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语法

中国现代语法

《中国现代语法》简介:1.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

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在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力撰写了上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四十多部,论文二百多篇。

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就都具有开创的意义,带动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突出影响。

王力先生的治学具有突出特点。

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

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八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邢福义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邢福义

2.研究植根于泥土,理论生发于事实
福义先生治学,最重语言事实。用敏锐的目 光去充分地观察事实,用入微的工笔去细腻 地描写事实,在对事实充分观察、细腻描写 的基础上,发掘出有价值的令人信服的语法 规律。 福义先生的语法研究路向是“上行路向”, 即从事实中发掘规律,再进一步升华为理论。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向,根基深厚,活力充沛,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五、研究特点
1.重视把逻辑分析方法引入语法研究领域,重视语法 事实的深入发掘,重视隐蔽规律的揭示与刻画
逻辑学家李先焜《论语言学与逻辑学的结合》中: “我特别推崇邢福义同志的语言研究工作。……他善于 运用逻辑方法去分析语言现象。邢福义同志是专门研 究过逻辑学并写过逻辑学著作的,因此他对语言现象 的分析过程有意或无形中就使用了逻辑办法。……可以 说他一定程度上也在进行逻辑语言学的探索。” 吕叔湘在《语法问题探讨集》的序中:“福义同志的 长处就在于能在一般人认为没什么可注意的地方发掘 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巧作安排,写成文章,令人信 服。”
三、科研经历分期
(一)积累期(1956年至1978年) (二)求索期(1979年至1989年) (三)造型期(1990年至今)
(一)积累期(1956年至1978年)
主要特点:在文革前,《中国语文》上发表过7 篇文章,文革期间,《中国语文》停刊,但是 他没有放弃钻研,主要特点是:培养研究习惯、 积累研究经验、铸造敏锐视力。
专著 教材
《语法问题探讨集》 《语法问题发掘集》 《邢福义自选集》 《语法问题思索集》 《汉语语法学》 《文化语言学》增订本(主编) 《汉语复句研究》 《邢福义选集》 《汉语语法三百问》 《词类辨难》修订本 《语法问题追踪集》(2008) 《语法问题献疑集》(2009)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主编) 《现代汉语》(主编)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一、白话文运动家——胡适胡适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白话文运动”的理念,主张用白话文来进行交流和写作。

他认为汉语应该与人们的日常口语相一致,以便更好地传达思想和表达情感。

胡适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理论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语法学家。

二、句法学家——潘金莲潘金莲是现代汉语句法学的奠基人,她通过对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句法理论和概念。

她对句子的成分、修饰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句子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潘金莲的研究为现代汉语句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语法范式先驱——朱德熙朱德熙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提出了“四书五经”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的范式,将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相结合。

朱德熙的研究为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化和范式化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语法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语用学家——王力王力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语用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力通过对语言使用和交际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强调语境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重要性。

他的研究为现代汉语语法的语用层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五、词法学家——杨伯峻杨伯峻是中国现代汉语词法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通过对词汇的分类和规范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词汇性质和词义的理论。

杨伯峻的研究为现代汉语词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对于词汇的使用和理解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语音学家——李方桂李方桂是中国现代汉语语音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对语音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语音的规律和特点。

李方桂的研究为现代汉语语音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对于语音的教学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七、语篇学家——林语堂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汉语语篇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他通过对语篇结构和语言表达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语篇的理论和方法。

林语堂的研究为现代汉语语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语篇的分析和理解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简介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简介

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简介优美的文学如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近现代十大作家及简介,欢迎阅读。

1.近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鲁迅先生的文字辛辣、尖锐、狂热、阴冷、沉郁、深邃、浓黑、悲凉,既愤世嫉俗、冷酷无情,又悲天悯人、忧世伤生,撕掉了五千年文明的虚伪面孔,刺痛了亿万国民久已麻木的神经,催人奋进,发人猛醒。

鲁迅先生用他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由此,使我们于无边的孤寂彷徨苦闷空虚近乎窒息无所希望的痛苦深渊中得救。

