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合集下载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林下经济是指在森林或林地中进行的农业、养殖和其他生产活动,是一种以利用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形式。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普及,林下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尽管其在生态保护、就业创收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生态破坏问题1.乱砍滥伐: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存在乱砍滥伐现象。

这不仅导致了森林面积大幅减少,还引发了土壤侵蚀、水源减少等严重后果。

2.非法采伐: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强大,一些非法采伐者得以逍遥法外,破坏森林资源并非法牟利。

解决方法:加强监管力度是最关键的措施之一。

政府需要加大对林下经济的管理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其他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二、市场瓶颈问题1.销售渠道不畅:一些林下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引起的。

2.产品附加值低:林下经济产品通常以简单的原料形式出现,在加工和深加工环节中附加值较低,无法实现更高价值转化。

解决方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林下产业链条延伸,鼓励企业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同时,应完善相关农村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并培育专业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组织等,帮助农民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三、技术支撑不足问题1.科学种植技术欠缺:许多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无法提高作物或养殖效益。

2.创新意识薄弱:传统农民往往对新技术抵触心理比较强,不愿尝试或接受新的农业技术,限制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解决方法: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研力量的支持,通过开展培训、推广示范等方式,向农户普及先进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资源单位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的大型林场,而林下经济是通过林业、农业和畜牧业等多种产业结合发展的一种生态经济模式。

本文介绍了高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发展中还存在着规模小、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专业化人才、基础设备与交易渠道不够完善等问题。

重点阐述了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希望为林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引言实际上,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农林增长和加快林业产业结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养殖与种植等复合生产经济模式,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

但是林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部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扩大生产规模、培养专业化技术和管理人才、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促进林农经济有效增长。

1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1.1规模小林场所经营的土地面积约为130万亩,森林覆盖率约为百分之八十八,但是因为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类型中,除了有部分的小型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之外,其他的规模化发展都比较小,而且经济收益也较低。

还有,是在生产组织经济中,很难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效应,让林下经济的发展没有形成规模上的优势。

1.2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专业化人才部分县级区域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的重要性,在综合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工作中,没有掌握到关键的技术,且制定的规划与实际不相符合,没有突出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特点。

例如在林下产品的采集与加工中,对松脂的采割与加工,年产值约为500万元,但是在树木的种植和养殖上,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和林下的销售人员。

1.3基础设施与交易渠道不完善森林旅游方面的发展现状,由于林场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可以发展短途旅游,而目前已经建成的休闲山庄仅有4个,服务体系尚未得到应有的加强。

设施设备上的落后,在发展林下种植与养殖的过程中,水和电等基础设备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的发展。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广西黄冕林场也逐渐转变为生态保护型的国有林场,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本文将就广西国有黄冕林场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进行讨论。

一、困境1. 林下经济受到限制广西黄冕林场作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该经济形态在近年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为过度开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导致森林资源的流失,为保护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资金短缺由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使得广西黄冕林场的林下经济收益受到一定的制约,同时黄冕林场的基础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都是政府财政支持、贷款、企业自身经营收益等,而这些收入渠道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策略1. 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广西黄冕林场要加强生态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过度开发、减少森林资源破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同时,还要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的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2. 增加多元化收入来源除了林下经济产业,黄冕林场还可以开发其它产业来增加收入,比如做旅游生态园区、开办养殖业等,通过不同的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协作,实现黄冕林场的多元化收益来源,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加强科技与技术水平提升黄冕林场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优化现有资源,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发展林下生态产业,推动十三五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实现黄冕林场向往环保的林下经济产业转型。

4. 拓宽资金来源针对黄冕林场资金紧张的问题,可以考虑拓宽资金来源。

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和扶持,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比如开发森林旅游业、品牌推广、专利转化等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黄冕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总之,对于广西黄冕林场的转型升级,要加强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宽资金来源,增加多元化收入来源,优化资源,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的技术水平与竞争力,走向生态保护型,实现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是指在林业资源的基础上,依靠林场周边地区的生产活动和民生需求,培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目前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资源利用不合理林下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

比如一些地方盲目开展了林下产品的生产,导致林地过度开发、土地退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科学规划和管理机制,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对策:1. 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政府和林场应制定科学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资源利用的范围和限度,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2. 推行可持续利用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和农民采用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开展生产活动,例如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问题二:产业发展不平衡林下经济发展中,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只重视某种产业的发展,而其他潜力较大的产业却被忽视。

这样容易导致某种产业发展过热,产能过剩,同时其他产业无法完全发挥潜力,降低整体经济效益。

解决对策:1. 多元化发展策略:制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合理安排和推进不同产业的发展,尽量避免资源和产业的单一化发展。

