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相关问题及应对方式

湿疹相关问题及应对方式
湿疹相关问题及应对方式

1.肚脐周围老是出皮疹,瘙痒,有时流水,夏季明显,冬季好转或消失,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这是因接触皮带扣或牛仔服上的金属扣,在汗液的作用下,分解的镍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建议夏季不要用有金属扣的皮带或衣服,少佩戴金属类装饰品。发作后不要搔抓,外搽无极膏的激素软膏,如流水明显,可用硼酸溶液等局部间断湿敷,口服抗过敏药物等。

2. 9岁小孩,膝后老瘙痒,皮肤增厚,搽炉甘石洗剂无效,问是什么病。怎样治疗?

如以前无湿疹病史,多半是神经性皮炎,可用澳能软膏和艾迪特软膏交通外用,每日两次,搽后轻揉,皮疹消退后减少搽的次数,并停下来,外搽护肤霜一段时间以防再复发。

3.慢性荨麻疹很长时间不好,现怀孕50天,问是否对胎儿有影响?该如何治疗?

慢性荨麻疹发作如不影响睡眠和休息,应该对胎儿无影响。这个病现发病率很高,原因复杂。如在怀孕的早期症状较轻,可不必治疗。

如症状较重,可适当用钙剂或小剂量强的松(每天15-20毫克)口服,因为小剂量的强的松在通过胎盘时会被胎盘内的一种酶水解,变成无

活性的物质,对胎儿影响不大。大剂量不可以。晚期妊娠可服扑尔敏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足趾间老起水疱和脓疱,瘙痒,有时流水,时好时坏,夏季加重,可能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可能是足癣或湿疹继发感染,要局部取材做真菌和细菌检查,可用8000分之一高锰酸甲溶液泡足,外搽抗真菌软膏和百多帮软膏等,必要时口服抗真菌和抗感染的药物,少穿塑料或不透气的鞋,保持局部干燥等。

5.每年夏天骑摩托车,会阴部老瘙痒,起红斑,有时起丘疹,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

这要检查是否有真菌感染如体股癣等,有些是局部因高温高湿使局部潮湿,油脂分泌增多,易引起细菌和真菌感染,搔抓长湿疹样的改变,民间叫“烧裆”。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每天凉水冲洗后涂些爽身粉,如有真菌感染可外搽抗真菌的软膏一段时间,内裤用开水消毒。

6.小腿被虫咬后出现红斑,瘙痒和疼痛,应用抗生素无效,现起水疱,有流水,怎么办?

口服抗过敏药,局部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等进行间断冷湿敷,一般不需要内服抗生素。

7.手足老起丘疹和水疱,瘙痒,无季节性,身上也经常出疹子,天热加重,有人说是湿疹,现在从事理发职业,该怎么半?

按你所说应该是湿疹,建议查下血常规,看有无嗜酸性粒细胞等变化,本病可能与职业有关,建议改换职业。避免接触如洗衣粉,肥皂,洗头液等化学品,养成经常带棉手套做事的习惯。口服抗过敏药物,在医生指导下用些外用药,注意少吃容易过敏的饮食。使用德国欧淇贝康治疗,适用于湿疹的各种类型,尤其是针对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疗效很好.

8.12岁男孩,两岁时起病出湿疹,后每年春秋等起疹,瘙痒,曾做过敏原检查,现足部等处仍然起疹,激素软膏有效,问癣清和菊花水等能否应用?新房装修能否入住?

小孩患的是特应性皮炎,这是一种遗传性过敏性湿疹,现已到成人期,比较麻烦,建议这些广告用药和民间所说的方子要慎用,重点是控制饮食环节,穿棉质衣服,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内服和外用药如吡美莫司软膏等,把皮疹消退和症状控制住,再每天外搽橄榄油等护肤

品。新装修的房子最好不要入住,有引起本病复发和加重的风险。

9.人工荨麻疹患者,胃部检查有幽门螺杆菌,是否有关?如何治疗?

有关,慢性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原因复杂,30%与胃部检查有幽门螺杆菌有关,建议积极治疗,并积极查找其他原因。在长时间口服抗过敏药物的同

时,应该控制不吃高蛋白和容易过敏的饮食在3-6个月,避免饮酒和辛辣刺激饮食。药物缓慢减量,多数是可以治好的。

10.夏季面部老出油,起丘疹,粉刺和脓疱,有痘印疤痕,如何治疗?

这是痤疮,也叫青春痘,要减少甜食和油腻,辛辣和孩鲜等饮食的摄入,避免熬夜和便秘。口服甘草锌和丹参酮胶囊等,外搽氯霉素酒精溶液及斑赛软膏,坚持4-6周后缓慢减量维持一段时间。痘疤在痤疮不发作时可用微晶磨削手术治疗。

11.夏季,面部出现红斑,瘙痒,晒太阳加重,能否用化妆品?如何治疗?