先生已然作古,但其文字、其精神,必将历千年而不灭、万民信而得永生。

2.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且形式多样。

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

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

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3.新文化运动代表: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现代散文开山大师”之称。

他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其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洋溢著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

4.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中国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也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

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小说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语言学概论名家

语言学概论名家

语言学概论名家•名家名篇•(一)名家•历史语言学:徐通锵、王洪君、陈保亚。

•生成语言学:徐烈炯、宁春岩、徐杰、沈阳、程工。

•功能语言学: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张伯江、方梅。

•认知语言学:沈家煊、陆丙甫、袁毓林、储泽祥、石毓智、赵艳芳、束定芳。

•配价理论:陆俭明、袁毓林、、张国宪、沈阳。

•心理语言学:桂诗春、沈家煊、王德春、彭聃龄、朱智贤、李宇明。

•神经、病理语言学:杨亦鸣、王德春、崔刚。

•对比语言学:刘重德、杨自俭、王宗炎、赵世开、潘文国、许余龙。

•语法化:沈家煊、吴福祥。

•类型学:沈家煊、刘丹青。

•语言哲学:钱冠连、潘文国。

•实验语音学:石锋•计算语言学:冯志伟、俞士汶、刘群、詹卫东•社会语言学:陈原、陈章太、李宇明、郭熙•数理语言学:方立、冯志伟•文化语言学:邢福义•模糊语言学:伍铁平、吴振国•现代汉语语法:吕叔湘、朱德熙、黎锦熙、王力、邢福义、陆俭明、马真、胡裕树、张斌、胡明扬、马庆株、邵敬敏、储泽祥•现代汉语方言:丁声树、吴宗济、李荣、张振兴、汪国胜、詹伯慧、李如龙、潘悟云、麦耘、游汝杰•少数民族语言:戴庆厦、道布、孙宏开对外汉语教学:陆俭明、赵金铭、吕必松、崔希亮、周小兵、张德鑫、鲁健骥、李晓琪、李泉、张和生、李扬、崔永华、郑懿德、王还、刘珣、孙德金、张凯、张旺熹、杨寄洲、王建勤、赵日新、郑艳群•(二)名篇•A 历史语言学•1.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2. 吴安其《历史语言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朱晓农、寸熙导读《历史语言学和语言演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B 结构主义语言学1. 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2. 索振羽、叶蜚声译《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 何勇等译《语法哲学》(语文出版社1988)4. 岑麒祥、叶蜚声译《语言》(商务印书馆1992)• C 生成语言学••D 功能语言学•1.张伯江《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2.胡壮麟《功能语法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黄国文导读《功能语法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常晨光等《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E 认知语言学1.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6.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7.王维贤《认知、交际和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石毓智《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学林出版社2008)•F 配价理论•1.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2.袁毓林、郭锐《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沈阳《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G 心理语言学•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2.朱曼殊、缪小春《心理语言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彭聃龄《语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李宇明《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H 神经、病理语言学1.卫志强、赵吉生译《神经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王德春等《神经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崔刚《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杨亦鸣《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I 对比语言学• 1.严学宭《中国对比语言学浅说》(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2.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3.张今、张克定《英汉语信息结构对比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4.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朱永生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8.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9.潘文国、谭慧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J 语法化和词汇化1.沈家煊导读《语法化学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4.沈家煊、吴福祥《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5.沈家煊等《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2007)6.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吴福祥导读《语法化的世界词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K 类型学1.沈家煊《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3.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4.徐杰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第一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05)5.余志鸿译《语言地理类型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8)L 语言哲学1.褚孝泉《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2.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涂纪亮导读《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黄振定《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M 原则和方法•1.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2.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3.陈小荷等译《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4.杨信彰导读《话语分析人门:理论与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林连书《应用语言学实验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6.于根元《路途和手段: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8.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N 规律探求和理论思考•1.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2.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3.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潘文国《字体位与汉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汉语学报编辑部《小句中枢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等•O 西方语言理论简介•1.冯志伟编著《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2.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 名家经典•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语法讲义》•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汉语史稿》《汉语语法史》《中国语言学史》•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语言学卷)》《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邢福义选集》《词类辩难》《汉语复句研究》《汉语语法三百问》《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自选集》•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方法论》•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自选集》•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邢公畹《汉语方言调查》•李如龙《汉语方言学》•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汉语词汇语法史》《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张斌《汉语语法学》•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22册)。