2. 发展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符合本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提高其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问题三:技术水平不高林下经济发展还面临技术水平不高的困扰,一方面限制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同时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提高林下经济生产技术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对策:1. 技术培训和指导: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林下经济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和企业从业者的科学技术水平。

2. 促进技术创新: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林下经济的技术水平。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林场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范围内开展农林合作、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经济活动,以增加农民收入,维护林地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林场林下经济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目前林场林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济收入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经济收入低林场林下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目前很多林场林下经济项目的收入并不高。

这主要是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的。

一些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不完善,无法提高产品附加值;一些生态旅游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无法将优质旅游资源充分展示。

如何提高林场林下经济项目的收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产品附加值。

对林场林下经济产品进行深加工,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出更多有附加值的产品。

可以开发具有独特品牌的农产品,或者推出创新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进一步加工产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2. 拓展市场渠道。

加大对林场林下经济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与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合作,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市场。

可以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3. 加强项目管理。

提高林场林下经济项目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以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为了维护林地生态环境,但在实际发展中,却存在一些行为对林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比如乱砍滥伐、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林地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周围的农田、水源等地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林下经济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转型升级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林下经济的意义林下经济是指在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前提下,利用林下空间开展农、林、牧、宜、副、特等多样化的经济活动,获得丰富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林下经济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就业,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1. 传统经营模式单一。

目前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主要以天然资源的开发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2. 产业链条短。

林下经济产业链环节不完整,产品附加值较低,难以提高经济效益;3. 生态环境面临压力。

传统经营模式容易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转型升级对策1. 多元化经营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应注重多种经营方式的组合,通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农产品等多元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附加值;2. 增加产业链条环节。

通过发展加工业、物流配送、销售等环节,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3. 引进高新技术。

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工艺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4. 加强市场拓展。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5. 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金融支持,出台优惠政策,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四、建议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林下经济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2. 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与利用制度。

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的规划与管理,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结合;3. 完善培训机制。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4. 加强宣传推广。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林场林下经济是指在国有林场内部或林场周边开展的经济活动,包括林木采伐、木材加工、野生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活动。

林场林下经济是国家林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乡村经济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其问题与解决对策。

1.资源利用低效在林场林下经济的开发中,存在资源利用低效的问题。

一些开发商为了快速盈利过度采伐林木,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资源浪费。

同时,野生资源开发也存在类似问题,重复开采导致某些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捕捞或采摘,威胁到了野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某些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2.违规开发现象频繁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中,违规开发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企业和个人非法占用、破坏林场资源,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给国家资源保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同时,一些林场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失职甚至贪污,也加剧了违规开发现象的泛滥。

3.市场竞争压力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某些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快速获取利润,会采取不合法、不道德的手段,损害林场和周边居民的利益。

同时,由于外来企业的进入,也加剧了本地企业的竞争,使得经济效益不稳定。

1.加强资源管理针对林场林下经济开发中存在的资源利用低效的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加强资源管理。

首先要严格控制野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制定严格的规范和监管措施,同时加大对违规开采企业的打击力度。

其次要加强对林木采伐的监管,完善林木采伐配额制度,避免过度采伐、浪费资源。

2.加强法律监管要解决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中的违规开发现象,需要加强法律监管。

加强对林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严格打击各类违规开发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也要加强各级政府部门、执法机构的监督机制,避免出现失职或贪污的行为。

3.鼓励企业创新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林场也需要鼓励企业创新。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一、背景介绍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南部山区,是一个以林木经济为主的国有林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林木经济产业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也不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林场急需进行林下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二、存在问题1. 林木经济单一,利润空间不足。

传统的木材采伐和加工已经无法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多元化发展。

林场内的林下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产业结构单一,林下经济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3. 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

传统的林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对策建议1. 打造林下产业发展示范区。

通过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试验示范,引进先进的林下产业模式和技术,推动林下产业的发展。

2. 拓展林下经济产业种类。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林下的多种资源,如中草药、野生菌、珍稀植物等,并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3.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建立与当地特色产业相关的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林下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4. 强化产业扶持和政策支持。

针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问题,加大扶持力度,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各类机构和企业参与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培养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建立跨部门的团队协作机制,推动林下产业的协调发展。

四、预期效果1. 林下经济产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2.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林下经济产业得到了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产值和利润得到了增加。

3. 当地的就业情况得到了改善,居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4. 通过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得到了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16-07-12T16:00:32.6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8期作者:唐春仙
[导读] 本文就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 545005
摘要:广西具备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从2009年开始,广西林下经济开始发展,到目前为止取得不菲成绩,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就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林下经济;问题;对策
1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广西的位置在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面,全区地势为四周均为高山与高原,地区中部与南部为平地,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地区。