在发病期间和夏季最好不要用化妆品,以防加重过敏或引发新的化妆品过敏问题。注意防晒,口服抗过敏药或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羟氯喹等。发疹后可用兰克敷宁生物抗过敏制剂局部湿敷。

【独特疗法】使用德国欧淇贝康治疗。适用于湿疹的各种类型,尤其是针对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疗效很好,一疗程适用10-15天,每日2-3次,涂后轻轻搓揉数分钟,重症患者酌情增加用量,若病史较长,建议患者可以搭配口服中药进行内服调理,可以选择皮肤病血毒丸、龙胆泻肝丸,苦参丸等。

xx提示:

湿疹患者在注意3大忌口,即忌辛辣、忌海鲜、忌狗肉、忌牛羊肉。关于忌口,也有不同说法,也有人认为,忌口应该视个体差异而定,一味忌口,将使人体丧失大量营养,不利病情好转。

我认为适当的忌口还是必要的,尤其在服用治疗性药物期间,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

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1

湿疮(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 因禀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以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处、易于湿烂流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湿疹可参照本病护理。 【临床表现】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①急性湿疮。以湿热为主,常夹有外风。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可泛发全身,以面部的前额、眼睑、颊部、耳轮、口周围,以及肘窝、?窝、手部、小腿、外阴、肛门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面积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继而在潮红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群集或密集成片,此起彼伏,常因搔抓,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最后痂盖脱落,露出光滑红色的皮肤,并有少量的脱屑。轻者微痒,重者瘙痒难忍,成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夜间更甚,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伴有发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等证。 ②亚急性湿疮。主要为小丘疹、丘疱疹、小片糜烂和流滋,也可有结痂或脱屑。多由急性期的潮红、水疱及液体渗出的明显消退所形成,或由慢性湿疮加重所致。亚急性较易转为慢性,一般临床上亚急性湿疮与慢性湿疮很难明显区分。一般无全身不适,或有胸闷、纳呆、便溏、苔腻、脉滑等证。 ③慢性湿疮。以血虚风燥,湿热蕴阻为主。皮损多呈局限性,有浸润、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中心常有抓痕、血痂及点状渗出等。其周围可有散在的小丘疹。多发于手足背、小腿伸侧、肘膝屈侧、阴部、股部及肛门周围等。瘙痒剧烈,呈阵发性,以睡前或遇热时加重。病程数月或更久。或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濡细无力等证。 【临症施护】 1.湿热浸淫者,保持皮损部位干燥,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针刺。 2.脾虚湿蕴、糜烂渗出时,遵医嘱中药药液湿敷。 3.血虚风燥、剧痒时,遵医嘱用耳针或艾灸止痒。 【护理要点】 1. 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湿热浸淫者,室内宜干燥;脾虚湿蕴者,室温略高。 4.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严重皮损者,使用消毒的床单、被套。 【饮食护理】 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之品。 2. 若发现某种食物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禁忌食。 3. 不饮酒、浓茶及咖啡。

湿疹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747909.html,/ 湿疹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 诱发湿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2)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3)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4)肠寄生虫;(5)强光照射;(6)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漆的刺激;(7)乳线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8)湿疹也有遗传倾向。 预防小儿湿疹要注意:(1)避免过量喂食,防止消化不良;(2)如系牛奶过敏,可把牛奶多煮开几次,改变其成分结构,减少致敏因素,奶内少加糖,或试用其他代乳食品;(3)如系某些食物过敏,可开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小儿逐渐适应。吃鸡蛋时,试着单吃蛋黄,不吃蛋白,必要时可选用植物蛋白质食物;(4)食物中要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糖和脂肪要适量,少吃盐,以免体内积液太多;(5)母乳喂养小儿如患湿疹,乳母应暂停吃引起过敏的食物。 湿疹患儿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1)尽量少用肥皂,不用碱性大的肥皂。除用适用婴儿的擦脸油外,不用任何化妆品;(2)不穿化纤、羊毛衣服,以柔软浅色的棉布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3)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双手,但要勤观察,防止线头缠绕手指;(4)头皮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涂消过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再轻轻擦洗;(5)在湿疹发作时,不作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湿疹可使小儿奇痒难忍、夜不成眠、烦躁不安。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在医院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切勿自己使用任何“肤轻松”等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带来副作用,长期使用还会引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轻度萎缩。患儿在停药后,往往会复发,如因搔痒而影响睡眠时,可请医生开点镇静药。如果湿疹化脓感染或小儿因此发烧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11747909.html,/sz/2012/1226/96279.html