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必读书目
R.L. Trask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6年
汉语与亲属语言方向博士生必读书目: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1
汉藏语概论
白保罗,乐赛月、罗美珍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84年
2
汉语中的台语底层
班弨
民族出版社
2005年
3
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
陈保亚
语文出版社
邢福义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1年
11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朱德熙选集
朱德熙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1年
训诂方向博士生必读书目: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1
史讳举例
陈垣
中华书局
2004年
2
文献学概要
杜泽逊
中华书局
2001年
3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4
汉语训诂学史
李建国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年
刘丹青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
5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吕叔湘
商务印书馆
1999年
6
语言与文化
罗常培
语文出版社
1989年
7
中国理论语言学史
邵敬敏、方经民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
8
语言变异与变化
徐大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9
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
于根元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年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引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的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规则。

在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汉语语法学者被称为“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他们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这八位学者的名字、主要研究领域和贡献。

一、郭宝昌1. 个人简介郭宝昌,生于1928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

郭宝昌在语法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句法和语义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2. 主要研究领域•句法分析•语义学3. 贡献郭宝昌在汉语句法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的“双层结构”的句法分析方法,为现代汉语句法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此外,郭宝昌还在汉语语义学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为汉语语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林语堂1. 个人简介林语堂,生于1895年,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

他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汉语在国际上的宣传者。

2. 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语法•汉字文化3. 贡献林语堂通过深入研究汉语语法,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和理论。

他在研究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的时态、语气、语态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此外,林语堂还致力于推广中国汉字文化,通过他的著作和国际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学习汉语。

三、赵元任1. 个人简介赵元任,生于1892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他是中国汉语语音学和语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者。

2. 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语音学•汉语语法3. 贡献赵元任对汉语语音学和语法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系统研究了汉语的音韵系统和语法规则,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概念,推动了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

赵元任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四、胡秋原1. 个人简介胡秋原,生于1900年,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是指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
八位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是袁行霈、陈省身、白象初、蔡元培、刘月华、黄廷芳、林庚胤和潘树仁。

