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不要。

二、一词多义: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自告奋勇(表明,要求)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祈使语气)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它)其后用兵(代词,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与与尔三矢(给)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求!无乃尔是过与(语气助词,通“欤”)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或未易量(容易)以乱易整(代替)寒暑易节(交替)三、古今异义词:1.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相当于“以至于”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5.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古义:和他今义: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6.负而前驱前驱古义:走在前面;向前跑今义: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四、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名词作状语负而前驱前:向前仓皇东出东:向东一夫夜呼夜:在夜里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特殊句式: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词类活用:
名词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负而前驱 前:向前
仓皇东出 东:向东
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动用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雠通仇,仇敌。 无通毋,不要。
一词多义: 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 自告奋勇(表明,要求) 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它) 其后用兵(代词,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与 与尔三矢(给)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求!无乃尔是过与(语气助词,通“欤”) 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 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或未易量(容易) 以乱易整(代替) 寒暑易节(交替)
古今异义词: 至于 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
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从事 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梳理(2021最新汇编)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梳理(2021最新汇编)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词语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③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2、一词多义(1)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②请其矢,盛以锦囊(读chéng,装)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振作、豪迈)④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2)告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②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3)归①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到)(4)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③故方其盛也(代词,他)3、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①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②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泣:眼泪(2)名词活用为状语①负而前驱前:向前②仓皇东出东:向东③一夫夜呼夜:在夜里④乱者四应四:在四面(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智勇兼备的人溺:溺爱的事物(4)使动用法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②数十伶人困之困:使……陷入困境4、古今异义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职名;今义:干某事)②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5、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梁,吾仇也(梁,(是)吾仇也)②燕王,吾所立(燕王,(是)吾所立)③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是)吾遗恨也)④自然之理也((这是)自然之理也)(2)省略句①请其矢,盛以锦囊(省略主语、宾语,(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③乱者四应,仓皇东出(省略主语,(庄宗)仓皇东出)④岂独伶人也哉(省略主谓短语,岂独(庄宗溺爱)伶人也哉)(3)被动句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被)②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被)(4)状语后置句①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②而告以成功(而以成功告)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其以组系燕父子)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智勇多于所溺困)。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盛衰兴废:兴盛和衰微,指人事的发展兴亡。

2.人事代谢:代谢,更迭,交替。

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4.原始见终: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5.亲冒矢石:见“亲当矢石”,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6.锦囊还矢:谓凯旋告捷。

7.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8.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9.指天誓日: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

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10.泣下沾襟: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形容哭得非常悲伤。

11.泫然泣下:泫然,流泪的样子。

泣,眼泪。

伤心地流下眼泪。

12.满招损,谦得益: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14.谦虚敬慎:见“谦虚谨慎”,谦虚,虚心,不自满。

谨慎,慎重,小心。

对人虚心,办事小心。

15.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不敢贪图享受。

16.逸豫之心:谓贪图安逸的思想。

17.一豫一游:豫,快乐。

游玩快乐。

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18.积于忽微: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19.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20.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二、文化常识1.《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的历史。

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引言”、“前言”等类的序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属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议论文。

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人的所作所为推究 ……的原因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把箭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归附给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定你的官员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羊、猪各一背着胜利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正捆绑绳子用匣子装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仇敌在夜里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急急忙忙的样子看直到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多么推究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忧患辛劳使……兴盛安逸享乐使……灭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全没有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被从被溺爱的东西哉?【知识点】通假字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无”通“毋”2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人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⒈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⒉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探求,考察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名词作状语⒈负而前驱前:向前⒉仓皇东出东:向东⒊一夫夜呼夜:在夜里⒋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⒈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⒉泣下沾襟泣:泪水使动用法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形容词作动词⒈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数词活用作名词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小的事情[4]古今异义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5](今义)最初的;本来4.系燕父子以组组:(古义)丝带,这里指绳索(今义)结合,构成;量词;合成一体;小单位重点实词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⒊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⒌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重点虚词⒈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⒉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文言句式⒈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⒉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⒊省略句(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⒋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⒌固定句式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5、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寓意/主旨】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决定的道理。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篇一: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③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2、一词多义(1)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振作、豪迈)④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2)告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②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3)归①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到)(4)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③故方其盛也(代词,他)3、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①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②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泣:眼泪(2)名词活用为状语①负而前驱前:向前②仓皇东出东:向东③一夫夜呼夜:在夜里④乱者四应四:在四面(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智勇兼备的人溺:溺爱的事物(4)使动用法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②数十伶人困之困:使……陷入困境4、古今异义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职名;今义:干某事)②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5、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梁,吾仇也(梁,(是)吾仇也)②燕王,吾所立(燕王,(是)吾所立)③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是)吾遗恨也)④自然之理也((这是)自然之理也)(2)省略句①请其矢,盛以锦囊(省略主语、宾语,(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③乱者四应,仓皇东出(省略主语,(庄宗)仓皇东出)④岂独伶人也哉(省略主谓短语,岂独(庄宗溺爱)伶人也哉)(3)被动句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被)②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被)(4)状语后置句①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②而告以成功(而以成功告)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其以组系燕父子)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智勇多于所溺困)【篇二: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5、特殊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梁,(是)吾仇也)燕王,吾所立(燕王,(是)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是)吾遗恨也)自然之理也((这是)自然之理也)(2)省略句请其矢,盛以锦囊(省略主语、宾语,(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乱者四应,仓皇东出(省略主语,(庄宗)仓皇东出)岂独伶人也哉(省略主谓短语,岂独(庄宗溺爱)伶人也哉)(3)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被)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被)(4)状语后置句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而告以成功(而以成功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其以组系燕父子)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智勇多于所溺困)练习题1.下面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李存勖(x )请其矢(sh )皆自于人欤(y )b.伶官(l n )盛以锦囊(ch n )誓天断发(f )c.抑本其成败之迹(y )仓皇东出(hu n )乱者四应(y n )d.吾遗恨也(y )智勇多困于所溺(nu?)泣下沾襟(j n)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3.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d.序八州而朝同列4.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 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 息告诉先王,他那强盛的意气 ,可以称得上壮观 了!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 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 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及:等到 顾:看 何其:多么 等到仇敌已被消灭,天下已被平定,一个人在夜间 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惶向东 逃窜,还没等到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 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 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 啊!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 B )
A传说晋王李可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枝箭,目的是希 望庄宗牢记遗命,为父复仇。 B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
C庄宗李存勖把父亲交给的三枝箭“藏之于庙”,作 战用兵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父亲遗命的 恭谨态度。
释: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 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 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 事物困扰。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 盛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 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 哉!
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 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 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 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 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优伶就能造成祸患吗?

(完整版)《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完整版)《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完整版)《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前:向前2.仓皇东出东:向东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三、古今异义1.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2.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3.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四、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雠通仇,仇敌。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不要。

一词多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
自告奋勇(表明,要求)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它)其后用兵(代词,那)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与尔三矢(给)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求!无乃尔是过与(语气助词,通“欤”)
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
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或未易量(容易)
以乱易整(代替)
寒暑易节(交替)
古今异义词:
至于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
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从事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人情事理
所以古义:...的原因
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重点词组: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负而前驱前:向前
仓皇东出东:向东
一夫夜呼夜:在夜里
乱者四应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动用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
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
形容词作动词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特殊句式:
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十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

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