湿疹患者瘙痒的护理

湿疹患者瘙痒的护理 (XX医院皮肤科,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对60例湿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各种瘙痒干预措施,通过各种治疗手段,保证每例患者的舒适度增加,饮食及睡眠不受影响,复发率大大降低。提出保持环境清洁、做好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护理重点。关键词:湿疹;瘙痒;,护理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一般临床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湿疹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等皆是湿疹发生的原因。从婴儿到老年人都是多发对象。我科于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收治60例湿疹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及对症护理均好转出院。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70岁。发病后就诊7~15d。湿疹位于双下肢35例,四肢15例,全身10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瘙痒。平均住院天数15d。 1.2 治疗进行抗感染治疗:立适同0.2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联合使用提高免疫力制剂,使用如欧宁3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瑞阳8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可给予激素(如甲强龙,氢化泼尼松) 不同剂量对症治疗。早晚给与口服药如扑尔敏4mg,2次/d。控制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局部渗出时给予湿敷,干燥后给予氧化锌糊包敷皮损,2次/d。 1.3 结果治疗期间患者自觉瘙痒程度减轻,舒适度增加,饮食及睡眠不受影响。均好转出院,有效提高了湿疹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2 护理 2.1 环境准备病室每日定时通风,紫外线消毒空气,温湿度适宜。床单位及被服整洁,患者的衣裤每天更换消毒。指导患者穿宽大棉质衣裤,避免衣服摩擦患处增加瘙痒。 2.2 皮肤护理对有渗出的患者用生理盐水湿敷,3次/d,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及减轻瘙痒。外用收敛剂如炉甘石洗剂,2次/d,以减轻急性期的局部瘙痒。外用抗感染、抗过敏的激素类软膏,如芙美松外搽皮肤,以免引起感

湿疹的护理

湿疹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4-28T16:42:53.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作者:贠艳利徐玮[导读] 协助病人寻找过敏原及可疑致敏病因,详细交代防护措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的侵扰。 贠艳利徐玮(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消化科 83005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19-01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中医称湿疹为“湿疮”,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有渗出倾向,易反复发作。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 有关系。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一、饮食护理:向病人宣教合理的饮食方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素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常进食健脾除湿的药膳,如冬瓜莲子汤、绿豆赤小豆汤等,对湿疹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河产品如莲子、藕、荷叶等,对皮肤亦有好处。指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饮食禁忌,指导和帮助病人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预防性食谱。告知病人疾病急性期机体处于高敏状态,对怀疑可致过敏的食物采取逐一筛选的方法,间歇、逐一、少量尝试食用,以避免偏食现象。对已经证实致敏的食品,包括同类食品应绝对禁服。 二、皮肤护理:协助病人寻找过敏原及可疑致敏病因,详细交代防护措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的侵扰,如抓、烫、肥皂擦洗等,以减少创伤、出血,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床单干燥、柔软、平整、无皱褶,随时清除床上的皮屑和药痂,换药时尽量避免使用胶布,以免加重或引起新的皮损。给病人穿宽松棉质衣服,经常更换,防止皮肤感染。为病人湿敷治疗渗出性皮损时注意保暖,不要超过身体面积的1/3,如超过此面积,则分批湿敷,冬季湿敷时间不宜超过40min,湿敷后在皮损处用20%的氧化锌油(医院自制)外抹,红斑、丘疹性皮疹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医院自制)外抹,皮损剧痒时,可配合止痒的氧化锌油(医院自制)外抹,红斑、丘疹性皮疹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医院自制)外抹,皮损剧痒时,可配合止痒洗剂(医院自制)外洗。在为病人用药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倾听病人主诉,如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则应通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保持皮肤不受损伤和感染是护理成败的关键。 三、用药护理:湿疹的治疗非常个体化。不同皮损用不同的药,不同部位用药也不完全相同。湿疹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止痒功效的中药,中药汤剂宜温服,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综合评估治疗效果。激素类药膏在治疗中,要根据部位、病情、皮损的情况正确合理的使用。此药虽对消炎止痒及减少渗出的作用较快,但停药后很快复发且症状更严重,长期应用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老年湿疹病人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后,易发展成继发性红皮病。面部使用类激素软膏治疗,需要很慎重。医院有多种自制外用的药物,但也需要正确合理选择。如: 硼锌糊、湿疹软膏、苯霜、甘油洗剂等等。严重的反复发作的皮损需要皮肤病理活检,除外其他相关疾病。需要时向病人讲明坚持按医嘱正规治疗的重要性,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监督用药全过程。 四、心理护理: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显著,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忧郁、悲观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要消除紧张因素,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治愈信心。而情绪激动、恼怒、心情忧郁均可使瘙痒发作和加重。所以,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及时调整病人心态,使其有效掌握教育的内容,勇敢地面对疾病,使病人心理处于良好状态,调动主观能动性,以解除病人的顾虑,增强信心,以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五、起居护理: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整齐、通风、干燥、空气新鲜。床单位清洁干净,避免摩擦皮肤,造成皮肤破损感染。 六、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本病的预防知识,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疾病反复。患病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治疗信心。发现湿疹,一定要寻找病因,寻找过敏原。防止再次接触。而且,还要进行全身治疗。 总之,湿疹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大部分病人虽然长期受到该疾病的困扰,但是对该疾病知识了解不多,疗效不明显,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使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