袁行霈是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语法漫谈》和《现代汉语语法》对汉语语法研究有着重要影响;陈省身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词法》和《汉语句法》等开创了汉语研究的新局面;白象初则是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汉语句法的理论与实践》深入阐述了汉语语法的规律和特点。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和语文学者,他的著作《汉语语法原理》是对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贡献;刘月华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汉语句法教程》是汉语句法教学方面的重要参考书;黄廷芳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音韵学》等对汉语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林庚胤是中国语言学家、汉语语法学家和语用学家,他的著作《汉语语用学》和《汉语语法新探》对汉语语法和语用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潘树仁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语法基础》和《汉语语法新论》等对汉语语法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八位专家学者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学术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汉语语法学的发展,也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现代汉语八大家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吕叔湘选集_吕叔湘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朱德熙选集_朱德熙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王力选集_王力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胡裕树、张斌选集_胡裕树、张斌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邢福义选集_邢福义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陆俭明选集_陆俭明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选集_黎锦熙三个平面的语法观_范晓中国语法学史稿_龚千炎俗语小词典_董小玉修辞学发凡_陈望道吕叔湘全集:中国文法要略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吕叔湘语文论集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汉语语法论文集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汉语语法论文续集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现代汉语八百词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文教学论著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文散论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法修辞讲话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言和文字_吕叔湘实用现代汉语语法_刘月华新华字典(第10
版)_商务方言与中国文化_周振鹤、游汝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_徐杰朱德熙文集(第1卷)_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2卷)_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3卷)_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4卷)_朱德熙李临定自选集_李临定汉字形义分析字典_曹先擢、苏培成汉语与中国文化_申小龙汉语功能语法研究_张伯江、方梅汉语口语语法_赵元任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_陆俭明、沈阳汉语复句研究_邢福义汉语成语词典_宋永培汉语描写词汇学_刘叔新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_詹伯慧汉语方言学_李如龙汉语方言学导论_游汝杰汉语方言概要_袁家骅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_邓思颖汉语比较变换语法_李临定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_马庆株汉语语法专题研究_邵敬敏汉语语法分析问题_吕叔湘汉语语法学史稿_邵敬敏汉语语法理论研究_杨成凯现代汉字学纲要_苏培成现代汉语(上)_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_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_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_胡裕树现代汉语八百词_吕叔湘现代汉语千题解_刘小南现代汉语句法论_陆俭明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_沈阳现代汉语虚词散论_陆俭
明、马真现代汉语词汇_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_葛本仪现代汉语词类研究_郭锐现代汉语语法十讲_张斌现代汉语语法教程_朱成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_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_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讲话_丁声树现代汉语通论_邵敬敏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_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_袁毓林、郭锐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_沈阳、何元建、顾阳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_张敏词义的分析和描写_符淮青话题与焦点新论_徐烈炯、刘丹青
语法丛稿_朱德熙语法研究入门_吕叔湘语法答问_朱德熙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_袁毓林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_沈阳陆俭明自选集_陆俭明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_陆俭明音系学基础_王理嘉不对称和标记论_沈家煊词汇学简论_张永言词类辨难_邢福义词类问题考察_胡明扬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_戴浩一、薛凤生汉语词法句法论集_汤廷池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_贺国伟汉语的危机_朱竞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_冯胜利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_袁毓林汉语方言地理学_贺登崧汉语文化语用学_钱冠连汉语研究基本数据统计方法_张卫国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_鲁川汉语语法基础_吕冀平汉语语法散论_朱英贵汉语语法学_邢福义汉语语法学_张斌汉语韵律句法学_冯胜利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_邵敬敏林焘语言学论文集_林焘刘叔新自选集_刘叔新趋向补语通释_刘月华现代汉语短语_齐沪扬现代汉语方言概论_侯精一现代汉语句法分析_吴竞存、侯学超现代