广西地形多山地丘陵,面积占到该地区总面积的 1/2以上,平原面积只占总面积的 1/4,传统农业在当地占据主要生产模式。

不同于传统农业,广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六成以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西地区拥有林下经济面积 600 万hm 2,在林地总面积中占四成以上,比全区耕地总面积多 1 倍。

当地农民每人平均占有林地面积 0.467 hm 2 以上,是全区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 3 倍。

最近几年,广西自治区大力开展林业生产与林权制度改革,利用林权制度改革,将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争取建设成为林业强区,推动当地生产力发展,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制订新型林业政策,使林下经济在广西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广西全区林下经济产值利用三年的时间增长了近二倍,由此可以看出,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最近几年正处于广西林业发展的旺盛时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广西林下经济有力推动了整个广西的林业发展。

因此,广西利用林下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当地的“三农”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林下经济不集中
根据 2014 年广西林地经营方式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有 90%以上属于单户经营,2%属于小组经营,2%属于联户经营,4%属于联合经营,4%属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

其中,71%属于农户自主销售,5%属于联合销售,23%属于外地客商收购,1%属于政府提供销售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广西林业发展主要形式还是单户经营,只有少部分属于其他经营。

在销售林产品方面,农户自主销售占据绝对优势,位于第二位的是外地客商收购。

所以,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还是单户生产与单户经营,没有实现规模化,林下经济发展也不集中。

2.2 不具备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当前,广西林业发展很多项目也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政府没有组织有关林业培训,本身不具备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而且广西当前的农村发展现状也不乐观,很多高学历人才都外出打工,只将年老体弱的老人留在家中,这些人思想不开放、不具备创新能力,对发展林下经济非常不利。

2.3 林下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
当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不具备龙头企业,产品数量不多,很多林业产品还属于初加工产品,没有太高的产品附加值,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在行业中处于不利地位,阻碍了当地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虽然一些地区也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只有少数农民参加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其经营模式还主要依靠一个产业大户或一个企业,因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只能归到这个产业大户或企业手中,其他农民不能得到太多的经济收入。

再有,当地农民不能得到有关林业知识培训,也不能及时得到林业发展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林业生产技术,那些刚刚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由上面这些因素可以看出,林下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占有绝对优势,只能在固定的、较小的区域内销售,不能有效占有市场,社会地位低下。

2.4 林下经济资金缺乏
当前,阻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资金的缺乏。

当前的资金投入与林下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影响了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再有,由于缺乏一定的先进技术,也阻碍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林地所有制林权进行了改革,为人们创造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政府部门还需重视帮助农民实现规模化发展,及时发现与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和保障。

3 促进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林地资源在林下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当前一些山区的林下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具备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比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要快,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如道路、通信、水利、电力等,为当地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一个较好的设施条件。

阻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资金的缺乏,只有拥有充足的发展资金,林下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当前的资金投入与林下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影响了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3.2 建立有效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
当前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还主要依靠单户经营,在销售林产品过程中,农民自主销售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还是以单户生产与单户经营为主,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林下经济发展也不集中。

发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集中大量农民,保证广大林农能够积极应对市场风险,有利于帮助林农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因此为了解决当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中不集中的现状,可以建立有效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能够促进当地林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3.3 做好规划工作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不具备龙头企业,产品数量不多,很多林业产品还属于初加工产品,没有太高的产品附加值,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在行业中处于不利地位,阻碍了当地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当地农民不能得到有关林业知识培训,也不能及时得到林业发展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林业生产技术,那些刚刚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因此,广西林下
经济的发展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重视做好规划工作,吸引林下产品加工企业前来,逐步创造林下经济产业链。

3.4 加强人才培养
在广西林下经济发展中并不缺乏林下经济发展技术,而是缺乏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的广西农村一些高学历的人才都外出打工,只将素质低、能力低的老年人留在家中,这些人思想不开放、不能接受新生事物,还有,广西林业发展很多项目也没有实现统一规划,政府部门没有组织有关林业知识培训。

所以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而且也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林下经济企业负责人与农民加大培训力度。

3.5 因地制宜建设高水平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在当地林下经济发展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当地林下经济的发展。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地区并没有实现统一规划林下经济发展,广大农民根本就不了解市场的情况,认识不到市场需求,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模仿,如看到别的村搞林下养鸡效益很高,自己也急忙上养鸡的项目,由于养鸡一哄而上,大大挤占了利润空间。

所以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现情况与市场情况,做好当地农民经济产品的引导,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逐步形成高水平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总之,研究林下经济系统综合效益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广大林农实现增产增收,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且可以利用林下经济取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社会稳定与团结,提高社会生态文明,促进全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47- 49.
[2]韩杏容,黄易,夏自谦.林下经济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贵州省桐梓县为例[J]. 林业经济,2011(4):85- 90.
[3]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