中医辨证湿疹

湿疹重在辨别湿热浸淫、脾胃湿蕴与血虚风燥。以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比,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多为湿热浸淫证;以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纳差,神疲,腹胀便溏,多为脾虚湿蕴证;以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者,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多为血虚风燥证。湿疹治疗应根据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由于湿疹患者始终存在程度不同的瘙痒,故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应适当的加用止痒的药物。 1.湿热浸淫证湿疹 湿疹主症: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湿疹治法: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龙胆泻肝汤组成与用法】 龙胆草(酒炒)6g,黄芩9g,栀子(酒炒)9g,泽泻9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 【龙胆泻肝汤功能主治】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湿疹、带状疱疹、足癣等属湿热浸淫者。 【龙胆泻肝汤加减应用】皮疹发于上部者,加桑叶、菊花、蝉蜕;湿疹发生于中部者,加重龙胆草、黄芩用量;发于下部者,加萆薢、车前子;伴有青筋暴露着,加泽兰、牛膝。 中医治疗湿疹之穴位注射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毫克)加维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干性湿疹症状图片 听听皮肤专家的建议

干性湿疹症状图片听听皮肤专家的建议大家注意进入秋冬交替的季节,很多人的干性湿疹复发,除了瘙痒难耐之外,还会起一层层的白屑。与其他的季节相比,在秋冬季节里,干性湿疹要相对多发一些,这主要与季节有关。尤其是北方,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室内室外都干,再加上过敏的因素,就容易发生干性湿疹。 皮肤科医生建议: 一、要积极寻找病因,予以排除或治疗。 二、将改进全身情况:末发现局部病因者尤应注意此点,如避免过敏物质、改换乳品、加强营养及保持胃肠道机能正常等。 三、进行局部治疗:以清洁、干燥、消炎为主。可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处理: 1.有些干燥,无渗出液者:可用1—2%龙胆紫涂布,使其结痂,保护伤处,或用10—15帕芙欧珍肤膏、白降汞软膏、抗菌素与可的松软膏等,也可撒用甘汞粉或硼酸粉剂等。 2.有少量渗出液者:可用龙胆紫糊剂或氧化锌糊剂等涂布。 3.渗出液有些多者:可先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湿敷1—2天,或用0.1---0.5%枯矾水清

冼湿敷。 湿疹的解决方法有很多,除了及时治疗之外,还要做好平时的护理措施。那么,湿疹如何护理? 1、湿疹的保健还需要避免快速的温度变化,快速的温度变化可能是引起湿疹的原因。从热乎乎的屋内踏入冰冷的户外,或从冷气房中进入热水浴,都可能引发皮肤病。 2、湿疹的保健包括穿棉质衣服:棉质的衣服比较柔软,不会引起皮肤瘙痒。应避免合成的衣料以及紧身衣物。这些衣物不但粘身体,而且可能会导致湿疹患者的皮肤发痒。 3、提防干燥的空气也是做好湿疹的保健的方法之一,干空气使皮肤炎更加恶化,尤其当冬天室内使用暖气时。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应该是湿疹患者及其家人首先考虑的事项。所以这时你应考虑使用湿气机,而且每一个房间都应该有一个。

湿疹

湿疹治疗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临床表现】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

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病因及发病机理】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总而言之,湿疹的发病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也可见到,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的改变,使湿疹病损减轻或自然消退。其易复发原因与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密切相关。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疮”相当于泛发性湿疹,“面游风”相当于面部湿疹,“旋耳疮”相当于耳部湿疹,“乳头风”相当于乳头湿疹,“脐疮”相当于脐部湿疹,“绣球风”、肾囊风”相多于阴囊湿疹,“四弯风”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鹅掌风”相当于掌部湿疹,有的掌部湿疹以皲裂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裂的皮开肉绽,奇痒难忍,连手都不能弯且曲,称为皲裂性湿疹。“湿臁疮”相当于小腿湿疹,又称淤积性湿疹。“肛门圈癣”相当于肛门湿疹。祖国医

湿疹护理

除了药膏,湿疹还可以食疗! 涂药膏似乎是我们第一个能想到对待湿疹的方法,不过除此之外小邦觉得如果我们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上面也注意些那是不是可以事半功倍呢? 针对食疗(如已知湿疹性质) 湿热型急性湿疹(皮疹潮红、肿胀、渗液、结痂、瘙痒、小便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 “绿豆薏苡仁汤”:绿豆、薏苡仁各30克,煮烂后加入白糖调味,一天内分几次食完,连服5~7天。 脾虚型亚急性湿疹(肤色暗红、有少许液体渗出、部分干燥结痂,反复发作。面、足浮肿,舌淡、苔白) “玉米须芯汤”:玉米须15克、玉米芯30克,先煎玉米须、玉米芯,去渣取汁,加冰糖调味,代茶饮用。可连服5~7次。 燥型慢性湿疹(血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或呈苔藓状、患部剧烈瘙痒,常反复急性发作。舌淡、苔薄白或净) “红枣扁豆粥”:红枣10只、扁豆30克加水煮烂熟,加入红糖,服食。婴幼儿减量。 普通食疗: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4、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5、薏米粥:薏米一2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参与淀粉大批再煮片晌,再参与沙糖、木樨少许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以及中之效。 6、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7、绿豆百合汤:取绿豆、百合各30克左右,按常煮法煮汤,待绿豆熟后连渣带汤一同饮用,可减轻皮疹处的痛痒感,适合1岁以上的湿疹患儿食用。 8、丝瓜汤:取新鲜丝瓜30克左右,切成小块儿放在装有水的锅里熬汤,待熟后加盐调味,让宝宝喝汤,并将丝瓜也吃下去,对于湿疹有渗出的宝宝较为适用。 9、泥鳅汤:取新鲜泥鳅30克,洗净后放入水中煎煮,然后把汤汁取出,加盐调服,适应于湿疹症状较为严重的宝宝。 医方疗法: 方一: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湿疹秘方

