等经济区 或经济功能区的体制机制整合 。 三 、 两 江新 区 ”理 顺 内部体 制 机 制 问题 的 “
两江新区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相关 问题的主 要做法不仅仅包含了宏观管理模式 ,也 同时涵 盖了微观管理模式。其微观管理模式主要体现 为北部新 区的类行政 区管理 、 保税港区的“ 管委 会 管 理协 调 、 开发 公 司开 发 ” 以及 两 江新 区工 业
园 区 的“ 管委 会 直接 管理 、 团公 司 和集 团控 股 集 公 司分 区开发 ” 等特 征 。图3 图4 、 以及 图5 分别 显 示 了北部 新 区 、两路 寸滩 保税 港 区以及 两江 新 区工 业 园区 的 内部 管理 体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