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子_陈昌来现代汉语名词的多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_ 视角研究_刘顺现代汉语实词_方绪军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_邵敬敏现代汉语语用平面研究_温锁林语法问题发掘集_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_邢福义语法问题探讨集_邢福义语法学探微_刘叔新语法研究和探索(二)_北大字本位与汉语研究_潘文国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习题集_林海权、王尔康、陈玄荣《红楼梦》称呼语研究_陈毅平上古汉语词汇史_徐朝华上古汉语语法研究_方有国两汉汉语研究_程湘清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_高本汉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_吴文祺、张世禄中国历代
语言文字学文选_洪诚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_陈汉生中国语历史文法_太田辰夫中国语言学史_王力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语言文献卷)_北大古今汉语词类通解_杨伯峻古代汉语(一)_王力古代汉语(二)_王力古代汉语(三)_王力古代汉语(四)_王力古代汉语(四)附录天文图古代汉语_郭锡良古代汉语虚词词典_社科院古代汉语题解辞典_伍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_商务古汉语词义论_张联荣古汉语词汇纲要_蒋绍愚古汉语语法学_张文国、张能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_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精讲_许威汉古汉语语法论集_郭锡良同源字典_王力同源字典补_刘钧杰吕叔湘全集:文言读本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笔记文选读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马氏文通读本_吕叔湘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_周祖谟汉字古音手册_郭锡良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_张赪汉语历史音韵学_潘悟云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_程湘清汉语史稿_王力汉语史论文集_宋绍年、张猛、邵永海、刘子渝汉语词汇学史_符淮青汉语语音史_王力汉语语音史讲话_邵荣芬汉语音韵_王力汉语音韵学常识_唐作藩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_富金壁、牟维珍简明汉语史(上)_向熹简明汉语史(下)_向熹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_吕叔湘音韵学教程
_唐作藩马氏文通_马建忠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_侯精一、施关淦说文解字注_段玉裁《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学_祝敏申《说文解字》导读_张舜徽《说文解字》精读_殷寄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_高明中国文字学_唐兰中国文字学史_胡朴安古文字趣谈_陈炜湛文字学概要_裘锡圭朱德熙文集(第5卷)_朱德熙甲骨文_范毓周甲骨文字典_徐中舒许慎与《说文解字》_姚孝遂说文解字_许慎_中华书局版说文解字_许慎_九州版说文解字新订_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系传_徐锴说文解字通论_陆宗达比较文字学初探_周有光二十世纪甲骨语言学_张玉金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_李玲璞、臧克和、刘志基古文字类编_高明古文字论集_裘锡圭古文字通假释例_王辉古文字学导论_唐兰古文字研究简论_林澐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_黄德宽、常森汉字学
概要_王宁汉字学十讲_吕浩汉字演变五百例_李乐毅汉字源流字典_谷衍奎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_蔡运章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
台湾师大甲骨文通检_香港中文甲骨文字释林_于省吾甲骨文字学述要会论文集_
_邹晓丽、李彤、冯丽萍甲骨文字研究?殷契余论_郭沫若甲骨学一百年_王宇信、杨升南简明金文词典_王文耀金文编_容庚说文解字讲稿_蒋善国殷虚卜辞综述_陈梦家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_管燮初殷墟甲骨分期研究_李学勤、彭裕商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刻辞看中国上古史_阿马萨里中国汉字源流_董琨语言理论《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_申小龙《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_徐通锵、胡吉成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_陈保亚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_游汝杰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_束定芳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_乔姆斯基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_刘坚历史语言学_徐通锵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_梅耶句法理论概要_宋国明句法结构_乔姆斯基哲学中的语言学_万德勒基础语言学教程_徐通锵声学语音学纲要_Peter Ladefoged多角度研究语言_王德春对比语言学_许余龙应用语言学_刘涌泉、乔毅应用语言学_桂诗春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_于根元当代国外语言学:学科综述_徐烈炯当代语言学探索_陈国华文化语言学_邢福义文化语言学发凡_张公瑾新编语用学概要_何兆熊普通语言学教程_索绪尔普通语音学纲要_罗常培、王均汉彝缅语比较研究_丁椿寿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_瞿霭堂、劲松汉语非线性音系学_王洪君王力语言学词典_冯春田、梁苑、杨淑敏现代修辞学_王德春、陈晨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_余志鸿现代语言学教程_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流派_冯志伟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_戴庆厦现代语言学词典_克里斯特尔生成语法理论_徐烈炯社会语言学_陈原社会语言学概论_祝畹馑简明语义学辞典_王寅简明语言学史_R?H?罗宾斯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_裴文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_刘富华、孙维张结构语义学_A?J?格雷马
斯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_胡明扬自然语言逻辑研究_邹崇理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_胡明扬认知语言学导论_Evans、Green认知语言学探索_王寅认知语言学概论_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_赵艳芳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_洪堡特语义学_利奇语义学_徐烈炯语义学导论_伍谦光语义研究_石安石语用学教程_索振羽语用学概要_何兆熊语言与心理_乔姆斯基语言与文化_罗常培语言与理智--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研究_Cooke语言变异研究_陈松岑语言哲学对话_于根元语言学史概要_岑麒祥语言学常识十五讲_沈阳语言学纲要_叶蜚声、徐通锵语言文字百科全书_大百科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_刘润清、韩宝成语言的战争_罗宾?洛克夫(拉考夫)语言的符号性_丁尔苏语言的结构:20世纪语言学的焦点_云桂彬语言论_布龙菲尔德语言论_萨丕尔语言论_高名凯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_徐通锵语言问题_赵元任语音学和音系学词典
L?特拉斯克语音学探微_石锋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_赵元任隐喻--语言的家_R?
园_王松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