1.湿疹中药方-胃经积热 【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 【湿疹方药】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湿疹方药】归尾5克,赤芍6克,干地黄9克,川弓5克,丹皮6克,何首乌9克,胡麻仁5克,黄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参6克,蝉蜕3克,红花3克,蛇蜕3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 【湿疹按语】此型湿疹,以四肢为多,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湿,湿聚生热,热则生风,风湿博结,发于皮肤,四肢尤甚,所以治以养血,清热、祛风、除湿之法。 3.湿疹中药方-血热外感

【湿疹症状】周身疹点细小坚硬为粟,质白根红,瘙痒异常,抓破则有黄色水液浸淫蔓延,痒极则肤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疹治法】疏风祛湿,败毒泻火 【湿疹方药】金银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藓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黄柏10克,炒黄苓10克,干生地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荆芥3克 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

皮炎湿疹的图片 看看你是不是得了皮炎湿疹

皮炎湿疹的图片看看你是不是得了皮炎湿 疹 不管是皮炎还是湿疹,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皮肤病,皮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缓慢,发病时以剧烈的瘙痒为主要表现症状,发病原因复杂,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如果发病的时候不在意,会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发现皮炎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皮炎湿疹症状图片分析: 皮炎湿疹症状图片 从以上提供的图片中可以看出,皮炎湿疹早期会有很多红色斑点出现,这些斑点皮肤周围会有一定的瘙痒感,如果没能及时控制和治疗,会在这些斑点上长出一些红色小水疱,如下图所示:

这些水泡在搔抓和摩擦之后,非常容易破裂形成渗液,时间久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是从此之后皮肤表面会变得粗糙、鳞屑,对皮肤的外观产生影响,还会伴有其他一些皮肤病的发生。皮炎是一种发病较为缓慢的皮肤病,诱发因素也有很多,如化妆品、花粉、日晒、精神因素、代谢因素、机体免疫力因素等。患者常常是在过敏体质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接触过敏原,从而诱发皮炎湿疹。不管任何时候,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皮炎湿疹,都会因为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如果长期的复发会导致患者精神萎靡,烦躁及出现其它一些精神因素障碍。皮炎湿疹的治疗以内服激素为主,长期服用会产生一些毒素和副作用,对人体损害较大,并且病情没治疗彻底容易复发。皮炎湿疹的病因非常复杂,发病多见的内在因素有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机体免疫因素等。外在因素如:化学制剂、动物毒素、化妆品、花粉等。除了这些因素之外,皮炎湿疹的发病还可能与饮食、生活规律、环境等有关。 皮炎的症状和表现类型有多种,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症状的不一样,采取一些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皮炎的治疗,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选用帕芙欧珍肤膏,无激素,纯中药,一日三次涂抹。让你摆脱皮炎湿疹的烦恼。

湿疹护理

湿疹护理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渗出有加重倾向,病程慢,易反复发作,进展成慢性湿疹。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同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畅,生活有规律。 2.饮食护理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避免饮酒、咖啡,禁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 3.用药护理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治疗,搽药期间,注意皮损之变化,如发现皮损扩大时应停止搽药,并通知医师。 4.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轻精神负担。 5.病情观察与护理急性湿疹适宜冷湿敷,亚急性湿疹偏于急性皮损表现适宜使用冷湿敷,偏于慢性期皮损时可用温湿敷,慢性肥厚性皮损适宜热敷;湿敷的面积不能过大,水肿明显、渗出明显时可做持续湿敷。 6.基础护理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内衣裤选择宽松、纯棉制品,注意勤换洗。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避免再次刺激局部,避免用手挠抓局部,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清洗局部,更不能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要严格遵医嘱用药。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可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2.饮食指导饮食应清淡,避免饮酒、咖啡,禁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多吃水果蔬菜。 3.用药指导按照专业医师的指导用药,切勿自行用药,滥用药物,切勿再用引起过敏的药物。 4.心理指导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开朗,保持心情舒畅。 5.康复指导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持续受压,按时服药。正确使用便器和减压用品。内衣裤选择宽松、纯棉制品,注意勤换洗。 6.复诊须知定期门诊复查,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皮炎湿疹症状图片

皮炎湿疹症状图片 皮炎湿疹,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听说过,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由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它的发病没有任何的年龄、部位、季节的限制。不仅如此,皮炎湿疹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外貌,专家称,皮炎湿疹也有很多的症状,但是一定要及时涂抹平安记---化湿膏,专家表示,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目前其发病因素尚难以确定。湿疹患者容易出现剧烈的瘙痒。湿疹容易复发,可迁延多年不愈。 皮炎与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但是严格来讲,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

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下关于急性皮炎湿疹的种类及具体症状,希望对大家的治疗能有所帮助。 1、亚急性湿疹的症状: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仍有剧烈瘙痒,皮损以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可见少量丘疱疹,轻度糜烂。治疗恰当数周内可痊愈,处理不当,则可急性发作或转为慢性湿疹。 2、慢性湿疹症状: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易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3、急性湿疹的症状: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如治疗不当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湿疹护理

“湿疹宝宝”为何越来越多? 现在得湿疹的孩子怎么这么多啊?记者不止一次听新妈妈们抱怨道。 一位读者反映说,上个月因为孩子湿疹去医院看病,竟然挂了个下午的171号,等到自己看完后,已经挂到200多号了,周围全是来看湿疹的孩子。 另一位妈妈比较有经验,没有带孩子去医院,自己直接去首都儿研所儿童医院皮肤科请大夫开“肤乐霜”,这是在很多湿疹患儿家长中口口相传的“明星药品”。据她反映,大夫五分钟之内,连问诊带开药、写病历,一共看了三个宝宝,全是湿疹。 皮肤科六成看湿疹 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皮肤科主任刘晓雁说,皮肤科每天的门诊量大约在400~600左右,其中看湿疹的患儿大约占了6成,而在1岁以内的小婴儿中,约8成是看湿疹的。 不仅是首都儿研所,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儿科以及各个综合医院的儿科、皮肤科,湿疹都是“主打病”。 “多数孩子要过‘湿疹关’,只是轻重的问题。”刘晓雁主任说,长湿疹是宝宝出生后对外界环境的一个自然免疫适应过程,新接触一个环境或食物都可能让宝宝出湿疹。 为什么大家感觉现在湿疹患儿越来越多呢? 一是因为现在的环境和饮食较以前更为复杂,比如居室装修、各种洗涤用品的使用;食物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而且添加了各种防腐剂、添加剂等等,都让宝宝更难适应。 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也越来越重视,皮肤稍微有点发红发痒,起几个小红疙瘩,家长都会紧张得赶紧跑医院。 轻的湿疹不用治 很多家长对湿疹药膏顾虑重重,担心药里有激素对孩子不好。 “大多数宝宝由于逐渐适应了环境,一般到6个月湿疹就减轻了,一岁左右就不起了”,刘主任说,比较轻的湿疹,比如皮肤有点变红、脱皮,有几个小的丘疹,可以不用药,注意生活护理,用点保湿的硅霜等就可以了。稍重一点的湿疹,有些用纯中药制剂也可以了。比较重的,比如大片红斑,有脱屑,有渗出,需要用激素软膏时,家长也不必有太多顾虑,给孩子用的一般都是中效偏弱或弱效的激素,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局部、间断使用是安全的。 多数孩子都能比较顺利地渡过湿疹这一关,不过,也有些孩子湿疹反复发作,程度较重,而且一岁多了还没有减弱的趋势,这可能是特应性皮炎的早期表现,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相关链接 护理避着干、热、晒 出湿疹的孩子皮肤本来就非常敏感,因此不要让孩子太干、太热、太晒,这些都可能刺激湿疹加重。不少家长觉得湿疹宝宝应该少洗澡,这是不对的,孩子还是应该勤洗澡,但尽量少用化学洗浴用品,用清水洗洗就行。 湿疹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一)遗传因素 某些类型的湿疹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二)环境因素 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敏 菌源等。个体小环境是指个体的生活环境,由于人们的生活约2/3的时间在室内,因此,个体小环境对湿疹的影响更加密切。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复杂的环境性变应原,包括: 1、人造织物、人造革品、与衣着有关的印染剂漂白剂、光亮剂、防蛀剂、防霉剂、坚挺剂等现代衣着

婴幼儿湿疹护理常规

婴幼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因素的急性或亚急性皮疹,好发于2 ~3 月龄婴儿的头面部,皮疹呈多形性,具有病程长、瘙痒剧烈、渗出、易复发的特点,常导致婴儿烦躁哭闹而影响其睡眠和进食【1】。婴儿头面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常是多方面的。其发病机制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婴儿湿疹自然病程: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 2.婴儿湿疹的皮疹:多数皮疹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前胸、后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很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液体干后就形成痂皮。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 3.婴儿湿疹的类型 (1) 干燥型表现为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 (2) 脂溢型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3) 渗出型多见于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4.其他:湿疹较严重时,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细胞增高的表现。必要时可做过敏原筛查。 【治疗】 1.外治洗剂的应用 中药制剂擦洗患处,一日3次,数日见效。 2.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 婴儿湿疹急性发作期和严重时应用含皮质激素的药物,涂擦患处,一日两次,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 3.局部滋润剂的应用 对轻症的婴儿湿疹,在使用外用中药制剂擦洗患处后,使用皮肤滋润剂涂擦患处,一日两次,直至皮肤恢复正常。 4.其他 严重婴儿湿疹为减轻全身症状的可服用抗组织胺制剂或镇静剂以止痒和辅助抗过敏。如发热、皮肤红肿加重、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或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提示湿疹已经发生了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有关 2.睡眠障碍与局部瘙痒有关 3.潜在并发症皮肤感染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湿疹常见而不简单,千万别乱治!

湿疹常见而不简单,千万别乱治! 发表时间:2019-06-27T15:11:08.013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作者:蒲庆会[导读] 湿疹是一种让人感到厌烦的病症,它是一种皮肤浅层的瘙痒性的炎症,在一开始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出现红晕以及水肿,到了后期极可能会导致丘疹,渗液,水泡和皮肤脱屑等等症状。(梓潼县中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49-01湿疹是一种让人感到厌烦的病症,它是一种皮肤浅层的瘙痒性的炎症,在一开始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出现红晕以及水肿,到了后期极可能会导致丘疹,渗液,水泡和皮肤脱屑等等症状。而患者因为瘙痒进行搔抓,会进一步导致皮肤角化、增厚,从而使皮肤色素增加或者减少,这时候的症状被称为神经性皮炎,即由于湿疹导致患者长时间进行搔抓产生的疾病。患者产生湿疹的病因 患者产生湿疹的原因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导致的病发。一般的内因,例如患者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失眠、时常容易精神紧张,情绪变化较大,感染,过敏,新陈代谢出现障碍等等。而外因绝大多数是由于较差的生活环境,气候变化异常,饮食不规律,酗酒吸烟等等情况导致湿疹的病发。而其中外界的一些刺激,例如动物毛发、不适合自身的化妆品、寒冷的天气等等都会诱发湿疹的发生。 患者产生湿疹的症状 1、根据患者产生湿疹的年龄,可以将湿疹分为三类:婴儿湿疹、儿童型湿疹、以及成人型湿疹。(1)婴儿湿疹 一般婴儿会在四到六个月时病发,多发生于婴儿的头皮、胸部、四肢以及面颊等地方,而眼鼻口四周一般不会出现。并发后,病变处会感到十分的瘙痒,而由于婴儿的搔抓,导致结痂脱落,甚至出现出血的症状。而如果婴儿长期反复性的搔抓,会导致皮肤变得粗糙,饮食和睡眠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营养不良、腹泻等等症状。婴儿湿疹多数在三至五岁后自行出现消退的症状。 (2)儿童型湿疹 该类湿疹多数在四至十岁发病,有可能是婴儿湿疹的复发,也有可能是新发。此类的湿疹一般在四肢,特别是肘窝、腕、踝、面部多发,渗出成分有所减少,而角化以及干性丘疹有明显的增多。由于剧烈的瘙痒感,使得儿童出现搔抓的情况,从而导致皮肤受到损伤,例如出现感染,渗液等等情况,而这些又会加剧病变处的瘙痒感,形成了恶性循环。一般情况下,儿童型湿疹或一段时期后逐渐恢复,或者演变为神经性皮炎,从而成为成人型湿疹。(3)成人型湿疹 成人型湿疹最主要的表现便是神经性皮炎,有白色的鳞屑,皮肤增厚,部分有色素沉淀。由于剧烈的瘙痒,会出现抓痕以及血痂。经常出现在肘窝、颈部,手部以及乳头。 2、根据皮肤受损程度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三种。(1)急性湿疹 一般急性湿疹在初期,皮肤受损多数表现为有密集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由于患者的搔抓,导致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有点状渗出,以及边缘不清等症状。如果继续受到感染,可能会导致脓疱、脓痂的形成,一般在而后、阴囊、肛周初多发。(2)亚急性湿疹 当急性湿疹有所缓和后,皮肤会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要表现,但是依旧会伴随着剧烈的瘙痒感。(3)慢性湿疹 一般患者的慢性湿疹都是由于急性或者亚急性湿疹频繁发作,不能痊愈导致的。一般表现为病变处皮肤增厚,有棕红色沉淀,表面十分粗糙,有鳞屑覆盖。常见于腿部、手、肘窝、外阴以及肛门等地,会有剧烈的瘙痒感,容易复发,较难痊愈。3.根据皮肤的波及范围,可以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类(1)局限性湿疹 顾名思义,该类湿疹主要是在特定的部分会进行发生,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按照部位进行命名。例如手部湿疹、阴囊湿疹、乳房湿疹、女阴湿疹等等。(2)泛发性湿疹 该类湿疹则指全身多个部位出现,皮损程度较多的湿疹。例如乏脂性湿疹、钱币性湿疹等。患者产生湿疹后的治疗方式 由于湿疹的病因较为复杂,即使在治疗后,也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十分难根治解决。并且加之其临床病症以及并发位置并不一致,有着各自的特点,所以在用药时,应该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1、内用疗法 患者在选择用抗组胺药进行止痒时,一定要选择两种药物进行交替使用,或者两种药物相互配合使用。泛发性湿疹患者可以采取口服药物或者进行糖皮质激素的注射,但是不能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出现抗药性,或者其他的问题。 2、外用疗法 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皮损程度,选择适当的剂型以及药物。例如急性湿疹,局部可以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来进行冲洗和湿敷,同时要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收敛和保护。如果是亚急性或者慢性湿疹患者,则可以选择恰当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者免疫调节剂,例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如果是继发感染患者,可以适当的加一些抗生素制剂。 3、不可盲目用药 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盲目进行治疗,使用不适合自己的药物。湿疹的治疗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根治。如果患者出现滥用药物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病情更为加重,出现其他的并发症,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再一次受到伤害。 4、减少搔抓 由于患者感染湿疹后,会出现严重的瘙痒感,所以患者常因无法忍受瘙痒感,用手进行搔抓,从而导致湿疹病情进一步的加重。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的手上会带有其他的细菌,所以可能会导致皮肤再一次的感染,从而引发其他的疾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湿疹的预防措施 1、患者避免由于自身导致的湿疹病发,查找是否有过慢性疾病或者内脏器官等疾病。 2、患者应该减少接触外界的刺激,如用热水进行烫洗,过度的进行搔抓,接触可能使自己出现过敏症状的动物性毛发,减少化学用品的接触,例如洗衣粉等等。并且寻找可能导致的病因,例如工作环境,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情绪变动过于激烈,出现焦虑、压力过大等情况。 3、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避免接触刺激性食物,许多含有刺激性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复发。例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精饮料等等尽可能的不要接触。而例如虾、螃蟹等等海鲜,属于发物,尽量减少食用,加强清淡食物的摄入。 4、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切记患者自己勿乱用药物。

【实用】-湿疹护理常规

湿疹护理常规 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病情易反复发作。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1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有无慢性感染病灶、了解患者年龄、月经时,是否进入更年期,有无外伤史,有无静脉曲张,近期有无精神创伤。 1.2生活、工作环境及饮食习惯。 1.3家族中有无过敏体质者。 2.症状和体征 2.1急性湿疹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常为红斑基础上针到栗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片,境界不清楚。 2.2亚急性湿疹急性发作后,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有丘疹及少量丘疹,皮疹呈暗红色,可见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 2.3慢性湿疹多有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皮损较为局限,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2.4几种特殊类型湿疹 (1)手部湿疹;(2)乳房湿疹;(3)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4)小腿湿疹 3.心理社会反应 3.1患者对疾病拟采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的认知程度,本病常反复发作,恐惧、失望等。 3.2亲属对患者关心、照顾程度,支持力度,了解家庭经济状况。 【护理问题】 1.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炎症反应有关 2. 瘙痒与皮肤炎症反应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糜烂有关 4. 知识缺乏与非专业人员有关 5. 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有关 【护理措施】

1.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勿用过烫的水清洗皮损,避免接触过敏的物质。 2. 修剪指甲,避免摩擦及用手搔抓皮损,必要时戴手套或纱布裹手,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的止痒药物。 3.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消毒敷料,敷料污染及时更换。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4. 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各种检查、治疗和用药及饮食知识。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皮损及皮肤护理方法指导。 5. 多与患者沟通,理解、关心患者,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以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时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健康指导】 1. 用药指导:口服药抗组胺类制剂及镇静剂,可出现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药注意安全,高空作业、精细工作和驾驶员慎用。 2. 皮肤护理方法指导:穿棉质衣物,勤换、勤洗衣被,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燥,不宜过多使用香皂、沐浴露,可经常使用滋润剂,不宜用肥皂及过烫的水擦洗皮损,避免搔抓。 3. 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海鲜类及异体蛋白类食物,不饮酒、浓茶及咖啡。 4. 工作、休息、情绪指导:工作休息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及过多劳累,在生活和工作中药避免接触过敏在物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解除思想顾虑,建立治愈信心,充分配合治疗。 【护理评价】 1. 皮损逐渐好转或消退。 2. 患者瘙痒减轻或缓解。 3. 皮损感染得到控制或无感染发生。 4. 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或消除。 5. 患者了解疾病及相关知识。

湿疹的症状图片

湿疹的症状图片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和物理刺激和过敏有着密切关系,多见于婴幼儿,成人也可患病,皮肤可以叫红色丘疹,或者皮肤潮红皮肤表面潮湿有渗出,也有部分会出现脱屑苔藓样改变的干性湿疹。大多数都伴有皮损区域瘙痒。所以建议在治疗上,尽量的减少抗过敏的药物,可以外用润安舒洁霜,同时治疗期间,尽量的不吃辛辣食物和海鲜类的食物。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湿疹患者的日常护理 1、患有湿疹要注意避免再一次对皮肤造成刺激,比如要注意避免用热水烫洗以及过度搔抓等。 2、湿疹患者的饮食也要做好护理,要避免吃很多的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